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博客來BOOKS - 2017國際書展 (一年一度「折扣最大、品項最多」線上書展。包含中文、外文、簡體、雜誌、MOOK、CD/DVD,史上最強,6萬種參展商品3折起!滿999再現折100元!)

目前分類:人文史地 (5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何謂歷史(第2版)[He Wei Li Shi ( Di 2 Ban )]~推薦!

作者:愛德華.卡耳
原文作者:Edward. H. Carr
譯者:江政寬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3/12/25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00元

ISBN:9789571174549
叢書系列:博雅文庫
規格:平裝/280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2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概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何謂歷史(第2版)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愛德華.卡耳(Edward Hallett Carr, 1892-1982)


  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研究員。
  1916年劍橋畢業後進外交部長達20年,閒暇時研究19世紀俄國作家和思想家的傳記。
  1936年,擔任威爾斯亞伯理斯威斯大學的國際關係學教授,這段期間發表了著名作品《二十年的危機,1919-1939》。
  1941年到1946年成為《泰唔士報》的助理編輯,撰寫社論,也因此辭去教職。
  1950年出版大部頭作品《蘇俄史》第一卷,至1978年共計十四卷。
  1953年獲得牛津大學巴里奧學院的政治學教職。
  1955年起成為劍橋大學三一學院資深研究員。
  1961年出版《何謂歷史?》時已年近70,後來一直待在劍橋至1982年以90歲高齡過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何謂歷史(第2版)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卡耳此書就是將「崔維廉講座」時的講詞彙集而成,針對歷史的性質(歷史家與事實、社會與個人、歷史.科學與道德)、歷史的「因果問題」、編撰歷史的研究途徑等諸多問題,都詳加論列,精闢而透徹的分析,使得本書的價值益加重要。為研究歷史學的人不可不知、不能不讀的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何謂歷史(第2版)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卡耳在台灣(代譯序):江政寬
導論:理查.伊凡斯
入門短箋:R. W. 戴維斯
第二版前言:E. H.卡耳
來自卡耳的檔案:《何謂歷史?》第二版的筆記:R. W. 戴維斯
第一章 歷史學家和歷史學家的事實
第二章 社會與個人
第三章 歷史、科學和道德
第四章 歷史中的因果關係
第五章 歷史即是進步
第六章    打開眼界
譯名對照表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何謂歷史(第2版)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前言

  1960年,我寫好我的《何謂歷史?》六講之初稿的時候,西方世界受到兩次世界大戰以及俄國和中國兩個重大革命的重擊,依然步履蹣跚。有著純真的自信和再自然不過之進步信仰的維多利亞時代,已經落在後面很遠了。世界是一個混亂、甚至險惡的地方。雖然如此,開始有跡象顯示,我們正開始從我們的某些動盪中浮現。廣泛預料,會隨二次大戰結束而來的世界性經濟危機,並未出現。我們幾乎沒有留意到,大英帝國安靜地解散了。匈牙利和蘇伊士運河的危機,獲得克服,或者說,被淡忘了。蘇聯的去史達林化(de-Stalinization)和美國的去麥卡錫化(de-McCarthyization),是值得讚賞的進步。德國和日本已從1945年的廢墟中快速復原,經濟有了出色的進展。戴高樂(De Gaulle)統治下的法國恢復了國勢。在美國,艾森豪時期的陰影接近尾聲;充滿希望的甘?迪時代正要揭幕。事故頻繁的地方——南非、愛爾蘭、越南——問題還不迫切。全世界的股市交易急速發展。

  無論如何,這些情況為樂觀主義的言辭和對未來的信仰,提供了某種表面上的正當性,也因為這一緣故,我的演講以1961年作為結尾。往後的20年,讓這些希望落空,也讓這種自滿受挫。冷戰以更強的強度重新開啟,隨之而來的是核子滅絕的威脅。遲來的經濟危機開始展開復仇,蹂躪著工業國家,將失業的積弊散布到整個西方社會。現在幾乎沒有國家能免於暴力及恐怖主義的敵對。中東產油國的反抗,轉變成對西方工業國家不利的力量。在國際事務上,「第三世界」已經從消極的因數,轉變為積極而又令人不安的因數。在這些情況下,任何樂觀言辭似乎都是荒謬的。災禍的預言家大獲全勝。灑狗血的作家和新聞記者勤勉描繪的大難臨頭畫面,透過媒體的傳播,滲入了每天講話的語彙。幾個世紀以來,世界末日的預言似乎不曾如此應驗。

  然而,就在這一刻,常識喚起了兩個重要的保留意見。首先,雖然未來無望的診斷,據稱有無法反駁之事實作基礎,但它是一種抽象的理論建構。絕大多數的人,完全不相信那樣的診斷;而他們的行為,清楚表達出對此的不信。人們做愛、受孕,滿懷摯愛地生養小孩。於公於私,為了提升下一代的福祉,十分關心健康狀況和教育。新的能源來源,不斷地勘探出來。新的發明提升了生產效率。大批的「零星儲戶」投資了國家儲蓄公債、房屋建築協會,以及單位信託。對於國家建築文物和藝術文物保存,展現出造福未來世代的普及熱情。我想下結論說,提前滅絕的信仰局限於一群滿腹牢騷的知識分子,他們應為當前眾所周知的狀況負最大的責任。

  這些全體災禍之預言的地理源頭,主要地——我想說,專門地——來自西歐及其海外旁系。我的第二點保留意見,與此有關。這並不會讓人意外。五個世紀以來,這些國家曾毫無疑問是世界主人。他們能夠似有道理地宣稱說,他們在野蠻黑暗的外部世界之中代表了文明之光。一個逐漸挑戰和摒棄這種宣稱的時代,非得引起災禍不可。發覺英國是騷亂的集中點、深刻悲觀思想的所在地,也同樣不會令人訝異;因為沒有別的地方,19世紀的輝煌與20世紀的乏味、19世紀的至高無上與20世紀的自卑,形成如此醒目而又如此痛苦的對比。這種心態已遍佈西歐以及——或許在較小程度上——北美。所有這些國家都積極地參與了19世紀的大擴張主義時代。不過,我沒有理由相信,這種心態普遍存在於世界的其他地方。一方面,無法克服的溝通障礙豎立起來了,而另一方面,絡繹不絕的冷戰宣傳,使得任何對蘇聯情勢的合理評估,困難重重。不過,沒有人能相信,在絕大多數人口必定意識到,不論當前他們有什麼抱怨,情況遠比25年、50年、或100年前要來得好的國家裡,會普遍對未來的絕望。在亞洲,日本和中國都以不同的方式,進到向前看的位置。在中東和非洲,甚至目前動亂狀態的地區,新興國家艱難地朝向未來,無論如何盲目,它們也相信未來。

  我的結論是,當前這波懷疑論和絕望的浪潮,祇看到未來的毀滅和衰退,把一切進步的信仰,或者,人類的任何進步信仰,或任何進一步進展的期望,都摒之為荒謬,這是某種形式的菁英主義;是那些在安全和特權上已被經濟危機侵蝕殆盡之菁英社會集團的產物,也是那些往昔對世界其他地區的支配遭遇重大挫折之中間國家的產物。這種趨向的主要旗手是知識分子,也即他們所服務的掌權社會集團之理念的信差(「社會的理念,就是其統治階級的理念」)。這裡談到的某些知識分子,其出身背景也許隸屬於其他的社會集團,但這無關緊要;因為,一旦成為知識分子,他們就被自動同化為智識菁英。根據定義,知識分子構成了一種菁英集團。

  然而,在當前脈絡裡更重要的是,社會裡頭的所有集團,不論多麼有凝聚力(而歷史學家經常有正當理由把這些團體看做如此),都會產生許多的怪人或異議分子。這在知識分子中尤其有可能發生。我並非指知識分子之間在社會主要預想的共同接受之基礎上所進行的習見爭論,而是指對這些預想的挑戰。在西方的民主社會裡,祇要這類的挑戰局限於少數的異議分子,是會受到容忍的,而提出挑戰的人,不愁沒有讀者和聽眾。憤世嫉俗的人會說,他們受到容忍,因為他們人數不多,影響力也沒有大到有危害。40幾年來,我貼著「知識分子」的標籤;而晚近幾年,我逐漸自視為是思想的異議分子,也被視為是思想的異議分子。手邊就有一則解釋。我必定是極少數依然在寫作,雖不是成長於充滿信心和樂觀的偉大維多利亞時代的顛峰時刻,但仍受到其餘暉映照的一位知識分子。即使到今日,我都很難相信,世界已處於永恆的、無法挽回的衰落之中。在以下的篇幅裡,我試圖讓我自己遠離西方知識分子,尤其是今日英國知識分子當中的流行趨勢,以表明我如何且為何會認為他們走錯了路,同時,我要提出一種對未來的主張,這種主張即令不是樂觀的展望,無論如何,也是一種較明智、更平衡的展望。

E. H.卡耳

  來自卡耳的檔案:《何謂歷史?》第二版的筆記

  R. W. 戴維斯

  卡耳在1982年11月辭世前的最後幾年,正起草著一個近乎全新版本的《何謂歷史?》。1961年第一版發行以來20年過去了,而這20年的特徵乃是人類進步遭到頓挫,卡耳並未因頓挫而氣餒,他在前言中表示,新作的意圖在於「提出一種對未來的主張,這種主張即令不是樂觀的展望,無論如何,也是一種較明智、更平衡的展望。」。

  他祇寫完了前言。不過,在卡耳的檔案裡頭,有一個大箱子,裝著半打棕色大頁書寫紙的文件夾,上頭的標題寫著:「歷史—原則;因果關係—決定論—進步;文學與藝術;革命與暴力的理論;俄國革命;馬克思主義與歷史學;馬克思主義的未來」,另外還有一個塞滿跟1961年版有關之書評和信件的封袋。他在完成這個第二版之前,顯然有意要作更多的研究。文件夾裡有許多他還未作摘錄的著作書名和文章篇名。不過,文件夾裡也有部分已經處理過的資料:作了記號的抽印本和從學報撕下的文章,以及少量大小不一的紙片上的很多手寫簡短備忘錄。跟以撒‧多伊徹、以賽亞‧柏林、昆丁‧史金納(Quentin Skinner)   及其他人之間有關歷史哲學與歷史學方法論的往返信函,也放在文件夾裡,顯然有意將它們運用在這一新的版本。偶有打字的或手寫的短箋,顯然是句子或段落的初稿。沒有新版本的規劃方案,不過,一則簡短備忘錄寫著:

  歷史學的紊亂狀態
  統計學的襲擊
  心理學
  結構主義
  文學的紊亂狀態
  語言學
  烏托邦等等
  [還有一小張紙片寫著:「最後一章烏托邦歷史的意義」]

  根據現有證據來看,卡耳打算撰寫新的章節,以便處理第一版裡忽略或探討不足的論題;也打算擴充《何謂歷史?》裡的現有章節,以便回應批評家,同時用另外的材料,闡明、間或修訂他的論證。有時,討論我們當前不滿的一本嶄新的書,以及我們該力爭獲得的世界,似乎艱難地從他廣泛的摘錄和簡短備忘錄中浮現出來。當然,他打算提供的最後一章或幾章,或許是全面改寫過的第六講「打開眼界」,將會比他先前的任何著述,更直接貼近當前的政治關懷,能夠呈現他自己對歷史意義的看法以及他對未來的展望。

  根據現有證據來看,卡耳看不出有理由要修訂他在前兩講「歷史學家和他的事實」及「歷史學家和社會」中的論證。關於經驗主義的歷史事實研究法,他引述傑出的海軍史家羅斯吉爾(Roskill),作為錯誤主張的一個例證,因為他稱讚「歷史學家的現代學派」,而這些人「認為他們的功能僅僅在於帶著極為精確和公正,去收集和紀錄他們時代的事實」。對卡耳而言,這類的歷史學家,要是真的言行一致,就會像阿根廷小說家波赫士(Borges)的短篇小說(〈博聞強記的富內斯〉[Funes the Memorious])中的男主角,從不曾遺忘任何他看過、聽過或體驗過的事物,不過,卻也承認,結果「我的記憶庫是一個垃圾箱」。富內斯(Funes)「不會進行思考」,因為「思考就是要忘掉事物的差異,就是要善於進行概括和抽象化」。   卡耳將歷史中的經驗主義和社會科學,界定且摒棄為「這樣的信念:應用一些科學的、免於價值判斷的方法,所有的問題都能夠得到解決,亦即,有一種客觀又正確的解決方法和達成它的方式——被信以為真的科學預設,轉變為社會科學」。卡耳指出,經驗主義歷史學家之護身符的蘭克,從這個意義上說,他描述了一系列的事件、社會和制度,而不是一種從「此」前進到「彼」的過程,因而被盧卡奇(Lukacs)視為是反歷史的(anti-historical);盧卡奇寫道,「歷史變成一堆別緻的軼事」。  
 
  對於經驗主義的這類猛烈抨擊,卡耳的筆記提供了重要的支撐。吉朋相信,「歷史學家暨哲學家」才能夠寫出最佳的史著,因為他辨別了支配關係體系的那些事實:   他表明他對塔西陀(Tacitus)的感謝,因他是「第一位將哲學科學應用到事實研究的歷史學家」。   維科(Vico)將「確實」(il certo,事實方面正確無誤的事物),跟「真實」(il vero)作了區分;「確實」——良知(coscienza)的對象——就個體而論是特殊的,「真實」——科學(scienza)的對象——是共同的或普遍的。   卡耳認為,「近來,英國相當多的政治著述和歷史著述,貧乏又缺少深度」,乃是由於史學方法的差異,而這樣的差異,「如此不幸地使馬克思有別於英語世界的思想家」:

  英語世界的傳統是根深柢固的經驗主義。事實會自己說話。「按照事情的是非曲直」爭論某一特別問題。根據某些秘而不宣、可能還是不自覺的相關標準,隔離出主題、事件、時期,以便從事歷史研究。……馬克思對這一切深惡痛絕;馬克思不是經驗主義者。對馬克思而言,研究部分而不考慮整體,研究事實而不考慮其重要性,研究事件而不考慮原因或後果,研究特別的危機而不考慮一般的情勢,似乎都是無益的舉動。

  這樣的史學方法差異,有其歷史根源。英語世界仍舊是如此頑強的經驗主義,並非沒有原因。在穩固確立、沒有人會想去質疑可信度的社會秩序中,經驗主義旨在進行驗修。.....這一類的世界,19世紀的英國提供了完美的模型。不過,在所有的根基都遭到挑戰,而我們在沒有任何指導方針的情況下,掙扎於危機不斷的時代,經驗主義是不足夠的。   

  無論如何,所謂經驗主義的面紗,旨在隱蔽不自覺的選擇原理。卡耳寫道,「歷史是一種關於什麼構成人類理性的特別概念:每一位歷史學家不論知道與否,都有這一類的概念。」 在《何謂歷史?》裡,卡耳將很多注意力,放在歷史環境和社會環境對於歷史學家的事實選擇及事實詮釋的影響;自從學生時代以來,他就被人文環境的這一方面給吸引住了。他為新版本所作的筆記,進一步舉出歷史知識的相對性來作說明。希羅多德為雅典在波斯戰爭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找到了道德上的正當理由;而波斯戰爭證明,有理智的希臘人必須拓寬其視界,而且也說服希羅多德將他的探討,擴展到更多的民族和地區。   對於游牧生活方式的同情,強烈影響著阿拉伯史觀。阿拉伯人認為,歷史是一個連續不斷或循環的過程,城鎮或綠洲的居民在過程中,遭到沙漠游牧民族的蹂躪,而這些游牧民族定居下來之後,反過來也遭到一波波新游牧民族的蹂躪;對於阿拉伯歷史學家而言,跟蠻族相比,安居的生活導致了削弱文明人的奢侈。相對照之下,在18世紀的英格蘭,吉朋則認為歷史不是循環的,而是一種勝利的進展:套用他名言,「每個時代都不斷地增長著真正的財富、幸福、知識,或許還有人類的美德」。定居的文明存在已久,而吉朋從定居文明的自信統治階級的有利地位,來看待歷史。他認為,歐洲未受到蠻族的侵襲,因為「在他們進行征服之前,必然不再是蠻族」。卡耳評論說,革命的紀元對歷史研究,產生革命性的影響:「什麼也比不上革命所引起的對歷史的興趣」。18世紀英國歷史學家,形成於1688年「光榮革命」勝利的脈絡。「法國啟蒙運動的非歷史觀(a-historical outlook),依仗的就是人性不變的概念」,而法國大革命則漸漸削弱了這種非歷史觀。在這種急遽變化的時代,歷史知識的相對性便受到廣泛的認可。麥考萊(Macaulay)表示「對於1789年、1794年、1804年,以及1834年的革命,抱持完全一樣意見的人,要嘛是受神啟示的預言家,要嘛是倔強的蠢蛋」,那時他僅僅是對他同時代的人,陳述眾所周知的道理。
 
  如果歷史知識有相對性,那麼在何種意義上能夠說客觀歷史存在呢?在《何謂歷史?》裡,卡耳爭辯說,儘管沒有歷史學家能夠聲稱,他自己的價值觀有超出歷史的客觀性,不過,「客觀的」歷史學家可說是「有能力克服社會形勢和歷史形勢對其願景所造成的局限」的歷史學家,而且有「思考未來的能力,如此一來,讓他比起看法完全受到自己當前之處境限制的那些歷史學家,對過去有更深刻、更持久的了解」。幾位《何謂歷史?》的批評家,強烈反對對「客觀性」做這樣的闡述,他們捍衛傳統的觀點,認為客觀的歷史學家,乃是儘管自己有先入之見,但還是在證據的基礎上形成評判的歷史學家。卡耳沒把這一點看做是一種嚴肅的批評。他的《蘇俄史》經常表現出顯著程度的傳統意義上的「客觀性」,亦即,呈現其他歷史學家慣常召喚來證實種種詮釋的證據,而與卡耳對客觀性的詮釋相衝突。不過,他認為這類的盡責,是稱職歷史學家的必要義務;這不意謂著,歷史學家對證據的處理方式,不受他的社會環境和文化環境的影響。

  雖然如此,卡耳有點小心翼翼地準備承認,進步發生在歷史研究中,也發生在社會發展中,而歷史知識的進步,跟不斷增加的客觀性有關。在《何謂歷史?》裡,他承認過去兩個世紀歷史學有很大的進展,而且稱讚我們的視界,從菁英的歷史擴展到全世界人民的歷史。舉例來說,談到一代代歷史學家對俾斯麥(Bismarck)成就的評價時,他爭辯說(或同意說),「1920年代的歷史學家,比起1880年代的歷史學家,更接近客觀評判,而今日的歷史學家,比起1920年代的歷史學家又更接近了」。不過,他隨後修正了這種表面上對於歷史學家客觀性標準中之絕對元素的接受,堅持說,「歷史的客觀性不仰賴、也無法仰賴存在於此時此地的某些固定不動的評判標準,僅能仰賴儲存於未來、隨歷史進展過程逐步形成的標準。」他完成《何謂歷史?》之後,歷史的客觀性問題,顯然持續困擾著他。他的筆記中,儘管把「絕對而又不受時間影響的客觀性」,看成是「一種不真實的抽象概念」,但他卻寫道:「根據歷史學家接受的某些客觀性原理或規範,歷史需要對過去的事實加以選擇和整理,這必然包括了詮釋的成分。沒有了詮釋,過去就瓦解成一堆雜亂的、無數孤立又瑣碎的小事,而歷史根本無從撰寫」。

  卡耳在《何謂歷史?》中,也從另一個角度,著手處理歷史客觀性的問題(雖說在此一脈絡裡,沒有使用「客觀性」這個詞)。他考察了歷史學與自然科學之間在方法上的相似處和差異處。結果相似處大於差異處。自然科學家不再自視為,根據可觀察的事實作歸納,以建立普遍法則,而是通過假說與事實之間的互動,從事於發現。而歷史學就像自然科學那樣,並非涉及了人們有時料想的獨特事件,而是涉及了獨特性與一般性之間的互動。歷史學家致力於通則,誠然,「歷史學家真正感興趣的,不是獨特性,而是在獨特性之中有什麼是普遍的」。

  卡耳為了該書的新版本,積累了大量關於科學方法論的筆記。他的思考走向浮現於他的簡短備忘錄,但卡耳並未對它們寫下論證;以下我節選了幾則,但不打算對它們強加我自己的看法(我給每一則引用文作了個別的標號):

  (一)科學真理的形式標準或邏輯標準;波柏相信,「真正的」科學是有別於永恆的理性原則.....
  孔恩(T. Kuhn)反對一種唯一的科學方法,支持一系列的相對主義方法.....
  從靜力科學觀到動力科學觀、從形式到功能(或目的)的轉變。
  相對主義(沒有唯一的「科學方法」)驅使費耶若本德(Feyerabend)的《反對方法》(Against Method, 1975)全盤拋棄理性主義。   

  (二)柏拉圖(Plato)的《美諾篇》(Meno),提了這樣的問題:不知我們在找尋什麼,怎麼能夠進行調查(編號為80d 的段落)。
  「直到我們依循潛藏我們心中之理念的指引,長期無系統地收集觀察資料充當建材,而且唯有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這些材料的技術配置之後,我們才能夠從更明晰的角度審視該理念,也能夠從建築術的角度,對它作總體的概述。」
  康德(Kant),《純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 1781),頁 835。
  波柏的論題是,未能提出可測試之結論的假說,沒有意義,也站不住腳(自然選擇)。
  [參見] 博蘭尼(M. Polanyi),《邂逅》(Encounter),1972年1月
  以下段落[也是]取自《邂逅》.....
  1925年,愛因斯坦(Einstein)對海森堡(Heisenberg)說,「你能觀察到事物與否,取決於你運用的理論。正是理論決定了能夠觀察到什麼」。

  (三)[卡耳標明說,出自魏斯科夫(W. F. Weisskopf)的一次演講]
  「我們了解這類[山峰]山脈因地殼的構造活動而形成,不過,我們無法解釋,白朗峰為何有我們今日看到的特定輪廓,我們也無法預言下一次爆發時,聖海倫火山的哪一邊會坍塌……」
  「不可預知之事件的發生,並不意謂自然定律被違反了。」

  (四)史多伊克(D. Struik),《簡明數學史》(Concis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1963)指出了數學的社會根源性。   

  (五)宇宙因一次大爆炸,而以某種隨機方式開始,且注定要消失到黑洞中的理論,反映了時代的文化悲觀情緒。隨機性是對無知的推崇。

  (六)祇要你相信,後天的特性是遺傳的,相信遺傳極為重要的看法就成了進步的。
  當這種看法遭到拋棄,相信遺傳的看法就變得反動了。
  參見羅森柏格(C. E .Rosenberg),《沒有其他眾神:論科學與美國社會思想》(No other Gods: on Science and American Social Thought, 1976)[尤其是頁10]中的論證。

  根據這些簡短的備忘錄,卡耳顯然已經得出這樣的結論,即科學知識的相對性,比起他先前所提示的還要來得大。時空對於自然科學家的理論和實踐,發揮著巨大的影響。在自然科學之中,假說與具體材料之間的相互作用,相當類似於歷史學之中通則與事實之間的相互作用。人們通常認為,科學假說能夠精確預言,但有效的科學假說,不必然擁有精確預言的能力;在一些自然科學中,其相當類似於歷史學家的通則。
在《何謂歷史?》的「歷史中的因果關係」這一講裡,卡耳更緊密地考察歷史通則的性質。歷史學家面對歷史事件的各種不同原因,希圖建立「能確定彼此間關係的某種原因等次」。在為新版本所作的筆記中,卡耳抄寫了孟德斯鳩(Montesquieu)和托克維爾(Tocqueville)的一些採取類似觀點的段落。孟德斯鳩寫道,原因「變得不那麼恣意了,因為其有更一般的效應。因此,我們所知道的賦予民族某種性格之原因,超過賦予個人特定心態之原因,……我們所知道的塑造包括生活方式之社會精神的原因,超過塑造個人性格的原因」。   而論及托克維爾對「古老又一般的原因」與「特殊又晚近的原因」之間所作的區分,   卡耳評論說:「這很合理;一般就等於長時期;歷史學家主要的興趣在長時期」。

  對於實作的歷史學家來說,希圖根據長時期、一般或重要的原因,對歷史事件作解釋,立刻引起了此一問題:偶發事件在歷史中的角色。在《何謂歷史?》裡,卡耳承認,偶發事件能夠更動歷史的進程,但也爭辯說,它們不該成為歷史學家的「重要原因的等次」的一部分。一個合乎情理又有歷史意義的解釋,可被應用到其他的歷史情勢,而在這個意義下,1920年代,列寧早逝的這一偶發事件,在蘇聯歷史上扮演一個角色,但並不是事件發生的「真正」原因。《何謂歷史?》出版之後,他進一步開展這個理念,他在筆記中寫道,「歷史實際上從屬於充足的規律性,使其成為一門嚴肅的學科,儘管這些規律性有時會遭到枝節因素的擾亂」。

  偶然因素的問題,在偶發事件——個人在歷史中的角色——的那個特殊情況中,證明是特別棘手的。卡耳一再回到這一議題,而他自己關於蘇聯在史達林掌權年代之發展的研究中,該議題自然就顯得凸出。他的文件「歷史中的個人」,將這個問題放在一個大的歷史脈絡。他暗示說,個人崇拜是「一種菁英主義的信條」,因為「個人主義僅僅意謂,以非個人的大眾作背景,襯托出個別的行動者(agent)」。對於自由之個人絕對權利的極端堅持,在知識分子之間得到了廣泛的支持。1920年代和1930年代,這種看法最重要的英國倡議者,阿道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在他恰當地稱之為《隨你的意思》(Do As You Will)的作品中聲稱,「人生的目的……乃是我們加入人生裡的目的。我們想稱人生的意義為何都無妨。……人生哲學的大前提,就是每一個人都有不可剝奪的權利」。   1930年代,沙特(Sartre)有影響力的《存有與虛無》(Being and Nothingness),對「自為的」存有與「自在的」存有作了區分;前者是個人的純粹意識、絕對自由和責任,而後者是物質的、客觀的、無意識的世界。在這個階段,沙特有「(他從來不缺的)無政府主義的特點」,是反馬克思主義的。而在1960年,儘管《辯證理性批判》(Critique of Dialectical Reason)號稱,其認定馬克思主義是「我們時代的最終哲學」,不過,事實上,根據卡耳的說法,「他那種存在主義、絕對自由、個性與主觀性,跟馬克思主義是不相符的」。類似地,阿多諾(Adorno)儘管受到馬克思主義的影響,但「想要在專家政治和官僚政治的世界,以及封閉哲學體系(黑格爾的唯心論、馬克思的唯物論)的世界中,將聽憑擺佈的個人拯救出來」。而對佛洛伊德(Freud)來說,個人自由不是文明的產物;恰恰相反,文明的後果就是對個人作限制。  
 
  個人受到社會的束縛,應該從這些桎梏中解脫出來,此一主張跟同樣存在已久的下述主張,「某些個人的行動,實際上能夠不受社會的束縛」,部分同源,部分相抵觸,而且該主張屢次堅稱,偉人在歷史中的佔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馬韋爾(Andrew Marvell)便使勁地宣稱,克倫威爾(Cromwell)是這種角色:

  他掌握了零星役期的軍隊
  在一年內就完成了需要多年的工作。

  相反地,薩姆爾‧強森(Samuel Johnson)則聲稱:
  人心所能承受的何其渺小
  但卻可以被國王或法律造就或消除。

  不過,卡耳寫道,強森的說法僅是在「負隅頑抗此一信念:國王和法律的確造就和消除了罪惡」。
  針對那些宣稱個人意志有決定性角色,不受社會約束或獨立於社會的人,馬克思辯駁說,「把孤立的人當作其出發點」的看法,是「荒謬的」(abgeschmackt)。人「起初是作為一般生物(a generic being)、群居動物而出現的」,其「通過歷史過程使自身具有個人性」;「交換的行為是這種個人性過程(individualization)的一種主要手段(agent)」。   談及米爾頓(Milton)時,麥考萊觀察到,「就比例而論,當人們知道愈多,思考愈多時,他們著眼於個人就愈少,著眼於群體就愈多」。   而托克維爾在1852年表達了相當有代表性的概念,即個別政治人物的行動,由其自身以外的力量所決定:

  政治科學在所有的文明民族當中,創造了一般性想法,或者說,至少使一般性想法具體化;而政治人物必須搏鬥的問題,以及他們認為自己所創造的法則,都是從這些一般性想法中形成。政治科學構成了一種思想氣氛,而社會中的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呼吸著這種氣氛,也都不知不覺地從中獲得其行動的原則。

  托爾斯泰(Tolstoy)不斷地表達下述的極端看法,即個人在歷史中扮演無足輕重的角色:在《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結尾部分的草稿中,他坦率地陳述說,「歷史的要人是其時代的產物,從當前事件與先前事件之間的前後關係中浮現」。   1867年時他的看法已經完全成型:

  郡縣議會(zemstvo,俄國地方自治機構)、法院、戰爭,或者沒有戰爭等等,無一不體現了社會組織——(就像蜜蜂那樣的)群體性的組織:任何人都能表現出這一點;事實上最佳的表現,就是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為何這麼做的人——而他們共同勞動的結果,始終是千篇一律的活動,也是動物法則中常見的活動。士兵、皇帝、上層階級的王室高階官員,或者,莊稼漢等等的動物性活動,則是最低形式的活動;而在這種活動中——唯物主義者是對的——是沒有絲毫任意性的。

  而30年後,論及波耳戰爭(Boer War)的爆發,他寫道,生「張伯倫們與威廉們」的氣,是徒勞無益的;「歷史正是一連串政客所為的這類行動」,而這類行動源於努力以新的市場來維持少數人不尋常的財富,「然而,廣大的人民群眾卻被繁重的工作壓得透不過氣來」。
卡耳大體上跟馬克思和托克維爾有著共同的態度,他指出,「個人在歷史上有『角色』;從某種意義看來,角色比個人更為重要」。他評述說,雷姆塞‧麥克唐納(Ramsay Macdonald)的「搖擺不定,與其說是個人性格所致(僅有使他勝任領導職位時性格才有意義),不如說是英國工黨所代表的整個團體,陷於根本兩難的結果」。更常見的看法是,他宣稱,與其打算評價個別政治人物,不如「分析塑造其思維的團體利益和態度」。他寫道,個人腦子的運作方式,「對歷史學家而言,不是很要緊」,而且寧可「多依據下意識的團體情況和態度,少依據有意識的個人行為來看待歷史」。本著這種精神,他揶揄地指出,某本關於希特勒的書籍,「把所有事情歸因於希特勒的人格,以作為開端,而談及威瑪政權的不穩固和無能,以作為結束」。   

  不過,卡耳並未堅持托爾斯泰的極端立場:作為現役的歷史學家,他的辛勤工作不斷地驅使他回到「克麗歐佩特拉(Cleopatra)的鼻子」。他說道,歷史上偶然因素的問題「依舊使我感到興趣,也感到困惑」,而他在筆記,就像在《何謂歷史?》裡那樣,再次堅持說,儘管列寧之死是由於與歷史無關的原因,但卻影響了歷史的進程。他繼續補充說,「縱使你堅稱,從長遠看,所有的事情或許結果是大同小異的,然而,還是有重要的短程事情,也對許許多多的人有很大的影響」。相較於他在《何謂歷史?》中對於歷史偶然因素的討論,在此,強調的重點有了顯著的轉變。這是他在培里‧安德森對他的訪談中,論及其《蘇俄史》完成的理由時,對列寧和史達林之角色所作的饒有興味之評論的前奏。他堅持說,「列寧要是充分掌握權力,經歷過20和30年代,他便會面臨一模一樣的問題」,也會從事大規模機械化農業的產生、急促的工業化、對市場的控制,以及著手勞動的控制和方針。不過,他會「減低、緩和高壓政治的成分」:

  在列寧領導下,轉換過程不見得會全然平順,不過,絕對不會像已發生的事情那樣。列寧不會容忍史達林不斷地肆意竄改記載。……列寧領導下的蘇聯,絕對不會變成——用西里加(Ciliga)的話來說——「漫天大謊的國度」。這些是我的推斷。

  在此,卡耳認為蘇聯史之關鍵時期的偶然因素,有實質的作用。這是口頭的聲明,而不是深思熟慮的評判。不過,他在《蘇俄史》裡也以更克制的語言,寫道「史達林的人格,結合了俄國官僚制度原始又殘忍的傳統,給由上而下的革命增添了一種顯著的蠻橫特質」。   大體上,「由上而下的革命」取決於長時期的原因,而這些原因必定成為歷史學家首要考慮的事,不過,推行高壓政治的程度,則是一種歷史的偶發事件。
在卡耳檔案的各式各樣筆記和信件中,他評價了歷史研究的現狀。他指出,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力是過去60年主要的新趨勢:

  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歷史唯物論對於歷史書寫的影響,始終非常強烈。的確,吾人可以這麼說,這段時期所寫的所有嚴肅歷史作品,皆受到其影響的塑造。這種變化的徵候,便是有關經濟因素、社會條件、人口統計學、階級興起與衰落的研究,取代了通常被當成是歷史學之主要論題的戰役、外交伎倆、憲政爭論和政治陰謀——也就是廣義的「政治史」。社會學漸次的流行,乃是相同發展的另一種特徵;有時,歷史學就被看成是社會學的一個分支。

  在《何謂歷史?》裡,卡耳已經指出,社會學對歷史學的正面影響,其評論說,「歷史學愈注意社會學,社會學愈注意歷史學,則對兩者愈有利」。在為新版本所作的筆記裡,他更加鄭重地聲明:「社會史是根底。光研究根底是不夠的,會變得單調乏味;或許這就是年鑑學派所遭遇的事。不過,你不能廢棄它。」

  儘管承認這些正面的發展,但卡耳堅持說,依據普遍的或流行的趨勢,歷史學和社會科學都陷入了危機。卡耳指出,膚淺的經驗主義「從歷史學躲避到狹隘專業化」(對此他嚴厲地批評為「一種自殘的形式」),而歷史學家則有在方法論中找隱蔽的傾向(他評論說,「『計量』史學使統計資料成為所有歷史探討的材料,而對它的崇拜,或許把歷史唯物論帶到荒謬的地步」)。而伴隨歷史學內部的這種危機而來的,是從歷史學躲避到社會科學,卡耳亦將這種躲避看成是一種保守、甚至是反動的趨勢:

  歷史學專注於基本的變遷過程。如果你討厭這些過程,那麼你就該拋棄歷史學,到社會科學裡找隱蔽。今日,人類學、社會學等等蓬勃發展。歷史學生病了。但另一方面,我們的社會也生病了。

  他也指出,「當然,社會科學內部也在進行『找隱蔽』——經濟學家在計量經濟學、哲學家在邏輯學和語言學、文學批評家在文體技巧的分析裡找隱蔽」。塔爾科特‧帕深思(Talcott Parsons)   正是社會學家的顯著範例,其「抽象到如此的地步,以致於失去了與歷史學的所有聯繫」。

  卡耳十分重視結構主義(或者說,「結構功能論」)。他曾在談話中評論說,至少結構主義者的可取之處在於將過去看成是整體,避免掉過度專業化的缺陷。不過,他相信,結構主義對歷史研究大體上造成有害的影響。他把結構的或「橫向的」研究取向,跟歷史的或「縱向的」研究取向作了比較;前者「根據社會的不同部分或方面,在功能或結構上的相互關係,來對社會作分析」,而後者「根據社會從何而來、從何而去,來對社會作分析」。他暗示說,「每一位明智的歷史學家都會同意,兩種研究取向都是必須的」(一則潦草寫在一張小紙片上的短箋,坦率地評論說「敘事史學與結構史學之間的區別,純屬子虛烏有」):

  不過,能否引起[歷史學家的]注意和興趣,則有很大的差別。無疑地,這有部分依靠他的稟賦,不過,大多依靠他工作的環境。我們所生活的社會,絕大部分人都認為,變遷是往壞的方面發展,擔憂變遷,更喜歡祇需要稍加調整即可的「橫向的」看法。

  卡耳在別處評論說,「前者的研究取向考察了靜態的情況,在這個意義下,它是保守的,而後者的研究取向則開啟了變遷,在這個意義下,它是基進的」:

  不論LS [李維斯陀(Levi-Strauss)] 基於他的目的,引述了多少的馬克思觀點,.....我仍懷疑,結構主義是保守時期的時髦哲學。

  卡耳的筆記,包括了幾則與李維斯陀有關的短文,特別是《世界報》(Le Monde)上的一則訪談錄,其標題似乎證實了卡耳所懷疑的最糟糕的事情:「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和集權主義的意識形態,祇是歷史的一種詭計」(L'ideologie marxiste, communiste et totalitaire n'est qu'une ruse de l'histoire)。
伴隨卡耳對歷史研究之現狀的廣泛批評,以及整體上負面評價而來的,是正面地主張歷史學門本身的重要性。他宣稱「通史」(general history)有必要性,而這種通史是將法律史、軍事史、人口統計史、文化史以及其他歷史學的分支結合在一起,考察它們之間的相互關連。同樣地,他堅持說,歷史學不僅僅是社會科學的女僕,亦即,為了理論而迎接它們,而且為它們提供材料:

  我承認,很多當今的歷史學家是無生氣的,因為他們沒有理論。不過,他們缺乏的理論是歷史理論,不是從外部遞送來的理論。我們需要的是一種雙向道。我不需要告訴你,歷史學家必須向經濟學、人口統計學、軍事等方面的專家學習什麼。不過,如果經濟學家、人口統計學家等等,不在較寬廣的歷史模式裡工作的話,他們也會消亡,而這種模式祇有「全面性的」歷史學家能夠提供。棘手之處在於……歷史理論本質上是關於變遷的理論;我們所生活的社會,想要的或能夠不情願地接受的,祇有穩定的歷史均衡中所附帶的或「專門的」變遷。

  不過,卡耳當然相信,歷史學家的看法仰賴他的社會環境;而在1970年代的英國,他無法預料,他的忠告所受到的歡迎,竟不囿限於少數基進或持不同意見的歷史學家:

  對現在充滿了惶惑,而對未來失去信心的社會,過去的歷史似乎是一堆無意義的不相關事件。如果我們的社會重新掌握現在,以及其未來的願景,那麼靠著相同的過程,社會也會恢復其對過去的洞察力。

  這段話寫於1974年,也就是保守主義的學說,以及對保守主義未來的信心,在英國高漲之前的幾年。自從那時候以來,尤其自卡耳辭世以來,針對未來缺乏信心和伴隨而來的經驗主義,浮現了其他的選擇;而經驗主義是以前在英國歷史學家之間流行的正統觀念。保守派的政客和歷史學家顯著的作為,便是重新讓有愛國心的英國史成為歷史課程的核心,以鼓舞對未來的信心。在休‧湯瑪斯勳爵(Lord Hugh Thomas)的聲援下,教育大臣凱斯‧約瑟夫爵士(Sir Keith Joseph)要求學校多注意英國史,少注意世界史一些。艾爾頓教授在他擔任欽定近代史教授的就職演說中,譴責社會科學對劍橋的大學部歷史教學造成有害的影響,而且堅稱,英國史研究應該在歷史文學士榮譽學位考試(tripos)中,佔著主導的地位。英國史將會表明「這個社會藉由不斷的變遷,設法使自身之權力和秩序文明化的方式」;「充斥著錯誤信念和不斷翻新預言之先知的不確定性年代,迫切需要知道其根源」。   這些事情對卡耳而言,似乎是病態社會的徵候,因為這種社會在光榮過去的回憶中尋找安慰,而且這些事情也對歷史學家反映社會流行趨勢的程度,提供了醒目的證明。

  卡耳打算讓新版的《何謂歷史?》,從我們時代的社會危機與思想危機這一廣泛脈絡,思考歷史研究的危機。基於這個目的,他建立了一個討論「文學與藝術」的檔案,而在他原先的演講中,並未對此作個別主題的討論。這個檔案包括了討論「文學本身」和「文學批評與藝術批評」的筆記。工作還停留在相當初期的階段。他的論證脈絡乃是,文學與文學批評,就像歷史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那樣,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和塑造。在他的筆記中,有兩則鮮明對比的引文,讓人一目了然。儘管歐威爾(Orwell)鄭重聲明 ,「所有的藝術都是宣傳」,   但留下許多討論社會對藝術的影響之筆記的馬克思,卻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讀》(Introduction to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中警告說,「關於藝術,眾所周知,其某些顛峰時期決不是相對應於社會的普遍發展;因此,亦不相對應於宛如社會組織之架構的物質結構」。
   
  根據卡耳的評估,馬克思有保留的說法,無法應用到20世紀,因為20世紀根本上是帶著悲觀、無所作為和絕望的特點。對卡耳而言,哈代(Hardy)是「某種世界的小說家。那種世界沒有一點意義,根本上是歪斜扭曲,並非出了差錯,能夠得到糾正的世界,而是永恆謬誤和毫無意義的世界——因此,是一種絕對悲觀」。郝斯曼(A. E. Housman)評論說,「除非健康相當不佳,不然我很少寫詩」,   而艾略特(T. S. Eliot)則帶著同情評論說,「我相信,我了解那句話」。卡耳銳利地評論說,「這兩人都寫了『病態的』詩,兩人都不是反叛者」。卡耳筆記中的一系列引文,舉例說明艾略特缺乏希望和悲觀。儘管莎士比亞14行詩的第98首是對4月的頌揚,但艾略特的〈荒原〉(The Waste Land)卻視4月為最殘酷的月份。在1920年所寫的〈小老頭〉(Gerontion)裡,艾略特抱怨說,歷史「壓低嗓子,以夙願作哄騙,以虛榮引導我們」。   〈荒原〉把經過倫敦大橋的成群工人,看成是「雖生猶死之人」(dead people),而溫德姆‧路易斯(Wyndham Lewis)則寫道,「半死不活之人」(half-dead people)的滅絕是無關緊要的。   失敗的先知卡夫卡(Kafka),在他的遺囑中,意味深長地要求銷毀他的著述;卡夫卡曾說,我們的世界是上帝的一種「壞情緒」的產物;我們的世界之外,存在「很多的希望——為上帝……卻不是為我們而存在的希望」。   而根據卡耳的說法,甚至連歐威爾,「到頭來跟艾略特抱持一樣的立場,尤其以厭惡下層階級的形式——一種菁英主義的形式——對人類感到絕望」。名稱上有顯著巧合的兩部現代經典,卡瓦菲(Cavafy)的詩〈等待野蠻人〉(Waiting for the Barbarians)和貝克特(Beckett)的《等待果陀》(Waiting for Godot),兩者都呈現了「無助又盼望著的無所作為」。而受人崇拜的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則被卡耳說成是「一個逃避他不再相信之世界的唯我論者」的作家。

  另一組的筆記想把20世紀文學批評置於其社會脈絡。李維斯(F. R. Leavis)「重振了馬修‧阿諾德(Matthew Arnold)的階級觀,亦即,公正無私的知識分子,成了社會的菁英,且凌駕社會之上」。新的文學批評「始於理查茲(I. A. Richards),其在文學裡的客觀(科學)與主觀(情感)成分之間作了區別」;他的後繼者「想把文學批評家跟科學的觀察者作等同,將客觀標準應用在文本,而忽略了所有語詞派生或脈絡的問題」。對於這些發展,卡耳評論說:

  1930年代、1940年代和1950年代的形式主義者,以及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結構主義者,想把文學離析成一種「純粹的」實體(entity),一種限制在語言的限度,而且未受其他實在(reality)玷污的實體。
不過,我們不能把文學批評僅僅紮根於文學,因為批評家本身是在文學之外,而且帶來了其他領域的成分。

  至於「語言哲學」(linguistic philosophy,一個錯用的詞語,就像傳統所認為的,它是對哲學的逃避),如同「為藝術而藝術」那樣,對所有的理念都沒有貢獻。   它不適用於倫理學或政治學,也毫不注意歷史學:「甚至連語詞改變自身意義的想法都付之闕如」。
為了反對近幾年普遍的悲觀,卡耳在新版的最後幾章中,打算重申主張說,人類的過去大體上是個進步的故事,也打算表明他對人類的未來有信心。他在《何謂歷史?》裡指出,啟蒙運動的理性主義者所開創的進步歷史觀,在英國的自信和權勢達到頂點時,獲得了最大的影響。然而,20世紀西方文明的危機,導致很多歷史學家和其他知識分子,拋棄進步的假說。在為新版而作的筆記中,他把進步的年代,區分成三方面:始於1490年的世界擴張;或許自16世紀開始的經濟成長;以及,自1600年以來的知識擴張。意識到世界擴張的伊麗莎白時期,是進步年代燦爛的第一階段。最偉大的輝格派歷史學家麥考萊,把歷史描寫成以國會改革法案(Reform Bill)告終的一種勝利進步。   根據卡耳的筆記,他顯然打算在新版《何謂歷史?》中,提供醫學和其他領域的進一步證據,證明進步基本上依賴且來自於,一代接著一代把已經學到的技能傳送下去。

  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歷史即進步的信念,逐漸變得不流行了。墜入絕望深淵,有時是有點不成熟的:「卡爾‧克勞斯(Karl Kraus)以《人類最後的日子》(The Last Days of Mankind)這部激動人心的狂曲,頌揚奧匈帝國的崩潰」。但是,對過去的進步抱持懷疑態度,以及對未來的展望抱持悲觀,隨著20世紀的推移,已變得愈有力、愈有自信。波柏在25年前,以「我們時代的歷史:一個樂觀的看法」為題,作了演講,而在1979年的一次演講中,他則評論說,「無獨有偶,我不相信進步」。   對於某些歷史學家而言,進步的理念是一個過時的笑話:理察‧科布(Richard Cobb)論及勒費夫賀(Lefebvre)時,說道「他是一個相信人類進步的非常天真的人」。   

  卡耳相信人類在過去的進步,也相信「對過去的了解……隨之而來的,是對未來洞察力的提高」。因此,他贊同霍布斯(Hobbes)的說法,「由於有關過去的概念,我們才造就了未來」。 不過,他補充了這一重要評論,「反過來說,也幾乎同樣是正確的」:我們對未來的願景,影響著我們對過去的洞識。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用來總結《希望原理》(Das Prinzip Hoffnung)的諺語,有其效力:「真正的起源不是在開端,而是在結尾。」  
 
  在疑惑又絕望的時代,卡耳認為,作為歷史學家,考察和闡明他自己對現在的了解與未來的願景,對他尤其重要。40年前,他爭辯說,烏托邦和現實是政治科學的兩個重要側面,而「兩者都有一席之地的地方,才會發現健全的政治思想和健全的政治生活」。   其間這些年,他獲得了一絲不苟之現實主義者的名聲。不過,在他辭世的前幾年所準備的簡要回憶錄裡,他評論說:「或許世界是由諷世者(cynics)和空想主義者(Utopians)組成的;前者認為,沒有什麼是有意義的,而後者則在某些高尚又無法檢驗的關於未來的預設基礎上,了解事物的意義。我偏好後者」。卡耳檔案中標題為「希望」的一條簡短筆記,評論道:「烏托邦的功能,乃是使白日夢變得實際。……烏托邦會讓個人利益跟普遍利益調和。真正的烏托邦,是有別於徒然(無明確目標)的樂觀」。

  在卡耳的看法裡,兩位英國正統資本主義的偉大研究者,亞當‧斯密(Adam Smith)和卡爾‧馬克思,都把對於社會的深刻洞見,跟潛在的烏托邦作了結合:

  撰寫了《現代情感論》(Theory of Modern Sentiments)   的亞當‧斯密,在《國富論》(Wealth of Nations)   裡,離析出「互通有無、物物交換和互相交易」傾向,作為人類行動的主要驅動力。
這是一種天才的洞見,不是對人性本身,而是對社會性質的洞見,這種社會性質即將在西歐(和美國)發展;正因如此,該洞見促進了那樣的發展。
馬克思的洞見也是如此,他認為,工人不肯容忍遭受到的剝削時,在工人抗拒的重壓下資本主義會崩潰。
不過,斯密關於看不見之手(invisible hand)的世界的烏托邦,以及馬克思的無產階級專政,有人想將其實現時,立即會顯露出醜陋面。

  早在1933年,卡耳提及,馬克思有「理由可以宣稱,他是19世紀最有遠見的天才,以及歷史上最成功的先知之一」。   他討論「馬克思主義和歷史學」以及「馬克思主義和未來」的檔案,包括了許多有關馬克思、恩格斯、列寧,以及其重要追隨者的筆記;他顯然打算根據對於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的審慎評估,作為他自己對現在和未來的評價。在他晚近的幾部著述中,就像他的朋友赫伯特‧馬庫色(Herbert Marcuse)那樣,他明確表態說,他相信,「在今日的西方,無產階級——如同馬克思對該術語的用法,意指工廠裡有組織的工人——不是一種革命力量,或許,甚至還是一種反革命的力量」。   他指出,有關無產階級無能執政的懷疑態度,導致「托洛斯基最終再度陷入悲觀」,   而對於無產階級的負面評價,則成為馬庫色悲觀的依據:

  《理性與革命》(Reason and Revolution)。否定的力量體現在無產階級之中。
  對於個人人格從壓抑的社會中解放感到興趣——佛洛伊德。
  [在馬庫色的] 《愛欲與文明》(Eros and Civilization)——懷疑無產階級創造沒有壓抑之社會的能力。
  《蘇維埃馬克思主義》(Soviet Marxism)。蘇聯的歷史表明,俄國的無產階級未能創造出沒有壓迫的社會——由於先進國家無產階級的失敗而失敗。
  《單向度的人》(One-Dimensional Man)說明,無產階級已遭到工業社會的吞噬,以致於社會在原則上變得無法改變。
結果是絕對的悲觀——左派理論與現實脫離:「理論與實踐,思想與行動,沒有交會的依據」。

  卡耳大致接受這類關於馬克思的批評,不過,他沒有得出如此悲觀的結論。在他自傳性的回憶錄裡,他鄭重聲明:

  誠然,除了衰落與式微之外,我無法預見像現存形式的西方社會有任何展望,或許吧,但不見得以戲劇性的崩潰作結束。不過,我相信,我們仍無法猜測其形態的新興勢力和運動,在這裡或其他地方的表面下孕育成長著。那就是我無法檢驗的烏托邦。.....我想,我該稱它為「社會主義的」,而在這個意義上,我是個馬克思主義者。不過,除了幾句烏托邦雋語之外,馬克思並未界定社會主義的內容;而我也無法界定。

  那麼,卡耳本身怎樣評價資本主義體系的發展和衰亡;他察覺到什麼樣的「新興勢力和運動」呢?在標題為「馬克思主義和歷史」的筆記中,他的草稿給了部分的答案,而該筆記似乎在1970年左右就已撰寫。儘管內容並不完整,發表前當然會作相當程度的修改,但它清楚地傳達了卡耳對現在和未來之看法的精神:

  因此,世界的形態在過去50年裡已變得認不出來了。西歐強權先前的殖民地——印度、非洲、印尼——已宣告其完全獨立。拉丁美洲的國家之中,祇有墨西哥和古巴採取革命道路;不過,在其他地方的經濟發展,則指出更完全自主的道路。這段時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乃是蘇聯——前俄羅斯帝國——的崛起,而晚近則是中國登上世界強權和世界重要性的地位。這些變動的後果還在未來,而其所產生的不確定感,與19世紀世界模式的相對穩定和安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新社會當前的願景,正是從這種不確定性和不安全感的氣氛中誕生。

  俄國革命——以及其後的中國革命和古巴革命——公開宣稱以卡爾‧馬克思的教義為依據,這是有最重大意義的事實。馬克思寫作的期間,資本主義體系還在全盛時期,關於19世紀資本主義體系的衰落,他是最強有力的先知。那些試圖挑戰此一體系、為其垮台而歡欣鼓舞的人,訴諸於馬克思的權威,乃是理所當然的事。新社會取代19世紀資本主義的願景,會從馬克思主義汲取靈感,亦是理所當然的事。這些願景有部分必然是烏托邦的;馬克思討論未來社會的著作,內容零星且經常有烏托邦的性質。他的某些預言失效,不然就證明是不能實行,而這已經導致他的追隨者之間的論辯和惶惑。不過,他的分析力量是不容否認的;而人們所能夠勾勒的未來社會圖像,不管多麼帶有推測性,必定都大量注入了馬克思主義概念。

  馬克思是生產性的先知,預見了工業化是通往最高生產性形式的道路,也遇見了現代化需運用最發達的技術形式。自《共產主義宣言》(Communist Manifesto)以來,他的著作充斥著對資本主義成就的稱頌,稱讚它把生產過程從封建制度的桎梏解放出來,也使得現代技術發展的擴張性經濟,在全世界運轉。不過,馬克思自認為他的分析已說明,以個人私有事業之原理為基礎的資產階級資本主義,由於其巨大的成功而打造出新的桎梏,會使進一步的生產擴張停頓,而且從資產階級資本家手中取走了生產控制,取而代之,由工人本身作某種形式的社會控制。唯有如此才能維持和強化生產性的擴張。關於未來共產主義社會,馬克思所描繪的少數圖像之一乃是,在那裡「財富的源泉會更充足地流出」。

  在一個眾多人民甚至連現代文明最基本的物質好處亦未享受到的世界裡,這些學說會強烈地影響新社會的人民願景,乃是不足為奇的。這些學說,不是在先進國家,而是在落後的國家裡,發出了其最有說服力的呼籲,也是不足為奇的(儘管與馬克思所期待的恰恰相反);前者的人民享有過去資產階級資本主義的偉大成就,因而覺得很難相信,此一體系的潛在性已然枯竭,而在後者,資產階級的資本主義,要嘛還沒出現,要嘛是一種外來的主要壓迫力量。俄國革命發生在一個技術上落後的國家,在那裡資產階級資本主義的經濟轉型和社會轉型才剛開始;一如列寧所言,在能夠進行到社會主義革命之前,其最初的功能,乃是「完成資產階級革命」。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社會主義革命已蔓延到還沒開始資產階級革命的國家。跨過了如今過時的資產階級資本主義革命,未來社會的願景將實現經濟的工業化和現代化,而伴隨而來的高度生產性,則通過對生產作某種形式的社會控制和計畫控制,支配了今日西歐國家範圍以外的整個世界。

  卡耳繼續補充說道,「然而,這種願景的政治層面,仍然模糊不清又難以捉摸。馬克思主義幫不上忙。社會由工人控制的這種概念,在無產階級規模很小的俄國,沒有多大的實用性;在無產階級不存在的較不先進國家,更是沒有任何的實用性」。雖然如此,這些國家的革命,好像要使資本主義體系終結,而且提供了實現卡耳「無法檢驗的烏托邦」的可能性:

  我想,我們必須嚴肅地考慮[他在1978年9月宣稱的]此一假說,[布爾什維克革命]是世界革命的第一階段,而將使資本主義垮台的世界革命,會是殖民地人民對帝國主義幌子下之資本主義的反抗。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何謂歷史(第2版)


ISBN:9789571174549
叢書系列:博雅文庫
規格:平裝/280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2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概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何謂歷史(第2版)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第一章   歷史學家和歷史學家的事實

「何謂歷史?」為了不要讓人覺得,這是個毫無意義或者多餘的問題,我在本文中要引用兩段分別跟第一版與第二版《劍橋近代史》(The Cambridge Modern History)有關的段落。1896年10月,阿克頓(Acton)   針對他負責編輯的《劍橋近代史》,向劍橋大學出版社的評審員提出了一份報告:

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以對最大多數人有用的方式,完整地紀載19世紀即將遺留下來的知識。……藉由審慎的分工,我們應當能做到這一點,也能使每一個人明瞭最新的證據,以及國際研究中最成熟的結論。
我們這一代還不可能擁有定論的歷史(ultimate history);不過,我們能夠拋棄因循守舊的歷史(conventional history),也能夠說明從這一頭到另一頭的歷史道路上,我們己經得到的論點。既然所有的資料都能得到,每一問題也就有可能迎刃而解。   

然而,幾乎整整60年後,喬治.克拉克(George Clark)   教授在他為第二版《劍橋近代史》所寫的總論裡,對阿克頓及其共同撰稿人的信念———有一天終將寫出「定論歷史」———做了評論,他說道:

下一代的歷史學家並不期待這樣的機會。他們期盼自己的作品一再被人取代。他們認為,有關過去的知識,是通過一人或多人的心靈而流傳下來,也經由他們做過「處理」,因此,不可能由任何情況也改變不了的元素原子(atoms)和非人原子來構成。……歷史的探究似乎是毫無止境的,因而一些缺乏耐性的學者,便在懷疑主義,或者,至少是在下述信條中找慰藉:既然所有的歷史評判皆涉及到人和觀點,那麼此與彼,並無所謂的優劣,也沒有「客觀的」歷史真實。

ISBN:9789571174549
叢書系列:博雅文庫
規格:平裝/280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2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概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何謂歷史(第2版)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620980?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如何寫歷史 歷史的再思考 史家的技藝 今日,何謂歷史? :開創性的歷史學研究方向 歷史與思想(二版) 國史大綱 (上、下不分售)(三版) 十二幅地圖看世界史:從科學、政治、宗教和帝國,到民族主義、貿易和全球化,十二個面向,拼出人類歷史的全貌 中國通史(上)(第三十四版) 中國通史(下)(第三十六版) 植物獵人的茶盜之旅:改變中英帝國財富版圖的茶葉貿易史 史家的技藝 如何寫歷史 歷史的再思考 今日,何謂歷史? :開創性的歷史學研究方向 歷史與思想(二版)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媒體女王歐普拉成功的鑽石信念[Mei Ti Nv Wang Ou Pu La Cheng Gong De Zuan Shi Xin Nian]~推薦!

作者:張佳秋
出版社:心鼓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25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299元

ISBN:9789574472536
叢書系列:Outshining
規格:平裝/352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世界史地>人物史/傳記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媒體女王歐普拉成功的鑽石信念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從貧民私生子
  到全球億萬富婆

  如果一個女孩子 9 歲遭到性侵,13 歲離家出走,14 歲未婚生子,這輩子她該怎麼活?

  媒體女王歐普拉告訴你,這樣的她如何在25年的時間打造個人媒體帝國,搖身一變美國億萬富婆,並成為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女性!

  一個女人最不堪的記憶,一個底層貧民最傳奇的翻身奮鬥史。如果你一定要成功,就不能不了解歐普拉!

  《媒體女王歐普拉成功的鑽石信念》分享了歐普拉成功路上的點點滴滴,融入了眾多關於歐普拉生活與事業的有趣故事,幫助我們深入了解歐普拉,看她是如何激勵美國大半人士的心靈,更帶領全球無數人士找到了失去的信心。

本書特色

  關於歐普拉:
  ★ 全世界有超過107個國家收看《歐普拉.溫佛瑞秀》。
  ★《浮華世界》將歐普拉形容為全球影響力僅次於教宗的人。
  ★《時代雜誌》連續將歐普拉列為 20、21 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人。
  ★ 西元 2003 年成為第一位登上《富比士》億萬富翁排行榜的黑人女性。
  ★ 美國柯林頓總統任內通過一份暱稱為「歐普拉法案」的兒童保護法案。
  ★ 首創每月選書單元,連續46本帶動本本暢銷。美國蘭登書屋於《紐約時報》刊登全版廣告,標題為「謝謝妳,歐普拉」。

  披露媒體女王不為人知的身世!

  歐普拉為什麼無法擁抱母親?歐普拉為什麼要與妹妹斷絕關係?歐普拉9歲時被性侵害為什麼沒有說出來?這個創傷對她一生有什麼影響?本書為你細數歐普拉悲慘的童年遭遇並將她長大後的轉變娓娓道來。

  還原最最真實而立體的歐普拉!

  歐普拉也當過小三?還養小王?歐普拉到底是不是同性戀?臺上熱情洋溢的歐普

  為什麼下了節目就淡漠無語?歐普拉的員工為什麼不敢公開說她的壞話?本書為你一一披露歐普拉內心世界,精彩程度勝過維基解密!

  深度解讀風雲人物的成功密碼!

  歐普拉一句話造成牛肉期貨價格下跌,還要面對13場集體訴訟?只要歐普拉推薦的書幾乎就能賣進暢銷排行榜?歐普拉討論的產品超級熱賣,還讓廠商網站當機?本書為你剖析歐普拉成功之路,探討她創造個人神話的鑽石信念。

作者簡介

張佳秋

  熱衷於鑽研宇宙中最複雜的物種—人類,及其情感與個性。
  資深女性情感心理研究者,情感雜誌撰稿人,文風犀利,作品以見解獨到見長。
  另著有《希拉蕊成功日記》等作品,透過品評成功女性的生平,為女性朋友提煉幸福人生的錦囊妙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媒體女王歐普拉成功的鑽石信念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前言

第一篇  打倒自卑是人生的必經之路

第一章  英雄不怕出身低
一、灰姑娘也有做夢的權利
二、打倒自卑是人生的必經之路
三、掌控不了出身,但是能選擇堅強還是放棄
四、拿什麼縫合你,我受傷的童年
五、擺脫噩夢的願望,孕育成功的巨大渴望
六、如果連自己都瞧不起自起,那誰也幫不了你
七、黑色的氣球也會升空,因為裝滿了成功的勇氣
八、學歷代表過去,能力代表未來
九、正視自己,別掉進自我設限的陷阱
十、停止像奴隸一樣思考問題
十一、膚色阻止不了她向奧斯卡進軍
十二、改變自己,世界也會隨著你改變

第二章  就是要成功
一、不給自己一個大夢想,你就永遠是小人物 
二、可以清貧,可以低微,但是不能沒有夢想 
三、心中充滿渴望,才有可能真正成功 
四、把成功掛在嘴邊 
五、要發自內心地「相信」而不僅僅是「想要」 
六、因為夢想,我什麼都不怕 
七、你能經歷的最大冒險,就是過你夢想的生活 
八、化身美國夢,讓人們看到機會均等 
九、知道自己要什麼,以二十年後的自己為目標

第三章  清楚定位,幫成功奠基 
一、我不要合群,我要鶴立雞群 
二、定位的高低決定地位的高低 
三、成功就是知道努力的方向 
四、方向對了,努力才不會白費 
五、想看得最遠,就要站在最高點 
六、定位就是你的特色 
七、電影帶來的鮮花與掌聲,她不要  

第二篇  就是要成功

第一章  用對方法,劣勢變優勢
一、性格沒有優劣,只看是否合適 
二、做自己最擅長的事,就像呼吸一樣自然 
三、聽從自己內心深處的呼喚 
四、主持脫口秀是我的宿命 
五、上帝派我來指引世人

第二章  打造一個屬於我的世界
一、操之在我,不為別人所左右
二、控制情緒的能力至關重要 
三、吃自己的馬鈴薯,胖瘦讓別人去說吧 
四、我的美麗,只用來討好自己
五、跑跑馬拉松,和歲月來一場友誼賽 
六、主持需要靠演技,幕前幕後有差異 
七、必要時刻帶上面具
八、一個人的時候,放鬆做自己 
九、我的帝國我做主 
十、品牌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三篇  有話直說,真誠就是感召力

第一章  十分自信.十分成功
一、別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也能做到
二、「我就是那個時代讓人另眼相看的黑人」
三、天生大明星 
四、大膽喊出你的野心,就讓別人議論去吧 
五、自信滿滿地把自己介紹給別人 
六、「等著瞧,我將會成為大人物」 
七、 我是我人生裡的女主角

第二章  不知道什麼叫害怕
一、勇敢踩過界,就是要和白人交朋友 
二、敢於挑戰,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三、權威沒什麼好怕的,別被「頭銜」嚇住了
四、沒點兒膽量,怎麼把勇氣傳播出去 
五、燙手的山芋才值得挑戰
六、有一種影響力,名叫歐普拉 

第三章  就是要 show出來
一、沒機會表現,創造機會也要表現 
二、「請投偉大的歐普拉一票」 
三、亮出你的王牌,沒有什麼不能 show
四、「相機在哪裡?我在這裡」 

第四章  與眾不同就是創新
一、不要 copy 別人,原汁原味表現自己 
二、亮出你的招牌特色,與眾不同才能被人記住
三、控制收視率,她說賺多少就賺多少 
四、把「親密交談」搬上電視 

第五章  有話直說,率真就很迷人
一、生活不生動,我們就把它談到生動
二、真誠就是感召力 
三、敢說真話,才有人愛 
四、直抒胸臆,真實就是王牌 
五、沒有最直接,只有更直接 
六、敏感而直率,本色演出美不勝收 

第六章  歐普拉一幽默,全世界都笑了
一、拿自己「尋開心」最安全 
二、控制全場,有時需要厚臉皮的幽默感
三、幽默來救場,尷尬一掃而光
四、「粉紅色幽默」PK「黑色幽默」 
五、一顰一笑,就能把人傾倒 

第七章  始終和觀眾站在一起
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二、既要氣氛活躍,又要讓人接得下去 
三、此時無聲勝有聲 
四、張弛有度,讓別人跟著你的節奏走     

第四篇  可以跳舞,就不要坐在角落裡

第一章  幸運就是準備遇到了機會
一、哪怕只有一個頭銜,也要努力爭取 
二、寧願做耳聾的青蛙,不做沒有腦子的人 
三、勇於踏出「舒適區」,開闢人生新起點 
四、好運來了,也要抓得住才算數 
五、天下掉下的好運,總是伴隨著努力而來 
六、為了野心,「不擇手段」往前衝 

第二章  中了一種叫「努力」的毒
一、每個女王背後都有一部奮鬥史 
二、沒有人可以真的一夜成名 
三、付出和成功是一對雙胞胎 
四、以百分之二百的努力證明自己 

第三章  用堅持把信念變鑽石
一、做事最需要的是執著 
二、用百分之一百的熱情做百分之一的事 
三、從「人名」到「人物」的距離有多遠 
四、外表不漂亮,業績可以很漂亮 
五、 自己創造出來的輝煌才最光榮

第五篇  從經歷中汲取力量,讓生活更有意義

第一章  與心底的創傷深情對話
一、想要贏,就先輸得起 
二、世界太險惡,你要讓內心強大
三、避長避短,發現你的優勢
四、成功就在跌倒的不遠處
五、背水一戰,說不定就是轉機
六、別急,成功需要忍耐和等待
七、生氣不如爭氣,翻臉不如翻身 
八、要非常勤奮,才有可能和成功沾上邊 
九、從謠言受害者到苦難者的燈塔 
十、謝謝你的誤解,恰好讓我堅持到底 
十一、離開是為了重新出發

第二章  解決問題是成長的開始
一、該出手時就出手,該道歉時就道歉
二、把失敗「掛起來」,正視它然後跨過去 
三、「只要你在自身以外尋找原因,那肯定錯了」
四、只要肯解決,方法總比問題多 
五、失去夥伴,就和自己並肩作戰
六、擺平現狀,下手要穩、準、狠 
七、大膽說出來,痛苦就會減半
八、真相是反擊謠言的最佳武器
九、抗爭到底,不做忍氣吞聲的軟柿子 
十、以優雅應對無理,強勢但不霸道 

第三章  把悲傷轉化成力量
一、人生是美好的,只要你換個角度去看
二、沒有什麼能把一個人毀了,除非你自己配合毀滅
三、改變直線思維,希望就在轉角處
四、有些事,銘記不如忘記 
五、媒體女王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 
六、從前的磨難最終會成為營養
七、感謝那些傷害
八、「可恥的祕密」不可恥,放下你的羞愧
九、從經歷中汲取力量,讓生活更有意義
十、比起過往,人們更在乎你的現在 

第六篇  我離不開 darling更離不開你

第一章  朋友就是推你一把的貴人
一、抓住能帶你飛翔的翅膀 
二、你總需要有個人推你一把 
三、發現才華的青衫之交 
四、和女王共患難的「媽媽」 

第二章  找到可以訴苦的莫逆之交
一、我離不開 darling 更離不開你 
二、真正的朋友會為你勇敢地站出來 
三、「夢中的母親」VS.「親密無間的朋友」 
四、找到自己的精神導師 
五、大明星也有偶像 

第三章  婚姻只是人生的一個選項
一、女王的世界裡,愛情不是主角 
二、結婚與否,都不過是一種生活方式 
三、「郎才女貌」並不是愛情唯一的標準 
四、別理會他人的指手畫腳    

第七篇  在世界的陰暗面尋找愛

第一章  把愛傳出去
一、做慈善,捐錢也捐心 
二、幫助他人,讓財富顯得高貴
三、獎勵是為那些勤奮努力的孩子所準備 
四、捐助讓生活更美好
五、可持續的捐助才是真正有用的捐助 

第二章  散播理念散播愛
一、讓每個女孩都有權利說「我能成功」 
二、感謝傷害,讓我學會付出愛 
三、一億美元能做什麼 
四、得到的同時給予,這就是我改變世界的方式 
五、從世界的陰暗面裡尋找愛 
六、啟發人們心中的愛和美好 
七、給予信念比給予金錢更重要 
八、給錢不能解決問題,要學會自力更生
九、「如果有人傷害了他們,就要受到懲罰」 
十、給像我小時候一樣的女孩子提供一個機會 
十一、「小姐妹」俱樂部 
十二、「銘記心靈」,銘記歐普拉
十三、她使無數美國婦女找回失去的信心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媒體女王歐普拉成功的鑽石信念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前言

  她曾經比灰姑娘還要黯淡,如今,她比白天鵝更加耀眼。

  她就是歐普拉.溫佛瑞(Oprah Winfrey,西元一六五四年至今),美國最受歡迎的脫口秀節目《歐普拉.溫佛瑞秀》(The Oprah Winfrey Show)主持人,公認的媒體女王,世界上最富有的黑人女性,被譽為美國最具輿論影響力的文化媒體領袖。有相當多美國民眾認為,如果她去競選美國總統,獲勝的把握也很大。美國伊利諾斯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更開設了一門課程專門研究歐普拉。

  歐普拉並不僅僅是一位主持人,更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她以自己的名字為核心,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媒體帝國。西元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八日,《歐普拉.溫佛瑞秀》開播第一集,歐普拉站在電視機前字字鏗鏘地說:「這個節目致力於讓一般人重新充滿自信,相信自己是個體命運的主人,在生活中做最好的自己。」這不僅僅是歐普拉的節目和集團的運作核心,更是她傳奇人生的最佳詮釋。

  今時今日,似乎沒有一個媒體人士能像歐普拉.溫佛瑞這樣引起全球津津樂道甚至深入研究。歐普拉早已超出了她所身處的領域,而變成一個全球焦點人物。她充滿跌宕起伏的人生,詮釋了一個生命的苦難和輝煌,困頓和喜悅,失落和成功。她是美國夢的最佳代言人,以一個女性半個世紀的人生折射出一個時代的悲歡。

  一個出生在美國南方密西西比州貧民窟的黑人私生子,九歲遭到強暴,十三歲離家出走,十四歲懷孕的問題少女,究竟依靠什麼樣的力量在二十多年的時間裡打造了讓世界驚歎而又震撼的媒體帝國?她如何成為媒體女王、如何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黑人女性,並迅速登上傳媒權力的巔峰?

  我們回顧歐普拉的人生歷程時,很容易被她超乎常人的堅韌與自信所震撼。她的個性仿佛就決定了她不平凡的生命。她不是超脫世俗的聖賢,她有她的不完美甚至缺陷,也有不可告人的一面。正如描寫歐普拉的相關書籍裡寫道:「她成功的祕密有時甚至不能被分享,只能被隱藏;她是女皇,端坐在精神與黑暗的宮殿。」但正是這樣的多元性使她的人生豐富而多姿多彩。

  歐普拉反傳統的個性和作風,根植於美國文化,同時也孕育於種族衝突所帶來的巨大的社會問題之中。她身上的堅強、樂觀、自信、努力、慈愛……這些都是全世界公認的成功法寶。

  對於大多數的平凡人來說,歐普拉令人咋舌的財富其實沒有什麼真正的意義。我們能從她的經歷中獲得啟發的部分大多來自於她獨特的個性魅力。她曾經說過:「我認為自己是這樣的人:從小我就知道,我要對自己負責,我必須成功。」即使是在面對人生中的挫折時,歐普拉也沒有真正的「認輸」過。她永遠精神奕奕、雷厲風行,又不失真性情和善良的一面,這都足以使她成為眾人的楷模。即使遭受誹謗和刁難,她也總是贏家。

  我們研究這位媒體女王,與其說想從中學習如何成為楷模,不如說學習做真正的自己。歐普拉不是總統夫人,不是高官,她是獨具一格的名人,為世界留下不可磨滅的記憶。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成為自己的「歐普拉」,不可替代,永遠大步向前,活出真的自我。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媒體女王歐普拉成功的鑽石信念


ISBN:9789574472536
叢書系列:Outshining
規格:平裝/352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世界史地>人物史/傳記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媒體女王歐普拉成功的鑽石信念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第一篇 打倒自卑是人生的必經之路

第一章 英雄不怕出身低

一、灰姑娘也有做夢的權利

西元一九六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至高無上」(The Supermes,六○年代美國黑人女子樂團)首次出現在電視主持人艾德.蘇利文(Ed Sulivan)的節目上,小小歐普拉被演唱 Come See About Me 的三位漂亮黑人女孩深深吸引住了。她每晚都暗自祈禱,渴望能夠擁有一頭宛如美國天才童星秀蘭.鄧波兒(Shirley Temple)那樣的捲髮。

「我也想讓我的頭髮像她那樣像波浪般起伏,而不是油光發亮的,還梳成小辮子,還要夾上十七個髮夾。」她還特別想要改變自己鼻子的形狀,因此每天晚上都帶著曬衣夾睡覺,「我想讓它翹起來。」

歐普拉出生在貧窮的地區,儘管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歐普拉並沒有放棄夢想的權利,她幼小的內心中充滿了渴望,想像著未來美好生活的模樣。

相反的,有些人是如此地認命,覺得生活給予你什麼你就接受什麼,忽視了人本身最重要的意志。這樣的人,永遠也不會有蓬勃的生命力,也沒有改變命運、爭取幸福的能量。反之,那些不相信命中注定、創造命運的人才是有魅力有魄力的人。

拿下許多大獎的香港電影《桃姐》,飾演女主角的是六十五歲的葉德嫻。葉德嫻在追夢的年紀牢牢把握做夢的權利:她飾演的角色多半是市井小人物;她和電影製作人結過婚,以離婚而收場;她的子女都在國外定居難得見面。然而,該玩的都玩過,該傷的也傷過,該醒來的時候,她也絕不賴床。雖然自嘲一把年紀了,但葉德嫻仍不放棄做夢的權利,以《桃姐》一片勇奪多次影后寶座。

我們很少會去思考自己想要一種什麼樣的生活,如何才能獲得理想中的生活,認為自己一輩子可能就這樣了,把自己的消極和懶惰歸因於宿命。「就隨波逐流吧,總會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難道我們就只能被動地接受生活,而放棄創造自己人生的機會?

我們一定也有自己內心最想要得到的東西,不如給自己一個獨處的時間,讓自己遠離那些繁華喧囂,開啟內心的渴望,在心底種下一顆夢想的種子,用堅韌來為它澆水,用樂觀來為它施肥,努力去爭取每一次機會。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媒體女王歐普拉成功的鑽石信念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媒體女王歐普拉成功的鑽石信念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媒體女王歐普拉成功的鑽石信念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媒體女王歐普拉成功的鑽石信念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媒體女王歐普拉成功的鑽石信念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媒體女王歐普拉成功的鑽石信念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媒體女王歐普拉成功的鑽石信念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媒體女王歐普拉成功的鑽石信念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媒體女王歐普拉成功的鑽石信念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媒體女王歐普拉成功的鑽石信念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媒體女王歐普拉成功的鑽石信念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媒體女王歐普拉成功的鑽石信念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媒體女王歐普拉成功的鑽石信念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媒體女王歐普拉成功的鑽石信念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媒體女王歐普拉成功的鑽石信念

ISBN:9789574472536
叢書系列:Outshining
規格:平裝/352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世界史地>人物史/傳記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媒體女王歐普拉成功的鑽石信念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562962?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一週工作4小時:擺脫朝九晚五的窮忙生活,晉身「新富族」!【全新增訂版】 男人都該知道的女人祕密〈全新改版〉 我是歐普拉:從貧民到百億天后的關鍵信念 關於人生,我確實知道......:歐普拉的生命智慧 說個撼動人心的好故事!:理解+感性+說服的9個練習 穿條紋衣的男孩 一的力量 珍愛人生 DVD 食療與保健 空想科學讀本 3 我是歐普拉:從貧民到百億天后的關鍵信念 關於人生,我確實知道......:歐普拉的生命智慧 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一千一百哩太平洋屋脊步道尋回的人生(電影書衣版) 第56號教室的奇蹟: 讓達賴喇嘛、美國總統、歐普拉都感動推薦的老師 簡單生活,生命中的快樂小事:40名家寫下人生中的美好一刻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的台灣史[Xiao De Tai Wan Shi]~推薦!

作者:戴寶村/策畫,蔡承豪、李進億、陳慧先、莊勝全/撰文
出版社:玉山社
出版日期:2012/09/06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00元

ISBN:9789862940334
規格:平裝/204頁/16k菊/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台灣史地>通史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小的台灣史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不是從「朕的聖旨」,
  更不是從那些「奴才的奏摺」,
  而是從「小的供詞」中,
  反映出與台灣人最貼近、活跳跳的歷史。
  從早期移民社會市井人物的角度,重現十九世紀台灣的社會實況。

  本書收錄十二則清代台灣的歷史事例,涵蓋政治、經濟、社會、移民慣習等層面。

  番婦金娘:林爽文事件中的「仙姑」
  林爽文反清事件中,一位平埔族婦女的故事,她應是出自部落的尪姨。

  海海人生:海賊王蔡牽
  敘說這位嗜食鴉片的海賊王的傳奇,也可見識其妻子蔡牽媽的女傑行徑。
  憨虎晟:萬生反的猛將林日成
  以戴潮春手下猛將林日成為中心,鋪陳更豐富多樣面貌的反抗史。

  番薯也好賺︰渡海走私賣番薯
  「小的」們投入走私行列,得手雖可獲利,失手則身陷囹圄乃至喪命。

  水比命卡要緊︰拓墾開圳起紛爭
  透過檔案文獻、碑文,回想水圳中潺潺流水,也曾經有過先民拚鬥的流血。

  金貴ㄟ鹽:清代台灣的私鹽現象
  私鹽好賺,於是地方頭人、私販、官府差役等便有了交相利、交相賊的機會。

  結拜、亂拜?:清代台灣移民社會中的異姓結拜
  眾「小的」歃血為盟作兄弟,動輒「竹篙湊菜刀」豎旗作歹……
  內有姦情:清代台灣的同性異行
  移民社會中隱晦的同性異行,「契友」一詞與當今的「同志」,可以古今對映。
  周旋山林邊區間:日阿拐的生存之道
  被原住民收養的漢人之子,以化「番」身分,周旋於官方、漢人、「生番」之間。

  連撈帶搶:海岸漁村的搶船風俗
  過去,海岸擱淺或停靠的船隻,常發生被掠奪的情事,是台灣沿海人民天生具有海盜性格嗎?

  寡婦上公堂:周家的豪門爭產
  十多年歷經七任知縣的訴訟案,讓人見識到一個一百三十多年前不畏官司繁瑣的台灣女性。

  黃龍旗的餘暉︰史久龍與《憶台雜記》
  陳述清帝國治台最後數年間的社會風情,漫遊十九世紀末期的台灣歷史。

本書特色

  1.從市井小民的角度,重現十九世紀台灣的移民社會實況,主角包括民變事件的參與者、開圳的墾戶、為爭家產而纏訟十年的豪門寡婦、因愛生恨的同性情殺事件關係人,以及縱橫大海的海賊王蔡牽等。

  2.沒有文謅謅的官式文獻,也不是生硬的學院派歷史書寫,而是以市井小民的口供與訴狀為材料,述說發生在移民社會的歷史故事。

  3.書中引用的口供與訴狀,讓一、二百多年前的人物,彷彿就活跳跳的近在眼前,訴說著自己的生平,以及曾經的豪情與冤屈。

策畫者簡介

戴寶村

  一九五四年出生在北海岸的新北市三芝區,老家地名叫番社後,是很「庄腳」的所在。濱海生長的背景,鄰近的淡水是山河海交會以及歷史元素豐富之地,促成我航向海洋史領域的探究,遂有系列《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近代台灣港口市鎮發展〉(博士學位論文)、《近代台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台灣的海洋歷史文化》等專著。

  海洋是壯闊深沉,也是自由多變的,個人性格亦是如此,海洋史作為學術重點之外,我並不喜只拘泥於比較單一鑽研的領域,所以有其他的學術關懷與投入,包括政治史通史類書籍、淡水河流域史、高雄陳家家族史、客家族群史、縣市鄉鎮志書、諺語歷史文化、北台灣歷史文化,乃至中學教科書等,都有所著述。

  歷史是由眾人(people)所形構,但受到傳統中國朝代政治史為主的觀念影響,總以英雄造時勢論斷少數人(persons)造就的歷史,權力者、知識者也主導歷史的記述與解釋。出自下層社會的生長背景,讓我常思索草芥庶民、沒沒無名者的歷史世界,《「小的」台灣史》就是要讓人從小人物來看大歷史,了解每個人與大歷史是有機的連結,希望藉此彰顯歷史的「心識」與趣味。

撰文者簡介

蔡承豪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歷史學),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助理研究員,曾著有〈天工開物——台灣稻作技術變遷之研究〉、《台灣番薯文化誌》、〈台產黑土:晚清台灣的罌粟栽植與鴉片自產之嘗試〉等,從枝微末節處挖掘研究題材是一大樂趣。

李進億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研究領域為台灣區域史、環境史。主要著作為《台灣環境發展歷史與蘆洲》、〈淡水河下游地區的「水信仰」——以水神及水鬼崇拜為中心〉、〈萬頃花田萬斛珠——日治時期台北地區香花產業史初探〉、〈台北橋的興建與三重埔的區域發展(1889-1945)〉等。

陳慧先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研究領域為日治時期台灣史。著有〈「丈量台灣」——日治時代度量衡制度化之歷程〉(碩士論文)、〈半斤八兩?——清代台灣度量衡之探討〉、〈華麗島看中國——日治時期台灣公學校歷史、地理科的支那意象〉等論文、書評數篇。

莊勝全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曾任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訪問學員,現為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著有〈萬文遙寄海一方:清帝國對台灣的書寫與認識〉(碩士論文)、〈在小廟修成正果:論廖添丁形象的塑造與轉變〉、〈腹有詩書氣自華?——黃旺成公學校教師時期的閱讀生活〉等論文、書評十餘篇。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小的台灣史


ISBN:9789862940334
規格:平裝/204頁/16k菊/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台灣史地>通史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小的台灣史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番婦金娘

林爽文事件中的「仙姑」


一七八六年底(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林爽文豎旗抗官,是台灣史上重要的三大民變之一。在這場號稱清代台灣最大的抗官事件中,一位名喚金娘的女子格外引人注目。金娘之所以於此次事件中留名,並非因為她是某某的妻子,而是她本身就是林爽文所仰賴的女軍師。一名擁有原住民血統的女子,為何能夠指揮、影響三萬大軍?她的背後又有哪些故事?

民變、豎旗起反亂

清代台灣社會是個移墾社會,公權力與法治秩序尚未穩固,因而導致動亂民變頻仍。在為數眾多的民變當中,朱一貴事件、林爽文事件與戴潮春事件,由於涵蓋範圍大、平定耗時而最具代表性,被稱作清代台灣三大民變。而發生在乾隆年間的林爽文事件,更是清代規模最大的民變,事後乾隆皇帝把平定林爽文事件視為他的十全武功之一,台南赤崁樓前的九隻石贔屭身上背負的石碑,正是當年清政府所立的「平定林爽文事件」記功碑。

林爽文,出生於漳州府平和縣,一七七三年跟著父親來到台灣,在彰化縣大里杙(今台中)從事土地開墾。之後林爽文加入了天地會,成為領袖。一七八六年,台灣中部發生其他天地會相關組織的動亂,官府因而積極查辦境內會黨,衙役們更是趁此機會向地方勒索。因此,會眾遂擁立林爽文為首,抵抗官府的追緝。而後,林爽文豎旗抗官,號稱有五十萬名會眾響應,一七八七年一月攻下彰化,殺了當時的台灣知府孫景燧,進駐彰化縣署,自稱「盟主大元帥」。不久,北路其他響應者加入,又殺了當時淡水同知,並向北攻下了新竹的竹塹城。林爽文更繼續往南攻打諸羅等地,鳳山天地會的領袖莊大田,也集結會眾起兵響應,同年二月,全台灣除南部的台灣府、諸羅縣,以及中部的鹿港外,其餘的官治紛紛陷落。

為了平定聲勢浩大的林爽文,清廷必須不斷的從中國境內徵調兵力來台。最後,派陝甘總督大學士福康安等,率綠營八千人自鹿港登台,並在台灣招募團練六千人,以總兵力一萬四千人,對抗林爽文的三萬兵力,雙方決戰於八卦山。福康安陸續收復了彰化、諸羅,終於在一七八八年春生擒林爽文,後他被解送北京,凌遲致死。

此一事件,清廷派兵四萬,花了一年四個月,才得以平定,是清代台灣規模最大的民變。期間,乾隆皇帝有感於諸羅縣民助守縣城,為了嘉獎其義舉,遂將諸羅之名改為「嘉義」,沿用至今。

「小的」們怎麼說?

像林爽文事件這樣大規模的民變,在清代頗有一些。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升斗小民膽敢不顧株連九族的大罪,豎旗謀反?除了林爽文、莊大田這些耳熟能詳的人物外,在眾多男性當中唯一的女性──「番婦」金娘,格外引人注目,除了她會施法力外,與同居人林紅相差十二歲的姊弟戀,也讓人印象深刻。

一七八八年,林爽文事件的一干主要人犯,被送往北京,有些在途中病亡,或因故先被處死;有的則一路被送往京師,留下了不少口供。以下就以幾位主要人物的口供,看看這場驚天動地的大革命,在當事人眼中是怎麼發生的?

【林爽文】

林爽文是事件的主角,他在口供中說明了當年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豎旗反清。

我年三十二歲,乾隆三十八年,隨父母來到台灣,趕車度日。時常聽見說,漳、泉兩府,設有天地會,邀集多人,立誓結盟,患難相救。我同林泮……等,平日意氣相投,遂於乾隆五十一年八月內,拜盟起會。後來,斗六門地方,有楊光勳弟兄,因分家起釁,立會招人入夥被人告發,並牽連我們一齊呈告。彰化文武官員,差人各處查辦,衙役等從中勒索,無論好人、歹人,紛紛亂拿,以致各村莊俱被滋擾。那時,林泮等房屋已被官兵燒毀,……起意招集各莊民人,抗拒官兵,就來邀我。

林爽文被逮捕時,年僅三十二歲。從口供中,林爽文表明了他之所以起事,主要是因為「官逼民反」。他和同伴林泮等人,為了平日能相互照應,便效法漳泉兩府設天地會,在一七八六年拜盟起會。沒想到受斗六門楊光勳兄弟分家牽連,而被告發。彰化縣文武官員差人查辦,地方衙役藉機從中勒索,不分好壞胡亂捉拿,使得各村莊街被騷擾。當時,林爽文的好友林泮,因為家屋被官方燒毀,便召集各莊莊民,起而抗官,同時也邀林爽文加入。

ISBN:9789862940334
規格:平裝/204頁/16k菊/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台灣史地>通史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小的台灣史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558322?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小的」與1895 從台灣諺語看台灣歷史 少年臺灣史:寫給島嶼的新世代和永懷少年心的國人 台灣的海洋歷史文化 流 大碗大匙呷飽未?:台灣人的餐桌就是一部台灣史,推動「食育」一定要知道的台灣菜故事! 快讀台灣史 一本就懂台灣史 老屋顏:走訪全台老房子,從老屋歷史、建築裝飾與時代故事,尋訪台灣人的生活足跡 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小的」與1895 從台灣諺語看台灣歷史 少年臺灣史:寫給島嶼的新世代和永懷少年心的國人 台灣的海洋歷史文化 一本就懂台灣史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改變歷史的聲音:55場偉大人物的精采演說.55個歷史事件的精闢分析,典藏劃時代的關鍵思維(書盒典藏版:中文一冊+英文一冊+1CD)(Speeches that Changed the World:The words and stories of the moments that made history)~推薦!

作者:英國劍橋大學編輯團隊/編選;Simon Sebag Montefiore/導讀注解
譯者:劉麗真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12/02/26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650元

ISBN:9789862351628
叢書系列:臉譜書房
規格:盒裝/304頁/16.5x22.5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世界史地>通史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改變歷史的聲音:55場偉大人物的精采演說.55個歷史事件的精闢分析,典藏劃時代的關鍵思維(書盒典藏版:中文一冊+英文一冊+1CD)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一場影響深遠的演講,
不只是因為捕捉到時代的真理,
也可能是因為它扯下了漫天大謊。

  英國劍橋大學編輯團隊嚴選,知名史學家導讀注解。
  中文一冊+英文一冊+CD一片,練就文筆、訓練聽力、磨利你的視野與觀點

  無論世代更迭,不變的是話語的力量。
  偉大人物在關鍵時刻的重要演說,不僅彰顯一代歷史,更影響了群眾思維。
  這本精心編撰的演講集包含了捍衛民主自由的訴求,慷慨激昂,
  濃縮了我們珍視的善良本分與獨立自主的原則,是啟蒙人心的箴言。
  然而,我們也會讀到某些卑劣的言詞,其邪惡的程度甚至會遮蔽自由世界的地平線。
  這些歷史惡魔的心聲,給予人類最深沉的教訓。

◆在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

◎關乎信仰的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以有別的神。」
  ——摩西十誡《出埃及記》

  書中收錄了摩西、耶穌、穆罕默德、聖方濟等創立宗教的精神領袖,在重要時刻的發聲,幫助我們理解今日仍蓬勃發展的宗教信仰,在歷史上是透過哪些堅定而深入人心的演說而締造的,並且也進而讓我們上溯宗教的源頭,探究信仰的核心與真諦。

◎見證君主們興衰更迭的

  「我從腐敗的現況,走向無可腐敗的王位。」
  ──英王查理一世,斷頭台上演說

  看有「榮光女王」之稱的英國女皇伊莉莎白一世,如何以一場振奮人心的演說,鼓舞軍隊擊潰強大的西班牙艦隊?半世紀後的英王查理一世,如何在蒼涼地上斷頭台前,留下人生最後一篇擲地有聲的遺言;而將查理一世送上斷頭台的「護國公」克倫威爾,又是怎麼在解散國會的演說上,假上帝信仰之名,遂行政治操作之實?

◎捍衛民主自由的

  「八十七年前,我們的父輩,在這個大陸,闢建一個新的國家。」
  ──亞伯拉罕.林肯,蓋茨堡演說

  久踞世界強權之位許久的美國,帶領著世界往民主、自由的路途上邁進,也輕易牽動著全世界的發展和情勢。從約翰.華盛頓始終念茲在茲的退位演說開始,到九一一事件爆發後,要「偉大的人民奮起捍衛偉大的國家。」的小布希。一個個不僅對美國,也對全世界有著深遠影響力的重要人物,在關鍵時刻所發表的演說,可能淬礪人心,也可能造就更大的悲劇。此外,還有林肯蘊含著永恆真理的經典的蓋茨堡演說;畢生為人權努力的丹諾在一場激勵了許多後進的結辯中,慷慨激昂又真情流露的談話……。

◎煽動人心的

  「我的耐心到此為止。」
  ——希特勒,柏林,體育場演說

  拿破崙皇帝的《給老衛隊的告別演說》,詞藻華麗、賺人熱淚,卻是十足的違心之論;

  阿道夫.希特勒的演講展現了他政治煽動的技巧,字裡行間穿插了冷嘲熱諷與赤裸裸的謊言;

  史達林的圖謀,儘管機關算盡,荒謬卑鄙,卻不脫銅匠兒子的風格,說法率直平易;

  李查.尼克森雖然強調白宮不容粉飾,但言行不一,依舊肆意湮滅水門案的證據;

  列寧展現惡人玩弄政治、極其權謀的兩場演講……。

  改變世界的聲音,可能將世界帶往更好的地方;然而,也有許多包裝華麗的話語將平和的世界轉為黯淡,人民受苦受難……讓我們也聽聽這些聲音,記取教訓,並期望這般不堪的歷史不會在未來重複上演。

◎淬礪人心、奮勇抗敵的

  「我們唯一需要恐懼的事情,就是恐懼本身。」
  ──富蘭克林.羅斯福,就職演說

  當人民身陷困境,被絕望圍繞,或者面對太多的嘈雜,尋找不到正確的方向和依歸時,我們需要的是振奮人心、能夠為我們帶來勇氣和希望的聲音。

  「除了鮮血、勤勞、眼淚與汗水,其他,我無可奉獻。」且看看邱吉爾如何為恐懼納粹的英國人注入勇氣;「法國抵抗的怒火不該也不會熄滅。」而同時期的戴高樂又是如何穩定法國人民的心。

  「真正的英雄就是那些明明很害怕卻在戰場上拼命的人。」「我要親自開槍,射死那個紙糊的、婊子養的希特勒。」向來直率敢言,儘管時常粗言不諱卻以身作則的巴頓將軍,依憑什麼樣真情流露的言詞帶領軍隊面對即將到來的諾曼地戰役。

◎身先士卒、引領思潮的

  「我們住在道德污染的環境。」
  ──瓦克列夫.哈維爾《對捷克人民廣播》

  領導天鵝絨革命,帶領捷克走向民主的哈維爾,在這篇演講中透漏了他寶貴的思想和理念。

  除此之外,還有聲稱「我是第一被告」,為種族平等奮戰的曼德拉;以自身的言行造就偉大的金恩博士;畢生奉獻為世人奉獻的德雷莎修女;相信「選擇的自由是絕無例外的普世原則」,帶領蘇聯邁向自由化,並且結束冷戰的戈巴契夫;在千禧年演說中以動人的言語、對道德的熱誠與其來有自的憤怒,一舉道破人類文明堅持的伊利.威瑟爾……等。

  還有許多為了理想和世人的幸福奮鬥,帶領世界思潮往前更一步邁進的偉大人物,他們改變世界的聲音,更是不容錯過!

◆內容結構與特色:

  英文講稿x原音重現,帶你回到改變的歷史現場。

  中文譯稿x背景評析,完整呈現雋永的關鍵思維。

  (書盒內含:全文中譯本乙本+英文演講稿乙本+21篇演說原音CD乙片)

  由英國劍橋大學編輯團隊(The Cambridge Editorial Partnership)與著名歷史學家Simon Sebag Montefiore聯手合作,從「改變世界」的關鍵性角度出發,本書精選出55場歷史上重要人物所發表的演說。同時,並詳盡介紹每位人物的生平經歷,提供歷史背景的描述,讓讀者能深入了解演講內容如何影響我們近代的歷史發展。

◆三種需求,一次滿足

  ●55篇精采演說,是練文筆的好範本,寫作文的好材料(學好作文的需求)。

  ●55篇精闢評析,可以進一步了解歷史如何走到今天(充實知識的需求)。

  ●附CD,原音重現,是訓練英文聽力的好教材(學好英文的需求)。

  歷史的話語,造就了當代的我們;當代的記憶,流傳給未來的孩子們。

作者簡介

〈導讀解析〉Simon Sebag Montefiore

  著名歷史學家,《週日泰晤士報》《觀察者報》《紐約共和報》《紐約時報》都曾刊載過他的文章。從一九九一年起便住在俄羅斯,並開始著手俄羅斯歷史的研究。目前與妻子和兩個小孩居住在倫敦,寫過的兩本傳記:《波坦金:王子中的王子》(Potemkin: Prince of Princes)《史達林:赤沙皇的宮廷》(STALIN:THE COURT OF THE RED STAR)及一本小說《莎宣卡》(SASHENKA),其中《史達林:赤沙皇的宮廷》曾榮獲大英圖書獎 (THE BRITISH BOOK AWARDS)歷史著作獎。身為皇家文學學會會士的他,其銷售書曾經以二十五種語言出版過。

〈編選〉英國劍橋大學編輯團隊(The Cambridge Editorial Partnership)

  為專業的學術出版機構,在過去十年曾製作出版許多廣受好評的得獎書籍。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改變歷史的聲音:55場偉大人物的精采演說.55個歷史事件的精闢分析,典藏劃時代的關鍵思維(書盒典藏版:中文一冊+英文一冊+1CD)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以有別的神。」
摩西(Moses)
十誡,《出埃及記》(Exodus),第二十章,一至十七節

「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拿撒勒人耶穌(Jesus of Nazareth)
《登山寶訓》(The Sermon on the Mount),《馬太福音》第五章至七章

「你應當把你的臉轉向禁寺。」
穆罕默德(Mohammed)
《古蘭經》(Koran),第二章,一四四至五節,一四七至一五零節

「我的小妹妹,小鳥啊,你們的福分是上帝的恩賜。」
聖方濟(St. Francis of Assisis)
《向小鳥佈道》約一二二○年

「我有國王的心、國王的膽識。」
英女皇伊莉莎白一世(Queen Elizabeth I)
替伯利(Tilbury) 對英軍演說 一五八八年

「我從腐敗的現況,走向無可腐敗的王位。」
英王查理一世(King Charles I)
斷頭臺上演說,一六九四年一月三十日

「奉神之名,給我滾!」
奧利佛.克倫威爾
解散殘餘國會,一六五三年四月二十日

「一個國家對另外一個國家有太強的情感連結,會產生諸般不幸。」
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
告別演說,一七九六年九月十七日

「我們都是共和黨,我們都是聯邦黨。」
湯瑪仕.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
就職演說,一八零一年三月四日

「我的老衛隊,我向你們辭行!」
拿破崙.龐那巴特(Napoleon Bonaparte)
給老衛隊的告別演說,一八一四年四月二十日

「八十七年前,我們的父輩,在這個大陸,闢建一個新的國家。」
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
蓋茨堡(Gettysburg)演說,一八六三年十一月十九日

「我只是暫時脫離戰場的戰士。」
艾蜜琳.潘賀斯特(Emmeline Pankhurst)
婦女投票權演說,一九一三年十一月十三日

「鐳的科學史是很美麗的。」
瑪麗.居里(Marie Curie)
《論鐳的發現》,紐約維瑟學院(Vessar College),一九二一年五月十四日

「印度,不可能有救。」
莫罕達斯.甘地(Mohandas Gandhi)
瓦拉莫西(Varanasi)印度,一九一六年二月四日

「權力盡歸蘇維埃!」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Vladimir Ilyich Lenin)
莫斯科,一九一七年九月

「這世界必須讓民主政治安然長存。」
伍德洛.威爾遜(Woodrow Wilson)
國會演說,一九一七年四月二日

「我相信愛的法律。」
克萊倫斯.丹諾(Clarence Darrow)
亨利.施威特(Henry Sweet)案結辯,一九二六年四月

「為我們這個時代締造和平。」
奈維爾.張伯倫(Neville Chamberlain)
倫敦,唐寧街十號,一九三八年九月十號

「我的耐心到此為止。」
阿道夫.希特勒 (Adolf Hitler)
柏林體運場演說,一九三八年九月二十六日
「從現在開始,我只是德意志第三帝國第帶頭衝的一名士兵而已。」
對國會演說 柏林,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

「最關鍵的是:戰爭拖延得越久越好。」
約瑟夫.史達林(Joseph Stalin)
對政治局講話,一九三九年八月十九日

「除了鮮血、勤勞、眼淚與汗水,其他,我無可奉獻。」
溫斯頓.邱吉爾爵士(Sir Winston Churchill)
下議院演說 倫敦,一九四零年五月十三日
「是他們最好的時刻。」
下議院演說 倫敦,一九四零年六月十八日
「在人類衝突的戰場上,從沒見過這種以寡擊眾的英勇事蹟。」
下議院演說 倫敦,一九四零年八月二十日

「文明史上,絕無僅有的背信行為。」
維亞切斯拉夫.莫洛托夫(Vyacheslav Molotov)
論納粹入侵蘇聯,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

「我們唯一需要恐懼的事情,就是恐懼本身。」
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
就職演說,一九三三年三月四日

「法國敵抗的怒火不該也不會熄滅。」
夏爾?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
一九四零年六月十八日的呼籲

「我要親自開槍,射死那個紙糊的、婊子養的希特勒。」
小喬治.巴頓將軍(General George S. Patton Jr.)
D日前夕對第三軍將士講話,一九四四年六月五日

「敵人動用了最殘酷的新炸彈。」
裕仁天皇(Emperor Hirohito)
日本投降聲明,一九四五年八月

「午夜時分的這一剎那,世界正在沈睡,印度卻已醒來,迎向自由的生活。」
賈瓦拉哈爾.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
印度獨立講話,一九四七年八月十四日

「我們製造原子彈的理由,是因為它本質的必要性。」
羅伯特.歐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
洛杉拉摩斯(Los Alamos)新墨西哥州,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二日

「我把你們奮戰到底的子弟留在韓國。…從每一個方面來看,他們都無懈可擊。」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General Douglas MacArthur)
國會告別演說,華盛頓,一九五一年四月十九日

「我是第一被告。」
尼爾森.曼德拉(Nelson Mandela)
普勒多利亞,一九六四年四月二十日

「他們都是好人。」
伊蒙.迪.瓦列拉(Eamon de Valera)
復活節起義五十週年演說,一九六六年四月十日

「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什麼;問你能為你的國家做什麼?」
約翰.F.甘迺迪(John F. Kennedy)
就職演說,一九六一年一月二十日,華盛頓
「我是柏林人!」
柏林圍牆演說,一九六三年六月二十六日

「我有一個夢。」
小馬丁.路德.金恩(Marin Luther King, Jr)
華盛頓林肯紀念堂,一九六三年八月二十八日
「我已經見到那許諾之地。」
田納西州曼菲斯(Memphis),一九六八年四月三日

「你不可能恨樹根,而不恨那棵樹。」
梅爾康.X(Malcolm X)
底特律,二月十四日,一九六五年

「相較於我的黑皮膚,我更常因為我是女性而受到歧視。」
夏麗.齊頌姆(Shirley Chisholm)
國會演說,一九六九年五月二十一日

「誰是綁架的受害者?」
皮耶.杜魯道(Pierre Trudeau)
對全國廣播,一九七0年十月十六日

「停止殺戮」
梅爾夫人(Golda Meir)
對國會演講,耶路薩冷,一九七0年五月二十六日

「白宮不容粉飾。」
理查.尼克森 (Richard M. Nixon)
對全國演說,一九七三年四月三十日

「婦女的教育幾乎比男孩與男人的教育更加重要。」
殷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
新德里,印度,一九七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仇恨、漠視與邪惡」
哈伊姆.何索(Chaim Herzog)
聯合國大會演說,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十日

「愛從家庭開始。」
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
諾貝爾獎演說,挪威奧斯陸,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一日

「我們波蘭的自由,代價是如此的高昂。」
教宗 若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 II)
波蘭光明山修道院(Jasna Gora Monastery)演說,一九八三年六月十八日

「戈巴契夫先生,拆掉這堵牆吧!」
隆納德.雷根(Ronald Reagan)
布蘭登堡門(Brandenburg Gate)演說,西柏林,德國,一九八七年六月十二日

「選擇的自由是絕無例外的普世原則。」
米凱爾.戈巴契夫 (Mikhail Gorbachev)
對聯合國演說,紐約,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七日

「協商的時代已經來臨。」
戴.克拉克(Frederik Willem de Klerk)
國會開幕演說,南非普勒多利亞(Pretoria),一九九零年二月二日

「我們住在道德污染的環境。」
瓦克列夫.哈維爾(Vaclav Havel)
對捷克人民廣播,一九九零年一月一日

「冷漠的危險。」
伊利.威瑟爾(Elie Wiesel)
第七次白宮千禧之夜,一九九年四月十二日

「偉大的人民奮起捍衛偉大的國家。」
喬治.沃克.布希(George Walker Bush)
對全國演說,二零零一年九月十一日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改變歷史的聲音:55場偉大人物的精采演說.55個歷史事件的精闢分析,典藏劃時代的關鍵思維(書盒典藏版:中文一冊+英文一冊+1CD)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西門.沙巴格.曼特菲爾(Simon Sebag Montefiore)

  一個偉大的演講並不只是因為它捕捉到時代的真理,也可能是因為它扯下了漫天大謊。這本精心編撰的演講集包含了捍衛民主自由的訴求,慷慨激昂,濃縮了我們珍視的善良本分與獨立自主的原則。這是啟蒙世界的箴言。但是,我們也會讀到某些最卑劣的言詞,邪惡的程度甚至會遮蔽自由世界的地平線,前途因而顯得一片晦暗。這些歷史惡魔的心聲,給予人類最深沈的教訓。

  許多演說蘊含著永恆的真理,經典的蓋茨堡演說自不待言,較少人知的演說家,例如異議份子,也是後來的捷克總統瓦克列夫.哈維爾、以色列總統哈伊姆.何索,也展現了獨到的觀察。有時,洗鍊的語言構成無比動人的演說。穆罕默德、耶穌以及馬丁.路德.金恩,用自身的言行造就演說的偉大。但也有邪惡愚蠢的夸夸其談,用盡華麗、博愛字句,狀似坦誠、睿智,目的只是遮蓋與扭曲。有的演講具有明顯的歐威爾(Orwellian,譯註:指的是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風格。有的斷非實話,有的包藏禍心,在我們掌握歷史演進的歷程之後,自當有更明智的判斷。

  拿破崙皇帝的《給老衛隊的告別演說》,詞藻華麗、賺人熱淚,卻是十足的違心之論。拿破崙從來沒有把國家放在自身利益之前,為了個人野心,年輕人與無辜的百姓屍體,幾乎鋪滿了整個歐洲大陸。兩個演講展現了惡人玩弄政治、極其權謀的一面 - 列寧的《權力盡歸蘇維埃》連謊言都稱不上,因為他完全無意把權力下放給蘇維埃,或是農工群眾,他早就打定主意,要由他與他的黨獨攬所有的權力,後人讀來,只覺得文字中全是輕蔑與反諷。阿道夫.希特勒的演講展現了他政治煽動的技巧。他是當時德國首屈一指的演員與演說家,字裡行間穿插了冷嘲熱諷與赤裸裸的謊言,姿態可笑,矯揉造作。相反的,史達林的圖謀,儘管機關算盡,荒謬卑鄙,卻不脫銅匠兒子的風格,說法率直平易。

  當然,這本書裡面也少不了裝腔作勢的角色,刻意誤導群眾。李查.尼克森雖然強調白宮不容粉飾,但言行不一,依舊肆意湮滅水門案的證據。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的告別演說,字字鏗鏘,卻難掩他不切實際的幻想。米凱爾.戈巴契夫盛讚「選擇的自由」,但大概也不希望他的人民真的自由選擇,把他與他最鍾愛的共產主義趕下權力舞台。奈維爾.張伯倫發表了《為我們這個時代締造和平》,讓他成為歷史上的笑柄;事後看來,實在很難想像,這麼短的篇幅裡,竟然能包含如此嚴重的判斷錯誤,而他宣稱的和平成就,更是鏡花水月,反而導致了前所未見的大戰。

  更多的演講,直接反映了演說者的缺點與美德。我們可以透過他們的言詞,窺見歷史上的關鍵時刻。在廣播與電視的時代,大部分的人還記得他們收看喬治.W.布希的九一一演說,或是透過收音機,聽到珍珠港事變後,富蘭克林.羅斯福的戰爭宣示以及納粹揮師入侵蘇聯,維亞切斯拉夫.莫洛托夫用結結巴巴的語調,唸出實際是應該由史達林出面說明的蘇方反應。歷史現場的即席演說,更是力道千鈞:查理一世的斷頭臺演說,讓人生永難忘,除了即將告別人世的蒼涼之外,還透露了倔強的傲慢;儘管帝王制度已經蒙上陰影,但他依舊展現了可悲的自信。護國公克倫威爾的解散國會演說,除了滿腔的義憤之外,也看得出他假上帝信仰之名,遂行政治操作之實。但是,就我個人而言,這本選集中,最精彩的演說,卻與歷史的重大場合無關,而是以動人的言語、對道德的熱誠與其來有自的憤怒,一舉道破人類文明的堅持。這是貫穿多篇演說的鮮明主題 - 伊利.威瑟爾的千禧年演說,《冷漠的危險》。選集中的演說,一般人多少略有耳聞。但如果讀者能記住威瑟爾對於歷史與個人的沈思,那麼,這本書也就成功了。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改變歷史的聲音:55場偉大人物的精采演說.55個歷史事件的精闢分析,典藏劃時代的關鍵思維(書盒典藏版:中文一冊+英文一冊+1CD)


ISBN:9789862351628
叢書系列:臉譜書房
規格:盒裝/304頁/16.5x22.5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世界史地>通史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改變歷史的聲音:55場偉大人物的精采演說.55個歷史事件的精闢分析,典藏劃時代的關鍵思維(書盒典藏版:中文一冊+英文一冊+1CD)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拿破崙‧龐那巴特,給老衛隊的告別演說,一八一四年四月二十日
這是拿破崙‧龐那巴特向他最親信的老衛隊發表的告別演說。他入侵俄國失利,慘敗於聯軍圍攻,只得遜位流亡。

我即將離去,但是你們,我的朋友,要繼續為法國服務。她的幸福,是我唯一的考慮,也是我最誠摯的期望。請不要為了我的命運難過,如果我倖免於難,那也是為了彰顯各位的榮耀。我要把我們共同締造的成就寫成歷史。再見了,我的朋友,你們將永遠烙印在我的心頭。

※亞伯拉罕‧林肯,蓋茨堡演說,一八六三年十一月十九日
一八六三年一月一日,他發表了劃時代的解放宣言(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正式宣佈南方各州的黑奴就此獲得自由。但他生平最著名的宣示,還是在戰場悼念陣亡將士的蓋茨堡演說。這篇演說篇幅極短,但是,字字鏗鏘,至今千千萬萬的美國人,還是知之甚詳。

這些勇士,無論是生是死,在此地的奮戰不懈,都讓這片土地無比神聖,遠非我們貧乏的能力所能增減分毫。這世界可能不會記載,也不會記得我們在這裡說了什麼,但是,它永遠不會忘記他們在這裡的英勇犧牲。我們這些活著的人,要沿著他們奮勇開闢出的道路,繼續前進,完成他們未盡的事業。我們要接力完成這個偉大事業 - 要更加投入這些英勇死者以身相殉的理由 ─ 我們非常確定這些人不會平白犧牲,這個在神指引之下的國家,會在自由中重生。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在地球上永不凋零。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莫斯科,一九一七年九月
一九一七年底,彼得格勒陷入騷亂。工人接管工廠,列寧的口號,「權力盡歸蘇維埃」終於實現。他連同彼得格勒蘇維埃領袖里昂‧托勒斯基(Leon Trotsky)以及布爾什維克高層,策動武裝暴動。一九一七年十一月六日晚,列寧命令赤衛隊進佔彼得格勒主要的政府機構,包括臨時政府所在的冬宮。在幾乎沒有流血的情況下,布爾什維克在二次革命中,政變成功。

總有人這麼說:「我們沒有新的組織可以取代保護布爾喬亞的舊體制。」說這種話的人,只能怪他們自己。誰說沒有這樣的組織?我們蘇維埃就是。不要害怕人們的獨立主動。請把你全副的信任交給革命組織,你就會在國家事務的各個領域裡,看到工農群眾相同的力量、豁然大度與難以征服,就像他們在抵抗柯爾尼洛夫(Lavr Kornilov,譯註:十月革命後,反對布爾什維克的紅軍將領)展現的團結一致與怒不可遏一樣。

經驗證實:沒有中間路線。要不是從中央到地方,所有權力盡歸蘇維埃、所有土地全部分給農民、擱置立憲會議的決定;要不就是允許地主跟資本家步步阻攔,從中作梗,讓地主復辟,把農民逼得極度狂怒,釀成無法收拾的農民暴力革命。

唯有無產階級與貧農專政,才能粉碎資本家的反擊、展現無畏的勇氣與施展權力的果決意志以及在軍隊、農民間爭取熱心進取、無私無我、勇氣十足的真正支持。

※阿道夫‧希特勒,對國會演說 柏林,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
一九三八年九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一年,阿道夫‧希特勒,總理與德意志第三帝國元首,公開宣稱,如果有必要,為了保護捷克西部的蘇台德地區,德國不惜宣戰。希特勒意圖拓展德國在奧地利與捷克的生存空間(Lebensraum)。於是他利用蘇台德地區三百萬的德國人做藉口,聲稱他們遭到迫害,進一步實踐他的計畫。

我會採取必要的手段,讓邊界爭議的處理原則,不要背離我在對全世界的宣告。也就是說,我不會允許對婦孺發動戰爭。我已經要求我們的空軍,盡量限制攻擊目標,避免傷及無辜。但是,如果我們的敵人認為她可以藉此自由行動,採取攻擊手段,那麼,我敢保證從此以後,他們有眼不能見、有耳不能聽。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改變歷史的聲音:55場偉大人物的精采演說.55個歷史事件的精闢分析,典藏劃時代的關鍵思維(書盒典藏版:中文一冊+英文一冊+1CD)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改變歷史的聲音:55場偉大人物的精采演說.55個歷史事件的精闢分析,典藏劃時代的關鍵思維(書盒典藏版:中文一冊+英文一冊+1CD)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改變歷史的聲音:55場偉大人物的精采演說.55個歷史事件的精闢分析,典藏劃時代的關鍵思維(書盒典藏版:中文一冊+英文一冊+1CD)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改變歷史的聲音:55場偉大人物的精采演說.55個歷史事件的精闢分析,典藏劃時代的關鍵思維(書盒典藏版:中文一冊+英文一冊+1CD)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改變歷史的聲音:55場偉大人物的精采演說.55個歷史事件的精闢分析,典藏劃時代的關鍵思維(書盒典藏版:中文一冊+英文一冊+1CD)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改變歷史的聲音:55場偉大人物的精采演說.55個歷史事件的精闢分析,典藏劃時代的關鍵思維(書盒典藏版:中文一冊+英文一冊+1CD)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改變歷史的聲音:55場偉大人物的精采演說.55個歷史事件的精闢分析,典藏劃時代的關鍵思維(書盒典藏版:中文一冊+英文一冊+1CD)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改變歷史的聲音:55場偉大人物的精采演說.55個歷史事件的精闢分析,典藏劃時代的關鍵思維(書盒典藏版:中文一冊+英文一冊+1CD)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改變歷史的聲音:55場偉大人物的精采演說.55個歷史事件的精闢分析,典藏劃時代的關鍵思維(書盒典藏版:中文一冊+英文一冊+1CD)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改變歷史的聲音:55場偉大人物的精采演說.55個歷史事件的精闢分析,典藏劃時代的關鍵思維(書盒典藏版:中文一冊+英文一冊+1CD)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改變歷史的聲音:55場偉大人物的精采演說.55個歷史事件的精闢分析,典藏劃時代的關鍵思維(書盒典藏版:中文一冊+英文一冊+1CD)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改變歷史的聲音:55場偉大人物的精采演說.55個歷史事件的精闢分析,典藏劃時代的關鍵思維(書盒典藏版:中文一冊+英文一冊+1CD)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改變歷史的聲音:55場偉大人物的精采演說.55個歷史事件的精闢分析,典藏劃時代的關鍵思維(書盒典藏版:中文一冊+英文一冊+1CD)

ISBN:9789862351628
叢書系列:臉譜書房
規格:盒裝/304頁/16.5x22.5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世界史地>通史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改變歷史的聲音:55場偉大人物的精采演說.55個歷史事件的精闢分析,典藏劃時代的關鍵思維(書盒典藏版:中文一冊+英文一冊+1CD)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535050?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不平等的審判: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告訴你,為何司法判決還是這麼不公平 烏合之眾:為什麼「我們」會變得瘋狂、盲目、衝動?讓你看透群眾心理的第一書 身為人:從自利出發,亞當.斯密給我們的十堂思辨課 扳倒巨人:從白宮戰到華爾街,寫下美國訴訟傳奇的王牌律師大衛‧波伊 你瘋了:不正常很正常,「正常人」哪裡出問題? 2016風水聖經 VDS活力東勢 - 黃胡蘿蔔綜合蔬果汁 -- 季節限定 被新聞出賣的世界:「相信我,我在說謊」,一個媒體操縱者的告白 耶路撒冷三千年 終結貧窮:可以在2025年以前達成 你瘋了:不正常很正常,「正常人」哪裡出問題? 烏合之眾:為什麼「我們」會變得瘋狂、盲目、衝動?讓你看透群眾心理的第一書 身為人:從自利出發,亞當.斯密給我們的十堂思辨課 遇見偉大的聲音:名人經典演講(英漢對照)(20K彩圖+1MP3) 感動世界的聲音: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演講(英漢對照)(20K彩圖+1MP3)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踏查日記(下):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2版1刷)[Tai Wan Ta Cha Ri Ji ( Xia ): Yi Neng Jia Ju De Tai Wan...]~推薦!

作者:伊能嘉矩
譯者:楊南郡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2/01/15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50元

ISBN:9789573268963
叢書系列:台灣調查時代
規格:平裝/16k菊/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2版1刷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台灣史地>日據時期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台灣踏查日記(下):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2版1刷)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伊能嘉矩在台灣任職的十年期間,從繁華的府城到荒涼的山區,從漢人的歷史遺蹟到原住民的偏僻部落,處處看得到他的踏查足跡。本書為他歷次踏查途中撰寫的私人日記,包括全島教育巡查期間的逐日見聞,以及歸國後舊地重遊的記事。書中披露跋山涉水的艱辛、險遭殺身之禍的始末、病倒異鄉客棧的辛酸,乃至重遊台灣的喜悅。本書由譯註者楊南郡先生根據日記手稿原件,參照其他文獻譯註成書。

作者簡介

伊能嘉矩(1867-1925)

  日本岩手縣遠野市人。早年就讀岩手縣師範學校,因抗爭風波遭校方退學後,即自修苦讀,卓然自立。一八九五年底自願前往甫收歸日本版圖的台灣,矢志從事原住民教育工作。在台期間,歷任總督府雇員、山地事務調查員、囑託等職,利用公私之便,從事台灣研究,早期以台灣北部平埔族原住民為研究對象,一八九七年五月起開始一百九十二天的全島視察旅行,其後又多次進行局部的調查旅行,在此期間跋山涉水,歷經種種艱難危險,獲得豐富詳實的田野資料,使得伊能氏成為台灣族群研究的開創者。一九○六年,辭職返鄉後,仍孜孜於台灣及故鄉遠野的鄉土研究。一九二五年,由於早年在台踏查所感染的瘧疾復發,不幸以五十九歲英年逝世。伊能氏一生著作等身,與台灣相關著作計有《台灣文化志》、《台灣蕃政志》、《台灣蕃人事情復命書》、《台灣年表》、《領台十年史》等十餘種;其他相關論文粗估約有七百餘篇,散見於當時報刊、雜誌之中,被學界尊崇為開展「台灣學」的先驅。

譯者簡介

楊南郡

  台灣省台南縣人,一九五五年畢業於台大外文系。曾擔任英文教師、外國駐台機構職員。在工作之餘,從事登山、台灣南島諸語族文化、古道、遺址探勘研究,長達三十年之久,為國內最富盛名的登山前輩暨古道、原住民調查專家。其文筆流暢自然,博聞強記,考證精微,無論調查報告或創作譯述,均獲各界高度評價,曾榮獲中國時報文學獎、順益基金會個人成就獎、省文獻會傑出文獻工作獎等,並於二○一○年獲國立東華大學頒贈名譽博士學位、二○一一年獲選為國立台灣大學傑出校友。退休後,成立南島文化工作室,專事譯述寫作、高山文化遺址踏勘與研究。

  著作包括:《合歡越嶺古道調查報告》(分東、西段兩本)、《八通關古道調查研究報告》(分東、西段兩本)、《雪霸國家公園登山步道系統調查研究報告》、《與子偕行》(與徐如林合著,晨星出版)、《台灣百年前的足跡》(玉山社出版)、《尋找月亮的腳印》(晨星出版)、《最後的拉比勇》(玉山國家公園出版)、《布農抗日雙城記》(南天出版)、《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林務局出版)。

  譯註有:《探險台灣》、《平埔族調查旅行》、《生蕃行腳》(以上由遠流出版)、《鳥居龍藏傳》、《鹿野忠雄傳》(以上二書由晨星出版)、《台灣百年花火》(玉山社出版)、《台灣百年曙光》、《台灣原住民系統所屬之研究》(以上二書由南天出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台灣踏查日記(下):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2版1刷)


ISBN:9789573268963
叢書系列:台灣調查時代
規格:平裝/16k菊/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2版1刷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台灣史地>日據時期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台灣踏查日記(下):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2版1刷)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台灣踏查日記(下):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2版1刷)

ISBN:9789573268963
叢書系列:台灣調查時代
規格:平裝/16k菊/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2版1刷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台灣史地>日據時期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台灣踏查日記(下):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2版1刷)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531851?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台灣踏查日記(上):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2版1刷) 探險台灣:鳥居龍藏的台灣人類學之旅(2版1刷) 生蕃行腳:森丑之助的台灣探險(2版1刷) 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2版1刷) 浸水營古道:一條走過五百年的路 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與子偕行(增修版) 山、雲與蕃人 : 臺灣高山紀行 合歡越嶺道:太魯閣戰爭與天險之路(國家步道歷史叢書03) 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 台灣踏查日記(上):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2版1刷) 探險台灣:鳥居龍藏的台灣人類學之旅(2版1刷) 生蕃行腳:森丑之助的台灣探險(2版1刷) 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2版1刷) 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踏查日記(上):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2版1刷)[Tai Wan Ta Cha Ri Ji ( Shang ): Yi Neng Jia Ju De Tai Wan...]~推薦!

作者:伊能嘉矩
譯者:楊南郡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2/01/15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50元

ISBN:9789573268956
叢書系列:台灣調查時代
規格:平裝/16k菊/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2版1刷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台灣史地>日據時期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台灣踏查日記(上):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2版1刷)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伊能嘉矩在台灣任職的十年期間,從繁華的府城到荒涼的山區,從漢人的歷史遺蹟到原住民的偏僻部落,處處看得到他的踏查足跡。本書為他歷次踏查途中撰寫的私人日記,包括全島教育巡查期間的逐日見聞,以及歸國後舊地重遊的記事。書中披露跋山涉水的艱辛、險遭殺身之禍的始末、病倒異鄉客棧的辛酸,乃至重遊台灣的喜悅。本書由譯註者楊南郡先生根據日記手稿原件,參照其他文獻譯註成書。

作者簡介

伊能嘉矩(1867-1925)

  日本岩手縣遠野市人。早年就讀岩手縣師範學校,因抗爭風波遭校方退學後,即自修苦讀,卓然自立。一八九五年底自願前往甫收歸日本版圖的台灣,矢志從事原住民教育工作。在台期間,歷任總督府雇員、山地事務調查員、囑託等職,利用公私之便,從事台灣研究,早期以台灣北部平埔族原住民為研究對象,一八九七年五月起開始一百九十二天的全島視察旅行,其後又多次進行局部的調查旅行,在此期間跋山涉水,歷經種種艱難危險,獲得豐富詳實的田野資料,使得伊能氏成為台灣族群研究的開創者。一九○六年,辭職返鄉後,仍孜孜於台灣及故鄉遠野的鄉土研究。一九二五年,由於早年在台踏查所感染的瘧疾復發,不幸以五十九歲英年逝世。伊能氏一生著作等身,與台灣相關著作計有《台灣文化志》、《台灣蕃政志》、《台灣蕃人事情復命書》、《台灣年表》、《領台十年史》等十餘種;其他相關論文粗估約有七百餘篇,散見於當時報刊、雜誌之中,被學界尊崇為開展「台灣學」的先驅。

譯註者簡介

楊南郡

  台灣省台南縣人,一九五五年畢業於台大外文系。曾擔任英文教師、外國駐台機構職員。在工作之餘,從事登山、台灣南島諸語族文化、古道、遺址探勘研究,長達三十年之久,為國內最富盛名的登山前輩暨古道、原住民調查專家。其文筆流暢自然,博聞強記,考證精微,無論調查報告或創作譯述,均獲各界高度評價,曾榮獲中國時報文學獎、順益基金會個人成就獎、省文獻會傑出文獻工作獎等,並於二○一○年獲國立東華大學頒贈名譽博士學位、二○一一年獲選為國立台灣大學傑出校友。退休後,成立南島文化工作室,專事譯述寫作、高山文化遺址踏勘與研究。

  著作包括:《合歡越嶺古道調查報告》(分東、西段兩本)、《八通關古道調查研究報告》(分東、西段兩本)、《雪霸國家公園登山步道系統調查研究報告》、《與子偕行》(與徐如林合著,晨星出版)、《台灣百年前的足跡》(玉山社出版)、《尋找月亮的腳印》(晨星出版)、《最後的拉比勇》(玉山國家公園出版)、《布農抗日雙城記》(南天出版)、《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林務局出版)。

  譯註有:《探險台灣》、《平埔族調查旅行》、《生蕃行腳》(以上由遠流出版)、《鳥居龍藏傳》、《鹿野忠雄傳》(以上二書由晨星出版)、《台灣百年花火》(玉山社出版)、《台灣百年曙光》、《台灣原住民系統所屬之研究》(以上二書由南天出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台灣踏查日記(上):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2版1刷)


ISBN:9789573268956
叢書系列:台灣調查時代
規格:平裝/16k菊/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2版1刷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台灣史地>日據時期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台灣踏查日記(上):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2版1刷)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台灣踏查日記(上):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2版1刷)

ISBN:9789573268956
叢書系列:台灣調查時代
規格:平裝/16k菊/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2版1刷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台灣史地>日據時期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台灣踏查日記(上):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2版1刷)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531846?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台灣踏查日記(下):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2版1刷) 探險台灣:鳥居龍藏的台灣人類學之旅(2版1刷) 生蕃行腳:森丑之助的台灣探險(2版1刷) 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2版1刷) 浸水營古道:一條走過五百年的路 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與子偕行(增修版) 山、雲與蕃人 : 臺灣高山紀行 合歡越嶺道:太魯閣戰爭與天險之路(國家步道歷史叢書03) 歷險福爾摩沙:回憶在滿大人、海賊與「獵頭番」間的激盪歲月 台灣踏查日記(下):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2版1刷) 探險台灣:鳥居龍藏的台灣人類學之旅(2版1刷) 生蕃行腳:森丑之助的台灣探險(2版1刷) 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2版1刷) 浸水營古道:一條走過五百年的路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蕃行腳:森丑之助的台灣探險(2版1刷)[Sheng Fan Xing Jiao : Sen Chou Zhi Zhu De Tai Wan Tan Xian (2 Ban...]~推薦!

作者:森丑之助
譯者:楊南郡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2/01/0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650元

ISBN:9789573268970
叢書系列:台灣調查時代
規格:平裝/16k菊/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2版1刷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台灣史地>日據時期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生蕃行腳:森丑之助的台灣探險(2版1刷)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森丑之助自日治初期走遍台灣山地部落,踏查規模遠超過同期到台灣研究原住民的伊能嘉矩和鳥居龍藏,是在台山地部落最久的學者。有關台灣原住民部落的調查報告,不僅記錄了百年前「文明」與「異文化」衝突的現場,並見證了台灣高山原住民的真貌,處處充滿人道關懷。本書譯註者楊南郡花費多年蒐集森丑之助散佚各處的資料、史籍,甚至親身循著他當年足跡踏勘曾造訪的部落,完成此一台灣探險紀錄,同時對森丑之助的傳奇一生做了動人描述。

作者簡介

森丑之助(1877-1926)

  日本京都市五條室町人。年少就讀於長崎市長崎商業學校,並學習中國南方官話。十六歲棄家、輟學,決心過流浪的生活。一八九五年,以陸軍通譯身分抵台,隨軍隊移防台灣各地,開始巡察台灣原住民各社,所見所聞激發他調查研究台灣「蕃地」的雄心壯志。一八九六年,結識正在台灣東部進行調查旅行的鳥居龍藏,日後成為鳥居氏幾度在台的助手兼嚮導、翻譯。一九○○年,與鳥居氏展開大規模的人類學調查,一度捲入「社蕃」的復仇戰,險遭馘首之禍。此行兩人登上玉山主峰頂。此後森氏即潛心台灣人類學、地理學、植物學……之調查,足跡遍及台灣全島。一九一三年,森氏短暫告別台灣。一九一四年,復應台灣總督府之邀,重返台灣擔任蕃族科「囑託」,並整理資料。一九二六年,由於台灣原住民前途問題暨種種不如意,由航行台、日間的輪船上投海自殺。得年四十九歲。著作除了業已成書的《台灣蕃族志》一卷及《台灣蕃族圖譜》二卷之外,其他散見於當時的台灣與日本各報紙、雜誌。本書為台日兩地首次對森氏著作、論文目錄較完整的整理。

譯者簡介

楊南郡

  台灣省台南縣人,一九五五年畢業於台大外文系。曾擔任英文教師、外國駐台機構職員。在工作之餘,從事登山、台灣南島諸語族文化、古道、遺址探勘研究,長達三十年之久,為國內最富盛名的登山前輩暨古道、原住民調查專家。其文筆流暢自然,博聞強記,考證精微,無論調查報告或創作譯述,均獲各界高度評價,曾榮獲中國時報文學獎、順益基金會個人成就獎、省文獻會傑出文獻工作獎等,並於二○一○年獲國立東華大學頒贈名譽博士學位、二○一一年獲選為國立台灣大學傑出校友。退休後,成立南島文化工作室,專事譯述寫作、高山文化遺址踏勘與研究。

  著作包括:《合歡越嶺古道調查報告》(分東、西段兩本)、《八通關古道調查研究報告》(分東、西段兩本)、《雪霸國家公園登山步道系統調查研究報告》、《與子偕行》(與徐如林合著,晨星出版)、《台灣百年前的足跡》(玉山社出版)、《尋找月亮的腳印》(晨星出版)、《最後的拉比勇》(玉山國家公園出版)、《布農抗日雙城記》(南天出版)、《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林務局出版)。

  譯註有:《探險台灣》、《平埔族調查旅行》、《台灣踏查日記》上下冊(以上由遠流出版)、《鳥居龍藏傳》、《鹿野忠雄傳》(以上二書由晨星出版)、《台灣百年花火》(玉山社出版)、《台灣百年曙光》、《台灣原住民系統所屬之研究》(以上二書由南天出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生蕃行腳:森丑之助的台灣探險(2版1刷)


ISBN:9789573268970
叢書系列:台灣調查時代
規格:平裝/16k菊/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2版1刷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台灣史地>日據時期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生蕃行腳:森丑之助的台灣探險(2版1刷)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生蕃行腳:森丑之助的台灣探險(2版1刷)

ISBN:9789573268970
叢書系列:台灣調查時代
規格:平裝/16k菊/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2版1刷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台灣史地>日據時期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生蕃行腳:森丑之助的台灣探險(2版1刷)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529621?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台灣踏查日記(上):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2版1刷) 台灣踏查日記(下):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2版1刷) 探險台灣:鳥居龍藏的台灣人類學之旅(2版1刷) 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2版1刷) 浸水營古道:一條走過五百年的路 與子偕行(增修版) 山、雲與蕃人 : 臺灣高山紀行 合歡越嶺道:太魯閣戰爭與天險之路(國家步道歷史叢書03) 縱橫山林間:鹿野忠雄 關於拉馬達仙仙與拉荷阿雷 探險台灣:鳥居龍藏的台灣人類學之旅(2版1刷) 台灣踏查日記(上):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2版1刷) 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2版1刷) 台灣踏查日記(下):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2版1刷) 浸水營古道:一條走過五百年的路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探險台灣:鳥居龍藏的台灣人類學之旅(2版1刷)[Tan Xian Tai Wan : Niao Ju Long Cang De Tai Wan Ren Lei Xue Zhi...]~推薦!

作者:鳥居龍藏
譯者:楊南郡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2/01/0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80元

ISBN:9789573268949
叢書系列:台灣調查時代
規格:平裝/16k菊/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2版1刷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台灣史地>日據時期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探險台灣:鳥居龍藏的台灣人類學之旅(2版1刷)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一八九六年的夏天,二十六歲的鳥居龍藏應東京帝國大學派遣,攜帶著沉重的攝影器材,隻身來到新歸日本版圖不到一年的台灣,進行人類學調查旅行。此後五年間接連四度來台調查,足跡遍布台灣本島及蘭嶼、綠島等地。在原住民的協助下,他不但攀登玉山,更橫越中央山脈,深入台灣蠻荒地區,為台灣原住民留下一幀幀影像寫真及一篇篇田野調查紀錄。本書為楊南郡先生從鳥居龍藏眾多的論文、講稿、書信中,選擇與台灣最相關也最精采部分譯註成書。

作者簡介

鳥居龍藏(1870-1953)

  日本四國德島市人,世界著名的人類學家。早年師事日本人類學之父坪井正五郎博士,一八九六年至一九○○年間,攜帶攝影及相關器材,隻身到達台灣連續進行四次學術調查旅行,此為台灣史上第一次全面性、系統性的原住民田野調查,留下許多珍貴的影像與資料。其後鳥居氏將此調查延伸到中國西南部,著手進行台灣原住民與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比較研究。一九○○年後,其研究重心逐漸轉往東北亞,從千島群島、庫頁島、東西伯利亞、蒙古、中國東北至朝鮮半島等地,處處都有他踏查的足跡,同時寫出數量龐大的考古與民族誌論文。其中又以首次在東北亞發現支石墓(dolmen)最為學界所推崇。一九三九年後,應聘為北京燕京大學客座教授,直到一九五一年方回到日本,兩年後以八十二歲高齡逝世於東京。一九七五至一九七七年,日本朝日新聞社整理其一生作品,彙成《鳥居龍藏全集》共計十二卷,外加別卷一冊,陸續出版問世。

譯者簡介

楊南郡

  台灣省台南縣人,一九五五年畢業於台大外文系。曾擔任英文教師、外國駐台機構職員。在工作之餘,從事登山、台灣南島諸語族文化、古道、遺址探勘研究,長達三十年之久,為國內最富盛名的登山前輩暨古道、原住民調查專家。其文筆流暢自然,博聞強記,考證精微,無論調查報告或創作譯述,均獲各界高度評價,曾榮獲中國時報文學獎、順益基金會個人成就獎、省文獻會傑出文獻工作獎等,並於二○一○年獲國立東華大學頒贈名譽博士學位、二○一一年獲選為國立台灣大學傑出校友。退休後,成立南島文化工作室,專事譯述寫作、高山文化遺址踏勘與研究。

  著作包括:《合歡越嶺古道調查報告》(分東、西段兩本)、《八通關古道調查研究報告》(分東、西段兩本)、《雪霸國家公園登山步道系統調查研究報告》、《與子偕行》(與徐如林合著,晨星出版)、《台灣百年前的足跡》(玉山社出版)、《尋找月亮的腳印》(晨星出版)、《最後的拉比勇》(玉山國家公園出版)、《布農抗日雙城記》(南天出版)、《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林務局出版)。

  譯註有:《生蕃行腳》、《平埔族調查旅行》、《台灣踏查日記》上下冊(以上由遠流出版)、《鳥居龍藏傳》、《鹿野忠雄傳》(以上二書由晨星出版)、《台灣百年花火》(玉山社出版)、《台灣百年曙光》、《台灣原住民系統所屬之研究》(以上二書由南天出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探險台灣:鳥居龍藏的台灣人類學之旅(2版1刷)


ISBN:9789573268949
叢書系列:台灣調查時代
規格:平裝/16k菊/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2版1刷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台灣史地>日據時期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探險台灣:鳥居龍藏的台灣人類學之旅(2版1刷)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探險台灣:鳥居龍藏的台灣人類學之旅(2版1刷)

ISBN:9789573268949
叢書系列:台灣調查時代
規格:平裝/16k菊/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2版1刷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台灣史地>日據時期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探險台灣:鳥居龍藏的台灣人類學之旅(2版1刷)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529618?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生蕃行腳:森丑之助的台灣探險(2版1刷) 台灣踏查日記(下):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2版1刷) 台灣踏查日記(上):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2版1刷) 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2版1刷) 浸水營古道:一條走過五百年的路 與子偕行(增修版) 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福爾摩沙及其住民:19世紀美國博物學家的台灣調查筆記 南台灣踏查手記:李仙得台灣紀行 縱橫山林間:鹿野忠雄 生蕃行腳:森丑之助的台灣探險(2版1刷) 台灣踏查日記(上):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2版1刷) 台灣踏查日記(下):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2版1刷) 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2版1刷) 浸水營古道:一條走過五百年的路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歷史的記憶樹[Li Shi De Ji Yi Shu]~推薦!

作者:陳西園、林怡慧/編著
出版社:三民
出版日期:2011/05/0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63元

ISBN:9789571454894
規格:平裝/30頁/16k/19x26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中國史地>其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歷史的記憶樹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書中每個重要的歷史主題都以樹狀呈現,利用簡單的關鍵詞呈現因果關係,構築立體而完整的史事樣貌。另外,樹旁還搭配有生動活潑的插圖,方便學生做記憶聯想、增添學習趣味,最適合高三學生複習歷史一 ~ 四冊時,用最有效率的方式重新溫習,建立起精確簡明的連結。

  從此,歷史不用死背,它有邏輯可以依循,結合最夯的右腦影像式記憶,統合、理解、影像同步執行,在腦中產生加乘效果,讓歷史知識過目難忘!

作者簡介

臺灣史、中國史 
陳西園

  國立家齊女中教師

世界史 
林怡慧

  私立港明高中教師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歷史的記憶樹


ISBN:9789571454894
規格:平裝/30頁/16k/19x26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中國史地>其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歷史的記憶樹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歷史的記憶樹

ISBN:9789571454894
規格:平裝/30頁/16k/19x26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中國史地>其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歷史的記憶樹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509894?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試在必得:高中歷史總複習(下) 試在必得:高中歷史總複習(上) 升大決勝點:贏在地理 工程數學的降魔十一掌 魔法國學常識 魔法歷史:世界史 五位臺大生教你這樣做筆記 我的地理筆記大公開 小王子 The Little Prince【原著雙語彩圖本】(25K彩色) Fun學初級英文文法(菊8K彩色) 試在必得:高中歷史總複習(上) 試在必得:高中歷史總複習(下) 升大決勝點:贏在地理 我的地理筆記大公開 魔法歷史:世界史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Q:地球公民,我們的未來[Gq: De Qiu Gong Min , Wo Men De Wei Lai]~推薦!

作者:馬克.葛容
原文作者:Mark Gerzon
譯者:馬中駿
出版社:立緒
出版日期:2011/01/2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20元

ISBN:9789866513336
規格:平裝/304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哲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GQ:地球公民,我們的未來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本書的場景從一九四九年紐約市艾麗絲島到二○○九年的尼泊爾加德滿都。

  作者超越時間空間,激發我們超越自我的邊界。

  作者親歷世界各個地點如洛杉磯國際機場,英國倫敦、印度新德里黎巴嫩貝魯特、南非開普敦、耶路撒冷、巴勒斯坦難民營、巴格達(Baghdad) 天堂廣場、科羅拉多州印地安皮克斯野生保護區、非洲吉力馬扎羅山、伊拉克巴格達近郊「恐怖分子」巢穴、緬甸仰光、伊朗德黑蘭、澳洲雪梨、廣東珠海……等各地與不同的人們對話。

  提高我們的地球智慧,幫助我們面對日益複雜並挑戰性的世界。

  作者強調今天我們都必須以地球人自居,培養地球人的世界觀,使我們具備與不同的人共存、以及共同創造的能力。

  他的眼界,他的自我我認識,不只是作為某一個國家的國民,他還必須超越邊界,成為一個世界公民、地球公民。

  在今天成為一個「世界公民」是一個人一輩子的旅程。

作者簡介

馬克.葛容 Mark Gerzon

  暢銷作家馬克.葛容,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紐約時報讚譽他為「民間演說的專家」。他曾任聯合國、美國眾議院及世界各地商業與民間組織領導訓練的主持人,對促進超越國際、種族與信念的密切合作,有卓越貢獻。他最近出版的《衝突領導力》一書,已被譯為六種語言,包括俄文與中文。

  本書是他親歷或引述世界各個地點如洛杉磯國際機場,英國倫敦、印度新德里黎巴嫩貝魯特、南非開普敦、耶路撒冷、巴勒斯坦難民營、巴格達(Baghdad) 天堂廣場、科羅拉多州印地安皮克斯野生保護區、非洲吉力馬扎羅山、伊拉克巴格達近郊「恐怖分子」巢穴、緬甸仰光、伊朗德黑蘭、澳洲雪梨、廣東珠海----等各地與不同的人們對話。強調今天我們都必須以地球人自居,我們的眼界與自我認識,不只是作為某一個國家的國民,他還必須超越邊界,成為一個世界公民、地球公民。

譯者簡介

馬中駿

學歷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博士後研究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大氣及海洋科學博士
  國立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學士
  台北建國中學畢業

經歷
  美國太空總署噴射推進實驗室研究員
  DeVry University 兼任教授 ( Data Structures, C++ and Java programming )
  Xerox Corporation 軟體工程師
  南加州洛杉磯中文學校校長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GQ:地球公民,我們的未來


ISBN:9789866513336
規格:平裝/304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哲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GQ:地球公民,我們的未來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GQ:地球公民,我們的未來

ISBN:9789866513336
規格:平裝/304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哲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GQ:地球公民,我們的未來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495577?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親愛的公主2:妳是獨一無二的! 人人學得會領導者的8大調停工具 親愛的王子:昌盛 穴道按摩速效圖典(全彩圖文對照) 青春副作用 隱士:透視孤獨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溫柔行走大地:生態、環境、反璞歸真之旅 青春第二課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職場倫理[Zhi Chang Lun Li]~推薦!

作者:鄭仰峻
出版社:華都文化
出版日期:2010/07/15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50元

ISBN:9789866860843
規格:平裝/284頁/16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哲學>倫理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職場倫理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全書共9章。先介紹職場倫理意義、內涵和影響,以及職業生涯發展;接著談到工作的價值與衝突、企業文化與工作守則;再來以法律、道德與倫理的約束為主題,論述全球化下的勞工權益和我國勞工的權益規範;繼而談到人際關係的概說、剖析和職場中的人際關係;而後探討性別平等的尊重、形象禮儀的展現;最後則討論職涯規劃和面對職場時所應展現的態度,期使讀者在職業場上更具競爭力。

  適合大專院校通識課程,或對職場倫理議題有興趣之讀者使用。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職場倫理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第一章 職場倫理的第一堂課
第一節 職場倫理
第二節 職場必修的學分──職涯發展

第二章 工作的價值與衝突
第一節 價值
第二節 道德
第三節 衝突

第三章 企業文化與工作守則
第一節 企業文化
第二節 組織設計
第三節 工作守則

第四章 法律、道德與倫理的約束
第一節 全球化之下的勞工權益
第二節 我國的勞工權益規範
第三節 倫理道德的規範

第五章 人際關係的需要
第一節 人際關係概說
第二節 人際關係的剖析
第三節 職場中的人際關係

第六章 性別平等的尊重
第一節 現象指標
第二節 性別偏見
第三節 性別平等

第七章 形象禮儀的展現
第一節 第一形象與禮儀
第二節 職場禮儀
第三節 國際禮儀

第八章 職涯規劃
第一節 職業與生涯
第二節 就業競爭力
第三節 選對職業做對事

第九章 職場倫理的最後一堂課
壹. 態度決定一切
貳. 態度與評價
參. 面對職場的態度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職場倫理


ISBN:9789866860843
規格:平裝/284頁/16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哲學>倫理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職場倫理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職場倫理

ISBN:9789866860843
規格:平裝/284頁/16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哲學>倫理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職場倫理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476299?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職場倫理 CEO最在乎的事:職場倫理與工作態度 Kyusha 浴帽 臺灣開發史(修訂五版) 團體工作實務 中文第三版 2014年 食物學概論(第三版) 期權當沖贏家:誰說選擇權不能當沖? 國際禮儀(第五版) 銷售聖經(終極進化版) 餐飲管理:創新之路(二版) 職場倫理 CEO最在乎的事:職場倫理與工作態度 職場倫理 職場倫理(第三版) 職場倫理:邁向WE職場倫理認證(最新版)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史記會注考證[Shi Ji Hui Zhu Kao Zheng]~推薦!

作者:瀧川龜太郎
出版社:萬卷樓
出版日期:2010/05/0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800元

ISBN:9789577391575
叢書系列:國學叢書
規格:精裝/1512頁/16k/19x26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六刷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中國史地>其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史記會注考證


ISBN:9789577391575
叢書系列:國學叢書
規格:精裝/1512頁/16k/19x26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六刷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中國史地>其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史記會注考證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史記會注考證

ISBN:9789577391575
叢書系列:國學叢書
規格:精裝/1512頁/16k/19x26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六刷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中國史地>其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史記會注考證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088967?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 帝國崛起: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2 沒有女人的男人(最鼓舞年輕世代的諾獎得主海明威,經典短篇重現) 秦始皇︰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 【NH】吸水戶外速乾浴巾(軍綠) [MUJI 無印良品]尼龍旅行分類可折收納袋/中雙層.黑 [MUJI 無印良品]矽膠刮刀 [MUJI 無印良品]矽樹脂鏟 <雙手牌>羊毛氈材料包-小青蛙 莎士比亞全集 《史記會注考證》 史記(上、下兩冊不分售) 史記會注考證(全八冊) 史記 從《史記》到《漢書》:轉折過程與歷史意義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可思議的年代:面對新世界必須具備的關鍵概念(The Age of the Unthinkable)~推薦!

作者:喬舒亞.庫珀.雷默
原文作者:Joshua Cooper Ramo
譯者:杜默
出版社:行人
出版日期:2009/10/30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80元

ISBN:9789868485952
規格:平裝/352頁/16k菊/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世界史地>地區史>美洲地區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不可思議的年代:面對新世界必須具備的關鍵概念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專家預測失靈的年代在這個每天都讓人驚訝的時代,我們對於即將發生的事已經變得無法預測。

  環顧四周,我們一度仰賴的理念與機制在這幾年一路兵敗,各國領導人的「完善思考」似乎只是讓事情變得更糟,而非更好。我們看到,全球反恐戰爭最後製造了更多的恐怖份子、對金融危機的補救似乎加速了它的到來、和平斡旋卻讓和平越來越少。事情當然並非一直如此。幾十年來,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都是建立在一連串行之已久的假設,只是,這些假設已經被全然不同的東西所改變,不是像「二戰結束」或「蘇聯崩解」如此單一的原因,而是一連串如同雪崩般的革命。

  幸運地,我們還有希望。在《不可思議的年代》,作者雷默提出一個革命性的新模型、一個鉅觀的策略,讓我們得以思考這個無法預測的世界。巨大的歷史轉變不只是大量製造失敗者,它們同時也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歷史贏家、新的財富,以及得以持續許多年的理念,這本書就是將為你展露這些契機。雷默精確地指出為何我們現行的思考方式以及因此而來的政策發生了哪些錯誤。

  從歷史、經濟學、複雜理論、心理學、人類免疫學,以及網絡科學,雷默從中描繪了當代不可預測的特質;從矽谷大老、伊斯蘭恐怖組織、傳奇的情報頭子,一直到世界最好的遊戲設計師,作者從這些各式各樣特異人物中身上找到令人驚訝的課程,讓我們知道要如何面對無法預測的當代。本書展示了一個令人摒息凝視的新架構,讓我們得以面對將至的挑戰。在這樣滿是變化、持續令人訝異的時刻,《不可思議的年代》一書提供了澄清與希望,讓在迷霧中的我們,能看到新的契機。

作者簡介

喬舒亞.庫珀.雷默(Joshua Cooper Ramo)

  為季辛吉協會(Kissinger Associates,國際知名的「地緣戰略」顧問公司)的合夥人,曾任《時代雜誌》的國外編輯暨總編輯助理、高盛公司顧問,並且在北京奧運期間擔任美國國家廣播環球公司的中國分析師,亦曾客座北京清華大學。著有〈北京共識〉(2004)一文,影響深遠,成為「中國模式」的最初模型,又於2007年發表〈淡色中國〉,被世界經濟論壇(WEF)譽為在華最優秀的外國學者。

譯者簡介

杜默

  資深文字工作者,曾任叢書主編、雜誌執行副總編輯。歷任首都、自立、中晚、中時、自由等各報國際新聞中心。譯有《金錢書:現代人的金錢智慧》、《史坦貝克 俄羅斯紀行》、《開始》、《生命的線索》、《戰之華:美國帝國主義大戰略》、《基因、女孩、華生》、《後人類未來:基因工程的人性浩劫》、《聖經密碼》、《玻璃紙咖啡豆》、《僧侶與科學家:宇宙與人生的對談》、《美國遊戲:單邊主義與為德不卒---這個超級強權背棄世界了嗎?》、《IT有什麼明天?》、《吞噬大腦的食物》、《天使墜落的城市》、《尋找染色體的人》、《11個我與城堡》、《欲望解剖室》、《CIA:罪與罰的六十年》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不可思議的年代:面對新世界必須具備的關鍵概念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第一部  透視深層肌理的沙堆效應

第一章  時代特質
成功者與失敗者 / 簡化的邏輯必須被放棄 / 建立新的思維方式 / 複雜系統的震撼 / 改變已然刻不容緩

第二章  舊時代的世界觀
兩位殿基世界秩序的人——巴布斯特與摩根索 / 民主國家沒有戰爭 / 玻璃屋的危險 / 現實主義者的政治邏輯 / 附註裡的真相 / 民主和平論與現實主義政治觀的失利 / 世界需要不同的人才與思想 / 知識的僭妄

第三章 新時代的真實樣貌
來自科學界的啟示 / 當代社會的正確模型——沙堆 / 世間萬象的創成的確由落沙來決定 / 誰能預見金融沙堆崩盤? / 複雜系統內含的應變能力

第四章 隨著蘇聯一同瓦解的舊思維
冷戰終結的關鍵人物 / 蘇聯瓦解——讓舊思維瞠目結舌的事件 / 舊思維的持續幻想——軟實力

第五章    岌岌可危的國家安全觀
一山還有一山高 / 亟待改變的安全思維 / 安保窘境:國防預算買不到的和平與安全 / 戰場上的沙堆效應
 
第二部  建構全球免疫系統的「深層安全」
 
第六章  創意心法——混搭
我們是否能感受到世界的變動? / 不可思議時代的有效策略——深層安全論 / 多重角度看待事物的立體派 / 洞悉時代精神的遊戲——Wii / 妻度計——全新設計標準 / 混搭 / 人人都得分攤風險
 
第七章    脈絡觀察法
以色列最優秀的情報頭子 / 非集中火力的情報術 / 找出敵人進化的網絡 / 科技投資大師的反科技 / 用多角視野來檢視問題 / 實驗揭露的觀看慣行 / 盯住不斷變化的環境 / 狐狸戰勝刺□
 
第八章  抗壓力更強韌的「彈性」
冷戰時期的安全觀——恐怖平衡 / 新的因應概念——彈性 / 湖泊大滅絕的教訓 / 世界上最具適應力的組織:真主黨 / 建設彈性社會 / 美軍戰略的謬誤——霍林的解法 / 互連系統帶來的彈性危機
 
第九章   間接手法
一枚炸彈致勝的關鍵 / 無法鎖定的目標 / 殺敵不等於獲勝 / 「效應導向」 / 全球網路救援行動 / 無所不用其極
 
第十章  分散式權力
面對新型態的超級病毒 / 讓病人參與治療的健康照護計畫 / 新舊做法的衝突 / 超越大英百科的集體智慧:維基百科 / 耶誕禮盒規則 / 以你能做什麼,衡量你擁有什麼 / 創新、創新、 再創新

第十一章  結語:革命你和我
創造歷史的人 / 這時代對我們有什麼要求?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不可思議的年代:面對新世界必須具備的關鍵概念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推薦序1

正面迎接不可思議的時代

  五月初在紐約市有一場冠蓋雲集的新書發表會,主持人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向美國東岸的各界名流鄭重推薦他的得意門生雷默(Joshua Cooper Ramo)出版的新書《不可思議的年代》(The Age of the Unthinkable)。這場新書發表會最令人驚訝的是:雷默的新書對今日全球秩序的解讀與季辛吉所代表的古典地緣戰略思維,幾乎是南轅北轍;然而,雷默卻是季辛吉親手栽培的後起之秀,擔任他創立的戰略諮詢公司(Kissinger Associates)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執行董事。

  雷默也曾經是《時代週刊》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國際新聞主編。他在二○○四年透過英國外交政策智庫發表以「北京共識」為標題的分析報告,震驚西方知識菁英,頓時成為全球矚目的年輕戰略思想家。他擁有豐富的新聞採訪閱歷與跨文化生活經驗,並說一口流利的中文。他經常以新聞媒體記者、外交政策智囊與商業諮詢顧問三重身分,深入到西方人感覺最陌生而遙遠的世界角落,從對西方文明抱持高度敵意的思想家與政治行動者身上吸收另類觀點。他也不斷從西方世界最頂尖的科學家、高科技公司執行長,與避險基金經理人身上發掘他們因應瞬息萬變世界的要訣。他交往的對象包括黎巴嫩的真主黨領袖、北京的新左派知識分子,以及任天堂情報開發部組總監。

  《不可思議的年代》一書給讀者最重要訊息就是,我們現在生活的這個時代最大的特徵就是高度不可預測性。由於全球化極度壓縮了時間與距離,過去彼此孤立的事件與互不干涉的群體,現在都可能因為快速的傳導過程而相互牽連。任何遙遠地方發生的突發事件都可能啟動複雜而難以意料的連鎖反應,尤其是科技的創新更可能釋放驚人的社會改造能量,在短時間內向四面八方擴散。

  任何一個社會或組織面對這樣一個驚奇連連、捉摸不定的時代,最要緊的是培養自己的「韌性」(resiliency),強化自己隨機應變的能力,結構與制度要能靈活調整,要有儲備的資源準備應付突發的危機。我們的思考模式絕對不能墨守單一的理論,任何所謂公認的最佳模式或直線式推估模型都不足為憑,任何涇渭分明的分類架構都值得懷疑;我們要習慣辯證式、逆向式、批判性、全方位的思考,尤其要注意事物間複雜而曲折的連結關係。同時,在一個社會或組織內部要廣泛培植多元的知識創造能力,以及建立智慧與知識分享的機制。

  我跟雷默一起開過研討會,有過幾面之緣。實在很難將他這樣一位性情豪邁、英俊瀟灑、不拘小節、平易近人、認真傾聽別人意見的年輕小伙子,跟老謀深算、其貌不揚、講求身段、冷漠寡言、不可一世、老氣橫秋的季辛吉連結在一塊。季辛吉在新書發表會上感慨的說,他初讀這本書時,剛開始很難消化,因為雷默讓他感覺「自己好像屬於一種已經滅絕而且不會飛翔的大鳥(dodos)。」季辛吉居然會挑選這樣一位另類才子來接掌他的戰略諮詢公司,正意味著我們的確踏入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時代。

朱雲漢

推薦序2

《難以想像的時代》

  《難以想像的時代》(哈契特(Hachette)出版社,2009年),作者是美國學者約書亞.庫珀.雷默。當我看到這本書時,立即想到了雷默2004年在英國著名思想庫倫敦外交政策中心發表的那篇著名文章---《北京共識:對中國力量的影響力的理解》。他寫這篇文章時正和約翰.桑頓共事,桑頓當時是前高盛總裁,後來辭去總裁職務成為清華大學的客座教授,後來又擔任了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主席。

  雷默可以稱得上是「神童」,他把物理和生物等不同學科的知識串聯起來,講述了一個中國崛起的故事。他借用「華盛頓共識」的說法,創造了「北京共識」概念。雷默的文章引起了中國菁英們的重視,他們想知道這個年輕的外國人如何總結出這樣的共識,而他們自己都還沒有發覺?不過,「北京共識」並沒有得到廣泛認可,因為還沒有人提出一個公認的能夠解釋中國經濟發展的理論。

  現在,雷默在季辛吉顧問公司工作,每年在紐約和北京各待一段時間。季辛吉被認為是自梅特涅(Metternich)以來最偉大的外交理論家和實踐者,和他共事一定讓雷默受益匪淺,因為他寫的這本書跨越恐怖主義、矽谷、間諜、物理和任天堂,解釋了這個時代為什麼是不可想像的。他以帶有戲劇性的手法,講述了一個生動的故事---在這個時代,不可想像的事情是如何不可避免發生的。

  書中闡述的原理出奇的簡單:最聰明的知識份子還在使用過時的工具,學習過去的思想。最糟糕的是,他們只對能夠理解的問題感興趣,而忽略不懂的東西。這裡引用雷默書中的一段話,「我們的很多領導者缺乏表達能力、創造性和革命精神,而這些是時代需要的。在許多情況下,他們被權力、地位和威望嚴重腐蝕。換句話說,在很大程度上,我們把自己的未來交給了這些被目前景象所迷惑的領導者。」

  換言之,這並不是不可想像的時代,而是一個不願想像與相信的時代。

  雷默這本書的中心思想是簡單而不普通的常識,「在充滿驚奇和創新的變革時代,你需要像一個革命者那樣去思考和行動。」

  西方的嬰兒潮一代經歷過1968年的街頭示威,然後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但他們不明白的是,互聯網徹底改變了這個世界。在我們父輩一代,只有不到千分之一的人上過大學。今天,已有20%-30%的人接受高等教育,那麼社會應該譴責教育品質下降嗎?從對年輕一代大學生公平的角度來講,其不應該受到譴責。每一代人中都會有相當數量的天才和傻瓜。嬰兒潮一代雖然造就了極大的繁榮,但同時也創造了巨大的泡沫,這個泡沫的崩潰在過去一年多時間裡,已經讓一半的養老金灰飛湮滅。這要感謝格林斯潘先生。

  科技的發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互聯網和手機極大方便了我們的溝通,使普通人也可以組建民間智庫,其數量遠遠超過傳統的權力中心,因為權力中心往往只是由少數精英構成。這是人際網路的效應。為了說明人際網路的重要性,雷默描述了黎巴嫩真主黨(Hezbullah)如何使用人際關係網路騙過了以色列最好的間諜衛星,讓他們的地面進攻陷於停滯。他還使用了任天堂的例子,說明任天堂遊戲機Wii是怎樣擊敗索尼PS3和微軟Xbox的,儘管後者擁有更先進的技術。任天堂成功的原因在於,他們在開發技術時,充分考慮了人們的心理需求。在消費時代,抓住消費者的商家才是最後的贏家。

  今天,大多數大公司和政府機構都不明白這一點,他們並沒有和公眾保持緊密聯繫。日本公司製造出了非常先進的汽車和照相機,遠遠超過普通人的需要。但是,我只想要一個按快門就可以照相的傻瓜式相機,不需要有6000種組合以及高速、變焦和高圖元。知識精英們還認為報紙仍然對人們有很大影響,然而,現在最及時的消息是通過互聯網和手機短信傳播的。

  雷默在書中提出了很多令人困惑的問題,這些問題顯然都沒有簡單的答案。因為科學知識發展越來越精深,傳播也越來越快,已經難以出現從前那樣的科學巨匠。儘管每年都有人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但沒有人能達到凱恩斯在經濟學領域的地位,他的思想在20世紀30年代曾經統治了整個經濟學界。現在的美國總統經濟顧問薩默斯也沒有獲得諾貝爾獎,而且還受到幾個諾貝爾獎得主的猛烈批評,因為他提出的經濟救助計畫似乎還沒有發揮作用。

  巨人的時代已經結束。迎接我們的是維基百科時代,沒有任何一個人比所有人的智慧還聰明,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創造我們的社會。全球都在摸著石頭過河,以度過當前這個急劇演變而不可想像的時代。

沈聯濤(《財經》特約經濟學家、香港證監會前主席)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不可思議的年代:面對新世界必須具備的關鍵概念


ISBN:9789868485952
規格:平裝/352頁/16k菊/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世界史地>地區史>美洲地區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不可思議的年代:面對新世界必須具備的關鍵概念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第一章 時代特質

一、成功者與失敗者
[看到電視播放據稱身價數十億美元、穩若泰山的金融機關一夕倒閉,另一台則報導著真主黨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對象。見到如此對比,我們不得不說:不可思議是這個時代無可避免的特色。]


兩只金邊小杯裡,帶著近乎燒焦的阿拉伯菊苣苦味的濃咖啡,業已變冷。我們悠悠望著一旁的靜音電視,各自若有所思,有點相對無言。時間是二○○八年初秋,連我們所看的燈塔電視台(Al Manar),也就是黎巴嫩真主黨(Hizb’allah)的電視頻道,頭條新聞也在談全球金融危機。在這午後悠緩靜謐的當兒,周遭是一派安祥,福阿德(Fouad)和我準備回歸各自的生活。他要回去給所作所為都是「全世界最為出色」的——某以色列將領所說——游擊和恐怖團體真主黨當資訊科技主管。

福阿德和我一席長談,聊到古蘭經、殉教的要求,以及他自覺「此身已死」,如今行走人間,只是在升天前善盡本分,至於升天的地點則可能選在特拉維夫(Tel Aviv)。我們也聊到他的子女和兄弟姊妹。他問了我很多跟中國相關的問題,很想多了解我目前所居住的這個地方 。其實,我所以來看福阿德,正是因為在長年和真主黨打交道當中 ,我發覺他們創造和創新能力特別令我心馳神往和興味津津——即便他們追求的目標如此驚世駭俗。他們孜孜於找出在以色列全面施壓下更有效的戰鬥和生存方法,這對我來說是一種指標,而我一直盡力想要瞭解它代表的是什麼。至少,它代表著以色列軍方的失敗記錄。舉例來說,二○○六年時,不到五百名的真主黨戰士重挫三萬名以軍的攻勢——其中包括一次中東史上最密集的空襲。真主黨為證明自己的能耐,特地在戰爭最後一天發射跟開戰當天同樣數量的飛彈。

我知道,要了解全球秩序目前如何運作與變化,就得熟諳福阿德所宣揚的理念,不管它們是怎樣地令人反感。從某方面來說,福阿德這類鬥士的創新熱情和極客族1似的好奇心,不禁令我想到一些開創網路大公司的朋友,或管理龐大避險基金的熟人。這些人大多跟我年紀相仿,都是在三、四十歲之間。當初跟他們結識時,我正擔任《時代》(Time)雜誌國際版主編,離開新聞界後,我還是覺得這些人很有趣,因為我離職正是為了要更好地體會世界如何變化,而不僅是從報導角度觀察變動與震盪。我注意到,一種急切活用重大破壞性工具的求變本能,在我這一世代的人之間顯得特別活絡:是這一世代的人把網際網路建構成有效且革命性的事物,是這一世代的人組合龐大且無法規範的金融公司,在產出數十億利潤的同時,也製造出數兆美元的危機。這種求變精神也可以在許多我所認識的中國人身上找到,他們汲汲於建立新的經濟與政治秩序以對抗現今社會不斷求新的需求。求變是他們的生活重心。他們找出變化,並且一旦變化速度太慢,還會推它一把;他們本著歷史潮流跟他們站在一起的自許和勇氣,帶我們更貼近他們覺得最刺激的夢想,不管這夢想是全球快速連接資訊,還是一個全新的政府型態。他們認為,在這種進程當中,破壞現有秩序不僅是必要,更是不可避免。  

各位也許不敢把真主黨的罪行和Google種種創新劃上道德等號,但各位想必可以從兩者的作業中看到強大的能量:不管是五百名戰士對抗三萬大軍,還是兩名大學生在宿舍裡改造整個網路,它們都顯露同樣不平衡的態勢。這些創新的熱室2吸引大批最優秀的人才,從量子數學到避險基金,從電腦專才到科技新秀,乃至黑暗角落的邊緣人,不一而足。 「我們的信箱塞爆各式資歷的人才,」福阿德告訴我。「當然,即便是為神聖的主張服務,有些人還是沒有勇氣列名恐怖分子觀察名單。」  

ISBN:9789868485952
規格:平裝/352頁/16k菊/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世界史地>地區史>美洲地區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不可思議的年代:面對新世界必須具備的關鍵概念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451642?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演算法統治世界 Kim Hsieh / Happy Children, Happy Singing (2CD) 億萬富豪的霸權 釣愚:操縱與欺騙的經濟學 羅輯思維:迷茫時代的明白人 改變世界的九大演算法:讓今日電腦無所不能的最強概念 Where is Spring? (2CD) 【Seoul Show】腳底按摩教學自己來  趣味足療五指襪   (一雙入)                              五指襪  腳底按 這樣呼吸效果驚人(附贈CD) ──我親身的體驗和16個真實案例 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演算法統治世界 巴黎地鐵上的人類學家 億萬富豪的霸權 意識形態的幽靈 路上觀察學入門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未來一百年大預測(The Next 100 Years: A Forecast for the 21st Century)~推薦!

作者:喬治.弗列德曼
原文作者:George Friedman
譯者:吳孟儒、林曉芳、黃思瑜、楊彝安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09/07/07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50元

ISBN:9789866488252
叢書系列:不歸類
規格:精裝/320頁/16x22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世界史地>通史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未來一百年大預測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2020年:中國分裂
2050年:第三次世界大戰,美國、土耳其、波蘭、日本這幾個新興強權將發生大戰
2080年:地球能源仰賴太空
2100年:墨西哥挑戰美國強權地位

未來100年當中,
為什麼中國無法成為世界強權?而且即將分裂?
為什麼世界新興強權中,沒有印度?沒有巴西?
為什麼美國仍為世界霸權?
為什麼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會發生?

  《全球大預測》中,預測了未來一百年人類的命運與發展。

  本書讓你比世界早一步知道。

  新聞周刊專欄作家兼國際版總編輯,同時也是暢銷書《後美國世界》的作者札卡利亞,推薦本書為每週必讀的書。

  本書以非常清楚易懂的文字,預測21世紀全世界可能遭逢的改變。作者本身即是創立美國民營智庫預測機構「戰略預測」(Strategic Forecasting Inc.簡稱Stratfor)的總裁。他解釋了未來在哪裡跟為什麼會爆發戰爭(還有戰爭會怎樣進行)、哪些國家會獲得或喪失經濟與政治上的優勢,以及新的技術與文化潮流將如何改變我們未來的生活方式。

  《全球大預測》利用對於過去幾百年來有關歷史及地理政治學的探討,大膽的提出包括人口、經濟、政治面向的分析與預測,包括:

  ●美國與回教世界的戰爭將結束,取而代之的是,第二次與俄國全面性的冷戰

  ●中國將會經歷一場重大、長期的內部危機。墨西哥將會崛起,成為世界上重要的強權。

  ●21世紀中期,將會爆發一次世界大戰,由美國對抗東歐、歐亞大陸與遠東這個令人意想不到的結盟體。不過軍事規模不大,戰爭的傷亡也不大。

  ●技術的研發將集中在太空,主要用於軍事上還有新能源的開發(主要與環境有關)。

本書特色

  喬治.弗列德曼的名言是:「實事求是。不可能的事則免談!」

  由他一手創立的智庫「戰略預測公司」(Stratfor),至今仍然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未來趨勢、情資分析機構,經常為各國政府、財星雜誌排名前五百大企業提供建議,進行經營環境的局勢解析,提出全球大戰略思考架構下的政策方向。「戰略預測公司」在全球各地與分析家、學界、智庫、各領域頂尖實務人士合作,將蒐羅而來的情報資訊嚴格篩選整理,定期提出完整而周延國際局勢分析。

  二十世紀末巴爾幹半島衝突期間,「戰略預測公司」是唯一能夠解析1999年北約空襲科索沃背景、未來衝擊的民間機構,經由《時代雜誌》披露後確立了該公司的權威地位。911事件發生後,該公司更首度對大眾定期提供資訊,預測蓋達組織及布希政府的策略方向。

  該智庫也曾經準確預測當今印度、巴基斯坦緊張局勢升高之核心因素,破解出墨西哥毒梟組織的經營結構,並對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新政府,就眼前即將面臨的挑戰提出精闢建言。因此,「戰略預測公司」在美國又被稱為「影子中情局」或「民間版的中情局」。

作者簡介

喬治.弗列德曼(George Friedman)

  生於匈牙利,父母親是二次大戰時納粹大屠殺事件的生還者。由於政治因素,弗列德曼在三歲時隨同父母移居美國。他對政治與國際關係議題特別感興趣,在紐約市立大學主修政治科學,隨後取得康乃爾大學的博士學位,畢業後在賓州的迪金森學院(Dickinson College)任職二十餘年。

  除了政治科學學者與作家兩個身份之外,弗列德曼也是美國民營智庫機構「戰略預測」 (Strategic Forecasting Inc.簡稱Stratfor)的創辦人與總裁,此機構為全球首屈一指的情資收集與預測公司,專門提供企業與各國政府關於全球的政經分析與預測。2001年Barron's財經雜誌曾稱它為「影子中央情報局」(the shadow CIA)。弗列德曼經常接受媒體訪問,已出版過四本書,包括最近的《美國的秘密戰爭》。他並常常撰寫有關國家安全、資訊戰、電腦安全以及情資等等專文。他目前住在德州奧斯汀。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未來一百年大預測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作者的話
序曲
第一章 美國時代的降臨
第二章 大變動:美國與回教世界的戰爭
第三章 文化戰爭、人口爆炸與電腦
 
第四章 新的斷層線
第五章 2020年:中國——紙老虎
第六章 2020年:俄羅斯——重整
第七章 2030年:美國強權與危機
第八章 混亂失序的時期
第九章 2040年代——戰爭序幕
第十章 戰爭計畫
第十一章 世界大戰:綱要
第十二章 2060年代:黃金的十年
第十三章 2080年:美國、墨西哥互爭世界核心地位
結語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未來一百年大預測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未來一百年大預測 繁體中文版作者自序

親愛的台灣讀者:

  《未來一百年大預測》這本書,是從整體的角度,探討未來的國際體系之變化。為了協助讀者理解這本書,我採用了地緣政治的觀點。地緣政治這個領域裡面認為,過去幾個世紀以來國際體系的基礎是民族國家,而且在二十一世紀的世界裡,國際的運作也仍然建立在民族國家這個基礎上,因為當代社會具有高度的複雜性,需要有龐大完備的組織才能因應。相形之下,比較小的組織既無法提供一個國家內部經濟上的繁複需求,也不能滿足任合安全上的考量。

  我的這種講法,會和那些主張「文化、意識形態才具有關鍵地位」的人士相互衝突。舉例來說,如果我們審視俄國這個國家,它目前的這種狀態,是從十八世紀以來漸漸形成的。雖然它經歷過好幾次劇烈的意識形態上的轉變,但它在國際體系當中的行為模式卻可說是相當一貫。很有趣的是,史達林的外交政策其實和帝俄沙皇的外交政策並沒有太大差異,而且史達林自己也清楚明白這點。史達林在外交政策上重視的是執行面,而不是意識形態面。所以他先和希特勒結盟,後來又靠攏美國,接著在東部歐洲扶植好幾個國家當成緩衝國,以便保護蘇聯。最有趣的是,雖然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擁有同樣的意識形態,但這兩個國家後來竟然會產生嚴重的敵對衝突。從這些林林總總的例子可以證明,意識形態無法周延地解釋一個國家的行為。

  杭廷頓教授(Samuel P. Huntington)曾經在《外交事務》季刊中撰文,提出「文明的衝突」之觀點。他的見解,我並不同意。首先,不同的文明之間會產生大量的衝突,例如在回教世界裡面,不同的宗教派系、種族、國家經常產生衝突,而整個回教世界就是由這些衝突所構成的。其他的文明,舉例來講美國好了,可能會和回教世界裡面的單一成份產生衝突,可是更重要的是要仔細觀察美國如何利用回教世界內部的矛盾分裂,來達成美國自己的目標。不管是沙烏地阿拉伯和埃及,或是其他非回教的國家,統統密切觀察著美國的動向。這個世界裡充滿了分裂的派系,遠比文化╱文明衝突理論所描寫的更複雜。

  地理位置決定了國力。就算冰島這個國家擁有最聰明的領袖,最完備的意識形態,也永遠無法主導、塑造整個國際體系。同理,我認為美國的總統就算再笨,文化就算再墮落,但光憑著美國在國際體系當中的重要份量,就可以使美國持續位居決定性的地位。對我來講,我看重的是一個民族國家內部的基本要素,而不是意識形態或者文化的自我感覺;我也認為優良的領導人沒那麼重要。(雖然,不可諱言的是,意識形態、文明、領袖人物多少會產生一些影響力)

  在這個地球上,並不是只有美國一個國家存在而已。其他很多國家為了自身的利益,都會想盡辦法對抗美國。我認為近期的未來,以下三個國家最值得觀察:日本、土耳其、波蘭。或許有些人會看好其他的國家,但我自己則不這麼認為。以印度為例,印度幅員廣大,卻有兩大先天缺陷。第一大缺陷是印度內部有許多分立的小國存在,中央政府始終沒辦法有效處理這麼多複雜多變、效率低落的地方政府,導致印度內部的發展非常不均衡,有的地區興盛,有的地區停滯。世人對印度有期望,不過恐怕印度是達不到的。第二,印度的地理封閉,北有喜馬拉雅山,東邊是一片叢林,無法通行。西邊是充滿敵意的巴基斯坦。印度通往世界的唯一門戶,是經過海洋往外走。問題是,全球的海洋都被美國人所控制把持。為了要保持對外交通的暢通,印度別無選擇,只能和美國緊密結盟,如此一來又限制了它自己的空間。

  另一個被大家看好的國家是巴西,充滿機會的國度。可是巴西也是個孤立的國家。只要拿出地圖來看,就會發現它在拉丁美洲這一塊裡面孤立無援。再從全球的觀點來觀察巴西,就會發現它所在的位置完全不具有任合戰略重要性。當然,它也可以當一個「地理上孤立而不具地緣政治重要性、但是經濟相當繁榮」的國家。可是一個國家的國力包含了軍事力和經濟力,而軍事和經濟兩者都和地理位置緊密相關。到頭來,巴西或許可以成為經濟大國,但它依舊無法主導國際體系。

  在這樣的情況下,台灣也必須好好考慮自己的處境。台灣的面積不大,可是經濟上卻有著超高的效率。像台灣這樣的國家,最好是能夠位在一個不錯的地理位置,才方便保護自己。因此,台灣身為一個島國,就非常幸運了,因為中國無法入侵台灣。中國的陸軍固然規模龐大,但它的海軍不夠強,所以沒辦法對台灣發動兩棲攻擊,就算發動攻擊也沒辦法長期維持它部隊的補給線。

  要打台灣的話,中國還有其他辦法,例如採用潛艇封鎖、發射飛彈等。如果台灣單靠自己的力量,絕對無法抵擋這種威脅,因此台灣必須尋找一個海上強權國家,並且和這個強權國家維持緊密的戰略伙伴關係。此時台灣的結盟伙伴是美國,雙方的關係也是台灣的國家安全基石。台美的結盟,加上台灣本身島國的地理位置,就足夠解決國防安全上的問題了。

  當然,台美的結盟關係當中還有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美國是否願意繼續挺台灣。美國是否挺台灣的關鍵,並不在於中國(中國只是表面上看起來很可怕而已)。亞洲有另一個海上強權國家,那就是日本。日本擁有足夠的船艦可以培育出大量海事專家,歷史上也曾經是個海上強權,而中國則不具備這些條件。在經濟上,日本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規模遠大於中國。雖然日本目前的經濟發展很慢,也沒賺得太大利潤,但它的龐大規模還是不可忽略。

  此刻的日本,在國際體系中維持著相當低調的角色,幾乎看不到它在國際事務上做了什麼事。可是日本不會永遠這麼低調下去。台灣是個島國,日本是個龐大的區域性海上強權,對台灣來講,下幾代台灣人一定會發現,台灣與日本的關係需要重新界定,而且這件事還很重要。我認為未來的日本會再度興起,而且美國會想辦法壓制日本。在美日的衝突中,台灣站在不錯的立足點上,可以在這兩個相互衝突的大國當中選邊站。我高度期盼台灣能夠持續選擇美國這一邊。

  美國的國力無與倫比,其他國家的力量也很大,但這並不意味著世上剩下的國家就沒有安全和繁榮可言了。歷史上,大國始終存在,比較小的國家也始終能在權力競逐的當中找出活路。台灣也必須這樣,而且台灣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的表現不錯,看起來台灣未來仍然可以繼續維持繁榮。

  喬治.弗列德曼
  二??九年六月十一日

Preface for Taiwan edition of The Next 100 Years

  The Next 100 Years is a book about the future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as a whole. The method it uses for understanding that system is geopolitics.  Geopolitics argues that the national or multi-national state, which has been the found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for several centuries, will continue to be the found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complexity of modern societies requires larger units of organization. Extremely small systems cannot provide the complex internal services required by a modern economy from the state, nor can they provide for any degree of security.

  This view disagrees with those who regard culture or ideology as decisive.  When we look at the history of Russia since it achieved its general modern form in the 18th century, we find that its behavior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had a great deal of continuity in spite of dramatic changes in ideology. It is interesting to note that Stalin’s foreign policy was not markedly different from Czarist foreign policies. Indeed, this was something Stalin was quite aware of, inasmuch as he focused on the geopolitical in executing foreign policy, rather than on ideology. He allied with Hitler, then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created a buffer of states in Eastern Europe to protect the Soviet Union.  It is particularly interesting to note that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eveloped extremely hostile relations with each other in spite of sharing a single ideology. From this and other examples, it would seem that ideology does not explain the behavior of nations very well.

  Samuel P. Huntington has written on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His point of view is not one I agree with. First, there is tremendous conflict within civilizations. In dealing with the Islamic world, for example, there are conflicts between religious factions, ethnic groups and nation states.  These conflicts define the Islamic world.  Other civilization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might clash with elements of the Islamic world, but it is important to see how the United States uses the divisions inside the Islamic world to achieve its ends.  States such as Egypt and Saudi Arabia, both extremely important nations, are as interested in the succ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as are non-Islamic countries.  The world is much more fractious than theories about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al clashes account for.

  Geography determines power. Iceland can have the most brilliant leader and the finest ideology, but it can never shape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Similarly, I argue that the United States could have the worst leader and the most corrupt culture, and its sheer weight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would make it a defining power. The fundamentals of the nation-state are more important to me than the self-perceptions of ideology and culture, or excellence in leadership, although all may have an effect.

  Obviously, the United States is not alone in the world and other countries will try to contain its power in order to protect their interests. Three countries are of immediate importance: Japan, Turkey and Poland.  There are countries that others find important that I do not. One example is India. India is a very large country but it has two weakness. First, it is a multi-national state in which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not been able to overcome the diversity and inefficiencies of many of its state governments.  Thus, India suffers from very uneven internal development in which some regions surge and other regions stagnate. This will cause India to disappoint expectations.  Second, India is geographically isolated. The Himalayas in the north and the jungles to the east block easy access in those directions. A hostile Pakistan blocks it from the west. India’s only path to the world is through the sea, and that sea is controlled by the United States.  It must align itself with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maintain access, which limits its room for maneuver.

  Brazil is also mentioned frequently, and that is a country with tremendous opportunity. But Brazil is an isolated country. If you look at the map in the book, you will see that it is isolated in Latin American itself. On a global basis it is located at a non-strategic point. It is certainly possible to be a prosperous economic power and lack geopolitical weight because of geography. Power is military as well as economic and both depend on geographical position. Brazil will be a great economic power but it will not shape the global system.

  It is in this context that Taiwan must consider its position. It is a small country but disproportionately effective economically.  A country like Taiwan requires a geographical position that protects it from threats. As an island, Taiwan is enormously fortunate.  This is particularly true because the PRC cannot threaten Taiwan with attack. The PRC has a powerful Army but a weak Navy. Its ability to execute an amphibious attack and maintain logistical support to those forces over time is extremely limited.

  The PRC could strike in other ways, trying to isolate Taiwan through submarines and missiles. Taiwan by itself cannot deal with this threat. Therefore, Taiwan will always require a strategic partnership with a major maritime power. At this point, that power is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is is the foundation of Taiwanese national security, which when coupled with Taiwan’s geographical position, solves the problem.

  Of course, the question will be whether the United States will wish to remain in this relationship to Taiwan. The real question here is not the PRC, which appears more threatening than it is. The great Asian naval power is, of course, Japan having both ships and the tradition needed to create naval officers—which the PRC lacks.  Japan is also a much greater economic power than the PRC, being second only to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is not currently growing economically, but growth is not always profitable, and its size is already massive.

  Right now, Japan takes a modest, almost invisible role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This is not a permanent situation. Taiwan is an island. Japan is a powerful regional maritime power. For Taiwan, over the coming generations, defining its relationship with Japan will be critical. I argue that the emergent Japan will be challenged by the United States. In that case, Taiwan will have an advantageous position, in being able to choose between rivals. I strongly expect Taiwan to continue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United States.

  The power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of the second tier countries does not exclude safety and prosperity for other countries. There have always been great powers and other nations made their way within the matrix of power they created. This is what Taiwan will have to do, and it has done it with great success for over half a century.  There is no reason why it will not continue to do so.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未來一百年大預測


ISBN:9789866488252
叢書系列:不歸類
規格:精裝/320頁/16x22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世界史地>通史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未來一百年大預測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序曲
美國時代導論
想像一下你活在1900年的夏天,住在當時世界的首府倫敦。歐洲統御著東半球,沒有地方不是間接或直接由歐洲的首都發號施令。歐洲和平安定,享受著前所未有的富庶繁華,各地因為貿易投資往來仰賴彼此甚鉅,甚至有審慎之士說打仗變成件不可能的事了—如果不是不可能,那麼開打幾個禮拜就會結束了—因為全球金融市場禁不起折騰。未來看起來不會變了:安定繁榮的歐洲會統治世界。

想像一下你正活在1920年的夏天。因為接連不斷的戰爭歐洲四分五裂,整片大陸殘敗不堪。奧匈、俄羅斯、德意志與奧圖曼帝國不見了,戰爭經年累月打下來,上百萬人死非命。美國一隻百萬人的軍隊來去匆匆,結束了這場世界大戰。共產主義籠罩俄國,撐不撐得過去還很難說。像美國與日本等在歐洲勢力邊緣的國家,突然浮上檯面成為關鍵後起之秀。大家據信德國身上壓著和平協定,篤定沒法立刻捲土重來。

想像一下1940年的夏天,德國不但捲土重來,還征服法國把持歐洲。共產主義挺了過來,蘇聯現在與納粹德國同盟。只有大英國協挺身反抗德國,在大部分明理人眼中,戰爭結束了。如果帝德大業無法延續千年,至少歐洲下一百年的命運已就此定調,德國會把持歐洲,繼承歐洲帝國遺產。

想像一下現在是1960年的夏天,德國已經在戰爭中被擊垮,不到五年就敗下陣來。美國與蘇聯從中一分為二,割據歐洲,歐洲帝國瓦解,美國與蘇聯競相逐鹿爭雄。美國用火力強大的核子武器包圍蘇聯,可以在數小時內讓蘇聯煙消雲散。美國已經崛起成為全球強權,控制世界所有大洋,又有足以號令天下的核子戰力。除非蘇聯已入侵德國,征服歐洲,不然維持這樣的僵局對蘇聯已是萬幸。大家對戰爭爆發都有心理準備,而人們的潛意識中,信奉毛澤東思想的狂熱中國是另外一個威脅。

現在想像一下1980年的夏天。美國打了場長達七年的戰爭,輸了,不是輸給蘇聯而是敗給北越共產黨。在眾人及美國人的眼中,這個國家聲勢下滑,不但從越南被趕出來,後來也被趕出伊朗,那裡的油田不再受美國控制,幾乎淪為蘇聯俎上肉。為了圍堵蘇聯,美國和毛澤東領導的中國結盟─美國總統與中國主席在北京友善會晤,看來只有這個聯盟能遏制勢若崛起的強大蘇聯。

想像一下現在是2000年的夏天,蘇聯完全瓦解,中國名義上仍奉行共產主義,但實際上已經變成資本主義國家。北約範圍推進至東歐,甚至進入前蘇聯領域。世界和平富庶,眾人皆知地緣政治已不若的經濟考量重要,剩下都是像海地、科索沃這類彈丸之地的區域性紛爭,不是首要之急。

接著2001年9月11號這天到了,世人又一次開竅了。

ISBN:9789866488252
叢書系列:不歸類
規格:精裝/320頁/16x22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世界史地>通史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未來一百年大預測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439122?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中國大歷史 未來10年:世界霸權大震盪 萬曆十五年 未來20年歐洲變革大預測 匱乏經濟學:為什麼老是在趕deadline?為什麼老是覺得時間和金錢不夠用? 西方憑什麼:五萬年人類大歷史,破解中國落後之謎 種族滅絕 還沒準備好的才叫夢想(附防水書衣) 改變世界的九大演算法:讓今日電腦無所不能的最強概念 黑絲路:從裏海到倫敦的石油溯源之旅 未來10年:世界霸權大震盪 下一個100年:21世紀全球政治、經濟、資源、太空戰爭策略大布局 未來20年歐洲變革大預測 下一個十年:全球變局大預測 中國大歷史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活用論語(一)[Huo Yong Lun Yu ( Yi )]~推薦!

作者:蘇俊源
出版社:多識界
出版日期:2004/11/0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260元

ISBN:9572076035
規格:平裝/320頁/16k菊/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哲學>中國哲學>儒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活用論語(一)


ISBN:9572076035
規格:平裝/320頁/16k菊/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哲學>中國哲學>儒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活用論語(一)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活用論語(一)

ISBN:9572076035
規格:平裝/320頁/16k菊/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哲學>中國哲學>儒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活用論語(一)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276390?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活用論語(三)&生活體現 論語新解讀 活用論語(四)&生活體現 新注新譯論語讀本 易域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科學頑童-費曼[Ke Xue Wan Tong - Fei Man]~推薦!

作者:管家琪
編者:吳欣茹
出版社:文經社
出版日期:2000/10/15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180元

ISBN:957663279X
叢書系列:文經兒童文庫
規格:平裝/160頁/16k菊/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三刷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世界史地>地區史>美洲地區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科學頑童-費曼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本書特色

  費曼說:「科學是很好玩的遊戲。」

  他的一句話,改變了很多人對科學的刻板態度。

  你想成為科學家嗎?你知道怎樣成為科學家嗎?

  爸爸、媽媽想培養孩子成為科學家嗎?

  老師想引導有潛力的學生成為科學家嗎?

  如果看完本書的26個故事,您不發笑、不感動或沒有啟示,離「科學」只怕就很遠了……

  相反的,你或你的孩子、學生,將來在科學上一定可以有很好的成就!

  數年前在天下文化公司出版一系列費曼的成人版傳記,深獲讀者的好評與專家的肯定,並躍登當年暢銷書榜,但費曼的成人傳記大多著墨於他成長後的軼事,對於他最重要的部份─性格的養成、受教育的過程─卻因那些較吸引人的「軼事」被人所忽略(成人版軼事並不適合小朋友閱讀),這些為人所忽略的部份,才是最珍貴的。就如同法拉第的故事一樣,費曼之所以成為費曼,即是本書所想要表達的重點─本書和其他費曼傳記不同之處即在此。

本書簡介

  費曼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曾因對物理量子電動力學有重大成就榮獲諾貝爾獎;他也是把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發展為實際應用,從而與一群科學家合作,比德國早一步發明原子彈,進而終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人。

  費曼是公認的「科學頑童」,科學當做是「很好玩的遊戲」,一生都對周遭事物保持好奇、懷疑、研究、動手實驗,揭開發現的態度。人們敬佩他的學問、成就,又喜愛他的風趣、創意。他成為最愛玩的科學家。

  本書有五章、26個故事,記述費曼從小是「好奇寶寶」的許多有趣的故事,以及他的父母、老師如何培養他走上科學之路。想成為科學家嗎?本書是兒童、青少年最好的入門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科學頑童-費曼


ISBN:957663279X
叢書系列:文經兒童文庫
規格:平裝/160頁/16k菊/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三刷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世界史地>地區史>美洲地區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科學頑童-費曼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科學頑童-費曼

ISBN:957663279X
叢書系列:文經兒童文庫
規格:平裝/160頁/16k菊/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三刷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世界史地>地區史>美洲地區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科學頑童-費曼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135863?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月光三部曲Ⅰ:淡水女巫的魔幻地圖(第四版) 河馬教授說故事:大自然裡的生命教育 拉拉的自然筆記(新版) 我的第一本台灣文化地圖書 機智阿凡提 跟著達爾文去旅行:第二次環遊世界之旅(巴塔哥尼亞高原和火地島) 牧羊豹:沈石溪動物小說 出發!航向太陽系 圖說台灣地名故事 吳哥之美 宮崎駿:傳遞幸福的動畫大師 五月木棉飛-福爾摩莎自然繪本 100個你一定要知道的歷史故事Ι 原來宇宙是這樣子啊! 夏綠蒂的網(二版)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語新解[Lun Yu Xin Jie]~推薦!

作者:錢穆
出版社:東大
出版日期:2004/07/30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50元

ISBN:9571927708
規格:平裝/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哲學>中國哲學>儒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論語新解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朱子有《論語集注》,為中國八百年來一部人人必讀之書。但此八百年中,又生許多說法。本書乃就朱子以下的名家說法,加以條貫整理,補充珠住未及。所謂新解,乃朱子以下之新,非欲破棄珠注以為新。讀者可由此書來讀珠注,奕可讀朱注後再讀此卷,庶乎更得《論語》之真諦。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論語新解


ISBN:9571927708
規格:平裝/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哲學>中國哲學>儒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論語新解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論語新解

ISBN:9571927708
規格:平裝/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哲學>中國哲學>儒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論語新解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287442?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論語正義 【台灣小糧口】梅花餅150g/包 古今本竹書紀年8種 (4版) 臺灣史 中國古代考試制度 文章自在 小王子【珍藏獨家夜光版】(注音版) 錢穆講中國文學史 中國思想史 錢穆講中國經濟史 經典。孔子 論語 新譯論語新編解義 論語:白話譯註 錢穆先生著作新校本:論語新解 新譯四書讀本(六版)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藝術生活:表演藝術大師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自傳(My Life in Art)~推薦!

作者:史坦尼斯拉夫斯基
譯者:瞿白音
出版社: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6/03/16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00元

ISBN:9574451305
叢書系列:愛說戲系列
規格:平裝/352頁/16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語文:中英對照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世界史地>地區史>歐洲地區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我的藝術生活:表演藝術大師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自傳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身為戲劇史上最偉大的演員之一,俄國戲劇大師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自傳筆下,流露出對戲劇由衷的熱情,以溫暖、生動而寫實的口吻,細述他活躍舞台的童年、業餘演員的磨練、創立莫斯科藝術劇院的艱辛,及俄國大革命的考驗。他從表演及生活當中觀察人們,研究出一套獨門的表演方法,之後發展成當代重要的戲劇表演體系──史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他對戲劇的深刻思考與體悟,啟發了諸多演員及劇場工作者。

一位世界舞台上的重要人物,戲劇史上最偉大的人之一。──紐約先驅論壇報(N. Y. Herald-Tribune)

這是一本睿智而令人愉悅的書……給演員許多明智而實用的忠告。──泰晤士報文學評論資料庫(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全書充滿娛樂性,穿插著犀利的觀察與大量的生活智慧……是多年來關於戲劇最有趣而具獨創性的一本書。──每日郵報(Daily Telegraph) 本書是我的啟發泉源。──勞倫斯.奧利佛爵士(Sir Laurence Oliver, 1907-1989)

作者簡介

史坦尼斯拉夫斯基(Constantin Stanislavsky, 1863 - 1938)
  生於莫斯科,是富商之子,自小熱愛戲劇。1897年成立莫斯科藝術劇院,是俄國第一個專業劇團,1898年演出由契訶夫(Anton Chekhov)創作的《海鷗》一劇,獲得空前成功,奠定了莫斯科藝術劇院在俄國戲劇界的重要地位。
  史坦尼斯拉夫斯基是出色的導演、演員,也是戲劇理論家。他認為演員必須精於觀察,揣摩真實生活中的行動,同時應有相當的心理學訓練,能想像角色的心理狀態,並通過頻繁的排演,在舞台上投射出真實生活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我的藝術生活:表演藝術大師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自傳


ISBN:9574451305
叢書系列:愛說戲系列
規格:平裝/352頁/16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語文:中英對照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世界史地>地區史>歐洲地區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我的藝術生活:表演藝術大師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自傳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我的藝術生活:表演藝術大師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自傳

ISBN:9574451305
叢書系列:愛說戲系列
規格:平裝/352頁/16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語文:中英對照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世界史地>地區史>歐洲地區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我的藝術生活:表演藝術大師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自傳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327603?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演員自我修養 演員的挑戰 劇場人類學辭典 劇場及其複象——阿鐸戲劇文集 開放的門:對於表演與劇場的思考 演員筆記30篇 戲劇原理 導演與演員一起工作:談「史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運用經驗 世界戲劇藝術欣賞-世界戲劇史 觀念物理+觀念化學(共11冊)(附贈《觀念數學1+2》) 演員自我修養 演員的挑戰 劇場人類學辭典 導演與演員一起工作:談「史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運用經驗 演員筆記30篇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