大人的心理學:關於笛卡兒的松果腺、巴甫洛夫的狗、和阿德勒的自卑情結(THE STORY OF PSYCHOLOGY)~推薦!
作者:安‧魯尼 ISBN:9789570848151
|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
作者簡介
安‧魯尼(Anne Rooney)
在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拿到博士學位,專研中世紀文學。她曾經研究並教授中世紀的英國和法國文學,目前為專職作家,定居劍橋。
她撰有多本探討科學史與科學哲學,以及科學與技術其他層面的書籍。目前住在劍橋,為劍橋紐納姆學院皇家文學獎助作家。
譯者簡介
洪世民
六年級生,外文系畢,現為專職翻譯,譯作涵蓋各領域,包括《一件T恤的全球經濟之旅》、《告別施捨》、《獨居時代》、《你一定要知道的50種致命傳染病》、《文明的故事》等書。
►GO►最新優惠► [書籍]大人的心理學:關於笛卡兒的松果腺、巴甫洛夫的狗、和阿德勒的自卑情結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
從前額葉切除術到電擊療法,從佛洛伊德到阿德勒……
心理學帶你探索人類心智的神祕世界。
此事想來玄奇:每個人天生對別人來說,都是深奧的祕密,難解的謎。
‧「我」是什麼,又在哪裡?是什麼讓我的個性和其他人不一樣?是心智、靈魂,還是身體?
‧心理學是科學嗎?但是感覺要如何測量,心智要如何計算?
‧知識是天生的還是學習來的?人類出生時真的如同一張白紙嗎?由狼群養大的「野孩子」,能和我們一樣思考嗎?
‧小嬰兒天不怕地不怕,但長大後我們的恐懼卻是從哪裡來的?從小在暴虐環境下養成的人,他該為自己的行為負多少責任?
‧我們是誰,有多少是由基因和遺傳所決定的?擁有一模一樣基因組合的同卵雙胞胎,為什麼會出現不同的個性?
‧佛洛伊德和阿德勒都相信,童年的經驗會影響成年後的人格,但兩個人理論的最大差異是什麼?
‧霍布斯相信,人類會自私自利又自相殘殺;盧梭則認為,人類有與生俱來的尊嚴和高貴。人類的天性究竟是善還是惡?
‧在什麼情況下,我們願意服從權威而殺人?我們可以殘暴到什麼地步?
十九世紀才出現的心理學這門學科,如今影響我們每個人每一天的生活,舉凡個人的喜怒哀樂、人際關係的應對、孩童的教養、廣告行銷的手法、甚至整個社會的氛圍,都和心理學有關。
安‧魯尼的《大人的心理學》有系統、有脈絡地,闡明心理學的起源與演變,列舉歷代重要的心理學家和流派、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和案例,以及精神病症的歷史和各種治療。
►GO►最新優惠► [書籍]大人的心理學:關於笛卡兒的松果腺、巴甫洛夫的狗、和阿德勒的自卑情結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
導論:人類的研究
第一章、機器裡的鬼魂:心智是什麼,位於何處?
心智與物質‧三合一‧兩種心智‧靈魂被霸占‧追隨先知的腳步‧善與惡的內心戲‧解放心靈‧一或二?‧心理的機制‧「如果……那麼……」機械模組的推論‧失去理智‧三部分的鬼魂再臨‧鬼來鬼又去
第二章、鐵證如山:測量心智
所以──心理學是科學嗎?‧觀察的方法‧拿孩子當天竺鼠‧探究缺口‧往心智的科學邁進‧心理物理學──與心理學肉搏
第三章、心智與方法:我們如何思考,為何思考?
馮德的傑出發明‧結構主義‧功能主義‧功能主義成年禮‧精神分析與心理動力學‧不可分割的整體‧支持人類‧認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選擇與混合
第四章、從何得知:知識是天生或習得?
知的方式‧感覺與知覺‧開始知道‧理性主義者給心智工作做
第五章、下定決「心」:精神的砌塊
寶寶知道什麼?‧生來即知‧空白的石板‧善於組織的心智‧從頭開始‧古典制約‧操作制約‧回到心智‧心理生物學解釋一切
第六章、你何以是「你」?給自我下定義
先天還是教養‧星座運勢‧性情好壞‧相由心生‧基因樂透‧造一個「你」‧在你身邊‧捍衛親情‧成為自己‧自我的終結?
第七章、你何以成為我們的一分子?自我與社會
教養壓抑天性‧我們的心智工具包‧我們是好人,還是壞人?‧跟著群眾走‧從內驅動‧團體內外
第八章、與眾不同:變態心理學的研究途徑
你是怎麼回事?‧讓不正常的進來(和出去)‧生物學和大腦‧都在心裡‧逐一細數‧照護、治療與涵容‧物理治療‧眼不見為淨‧大膽的新療法‧說說就好
結論:心智的結局
►GO►最新優惠► [書籍]大人的心理學:關於笛卡兒的松果腺、巴甫洛夫的狗、和阿德勒的自卑情結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
導論
「人類研究該研究的對象就是人。」亞歷山大‧波普(Alexander Pope),《論人》(Essay on Man, 1732-34)
「心理學」(Psychology)原意指「靈魂」的研究。現代心理學家比較可能談的是「心理」,但不論靈魂也好,心理也好,都是賦予身體生氣的那個無以名狀也難以形容的東西,是思想、感覺、創造、懷疑、內心掙扎和其他種種活動的媒介。心理學的現代實務定義是「行為和心理過程的研究」。行為的歸納很重要,因為,無論我們認為有沒有心理這種東西存在,行為之存在都無庸置疑。
人性的科學
十八世紀時,蘇格蘭哲學家大衛‧休謨(David Hume, 1711-76)著手設計一套「人性的科學」,和天文學家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1564-1642)及物理學家牛頓(Isaac Newton, 1643-1727)開始研究的自然科學一樣講求邏輯和實證。他也決心要讓人性的科學成為實驗的科學,雖然實驗方法和物理學「一次改變一種條件觀察結果」的做法不盡相同。人性科學的實驗將以觀察經驗,以及各種經驗之間的關係,和與行為的關係為主。他的夢想過了一百多年才實現。現在意義的心理學濫觴於1879年,德國醫師及哲學家威廉‧馮德(Wilhem Wundt, 1832-1920)在德國萊比錫成立第一間心理學實驗室。馮德也是第一位自稱「心理學家」的人士。
不過,我們不能因為沒有人自稱心理學家,就認為1879年以前沒有心理學。從古希臘時代甚至更早以前,就有人對心理的本質和運作產生嚴肅的學術興致,古中國的著作也有這方面的主題。我們或許可以主張,最早的心理學文本是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E)的《論靈魂》(De Anima)。有兩千多年的時間,心理學都是哲學的分支。《大人的心理學》將一路追蹤心理學,從它哲學的起源,到現今與其他許多學科融為一體。
心理學的主題
不過,說心理學是心智和精神活動的研究,只說了故事的一半。大腦和神經系統顯然也參與了精神活動。但不只如此:心理學也關注行為和認知、反射作用和生理需求,以及身心狀態的交互影響。它也關注演化,以及心理調適如何幫助人類死裡逃生、欣欣向榮。它也探討是什麼讓我們成為個體,以及我們身為人類的共通點。它也可能跟動物研究有關(比較心理學)。它可能在實驗室進行,也可能在外面的世界,或任一個人的腦袋裡發生。某種程度上,心理學涵蓋人類生活的全部。它既關於人的境況,也關於人的條件。
心理學是科學嗎?
雖然休謨打算建立的是一種新「科學」,但我們很難說心理學有多大程度可被視為「正統」的科學。首先,對於科學的組成要件和該如何發展,沒有普世一致的共識。其次,心理學的一些層面比較經得起科學的檢驗,另一些層面則不然。
科學的傳統模式向來是從某種實證觀察起步,再透過歸納式的推理加以解釋並提出讓我們得以預測的規則(建構理論)。預測會經由實驗驗證。如果預測被證明為正確,理論便更穩固、更有說服力。如果不正確,理論就必須加以修改或拋棄。未來隨時可能會有新的觀察結果推翻那個理論。
但這個傳統的觀念已遭到挑戰。奧地利英國哲學家卡爾‧波普(Karl Popper, 1902-94)主張,相較於從觀察結果著手,科學探究更應從我們想要解決的問題開始,並由此引領實證觀察。最重要的是,他認為一個理論必須具備「可否證性」(falsi¬able)──能夠被證明是錯的。也就是說,任何科學理論都必須能事先指出哪些結果或觀察資料將證明它是錯的。假設我們有個理論是所有天鵝都是白的(人們曾經這樣相信),在我們發現不同顏色天鵝的那一刻,這個理論就被證明是錯的了。
傳統模式遭受的另一項挑戰來自美國物理學家及哲學家湯瑪斯‧孔恩(Tomas Kuhn, 1922-96)。他相信科學是由「典範」(paradigm)驅動。典範是世人普遍或廣為接受的通用架構。
研究會在典範的限度內發生。偶爾,典範會被發現不夠充分,接著便會出現革命性的變化──典範移轉。例如,千百年來,天文學都在地球中心模式──將地球置於宇宙中心──的基礎上進行。後來,人們愈來愈難將觀察結果嵌入這個典範之中。哥白尼(Copernicus)劃時代的新模組將太陽置於太陽系中心,就相當於一種典範移轉。
心理學可以套用這些科學模式嗎?某種程度可以。但當我們處理他人(甚或我們自己)的行為或思想時,永遠會遇到「客觀性」和「可證性」的問題。人們可能說謊,或故意做出使實驗結果失真的舉動;實驗往往必須仰賴主觀判斷;結果很少真正可以複製;某些類型的實驗或觀察不合乎道德,因而無法執行。無論上述何者,心理學都不像化學那樣,是純正、完全客觀的科學。
長路漫漫
心理學是一門剛萌芽的學科。雖然所有的科學領域都還有無數事物待發現,但心理學又比多數學科更敏銳地意識到,它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關於精神的運作和本質,我們還有許多地方不了解,而心理學家仍在研發及實驗新的調查方法。過去二、三十年,心理學已和其他許多學科聯手出擊,這賦予它更多發展潛力,但也讓世人更難明確劃分,究竟什麼還算是心理學。
我們將在本書第一章一探千百年來哲學家和心理學家如何思量心理(或靈魂);第二、三章將著眼於心理學概念和理論的事證是如何蒐集。第四、五章將檢視長久以來我們對於知識建構和學習方式的構想如何演變。第六、七章將探討心理學家認為是什麼讓每個人獨一無二,又是什麼讓我們有共通性。最後一章將一覽變態心理學的歷史,以及有關的論述。
心理學的類別
從1879年到二十世紀末的心理學歷史主要由一系列的方法所占據,大致按照出現時間排列如下:
‧唯意志論 實驗心理學的第一種形式,由馮德在1879年首創。
‧結構主義 英國心理學家愛德華‧鐵欽納率先採用結構主義的方法,改自馮德的唯意志論,試著將心理過程分解成最小不可分割的元素。
‧功能主義 在美國,威廉‧詹姆士(見右上圖)開始一探大腦功能的「如何」及「為何」。
‧心理動力學 1890年代由奧地利神經學家佛洛伊德於維也納首創,「心理分析」是第一種心理動力學的治療方法;它試著將精神官能症溯及過往被壓抑的經驗,並透過「談話治療」來緩和病情。
‧完形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 反對分解心理過程的方法,捷克的心理學家馬科斯‧韋特默試圖觀察心智活動的「全貌」(以整個身體為脈絡)。
‧行為學派 最早見於約翰‧華生1913年的著作,行為學派僅著眼於可觀察的肢體行為,不關注其心理過程。
‧人本心理學 反對以負面、偏頗的方式研究人類心智,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首創的人本心理學力求頌揚及改善人的境況。
‧認知心理學 1950年代的一次復古,關注諸如學習、理解及處理資訊的心理過程,首見於喬治‧米勒和烏里奇‧奈瑟爾的著作。
‧社會心理學 檢視個體行為與他人和社會境況之間的關係,1960及70年代由史丹利‧米爾格蘭和菲利普‧金巴多等人開創。
二十世紀末,心理學分裂成許多領域,也進一步和神經生理學、演化生物學、運算學、語言學和人類學等學科融合為一。
►GO►最新優惠► [書籍]大人的心理學:關於笛卡兒的松果腺、巴甫洛夫的狗、和阿德勒的自卑情結
ISBN:9789570848151
叢書系列:圖解
規格:平裝/208頁/17x23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心理勵志>心理學>概論/入門
►GO►最新優惠► [書籍]大人的心理學:關於笛卡兒的松果腺、巴甫洛夫的狗、和阿德勒的自卑情結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
第五章 下定決「心」:精神的砌塊
學習=設計程式
行為學家約翰‧華生深受巴甫洛夫研究的影響。他相信古典制約可以解釋所有的學習和行為,包括語言。在 1913年開始建立行為學派的論述時,他主張人類的性格可以完全由仔細操縱刺激和反應來決定:
「給我十二個身強體健的嬰兒、一個由我支配的特殊環境讓我養育他們長大,不論他們祖先的才幹、愛好、傾向、能力和種族如何,我保證能把其中任何一個訓練成為任何一種專業人士──醫生、律師、藝術家、大商人,還有,沒錯,乞丐和強盜。」
在這個模組中,遺傳毫無作用,環境決定一切。此外,性格完全是被決定,沒有自由意志甚至意識的空間。華生堅定不移地主張,行為是我們的全部。他完全不用心智結構或基模來解釋我們的學習方式──只要把某種刺激和相應的行為連結起來,並持續強化直到穩定就足夠。
制約的恐懼
雖然對巴伐甫洛夫的狗實驗印象深刻,但華生必須證明那也可以應用到人身上。所以他進行了惡名昭彰、違反倫理的「小亞伯特」實驗。
1919年,約翰‧華生和共同研究者羅莎莉‧雷納(Rosalie Rayner)從學校托兒所募來一個九個月大的男孩亞伯特。(他的真實姓名為道格拉斯,米瑞特﹝Douglas Merritte﹞)。一開始,他們讓亞伯特接觸林林總總無害的物品和動物,包括一隻實驗室白老鼠。他沒有對任何物品顯露出恐懼或厭惡──但情況即將改變。當亞伯特碰到老鼠的時候,華生就用鐵鎚敲擊一塊金屬,發出可怕的噪音。男孩哭了。華生重複數次,直到亞伯特一看到老鼠就嚎啕大哭、試圖逃離。亞伯特也開始害怕其他毛茸茸的白色物品,包括兔子、毛皮大衣和假鬍鬚。
不幸的是,在華生有機會幫他解除恐懼之前,亞伯特就被帶走了,因此小男孩可能依然害怕白色的毛茸茸物品。更遺憾的是,亞伯特在六歲時因先天性的腦水腫過世。因為他不是(如華生所聲稱)一個正常、健康的孩子,他甚至不是這項實驗合適的受試者。批評人士也指控華生和雷納僅以主觀判斷記錄亞伯特的反應。雖然華生的方法問題重重,但這項實驗似乎證實,人類會受到古典制約的影響。
ISBN:9789570848151
叢書系列:圖解
規格:平裝/208頁/17x23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心理勵志>心理學>概論/入門
►GO►最新優惠► [書籍]大人的心理學:關於笛卡兒的松果腺、巴甫洛夫的狗、和阿德勒的自卑情結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2422?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