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博客來BOOKS - 2017國際書展 (一年一度「折扣最大、品項最多」線上書展。包含中文、外文、簡體、雜誌、MOOK、CD/DVD,史上最強,6萬種參展商品3折起!滿999再現折100元!)

目前分類:社會科學 (5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建構南洋兒童:戰後新馬華語兒童刊物及文化研究〈簡體書〉[Jian Gou Nan Yang Er Tong : Zhan Hou Xin Ma Hua Yu Er Tong Kan...]~推薦!

作者:徐蘭君,李麗丹/編
出版社:八方
出版日期:2016/11/18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90元

ISBN:9789813147928
規格:平裝/274頁/17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其他

 ►GO►最新優惠► [書籍]建構南洋兒童:戰後新馬華語兒童刊物及文化研究〈簡體書〉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編者簡介

徐蘭君


  北京大學中文系本科和碩士畢業,後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系博士,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研究興趣包括現當代中國文學和電影、現代兒童概念進化史與現代中國文化之間的關係,冷戰政治與亞洲文化等,出版有《兒童的發現:現代中國文學及文化中的兒童問題》(與ANDREW  JONES合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兒童與戰爭:國族、教育及大眾文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目前完成英文書稿The Child and Chinese Modernity: Producing the Child in Modern Chinese Culture。近年開展的另一重點研究計畫是考察40-70年代中國大陸、香港及東南亞地區文學出版、電影、廣播和話劇等領域的文化跨國互動網路與亞洲區域的冷戰政治之間的關係。

李麗丹

  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學士,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碩士。曾在北京藝術大學任講師,目前在新加坡教育界任職。

  論文被收錄於《繽紛的視野——世華文學作品評析》(臺北:唐山出版社,2013)。2014年完成論文《新加坡小學華文教科書對兒童國民意識的建構(1965-1978)》。
 

►GO►最新優惠► [書籍]建構南洋兒童:戰後新馬華語兒童刊物及文化研究〈簡體書〉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兒童”是建構歷史和文化的重要概念及方法。

  本論文集以戰後新馬地區出版和發行的兒童期刊以及教科書等為主要研究物件,結合口述採訪新馬當地書局歷史和原始檔案資料,在將“南洋兒童”概念歷史化。同時,重點分析其發展變化與當地新興的反殖民話語、民族國家的興起、新馬與香港之間出版產業的互動網路以及華人的身份認同等重要課題之間的複雜關係,從而提供另一種觀念和理解20世紀中後期亞洲區域內部華語語系文化互動的方式。

  全書收錄的11篇論文主要對期刊《馬來亞少年》、《世界兒童》、《南洋兒童》、《兒童樂園》和《少年樂園》等的研究;也收錄當地出版人口述歷史的訪問,以及對當地出版公司出版建制和發行網路構成的梳理和論述。
 

►GO►最新優惠► [書籍]建構南洋兒童:戰後新馬華語兒童刊物及文化研究〈簡體書〉


ISBN:9789813147928
規格:平裝/274頁/17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其他

►GO►最新優惠► [書籍]建構南洋兒童:戰後新馬華語兒童刊物及文化研究〈簡體書〉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書籍]建構南洋兒童:戰後新馬華語兒童刊物及文化研究〈簡體書〉

ISBN:9789813147928
規格:平裝/274頁/17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其他

►GO►最新優惠► [書籍]建構南洋兒童:戰後新馬華語兒童刊物及文化研究〈簡體書〉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5706?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民族主義與當代社會:民族主義研究論文集 月刊少女野崎同學(08) 小企鵝搭火車 小小人兒來幫忙:搜救大隊出動了 明天請和我談戀愛!(01)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Tu Jie Fa Xue Xu Lun : Guo Jia Kao Shi De Di Yi Ben Shu...]~推薦!

作者:錢世傑
出版社:十力文化
出版日期:2016/11/15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680元

ISBN:9789869344029
叢書系列:國考館
規格:平裝/640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雙色印刷/三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法律>概論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錢世傑


  現任:
  國立中央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學歷:
  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
  中原大學財金法律所碩士
  台北大學資訊管理所碩士

  臉書社團:J教授國考讀書會
  臉書帳號:www.facebook.com/mjib007
  部落格:山林中荒廢的法律小屋 blog.chinalaw.org
  E-mail:jackiechien@hotmail.com

  出版著作:
  「圖解理財幼幼班」、「圖解魅力學」      (十力文化)
  「圖解國文_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       (十力文化)
  「圖解法律記憶法_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 (十力文化)
  「圖解憲法_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       (十力文化)
  「圖解行政法_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     (十力文化)
  「圖解刑法_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       (十力文化)
  「圖解刑事訴訟法_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 (十力文化)
  「圖解民法_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       (十力文化)
  「圖解民事訴訟法_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 (十力文化)
  「民事訴訟_第一次打民事官司就OK!」   (十力文化)
  「刑事訴訟_第一次打刑事官司就OK!」   (十力文化)
  「車禍資訊站_第一次打車禍官司就OK!」 (十力文化)
  「圖解不動產買賣_買房子的第一本書」   (十力文化)
  「圖解數位證據」                      (十力文化)
  「圖解個人資料保護法」                (十力文化)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法學緒論概說***

  感謝廣大讀者的支持,讓本書進入第三版,本次改版除了新增考題外,更融合至今讀者曾問過關於他們準備國家考試時最常遇到的問題,在此統一整理、希望幫助考生們奠定法學緒論的基本觀念,打好基礎。

  第三版藉由新增的考題和內容,提升豐富度、並提供答題技巧以及解決法律條文難以記憶和應用之困擾,以期能幫助讀者在準備考試時更可以鎖定方向,因此,幫助背負時間壓力的考生,如何在有限時間內精準掌握重點解題,是本書的目標。

  國家考試有關法學基礎知識的科目繁多,諸如法學知識、法學知識與英文、法學緒論、法學大意。其中,「法學知識與英文」的考試科目,除了英文之外,還包括憲法、法學緒論兩個科目(憲法與法學緒論是否分開,端視命題大剛如何編列,如第6~7頁命題大綱就憲法納入其中),其中英文佔20題,憲法及法學緒論共佔30題。如果是考試科目名稱為「法學緒論」或「法學大意」,則50題通通都考法律相關知識,考題更具有廣度與深度。

  基本上,法學緒論的內容,除了憲法(包括大法官會議解釋)外,主要就是民法、刑法、訴訟法、行政法、商事法、選罷法令、勞資關係、社會保險、兩性及弱勢族群法令,每一年的範圍都不太一樣,例如有時候會考大量的大法官會議解釋,可是隔年可能只出個一兩題,範圍可以說是相當地廣泛,由於範圍相當廣泛,也就造成實際出題結果的不確定性。

  其中尤以憲法及大法官會議解釋佔相當大的比例,民法、刑法、行政法、法律基本概說等也都是考試的常客。其它部份,則偶爾出個一到二題,例如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公司法、著作權法、全民健保法、勞動基準法、兩性平等法等,也是值得花時間準備的範圍。

  法學緒論難以拿高分最大的問題在於範圍太廣,憲法、行政法、民法、刑法這四科,就讓人望而生畏,再加上基本法學概說與公司法、著作權法等相關法令,恐怕就讓人頭暈目眩了。

  筆者將多年替讀者分析的資料整理起來,加上憲法、行政法、民法、刑法這四科曾經考過的菁華考題與解析集結成冊。並透過網路建置了一套完整的資料增補平台,讓讀者能隨時獲得最新的考題資訊,相信能更有效的成為讀者面對法學緒論考試的基礎。

  除了將上述各法圖解化之外,更加精選最近幾年國家考試的選擇試題,透過詳細的分類,讓讀者能在閱讀完一個段落後,立即透過考題的練習,檢視自己學習的成果,許多較困難的考題,也會將「解析」呈現在該考題下方,降低自己學習上的困難。

  圖解,不是簡單畫個圖

  市面上的圖解書,圖解的功能有些是著眼於分類整理,有些是讓考生一看就懂,有些則是描述一些案例事實。但是,卻有更多號稱圖解的書籍,只是讓單調的文字搭配兩三張插圖,甚至是沒有太大的意義圖案。如果只是簡單的幾張圖,配合上偶爾出現的樹狀圖或表格,這樣子要稱之為「圖解」,也太牽強了。

  筆者一直致力於突破新的圖解方式,雖然由於版面的限制,無法完全以豐富的圖解來協助讀者閱讀,但是筆者自己成立的部落格、臉書社團與粉絲團,還是免費地提供許多優質的圖解內容與案例分析,讓讀者能夠獲得更多的補充資料,以因應日益競爭的考試。

本書特色

  1.透過生活化的實務案例、淺顯易懂的文字說明,以及化繁為簡的圖像式閱讀,輕鬆吸收生硬法條中的關鍵知識。

  2.藉由系統性統整概念,層層剖析相關案例及歷年考題,幫助讀者橫向全盤知悉、縱向深入瞭解公司法。

  3.協助讀者強化學習效率,更能夠抓準出題的方向,精準掌握國家考試出題趨勢。

  4.在學習法學緒論的同時,更能學習法學相關科目的建構,一舉數得。

  國考達人說:這是一本讓你一看就懂的工具書!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ISBN:9789869344029
叢書系列:國考館
規格:平裝/640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雙色印刷/三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法律>概論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ISBN:9789869344029
叢書系列:國考館
規格:平裝/640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雙色印刷/三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法律>概論

►GO►最新優惠► [書籍]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4109?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圖解行政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表裏日本:民俗學者的日本文化掃描 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二版) 像我們這樣的文化恐怖份子:文化資產與城市記憶守護筆記 圖解民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九大政局突變[Shi Jiu Da Zheng Ju Tu Bian]~推薦!

作者:王淨文,季達
出版社:新紀元
出版日期:2016/11/15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00元

ISBN:9789887734116
叢書系列:時事新聞
規格:平裝/336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中國研究

 ►GO►最新優惠► [書籍]十九大政局突變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王淨文、季達


  現任:新紀元周刊副總編輯

  作為海外學者,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故土正在發生鉅變,如實記錄下這歷史性的一幕幕,是我們團隊精誠合作的共同願望。

  已發表中國大變動系列叢書---習近平軍委布局內幕、江澤民逼習近平反目成仇......等   40多本書
 

►GO►最新優惠► [書籍]十九大政局突變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習近平軟禁江澤民
‧十九大前後破局真刀真槍:改制、問責、反貪、抓江、捕曾


  2016 年8月17日,江澤民年滿90。經由江澤民派系控制的媒體釋假消息和製作的假照片說“習近平率6名常委去江家拜壽”。真實情況是,江已被習近平帶走,內控起來了。只是這張牌太猛,只有各方準備到位后,習才會拋出來,否則政局會出現動蕩,就像周永康案一樣,周被抓半年后才公佈。

  不過此舉極大地改變了中共19大政局,習近平有更大空間將按照自己意願來安排未來。如何把江澤民罪行公佈於世呢?這不但需要一個清洗江派的過程,也需要一個制定新規的過程,同時還需要一個民眾認知的過程,這個過程也是中國社會發生巨變的最後一役。本書講述的就是這些鮮為人知的內幕新聞。

  本書是“中國大變動系列叢書”的暢銷書:No 039《習江同臺閱兵 中國亂局升級》和 No 041《全中國坐等出事》的續集。
 

►GO►最新優惠► [書籍]十九大政局突變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第一章2016新年伊始傳江澤民被軟禁細節
第一節江澤民被軟禁細節傳出
第二節習批「太上皇」新年四舉措鎖定江
第三節律師當庭直指:指江澤民才是大罪犯
第四節胡勛璧被「雙規」曾掩蓋江淫亂醜聞

■第二章王岐山上海設局習、江撕破臉
第一節習、江鬥撕破臉王岐山問責「上海幫」
第二節習、王囑咐紅二代「六不准」為打江清場
第三節上海多部門主官變動市長楊雄大祕換人

■第三章江派玩「高級黑」逼宮暗殺政變
第一節《東方又紅》藏殺機疆媒攻擊習近平
第二節「最後領導人」報導 正值「倒習公開信」事件
第三節暗潮洶湧:攻擊習近平暗害彭麗媛
第四節「倒習公開信」或涉政變無界新聞被關閉

■第四章江詭異「復出」坐實被軟禁傳聞
第一節石碑斷、微博現、蛤粉變江澤民滅頂在即
第二節江缺席又「復出」坐實被軟禁傳聞
第三節中國歌王當眾撕毀與江澤民的合影

■第五章江派拋巴拿馬文件瘋狂進攻
第一節巴拿馬文件曝光中共現任常委離岸洗錢陸港居首
第二節巴拿馬文件發酵幕後主使藏身中南海?9
第三節巴拿馬文件曝薄谷開來殺人內幕
第四節「巴拿馬文件」的幕後神祕爆料人
第五節習用兩個會議回應巴拿馬文件

■第六章習抓河北王張越江澤民慌了
第一節「河北王」被抓江澤民慌了
第二節張越落馬牽出江綿恆內幕
第三節張越案曝黑吃黑律師震驚

■第七章習抓住江派死穴連出四招
第一節習近平連出四招反擊倒習聯盟第一槍
第二節江澤民最後悔的蠢事:「4.26」政治局會議內幕
第三節律師:大陸司法已不敢囂張迫害法輪功

■第八章江陷十面埋伏習訪黑施壓
第一節最新政局:江澤民身陷十面埋伏
第二節習訪黑龍江釋三重信號打擊江澤民
第三節「六四」前三天17名江派官員被查

■第九章真刀真槍破局19大變化多
第一節19大破局改制問責反貪抓江捕曾
第二節習近平三年磨一劍19大人事變化大
第三節習江鬥的江不是幾個人而是一體系.

■第十章共青團受江派操控被降格
第一節共青團討伐趙薇中宣部藉台獨添亂
第二節習多次警告無效團中央被降格
第三節共青團「高位截癱」共產黨「滿身流膿」

■第十一章習藉寧夏宣布克敵制勝
第一節習藉「長征勝利」發出決戰信號
第二節習用問責制擺脫「擊鼓傳花」霉運

■第十二章百度解禁習強勢換人
第一節北戴河期間百度突然解禁「活摘器官」
第二節北戴河會議習強勢換人
第三節上海幫藉宗教所反撲

■第十三章江生日雙方動作傳信息
第一節江生日遇鬼節天顯異象鳳凰網祝壽被罰
第二節習給江「送禮」:不得凌駕法律之上
第三節假祝壽照突顯江澤民被控

■第十四章香港器官移植大會內幕
第一節欲蓋彌彰器官大會突顯江派活摘
第二節官媒抹粉被當眾打臉
第三節習默許移植大會內幕
 

►GO►最新優惠► [書籍]十九大政局突變


ISBN:9789887734116
叢書系列:時事新聞
規格:平裝/336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中國研究

►GO►最新優惠► [書籍]十九大政局突變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書籍]十九大政局突變

ISBN:9789887734116
叢書系列:時事新聞
規格:平裝/336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中國研究

►GO►最新優惠► [書籍]十九大政局突變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5264?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習近平的總統制 習近平王岐山十九大布局 像我們這樣的文化恐怖份子:文化資產與城市記憶守護筆記 名叫海賊的男人(上下冊合售) 公司、合約與財務結構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習近平的總統制[Xi Jin Ping De Zong Tong Zhi]~推薦!

作者:王淨文,季達
出版社:新紀元
出版日期:2016/11/15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00元

ISBN:9789881396099
叢書系列:時事新聞
規格:平裝/344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中國研究

 ►GO►最新優惠► [書籍]習近平的總統制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王淨文、季達


  現任:新紀元周刊副總編輯

  作為海外學者,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故土正在發生鉅變,如實記錄下這歷史性的一幕幕,是我們團隊精誠合作的共同願望。

  已發表中國大變動系列叢書---習近平軍委布局內幕、江澤民逼習近平反目成仇......等   40多本書

►GO►最新優惠► [書籍]習近平的總統制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透視十九大中南海高層突破性佈局
  ‧廢除指定接班制及常委制
  ‧昔日政治局常委各管一攤格局被習破除了


  昔日政治局常委各管一攤、各自為王的分散格局被習破除了,此舉有深意。

  2016年夏天,市面上出現不少有關習近平當總統的書刊,而最早透視此事的,是2014年1月30日出刊的《新紀元》周刊。

  當時習近平剛剛出任「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習早就是黨、政、軍最高首領,為何還要充當「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等十多個「小組的組長」呢?是習要「大權獨攬」搞獨裁嗎?還是習深陷胡溫「政令不出中南海」的相同處境?《新紀元》當時分析說:面對江澤民集團的各種挑釁及政變暗殺,習近平為了實現其「施政綱領」,就必須得學美國總統制,讓自己具有一票否決的權威性。

  假如像歐洲那種內閣議會制,或中共目前所謂的中央常委會集體領導制,江派的幾個常委就會趁機暗中作梗,再加上中共一黨專政的意識形態,這樣的局面拖得越久,習近平會越來越危險。

  隨後幾年慘烈的「江習生死博弈」充分證明了這點。如今更多事實顯示習近平正往「總統制」方向去部署,也就是說,「習當總統」是被逼出來的,不過逼他的不只是江派,更多的還是政局大勢以及歷史潮流。

  《蔣經國傳》已於2016年1月由華文出版社出版發行。該中文版封面上突出「台灣民主與現代化的推手」、「理解20世紀的中國,理解蔣經國的抉擇」字樣,此書能在大陸公開發行,意味深長。

►GO►最新優惠► [書籍]習近平的總統制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前言

■第一章習近平與眾不同之處
第一節與過往中共總書記相比習與眾不同
第二節拋棄中共習近平可望名垂青史

■第二章習提「執政黨要中國化」
第一節習仲勛百年冥誕六大不尋常
第二節毛澤東被大會堂「掃地出門」
第三節36米毛像被官方拆除釋去共信號
第四節習邀專家支招「執政黨要中國化」

■第三章習近平大權獨攬的因由
第一節「防止江政變習必須擴權」
第二節習近平的權與威
第三節六常委都向習「匯報」
第四節習提權力清單專家談總統制

■第四章中國要信仰法治與民主
第一節「信仰法治」國級評論顯示習要做大事
第二節俞可平:以民主法治破解專制
第三節「若黨徹底腐敗人民可推翻」
第四節共青團高位截癱共產黨滿身流膿

■第五章王岐山撐腰任志強放炮
第一節任大炮令中紀委中宣部對轟
第二節王岐山還擊處理任志強被叫停
第三節任志強曾多次發表對中共不滿言論
第四節任志強遭處分雙方都要他退黨.

■第六章推宗教自由才能得民心
第一節天安門鎮樓之寶遭拆除凶象頻現
第二節習反腐指向原教旨極左勢力
第三節習向「新黑五類」釋善意的背後
第四節習推動宗教自由順天意得民心

■第七章習廢接班制體制逼習決裂
第一節接班人都很慘習或廢除接班制
第二節江派搞體制反水逼習與黨決裂
第三節蔣經國:從堅定黨員到反共領袖

■第八章學者們為習當總統造勢
第一節俞可平談合法性喻走新路
第二節鄭永年、汪玉凱談總統制
第三節習近平會被逼得走新路
第四節王滬寧新權威主義為習鋪墊總統制

■第九章傳統文化是習「戰略資源」
第一節習被稱為儒生官媒破「左毒」
第二節傳統文化是習「戰略資源」

■第十章國際壓力下中國巨變在即
第一節美國通過343決議給習抓江契機
第二節習近平張德江在黨校激戰總統制
第三節不再沉默中產階級籲大變革
第四節俞可平談俄國轉型大變局進行中

■第十一章三退潮衝擊中共滅亡指日可待
第一節2017亡黨?五把火連燒中共
第二節毛澤東鄧小平都預言中共滅亡
第三節危機前所未有三退成潮流

■第十二章官方熱議總統制習一言九鼎
第一節學者倡總統制習一人定奪南海軍演
第二節習用問責制擺脫「擊鼓傳花」
第三節「洪荒少女」不感謝黨中國在變

■第十三章習近平基層「鬧革命」
第一節發動基層「鬧革命」
第二節黨校教授公開批馬毛左派談民主

■第十四章劉伯溫預言習滅中共建新政
第一節國共內戰、日本侵華及中共奪權
第二節中共統治時期及後中共時期
第三節警世預言及尾聲

►GO►最新優惠► [書籍]習近平的總統制


ISBN:9789881396099
叢書系列:時事新聞
規格:平裝/344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中國研究

►GO►最新優惠► [書籍]習近平的總統制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書籍]習近平的總統制

ISBN:9789881396099
叢書系列:時事新聞
規格:平裝/344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中國研究

►GO►最新優惠► [書籍]習近平的總統制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5265?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十九大政局突變 習近平王岐山十九大布局 像我們這樣的文化恐怖份子:文化資產與城市記憶守護筆記 表裏日本:民俗學者的日本文化掃描 民族主義與當代社會:民族主義研究論文集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習近平王岐山十九大布局[Xi Jin Ping Wang Qi Shan Shi Jiu Da Bu Ju]~推薦!

作者:王淨文,季達
出版社:新紀元
出版日期:2016/11/15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00元

ISBN:9789887734109
叢書系列:時事新聞
規格:平裝/336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中國研究

 ►GO►最新優惠► [書籍]習近平王岐山十九大布局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王淨文、季達


  現任:新紀元周刊副總編輯

  作為海外學者,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故土正在發生鉅變,如實記錄下這歷史性的一幕幕,是我們團隊精誠合作的共同願望。

  已發表中國大變動系列叢書---習近平軍委布局內幕、江澤民逼習近平反目成仇......等   40多本書
 

►GO►最新優惠► [書籍]習近平王岐山十九大布局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抓捕高層政變要員
‧過半數省份一把手已於十九大前夕換將
‧由中紀委當清道夫,習近平勢力紛紛登上政治舞台,為19大布署


  中共軍隊和武警(包括政法委),被稱為「槍桿子」和「刀把子」,過去20多年一直被江澤民集團牢牢掌控,於是江派才有資本搞出系列政變,企圖把習近平推下台。作為反擊,習近平拿下了周永康和徐才厚、郭伯雄。首輪軍改完成後,軍中依舊多是徐、郭餘黨,而且江派還搞出了「倒習公開信」。郭伯雄曾說:大軍區將領只有四位沒給他送過禮。於是2016年後,習展開了第二波清洗。

  本書是新紀元系列叢書No 028《習近平軍委布局內幕》及No 043《習近平軍改揭祕》的續篇,主要講述2016年兩會以來,習陣營拿下更多軍中江派政變要員為19大清場,同時為新軍委成立鋪路。

  開車急轉彎時,最需要抓緊方向盤,習近平為19大後「走新路,謀大事」,正在抓緊「槍桿子」和「刀把子」
 

►GO►最新優惠► [書籍]習近平王岐山十九大布局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序言習近平勢力紛登政治舞台

■第一章江澤民貪腐治軍結惡果
第一節胡錦濤禁軍隊經商兩軍委副主席不理會
第二節徐才厚死前頭部腫大嚇人
第三節江澤民組建貪腐「私家軍」內幕曝光
第四節江澤民為防被清算提拔郭、徐禍亂軍隊

■第二章盤點四年來習改革成果
第一節中共政法系10名落馬「老虎」大盤點
第二節首輪軍改未徹底習近平啟動第二輪軍改
第三節習近平屢遭武力攻擊港媒曝保鏢甄選內情

■第三章公安部新規錯案終身追責
第一節公安部新規:錯案終身追責迫害將被清算
第二節防公安濫權兩會代表提兩建議「削權」
第三節大陸菁英喊話兩會代表提案清算江澤民
第四節政協委員朱征夫三大提案釋信號

■第四章法官招妓徐才厚死於愛滋
第一節最高法副院長公開叫板習背景揭祕
第二節法官招妓案涉江侄習清洗司法體系
第三節徐才厚的真正死因與王岐山的苦惱
第四節周永康成前車之鑒武警將由軍委主席統領

■第五章習清洗御林軍少將跳樓
第一節中辦大清洗警衛局95%官員下台
第二節御林軍副帥被捕少將中南海跳樓
第三節倒習陰謀:暗殺+包裝「小毛澤東」
第四節持兩本護照外逃副部高官被「秒殺」

■第六章政法王張越參與政變黑幕
第一節與郭文貴勾結圈錢堪比大片
第二節有江澤民保護張越延遲被抓
第三節充當江派馬前卒張越落馬
第四節北戴河會前張越被快速審理

■第七章軍改困境與「碩士嫖娼死」
第一節想脫胎換骨學美軍習軍改面臨大考
第二節習任聯指總指揮親自壓陣
第三節「嫖娼死」驚動習公安部緊急開會
第四節雷洋事件百日校友發祭文被刪除

■第八章政法委高官承認江澤民死罪
第一節極不尋常的全國武警實戰大演習
第二節四個政法委高官錄音證實中共活摘器官
第三節英文報告:巨額利潤下的國家殺人機器
第四節習當局立司法新規為抓江鋪路

■第九章李繼耐廖錫龍被抓軍委全爛掉
第一節前軍委全爛掉習要追「軍委首長」責任
第二節李、廖暗殺劉源被查後玩花招引習震怒
第三節聶樹斌案牽出國安部長許永曜
第四節「軍中高手」撰文重批宣傳系統

■第十章八一前習近平清洗軍隊
第一節45天81將領換職從上而下清洗軍隊
第二節大陸百萬公安受訓圍觀拍攝人人當記者
第三節央視報導暴露中共軍事致命缺陷
第四節郭伯雄向江澤民、釋永信求救內幕曝光
第五節曹建明及時轉身向習看齊北戴河「得賞」

■第十一章抓軍中「政變狠手」田修思
第一節5000萬買官1.3億退贓仍被抓
第二節習終於拿下「江派軍中特務頭子」
第三節馬航失蹤內幕:曾慶紅借刀殺人
第四節馬航殘骸顯示機長蓄意墜機

■第十二章「習家軍」成形新軍委浮現
第一節習提拔少壯派下屆軍委名單浮現
第二節習4年提拔23上將罷斥56將軍
第三節4天連升11武警主官習布局抓江
第四節「師從美軍」習願付百萬遣散一大校

■第十三章緊扣現實「防政變」帖瘋傳
第一節北戴河剛結束「防政變」就瘋傳
第二節「可能的政變形式」都發生了
第三節對抗政變要「除惡務盡」
第四節「防政變」風聲緊習數次遭遇暗殺

■第十四章參與政變前武警司令被秒殺
第一節前武警司令王建平被秒殺內幕
第二節「全停辦」要處理「複雜敏感項目」
第三節大陸國家級功臣的悲慘遭遇
第四節軍中「河南幫」賈廷安倒計時
 

►GO►最新優惠► [書籍]習近平王岐山十九大布局


ISBN:9789887734109
叢書系列:時事新聞
規格:平裝/336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中國研究

►GO►最新優惠► [書籍]習近平王岐山十九大布局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書籍]習近平王岐山十九大布局

ISBN:9789887734109
叢書系列:時事新聞
規格:平裝/336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中國研究

►GO►最新優惠► [書籍]習近平王岐山十九大布局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5268?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十九大政局突變 習近平的總統制 像我們這樣的文化恐怖份子:文化資產與城市記憶守護筆記 名叫海賊的男人01【漫畫】 知食:用消費改變世界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Relational Being: Beyond Self and Community)~推薦!

作者:肯尼斯.格根
原文作者:Kenneth J. Gergen
譯者:宋文里
出版社: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16/11/15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800元

ISBN:9789863570776
叢書系列:Master
規格:平裝/640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心理學>概論

 ►GO►最新優惠► [書籍]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肯尼斯•格根(Kenneth J. Gergen)


  國際知名的美國心理學家、後現代社會建構論的主要奠基者與倡導者。其主要研究領域為:自我敘事、社會建構過程、關係理論、文化批判等。目前擔任斯沃斯摩爾學院(Swarthmore College)教授,並受邀至世界各地的幾所主要大學擔任客座教授。他也是國際社會建構思潮重鎮陶斯研究院(The Taos Institute)的創始者之一及董事會主席。

  肯尼斯•格根在西方心理學界影響深遠,從上個世紀八〇年代開始,他的後現代社會建構論就是心理學界最重要的探討議題。1982年以《邁向社會知識的轉型》(Toward transformation in social knowledge)一書奠定其學術地位。他和其他響應「社會建構主義」的學者們合作,編撰許多不同主題的著作,被視為社會建構運動的領軍人物。

  格根主張解構心理學中的「經驗實證論」或「邏輯實證論」,提議以不同源流的學術路線,來共同搭建美國學術所需的「新科學」。他的著作集詮釋學、辯證法、批判論述、後現代主義與關係論之大成,為美國心理學界引進一個更寬廣的視域及對話可能。格根教授更將其社會建構理論實際應用於社會變革的實踐,他積極參與當代文化生活的各個面向,包括自我、技術、公民社會、組織變革與發展、心理治療、教育實踐、老年化問題和政治衝突。

  格根的著作豐富,作品在全世界獲獎無數,並在期刊和雜誌發表了超過三百篇文章。其重要著作還有《飽和的自我》(The saturated self, Dilemmas of identity in contemporary life, 1991)、《關係的責任》(Relational responsibility, 1999)、《實在與關係》(Relational Being, 1994)、《語境中的社會建構》(Social Construction in Context, 2001)、《醞釀中的變革:社會建構的邀請與實踐》(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 2009,繁體中文版由心靈工坊出版)等。

譯者簡介

宋文里


  美國伊利諾大學(Urbana-Champaign 校區)諮商心理學博士,國立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天主教輔仁大學兼任教授。專長領域為文化心理學、藝術心理學、文化的精神分析、宗教研究、批判教育學等。

  1986年起在清華大學社人所、社會所先後開設論述心理學、文化心理學、文化的精神分析,乃至其他跨學科專題,經常使用格根的著作(包括他所編的各種專輯)為教本,後來也延續到輔仁大學的心理學研究所至今。

  譯有《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Carl Rogers),《人類本性原論》(E. O. Wilson),《教育的文化:文化心理學觀點》(Jerome Bruner)、《宗教的動力心理學》(Paul Pruyser)與《正常人被鎮壓的瘋狂:精神分析,四十四年的探索》(Marion Milner)等書,另有專文著作及文化藝術評論多篇,他也喜歡畫畫,寫感應詩,以及寫寓言、童話。
 

►GO►最新優惠► [書籍]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獲美國專業與學術傑出出版獎(The PROSE awards)、
媒體生態學會高夫曼學術傑出獎(社會互動生態學獎項)

  主流觀念認為,主體是自我指向的行動智者,但《關係的存有》對這個啟蒙時代以降的個人主義傳統提出異議,認為我們必須超越將「個體人」視為知識起點的理論傳統,因為我們正在承受它的知識所帶來的現實苦果。

  本書開拓了另一種視野,反轉、淘洗既有的觀念,帶領讀者重新認識「關係」的優先性:從本質上來說,關係才是知識建構的場所。主體的知識、推理、情感和道德是在以關係為中心的情景中產生的。主體間的相互溝通和影響非常重要,知識的發展是一種社會現象,並且只有在溝通中產生意義。關係的歷程先於個體。

  本書是將心理論述還原到關係場域的反思之作,其脈絡交織作者個人生活故事的夾敘、思想理論的對話,亦有當代公共議題的探討――從人際關係、社群生態、教育學習、心理治療、政治文化、世界體系到靈性領域的存有網絡。肯尼斯•格根捨棄艱澀的學術書寫,採取「多態語氣」的寫作方式,以各種體裁的交織拼圖本書,避免意義僵固與封閉,積極朝向開放的新領域,邀請讀者在閱讀中產生各種嶄新的聯想與意向,並認出我們的自我,是如何被我們設下的障礙阻絕於關係存有之外,進而引發有生產力的意義共創行動。

名人推薦

  「格根的思想總是刺激著人文學科的投入者對現有的理論架構做最根本的反思、檢視和突破。」――吳熙琄

  「或許把這本大部頭著作捧在手上的你,只是單純出於好奇,想看看在這個講究輕薄短小的年代,怎麼還有人寫這麼厚重的書,而且還有出版社願意翻譯出版。如果真是如此,那我得先說聲『恭喜』,因為你的好奇,遇上了這本可能徹底改變你如何對『人』的現象進行思考、進而促成自己和他人改變的一本絕妙好書。」――彭榮邦

  「這是一部力道強大、見解獨特而發人深思的作品……實屬令人震驚的優秀創新。」――諾曼•鄧金(Norman K. Denzin,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社會學、電影研究與詮釋理論教授)

  「《關係的存有》是朝向下一次啟蒙之路的里程碑。」――大衛•庫柏賴德(David Cooperrider,凱斯西儲大學魏德海管理學院組織行爲學教授)

  丁興祥(輔仁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王浩威(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
  吳熙琄(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創始人)
  余安邦(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李維倫(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
  沈清楷(輔仁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林耀盛(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黃光國(國家講座教授)
  彭榮邦(慈濟大學人類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劉紀蕙(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
  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合作出版)
  共同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GO►最新優惠► [書籍]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推薦序一  關係潛力的反思與視野∕吳熙琄
推薦序二  走出囿限的存有,進入關係的存有:太初即關係,關係即對話∕林耀盛
推薦序三  打開關係的視野∕彭榮邦
譯者序  社會建構論、關係論與格根筆下的心理學存有論

序曲:邁向新的啟蒙

第一部  從囿限的存有到關係的存有
第一章  囿限的存有
1.自我之濫用
最根本的孤立
無情的評價
自尊的追求
2.自我及他者
信任破產與價值貶損
關係是一種造作
3.囿限存有的文化
算計的代價
公共道德之可厭
4.轉變傳統

第二章  太初即有者:關係
1.共同行動與創造
2.每事每物的共創
共同行動及其限制
多態性與延展性
關係之流:敗壞與繁榮
3.從因果到匯流

第三章  關係的自我
1.從囿限中解開的存有
2.所謂「自知」這一觀念
3.對專家的召喚
4.從心到關係
5.心之為關係中的行動
理性乃是關係
行事權能:意向乃係行動
體驗與記憶:不是我的,而是我們的
創意乃為關係的成就

第四章  身體之為關係:情緒與苦樂
1.歷史與文化中的情緒
2.情緒之舞
3.關係的場境
4.中止危險的邀舞
5.情緒不都是生物性的嗎?
6.身體之樂:共同行動的贈禮
7.苦:最後的挑戰

第二部  日常生活中的關係存有
第五章  多態存有與日常生活的冒險之旅
1.多態存有
早期的先驅:深度心理學
當代的先驅:與他者共存
批判與連貫
為多態存有造形
2.相互參照:飛翔的挑戰
相會與相互性
維持與壓制
3.日常的禍害:關係中的關係
對立邏輯與關係之惡化
4.相互參照的藝術
瞭解:行動的同步
肯定:協作之誕生與重建
賞識的探索

第六章  黏結、障礙及其超越
1.對於黏結的衝擊
2.可凝聚的黏結
真與善的協議
敘事:從自我到關係
著迷的「我們」
3.黏結與界線
關係的切割
發自內部的腐蝕:手牽手,我們一起淪亡
真理的暴政
4.從腐蝕到消散
5.超越障礙
6.激烈衝突與轉型對話
公共交談方案
敘事的仲裁
公義的復健

第三部  專業實踐中的關係存有
第七章  知識之為共同創造
知識之為社群建構
1.製造困擾的學科分化
四處蔓延的對立
科系紀律與能力衰減
優雅自足的無知
知識:讓誰獲益?
2.跨學科的初探
交織的學科
新興的雜交之學
公共知識份子的回返
3.書寫之為關係
4.為關係服務的書寫
書寫之為充分的自我
學者身分之為演出
5.研究之為關係
6.人學研究(Human Research)的另類發展
敘事探究:進入他者
行動研究:一起知道

第八章  以關係為基調來談教育
1.教育目標的重探
2.參與圈
3.行動中的關係教學法
3.1. 第一圈:教師和學生
3.2. 第二圈:學生之間的關係
協作教室
協作書寫
3.3. 第三圈:教室與社區
來自社區的協作
產學合作教育
服務學習
3.4. 第四圈:教室與世界
4.無休無止的圈子

第九章  治療之為關係的康復
1.在關係脈絡中的心理治療
「難題」的社會起源
治療解決法的根源
治療的關係後果
一個當代狀況:心與藥
2.治療:相互參照行動的力量
拒斥與肯定
種種現實的懸置
取而代之的種種現實
3.拓寬治療的譜表
從固著的現實到關係的流動
超越語言之外:對有效行動的挑戰

第十章  組織:不穩定的平衡
1.組織起來:透過肯定獲得生命
2.對組織要小心
壓制發聲
反對其自身的組織
文化脈絡的隔離
3.決策作為關係之相互參照
多聲部的過程:揚升每一個聲音
透過賞識探究而作成決策
4.從領導統御到關係引領
5.從評鑑到賦予價值
6.在–世–組織

第四部  從道德到神聖
第十一章  道德:從相對主義到關係的責任
1.道德行為的挑戰
2.不道德並非難題
3.道德確是難題
4.邁向第二階道德
5.行動中的關係責任
6.從共存到社群
7.超越起始

第十二章  趨近神聖
1.關係的隱喻
交合的行動
體系理論
行動者網絡
散佈的認知
生物學上的相互依存
歷程哲學
佛法:交互存有
2.關係存有的神聖潛能
3.神聖實踐的初步

終曲  關係意識的來臨
中英譯名對照表
 

►GO►最新優惠► [書籍]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推薦序

關係潛力的反思與視野
吳熙琄(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創辦人和執行長)


  身為不同系統的對話工作者,包括家族與婚姻治療,看肯尼斯.格根的這本《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內心有著很多的激盪與反思。首先他對佛洛伊德以降心理學強調的「個人心理狀態」予以檢視探討,將這一百多年來的發展與影響做了一個很透澈的剖析,他在看「個人心理狀態」的理論帶給個人、家庭、社會、文化的影響與限制,後果是什麼。有感於他本身在學術界幾十年的積累和受到的挑戰,他在書中經常把對他學說的質疑者的論述納入到書寫當中,然後再予以回應,因此在閱讀中許多讀者也可能有的質疑想法也會呈現出來,這種整合質疑聲音的寫作方式,特別顯示出他寫本書的用心和尊重。

  在格根幾十年的學術生涯裏(哈佛大學四年,斯沃斯摩爾學院[Swarthmore College]四十九年),他大量的閱讀、反思、研究、與人交流、到各地教學並關注世界的發展,在2009年發表了這本書(也就是七年前),將他最重視和在乎的理念在這本書中做出更整合仔細的闡述。在對個人內心的狀態是核心而需要面對和處理的心理學脈絡裡,格根認為這種現象產生隔離的文化,每個人把自己過好,把自己照顧好就夠了,但社會也變得更競爭與對立,甚至更嚴重的擴及到社群間的對立、族群間的對立,乃至國家間的對立,進而產生不良的後果,例如暴力與戰爭。

  面對以上的限制與危機,他提出個人的心理狀態其實是社會實踐和關係的產物。例如,「記憶」、「理性思考」、「體驗」、「情緒」、「意向」、「創意」等,都是人在關係中發生的相互參照的行動(coordinated action),也就是個人基本上是關係進行的產物,而非關係是個人的產物。他特別提到原本心理學強調的內在衝突,其實唯有透過關係才能抵消這些衝突的發生。他強調只有從關係的過程中人們才能創造出「內在世界」,「個人心理」不能從關係中分離而存在。

  格根這種個人是建立在關係上而形成的(relational self)觀點雖然遭到不少人的質疑和否定,但卻有愈來愈多在心理治療領域和不同相關領域的人對此觀點產生共鳴,甚至不斷思考實踐的方法。格根看見,唯有從關係的努力中,才能幫助到人們和世界。

  他也提到原本人們對關係的認識可能是如經濟學中提倡的如何從對方身上獲取最大的利益,而自己可以付出最少;或是在關係中從控制他人,來穩定自己的情緒。但格根提倡的關係不是上述的關係,而是如何進行互信互動的關係,從其中獲得滿足,意義和創造。

  在我專業的心理諮商家族治療的關係工作裡,格根對我的啟發也特別的深刻。正如同他所強調的,如何去開發關係中的資源與創意,而不僅止於照顧系統中的單一個體。例如我在家族與婚姻治療的訓練課程裡,常會引導鼓勵學生進行關係性的問話與對話,邀請家庭在關係的對話中建構對他們有意義的生活與關係,格根在書中提到對家族治療有極大影響力的人類學家葛雷果里.貝特森(Gregory Bateson),貝特森注重生態學的整體性和循環性,而非因果性,長期以來對我思考對話的循環性一直有著重要的啟示,走筆到此,我再度看見自己專業關係對話的養成和源頭受到格根與貝特森二位思想家極大的影響。

  格根的思想總是刺激著人文學科的投入者對現有的理論架構做最根本的反思、檢視和突破。在本書中,他帶領著讀者進入他思想的世界,關心的世界,以及他個人在不同關係中的反思。

  他提到世界上轉型的對話都建立在維繫關係上。他對這十幾年來學術研究的百花奇放,朝向著如何在研究多態存有(multiple being)的全部潛能中抽出有用的方式增加資源,而不是顯露並獨尊唯一的真理極有心得。特別是他對書寫有著極為不同的思維,他提到傳統的「學術寫作標準」只是書寫方式中的一種,他更重視書寫會引出更多不同的關係,例如,作者與讀者的關係。

  此外,他對教育、治療、組織的發展也提出關係的重要性和價值,書中許多的案例,都會帶給讀者更多的理解與體會。格根主張教育的基本目標應在於提昇參與關係過程的潛力,從在地(local)文化與經驗開始,直到全球。在治療上,格根要談的不是治療師及案主二個個體,而是兩者的相互參照行動。在組織中,如何維持不穩定平衡中的關係實踐是格根的立場,他強調邀請別人進入意義創造的過程,要維持活力就是要能讓平常事物不斷變化,讓對話半徑不斷伸張,在方便的對話中不斷跨界,並隨時貼緊多態存有的潛能。

  最後他提到只有透過協作行動,道德價值才能誕生。是關係責任,不是個人責任,才能維繫意義共創的過程。讓我非常驚喜的是格根在最後一章談到了「神聖」這個概念,他說當行動能持續產生意義時,我們就在其中參與了神聖的實踐,他語重心長地表述對話實踐的重要性,唯有透過對話才能恢復具有生產力的意義,把關係中的關係活化起來,讓神聖潛能有了安在之所。

  最後他提倡我們移向新啟蒙(New Enlightenment),將個人價值觀移向關係的價值觀,一種關係的意識(relational consciousness)。

  寫到此,也讓我開始反省這麼多年來到底在做什麼?其實我一直在尋找在這個多變的環境和時代中有哪些思維對我的專業、教學、對話、生活會有助益,而且可以帶來突破和釋放。大約在1989年左右,我在美國開始接觸後現代的思維,接觸愈多愈喜歡,直到讀到格根早期的書《飽和的自我》(The saturated self, 1991)所提倡的理念,有種遇到知音的感覺,他突破性的主張,讓我內心產生極大的共鳴,而自己也一步一腳印地在華人的土地上去實踐與推動,所以在2014年,第一次邀請格根來台帶領其第一個在台灣的工作坊,內心覺得特別踏實。

  非常謝謝心靈工坊把這麼好的書,一本具有時代意義的書引入台灣,讓大家有福可以享受這麼好的知識和理念,進而讓我們的專業和生活有所啟迪和轉換。

  感謝宋文里老師精彩的翻譯,宋老師不只將文本翻得清楚而透澈,更運用本土化的語言去帶出格根想要傳達的理念,協助讀者有個更貼切的閱讀經驗。

  另外我要說的是,這本書是本相當厚的大書,大家大可以先挑最想閱讀的主題開始,之後自然會被吸引而逐漸進入與作者完整的對話,從哪章開始都會獲得啟發的。

走出囿限的存有,進入關係的存有:太初即關係,關係即對話
林耀盛(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這是一本充滿思考密度、實踐廣度、視覺意象和敘事深度的重要之書,剛開始閱讀時,或許會讓讀者感到卻步。但翻譯者宋文里教授以流利的譯筆(以及譯註),加上本書作者巧妙的圖片引用安排於論述概念之中,使得我們投身於閱讀,得以享受文本的喜悅。或者說,與其說這是一種閱讀障礙,不如說正是這樣的作品,可以讓讀者從被囿限的存有中逃逸,進入越界的關係存有,重新認出我們的自我,是如何被我們所設下的障礙,阻絕於關係存有之外。這本書雖然有些概念基礎背後夾雜著不同派別的理論,剛開始接觸或許不容易進入理解層次。但譯者的妙筆,加上作者於書中的圖片部署配置,到位的詮釋了關係存有的核心理念;透過閱讀過程的視覺啟動想像,想像翻攪思考,互連啟動出這是一本從視覺賞析閱讀到身體感綿密經驗到腦部無限深思的摺曲書寫,本書折疊、迴響出我們的關係存有的繁花世界。這本書讓我們更清楚體認到,書中論述不僅是讓我們習以為常的、以為不可見的關係存有,成為可見,而能超越自我與社群的界線;更是展示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由於鞏固的囿限疆界,是如何地造成這樣可見的不可見是何等的不可見。

  本書《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的作者,是當代重要學者肯尼斯.格根,書中立論就在於剝落這樣不可見的何等不可見,使其可見,解開我們的存有之謎,不在於玄奧,而在於關係意識的體察責任。格根早在一九七〇年代,就倡議「心理學作為一種歷史」的觀點,認為社會模式是恆常流動,風格、意識形態、公共意見及風俗是隨歷史變遷更迭。不過,心理學家對外在短暫變化往往不感興趣,而潛身投注於所謂的基本心理歷程。然而,語言與社會是互為聯結共構,因此對社會生活的分析,需從原因的探討,轉向語言自身的描述與解釋,即從世界到文本的能指探索。格根擅長以社會建構論為架構,對傳統社會心理學蘊生的不滿土壤進行批判。他指出心理實驗室缺乏個人歷史,價值中立的帷幕,是透過一套規則允許某類行動進入文本,而排擠或壓抑他者∕異己。

  迎向這樣與社會歷史與文化生活密切攸關的心理學,需要研究社群的熱情投注參與,將智識研究與變化導向的實踐加以連結,歡迎學科內部與外部的激烈對話,以激發對未來的想像,同時對自身的設定保持謙遜,對他者的設定能夠尊重。迎向被壓抑的、沈默化的、邊緣化的他者,將心理學研究單位從自我∕個體轉向他者∕對體,甚至是社群的、關係的存有,而不以實證論為唯一依歸的心理學知識範型,這是甚為重要的反思改革議程。如今,格根的這本重要著作中文版的發行所呈現的細緻論述,更提供當代學術實踐發展辯證觀點的最佳辯護立場。

  本書是以關係的存有進行辯證開展,書中脈絡交織著作者個人生活故事的夾敘,也包括思想理論的對話,也有當代公共議題的探討。這是一本從個人心理治療、人際關係、教育學習、社群生態、政治文化到世界體系的存有網絡的書寫,更是將心理論述還原到關係場域的反思之作。格根清楚地表達,首先,心理論述源自於人的關係。其次,心理論述的功能在本質上是社會性的。第三,其表現方式為文化所規定的演出,是關係內的行動。最後,此種論述行動的演出,是鑲嵌於共同行動的傳統中。因此,要有心理生活就是要參與關係的生活。

  當然,格根的立場鮮明,向來是社會建構論的先鋒。然而,假若,我們只是將後現代思維下的社會建構論,視為唯一知識論,那恐怕流於複製「社會的∕自然的」、「科技∕自然」、「社會∕個人」等二元對立格局,因為一廂情願地吹捧社會建構論所宣揚的言說分析、語言作為一種社會行動、語言的展演角色與反實在論的趨勢,易形成一種「社會學式的全面勝利論」新霸權之嫌。本書的立場,不會陷入二元對立的陷阱,明確的企圖是展現「強關係性」的理論,亦即在其中所謂獨立條件是根本不存在的。過往多數研究者往往未能在本體論上(ontological)的與知識論上的兩個層次區辨社會建構論的意涵,往往導致建構論自身面臨著理論上的寄生(theoretically parasitic)與政治上的麻痺(politically paralyzing)之困境。本書的脈絡,可以說是以關係的存有為本體論,在認識論上則採取社會建構論,因而有著再脈絡化、進入我們多態性生活世界的面貌。這是一本重構社會科學與政治生活領域的經典,更是涵蓋我們面臨多樣性社會需要深刻反思的各式實踐主題。

  關係是人際網絡的基本動態影響,包含連(黏)結和維(圍)繫的交織層面,亦即有機連帶的黏稠構成,以及網絡圈圍深度維持的交互運作之動態關係。進言之,本書提出的關係的存有相關論述,是從西方個人主義的立場反思,提出關係的價值超越個人與社群的論述。格根認為,若關係論的觀點是有意義的話,須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本書關切的焦點在於實踐是否能引發有生產力的意義共創行動,尤其是那些可以突破冷漠障礙的實踐。格根以詩意的比喻這般的實踐,如在礁岩滿佈的航道上航行的關係實踐,可以建立社群,可用相互參照來取代衝突的實踐。同時,實踐的領域,可延伸到學術研究、教育、治療,和組織中的關係如何建立。例如,本書提到的透過公共交談、敘事仲裁、公義復健,都是目前發展許多有創意的對話實踐的實例。如此,這是一本關於我們如何生活、行動、組織以及存有的書籍,從臨床診療到社會改造,從全球趨勢到文化多樣;從生活風格形塑到政治議程設定,閱讀本書所編織的關係存有樣貌,正是當代我們置身關係網絡的倫理行動的道德羅盤。這不是一種規範倫理的刻板化,而是恢復我們人類存在,其實是涵蘊文化、社會、個人、社群和靈性的多重構面。

  閱讀本書,仍須保持批判位置,反思西方的思想史軌跡,基本上可以說是「從柏拉圖到北約組織」(from Plato to NATO)的朝聖旅程。台灣心理學在啟蒙發展階段,卻一腳跨入「美國化」的規格。閱讀本書不是「脫美入歐」的想像,而是從科學理性的單向度宰制回到我們豐富的生活世界的邀請。尤其,從科學哲學來說,如果認定科學演進有特定的價值取向,「科學目的」就會凌駕「人文目的」之上。除非讓社會科學保持高度開放性,不以「終極目的論」作為對論點,否則我們的生活世界知識類型,就有可能讓渡成為帝國主義或工具主義的一類物種罷了。閱讀本身的位置,可以更貼近地理解人類的歷史演化在當今朝向多樣性的態勢,這般的發展路數,或許,可以和「解構主義」、「後結構主義」、「後現代主義」、「後殖民主義」及「文化研究」等知識主義或思潮流派的演進沒有必然關係;但如何促發學科演展的多元開放性,以使我們對置身的歷史年代與人類處境,保持一種永恆地反思批判與同理態度的新時代啟蒙精神,或許是眾聲議論後,我們閱讀本書時,得虛心面對的未完成式歷史方案。

  宋文里老師以豐富的學養,苦心地翻譯這本書,這是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饗宴禮物。尤其,本書從囿限的存有到關係的存有,更讓我們體認到存有開顯之路是重新瞭解「人是什麼?」的古老問題的新回應。透過本書的論證,是從重視實然的認識論角度,轉而為涉及一種原初應然性的存有論立場,只有從關係的存有的立場,才能呈現價值性真理。每一個存有者都有其獨特的存在模態,但又互為關係,無法以標準化量化方式測量。唯有我們對「人是什麼」有了根本瞭解,如此方得以回應真正的「人的科學」的難題。當然,這不是真理的宣稱,而是開啟新啟蒙精神,時時刻刻提醒著我們,它所提供的不只是純粹認識的最終有效性基礎,更涉及到實踐性、價值性本身的意義來源。但若我們對於根本上仍以具明確性的主體作為對事物當真的實證條件,那麼它所侷限於的真理觀,就同時限定了對於事物真正有效與明確的可能性,同時所涉及的價值意涵也有所限定,也就掉入囿限的處境的牢籠。

  如今,我們已然進入傳播科技、全球化組織和環境威脅的風險世界。面對如此處境,格根最後把靈性包括到本書之中,畢竟靈性是在關係之中誕生。他將神視為歷程,而我們存在於其中,且不可與之分離。格根所認為的神聖,不是遙遠有別的異域,而是內在於(immanent)所有的人間事物中。從道德到神聖,從相對主義到關係存有的責任的轉折,置身風險世界的因應,格根的處方是將霍布斯的反烏托邦「人人對抗人人」轉換成「人人和人人在一起」的視野。

  一步一步閱讀本書,我們終究理解,精神分析家拉岡(J. Lacan)在十七期的研討班《精神分析的另一面》說:如果說有一個東西,我們整體的態度就是要給它劃界,而它也確實可以通過分析經驗得到更新。那麼,要喚起真理,唯一的方法就是指明:真理只有通過半說,才可以趨近,真理不可能被完整地說。因為超出了這個半說,就沒有什麼可以說。

  剩下的,就是讀者對作者投身寫作本書時的姿態意圖的回應,以及對於譯者用心翻譯本書的敬意,進而迎向格根以各種體裁的交織拼圖本書,以避免意義僵固與封閉,積極朝向開放的新領域。如此新領域打造的新空間,就由各位讀者置身其間細膩閱讀,如此,當可從中產生各種嶄新的聯想與意象。進而,開展關係存有的療癒(遇)航程。儘管,這可能是一趟多少仍帶有烏托邦色彩的航程,但這不妨礙它賦予我們指向他人的日常互為關係實踐所具有的復原與善意;即便那是最細微與最普遍的姿勢,也因為經由本書照亮了不可見的可見,我們也共同見證了這樣太初的倫理關係。

打開關係的視野
彭榮邦(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或許把這本大部頭著作捧在手上的你∕妳,只是因為好奇而翻開了這本書,你∕妳並不知道肯尼斯.格根是何方神聖,也不太清楚社會建構主義運動(social constructionist movement)在心理學界掀起了什麼波瀾,更不知道這本書曾經在2009年獲得了美國專業與學術傑出出版獎(The PROSE awards)的殊榮。你∕妳只是單純出於好奇,想看看在這個講究輕薄短小的年代,怎麼還有人寫這麼厚重的書,而且還有出版社願意翻譯出版。如果真是如此,那我得先說聲「恭喜」,因為你∕妳的好奇,遇上了這本可能徹底改變你∕妳如何對「人」的現象進行思考、進而促成自己和他人改變的一本絕妙好書。

  格根雖然名聲響亮、著述豐富,但在以量化實證研究為大宗的美國心理學界,他並不是所謂的「主流」心理學家。相反地,我們甚至可以說,在許多主流心理學家的眼中,格根是個屢屢挑戰心理學根本預設的「麻煩製造者」。格根早在1973年初露鋒芒的〈社會心理學之為歷史〉(Social Psychology as History)一文中就指出,人的現象不同於自然現象,沒有亙古的穩定性,而是隨著歷史而變遷,因此試圖在人的現象中找尋穩定不變的普遍法則,是一種緣木求魚的做法。他更進一步指出,心理學的各種理論概念也依存著當時的文化條件,即使理論性知識本身也沒有永恆存在的條件。

  對實驗社會心理學家來說,仿效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是無須爭辯之事,格根的論文幾乎是在刨他們的知識地基,後來當然引發了大辯論。但是格根並沒有因此退卻,反而著述不斷,而且每一次的論文或書籍出版,都指向當代心理學知識中的可疑之處,逼著心理學界面對自身知識基礎的不穩固。在這其中,格根著力最深的,是把個體人(the individual person)視為心理學知識毋庸置疑的起點所做的批判。

  對一個知識場域來說,起點性的概念具有無比的重要性,因為它們決定了思考的可能性和方向。格根認為,心理學中的許多核心概念,包括自我、動機、情緒、欲望等等,都是根基於「個體人」的設想。然而,把我們自己只認定為存在於眼球之後的「個體人」,卻是啟蒙時代之後的觀念,是自我認同的可能性之一而已。格根當然清楚現代社會相當程度上是以「個體人」為基礎來運作,甚至在語言上也早已被這樣的認識所綑綁,但是對他來說,以「個體人」做為心理學的知識起點,是無論如何必須被超越的,因為我們正在承受著它的知識後果,甚至現實的苦果。

  問題是,這麼根深蒂固的觀念有可能被挑戰嗎?如果有的話,該從何處反轉?格根認為,如果把人視為「個體人」這般囿限的存有是一種思想建構的話,那麼反轉也必須出現在思想的層面。我們必須在知識上提出另外一種可能性,並以此為基底,對整個心理學的基本概念群進行淘洗,藉以重構出一種不以「個體人」為知識起點的心理學。

  「不以『個體人』為知識起點的心理學,會是什麼樣的心理學呢?」身為讀者的你∕妳可能會問。格根用近乎唐吉訶德式的毅力,以一整本書的篇幅,也就是各位手上的這本《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詳盡地回答了這個問題。這其中最根本的反轉,就是對「關係」(relationship)優先性的重新認識。他指出,人本質上是一種「關係的存在」(relational being),獨立的個人以及我們的自我認識都是從關係中產生的,而非其反。這樣的說法聽起來似乎有違常識,但就像我先前提到的,我們的常識(亦即日常語言)早已被「個體人」的知識傳統綑綁,所以才會覺得「有違常識」。既是如此,那我就舉「親子關係」這個例子,和你∕妳一起檢視格根的說法吧。

  從常識的角度出發,「父母生下小孩」絕對是件毋庸置疑的事情,因為沒有小孩是從石頭裡迸出來的,有了父親母親,才會有小孩。可是從關係的視野出發,事情就完全不一樣了,我會說,是「小孩生下父母」,而不是「父母生下小孩」。這麼有悖常理的說法,讓我們來仔細推敲。當然,做為父親或母親的人,絕對比他們的孩子早出生,也不可能被他們的孩子生下來。可是,當我說「小孩生下父母」時,我指的並不是個體人,而是關係裡的「小孩」、「母親」和「父親」:是「小孩」的出現,決定了在這個關係裡的「父親」和「母親」的樣子。說得極端一點,只要這對伴侶夢想或期待著這個「小孩」的來臨,甚至無須呱呱落地,這個「小孩」就生出了他∕她未來的「父親」和「母親」。

  如果我舉的這個小例子,能讓你∕妳眼睛一亮,覺得思考突然活化起來,那麼我真心推薦你∕妳花點時間仔細閱讀手上的這本書,我相信你∕妳會走進一個完全不同於以往的視野,帶著一雙發亮的眼睛重新看待這個世界。這本書或許份量不薄,但由於格根捨棄了艱澀的學術書寫,而採取他所謂「多態語氣」(multiple voices)的寫作方式,即使有些段落學術味比較重,但多數時候你∕妳會覺得他以活潑的方式在和你∕妳對話,在彼此的詰問中思考前行。最後不得不提的是這本書的譯者,宋文里老師。認識宋老師的人都知道,他對翻譯的重視幾近吹毛求疵,常常在一個字或一段話上反覆推敲,為的就是把某些重要的思想在漢語世界裡接生出來,真正成為我們語言的資產,而不僅僅是生硬的轉譯。讀者們可以在宋老師的大量譯註中,看見他為這本書的翻譯所花的心思。感謝心靈工坊願意出版這本重要的書,而且請到宋文里老師這麼難得的譯者來賦予它生命。

譯者序

社會建構論、關係論與格根筆下的心理學存有論
宋文里


  肯尼斯.格根教授在1985年因為一篇題為〈現代心理學中的社會建構主義運動〉(Social Constructionist Movement in Modern Psychology)的文章發表在美國心理學協會(簡稱APA)的旗艦刊物 American Psychologist 之後,有長達二十多年之久一直被認為美國心理學中「社會建構論的代表人物」――但這說法有點語病,只要我們轉往另一個理論關鍵詞「關係論」(relationalism),也可發現,同樣一位格根教授,也可被視為「關係論的代表人物」。那麼,格根到底代表了什麼?

  格根拿的博士學位是社會心理學。但他在拿到學位後不久發表的一篇文章〈社會心理學之為歷史〉(Social Psychology as History, 1973)幾乎立刻引起心理學界的騷動,也好像把心理學(特別是實驗心理學)的招牌給扯掉了──他和當時一些少數的「基進派」(radicalists)一起改寫了心理學的定義。心理學不是在個體人身上取出種種變項(variables),並利用各變項間的數理關係來呈現「心理現象」的學問,而是――除此之外――其他的學科本都可以說得通的學問,就只有心理學主流中一直堅持的那套「個體.變項.現象」之論最是不通,最不足以稱為心理學的定義。

  我在1990年代開始企圖尋找心理學主流「之外」的心理學,雖然我對於心理學這門學問,是打從我在大學時代(1970)進了一個心理系之後,不到一學期就已經醞釀出滿肚子的不滿了。但在那時代,台灣的學術界可能還不太知道整個知識狀況的歷史中一直有典範轉移的問題,也就是知識可能因為「革命」而導致目標、方法,甚至表達形式的整個翻轉。從七〇年到九〇年,那就是二十年,我的知識生涯在不知「知識革命」為何物的情況下,只能苦心孤詣地在不滿中尋尋覓覓,至少在後面十年中,我好像在美國的圖書館裡零零星星看見了一些「之外的心理學」身影――後來,我的九〇年代作品果然被本地的心理學界歸在「另類心理學」的類別中。

  回頭來看格根的心理學,那就可以清楚看出,他比起我們(譬如說,台灣)要早出二、三十年(看怎麼算法)就開始朝著某種的「另類心理學」而發展,雖然開始時他自己還不太清楚那「另類」到底該準確地稱為什麼――整個美國的學術界也還不知道。這情況直到1980年代才開始發生轉變。「後現代」(postmodern)這個稱謂開始從歐洲輸入,取代了許許多多「另類」的名號,並蔚為風潮。心理學是在諸多學門中受該風潮影響較晚的一門。有很多緣故,在此不容細說,但看格根那篇〈社會建構主義運動〉的發表年代來看,就可約略窺知「心理學的後現代」至少比起社會科學中的傳播學、社會學、人類學等等要遲得多。

  「社會建構論」、「關係論」云云,其實都和「後結構主義」一樣,是屬於「後現代主義」潮流之中的一些支流。格根在這本捨棄「社會建構論」而徹底闡揚「關係論」的著作中,至少向讀者顯示了,他的知識型態是在全面受到後現代主義影響之下的發展。他在本書的序曲章中提了一下,但之後就再也沒使用「後現代」這個字眼。那麼,「關係論」和「社會建構論」究竟有何關係?是兩種相似的理論?或是不同的論述方式?從本書書名「關係的存有」之中,也許可約略看出一些端倪――關係論比較著重的層次是存有論(即本體論),而社會建構論則偏重於知識論(或知識社會學)。這是同一種用來產生基進論述(radical discourse)的知識型態,是一體兩面的關係。我希望對此來作點說明,或可稍解讀者們的疑惑。

  格根以「社會建構論」為名寫下兩本書,但另外和世界各地的其他學者合作編輯了將近十本論文集;以「關係」為名則寫了三本書和十幾篇文章。這兩者的交集顯現在一本書上,就是《現實與關係》(Realities and Relationships: Soundings in Social Construction)。事實上,社會建構論最早的出現應是 Peter Berger & Thomas Luckmann 合寫的《現實的社會建構》(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1966)。格根自己也在本書中承認這個知識源頭。「現實的社會建構」不就是「社會現實的建構」嗎?而什麼是社會現實?無非就是人的社會關係!

  在這本《關係的存有》中,「社會建構」一詞確實是銷聲匿跡了,但換個方式來說,以關係(relation, relationship)作為存有的本體──也就是讓認識論朝著存有論移動──其意思正是要以關係存有來取代個人和社群本體,因此,整套心理學個人主義(也包含社群主義)在此需要以重重的辯解來加以解構和重構:心理學的「心」再也不是藏在人心、內心,而是存在於關係中,不再是隱而不見的東西,不再需要另外製造各種變項(諷刺的是:心理學也常把各個變項稱為「建構」――「構念」或「構想」),並且用統計歸納與統計推論來加以估算。關係論的建構即是在關係發生的過程中,以關係主體的一方來體驗與他方的交往,進而形成互為主體,讓個體中心和社群中心的觀念可以完全轉換過來。關係的本質是直接體驗而不是間接估算。但不論直接或間接,都可以叫做「建構」,這是心理學本身的題材所造成的模稜兩可現象,因此,心理現象確實很容易在各說各話中,陷入知識的矇混狀態,但是,心理學的學習者卻不能再如此混下去:每一位對知識本質夠在意的人,必須做出選擇。

  在本書的編輯過程中,有幾位先讀到書稿的先進們曾提議把「關係的存有」(Relational Being)這書名改為「關係性的存有」。我認為在經過上文的解釋之後,大家該考慮的是在中文(現代漢語)的用法上,是否能體會「關係的存有」實意謂「關係的本體」(在希臘文中,本體論[ontology]就是存有論,本體[to on]這個字根確實可以換譯為存有[being]),換言之,就是「以關係為本體」的意思,因此「關係性的」一詞就顯然是畫蛇添足了。至於本書的副標題,作者用“Beyond Self and Community”,而在書中,他所念茲在茲的大哉問就是要把我們過去對於「自我–自己–個人」以及「社群–我群」的觀念全部予以揚棄。「個己主義∕我群主義」在他看來,已經危害人類長達四世紀以上──從啟蒙時代開始,風起雲湧的推翻王權(帝制)浪潮,雖然好像帶來民主體制的大勝利,但在知識發展上,啟蒙時代的思想被過份偏狹的「主義」所壟斷,直接把全球一起逼入「現代性」(modernity)的死胡同。這看似進步實則退化的人類情境(human condition)應該就是作者苦心孤詣要面對的大問題。

  格根在本書中再三再四地使用論證、呼籲,加上旁敲側擊的引述、描述等各種手法,就是要讀者和他一起來脫胎換骨,把自以為是的自我拋開,把更振振有詞的我群看穿其私心自用的目的,於是,超越現代性的桎梏方為可能。超越之後會取而代之的就是以關係為本體的「關係存有」該誕生的時刻――雖然,這「誕生」也可視為「重生」,因為在人類歷史進程中,以關係作為存有本體,本非什麼新鮮的觀念,更不是史所未見的生活實踐方式。要明心見性直指問題核心的話,幾乎可以說:和科學一起並駕齊驅的文學∕藝術∕宗教,本來就蘊含著關係存有的本質――說得更徹底一點,就在現代性的科學主義(scientism)∕科技掛帥之外,科學實踐的本身也不是個人主義可以扛得起的文化大業。沒有關係,就沒有文明(也就沒有科學)。啟蒙以來所崇拜的偉人∕英雄永遠是在有一套相互參照的關係匯流(coordinate / relational / confluence)中才得以出現的──亦即「時勢造英雄」,但其逆不真。「其逆不真」不只是邏輯的問題,但確實是個論述建構現象。

►GO►最新優惠► [書籍]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


ISBN:9789863570776
叢書系列:Master
規格:平裝/640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心理學>概論

►GO►最新優惠► [書籍]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序曲
 
邁向新的啟蒙
 
此刻,我該如何向你描述我自己呢?如果我告訴你:我正坐在桌前,陷入沉思,你應不會覺得太訝異。我在拿捏一個觀念,考量到它的短處,又搬弄另一觀念,拓展其種種可能性,而後我才漸漸寫了起來。對於這些來回游動的心思,我一直嘗試權衡出最合適的狀態,來讓它轉換為文字,希望這些書頁能讓你這位讀者理解我的思想。這樣說,聽起來不是挺合理嗎?
 
再想一遍:這麼普通的一段文字,怎能把我定義為一位作家?而在定義著我之時,是什麼東西告訴了我們,關於作為一個人,該要有的想法是什麼?在某一重要的方面上,我們可看見此處出現一張關於我的圖像:這是一個有個別性的思想者,寓居於一個意識的內在世界,並且全部都是屬於我的。由此含意來推想,我們不也可說:我們每個人都像這樣單獨地活在自己的內在世界中?我們沒有直接的方式可以互相接取各自的思想,並且,經常也很難把思想翻譯成文字。在這樣的世界中,你不可能用管線接到我的心靈深處;你絕不可能完整地理解我。同樣地,你的私心世界對我而言,也永遠是個謎。結果,像這樣的一般說法,就把我們用各自異化的存有(alienated beings)給定義完了。
 
你也許會回答說:「那又怎樣?這本來就是簡單的事實,我們都是分離的個體,各自活在私有的意識裡。生命不就是這樣嗎?」是這樣嗎?如果我們接受這樣的觀點,認為我們自己都是囿限的存有(bounded beings),根本的「我」就寓居在眼球後方,那麼,我們就必得一直不斷面對人人皆分離的許多問題:我必須時時刻刻處於警戒中,以免他人看見我在思想上的種種缺點;我陷溺在情緒的污水槽裡;以及我的行動背後有令人尷尬的動機。在這樣的世界中,我也必須不斷擔憂我和別人的比較,以及我是否被別人比下去了。這樣的觀點在我們的學校和各種組織中廣泛流傳,而在其中,對於個體的評鑑如鬼影般黏著我們的腳步,幾乎從踏進學校的那一刻開始,直到最後的退休方才停止。我們就這樣,以自己的尖牙利爪和別人競爭拼鬥,力求勝出。自尊心一直吊在忐忑的平衡上――失敗和灰心總是等在門口。

ISBN:9789863570776
叢書系列:Master
規格:平裝/640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心理學>概論

►GO►最新優惠► [書籍]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5514?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古典時代瘋狂史(附導讀別冊) 魯曼一點通:系統理論導引 醞釀中的變革:社會建構的邀請與實踐 精神病大流行:歷史、統計數字,用藥與患者 自由的選擇:芝加哥自由市場經濟學派演變史 靈魂的吟遊詩人:感知互動表達性治療入門 停滯的年代:全球經濟陷入困境的原因 解讀童話: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 心理治療之路 解讀童話: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 古典時代瘋狂史(附導讀別冊) 魯曼一點通:系統理論導引 精神病大流行:歷史、統計數字,用藥與患者 鋼索上的家庭:以愛,療癒父母帶來的傷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杯茶(Three Cups of Tea)~推薦!

作者:葛瑞格‧摩頓森,大衛‧奧利佛‧瑞林
原文作者:Greg Mortenson,David Oliver Relin
譯者:黃玉華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16/11/12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20元

ISBN:9789869378659
叢書系列:EUREKA文庫版
規格:平裝/400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GO►最新優惠► [書籍]三杯茶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葛瑞格‧摩頓森(Greg Mortenson)


  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三個月大即隨前往非洲擔任傳教工作的父母遷居坦尚尼亞,直至十五歲才返回美國。原是熱愛登山的急診室醫護人員,1993年為紀念早逝的妹妹而攀登世界第二高峰K2,結果不僅攻頂失敗,更在返途中迷路,幸運受到山區窮困村落科爾飛的村民救助,在深受村民的純樸善良感動下,許諾將重回科爾飛幫助他們建造小學,自此成為獻身推動中亞地區兒童教育的人道工作者。他當年攀登K2,是為了紀念早逝的妹妹,並在因緣際會下做出為當地村民蓋一所學校的承諾;十五年後,他已經在中亞地區協助建造了五十八間學校;一個早逝女孩的生命,促成了另一群女孩的重生。

  摩頓森現為中亞協會執行長。中亞協會成立於1996年,主要任務在於促進並提供中亞偏遠山區的孩童受教育機會,特別是女孩子。

大衛‧奧利佛‧瑞林(David Oliver Relin)

  是個遊歷世界的專欄作家,其作品獲得無數獎項,曾在「愛荷華作家工作坊」教導寫作。目前住在奧勒岡波特蘭市。

譯者簡介

黃玉華


  台灣大學化學系畢業,英國牛津大學比較語文學暨普通語言學哲學碩士, 現於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研讀行為神經科學暨生物醫學神經科學雙主修博士學位,專攻精神分裂症之腦造影研究。雖受科學研究訓練,卻有超過十五年媒體公關、整合行銷及國際合作工作經驗。2007年成立「樂活旅行家」社會企業,與位於美國之「永續旅行國際組織」非營利機構合作,致力於在華文社區推廣永續觀光及責任旅行知識及觀念,希望發展觀光旅遊業之際,也能兼顧減輕對生態環境的衝擊、尊重當地旅遊文化,以及助益地方經濟。

►GO►最新優惠► [書籍]三杯茶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一個早逝女孩的生命,讓另一群女孩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全球共同的感動!
台灣超過20所國高中學校推薦書單

  ◆紐約時報暢銷榜No.1
  ◆今日美國第No.4
  ◆出版人周刊No.3
  ◆洛杉磯時報No.2
  ◆邦恩&諾伯書店No.23
  ◆華盛頓郵報No.3
  ◆BookSenseNo.2
  ◆AmazonNo.5


  三杯茶
  敬上第一杯茶,你是一個陌生人
  再奉第二杯茶,你是我們的朋友
  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將用生命來保護你

  在過去的十二年,巴基斯坦、阿富汗及西藏山區,六十所學校陸續成立,摩頓森守護妹妹的信念,讓他願意用生命去化解世界上最大的仇恨,幫助一群女孩有勇氣改變世界。
  
  當我們懷疑,一個人的力量是否真的能改變世界時,願意放棄日常生活享受的摩頓森做到了!
  
  書中主人翁摩頓森原來是個登山家,1993攀登世界第二高峰K2時發生意外,與隊友們失去連絡,只留下他一人,沒有水也沒有食物。十分幸運地,他在巴基斯坦山區的一個偏僻小村落被救起,而且在村民的細心照護下,他的身體得以康復。被村民的善良所感動的摩頓森發現,當地小孩只能坐在戶外髒汙的泥地上上課。村民窮到沒錢聘請老師。摩頓森於是承諾一定會回來為他們辦所學校……
  
  他放棄白天的工作,過著最低度的生活,到圖書館尋找名人錄、找出一個個參議員與明星的名字,在還不會使用電腦的時候,租用打字機開始寄出580封信;當他灰心不已的時候,是小學生激勵了他。
  
  「我真的發現,要解釋半天,讓大人聽懂為何要幫助巴基斯坦的學生是件很困難的事。」摩頓森說,「但是這些孩子馬上就懂了。當他們看到照片時,沒有辦法相信怎麼會有這樣的地方:孩子在寒冷的天氣坐在戶外,沒有老師教、卻努力上著課。他們馬上就決定要做點什麼。」
  
  六個月後,他終於收到回信,一張一萬二千美金的支票,足夠蓋第一間學校,他終於可以前往阿富汗蓋學校,......
  
  摩頓森會實現他的承諾嗎?
  
  一個人,一個承諾,一段辛苦漫長的旅程,許許多多人的愛心,一個美麗的承諾,終於實踐。故事的後來,的確是美好結局:在過去的十二年後,摩頓森總共在巴基斯坦、阿富汗及西藏山區,蓋了不止一所,而是六十所學校,特別是能讓女孩子上學的學校。

  得獎紀錄    
  ◆2007年奇里雅瑪環太平洋文學獎
  ◆2007年太平洋西北獨立書店書卷獎
  ◆班夫山圖書展獎
  ◆蒙大拿紐西蘭圖書獎
  ◆Target連鎖賣場2007秋季讀書會選書
  ◆2006年時代雜誌年度亞洲之書
  ◆2007年今日美國年度選書
  ◆紐約時報暢銷榜No.1
  ◆今日美國No.4
  ◆出版人周刊No.3
  ◆洛杉磯時報No.2
  ◆邦恩&諾伯書店No.23
  ◆華盛頓郵報No.3
  ◆BookSenseNo.2
  ◆AmazonNo.5

名人推薦
  
  于玟/台北縣立圖書館館長
  王文靜/《商業周刊》執行長
  李家同/暨南國際大學教授
  李素真/中山女高國文科教師、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執行秘書
  邱一新/名作家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常玉慧/台北市家長協會常務理事
  張翠容/《中東現場》作者
  陳美儒/建國中學國文科召集人、名作家
  陳昭珍/全國圖書館協會理事長
  賀陳旦/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詹宏志/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
  盧蘇偉/板橋地方法院少年保護官
  (依姓氏筆畫排列)
  
  

►GO►最新優惠► [書籍]三杯茶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第一章 失敗
第二章 河岸迷途
第三章 「進步與完美」
第四章 個人儲藏室
第五章 五百八十封信,一張支票
第六章 黃昏時,在拉瓦爾品第的屋頂
第七章 艱難的回家路
第八章 被布勞度河擊敗
第九章 人民在說話
第十章 造橋
第十一章 六天
第十二章 哈吉.阿里教的功課
第十三章 「笑容不該只是回憶」
第十四章 平衡
第十五章 行動中的摩頓森
第十六章 紅色的絲絨盒
第十七章 沙地上的櫻桃樹
第十八章 裹屍布裡的人
第十九章 一個叫做紐約的村莊
第二十章 和塔利班喝茶
第二十一章 倫斯斐的鞋
第二十二章 「真正的敵人是無知」
第二十三章 把石頭變成學校 致謝 如果你被《三杯茶》的故事感動

►GO►最新優惠► [書籍]三杯茶


ISBN:9789869378659
叢書系列:EUREKA文庫版
規格:平裝/400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GO►最新優惠► [書籍]三杯茶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書籍]三杯茶

►GO►最新優惠► [書籍]三杯茶

►GO►最新優惠► [書籍]三杯茶

ISBN:9789869378659
叢書系列:EUREKA文庫版
規格:平裝/400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GO►最新優惠► [書籍]三杯茶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4702?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第三餐盤 直面生死的告白:一位曹洞宗禪僧的出家緣由與說法 馬雅祕境:美國外交官史蒂芬斯的探險紀實(上、下冊不分售) 為什麼Google不夠用?從世界首都到體育知識,你絕不知道的滑世代勝出關鍵 理性選民的神話:我們為什麼選出笨蛋?民主的悖論與瘋狂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民俗學青年論集(一)[Tai Wan Min Su Xue Qing Nian Lun Ji ( Yi )]~推薦!

作者:楊玉君、洪瑩發、温宗翰/主編
出版社:豐饒文化
出版日期:2016/11/1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20元

ISBN:9789869333719
叢書系列:豐饒民俗
規格:平裝/320頁/17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民族學/風土民俗

 ►GO►最新優惠► [書籍]臺灣民俗學青年論集(一)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本書主編】

楊玉君

  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博士,專攻歐美漢學、明清小說、民俗學、民間文學。現任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中正大學媽祖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台灣淡南民俗文化研究會理事、民俗亂彈電子報執行編輯。

洪瑩發

  東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民間文學博士,長期從事臺灣民俗研究與田野調查,專攻王爺信仰、媽祖信仰、民俗飲食、民間儀式、道壇與儀式。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中央研究院臺灣宗教文化數位平臺聯絡人、台灣淡南民俗文化研究會理事、民俗亂彈電子報執行編輯、民俗與文化半年刊執行編輯。

溫宗翰

  東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民間文學博士候選人,專攻無形文化資產、臺灣民俗學、節日文化、口述歷史、地方志編寫實務。現任靜宜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執行長、民俗亂彈電子報執行編輯、聯合新聞鳴人堂專欄作家、台灣淡南民俗文化研究會理事、豐饒文化社總編輯。
 
【會議籌備委員】

彭瑞金

  靜宜大學臺灣文學系教授兼臺灣研究中心主任

張珣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林茂賢

  臺中教育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

邱彥貴

  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客座教授

王見川

  南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楊玉君

  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范純武

  佛光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所長

林培雅

  中山醫學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

林承緯

  
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

黃敦厚

  台灣淡南民俗文化研究會理事

林敬智

  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助理教授

洪瑩發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蔡武晃

  世界武財神趙玄壇信仰文化史料文獻研究中心執行長

温宗翰

  靜宜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執行長

(以上含第一、二屆會議籌備委員)

►GO►最新優惠► [書籍]臺灣民俗學青年論集(一)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臺灣民俗學青年論集》共收錄16篇論文,為2014年「航行與定錨:臺灣民俗研究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會後修訂之論文集結。本書包含有「民俗學與無形文化資產」、「民俗學學科發展探究」、「民俗學者與民俗學刊物」、「民俗學與民間信仰研究」、「民俗學與信仰空間分析」等五大主題類型。
  
  臺灣民俗研究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之辦理,乃為提供臺灣民俗研究領域青年發表論文、相互切磋之平臺,由臺灣淡南民俗文化研究會、靜宜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中正大學媽祖文化研究中心、豐饒文化社等單位合力籌措規劃,期許藉此累積臺灣民俗學發展之能量。
  
  本書付梓,期能給予臺灣民俗研究青年學者共構未來之想像,也提供社會大眾得以認識臺灣民俗學,亦希冀藉此長期穩定辦理青年會議,從各類型研究題材與關懷中,日漸形塑累積深入嚴謹且充實豐富的學科路徑及方法,讓臺灣民俗文化價值觀,健全地在當代社會中被理解、互動與交流,乃至於促成臺灣民俗學體制化得能健全發展。

►GO►最新優惠► [書籍]臺灣民俗學青年論集(一)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主編序   楊玉君
導言        溫宗翰

▌民俗學與無形文化資產
誰來申請傳承人?從兩件「非物質文化遺產」爭議看文化資產保護的問題        林敬智
當民俗成為文化資產:論當前國家政策對民間信仰的介入與影響        溫宗翰

▌民俗學學科發展與理論
戰後臺灣民俗研究的發展歷程及展望:邁向臺灣民俗學之路        林承緯
技藝、認同與美國民俗學    盧佳慧

▌民俗學者與民俗學刊物
旨趣與權力:日治晚期《民俗臺灣》的知識政治學解析        蔡昇德
民俗再發現:戰後初期《臺灣文化》表述之文化主體性        卓佳賢
臺灣民俗學研究典範—以劉枝萬、陳奇祿為討論對象    劉韋廷

▌民俗學與民間信仰研究
貓鼠相告作品在民間俗曲中的地位與價值        李淑如
澎湖七夕節俗與女性民俗文化    周舜瑾
雲林地區白沙屯媽祖聯誼會的發展與變化        吳家銓
探討臺灣中南地區犬崇拜及造型分析        周慈吟
金面媽祖駕返臺北城-北臺灣媽祖文化節十年觀察        林全洲
厲鬼變正神-論後龍赤土崎「媽靈宮」大眾媽信仰的變異    蔡承甫
流言的興起與沉寂-豐原地區城隍雙包案研究        林纓宣

▌民俗學與信仰空間分析
金門傳統聚落領域空間之界定:以遶境鎮營為概念        林建育
想像的防禦-澎湖七美民宅照牆初探        林俞彣、林明美

►GO►最新優惠► [書籍]臺灣民俗學青年論集(一)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主編序

  民俗學在臺灣一直是個妾身未明的學科,在各個學科之間,像孤兒一樣輾轉寄人籬下。由於研究者散落在各個不同學系之間,研究資源也無法集中。沒有制度上被認可的學科,研究者的研究計畫審查常常被歸屬到非專業領域的學者手中,好不容易培育出來的學生,學位口試時不容易找到專長相符的口試委員,在升學進修的選項上也很難找到適合的出路。在這充滿種種不利的因素的大環境之中,我們仍然認為,為了臺灣民俗學的學科發展,應該籌辦民俗研究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來培育新一輩的民俗學者。希望即使在沒有民俗學系支持的現況下,仍有新血不絕如縷地加入我們耕耘的行列。

  在國內,這是第一個以民俗研究青年學者為主題的研討會,意義非凡。即便幾乎每一年都有學術研討會以民俗作為會議主題,然而發表人多半是已在教學、研究機構任職、且小有成績的學者。對於就學中、或剛畢業的學子而言,並無一個主題相符、可以發表研究成果、與同行切磋的園地。本會議主要補足這個缺口,希望能加強民俗研究的學術風氣,也藉著此次會議的舉辦,瞭解臺灣民俗研究的強項及不足之處。以中青代民俗研究者為主體的籌備委員會,希望在鼓勵青年學者的同時,也能維護相當的學術品質。因此會後所收入本論文集的論文,均經過初審、會議現場發表評論、以及會後再次的審查,由審查人提供修改意見,投稿人修訂之後方予刊登。

  在三天的會議中,我們見到了來自不同科系的年輕學子自不同的領域專長來針對各種民俗現象進行研究,一方面廣泛的參與角度令人欣喜,另一方面,論題未能有效聚焦也顯示了臺灣民俗學界缺乏方法論及學術理論的缺點。這一點,在民俗學尚未能成為體制內學科前,我輩應以之自我提醒,致力精進。同時,本會議的籌備及出版過程,均由民間團體主動集資籌辦,由於缺乏專職人員及穩定經費的支持,會議雖然順利完成,然而出版過程屢經挫折,多有延宕。可知政府單位對於民俗學及民俗教育的缺乏重視,未能適時以資源挹注支持,而使得培育民俗研究青年的這條道路,前進時腳步偶見蹣跚。

  距離第一屆臺灣民俗研究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已經兩年,這本論文集終於要結集出版。同時,第二屆的會議也已在徵稿中,我們樂於見到大家的積極參與,也希望與會的討論能有助於發表人知性上的成長。

  民俗素養實在攸關一個社會的文明,深化的民俗素養代表了對己身歷史文化的認同,公民擁有足夠的民俗素養才能有互相尊重、和諧且充滿創意的社會。在未能達到這樣的理想之前,我們仍應努力不懈。


楊玉君/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GO►最新優惠► [書籍]臺灣民俗學青年論集(一)


ISBN:9789869333719
叢書系列:豐饒民俗
規格:平裝/320頁/17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民族學/風土民俗

►GO►最新優惠► [書籍]臺灣民俗學青年論集(一)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導言
 
文/溫宗翰
 
2012年年初,我與洪瑩發在中研院參加「漢人社會與宗教研習營」,席間尚有五、六國不同校約二十餘名博士、博士後之青年學者參與,幾日研習交流、倍受啟發,我倆藉此談論起有關臺灣民俗學領域發展的議題。這被教育體制邊緣化的學科,即使有著學術研究傳統,且廣大社會群體以及當前國家制度,都亟需這門學術專業來貢獻深厚的學養基礎,但由於體制內的「不在場」,使民俗學大多遊走、寄生於其他學門。
 
當時,我想起與瑩發,以及楊玉君老師、邱彥貴老師、蔡武晃老師等師長們,曾不約而同參與民間文化青年論壇的經驗,那是由一群中國民俗學專業的青年學者,從2002年起每年辦理的常態會議,讓不少青年學者有交流見習的機會。另方面,有鑒於臺灣文學領域,早已獲得國家力量協助,經年辦理青年學者會議,亦累積不少研究能量,促進一代又一代年輕學者成長。故此,我便向瑩發提起,應該要有場為青年人而辦的民俗學會議,激勵臺灣民俗學領域的生命力。意想不到,我們一拍即合,他也有相同理念。
 
最終,這場會議仰賴瑩發天生樂於服務、分享,沛然「強壯」的執行力,並受張珣老師、王見川老師、楊玉君老師等人支持,藉由新港奉天宮當時願意尊重學術專業,運用社會善款協助學術交流的情況下,使第一屆會議順利誕生。本屆徵稿結果,總計有39篇論文摘要投稿,一如民俗學在臺灣未有專門學科,分散學門研究的結果,投稿者學科背景相異甚大,有大傳、設計、宗教、中文、客文、臺文、語教、民族、政治、文資、建築、民間文學等不同學科類型研究生、青年學者投稿。

►GO►最新優惠► [書籍]臺灣民俗學青年論集(一)

►GO►最新優惠► [書籍]臺灣民俗學青年論集(一)

►GO►最新優惠► [書籍]臺灣民俗學青年論集(一)

ISBN:9789869333719
叢書系列:豐饒民俗
規格:平裝/320頁/17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民族學/風土民俗

►GO►最新優惠► [書籍]臺灣民俗學青年論集(一)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5511?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表裏日本:民俗學者的日本文化掃描 魯曼一點通:系統理論導引 像我們這樣的文化恐怖份子:文化資產與城市記憶守護筆記 川普這種生物:被世界討厭的勇氣(全) 學會呼吸,活到天年(暢銷新裝版)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三餐盤(The Third Plate)~推薦!

作者:丹.巴柏
原文作者:Dan Barber
譯者:郭寶蓮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6/11/10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90元

ISBN:9789864771295
叢書系列:People
規格:平裝/472頁/17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本書分類:飲食>飲食文化>飲食文化/札記

 ►GO►最新優惠► [書籍]第三餐盤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丹.巴柏(Dan Barber)

  位於曼哈頓西村Stone Barns藍山餐廳的廚師,此處同時結合非營利農場與教育中心。他對於食物與農業政策提出諸多見解,發表於《紐約時報》與其他出版品中。Barber曾獲James Beard美國傑出廚師大獎,2009年獲選《時代》雜誌百大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譯者簡介

郭寶蓮

  台大社會學碩士,輔大翻譯研究所肄。專職譯者,譯作包括《死後四十種生活》、《川普的女兒》、《思考的盲點》等非小說。以及《夜之屋》系列、《拋棄清單》、《家規》、《觸覺失憶》、《血色童話》、《罪證》等小說。已出版譯作七十餘本。

◆賜教信箱:hot8miso@hotmail.com

►GO►最新優惠► [書籍]第三餐盤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首度以廚師身分深入農業體系的紀實之旅,
揭開優質農技X環境永續X美味食物間密不可分的關係。
提出比「從產地到餐桌」更具啟蒙性的飲食之道!

  ★被芝加哥論壇報譽為《雜食者的兩難》2.0版
  ★Amazon 4.8顆星極高好評、農業科學類No.1
  ★作者曾獲James Beard美國傑出廚師大獎、2009年獲選《時代》雜誌百大世界最具影響 力的人物之一。
  ★美國前副總統暨環境學家高爾(Al Gore)、《異數》暢銷作家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專文推薦


  《第三餐盤》用睿智又充滿思辯性的角度,提出對現行食物體系的改進之道。巴柏的眼界和經歷絕不僅止於在廚房,使他對這項議題發展出獨到的見解。這是本必讀的佳作!──高爾

  美國廚師丹.巴柏(Dan Barber),因為吃到遵循美洲原始農耕技法所產出的美味玉米而驚為天人,進而體悟到,真正美味的食物,所涉及的層面遠比食材挑選、烹飪方式更為複雜,我們總以為只要精挑細選最棒的食材,就能創造出對環境和人類最有利的永續飲食,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我們不能只想著改變食物系統中的一部分,而是必須積極介入食物生產鏈,重新設計整套系統,才能打造最永續且健康的飲食。於是他提出「第三餐盤」的革新理論,以此做為未來飲食文化的理想典範。

  §「第三餐盤」代表的是比「從產地到餐桌」更先進、更有利環境的飲食文化
  丹.巴柏用想像中的餐盤作比喻,將過去兩百年的美國料理史分為三種進程──

  第一餐盤:一塊七盎司的牛排佐以小份量的蔬菜。
  顯示出早期習慣肉食為主的飲食文化。

  第二餐盤:看似與第一餐盤無異,但牛排來自野放牛隻,蔬菜則是當地所產。
  代表現行飲食文化,加入「從產地到餐桌」的概念,對生態和健康都較為有益,但食材組合比例並未改變,人們還是依照過往的飲食習慣去決定各種產物的土地使用面積和栽作方式,如此一來還是無法改善環境、實踐真正的永續之道。

  第三餐盤:主食變成紅蘿蔔,牛排反而被熬煮成醬汁淋在上頭,成了調味品。
  代表未來理想的飲食文化。各種食物之所以用某種方式來組合,並非一味依循傳統,而是因為這樣的組合對於生產這些食物的環境是有利的。人們完全跳脫既往對食物的想像,對整體環境、土地共生有更深的思索,把蔬菜、穀物和牲畜整合成一個體系,並且透過我們的食材選擇或烹飪方式來支持或者設定這樣的體系。簡言之,好農法和好食物的交會點,就是「第三餐盤」的核心精神。

  為實踐「第三餐盤」的理想,丹.巴柏花了十年研究世界各地的農業社群,擷取廚師、農漁民、畜牧業者、營養師和環境科學家的智慧與經驗,循著產業食物鏈一路抽絲剝繭,除了介紹許多順應自然的好農法外,也告訴讀者,如何透過食材組合和烹調方式來對環境盡一份心力,同時也能品嘗到風味最原始的美妙食物。

  本書不僅替二十一世紀重新定義了營養、農業和食物味道,也帶領讀者進入那些顛覆固有飲食的廚房和農地,替人們指引出一條康莊大道,鼓勵所有人去思考一個既能永續,也能美味的飲食之道。

【各界好評】

=行家推薦=

  臺大土壤學教授/許正一  專文推薦

  亞洲十大最佳青年主廚/江振誠
  食材文化研究家/徐仲
  食物旅行家/張健芳
  PanSci泛科學 總編輯/鄭國威
  蔬菜百科達人/潘瑋翔
  主婦聯盟環保基金會董事長/賴曉芬
  專業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

=國外媒體盛讚=

   本書難免會被拿來和麥可.波倫的《雜食者的兩難》做比較,但《第三餐盤》用更寬廣的視野,將許多更高竿的飲食建議涵納進來,提供人類與土地共生更好的實踐之道。──《芝加哥論壇報》

  丹.巴柏替令人愉悅的永續食材寫下食譜,是繼麥可.波倫後,能夠改寫美國飲食文化歷史的重量級作者!──《華盛頓郵報》

  《第三餐盤》並不只是提倡回歸原始農法,而是提出比傳統農法更聰明、更現代化的飲食之道,本書探討的面向包括食物的歷史、環境科學以及餐飲業者的使命感,在永續議題上提出更多重要且令人振奮的發現。──《華爾街日報》

  巴柏參訪的對象涵蓋各領域,且具有獨到見解和說服力。《第三餐盤》大膽地將科學和食物的歷史交織在一起,閱讀此書的讀者將獲益不少。──《紐約時報》

  《第三餐盤》重新審視麥可.波倫書中關於飲食革命的種種假設。他對風味的追求迫使他對整個食物生態有更深刻的了解,也展示了土地、社群、和食材風味如何受益於好的農法、烹調及飲食方式。──《大西洋月刊》

=名家美譽=

  丹.巴柏提出了沒人想過的關鍵問題,比如廚師的意義、味道的本質,以及永續的意涵。他挑戰了你對食物的所有既定觀念,也挑戰了你的飲食方式。如果我只能推薦廚師一本書,那絕對非這本莫屬。──《天生嫩骨》作者露絲.雷克爾(Ruth Reichl)

  丹.巴柏不只是名廚,還是出色的作家。他對於新食物系統的願景是建立在多元性、複雜化,以及對大自然的敬畏上,這樣的願景並非烏托邦式的空想,而是具有真實意義。──《一口漢堡的代價》作者艾瑞克‧西洛瑟(Eric Schlosser)

  我知道丹.巴柏這個人有創造出美食的能耐,但我從沒想到他寫出來的東西也這麼精采。好吧,我錯了。──《引爆趨勢》作者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

  很少有這種嚴肅探討議題的書能這麼具消遣效果。丹.巴柏將改變你看待食物的方式。──《第六次大滅絕》作者伊麗莎白‧科伯特(Elizabeth Kolbert)

  我在藍丘餐廳用過餐後,就對丹.巴柏相當敬佩。蔬菜經過他的料理,竟比剛採收時更鮮美。如今我也對他的寫作功力折服不已。如果你想了解食物,這本書你非讀不可。──《新有機種植》作者艾莉特.科爾曼(Eliot Coleman)

  丹.巴柏以內斂的筆觸寫出他的烹飪理念,文字如行雲流水,極具說服力。飲食是我們跟世界最深刻的連結。飲食形塑出我們本身,以及我們所屬的環境。當前飲食的各個環節都需改變,而巴柏的宣言在大膽原創與審慎研究之間取得巧妙平衡。這本熱情激昂、流暢易懂的書,可說從產地直抵你的心。──《背離親緣》作者安德魯.索羅門(Andrew Solomon)

  身為作家和思想家的丹.巴柏,就跟他身為廚師時一樣優秀,真是了不起。這本書善用了它的食材──全世界最優秀農夫的精闢看法──創作出全新的飲食未來。──《即將到來的地球末日》作者比爾‧麥吉本(Bill McKibben)

►GO►最新優惠► [書籍]第三餐盤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推薦序 
前言

第一部/土壤:看見你正在看的東西
第二部/土地:大自然的禮物
第三部/海洋:心並不是幫浦
第四部/種子:未來的藍圖

後記
 

►GO►最新優惠► [書籍]第三餐盤


ISBN:9789864771295
叢書系列:People
規格:平裝/472頁/17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本書分類:飲食>飲食文化>飲食文化/札記

►GO►最新優惠► [書籍]第三餐盤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第十二章

十月初,麗莎打電話給我,說艾杜瓦多想邀請我去看他宰殺鵝,時間是十一月十日,問我到時要不要去西班牙,親睹「用瓦斯獻祭。」

我記得艾杜瓦多曾強調,要成功產出好的鵝肝,宰殺的過程非常重要。萬一這個步驟沒做好,很可能就毀了一副鵝肝。他說,他下手俐落,一眨眼就可以殺死一隻鵝,接著,又以神秘的口吻補充:「牠們可是處於一種毫無壓力的狀態喔,就像人在浴缸裡割腕─舒服地死去。」我不確定該不該認同他這種比喻,不過,我確實被他這番話勾起興趣。

可是就在我出發的前幾天,麗莎打電話來,說宰殺鵝的日期有變動,但艾杜瓦多沒交代原因。不過,我來不及取消這趟行程,所以還是如期出發。我猜想,那些準備上場的成鵝,要不是脂肪囤積的程度還不足以宰殺,就是更值得留下來觀賞。

當我抵達艾杜瓦多的農場,他迎接我的態度竟出奇地親暱,彷彿見到童年好友。我猜想,他大概是因為更改了宰殺時間而對我不好意思吧。

「艾杜瓦多,鵝的事,沒關係。」我說,希望他放輕鬆。「我可以明年再來看你宰殺的過程。」

麗莎翻譯完我的話之後,他揚起眉說:「對,對。」但沒有道歉或解釋。接著,他忽然開始描述起宰殺的過程,大概以為我想感受一下無緣親睹的場面吧。「牠們睡覺。」他說,還閉起眼睛,頭微微側倚在右手,假裝睡在柔軟的枕頭上。

「一起睡?」我的語氣懷疑多於探詢。

「是,是真的。」他說:「他們一起睡覺,不會有感覺,什麼感覺都沒有。」

艾杜瓦多開始描述起他在一間偌大的密閉室前所架起的玻璃纖維圍籬,這個圍籬就像迷宮般。他說會撒些玉米,吸引鵝過來,還表演他怎麼出聲及拍手誘勸牠們。然後他仔細地模仿鵝搖搖擺擺走路的樣子,假裝正在穿越一座隱形迷宮。

「一隻進來後,其他隻發現吃了那些玉米之後不會有事,就會跟著進來。」他說:「必須讓牠們自己進到屠宰室。」他的鵝不會掙扎,不會驚慌失控。他耐心地告訴我,自由意志是他養的食物之所以甜美的關鍵因素。

他怎麼確定他的鵝沒受苦?

「味道啊!」他說:「你吃過我的食物了,嚐起來像是受苦的鵝嗎?」當然不像。嚐起來像被主人悉心照料,臨死前還享受按摩的鵝。可是,我怎麼知道受過苦的鵝吃起來不同呢?在遇到艾杜瓦多之前,我甚至不知道至少可以用不會讓鵝不舒服的方式來取得鵝肝呢。於是,我要他進一步說明。

►GO►最新優惠► [書籍]第三餐盤

►GO►最新優惠► [書籍]第三餐盤

►GO►最新優惠► [書籍]第三餐盤

►GO►最新優惠► [書籍]第三餐盤

►GO►最新優惠► [書籍]第三餐盤

►GO►最新優惠► [書籍]第三餐盤

►GO►最新優惠► [書籍]第三餐盤

ISBN:9789864771295
叢書系列:People
規格:平裝/472頁/17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本書分類:飲食>飲食文化>飲食文化/札記

►GO►最新優惠► [書籍]第三餐盤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3848?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築地市場四百年 哈利波特(8)被詛咒的孩子【原著劇本特別排演版】 雜食者的兩難:速食、有機和野生食物的自然史 就業的終結:你的未來不屬於任何公司 神奇飛天書 為了活下去:脫北女孩朴研美 孤獨深處【作者親簽版】 人生沒什麽不可放下:弘一大師的人生智慧 安樂窩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史丹佛最夯的生涯規畫課,用「設計思考」重擬問題,打造全新生命藍圖 表裏日本:民俗學者的日本文化掃描 就業的終結:你的未來不屬於任何公司 藝術的孤獨:給居住在孤寂城市中的你,和偶爾寂寞、獨特的所在,以及想要得到慰藉的心情。 討厭京都:古都背後,不可一世的優雅與驕傲 後悔當媽媽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傾聽:觀音子民的心聲[Qing Ting : Guan Yin Zi Min De Xin Sheng]~推薦!

作者:陳真
出版社:雪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1/10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99元

ISBN:9789869308816
叢書系列:雪域叢書
規格:平裝/120頁/10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其他

 ►GO►最新優惠► [書籍]傾聽:觀音子民的心聲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本書為華人作者採訪西藏人民的紀錄。一系列的訪談,傾聽藏人的心聲:迎請藏人心中的觀世音菩薩達賴喇嘛回家。
  
  趕在一代人陸續凋零前,傾聽1959,讓慈悲的力量康復近七十年的傷痛。西藏與中國,需要真相與諒解。
  
  

►GO►最新優惠► [書籍]傾聽:觀音子民的心聲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作者序:觀音子民的心願
寧可餓死也不捨棄修行:2015年德謙訪談,96歲的老格西
當時以為很快就可以回去:78歲,第二代裁縫師
死裡逃生,加強修行和利他的心:2014年10月15日,96歲的住持老法師
寺院裡,我是唯一逃出來的:拉梯仁波切的侍者
我是西藏人一向把所有人都當作好人:73歲,勤奮的牧民子弟
從深入經藏到勞改的經歷:78歲,甘丹寺僧人
砲火中死裡逃生:82歲,格魯寺院的僧人
只能跟著改變走:60年代在印度出生的子民
我們的心願是迎請尊者回西藏:80年代出生的子民的心聲
雖然我們受苦,但不會恨人:60年代出生的子民,從小想出家

 

►GO►最新優惠► [書籍]傾聽:觀音子民的心聲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作者序
  
觀音子民的心願

  
  一六四三年第五世達賴喇嘛尊者在寫西藏國家歷史是如此介紹:
  
  「傳說中以肉為食的紅臉藏人是獼猴與岩魔女繁衍的後代子孫。觀音聖者因為悲憫眾生,而化身為獼猴模樣,與岩魔女結合生下來六個孩子,由此繁衍下來,西藏才變成人類的國家。」
  
  根據第五世達賴喇嘛尊者,觀音是受佛陀的委託才來西藏度化藏人。佛陀在北印度臨終之際,觀世音菩薩屈身在他身旁請求他不要滅度,因為他還沒有巡訪西藏,藏人「尚未受到您真言的保護,請您為這些緣故留下來,這個北方雪的國度,目前是野獸的國度。」
  
  佛陀回答:「那裡甚至連人類的名字都還沒有,將來那裡將被您轉變。首先您要以菩薩身分轉世,保護您信徒的世界,然後用信仰聚集他們。」神話中猴子與岩魔女的孩子不肯吃猴子或岩魔女的食物,於是觀音讓這塊土地長出大麥,他們吃了這個神聖的食物之後,才變成最初的藏人。
  
  千年來這個故事一再被傳說。達賴喇嘛尊者在藏人心中就是觀世音菩薩,化現第十四次。西藏人的小孩從小就會誦觀音真言Om Mani Padme Hum。他們心地善良,對人信賴。在佛法沒有傳到西藏之前,那時的吐蕃國是好戰的。為了「和蕃」唐朝皇帝嫁了文成公主給藏王松贊干布。他也娶了尼泊爾公主(他一共有五位皇后和妃子),受了他兩位來自佛教國家的皇后的影響,對佛法產生興趣。他的玄孫赤松德贊,先後從印度那難陀寺,迎請寂護大師和蓮花生大師到西藏弘揚佛法,設立僧團,並翻譯佛經。為了翻譯佛經依梵文作為參考創立藏文文字。藏文所翻譯的佛經是較齊全和精準的。
  
  藏人自認是觀音的子民,視中國為文殊菩薩度化的道場,奉中國皇帝,特別是清朝的皇帝為文殊菩薩的化身。
  
  佛法的慈悲馴服了西藏和鄰近的國家,蒙古王也迎請佛學大師到皇宮為皇帝傳佛法,將好戰好殺人的蒙古人化凶為吉。
  
  中國自古以來萬里長城所防範的外患如匈奴、蒙古等等,都被佛法慈悲的力量改變。佔領中國的滿清民族也改信藏傳佛法,第五世和第十三世達賴喇嘛都曾去過北京與清朝皇帝會面。
  
  來自印度的佛法是釋迦牟尼佛的教化,他出生皇宮為希達多太子,享盡世間的樂趣,父王怕他出家成佛的預言成真,不讓他看到任何人生痛苦的一面。他一再要求去皇宮外面看看,幾次出宮讓他看到病苦、老苦和死亡。為了尋找從生老病死的苦解脫的方法,他捨棄妻子、幼兒和皇宮舒適的生活,四處尋師、苦行,然後悟道成佛。成佛後他沒有立刻說法,他所悟到的「無自性的我」和「緣起自性空」的真理,與當時印度思想「有自性的我」是衝突的,他想不容易被人們接受。後來經天人的祈請他才走出森林,開始弘法。佛陀傳法的時間很長,主要分三個階段,稱為三轉法輪。是依人的根器漸進式的講。有些人只能接受世俗層面的哲理,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些人能生起大悲心、發菩提心;有些人能了解最深的緣起自性空、不二法門。
  
  西藏因為靠近印度,而且有國王的護持,將佛陀三轉法輪的教法都迎請到西藏,依法實修將佛法保存下來。在西藏把家裡其中一個小孩,甚至於多個小孩送去出家是很普遍的。共產黨沒有到西藏之前,男性四分之一的人是出家人。
  
  佛法傳到離印度更遠的中國是不完整的,玄奘大師去印度那難陀寺學習十七年。他的師父是主修唯識派的學者,因此傳到中國的佛法也是唯識為主。
  
  一般民間信仰佛道不分,主要是祈求平安,為死亡親人做佛事,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但對佛法更深一層的認知則沒有,所謂佛教在中國民間所展現的容易被誤以為是「迷信」。中國滿清末期的腐敗,加上外國的侵犯,讓年輕一代想要推翻舊有思想的包袱,向軍力強盛的西方國家找答案。孫中山先生是選擇了民主制度建國,有些留俄或留法的留學生,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也一起吞下反宗教的理論。他們沒有分辨的能力,不知馬克思所反對的是西方天主教、基督教被利用扭曲的一面,與來自東方印度的佛學是決然不同的。因為這個錯知,將中國的佛教象徵寺廟破壞,逼著僧人還俗。不知真正歷史的共產黨領導人,也攻打到西藏,佔領了沒有軍事武力的「大寺院」的西藏,並強力「漢化」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和信仰不同的藏民,將千年建立的佛化文化大肆破壞,燒毀佛學院、寺廟、佛像和經書。僧人被殺、被關、被逼結婚。
  
  藏人心中的觀音達賴喇嘛尊者,也在生命危急的時候被迫逃到印度,逃到印度的僧人重建佛學院,保住佛法的傳承,並傳到世界各地。
  
  西方科學演進到今天,最先進的物理學科學家發現佛學早就走在他們前面,佛學也是最先進的心理學科,對人的心識的認知是大大超過現代心理學的領域。量子力學研究出「觀看者會改變所觀的」正是佛學中唯識的看法。佛法中的世俗觀和勝義觀,與平常意識的自然現象和量子力學所理解的自然現象不謀而合。
  
  目前不但能和科學並肩而行,甚至於超過科學的是來自那難陀寺在西藏保存下來的佛法。
  
  在中國統治下的西藏從一九四九到一九七九年三十年之間有巨大的改變。從以下的數字可以看出:
  
  1.一百二十萬藏人死亡,是總人口的六分之一。
  
  2.六二五四所寺院被毀,佛像不是轉賣在香港和日本的古董市場就是溶成金條或做成子彈。
  
  3.西藏百分之六十的經書、歷史文物和傳記被燒。
  
  4.西藏原先三分之二的地方被納入鄰近的省份,只有中藏和藏東一部分是所謂「西藏自治區」。
  
  5.安多原先的西藏東北省份,現改為青海省。地球上最大的勞改營就在那兒,最多可容納一千萬人。
  
  6.十分之一的藏人被關。在七〇年代末有十萬藏人關在勞改營。
  
  7.有二十五萬中國軍隊駐紮在西藏高原,二十年的政治教育,每天十四小時的勞改,沒有教育、衛生設施、沒有自由行動,二次長達五年的饑荒。
  
  8.整個山邊的森林被砍伐,西藏獨特的野生動物瞪羚、野驢、斑頭雁和Brahmany鴨都絕種。總歸兩千一百年的文化在二十多年間被摧毀。
  
  這個歷史事實經由藏傳佛法弘揚到世界各地,也普為世人知道。然而百分之九十的中國人對這真相一無所知。
  
  深埋的傷口是無法康復,只有膿化腐臭,引起更嚴重的病,唯有揭開傷口,敷上大慈大悲的膏藥,傷口才能復合。
  
  「和氣生財」,和氣帶來平安幸福,而佛法是不同民族和睦的凝聚力,特別是來自那難陀寺的傳承,是漢族、藏族、滿族、蒙族共同的精神支柱、中國在二十一世紀要幸福安康,必須迎請藏人心中的觀世音菩薩達賴喇嘛尊者回家,讓慈悲的力量康復近七十年的傷痛,對整個中國的安寧幸福是關鍵性的。
  
  聽聽觀音子民的心聲!  

►GO►最新優惠► [書籍]傾聽:觀音子民的心聲


ISBN:9789869308816
叢書系列:雪域叢書
規格:平裝/120頁/10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其他

►GO►最新優惠► [書籍]傾聽:觀音子民的心聲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書籍]傾聽:觀音子民的心聲

►GO►最新優惠► [書籍]傾聽:觀音子民的心聲

►GO►最新優惠► [書籍]傾聽:觀音子民的心聲

ISBN:9789869308816
叢書系列:雪域叢書
規格:平裝/120頁/10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其他

►GO►最新優惠► [書籍]傾聽:觀音子民的心聲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4458?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學會呼吸,活到天年(暢銷新裝版) 永不屈服 現代「極簡」空間設計:6大案例類別‧59個案例‧53間世界頂尖設計事務所 精神病患者的悲歌 每個家,都該有主人的樣子:坪數、風格不是首要,呼應「生活模式」的家,越住越快樂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誰在教育中國:從「虎媽」、「狼爸」到「高考神校」,透視中國未來競爭力背後的真相(上/下冊)[Shui Zai Jiao Yu Zhong Guo : Cong 「 Hu Ma 」、「 Lang Ba 」 Dao...]~推薦!

作者:吳樹,蔣錚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16/11/08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800元

ISBN:9789869370912
叢書系列:非-小說non-fiction
規格:平裝/768頁/17x23cm/普通級/部份全彩/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中國研究

 ►GO►最新優惠► [書籍]誰在教育中國:從「虎媽」、「狼爸」到「高考神校」,透視中國未來競爭力背後的真相(上/下冊)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吳樹


  作家、文化學者。代表作:長篇報告文學三部曲《誰在收藏中國》、《誰在拍賣中國》、《誰在淘寶中國》,分獲《亞洲週刊》十大好書、「中國圖書勢力榜」十大好書等多項獎勵;另著有《阿門》等多部影視作品,曾獲多項國內外專業獎。

蔣錚

  廣東省「十佳女新聞工作者」、《羊城晚報》主任記者,多次獲廣東省新聞一、二等獎。著有新聞作品集《走進新加坡 走進香港》。
 

►GO►最新優惠► [書籍]誰在教育中國:從「虎媽」、「狼爸」到「高考神校」,透視中國未來競爭力背後的真相(上/下冊)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當中國崛起,全世界面對這位可敬又可怕的對手,
不禁想要打探,中國下一代的競爭力是如何培養出來的?

然而,從大陸掀起一陣陣「虎媽、狼爸」的鐵腕管教旋風,
到催生出全世界絕無僅有的「高考工廠」、「高考神校」……,
「中國式教育」到底是強國夢的有力推手,
還是中國父母集體為了孩子的前途飲鴆止渴?

  《誰在收藏中國》系列作者,耗時三年深入調查採訪:
  一條條紅領巾死結,揭露出一樁樁稚齡學子不堪升學壓力而自殺的悲劇
  一個貧困的山區小鎮,擠進上萬名考生,只為能如願就讀「高考神校」
  從窮鄉僻鎮考上一流大學,有為青年卻成了校園裡屠殺同學的兇手
  抱著全中國熱切期望、重點栽培的第一神童,最後竟出家成為和尚

  本書由大陸名作家及得獎記者聯手調查採訪,足跡遍及大江南北直至海外,
  帶你第一手直擊中國教育現場的真相,並提出沉痛尖銳的大哉問。
  看到大陸的孩子們處在出人頭地的萬鈞重擔下,衍生出種種光怪陸離的現象,
  同屬華人文化圈以及傳統升學主義思維下的我們,悚然心驚之餘更發人深省!

  「這一千多個晝夜我們做了些什麼?明查暗訪了大陸數十所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大、中、小學。其中有萬眾仰慕、一『座』難求的重點中小學 、『超級高中』、大學名校,也有默默無聞、甚至是被人遺忘的普通學校,還有鮮為人知的『狀元生產線』、校園『江湖』……我們重點調查了近年來發生在校園裡的若干典型案件『第一例』,力圖通過對那些悲劇元素的透析,將其淨化為可以激發正能量的動力,以期達到阻止悲劇續演的目的。

  「在百餘名受訪人士中,有多位中科院院士、著名大學校長、資深教育家,如楊福家、朱清時、潘際鑾、劉道玉等。有知名或不知名的各類大學不同學科的教授、學者,也有參與應試教育 、功名顯赫的『高考神校』領導,有默默無聞、甚至羞於啟齒的普通學校老師,還有一些歐美國家有『故事』的教育人士和家長。

  「值得一提的是,在數十位接受我們採訪的新老學生中,有恢復高考後曾經萬眾矚目、如今行蹤難覓的第一代著名『神童』,如寧鉑、謝彥波等;有負笈遊學海外的小留學生,如被移民美國的神祕龍鳳胎、留學法國的中國女孩莎拉等;還有『混跡』校園『江湖』、自稱『灰太狼一族』的問題少年……讀者可以通過我們的多篇獨家人物訪談和受訪者的奇特經歷,一窺中國當代青少年進取之艱辛,墮落之無奈。」

  【精彩內容】

  生命快閃:紅領巾死結


  大陸南方某城鎮小學。幾名小學五年級女生溜到縣城喝酒、大吃了一頓,之後買了農藥決定赴死。名為秀秀的女孩臨時被家人禁止出門鎖在家裡看書,卻用紅領巾上吊自殺。另外三個女孩在學校西邊的山林裡被找到,其中兩位喝農藥當場死亡。另一位名叫欣兒(化名)的女孩喝農藥時聞不得氣味,喝了就吐沒死掉,再用紅領巾掛在樹枝上自縊,幸好樹枝被壓斷,被尋到時一息尚存,經過搶救活過來……

  究竟是什麼過不去的坎兒,讓四個花樣女孩決心踏上不歸之路?她們到底要用自己的生命向親人和學校老師傾訴什麼?

  亞洲最大的「高考工廠」

  一個人口僅萬人的山區小鎮,竟容納著上百個高中班、一兩萬候考的高中生。這樣的規模不只在中國,恐怕放到世界校林中也會是獨一無二,難怪有人戲稱毛坦廠中學是「亞洲最大的高考工廠」。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把子女送去那裡?

  「千人送飯」、「千人拜樹」、「萬人放燈」、「萬人送考」——這一場場類宗教儀式的深層,混雜了多少國人的前世今生?從科舉制度的形成到廢黜,從恢復高考的三呼萬歲到廢除高考的呼聲四起,我們似乎始終彳亍於一座不斷自動更新程式的古老迷宮裡,只能按照新老遊戲規則尋找命運的出路……

  青春暴亂之:「父母皆禍害!」

  2013年5月11日深夜,河南周口市榮華社區一棟聯排別墅內,漯河中學高三學生高煒晟情緒不安地在自己臥室裡來回走動,這時,離高考還有26天。淩晨1點30分左右,他拿起手機,發出最後一條指令。潛伏在一樓的兩個惡魔迫不及待地衝上二樓,按照雇主事先提供的室內配置圖,先摸到高父門前......

  終於,高煒晟打開房門——爸爸和姐姐雙雙躺在客廳底下,血濺高牆。儘管這一切都由自己一手策劃,但這個17歲的男孩還是被血淋淋的現場嚇呆了。畢竟,此前他只在電子遊戲裡看到過如此血腥的場面。他盯著死不瞑目的姐姐,腸子都悔青了,甚至寧願倒在血泊裡的不是姐姐而是自己。

  中國「神童方陣」

  文革結束後,紅色中國正在發生一件鮮為人知的怪事——一支由大學教授、政府特派員和攝像師組成的隊伍,頻繁活躍於各地城鄉中小學,祕密挑選童男童女,暫時條件不清、目的不明,引發西方媒體的高度關注......

  一時間,全國舉薦「神童」的熱情被激發,全國各地的「神童」推薦信雪片似地寄往中科院、中科大,甚至是中南海、「黨中央」,有的直郵「方毅副總理收」。面對這種全民舉薦「神童」的熱情與盛況,中國科技大學對成千上萬名推薦對象進行篩選後擇出重點,組織教師分頭去實地面對面考察、選拔。於是,一場「選拔神童」的行動在全國各地展開,一批少年天才脫穎而出……。
 

►GO►最新優惠► [書籍]誰在教育中國:從「虎媽」、「狼爸」到「高考神校」,透視中國未來競爭力背後的真相(上/下冊)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上卷

卷首語  
序  三十年我們缺失了什麼?|理由

開篇  鄧小平的「七七﹒八八」
中國式「宮廷政變」
投石問路
「鄧大人」的開山之戰
一個冬天裡的中國喜劇情節

第一章  三十年後,遊蕩在校園裡的死神
生命快閃:紅領巾死結
誰說虎毒不食子?
血色「起跑線」

第二章  「虎狼效應」下的青春暴動
「三天一頓打,孩子上北大」
發動「世界口水戰」的美女教授
青春暴亂之:「父母皆禍害!」
青春暴亂之:子夜裸奔

第三章  中國「超級中學」解密
黃岡:應試教育第一個神話
毛坦廠:亞洲最大的「高考工廠」
衡水:應試教育的最後神話?
二十一世紀西部高考風暴
——對話《中國門》導演王楊

第四章  高考,再說愛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寄往天堂的大學錄取通知書
二十五封來自天堂的家書
失蹤的高考「狀元」

第五章  走調的青春之歌
校園江湖
「灰太狼」變形記
「援交門」:「初夜」之痛

第六章  三個中國女人「西遊記」
出國!出國!
一個被移民美國的北京男孩
神祕的龍鳳胎
莎拉的莎士比亞
小留學生:「明天的早餐在哪裡?」

第七章  中國家長:把孩子交給誰?
一個福建女子的春秋大夢
「狼外教」綜合症
兩位洋博士的「教子攻略」

跋  教育應該為幸福人生奠基|朱永新

下卷

卷首語
序  30年我們缺失了什麼?(理由)

開  篇  有個故事這樣開頭
一則被西方媒體瘋傳的中國新聞
中國「神童方陣」
副總理兵敗「第一神童」

第一章  神童無神話
從象牙塔到佛塔
「諾貝爾」門前的中國神童
那是甯鉑和謝彥波的時代

第二章  天驕之殤
21世紀中國高校「第一殺手」
「鋼琴手」與「劊子手」
「天上人間」的美女大學生

第三章  「象牙塔」裡的「浮世繪」
轟動中國的「萬言帖」
一起高校命案的「羅生門」
「象牙塔」裡的貪官與「剽客」

第四章  後高考時代的「狀元」們
一條灰色新聞的轟動效應
「囚徒困境」與「狀元屠夫」
失聯的央視主播

第五章  被異化的學歷能量
史上最殘酷的情人之戰
「打工皇帝」的老遊戲
EMBA的新玩法
「最慘博士後」與「最牛博導」

第六章  戰而論道:高校精英中國夢
劉道玉:珞珈山下啼血鳥
朱清時:摔破的「官窯瓷器」
楊福家:「新洋務運動」進行時
成敗之間看國情

第七章  坐而論道:敢問路在何方?
熊丙奇:教育生態與悖論
潘際鑾:西南聯大的傳奇無法複製
朱永新:讓教育回歸本質

跋  教育應該為幸福人生奠基
 

►GO►最新優惠► [書籍]誰在教育中國:從「虎媽」、「狼爸」到「高考神校」,透視中國未來競爭力背後的真相(上/下冊)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卷首語

  歷時三年多,這部書總算脫稿了,我們如釋重負之餘,深感忐忑不安。

  這幾年,正是中國教育經歷十年復興、十年停滯、十年沉淪的歷史進程後,開始順應中國改革大潮尋找新出路的裂變期——脫軌、陣痛、迷茫、探尋……這一切,帶給本書作者的是一次次補充調查、反覆論證、多重思考、更正表述……於是,在超出原簡體版出版合約期限一年多後,我們才將書稿交審付梓。

  即便如此,我們仍知身在改革大時代,文於思潮多變之秋,要想跟進或駕馭全程只是妄念,惟用誠惶誠恐之拙筆,截取大時代之下的若干凡人故事報告於世,至於其中人物命運的前世今生、是非曲直,且由讀者見仁見智、思之評之便罷。感謝中國的東方出版社同仁們,對我們此種愚頑執著的書生意氣給予了理解與支持。

  這一千多個晝夜我們做了些什麼?明查暗訪了大陸數十所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大、中、小學。其中有萬眾仰慕、一「座」難求的重點中小學 、「超級高中」 、大學名校,也有默默無聞、甚至是被人遺忘的普通學校,還有鮮為人知的「狀元生產線」、校園「江湖」……我們重點調查了近年來發生在校園裡的若干典型案件「第一例」,力圖通過對那些悲劇元素的透析,將其淨化為可以激發正能量的動力,以期達到阻止悲劇續演的目的。

  在百餘名受訪人士中,有多位中科院院士、著名大學校長、資深教育家,如楊福家、朱清時、潘際鑾、劉道玉等。有知名或不知名的各類大學不同學科的教授、學者,也有參與應試教育 、功名顯赫的「高考 神校」領導,有默默無聞、甚至羞於啟齒的普通學校老師,還有一些歐美國家有「故事」的教育人士和家長。

  值得一提的是,在數十位接受我們採訪的新老學生中,有恢復高考後曾經萬眾矚目、如今行蹤難覓的第一代著名「神童」,如寧鉑、謝彥波等;有負笈遊學海外的低齡留學生,如被移民美國的神祕龍鳳胎、留學法國的中國女孩莎拉等;還有「混跡」校園「江湖」、自稱「灰太狼一族」的問題少年……讀者可以通過我們的多篇獨家人物訪談和受訪者的奇特經歷,一窺中國當代青少年進取之艱辛,墮落之無奈。

  感謝所有受訪者,對我們的調查給予了充分信任和鼎力配合,無論觀點各異,不拒尖刻追問,好事壞事講真事,好話壞話說真話,喜怒哀樂顯真情。尤其難忘的是一些不幸經歷失子之痛、心陷莫大悲哀的學生家長,在接受採訪時,不惜忍受「剜肉醫瘡」之苦,以現身說法警示世人,多番讓我們淚灑當場……

  我們知道,所有這一切,皆因各位受訪者與作者有著一個共同的願望——讓深受現行教育制度之累的孩子們早一日脫離苦海、重拾童心,讓每一所學校早一天淨化為莘莘學子們健康成長的保護神。

  在梳理案例、廓清思路時,我們也有過許多糾結,比如一些教育學者告訴我們:中國大學死了;但在另一面,劉道玉、潘際鑾校長又告訴我們:中國大學可以不死;楊福家、朱清時校長則告訴我們:中國大學可以活得更好!三種思維、三樣說法、三重邏輯,透露出什麼?中國教育在反省、在反思、在尋找適合自己的出路。

  翻開世界歷史,無論哪一次重大變革的出現,都會伴隨一場文化理念上的衝突與革命。而這種文化理念的蛻變,又經常被包裹在某種迷障之下緩慢、痛苦、焦躁地進行著,一直掙扎到舊皮褪盡、新肌發生。我們的國家教育,我們的民族文化,不是正在經歷這樣一次脫胎換骨的「涅槃」與優化嗎?身在其中,進退與共,對此我們沒有理由泯滅理想,我們當有足夠的信心走向未來。

  值本書出版之際,我們向大陸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副主席、「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教授,向中國著名報導文學作家、文學評論家理由先生,表示誠摯的敬意。他們以不同的身分,站在不同的角度,為本書撰寫了精彩的序與跋,足以詮釋本書的意旨與精神。


吳樹  蔣錚
於二○一六年清明

►GO►最新優惠► [書籍]誰在教育中國:從「虎媽」、「狼爸」到「高考神校」,透視中國未來競爭力背後的真相(上/下冊)


ISBN:9789869370912
叢書系列:非-小說non-fiction
規格:平裝/768頁/17x23cm/普通級/部份全彩/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中國研究

►GO►最新優惠► [書籍]誰在教育中國:從「虎媽」、「狼爸」到「高考神校」,透視中國未來競爭力背後的真相(上/下冊)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三天一頓打,孩子上北大

二○一一年夏末,一些剛熬過揪心的高考又陷入兒女落榜困局,正犯愁下一步棋該怎麼走的中國家長們,忽然瘋傳一段網路影片,接著又搶購一本與影片有關的書,然後如同打了雞血 一般,紛紛在網路論壇圍繞一句話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您是活菩薩顯靈,拯救芸芸眾生!」

「他就是一堆垃圾!一個江湖騙子,生意做不好,寫書騙錢混日子!」

「感謝您,為我們這些受苦受難的中國父母指明了方向!」

「去死吧暴君!自以為是的虐待狂!」

「我能把兒子送到您家裡去培養嗎?」

「攤上做他的子女,我寧可做孤兒!」

……

那是一段怎樣火爆的影片?一本什麼內容的書?如何驚世駭俗的一句話?怎麼能在搞怪成風的網路上激動那麼多見怪不怪的網友?

這三樣同出一人之手——蕭百佑,香港籍商人。蕭哥早年畢業於暨南大學國際金融系,曾在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任職,公司關閉後開始下海創業,結婚後定居香港,現膝下有一男三女。

三十年來,儘管蕭百佑在金融、地產領域都小有建樹,但值得他大聲嚷嚷的還是培養了四個品學兼優的孩子,取得了足以讓人們羡慕嫉妒恨的偉大成就——二○○九年,老大、老二通過「港澳臺全國聯考」,雙雙被北大錄取,打破了兄妹同屆上北大的招生紀錄。二○一一年,老三高中畢業又考上北大,剩下小女兒尚在中央音樂學院附中讀書學琴,只待來年金榜題名。

人生在同一座迷宮裡竄進竄出,成成敗敗一半賭際遇、一半拚風雲。如果事情到此為止,蕭百佑先生和他「一門三北大」的家庭教育神話頂多只夠拼裝一段江湖傳奇,抑或僅限於他的朋友圈內一席美談,酒足飯飽後轉瞬即逝。可接下來發生的事,卻使得這位在商場上折騰多年未成正果的商人,一夜之間風生水起,囊獲一枚屬於自己的專利商標——「中國狼爸」。書封、部落格、微博、演講……無一例外。「狼爸狼爸」地叫得多了,他的真名反倒漸漸被邊緣化,沒幾個人記得住。

蕭百佑出名得益於他寫了一本書,他寫那本書又得益於一次朋友聚會。

儘管此前只是在商海裡打滾,蕭百佑與文化界一些名人雅士結交甚篤。著名影視導演高希希、著名暢銷書作家海岩、中央電視臺名嘴阿丘、著名文化策劃人江小魚等一干人眾,都是他的座上客。

►GO►最新優惠► [書籍]誰在教育中國:從「虎媽」、「狼爸」到「高考神校」,透視中國未來競爭力背後的真相(上/下冊)

►GO►最新優惠► [書籍]誰在教育中國:從「虎媽」、「狼爸」到「高考神校」,透視中國未來競爭力背後的真相(上/下冊)

►GO►最新優惠► [書籍]誰在教育中國:從「虎媽」、「狼爸」到「高考神校」,透視中國未來競爭力背後的真相(上/下冊)

►GO►最新優惠► [書籍]誰在教育中國:從「虎媽」、「狼爸」到「高考神校」,透視中國未來競爭力背後的真相(上/下冊)

►GO►最新優惠► [書籍]誰在教育中國:從「虎媽」、「狼爸」到「高考神校」,透視中國未來競爭力背後的真相(上/下冊)

►GO►最新優惠► [書籍]誰在教育中國:從「虎媽」、「狼爸」到「高考神校」,透視中國未來競爭力背後的真相(上/下冊)

►GO►最新優惠► [書籍]誰在教育中國:從「虎媽」、「狼爸」到「高考神校」,透視中國未來競爭力背後的真相(上/下冊)

►GO►最新優惠► [書籍]誰在教育中國:從「虎媽」、「狼爸」到「高考神校」,透視中國未來競爭力背後的真相(上/下冊)

►GO►最新優惠► [書籍]誰在教育中國:從「虎媽」、「狼爸」到「高考神校」,透視中國未來競爭力背後的真相(上/下冊)

►GO►最新優惠► [書籍]誰在教育中國:從「虎媽」、「狼爸」到「高考神校」,透視中國未來競爭力背後的真相(上/下冊)

►GO►最新優惠► [書籍]誰在教育中國:從「虎媽」、「狼爸」到「高考神校」,透視中國未來競爭力背後的真相(上/下冊)

►GO►最新優惠► [書籍]誰在教育中國:從「虎媽」、「狼爸」到「高考神校」,透視中國未來競爭力背後的真相(上/下冊)

►GO►最新優惠► [書籍]誰在教育中國:從「虎媽」、「狼爸」到「高考神校」,透視中國未來競爭力背後的真相(上/下冊)

►GO►最新優惠► [書籍]誰在教育中國:從「虎媽」、「狼爸」到「高考神校」,透視中國未來競爭力背後的真相(上/下冊)

ISBN:9789869370912
叢書系列:非-小說non-fiction
規格:平裝/768頁/17x23cm/普通級/部份全彩/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中國研究

►GO►最新優惠► [書籍]誰在教育中國:從「虎媽」、「狼爸」到「高考神校」,透視中國未來競爭力背後的真相(上/下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4082?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理性選民的神話:我們為什麼選出笨蛋?民主的悖論與瘋狂 野草:底層中國的緩慢革命 大國的不安:為什麼經濟互相依賴不會帶來和平?為什麼多極化的世界非常危險? 非凡物種:型塑人類文化、改變世界的25個自然造物 表裏日本:民俗學者的日本文化掃描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今兵聖:孫子[Gu Jin Bing Sheng : Sun Zi]~推薦!

作者:楊善群
出版社:草原文創
出版日期:2016/11/07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20元

ISBN:9789869382120
叢書系列:風雲人物
規格:平裝/384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軍事>軍事謀略

 ►GO►最新優惠► [書籍]古今兵聖:孫子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楊善群


  男,一九三七年生,上海市人。

  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史林》副主編,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理事。
 

►GO►最新優惠► [書籍]古今兵聖:孫子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兵法十三篇,詭道十四法。
  是怎樣的歷史,孕育出如此詭譎多變又光芒萬丈的兵法?
  後世又是如何將《孫子兵法》發揚光大,奉為現代各界致勝寶典?
  享譽世界、閃耀千古不墜的第一兵書,
  集兵法、哲學、政治、管理於一身的文學鉅作!
  從世系淵源、成長環境說起,直至年老歸隱,
  本書如實記錄孫武輔佐吳王的戰爭歷史和寫作背景,
  並佐以兵法運用的現代實證,將《孫子兵法》推向全方位境界。

  尾川敬二:「《孫子》是東方兵學的鼻祖,武經的冠冕,東方各種兵法學說皆出自《孫子》。至其文章蒼古雄勁,與內容之美滿相映,大有優於《六經》之感。」

  《孫子•形篇》:「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 經濟實力是戰爭勝負的重要依據。

  《孫子•虛實篇》:「敵佚能勞之,飽能饑之,安能動之。」→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調動,就能使自己處於有利的地位。

  《孫子•軍爭篇》:「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要養精蓄銳,避免不必要的消耗。

  《孫子•九地篇》:「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行動必須快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垮敵人。
 

►GO►最新優惠► [書籍]古今兵聖:孫子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序言  

第一章  孫子兵法的光輝成就
ㄧ 中國兵書的登峰造極
二 世界軍事學著作的罕見精品
三 孫子軍事學的豐富內容
四 作戰原則中的精闢哲理
五 多種學科的理論建樹
六 語言藝術的卓越典範

第二章  動蕩的時代孕育傑出的天才
一 春秋末年的政治形勢
二 戰爭行動的頻繁
三 軍事制度的變易
四 兵器和作戰方式的發展
五 學術思想的活躍
六 著書立說之風的興起

第三章  為理想執著追求的一生
一 孫武疑案的澄清
二 世系,家庭環境和國風
三 避亂南奔新興的吳國
四 獻兵法宮廷演習
五 助闔閭西破強楚
六 佐夫差南服越人
七 北威齊晉震中原
八 晚年的痛心和憂鬱
九 歷史悲劇及其根源
十 孫武著述辨析

第四章  孫武的軍事謀略
一 戰爭取勝的條件
二 軍隊的組織和建設
三 指導全局的戰略原則
四 臨陣擊敵的戰術技巧
五 特殊的戰鬥方法
六 軍隊的後勤
七 孫武軍事謀略的偏頗

第五章  孫武的哲學思維
一 樸素唯物主義的世界觀
二 從實踐出真知的認識論
三 觀察處理問題的辯證法
四 孫武哲學思維瑕疵

第六章  孫武的政治見解
一 謹慎而大膽地進行兼併
二 修道使上下同心
三 保法健全各種賞罰制度
四 富民能成強固之國

第七章  孫武的經濟頭腦
一 經濟是國力的基礎
二 經濟的改革和發展
三 經濟得失的謀算
四 孫武經濟頭腦的偏頗

第八章  孫子兵法在中國的崇高地位
一 戰國時期
二 秦漢時期
三 魏晉時期
四 隋唐時期
五 宋元時期
六 明清時期
七 近代時期
八 現代時期

第九章  影響世界的孫子兵法
一 亞洲國家
二 歐洲國家
三 美洲國家(含澳洲)

第十章  孫子兵法在現代的發揚與應用
一 指導企業管理與商業競爭
二 指導政治活動
三 指導體育競賽
四 指導醫療疾病
五 指導人生處世
六 指導現代戰爭

附錄:孫武生平活動及有關大事年表
 

►GO►最新優惠► [書籍]古今兵聖:孫子


ISBN:9789869382120
叢書系列:風雲人物
規格:平裝/384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軍事>軍事謀略

►GO►最新優惠► [書籍]古今兵聖:孫子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書籍]古今兵聖:孫子

►GO►最新優惠► [書籍]古今兵聖:孫子

►GO►最新優惠► [書籍]古今兵聖:孫子

►GO►最新優惠► [書籍]古今兵聖:孫子

►GO►最新優惠► [書籍]古今兵聖:孫子

►GO►最新優惠► [書籍]古今兵聖:孫子

►GO►最新優惠► [書籍]古今兵聖:孫子

►GO►最新優惠► [書籍]古今兵聖:孫子

►GO►最新優惠► [書籍]古今兵聖:孫子

►GO►最新優惠► [書籍]古今兵聖:孫子

►GO►最新優惠► [書籍]古今兵聖:孫子

►GO►最新優惠► [書籍]古今兵聖:孫子

►GO►最新優惠► [書籍]古今兵聖:孫子

►GO►最新優惠► [書籍]古今兵聖:孫子

►GO►最新優惠► [書籍]古今兵聖:孫子

►GO►最新優惠► [書籍]古今兵聖:孫子

►GO►最新優惠► [書籍]古今兵聖:孫子

ISBN:9789869382120
叢書系列:風雲人物
規格:平裝/384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軍事>軍事謀略

►GO►最新優惠► [書籍]古今兵聖:孫子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4115?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先秦穿越生存手冊 鍛鍊思考力:提升判斷、預測、邏輯的大腦革新術 畢業不怕失業!:除了學歷,你更需要的是職場即戰力 碰撞與對話:關於「卑南族」的想像與部落現實際遇:卑南學資料彙編第二輯 【超強圖解+全新解譯】這樣讀孫子兵法最輕鬆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燃燒的年代:獨立文化、青年世代與公共精神[Ran Shao De Nian Dai : Du Li Wen Hua 、 Qing Nian Shi Dai Yu...]~推薦!

作者:張鐵志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16/11/07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20元

ISBN:9789863871286
叢書系列:印刻文學
規格:平裝/288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GO►最新優惠► [書籍]燃燒的年代:獨立文化、青年世代與公共精神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張鐵志


  台北人,台大政治所碩士、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候選人。

  做為寫作者,他是這十年來台灣與華人世界中最重要的文化與政治評論人之一,文章主題從國際思潮與政治、台灣民主與公民運動、中國與香港政治和文化,搖滾樂和另類文化,廣見於台港中馬主要媒體與國際媒體中文網。

  做為媒體工作者,他一直探索不同媒體的實驗,努力建構公共領域的對話,曾參與創辦網路新聞媒體《報導者》、網路節目《政問》(擔任主持人與主編)、《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任創刊總主筆);在擔任香港《號外》雜誌總編輯暨聯合出版人推動雜誌轉型,在港引起廣大迴響。亦任《數位時代》雜誌首席顧問、端傳媒顧問、學學文創顧問、《新新聞周刊》副總編輯等,並主持過公共電視節目與廣播節目。

  作者也是知名音樂文化評論人,尤其關注音樂與社會的關係,著有《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以改變世界嗎?》、《時代的噪音:從狄倫到U2的抗議之聲》等書。

  2016年擔任閱樂書店總顧問期間,策劃多場文化活動,將書店打造成台北重要的文化基地之一。亦曾擔任音樂影展策展人、設計展專區策展人。

  大學參與學運,長期參與與關注公民運動,擔任過多個NGO理事,並曾任教於台灣清華大學、台北藝術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

►GO►最新優惠► [書籍]燃燒的年代:獨立文化、青年世代與公共精神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從獨立音樂、獨立書店、新媒體、新電影、文化政策
從台灣小確幸世代,到香港新獨立世代,再到中國小粉紅
一本對兩岸三地文化現象、社會趨勢的深刻觀察與犀利反思

 
  特別收錄與賈樟柯對談獨立精神、與侯孝賢談電影的未來、與林懷民談藝術的深耕

  深具影響力的評論家張鐵志  首部文化評論集,
  帶領讀者觀察與思索兩岸三地重要文化現象、社會趨勢──

  過去這幾年,獨立文化、青年世代和公共精神在台灣和香港都引發熾熱而猛烈的燃燒:在新舊典範之間、新舊想像之間、新舊資源和權力之間的衝撞與摩擦,造成了熊熊火焰,這就是我們這個「燃燒的年代」。

  《燃燒的年代》描繪當下台灣文化的幾個重要趨勢:獨立文化、青年世代和公共精神,這些力量不僅改變了當代台灣文化的內涵和文創產業的樣貌,更衝擊了既有的政治版圖與經濟模式,前者包括從太陽花到2016年大選,後者如這幾年興起的所謂「生活風格」產業或者所為「小確幸」產業。本書中,我們既要拆解與批判,也要重建與思考,要重新想像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化。

  文化,是思想、是價值、是美學、是生活。是國家的靈魂,決定民族的精神與高度,定義在世界地圖的位置。五十則台灣、中國、香港當代文化的觀察記錄,讓我們重新想像另一種可能。

名人推薦

  陳冠中、劉克襄 專文推薦

  本書結集的內容,都是當今發生的重要文化和社會運動議題,台灣、香港和中國,我們共同關心的三大區塊,鐵志以更年輕更貼近的睿智視野,全面介入。……那是一個過往七○年代副刊主編如高信疆才擁有的高度,又彷彿混搭了哪吒三太子的青春叛逆。──劉克襄

  像鐵志這樣能夠近距離接上台灣、大陸、香港的「地氣」,並對三地社會政治文化都有真知灼見的健筆,並不多見──這本文集,就是說明。──陳冠中

►GO►最新優惠► [書籍]燃燒的年代:獨立文化、青年世代與公共精神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推薦序──
從憤怒出來的搖滾/劉克襄
文章淑世,公器兼達天下/陳冠中

自序──
像搖滾般寫下去
說明與致謝

實踐──
以寫作與時代肉搏
新聞媒體的新實驗:《報導者》與《政問》
用書店進行一場文化革命

輯一 台灣
文化起義:用想像力奪權
文化政策的公民邏輯
小確幸的時代意義
青年世代的政治逆襲
青年返鄉與在地希望
在自己的土地上起舞:雲門舞集與台灣四十年
另一種台灣電影
悲情城市:凝視一個時代的黑暗
《太陽的孩子》如何想像家園
獨立音樂的時代天光
從〈美麗島〉到美麗灣
當長髮搖滾戰士進國會
這座城市沒有噪音
台灣民主的海市蜃樓
台北花博的華麗與空虛
《牽阮的手》:百年論述中不敢面對的真象
《寶島一村》遺忘的眷村歷史
悲劇之後,理解惡之根源
不只是寫一首詩
《當代》雜誌與反的哲學

輯二 香港
香港文化的「新獨立時代」
香港人的台灣情
《十年》之前:現在還來得及
當城市成為記憶的廢墟
還我香港
我們是同志
誰能代表當代香港流行音樂?
一個曾經光輝的都市:記黃耀明演唱會
何韻詩的十八種香港
當香港告別年少
《號外》兩年半的媒體實驗

輯三 中國
小粉紅們與戴立忍們
從愛國青年到憤青
如果國民黨在統治了四九年之後的中國
不會再回來的生猛中國
崔健的藍色骨頭
生活的尊嚴:關於電影《Hello!樹先生》與閻連科
霧霾之下
不會來臨的暖冬
野心中國:關於《野心中國》與《大路》
「尋路中國」背後的中國
中國的審查
不合作方式:關於艾未未的若干關鍵字
平等的藝術
韓寒:活在真實中

輯四 對話
對話侯孝賢——(台灣)電影的未來
對話林懷民——雲門舞集與台灣四十年
對話賈樟柯——你獨立了嗎?

►GO►最新優惠► [書籍]燃燒的年代:獨立文化、青年世代與公共精神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推薦序

從憤怒出來的搖滾
劉克襄


  前些時,在松菸湖畔的閱樂書店舉行新書《虎地貓》發表會,鐵志剛好是顧問,順道過來致意。會前閒聊,他詢及台東友人顧秀賢。進而提到一九八八年元月創辨的自立早報副刊,對他青少年時代的影響,我才恍然悟起此段歲月。

  當時我和秀賢等人負責此一副刊的編務,主採文化評論路線,約集諸多相關寫手,針對社會時局、城鄉發展和歷史風物等面向,提出各類包羅萬象的建言。出身環保運動的我,嘗試著把副刊帶向另一個可能。不僅僅是文學家創作發表的園地,同時也能成為各階層知識份子表述意見的場域。

 如今推算,那時的鐵志還在讀書,一個生澀、早熟的藝文少年,可能被搖滾音樂和鄉土文學略略啟蒙,但在社會體制的劇烈崩解下,早熟的靈魂也具體感受到時代即將銳變。我們的副刊不同於一般文學副刊的內涵,或許也幫他打開過一道眼界。時隔煙遠,我常奔走於野外和鄉鎮部落,早已忘記這一副刊跟我的關係,或者回顧當時可能帶來的意義。不想,他仍記得此一園地,同時充滿啟發的感懷。

  當時編此副刊,報社高層對此路線多少是充滿疑慮,希望仍舊以文學為主體。但我以為時代不同,應該展現多樣文化論述,提供更多思考論辯,何況當時自立晚報副刊已走出鄉土文學重鎮的格局,早報更該摸索新方向。

  當時若有些小扦格,無疑是來自這類的質疑。但我還是編得興緻昂然,尤其是創刊後不久,陸續聽到這類外界的支持聲音。但時隔近一甲子,還有人慎重提到,讓人不覺得眼睛一亮。彷彿當年編此副刊,還有這樣一位年輕人被啟蒙,似乎就值得了。

  或許,對很多不滿體制的年輕人來說,這樣一份不時帶著憤青質地,對主流威權文化充滿反抗的園地,好像是滿潮前夕,最早到來的第一波浪潮。當潮汐衝抵一個青少年的腳踝,自是讓他感到新奇。

  但我從未想到,如今換他成為造浪者,我成為佇立海邊的人。當年的海洋,換他來興風,在晚近的社會運動裡,掀起一波波時代的新浪潮。鐵志的敏銳觀察,以及激進的理想實踐,化作多樣的精彩論述。彷彿轟隆巨浪,不斷在我眼前翻滾。

  本書結集的內容,都是當今發生的重要文化和社會運動議題,台灣、香港和中國,我們共同關心的三大區塊,鐵志以更年輕更貼近的睿智視野,全面介入。不論編輯策劃和書寫,關心向度常能嫻熟地涵蓋整個時代不同區域的文化脈絡和屬性,進而適時提出分析和看法。那是一個過往七○年代副刊主編如高信疆才擁有的高度,又彷彿混搭了哪吒三太子的青春叛逆。

  我的共鳴特別強,或許也緣自於這一港中台三個地區的高度重疊性。在台灣,許多社會運動和環境議題上,我們幾乎都是站在同一陣線,譬如反國光石化。當然,更多是他成為第一線反對者,我只是站在後面搖旗吶喊。在諸多社會運動的議題,最讓我大開眼界的,或許是他最拿手的,以音樂結合政治的論述和實踐。重金屬、流行搖滾結合本土音樂。那樣憤怒帶來的聲音,澎湃嘹亮地常讓我浪漫的以為,整個時代已然來到翻轉的臨界點。

  香港又是一個視野的高度。二○一○年後,在社會經濟環境的變遷下,香港市民在生活上產生很多矛盾。梁振英當選特首,港人更確定一國兩制已經變調。年輕人的茫然和土地認同,還有各式各樣家園環境運動的保護,都在此時一併爆發。

  當香港開始浮躁不安,我們是少數身在其中,最密切注意這一波波社會運動的台灣作家。鐵志因為妻子為港人,常在港台間來去。我在香港,則因作家訪問和教書,長時旅居。鐵志在香港主編《號外》,正好是我積極宣揚香港郊野信念時。他的香港觀察更讓我清楚地靠緊這個城市,從多元的角度觀察它的未來。甚而,從這個城市的位置,觀看中國的龐然,以及跟台灣的互動。

  這樣不循過往本土文化的變革,把台灣當下的狀況和世界緊緊接軌。鐵志跟許多年輕的文化工作者一樣,灌注了許多新的思維和實踐創意。前年結束香港編務,回到台灣,他的活動面向更加寬廣。個人寫作也好,經營媒體平台、獨立書店亦然,乃至參與網路新媒體的創辨,他都繼續嘗試搭建一個更深刻多元的公共領域,推動在地思想深化的可能。這本書的結集,當是了解此一階段的重要指南。

  但乍看彷彿成功,彷彿是文化大前鋒,時代不盡然是站他那一邊,或者可以適時地提供他盡情發揮才情的空間。以前在一些聚會場合,我曾試著推舉其擔任政府要職,或者擔任重要媒體的負責人,怎奈都遭到相關單位的委婉推拒。我才訝異整個社會對他的理想信念仍充滿猶疑。

  理由或許不少,但直白的原因只有一個,聽到他的名字,彷若聽到文化小太保那般驚悚,隨即有一種害怕。他們不擔心鐵志帶來新的視野,新的創意發想,只是怕他也顛覆既有的基礎。

  鐵志彷彿代表著革命,最容易推翻體制的危險知識份子。或許,他太憤怒了,但社會依舊溫和。拒絕者並非不知,時代已滾向鐵志那兒,只是不以為,社會應該如是快速進展。但鐵志比我們更接近那要求改變的脈動,他在第一線,清楚掌握年輕人的渴望。同年級的人,也只有少數像他,擁有全面的高度視野,跟當代的時代潮流熱情對話。不斷地以合理的創新,衝撞社會體制,試圖走得更好。我們的猶豫有時是理智、成熟的,但也常像絆腳石。

  就不知哪天,鐵志若有公職的機會,他的信念透過社會公器實踐時會是何等情景。或者,他永遠在民間,反而更能朝理想的方向實踐。

推建序

文章淑世,公器兼達天下
陳冠中


  二○○四年中,取得博士候選人資格的張鐵志「飄移出學術軌道」,開始了他以筆為幟,在「公共領域」評論公共議題的生涯。幾年後,他在台灣的筆耕,吸引到一群銳意求變的大陸媒體人的注意,邀他「進入中國的公共領域,認識更多媒體人、文化人和異議份子」,並在當時最開放的重要報刊如《南方都市報》、《東方早報》、《新京報》、《南都週刊》、《鳳凰週刊》、《讀庫》、《財新新世紀》等版面上,發表政論、書評、樂評文章。本世紀的第一個十二年是大陸思想傳媒、公共領域、公民社會較為活躍的階段。

  我認識鐵志的時候,他已經是一位足跡遍兩岸、甚受大陸傳媒注意的新銳評論家,也即他自己所說的「中國公共領域的活躍作者。」我們同屬一個三地知識份子的谷歌郵件群組,並有許多傳媒界、學術界的共同朋友。價值觀和世界觀方面,我認為我們堪稱同路。

  但時代是倉促的,究竟這已是公共領域日益崩壞的年代,也是公共知識份子處境江河日下甚至有人身風險的時期。我欣賞鐵志的是,他對此趨勢看得很清楚,但卻沒有放棄或只獨善其身,仍選擇兼達天下,他說:「台灣主流媒體的墜落速度讓人難以想像,而中國媒體的言論空間則不斷緊縮」,「我成為一個敏感人物。」一個年輕公共知識份子有這樣的堅毅淑世精神,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難能可貴。

  二○一二年,他受聘出任香港《號外》雜誌主編。在他到港履職那天下午,我安排了他與《號外》一眾元老、現任出版人以及編輯一起茶敘。這是我作為退休老號外人的唯一貢獻。隨後幾年的香港社會翻天覆地,而鐵志不負眾望,義無反顧的帶著酷愛弄潮的《號外》再度走到時代的尖端。

  兩年半後,回到台灣,他繼續以文章為思想武器,同時以時政網媒、問政視頻以及書店空間為社會公器,矢志「拯救台灣的新聞,重建台灣的媒體公共領域」,堅定地「與這個時代肉博」,將脆弱的公共領域公知事業進行到底。

  像鐵志這樣能夠近距離接上台灣、大陸、香港的「地氣」,並對三地社會政治文化都有真知灼見的健筆,並不多見──這本文集,就是說明。

自序

像搖滾般寫下去


  這是我在台灣出版第一本關於台灣(和香港與中國)的文化評論集。在兩本西方音樂與文化的專書《聲音與憤怒》、《時代的噪音》,關於美國文化評論的書《反叛的凝視》之後,終於有了這本遲到很久的書。

  《燃燒的年代》試圖描繪當下台灣文化的幾個重要趨勢:獨立文化、青年世代和公共精神,這些力量不僅改變了當代台灣文化的內涵和文創產業的樣貌,更衝擊了既有的政治版圖與經濟模式,前者包括從太陽花到二○一六年大選,後者如這幾年興起的所謂「生活風格」產業或新農業(或被標籤為「小確幸」產業)——這些在本書中都有詳細討論。簡言之,台灣的青年世代(亦即是後解嚴世代)具有更多元的價值,希望在壟斷資本和既有政治力量之外尋找新的可能,他們更有獨立精神來追求自我實踐,也更有公共參與開放的精神,而這三者都有於網路的出現而有了更豐富的可能;或者說,這三者是網路世界應該帶來的解放力量。

  但這不只是一本文化趨勢觀察手冊(雖然可以這樣用),我也試圖在不同文章中探索文化與政治與商業力量的糾葛,拆解文化作品(音樂電影或文學)背後的意識形態和權力關係,以探索一條文化自主性之路。

  在這裡,我們既要拆解,也要重建,以重新想像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化。

  書名主標題「燃燒的年代」,是因為在過去這幾年,獨立文化、青年世代和公共精神」在台灣和香港都引發熾熱而猛烈的燃燒:在新舊典範之間、新舊想像之間、新舊資源和權力之間的衝撞與摩擦,造成了熊熊火焰。至於中國,如我在書中描述,在○八年到一二年之間也有幾點星火,但在過去幾年卻被暴力地熄滅。

  在這個燃燒的年代中,我自己用不同的角色參與部分,並且在這過程中從青年世代走到不再青春的「大叔」。

  我最主要的認同是一名寫作者。當初從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轉向寫作,是因為學術工作是對一個知識領域漫長而深刻的不斷鑽研,這當然令人感佩,但我對於寫作具有更大的熱情——我的寫作不是虛構創作,而是關注不同知識(從搖滾樂到國際思潮到台灣政治),並以知識介入現實,去改變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因此我想要冒這個險,試試作為一個獨立寫作者、一個有機知識份子的可能性。

  我很喜歡喬治歐威爾在「我為何要寫作中」一文所陳述的理由:

  1.純粹的自我。包括向那些在你童年冷落你的大人出口氣,決心要過自己的生活到底。

  2.美學的熱情。對文字和它們的恰當組合的感知,在語音的碰撞、堅實的文字、有節奏的好故事中所取得的愉悅感,希望分享自己認為寶貴而不可缺少的體驗。

  3.歷史衝動。希望看到歷史的真實面貌,尋找並為後代儲存真實事件的欲求

  4.政治目的。這裡的「政治」有極廣泛的意義:把世界向某個方向推進,改變人們為之奮鬥的社會的理念。

  這四個理由在我身上都有。一如歐威爾的自我描述,我的評論也首先是立場鮮明的,希望能揭露事件背後的結構性權力,呈現人們未能見到的事實與歷史,詮釋與賦予事件和行動意義。這是我寫作最初也是最終的目的。

  也如同歐威爾說,「過去十年裡我最想做的事情,是讓政治寫作成為一種藝術。」我也相信文字的美學是表達不可或缺的。我希望自己的評論文字不只是乾燥的論理,也要有散文的感性風格。一些前輩與朋友確實看到我的努力,評價我的作品為知性散文,但我深知,要走出自己風格的散文之路,路尚遙遠。

  除了寫作,過去七、八年我也經歷不同媒介的媒體主管工作。

  我喜歡創新與改變,所以把每一個媒體工作都當作一場公共領域的實驗。除了年輕時代當過一兩年記者,第一份媒體主管是參與《旺報》創刊,擔任文化副刊主任,創辦一份每週一次二十頁的文化週報,不僅製作當代中國文化專題,且引入許多中國重要的且異議的作者(註),然後是擔任《陽光時務》雜誌台灣總監——這是華人社會第一份純iPad雜誌,具有高度運動性和思想性;2012年秋天到赴香港擔任《號外》雜誌總編輯兼共同出版人,把這份香港傳奇文化與時尚媒體變身為更有文化深度和社會介入性格,以及參與創辦《彭博商業週刊/中文版》(和《號外》同公司,所以同時身兼籌備創刊工作和初期編務),再到2015年回台參與《報導者》和《政問》的創辦(詳情見本書)。這過程讓我幾乎參與各種形式和內容的媒體,但對我來說,本質都一樣,就是回到本書副標:希望更與新世代對話、更昂揚多元獨立文化,更深化公共精神。

  從大學積極參與學運以來,這二十年來也參與許多公民運動。尤其是在過去十年,開始以藝文界身份和朋友們一起參與關注野草莓學運、三鶯部落拆遷、反對國光石化、反核、反美麗灣等等,另方面也和另一群藝文界朋友關注文化政策,在2011組成「文化元年」,舉辦了總統大選三黨後選人文化政策問答會——這是台灣史上第一次總統候選人針對文化政策提出政見、並接受文化界提問。

  二○一四年年底,我被藝文團體推薦參與台北市長文化局長遴選,目的就是希望把這幾年累積的文化能量和理念帶進公部門,以重新想像文化政策,並很榮幸獲得遴選委員票選最高票。雖然最終落選,但民間還有太多文化工作可以開展,我也沒有一刻停下腳步。這本書可以說是這幾年思考與實踐的部分集結。

  我是一個搖滾樂迷,搖滾始終是我心中那把不滅之火,讓我可以不斷勇敢去冒險、去衝撞、去顛覆式創新。克襄在序中所說「文化小太保」或許誇張了些,但是似乎也捕捉到我的寫作和工作態度。回首大學畢業來這二十年的工作,離開哥大當然是一個最大的冒險,而我的寫作主題也大部分是走人少之路:不論是音樂與政治,另類文化與社運,中國人權與香港政治,起初都是寂寞的議題。我的媒體之路也多半不是在舒適圈,而是去創造與改造。在寫作與媒體之外,還有一個中年大叔心中對改變世界不斷燃燒的天真與熱情。

  這是搖滾帶給我的生命態度。要像一首搖滾曲般寫下去,像一首搖滾曲般活出自己。

  註:這需要特別說明。二○○九年初,旺旺集團剛買下中時,人們尚在觀望。創刊總編輯黃清龍先生請我加入旺報擔任文化副刊主任,我當然不會來頌揚這個政權,但天生有點反骨的我決定接受挑戰,主要是因為總編輯允諾我可以辦一份週日的文化週報。英美等國報紙的週日版,都是重視文化與與思想內容,即使中國的好報紙都是如此,但台灣媒體週末只有休閒娛樂,這是我一直希望改變的。更何況,我熟悉許多中國的優秀作者(許多當然是異議份子),讓他們在台灣媒體上提出對中國的批判與反思(如廖亦武、余杰、滕標等)更有意義。但是,籌備期半年紅線尚不明顯,創刊兩個月後,蔡老闆就對我的部分有意見,我當然不願編輯自由受限,只能選擇離開,回到一個獨立寫作者身分。

►GO►最新優惠► [書籍]燃燒的年代:獨立文化、青年世代與公共精神


ISBN:9789863871286
叢書系列:印刻文學
規格:平裝/288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GO►最新優惠► [書籍]燃燒的年代:獨立文化、青年世代與公共精神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輯一 台灣

小確幸的時代意義
 
「如果沒有這種小確幸,我認為人生只不過像乾巴巴的沙漠而已。」村上春樹在小說裡這麼說。
 
「小確幸」確實是理解我們這個時代與青年世代的關鍵字(註),它既是商品行銷的流行口號,也是台灣發展停滯不前的代罪羔羊。然而,太多對「小確幸」的批評都是對其根源與意義的不理解。
 
一種主流論述(特別是來自財經界)喜歡把小確幸是和大志向對比,他們認為台灣年輕人太小確幸,只向內看,只想開咖啡店、蹲在社區、做小東西;真正志氣的青年,應該要走出去,不論是去中國、去澳洲、還是去西方。
 
這一來是不了解小確幸之所以是小確幸的理由,二來不了解小確幸翻轉的時代意義,甚至不知道小確幸可能比去上海打工的人更國際化!
 
首先,很少人注意到兩種小確幸的區分,一種是消費意義,一種是作為工作。兩者有某些相同的背景,但也有很不同的意義。
 
有一些人指出過,小確幸出現的社會脈絡很大部分是來自台灣經濟的崩壞與世代不正義。尤其,年輕人薪資停滯,社會貧富差距過大,加上物價與房價上漲,貧窮化的年輕世代只能透過簡單的消費來感受那「微小而確定的幸福」,不論是美食或旅遊。小確幸因此成為一種生活風格的追求。
 
這意味者,小確幸的現象是大人們造成的惡果,是他們的父輩世代沒有讓台灣經濟轉型、是他們讓貧富不均日益惡化,所以被擠壓的「魯蛇」世代只能選擇那些微小幸福。
 
上一個世代沒能推動台灣經濟前進也影響小確幸作為一種工作選擇態度:與其去選擇低薪工作乃至大量的非典型工作,很多年輕人更寧願選擇微型創業,以及返鄉創業。

►GO►最新優惠► [書籍]燃燒的年代:獨立文化、青年世代與公共精神

►GO►最新優惠► [書籍]燃燒的年代:獨立文化、青年世代與公共精神

ISBN:9789863871286
叢書系列:印刻文學
規格:平裝/288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GO►最新優惠► [書籍]燃燒的年代:獨立文化、青年世代與公共精神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4254?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表裏日本:民俗學者的日本文化掃描 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 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十週年紀念增訂版) 孫中山: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 食農社會學:從生命與地方的角度出發 我是你的男人:李歐納.柯恩傳 哈利波特(8)被詛咒的孩子【原著劇本特別排演版】 第三餐盤 搖滾記:Bob Dylan自傳 像我們這樣的文化恐怖份子:文化資產與城市記憶守護筆記 理性選民的神話:我們為什麼選出笨蛋?民主的悖論與瘋狂 表裏日本:民俗學者的日本文化掃描 像我們這樣的文化恐怖份子:文化資產與城市記憶守護筆記 我為你灑下月光:獻給被愛神附身的人 給我看你的手帳吧!:全球最強25人手帳大揭祕x99本熱血手帳徹底調查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回凝與前瞻—卑南族回顧的研究與展望:卑南學資料彙編第一輯[Hui Ning Yu Qian Zhan — Bei Nan Zu Hui Gu De Yan Jiu Yu Zhan...]~推薦!

作者:林志興,巴代/主編
出版社:耶魯
出版日期:2016/11/04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00元

ISBN:9789578323995
叢書系列:思想生活屋
規格:平裝/480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文化人類學

 ►GO►最新優惠► [書籍]回凝與前瞻—卑南族回顧的研究與展望:卑南學資料彙編第一輯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卑南學:卑南族群研究與部落調查資料彙編》簡稱《卑南學資料彙編》,其目的是希望藉由「卑南學學術研討會」的常年舉行,整理過往各領域先進的研究成果,並結合引進當代社會各領域專家與研究機構,協助建立Pinuyumayan「卑南族」族群知識的資料,培養族內同胞研究各自部落議題的興趣與能力,進而促使「卑南學」未來成為一個學界研究的專門領域。

  本輯內容有:「卑南王」在花東歷史上的腳色∕「Pinuyumayan」的身分認定∕普悠瑪部落新巫元年的田野調查∕Likavung(利嘉)部落的小米種作∕Puyuma(南王)部落喪葬文化的變遷與適應∕1991年底南王卑南族的田野調查報告與筆記∕卑南人的名制與社會生活∕少年會所的轉折與變化影響∕卑南語文字化的執筆者∕族語書寫與族語活力∕當代卑南族作家漢語書寫初探∕卑南族二兄弟口傳故事之變遷研究∕戰爭、族群記憶和聲音∕卡地布部落旅遊案例研究∕一個張惠妹漢人歌迷的卑南族想像。
 

►GO►最新優惠► [書籍]回凝與前瞻—卑南族回顧的研究與展望:卑南學資料彙編第一輯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序文 學,效也:「卑南學」的根源及其展開…孫大川
導論 …林志興、巴代
 
名制與社會生活──卑南人的例子…陳文德
重探「卑南王」在花東歷史中的角色:
──從乾隆皇帝與「卑南王」的邂逅談起…林志興
誰是「卑南族」?:
──試論 Pinuyumayan 的身分認定…王勁之
卑南族普悠瑪部落新巫元年的一份田野調查資料…林娜鈴
卑南族 Likavung(利嘉)部落的小米種作…賴秀珍
卑南族 Puyuma(南王)部落
──喪葬文化的變遷與適應…陳美齡
Halavakai:
1991 年底一個南王卑南族的田野調查報告與筆記…王雅萍
普悠瑪少年會所制度的轉折與變化影響…鄭浩祥、林頌恩
卑南語文字化的執筆者…黃季平
卑南族的族語書寫和族語活力…李台元
在濃與淡之間歷史一呼一吸:
──當代卑南族作家漢語書寫初探…董恕明
變與不變:
試探卑南族二兄弟口傳故事之變遷研究…傅鳳琴
戰爭、族群記憶與聲音:
──論《走過:一個台籍原住民老兵的故事》…馬翊航
Tribal Tourism Study – Katipul Tribe Case
──(部落旅遊案例研究:卡地布部落)…陳健立
一個漢人歌迷的卑南族想像:
以張惠妹為起點的認同實踐歷程…施宇凌
 

►GO►最新優惠► [書籍]回凝與前瞻—卑南族回顧的研究與展望:卑南學資料彙編第一輯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導論

林志興、巴代


  《卑南學:卑南族族群研究與部落調查資料彙編》簡稱《卑南學資料彙編》,其目的是希望藉由「卑南學學術研討會」的常年舉行,整理過往各領域先進的研究成果,並結合引進當代社會各領域專家與研究機構,協助建立 Pinuyumayan「卑南族」族群知識的資料庫,培養族內同胞研究各自部落議題的興趣與能力,取回一點自我族群文化、歷史與社會議題的「發聲權」、「詮釋 權」,進而促使「卑南學」未來成為一個學界研究的專門領域。

  《卑南學:卑南族族群研究與部落調查資料彙編》初期規劃 的領域有:「研究文獻整理」、「歷史事件與人物」、「傳統信仰與 現代宗教」、「族語教學」、「傳統樂舞」、「部落遷移史與發展現 況」、「傳統文化變遷與復振」、「部落組織變遷與社會適應」、「幼兒教育與青少年發展」、「部落教育與學校教育」、「產業結構與經 濟營生」、「神話口傳與族群文學創作」、「部落影音記錄分享」、「族群關於動植物的知識」、「傳統醫藥與現代衛生及醫療保健」、「其他跨領域或上述未涵蓋領域之議題」等十六個面相。

  「卑南學」是什麼?過去的研究成果究竟能否足夠形成一個「卑南學」的範疇,需要更多的觀察與討論。但可以肯定的是,現階段而言,「卑南學」並不能算是一個獨立領域的學門,未來也未必見得可以成為一個被學界認定的一個專門領域。然而現階段,我們為什麼要一廂情願的編組「卑南學推動小組」揭櫫一個「卑南學」的大纛?政大教授 Pinaski(下賓朗)部落的孫大川,其專題演講:〈學,效也:「卑南學」的根源及其展開〉或許是個貼近事實的看法。他認為所謂的「卑南學」絕對不只是一門學術興趣,更是卑南族重新整合、理解自己的民族及文化根源的機會,藉由研究、書寫或紀錄與卑南族相關議題的過程中,我們有 機會清點自己丟掉了什麼、又剩下了什麼。這樣的清點工作對 個民族的發展來說是相當重要的,一方面再次釐清自己所站立的文化基石是什麼,同時也才更能確認自己未來方向該往哪裡去。他同時又進一步指出:一個學門應該是一個能夠公開討論、促成 對話並且共享知識的平台,絕非以本位主義排拒他者挑戰的封閉 性,最後指出所謂的「學」不是純粹的學術研究,更與行動、實踐有關。其中,「學」有兩個向度:一是它的公開性、普遍性,並指出要避免「選民主義」的誘惑;二是它的內在性,強調仿效、踐形的重要性,避免淪入空洞且形式化的「法利賽主義」。只有 聯結傳統內在根源的實踐,才能在文化展開的過程中,守住民族的主體性;也只有向未來開放,在邁向普遍性的旅程中與「他者」相遇,才能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這是民族永續存在的奧祕,也是卑南族歷代祖先一次又一次見證過的事實。

  本輯《卑南學:卑南族族群研究與部落調查資料彙編:第一輯》主要收錄2013年9月10 日在台東史前館舉行的「第一屆卑 南學學術研討會」發表的文章。內容包括專題講演二篇,十四篇 論文,一部影像,經校訂後集結出版。除了孫大川的講演內容整 理作為序文,本輯內容以中央研究院民族學所陳文德教授的演講 專題〈名制與社會生活:卑南人的例子〉作為開始,其餘區分「一般通論」、「信仰禮俗」、「歲時祭儀」、「族語研究」、「族群文學」、「部落風貌」六個子項。全輯包含序文與文章發表人,計九位卑 南族人,九位非原住民學者,符合結合裡外觀察視角與觀點的期 望,文章呈現上相當均衡。各篇文章簡介如下:

  陳文德的專題講演〈名制與社會生活:卑南人的例子〉文章 中,以其個人在東部近三十年的田野經驗、研究與思索,認為個 人名字常被視為是標示個人性、社會身份的標誌或者作為社會文化認同的重要機制,但阿美族與卑南族在命名的態度上有所不同。卑南族族名制的研究文獻較少提及親從子名等特徵,忽略個 人(特別是男子)的名字,會隨著生命過程(life course)的觀點,描述卑南人成長過程的理念型態,這樣的忽略實已觸及卑南族「家」的性質以及外來者除了婚姻、收養等關係之外,又如何被 納入的問題,彰顯出家與部落之間是一個斷裂又關連的過程。陳文德期待這個從生命過程的脈絡探討卑南族名制的研究,能有助 於理解名制的特徵(參閱 Bloch 2006;Hugh-Jones 2006;Watson1986),也藉由這樣的討論,將親屬、聚落等向來被視為不同社 會領域連結,而提出整體性思考社會文化的可能。

  「一般通論」有兩篇文章:〈重探「卑南王」在花東歷史中的角色:從乾隆皇帝與「卑南王」的邂逅談起〉(林志興),〈誰是「卑南族」?:試論 Pinuyumayan 的身分認定〉(王勁之),兩篇文章。主題緊扣在 Pinuyumayan「卑南族」上頭,為研討會打 頭陣。

  南王部落出身的林志興的文章〈重探「卑南王」在花東歷史 中的角色:從乾隆皇帝與「卑南王」的邂逅談起〉,從史料文獻 耙梳關於「卑南王」的民間口碑,指出卑南王的領導人產生方式和中國封建時代封王的制度不同。所以,所謂「王」也者,不是卑南族傳統的社會制度產物,應是漢民族之間的民間口碑。

  「卑南王」的口碑至少包括卑拿來之前的許多文獻寄載的英 雄豪傑,以及後來到東部做通事及山林生意,娶卑南社卑南族女頭目 Siluku(西露姑)的漢人陳安生(宋龍生 1998:249-255), 以及清朝日本交替時期,有末代卑南王之稱的 Kulalaw(姑仔 老)。(姜柷山 2001:40-41)。而在進入國家體制後出現的豪傑, 也會被媒體冠以卑南王之號,例如日治時期至光復初期頗為活躍的馬智禮(初鹿部落頭目),他是獲卑南王稱號中,唯一不是出 身卑南社(南王部落)的頭目,且和前述陳安生相同,出身實為漢人。

  林志興認為,不論有名字的也好,無名字的也好,「卑南王」 的意像在歷史積累的過程中,成了當今卑南族的某種象徵符號。基本上,卑南族的社會制度中,並沒有絕對權威與至高無上地位的「王」概念,主要產生卑南王的部落──卑南社的部落領導也 不是完全的世襲制,反而比較具有推舉性質。

  在第二篇文章〈誰是「卑南族」?:試論 Pinuyumayan 的身 分認定〉中,任職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長期在寶桑部落觀察 的王勁之,對於誰是 Pinuyumayan「卑南族」的身分認定,提出 不同的觀察面向。他認為:雖然在日治時期,日籍學者對於「卑 南族」的族群定位,曾經有過不少分歧的意見與看法。但隨著1945年日本的戰敗離臺,改由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地區,並於1954 年正式將卑南族核定為臺灣原住民最初九族之一。自此之後,「卑南族」的概念及其所指涉的人群,在歷史的過程中已逐漸被固定及形塑成為今日所見的樣貌。

  他的文章中,首先透過歷史的回顧,說明過往學界對於「卑南族」的族群分類看法,並釐清在近代國家治理的脈絡下,各個 時期的政策沿革及行政法規所隱含的身分認定策略。第三節則以幾個巴布麓卑南人的具體事例,說明在現今國家的法規限制下,法定族群身分認定與實際的社會生活之間的落差。最後則藉此討 論今日卑南族人本身(Pinuyumayan)對於自身的身分認定觀點,並對於甫成立的「卑南族民族議會」、「卑南族民族自治事務促進 發展協會」及「Pinuyumayan 卑南族花環部落學校」提出一些相 關的展望與想法。

  「信仰禮俗」包括三篇文章:〈卑南族普悠瑪(南王)部落 傳統信仰儀式的幾個現場觀察記錄〉(林娜鈴),〈Likavung(利 嘉)部落的小米種作〉(賴秀珍),〈卑南族 Puyuma(南王)部 落喪儀文化的變遷與適應〉(陳美齡)。這三位女性皆為卑南族人,先後在台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進修,也都已自身所關懷的議題提出觀察所得。

  第一篇文章〈卑南族普悠瑪(南王)部落傳統信仰儀式的幾 個現場觀察記錄〉,是寶桑部落出身的林娜鈴, 2010 年七月觀察 普悠瑪(南王)成巫儀式,以及前後幾個傳統信仰儀式的田野資料。首先她沿用洪秀桂的分類,將傳統儀式執行者分為巫師 temararamaw、祭師 meraruwa,以及竹占師 maelraw 三類,其中, 祭師與竹占師大都由男性擔任,巫師則以女性為主,本文所稱祭 師即專指男性之「執法者」,稱巫師時則指女性「執法者」。她提出巫師們所遵行的時序節令,以及一切儀典均深深嵌入傳統生活 的各個層面,她們使用的語彙、觀念,處處反應傳統卑南族人人 際與社會關係的智慧,以及宇宙與自然觀。再者,文章中對於定期與不定期舉行的巫儀,有詳細的觀察記錄,可供對比先前的觀察記錄,特別是祝禱詞的文字化與記錄詳盡,保存了當代南王部 落巫儀進行的祭詞,非常有價值。

  第二篇文章〈Likavung(利嘉)部落的小米種作〉,是利嘉 部落出身的賴秀珍,她以 2009~2010 年自身參與利嘉部落近年恢復 dawa 種作的經驗,希望能瞭解當代卑南人怎麼種作與實用 dawa 以及對於 dawa 的認識情況。另一方面,也思考除了日常及 儀式使用外,有無可能恢復栽植並成為重要的文化產業?

  她認為在 Pinuyumayan「卑南族」部落社會中,dawa 的種 作是部落歲時祭儀的核心價值,muwaraip(換工)中的 misaor 是團結、合作之意,婦女 dawa 除草換工的模式,在傳統農作社會生活中起了很大的互助效用。長者亦透dawa的種作(燒墾、播種、除草、收成),教導如何成為一位Pinuyumayan的女性。也教導現在的族人,如何從實地的田野參與慢慢去摸索、累積與建構因不符合生計需求及效益而漸消失的dawa(小米)文化,藉著一連串祭儀的參與及實踐,打開了對 dawa 文化的視野。在等待 dawa 長大的同時,也是陪伴、與部落長者說話、和大自然 對話與認識大自然的過程。在從事 dawa 生活的過程中形塑及展現 Pinuyumayan 婦女的團結、遠見及韌性。這是觀察當代利嘉部落恢復小米種作的一份有價值的文章。

  第三篇文章〈卑南族 Puyuma(南王)部落喪葬文化的變遷與適應〉,是南王部落出身的陳美齡,對部落喪葬文化的變遷與 適應的觀察。文章特別指出臺灣社會普遍的喪葬禮俗,已隨著時代變遷、中西方文化的元素加入、及邁向客製化的殯葬事業發展 等,已多相互融合且趨於以宗教來作為分類的基準。臺灣原住民特有的喪葬禮俗,也隨著大環境的改變及國家政策、宗教移入等因素,自日治時期以來,面臨內部體制瓦解及變遷的適應。因此藉由文獻與自身喪家的經歷,從文獻耙梳、耆老訪談關於南王部落自日治時期迄今死亡喪葬禮俗的變遷,並討論在祖靈崇拜的信仰根基上,卑南族南王部落如何在這些變遷下,融合出現今所呈 現出來的社會適應及族群認同。

  文章中特別關注南王部落族人是否在祖靈的定義與「家」的社會文化關係,受到宗教的影響而偏向注重死後的世界去向,及是否安祥為主要的依歸,而慢慢產生一種新的概念。

  「歲時祭儀」中有兩篇文章,分別是:〈Halavakai:1991 年底一個南王卑南族的田野調查報告與筆記〉(王雅萍),〈普悠瑪 少年會所制度的轉折與變化影響〉(鄭浩祥、林頌恩)。1991年與2013年一前一後相隔 20 年,一個外部觀察南王部落少年會所儀式進行,與在地文史工作者就會所內部本質的觀察相互呼應,形成一個有趣又極具脈絡的變遷觀察。

  第一篇〈Halavakai:1991年底一個南王卑南族的田野調查 報告與筆記〉,是政大民族學系副教授王雅萍 1991 年底,初到南王部落十日的田野調查實習,參與觀察12月24日晚上,南王卑南族少年級成員挨家挨戶所做的halavakai 儀式的紀錄,當作民 族學社會與文化課程期末報告的主題。全程參與觀察和事後訪談的民族誌田野紀錄,比對該儀式20年來的儀式變遷與青少年的教育意涵,格外現得有意義。

  王雅萍覺得,傳統要延續其生命力的話,必須賦與其現代的 意涵,目前halavakai 這個儀式的危機來自於其喪失儀式的趣味性,單調的喊叫可能會縮短其壽命,因為難保這種活動敵得過村落裡方興未艾的電動玩具聲與網咖的媚惑。

  此外,語言的代溝使年輕人不了解 halavakai 的真正意涵,也是她觀察到的危機,她認為傳統的再生必須經過解釋、詮釋的過程。如果這個工作不做的話,少年級的孩子們很難抓住其精神,而繼續保留這個儀式。這是值得南王卑南族人深思的課題,否則這個 halavakai 只能在複雜的現代社會生活中,保留住傳統的形式枝節,使得擁抱的只是喪失精神之後的空洞的外殼罷了。

  第二篇〈普悠瑪少年會所制度的轉折與變化影響〉,的第一 作者是南王部落的鄭浩祥,通訊作者林頌恩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 係與文化學系博士生,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助理。本文 由一位長老(鄭浩祥)長年來陪伴少年會所(ttakuban)訓練的敘事回憶,回顧更早之前少年會所(ttakuban)訓練的情形,以及後來所產生的轉折,並爬梳這近 20年來的變化與如何逐步建立體制,形成我們今日所見少年會所(ttakuban)的訓練與少年祭(basibas)部分的儀式作法。從中呈現行動者的想法與決心,以及部落、學校所能營造並帶給少年學習環境的支持,再對比今日少年會所制度運作所受到的各方影響及需要的支持系統。

  文中亦提出,少年會所制度的運作其實不只是需要少年的自 覺參與,也同樣需要周邊的支持如同儕、家長、耆老、部落、學校等等的協力與鼓勵。部落的發展如果沒有族人的自覺參與以及不斷地添加柴薪,就難以持續營造熊熊烈火的氛圍。本文希望能 從這些細微的枝節與過往歷史的整理,讓大家更意識少年參與部 落活動養成的重要性。

  林頌恩認為從這個理念回過頭來看 Puyuma 這近 20 年來的成 長營與 ttakuban 訓練的開辦轉折,可以理解,這除了是延續以往alabakay 與 basibas 作為部落除舊佈新、跨越邁向新的一年的重要傳統儀式,也是為了讓孩子們意識到自己對於所生長的部落負有 身為其中一份子的概念,從而不只更加珍惜所生長的地方,也能經由參與部落的行事養成對地方、對自我的認同而形成自我肯定的正向發展。同樣是教育,這便是部落教育與學校教育最大的差異之處。

  「族語研究」有兩篇文章:〈卑南語文字化的執筆者〉(黃季 平),〈卑南族的族語書寫和族語活力〉(李台元),兩位作者皆長 期擔任政大的教育部版九年一貫族語教材編輯的工作,目前仍持 續執行「原住民族語言四套教材編輯計畫」。期間與各族族語老師皆有一定的接觸程度,對於卑南族族語文字化有相當的參與經 驗,這兩篇文章,探討卑南族語文字化,從人的參與到開花結果之間的過程,有著翔實與細節的觀察與報導。

  第一篇〈卑南語文字化的執筆者〉,政大民族學系副教授黃 季平認為:面對台灣原住民族族語復振最重要的事蹟,最重要的關鍵改變,是讓口傳的原住民族的語言變為書面的文字。這意味著原住民族已經進入書寫的時代。語言的文字化,是在弱勢的語言環境中,可以強化語言的一種方法,書寫可以讓語言更精緻, 積極的意義,讓語言有更長遠發展的可能性,消極的意義,最起碼,可以將語言保留下來。

  黃季平認為卑南語不例外地捲入文字化的浪潮,從聖詩翻譯 到教材編輯,最後走向族語文學的創作,這些過程就是卑南語文字化的歷程。卑南語的執筆隊伍是由政大先確定 4 個語別的主編,再由主編自己尋找適合的 5 個編輯委員,期間有主編改聘或 編輯委員替換的情事,原因有亡故有生病有未克盡職責等,最後共有 27 位編輯委員完成政大九階教材,他們是卑南語文字化的執筆者。但是透過訪談與文獻資料,我們得知執筆者的困擾與心 聲,包括對羅馬字的拼寫掌握能力還不熟練;語言能力不足的問 題;與不瞭解教材的編寫形式,是執筆者的困擾。雖然如此,執筆者都有一個共同的認知,就是對語言文化有使命感而努力的精神,他們認真編輯教材或教母語,一群默默耕耘的執筆者,形成一個強大的隊伍,完成卑南語文字化的大工程。

  第二篇〈卑南族的族語書寫和族語活力〉,是政治大學博士 兼任助理教授李台元的文章,透過族語書寫的歷史發展和族語人才的現況分析,嘗試評估卑南族的民族語言活力。

  首先他指出,以卑南語創作的族語書面文學,有別於口傳文 學的古典記錄,則是最近幾年的產物。然而,以卑南語書寫的文學作品,應可上溯到歌謠創作以及聖詩聖經翻譯,尤其是後者,對於民族語言本身的發展最具現代化意義,亦即,族語翻譯文學 本身已有語言規劃的雛形。而卑南語的文字,在歷史脈絡裡出現2 套系統,其發展歷經 4個階段,分別為:假名字的採用(1970 年以前)、教會版羅馬字的採用(1970-1991)、教會版羅馬字和教育部版羅馬字並存(1992-2000)、 羅馬字的標準化(2001-2005)。使用族語書寫的情況,與族語文字系統的標準化是互為表裡的。

  最後指出,卑南語的書面活力,就「量」與「質」的評估,大致屬於中間的「第二級」鑒別,其深度與廣度,需要更多時間 的累積,最後都將是「卑南學」的重要資產。

  「族群文學」的部份有三篇文章:〈在濃與淡之間歷史一呼一吸:當代卑南族作家漢語書寫初探〉(董恕明),〈變與不變:試探卑南族二兄弟口傳故事之變遷研究〉(傅鳳琴),〈戰爭、族群記憶與聲音:論《走過:一個台籍原住民老兵的故事》〉(馬翊 航)。大致從卑南族目前從事書寫創作的人概況,到傳統口傳故 事改寫,經過到作家個人關於族群記憶的書寫,層次節理分明又 各有特色。

  第一篇〈在濃與淡之間歷史一呼一吸:當代卑南族作家漢語書寫初探〉,由台東大學華語文學系副教授董恕明撰文,首先分 析全台原住民作家的分佈概況,大致說明目前五位卑南族作家:曾建次(知本部落,1942~)的口傳故事、胡德夫(下賓朗部落, 1950~)的歌謠、孫大川(下賓朗部落,1953~)的評論與散文、林志興(南王部落,1958~)的詩詞與考古、林二郎(巴代,大巴六九部落 1962~)的小說,於台東以及與全島的其他各族原住 民作家比較,則著實算是少數,但盡管少數,這五位在個人的專業領域:宗教、音樂、學界與藝文界中都卓然有成。且對族群的文化使命,和當代他族作家相較,看起來還更「義不容辭」、更「變本加厲」,理由可從他們對「歷史」特別情有獨鍾來觀察。董恕明認為歷史有幾分是人們(民族)創造其身分的方法。

  它遠不只是學校和學術課程中的一欄,雖然我們可以了解對於那 些有著不同利害的團體來說,填入這些空白是如何極端的重要。而卑南族作家們正是一群用筆在民族記憶的版圖上填空、補白、留白,需要時也要用點立可白的筆耕者。因為歷史地描繪過去並不意味著「按它本來的樣子」(蘭克)去認識它,而是意味著捕 獲一種記憶,意味著當記憶在危險的關頭閃現出來時將其把握 她沈痛與堅定的說:或許到了最後,歷史還是會板起臉來,教我們找出三個遠因兩個近因和一條導火線,只是找到這些不是要背下來,成為未來(或當下)推托搪塞的藉口,是要我們盡量避免再重蹈覆轍,至少要學會不要在別人的空白之處,任意說三道四塗脂抹粉。或者在文學的書寫和歷史的考證之間,卑南族作家就是在從事一種具體而真實的文化勞動,他們充分意識到記憶 如群星閃爍,文字是星辰暫歇的寓所,歷史在其中一呼一吸。

  第二篇〈變與不變:試探卑南族二兄弟口傳故事之變遷研 究〉,撰文者是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助理傅鳳琴。以宋 龍生「卑南二少年英雄的神話」之相關出版,觀察口傳故事出版 上之變異。她認為敘事者因應環境的選擇,表現出口傳故事的變 異:包含故事的命名、口傳情節會因應研究者(編者),在不同 出版採取不同詮釋。而既使同一作者(編者)在不同年代也有不 同的詮釋,如林志興 1998 年《卑南遺址的故事》、2002 年《神祕 的月形石柱》。卑南族流傳之〈二兄弟〉神話故事,學者以〈陰 部長齒的女人〉、〈祖母的詛咒〉、〈卑南少年英雄傳〉、〈二兄弟故 事〉……等為故事命名,為讓文章前後不混淆,本文皆以「卑南 二少年英雄的神話」稱之,而以新型態圖畫書出版的口傳故事,讓「卑南二少年英雄」有了具體的形象,藉以此觀察是否也和傳 統口傳相呼應。

  傅鳳琴的觀察,認為卑南族長老選擇敘述古老口傳的方式,仍隱含傳達卑南族人不屈不撓的勇敢奮戰精神。因此這段時期從 文獻上觀察到的變異,僅是故事命名、主人公名稱、故事情節、情結順序、地景名稱或是主人公之社會關係,雖有些許的差異,卑南族長老(敘事者),傳達仍是卑南族人不屈不撓的奮戰精神。 但林志興的敘事,因應卑南遺址的重大發現,選擇表現「神祕的 月形石柱」,增強了歷史性的依附,而淡化了長老所強調傳達的「卑南族人不屈不撓的奮戰精神」。

  第三篇〈戰爭、族群記憶與聲音:論《走過:一個台籍原住 民老兵的故事》〉,由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馬翊航撰稿。他認為在 90 年代之後,原住民文學(及其論述)如何以主 體重構、去殖民、記憶傳承等等策略,回復、重構(或建構)原住民本位的文學心靈世界。其豐沛瑰麗的內在,絕非少數、邊緣、特殊化的特定文類,原住民文學與其他族群的漢語書寫相互對照之下,反而能夠映顯折射多元的文化風貌。漢民族思維的家國想 像與認同,往往依循著由個人到家庭,由家庭到國家的秩序結 構,然而在政權轉移、時代劇變的接口與縫隙中,文學作品中的 政治寓言與歷史想像,每每在家、國、個人之間反覆游移,無論是眷村書寫中以家喻國的微型政治學,或是反共小說中性別、家庭關係的動盪,皆顯露了個人與家國間的緊密張力或游離不安。 臺灣的原住民文學除了展現了與漢族心靈結構截然不同的氣勢 與風貌,在國家統治、文化殖民、現代性的多重力道之下,原住 民與國家之間的緊張關係,更遠遠超越了其他族群。

  馬翊航在審讀巴代作品關於 1945 年國共內戰時期,被迫參 戰的台籍原住民老兵陳清山先生的經驗,省思如果家國、戰爭、 歷史敘述中的縫隙與裂變,是臺灣文化思考中近年來備受關注的 主題之一,在重新檢視原住民文學中的敘述與經驗的過程中,他 提醒讀者:我們能夠看到什麼樣的生命歷程與風景?在國家與個 人之間,又有什麼樣的支點與關節,能夠結合與鬆脫?

  「部落風貌」有兩篇文章一份影像作品:〈Tribal Tourism Study–Katipul Tribe Case(部落旅遊案例研究:卡地布部落)〉(陳健立),〈一個漢人歌迷的卑南族想像:以張惠妹為起點的認同實踐歷程〉(施宇凌),〈變遷中的巴拉冠:初鹿部落的影像紀錄(1930~2013)〉(米將)英商劍橋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資深工程經理陳建立的文章〈Tribal Tourism Study–Katipul Tribe Case(部落旅遊案例研究:卡地布部落)〉以英文撰寫,是極少數以部落旅遊資 源、財務為研究標的的文章。其撰文目標放在分析卡地布部落旅 遊當前的財務狀況和未來發展的預測與計畫。

  他觀察到,卡地布部落旅遊最初是由臺東縣卡地布文化發展 協會於西元 2000 年開始發展。卡地布文化發展協會係一位於台 東知本,以部落的發展為導向的非營利性組織。卡地布部落旅遊 最初的設計與目的是希望以部落旅遊所帶來的遊客增加當地部 落的經濟活動,也希望帶動更多的非部落民眾進入部落,進而增 進部落和非部落的民眾彼此之間更深的互動與理解。然而,此大 半以志願工作者所組成的組織,從來沒有真正的實現其最初的目 標。即便知本是遊客群集的地區,卡地布部落旅遊從來沒有真正 的在財務上有能力自給自足,更不用說達成以旅遊推廣文化教育 的理想。

  因此,希望研究所得能具體比較與探討卡地布部落旅遊與其 他部落旅遊成功案例間的異同點,進而提供一個運作模型和計劃 以供卡地布部落旅遊參考,並據以完成自給自足的營利目標,達 成活絡部落經濟的目的,並能夠實現文化教育的理想。

  第二篇〈一個漢人歌迷的卑南族想像:以張惠妹為起點的認同實踐歷程〉,撰文者施宇凌任職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研究助理,以一個移居花蓮的台北人漢人歌迷身分,凝視卑南族 歌手張惠妹崛起以來,連帶的身分以及部落認同使歌迷及社會大眾有了接觸、了解及想像原住民的開端,觀照本身在這樣的跨文化連結當中,逐漸形成堅定的卑南族認同。不僅在情感上、心理 上追尋認同,更在日常生活中透過各種行為,如參與原住民議題 的社會運動、參與部落重要祭儀、學習族語、親手製作傳統服等, 實踐其跨文化認同。當這種實際跨越那條身份邊界,在日常生活 及各種真實場域當中持續追尋並實踐其的原住民認同時,她才發 現原來這樣的「身份跨越」一點也不簡單,充滿了許多意想不到 的複雜與挑戰。當然,在實踐的過程當中,張惠妹和她的音樂是 從未缺席的。

  本輯雖然以「回凝與前瞻:卑南族研究的回顧與瞻望」作為 研討會與專輯主題,但綜合上述各篇撰文方向,顯然並未全然呈 現出這個方向來,但作為「卑南學」的開始,推動小組還是感到 欣慰。本輯的文章撰稿人之中,本族人與外族朋友佔了各半,符 合族人自發性地繼續從不同領域、視角,來觀察、記錄與詮釋自 己民族的文化現象與族群處境的期望;同時結合社會各界願意探 究卑南族各項議題的學者專家,在過往的研究基礎上,繼續深入探究,以期建立當代卑南族各項議題的資料庫,為建立「卑南學」成為一個學門領域添磚積瓦一起努力。

  當然,卑南族的研究,經年以來已經累積了可觀的,不同學 門不同領域的研究成果,提供了我們大致了解卑南族形塑成為一個「族」的過程中,那些不斷融入與參與歷史過程的大小事件與族群;也逐漸具象過去幾百年的文獻記錄以及民族口述歷史,關 於卑南族生活圖像的想像與認識。我們除了感激歷年來投入研究 的先行者,我們也自覺本身的專業性不足,理解這可能也只是投 射我們對族群未來焦慮的情感需要。所以藉由「卑南學」學術研討會的持續辦理,以及「卑南學資料彙編」的持續出版,一方面是向歷年來投入「卑南族」研究的先行者致敬,一方面邀約國內外各界有興趣的先進、專家們與族人自發性的研究者一起投入,使其成為一個常態性的,單一族群研究的學術研討會與資料彙編。
 

►GO►最新優惠► [書籍]回凝與前瞻—卑南族回顧的研究與展望:卑南學資料彙編第一輯


ISBN:9789578323995
叢書系列:思想生活屋
規格:平裝/480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文化人類學

►GO►最新優惠► [書籍]回凝與前瞻—卑南族回顧的研究與展望:卑南學資料彙編第一輯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書籍]回凝與前瞻—卑南族回顧的研究與展望:卑南學資料彙編第一輯

►GO►最新優惠► [書籍]回凝與前瞻—卑南族回顧的研究與展望:卑南學資料彙編第一輯

►GO►最新優惠► [書籍]回凝與前瞻—卑南族回顧的研究與展望:卑南學資料彙編第一輯

ISBN:9789578323995
叢書系列:思想生活屋
規格:平裝/480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文化人類學

►GO►最新優惠► [書籍]回凝與前瞻—卑南族回顧的研究與展望:卑南學資料彙編第一輯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3543?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碰撞與對話:關於「卑南族」的想像與部落現實際遇:卑南學資料彙編第二輯 殺戮與文化:西方強權崛起的關鍵戰役 野草:底層中國的緩慢革命 理性選民的神話:我們為什麼選出笨蛋?民主的悖論與瘋狂 食農社會學:從生命與地方的角度出發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緝毒署幹員的臥底生活:隱身27年、橫跨5大洲的毒品、恐怖主義與騙局(The Dark Art)~推薦!

作者:艾德華‧弗利斯,道格拉斯‧山
原文作者:Edward Follis,Douglas Century
譯者:簡秀如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6/11/03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20元

ISBN:9789863443940
叢書系列:不分類
規格:平裝/288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GO►最新優惠► [書籍]一個緝毒署幹員的臥底生活:隱身27年、橫跨5大洲的毒品、恐怖主義與騙局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艾德華.弗利斯Edward Follis


  前美國緝毒署幹員,退休後馬不停蹄地前往世界各地,提供在全球安全、戰術情報及風險評估等領域的諮詢專業。他是美國地方法院指定的認證專家,專長項目為涉毒恐怖主義、國際販毒,以及全球恐怖份子網絡

道格拉斯.山Douglas Century

  為《平板雜誌》(Tablet)編輯,亦為全國各大出版公司撰稿,同時也是暢銷書的作者及共同作者,作品包括《Under and Alone》、《Brotherhood of Warriors》、《Barney Ross and Takedown》,目前正在撰寫一部非小說類書籍。

譯者簡介

簡秀如


  專職譯者,譯有《閣樓裡的小花3:花中荊棘》、《紙牌屋2》、《紙牌屋3》、《分歧者》、《叛亂者》、《危光之火:藍》、《你只要做好一件事就夠了》、《放棄的力量》、《食不由己》、《拍出你的觀點》、《變調搖滾名人堂》、《國家地理終極旅遊:一生必遊的500公路之旅》(合譯)、《國家地理終極旅遊:一生必遊的500聖地之旅》(合譯)等。賜教信箱:chhjenn@hotmail.com

►GO►最新優惠► [書籍]一個緝毒署幹員的臥底生活:隱身27年、橫跨5大洲的毒品、恐怖主義與騙局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金獎導演 奧立佛.史東、金球獎最佳男主角 約翰.屈佛塔——特別推薦
  ★從第一頁起就令人震顫不已!唯一一本由內幕人士第一手敘述,並忠實呈現出毒品與恐怖份子組織之間交流的書籍
  

  他是販毒和恐怖組織之間匯合的第一個,也是唯一的窗口。

  什麼是臥底?簡單說:就是和壞人下棋,讓他走你要他走的那步棋,但卻不讓他知道你心裡打的是這個主意。

  從執法角度來看,臥底是有技巧地引出入罪陳述的藝術;從個人及心理觀點來說的話,這是取得信任,然後操控那份信任的黑暗藝術。

  隱身27年、橫跨5大洲,屢獲勳章的美國緝毒署幹員的臥底生活紀實,揭露鮮為人知的全球毒品交易與恐怖主義的驚人連結。

  為了緝毒,他必須偽裝成各種角色。
  
  特勤幹員不少,但真正稱得上「特勤幹員」的卻沒幾個,弗利斯就是少數幾個真正掙得這名號的人。

  多次獲頒勳章表揚的資深美國緝毒署幹員弗利斯在此書公開了他的驚人臥底生涯,他曾經與毒販交易過小量毒品,也曾洽談過價值數百萬美元的交易;從「天空之王」阿瑪多.卡里歐.富恩提茲的墨西哥華瑞斯販毒集團,到阿富汗億萬毒梟哈吉.朱瑪.汗……與各形各色的人們發展錯综複雜的關係。

  ——具有魔法的字眼:賭城
  「我來自拉斯維加斯。」這句話就像是一把七彩霓虹的鑰匙,會開啟歹徒心中所有貪婪之意。這幾個西班牙字(Las Vegas)的意思是「牧草地」,它的音節具有某種催眠效果,從舌尖性感地吐出……只要我拿它當臥底背景故事的地點,歹徒全都愛死了。

  ——臥底如同求愛
  當和阿拉伯人或亞洲人打交道,你必須跟他們先聊個三十分鐘或一小時,講些他們的家庭或私人生活的事。這是禮節的一部分,感覺幾乎帶點性感,過程一定要先有求愛、追求的感覺,然後再來慢慢地談前戲的部分。

  ——迪士尼樂園是最佳會面地點
  那裡是與歹徒見面最理想的地方,因為沒有條子會去迪士尼樂園,至少不會在周日下午出任務,而這會給予歹徒安全感,奠定良好的初次印象。

  ——毒梟的守護聖人竟是卡通崔弟?
  在墨西哥販毒集團裡,崔弟有邪惡的代表涵義,他們穿著印著黃色崔弟卡通圖案的T恤及外套,就連車上也貼了崔弟的圖案,身上則有崔弟刺青……幫派分子把崔弟視為pollo,意即「雛鳥」,這是墨西哥人對非法跨境者的俗稱。Pollero則是走私者的俗稱。

  弗利斯所扮演的角色不只是單純的國際販毒者,他開著一部紅色雪佛蘭購買「八號球」、在天空之王私人飛機上談妥數百萬美元的交易,並且建立種種祕而不宣的關係,其對象不止是國際大毒梟,在某些案子裡還包括了蓋達、真主黨、哈馬斯、撣族聯軍等組織。

  臥底任務大多要靠直覺,這種技能是天生的,要嘛生來就有,不然就不會有。你必須建立起一種信任,但是絕不能有來有往,而且也絕對不能互相關照。這全是表象,你就像個虛幻的立體影像。

  弗利斯寫下橫跨5大洲,全球最殘暴的毒梟及恐怖份子網絡的故事,書中字字真實,皆有文件紀錄以資證明,猶如是一部驚悚電影。

名人推薦

  作家 馬欣、文字工作者 臥斧、偵探書屋探長 譚端、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副教授 戴伸峰、知名影評人 膝關節——一致推薦

各界讚譽

  「『毒品』問題已經成為近年來台灣地區治安的重大隱憂,『向毒品宣戰』口號震天價響的喊了數十年,毒品卻依然像是無影鬼魅般的侵蝕著台灣。
  「《一個緝毒署幹員的臥底生活》書中,作者十分詳細且深入淺出地從一個臥底幹員的角度出發,點出了毒品的交易、流通、因為毒品所衍生的犯罪、甚至是所謂的毒品經濟等,雖然殘酷,但是卻清晰地描繪出毒品的各種樣態。
  「雖然被稱為毒品,其實這些毒品原本都是一種能夠暫時改變人類大腦心智狀態的心理藥物。這些藥物被發明出來的重要起源是奠基於其醫療價值。但是心理藥物所帶來的解脫感與欣快感,卻是那麼容易讓人上癮,尤其在現今社會高度的生活壓力環境下,『毒品』就成為許多人在缺少排遣壓力管道之餘,另外的一種抒壓方式。然後,就在毒品的成癮影響下,漸漸的成為毒品的俘虜……
  「在這邊我誠摯的推薦本書,也歡迎各位讀者透過本書能夠更清楚的知道毒品的各種樣貌以及了解一個臥底幹員危機四伏卻又充滿挑戰的工作樣貌。讓我們一起進入『緝毒幹員』神秘的世界,揭開毒品的多重面紗吧!」——戴伸峰/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副教授

  「弗利斯以敬畏及親密的筆觸描述他的任務目標。」——《紐約客》雜誌

  「艾德華.弗利斯是個貨真價實的特勤幹員。」——奧立佛.史東/奧斯卡金獎導演

  「我拷問弗利斯好多天。我想知道當你摸清了某人的底,卻要在幾個月或幾年之後背叛那個人,這究竟是什麼感覺?你要做到什麼地步才能愚弄所有的人?而同時你的生命危在旦夕,政府危在旦夕,一切都危在旦夕。」——約翰.屈佛塔/金球獎最佳男主角

  「當艾德華.弗利斯走進辦公室時,所有經驗老道的幹員都忍不住對他行注目禮。他就像是上緊發條的玩具兵,這小子會把壞蛋一網打盡,無論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他有牧羊犬的勇氣和決心,天不怕地不怕,我們都在想,這點會不會有天害死他……雖然我們都有相同的職務名稱,但是真正稱得上『特勤幹員』的卻沒幾個。弗利斯最後成了少數幾個真正掙得這名號的特勤幹員。我們國家應該要好好感激他,這本書精彩可期。」——威廉.昆恩(William Queen)/《紐約時報》暢銷書Under And Alone作者。

  「艾德華.弗利斯是我有幸合作過最棒的一位緝毒署幹員。他是個冷靜沉著的臥底幹員,富有創新精神、自動自發,注定會有最頂尖的表現。《一個緝毒署幹員的臥底生活》是一本讓人廢寢忘食的精采讀物。」——麥可.邦斯莫(Michael Bansmer)/美國緝毒署的已退休長駐主管

  「艾德華.弗利斯是緝毒署「明星」臥底幹員的象徵。大多數幹員不會自願前往戰區服務,不會在少了監控的情況下,在異國進行臥底任務。我知道,因為我經歷過。弗利斯的成就、貢獻及犧牲受到緝毒署及執法人員的共同認可,本書最令人信服的讀物。」——麥可.何姆(Michael Holmes)/美國緝毒署洛杉磯分部的已退休特勤幹員副主管

►GO►最新優惠► [書籍]一個緝毒署幹員的臥底生活:隱身27年、橫跨5大洲的毒品、恐怖主義與騙局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人物表

【第一部】
◎序曲
◎第一章:第四組
◎第二章:我最喜愛的菲尼基人
◎第三章:見識眼鏡蛇

【第二部】
◎第四章:天堂
◎第五章:金三角
◎第六章:天空之王

【第三部】
◎第七章:大競賽
◎第八章:希哈
◎第九章:受難記
◎第十章:最後通話
◎尾聲

►GO►最新優惠► [書籍]一個緝毒署幹員的臥底生活:隱身27年、橫跨5大洲的毒品、恐怖主義與騙局


ISBN:9789863443940
叢書系列:不分類
規格:平裝/288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GO►最新優惠► [書籍]一個緝毒署幹員的臥底生活:隱身27年、橫跨5大洲的毒品、恐怖主義與騙局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序幕】

喀布爾的綁架案
任命/使館專員:GS-15
據點/阿富汗,喀布爾
目標/涉毒恐怖組織:哈吉.朱瑪.汗
日期/機密


所有的血都要算在我頭上。萬一我的幹員或線人在行動中出了任何事,即使是在安全的美國大使館區之外的日常往來,一切都由我來擔。

二○○六年初,我擔任使館專員:美國緝毒署(Drug Enforcement Administration,簡稱DEA)GS-15級資深幹員,以軍事術語來說,相當於資深上校薪等。不過我還是幹我的老本行:在街頭執勤。這種事簡直前所未聞,GS-15幹員開著豐田的陸地巡洋艦(Land Cruiser)在戰區橫衝直撞,帶上M4卡賓槍和葛洛克(Glock)九毫米手槍,在阿富汗最惡劣又無法無天的地區進行臥底行動。常常緝毒署總部的主管看到我的小組從喀布爾發送的成串越洋電報、電郵,以及六號報告 時都不是太開心。

說真的,這是我唯一知道的工作方式。我從來不是那種傳統在辦公室發號施令的人,無論是在洛杉磯、帕索、曼谷、特拉維夫、開羅,或是喀布爾,我向來是街頭探員。

也就是這個原因,緝毒署洛杉磯分部的那些傢伙開始叫我「卡斯特」 。去他的勝算:我總是隨時準備出任務。他們給了我一張舊的裱框照片,那是卡斯特將軍在小大角戰役前幾周拍的,這是條子之間的典型黑色幽默。而那張照片此時就掛在我的辦公桌上方。

我們在喀布爾的大使館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群,周邊陣地委派給尼泊爾的一支廓爾克(Gurkhas)傭兵負責,他們是進行維安及反恐分子任務的專家。這處建築群花了美國政府八億八千萬美金,周遭有類似要塞的圍牆環繞。喀布爾和巴格達不同,沒有非戰事區,因此在這些混凝土高牆外,從來沒有所謂的安全時刻,每天都有暴動攻擊事件發生。我住在一間小公寓,就在大使宅邸的正下方,在大多數的早晨醒來時,爆炸聲往往不絕於耳。而在二○○六年九月齋戒月開始之後,我們遭到連續六十天的砲火攻擊。

每次有人開車離開大使館,就會成為身懷車載簡易爆炸裝置的自殺炸彈客目標。雖然我有一部銀灰色陸地巡洋艦,加上第三級防彈背心,不過這擋不了直接攻擊,打個比方來說,假如你在十字路口,就要格外當心汽車炸彈。甚至其中更粗糙的手法是:一大群人聚集在街頭,開口乞討,然後某個小鬼把一顆手榴彈滾到汽車底盤下面。你還來不及說出最後的祈禱,一切就結束了。

►GO►最新優惠► [書籍]一個緝毒署幹員的臥底生活:隱身27年、橫跨5大洲的毒品、恐怖主義與騙局

►GO►最新優惠► [書籍]一個緝毒署幹員的臥底生活:隱身27年、橫跨5大洲的毒品、恐怖主義與騙局

ISBN:9789863443940
叢書系列:不分類
規格:平裝/288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GO►最新優惠► [書籍]一個緝毒署幹員的臥底生活:隱身27年、橫跨5大洲的毒品、恐怖主義與騙局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2796?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在世界與我之間 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 醫學,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樣子?:從宗教、都市傳染病到戰地手術,探索人類社會的醫病演變史 野草:底層中國的緩慢革命 憤怒韓國 大國的不安:為什麼經濟互相依賴不會帶來和平?為什麼多極化的世界非常危險? 理性選民的神話:我們為什麼選出笨蛋?民主的悖論與瘋狂 哈利波特(8)被詛咒的孩子【原著劇本特別排演版】 為了活下去:脫北女孩朴研美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史丹佛最夯的生涯規畫課,用「設計思考」重擬問題,打造全新生命藍圖 大國的不安:為什麼經濟互相依賴不會帶來和平?為什麼多極化的世界非常危險? 理性選民的神話:我們為什麼選出笨蛋?民主的悖論與瘋狂 復仇與求生:一隻老虎的反擊 一場人類的生存戰爭 一級玩家 搭下一班巴士離開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野草:底層中國的緩慢革命(Wild Grass: Three Portraits of Change in Modern China)~推薦!

作者:伊恩.強森
原文作者:Ian Johnson
譯者:吳美真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6/11/03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50元

ISBN:9789869356244
叢書系列:八旗中國觀察
規格:平裝/320頁/17x22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中國研究

 ►GO►最新優惠► [書籍]野草:底層中國的緩慢革命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伊恩.強森(Ian Johnson)


  中文名張彥,出生於加拿大蒙特婁。美國佛羅里達大學新聞學和亞洲研究學位,柏林自由大學漢學碩士。一九九七年,他以《華爾街日報》駐北京記者身分報導中國,並在二○○○年至二○○一年因系列報導法輪功事件獲得普立茲獎。

  伊恩.強森以報導公民社會、文化和宗教方面的事件見長。著有《野草:底層中國的緩慢革命》(Wild Grass: Three Stories of Change in Modern China)、有關歐洲激進伊斯蘭教起源的《慕尼黑的清真寺》(A Mosque in Munich,暫譯),以及關於中國宗教問題的新作《中國的靈魂》(The Souls of China,暫譯)。

  作者網站:ian-johnson.com

譯者簡介

吳美真


  雲林虎尾人,政治大學西洋文學系畢業、紐約大學英美文學博士,曾任大學兼任英文講師,目前是專業譯者。譯著包括:《野草――底層中國的緩慢革命》、《奇石――從城市到荒野的另類紀實》、《消失中的江城》、《鋼琴師》、《微物之神》等。
 

►GO►最新優惠► [書籍]野草:底層中國的緩慢革命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三個底層中國的故事,猶如野草,
預示著中國共產黨的統治僅僅維持著一個無縫的表象。
而它們正是中國政治進步的希望之所在。

與歐逸文、何偉筆下的全景式中國不同
普立茲新聞獎得主――伊恩.強森――揭露底層中國精闢力作

  「中國,那裡有無數動人心弦的故事,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也有關於中國未來走向的密碼。」――余杰

  三個底層中國的故事,三個關於正義、權利和命運的悲劇。
  它們的持續存在,不經意戳破「盛世」中國的虛幻一面……
  這三個故事看似沒有任何聯繫,卻是底層中國潛伏的暗流,
  有如野草般的力量,扎根在這片有待甦醒的土地上。

  在中國社會底層生活的老百姓,如果受到政府不公平的對待,他們大概無法爭得正義;甚至連受害者的家人想要為他們申討正義時,都很可能也受到巨大的傷害。為了報導這些不公不義的現象,作者好像私家偵探,大膽機警地避開中國無所不在的警察和保安,探尋出底層中國因維權上訴而遭遇不同命運的三段平凡中國人的故事,好像三部以維權為主題的推理小說。

  第一個故事的主題是稅。一個看起來像個農民的陝西地方律師,竟然起訴當地政府向農民徵收苛稅,他被捕入獄,成為農民眼中的英雄。第二個故事的主題是老北京的四合院,這些已有幾百年歷史的住宅被政府和地產商粗暴得夷為平地,換之以摩天大樓。它們的主人被迫遷移,集體上訴,但既改變不了北京的命運,也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最後一個故事的主題是法輪功,一位山東老婦人因修煉法輪功而被政府無辜害死,迅速火化,改變了女兒對母親的認識,也改變了這個女兒一生的命運。

  作者冷靜克制、不動聲色的描述,呈現出當下中國荒謬的法律體制、令人瞠目結舌的維穩制度以及執法者的殘暴。這本書也改寫了我們對底層中國的想像――其實,它如野草般頑強不屈,充滿韌性的變革動力。

  這些小人物抗爭不公不義的故事,不管是出自狹隘利益的驅使,還是出於理想主義的召喚,都顯示了人類良知無法壓制的力量,也代表著一股正在撼動中國的力量,表明中國共產黨的統治僅僅維持著一個無縫的表象。而這些底層的故事,正是中國政治進步的希望之所在。

得獎記錄

  榮獲――奇里雅瑪環太平洋圖書獎(The Kiriyama Pacific Rim Book Prize)

名人推薦

  紐約時報∣休士頓紀事報∣巴爾的摩太陽報∣華盛頓時報∣波士頓評論∣中國經濟季刊∣華盛頓郵報書評世界∣亞洲書評∣泰晤士報文學增刊――盛譽推薦
 

►GO►最新優惠► [書籍]野草:底層中國的緩慢革命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序 言│一日百戰
第一部│農民英雄
第二部│消失的北京夢
第三部│轉法輪
致 謝
註 釋

 

►GO►最新優惠► [書籍]野草:底層中國的緩慢革命


ISBN:9789869356244
叢書系列:八旗中國觀察
規格:平裝/320頁/17x22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中國研究

►GO►最新優惠► [書籍]野草:底層中國的緩慢革命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消失的北京夢

從十九世紀中期到二十世紀中期以來,將近一百年的時間,中國不斷受到外來攻擊,西方國家強迫它輸入鴉片,簽訂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這些條約瓜分中國,割讓殖民地給外國人,還讓外國人享有特別的法律權利。外來勢力破壞中國逐步改革的努力,不停撕裂中國,最終導致日本人於一九三七年入侵中國。在危機中,激進主義經常取代了溫和主義,信心危機橫掃中國,人民開始懷疑國家的傳統文化是否還有任何價值。於是,經過四年內戰,當共產黨於一九四九年取得政權之後,便主張與過去完全決裂。

都市計畫的情況也是如此――國家首都的都市計畫尤甚。和永樂帝一樣,中國的新統治者有自己的堪輿學系統,只不過這個系統的「進步」,卻是存在於巨大的方形、大道與地平線上隨處可見的大煙囪。這就是共產黨對於都市計畫的看法,也是歐洲傳統的城市規畫理論中,較為極端的觀點。從烏蘭巴托到東柏林,這種都市計畫四處盛行,要求拆除大多數古老的建築物――這不是「儘管它們十分古老,但仍然遭到拆除」,而是「因為它們十分古老,所以遭到拆除。」寺廟全部被關閉,並且改建成辦公室或工廠。今日,儘管當局做了一些令人刮目相看的重建工作,但北京大約有一千二百萬人口,現在卻只有二十間能夠發揮功能的寺廟。

最富於戲劇性的「都市攻擊」則是針對北京原本引以為傲的城牆。雖然當時中國已經邁入了毛澤東的極權主義時代,但人民卻願意為了保衛城牆而戰,實在不可思議。建築師、知識分子和一般百姓都提出抗議,提交請願書和書信交予當地報紙。有人希望能夠擬定同時協調「古蹟保護」和「現代化」兩種需要的計畫,例如保護這片最具歷史意義的區域,將新政府的中心設置在附近。但新政府不理會這個建議,仍然執意拆除城牆。新政府花了幾年的時間摧毀城牆,到了一九六○年代初期,城牆終於消失了――幾乎完全消失了。

現在僅有寥寥可數的城牆還保存在幾個位於交通核心的城門周遭,其他的城牆只能活在街道名稱當中。北京曾有十六道城門穿過城牆,主要街道從這些城門自城市的一邊延伸到另一邊,整座城市因而成為了棋盤式的街道布局。這些街道仍然存在,並且以它們所穿過的城門的名字命名。至於街名後所添加的「內」或「外」,則讓旅行者想到自己置身於舊城門內,或舊城門外。

ISBN:9789869356244
叢書系列:八旗中國觀察
規格:平裝/320頁/17x22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中國研究

►GO►最新優惠► [書籍]野草:底層中國的緩慢革命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3246?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焦慮的開羅:一個瑞士臺灣人眼中的埃及革命 [MUJI 無印良品] 透明管自動筆/0.5mm 理性選民的神話:我們為什麼選出笨蛋?民主的悖論與瘋狂 一個緝毒署幹員的臥底生活:隱身27年、橫跨5大洲的毒品、恐怖主義與騙局 誰在教育中國:從「虎媽」、「狼爸」到「高考神校」,透視中國未來競爭力背後的真相(上/下冊) 搭下一班巴士離開 燃燒的年代:獨立文化、青年世代與公共精神 大國的不安:為什麼經濟互相依賴不會帶來和平?為什麼多極化的世界非常危險? 上一堂有趣的中國性愛課:從兩宋到明清 責任與判斷 理性選民的神話:我們為什麼選出笨蛋?民主的悖論與瘋狂 大國的不安:為什麼經濟互相依賴不會帶來和平?為什麼多極化的世界非常危險? 近代史的墮落.國共卷:劉仲敬點評近現代人物 殺戮與文化:西方強權崛起的關鍵戰役 孤獨,一個人的狂歡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少年的腐歷史:原來我們已經腐了兩千年(世界ボーイズラブ大全 「耽美」と「少年愛」と「悦楽」の罠 桐生操の世界大全)~推薦!

作者:桐生操
譯者:鍾明秀
繪者:HAREKO
出版社:月之海
出版日期:2016/11/0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80元

ISBN:9789869331470
叢書系列:Mystery
規格:平裝/368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性別研究

 ►GO►最新優惠► [書籍]美少年的腐歷史:原來我們已經腐了兩千年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桐生操


  「桐生操」是堤幸子和上田加代子兩位日本女作家的共同筆名。上田加代子曾於巴黎大學、里昂大學主修法國文學與歷史,在當地結織了堤幸子女士,返回日本後,兩人開始共同創作,陸續著述各種隱藏在歷史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而大獲好評。2003年,堤女士因腎功能不全逝世。主要作品包括《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世界惡女大全》、《世界性生活大全》、《世界情死大全》等著作。

繪者簡介

HAREKO 

  目前是自由插畫的工作者,偶而會做一些平面的設計
  但最大的興趣還是在烹飪跟手工的事物上面。
  歡迎來雷米記事的粉專玩玩。

譯者簡介

鍾明秀

  文化大學推廣部中日筆譯班(29期)進修結業,因對日本文化深感興趣進而自修日文,並取得JLPT日文檢定一級資格。在看了電影《模仿犯》與動畫《十二國記》之後,深深愛上日本小說與動漫。非常喜歡日本的妖怪、傳說、稗官野史,還有一切天馬行空的神奇故事。譯有多本奇幻小說、架空戀愛小說、以及BL漫畫。BL小說翻譯作品有《流浪貓理髮店》(大風文化出版)等,譯作持續增加中,賜教信箱:mingxu526@hotmail.com。

►GO►最新優惠► [書籍]美少年的腐歷史:原來我們已經腐了兩千年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 桐生操 又一力作
橫跨兩千多年、最真實赤裸的男男之愛

  ◆在人類史上,為什麼男性之美令人如此著迷?
  ◆世界文壇上,有半數以上我們叫得出名字的文學家或藝術家,都是同性戀或雙性戀?
  ◆古希臘時代的少年愛被視為「高尚之愛」,甚至存在著同性戀軍隊?
  ◆米開朗基羅每次畫作中的女性身體最後都會變成男人體格?
  ◆莎士比亞的成名作竟是獻給俊美少年的戀愛詩!
  ◆西方經典文學《追憶似水年華》,法國童話《藍鬍子》的角色原型是來自於同性戀?
  ◆達文西的學徒都是美少年,甚至連名畫「蒙娜麗莎」都是以少年為模特兒?
  ◆日本曾將同性之愛融入社會制度中,還發展成神聖的「稚兒信仰」?
  ◆美國原住民部落,早在被殖民之前就盛行「第三性」公關 !
  ◆伊達政宗對「小姓」的忘年之戀;武田信玄寫情書向春日源助賠罪?

  這些真實的男男戀,有純粹的愛情交流,也有慾望和變態的控制,更有殘酷禁忌的迫害。BL在歷史上的軌跡不只帶來情欲感官上的衝擊,更深深影響著人類文化。

名人推薦

  《非普通三國》作者普通人、說書「Speaking of Books」主編陳建守、基本書坊總編輯邵祺邁
  基情推薦

  「為你揭開三觀盡毀卻真實無比的愛。」──(《非普通三國》作者  普通人)

  「在異性愛打造的歷史霸權中,同性愛如何去構築自己的社交關係呢?臺灣的腐男子和腐女子們,一起來閱讀這本書吧!」──(「說書 Speaking of Books」主編陳建守)

  「本書羅列歷史上著名的男男愛篇章,甜蜜而酸澀,禁忌且殘忍。」──(男同志出版社基本書坊總編輯 邵祺邁)

►GO►最新優惠► [書籍]美少年的腐歷史:原來我們已經腐了兩千年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第一章 從古代開始就已存在的同性戀──男孩們的成年禮

古代
●從男孩轉變為男人的飲精傳統
●解決性需求的對象只能是同性少年
●第三性,雙靈人

古希臘
●少年愛是高尚的「天上之愛」
●同性戀軍隊
●連殘酷暴君也感動的同性戀故事

古羅馬
●家中的奢侈品「快樂之子」
●寵愛美少年奴隸──哈德良皇帝
●模仿被強暴處女的痛苦哭喊聲──暴君尼祿
●吸吮、啃咬、撫摸陰莖的少年「小魚」──提比略皇帝

第二章 對同性戀「不寬容」的時代

中世紀
●打壓聖殿騎士團──對同性戀「不寬容」的時代
●被處以燒紅鐵棒插進肛門的刑罰──愛德華二世
●對男童、少年們的殘酷拷問與殺戮──吉爾‧德‧萊斯男爵
●妻子對愛上俊美騎士的丈夫所策劃的完美復仇──皮耶‧史塔涅爾

文藝復興時期
●加重禁止同性戀的刑罰──被挖去雙眼、砍斷手腳的男色愛好者
●喜愛美少年並收為學徒──李奧納多‧達文西
●女性身體在他眼裡不具任何價值──米開朗基羅
●成名作是獻給俊美年輕人的戀愛詩──莎士比亞
●全都是美男子的後宮「陰陽島」──亨利三世
●厭惡女性並讓王后保持多年處女身分的法王──路易十三

第三章 無法抑止的欲望

近代Ⅰ
●「風俗改革協會」──意圖掃蕩男色愛好者
●從小被迫穿上女裝最後成了同性戀者──奧爾良公爵腓力一世
●親眼看著情人被砍頭──腓特烈大帝

近代Ⅱ
●持續存在的「男色處罰法律」與罰則
●因與少年鎖在同個房間裡,而惹出醜聞遭驅逐──貝克福
●極度厭惡醜陋容貌的「童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①
●跟不上國王體力的情人──路德維希二世②
●「肉體性愛會遭到詛咒,嚴厲地宣告絕罰吧」──路德維希二世③

第四章 同性戀醜聞風暴
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 Ⅰ
●王子的名字出現在同性戀男妓院的常客名單上
●包容同性戀的法國
●對自身醜陋容貌自卑,只能對妓女示愛──魏崙與韓波①
●「女人的愛會消逝,男人的愛卻不渝」──魏崙與韓波②
●與出入男妓院的不良少年相遇──奧斯卡‧王爾德①
●被指控「雞姦罪」而身敗名裂──奧斯卡‧王爾德②
●震驚德意志全國的同性戀醜聞──歐倫堡事件①
●牛奶商作證曾提供性服務以換取金錢──歐倫堡事件②
●愛上美貌與才能兼備的少年──尚‧考克多①
●《肉體的惡魔》的誕生──尚‧考克多②
●為了女人與情人不斷地爭吵──尚‧考克多③
●對妓女極端地厭惡──安德烈‧紀德①
●與擁有完美古銅色肌膚的少年一同領略同性戀的歡愉──安德烈‧紀德②
●教育心愛的美少年,帶領他攀向頂點──安德烈‧紀德③

第五章 因愛欲而扭曲人生的男人
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 Ⅱ
●少年時同性的肉體關係是「純潔」,但成年後就是「敗德」──普魯斯特①
●同性性行為中所需要的是窺視、冒瀆與性虐待狂──普魯斯特②
●與前途光明的作曲家萌生浪漫愛情──普魯斯特③
●以決鬥來展現男子氣概的同性戀者──普魯斯特④
●愛上褐髮、夢幻般雙眸的俊美青年──普魯斯特⑤
●《追憶似水年華》書中同性戀者的原型──孟德斯鳩伯爵①
●代替自己而力薦的鋼琴家──孟德斯鳩伯爵②
●立下「這輩子都會把身心奉獻給您」誓言的男祕書──孟德斯鳩伯爵③
●同性戀男爵的原型究竟是誰──孟德斯鳩④
●需要具社會影響力人士保護的舞神──尼金斯基①
●水仙逃走後,牧神拾起圍巾自慰的場景──尼金斯基②
●與男性贊助者決裂之後所嘗到的社會現實──尼金斯基③
●同性戀有如失根之草──湯瑪斯‧曼①
●妄想中強烈又激情的美少年之愛──湯瑪斯‧曼②
●被燒毀的日記內容──湯瑪斯‧曼③
●在感化院中的性愛初體驗──尚‧惹內①
●巴黎的年輕人妖世界──尚‧惹內②
●直接販賣給同性戀者與藝術愛好者們的出道作──尚‧惹內③
●不斷更換年輕的戀人──尚‧惹內④
●寫給法國總統的特赦請願書──尚‧惹內⑤

第六章 現代的同性戀
二十世紀的同性戀
●同性戀者的平權運動
●初次被男人擁抱而顫抖的時刻──田納西‧威廉斯①
●從這個美少年到下個美少年的華麗愛情冒險──田納西‧威廉斯②
●這輩子最愛的男人,「小馬」──田納西‧威廉斯③
●隨著戀人的去世,創作泉源也跟著消失──田納西‧威廉斯④
●缺少來自家人的愛──卡波提①
●年長二十四歲的第一個同性戀愛對象──楚門‧卡波提②
●第二個情人也是年長者──卡波提③
●《冷血》的成功與身為作家的名聲──卡波提④
●不斷反覆的男性閱歷與毀滅──卡波提⑤

第七章 日本的BOYS' LOVE
關於日本歷史上的BOYS' LOVE
●「男色」的沿革
●身穿女裝嬉戲──日本武尊
●日本文獻中最早的男色故事「阿豆那比之罪」?
●隱藏在《萬葉集》中的同性戀之歌──大伴家持
●日本男色的始祖是誰──僧侶與稚兒
●僧侶與稚兒的故事──仁和寺覺性
●強迫一見鍾情的少年出家──增譽
●佛教故事中的稚兒篇──梅若丸
●不只愛美女,也愛美少年──白河院
●文武雙全、外貌姣好是首要條件──西行
●家族中龐大複雜的男色關係──藤原賴長
●年紀輕輕就消逝的悲劇美少年──平敦盛
●適當地混和了SM以及BL──源義經
●青年將軍與美少年猿樂師──世阿彌
●「淨愛」的世界──小姓制度
●神的創造物中,最高等級的就是美少年──大內義隆
●男色傳言不斷的大武將──武田信玄
●疑似喜愛美少年的小故事──上杉謙信
●寫信給寵童──伊達政宗
●戰國三大美少年──不破萬作
●追隨死去的主君而切腹的家臣──品川左門
●妻子們能夠接受丈夫的同性性行為嗎──節姬
●元服前的少年留劉海,散發著難以抵擋的性感魅力──若眾歌舞伎
●美少年所跳的「風流踊」──德川家光
●美少年與將軍──德川綱吉
●陰間①
●陰間②

►GO►最新優惠► [書籍]美少年的腐歷史:原來我們已經腐了兩千年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前言

夢幻又稍縱即逝的「少年之美」


  BOYS' LOVE(BL)、少年愛、YAOI、JUNE、腐女……儘管這只是一時興起的熱潮,但這些詞彙在日本的報章、書籍等各式出版中,已確實地扎下根基。

  要是問少女們喜歡BL的哪一點,答案不一而足。例如,「我討厭看到喜歡的男生跟女生卿卿我我的樣子,但如果對象是男的就可以接受。」或是「為了克服困境而掙扎時,所產生的緊張感與懸念很吸引人」等等……

  近年來,社會上重視公民權利的意識急遽上升。但事實上,直到數年前為止,想出櫃宣告自己是同性戀者,都還是件非常需要勇氣的事。在西洋歷史上也一樣,自從基督教興盛之後,同性戀被視為是毫無生產力的性事,而有一段漫長且備受迫害的歷史。

  不過,若再進一步探究歷史,可以發現無論是西洋或日本,有些時代同性戀是擁有公民權並光明正大存在的。

  例如古希臘時期,少年愛被視為一種高尚的行為,並盛讚追崇年輕男子健美勻稱的體魄。如同後來的西歐文明將男女戀愛理想化一般,古希臘的人們也將同性戀視為理想的愛情形式。

  而日本,在過去也將同性戀稱為「眾道」或「男色」,以自然的方式融入社會制度中。戰國武將除了擁有眾多妻妾之外,與稱為「小姓」美少年進行性行為也是理所當然的風尚;在禁止女色的佛門寺院中,僧侶就由稱為「稚兒」或「喝食」的美少年侍奉,讓他們打點身邊瑣事,甚至做為解決性需求的對象。

  當時甚至還盛行「稚兒信仰」。中世紀的日本認為「稚兒」是神佛的化身,因此人們認為與神佛化身的幼兒肉體交融,是一件很神聖的事。

  不過,西歐自從基督教勢力抬頭,同性戀就被視為罪犯或病人,開啟了它的苦難歷史。之後歷經好幾個世紀的抗爭及社會運動,同性戀者才在現今的社會上取回他們應有的權利。

  然而事實上,無論是在什麼時代的哪個國家,同性戀始終存在。例如,大文豪莎士比亞(W. William Shakespeare)、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保羅‧魏崙(Paul Verlaine)、亞瑟‧韓波(Jean Nicolas Arthur Rimbaud)、尚‧考克多(Jean Maurice Eugène Clément Cocteau)、安德烈‧紀德(André Paul Guillaume Gide)、湯瑪斯‧曼(Paul Thomas Mann)、勞倫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田納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楚門‧卡波提(Truman Garcia Capote)、尚‧惹內(Jean Genet)等名列世界文壇的大文學家,都是著名的同性戀者。

  少年之美不屬於男人或女人,或許可以說,是介於兩者間的美。只要稍微偏向任何一邊,可能就會破壞其微妙的平衡,因此是一種處於邊緣上的危險之美……

  此外,少年之美也可說是剎那的美。像是日本江戶時代就有這樣的說法:「小姓的壽命最長三年」;《希臘詩文選》(The Greek Anthology)中,所收錄的古希臘詩人斯特拉頓(Strato of Sardis)的詩作寫道:「十二歲如花朵般盛開的少年雖然甜美,卻不如十三歲的少年更能勾起欲望。(中略)十六歲的少年是眾神追求的對象,而十七歲的少年根本輪不到我,只有宙斯才能享受。」

  這種時間短暫、如煙火般燦爛的,就是少年之美。猶如曇花一現,在須臾之間夢幻般地消逝。正因為如此,當時的人們才會將少年之美,視為既是人生的理想,也是真實的純然美麗姿態。


桐生 操

►GO►最新優惠► [書籍]美少年的腐歷史:原來我們已經腐了兩千年


ISBN:9789869331470
叢書系列:Mystery
規格:平裝/368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性別研究

►GO►最新優惠► [書籍]美少年的腐歷史:原來我們已經腐了兩千年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古希臘
 
●少年愛是高尚的「天上之愛」
 
在古希臘,同性戀是非常普遍的行為,少年愛也被古希臘人認為是一件高尚的事。在當時,少年成長到一定年紀之後,就會脫離母親的保護,送到體育館裡接受體育訓練,以鍛鍊出勻稱的體魄,男性的力與美備受當時人們的崇拜。
 
古希臘時代認為異性間的愛情,肉欲層面更甚於精神層次,所獲得的只是稍縱即逝的肉體快感,因此被視為低俗之事而受人輕蔑。
 
相較之下,少年愛則是透過愛情在心中孕育美德,帶來社會的團結與個人名譽,塑造出調和世界的「天上之愛」而受人稱頌。
 
既是政治家也是大詩人的雅典立法者梭倫(Solon),即曾以詩如此歌頌:「一個人擁有健康的腸胃、腰腹與雙腿,時而享受少年或年輕女子魅力的幸福,肯定不會輸給家財萬貫的大富翁。」
 
梭倫雖然立法將同性性行為排除於學校及格鬥競技場之外,但根據《希臘羅馬名人傳》(The live of the Noble Grecians and Romans)內所記載,他的目的並非是為了消滅同性性愛,而是為了禁止身分低微的人從事這項行為,讓同性性愛成為上流社會獨有的高尚活動。
 
●同性戀軍隊
 
西元前四世紀的希臘,甚至還有一支由同性戀組成的軍隊。
 
柏拉圖(Plato)在《會飲篇》(Symposium)中,曾敘述「如果誕生了一個由同性戀者組成的國家與軍隊,他們的統治肯定是最優秀的。只要每個人都能與心愛的人一同並肩作戰,即使人數很少,或說得更極端一些,即使與全世界為敵,都還是能夠戰勝敵人。」
 
換句話說,人們都不會想在心愛的人面前表現出懦弱、貪生怕死的行為,而是想展現自己的高貴情操。甚至心愛的人若身陷險境,自己也會賭上性命去守護對方。這種軍隊就是利用這樣的人性來提升戰鬥力。
 
實際上,古希臘城邦底比斯(Thebes,也譯作忒拜)就有一支這樣的軍隊,由一百五十對同性戀情侶所組成的,名為「底比斯聖隊」(Sacred Band of Thebes)。他們在戰鬥之前,一定會先向愛神厄洛斯(Eros)獻上供品。
 
他們總是與情人一起並肩作戰,生死與共,接二連三的勝仗讓這支軍隊名震天下。但到了喀羅尼亞戰役(Battle of Chaeronea),以雅典軍與底比斯軍為主力的希臘聯軍敗給了馬其頓軍,這支軍隊也在此役中被全數殲滅。

►GO►最新優惠► [書籍]美少年的腐歷史:原來我們已經腐了兩千年

►GO►最新優惠► [書籍]美少年的腐歷史:原來我們已經腐了兩千年

►GO►最新優惠► [書籍]美少年的腐歷史:原來我們已經腐了兩千年

►GO►最新優惠► [書籍]美少年的腐歷史:原來我們已經腐了兩千年

►GO►最新優惠► [書籍]美少年的腐歷史:原來我們已經腐了兩千年

►GO►最新優惠► [書籍]美少年的腐歷史:原來我們已經腐了兩千年

►GO►最新優惠► [書籍]美少年的腐歷史:原來我們已經腐了兩千年

►GO►最新優惠► [書籍]美少年的腐歷史:原來我們已經腐了兩千年

►GO►最新優惠► [書籍]美少年的腐歷史:原來我們已經腐了兩千年

►GO►最新優惠► [書籍]美少年的腐歷史:原來我們已經腐了兩千年

►GO►最新優惠► [書籍]美少年的腐歷史:原來我們已經腐了兩千年

►GO►最新優惠► [書籍]美少年的腐歷史:原來我們已經腐了兩千年

►GO►最新優惠► [書籍]美少年的腐歷史:原來我們已經腐了兩千年

►GO►最新優惠► [書籍]美少年的腐歷史:原來我們已經腐了兩千年

►GO►最新優惠► [書籍]美少年的腐歷史:原來我們已經腐了兩千年

►GO►最新優惠► [書籍]美少年的腐歷史:原來我們已經腐了兩千年

ISBN:9789869331470
叢書系列:Mystery
規格:平裝/368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性別研究

►GO►最新優惠► [書籍]美少年的腐歷史:原來我們已經腐了兩千年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3502?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世界惡女大全:淫亂、殘虐又強欲的美人 哈利波特(8)被詛咒的孩子【原著劇本特別排演版】 世界情死大全:愛情、死亡與情慾的美學 臨床犯罪學者・火村英生的推理事件簿 3 朱色的研究I 我才不想和你談戀愛(02)完 江戶川亂步傑作集1:孤島之鬼 孤獨深處【作者親簽版】 電影原聲帶 / 你的名字。動畫電影 異世流放13:生命之子在哪裡 異世流放14:攘外必先安內 識汝不識丁(全二冊) 後悔當媽媽 爺爺的天堂筆記本 半場無戰事(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原著小說) 與孤獨共處:卸下偽裝、回到自己、一個人安靜的九個習慣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雙城對倒:新加坡模式與香港未來[Shuang Cheng Dui Dao : Xin Jia Po Mo Shi Yu Xiang Gang Wei Lai]~推薦!

作者:鄺健銘
出版社:天窗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6/11/0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580元

ISBN:9789888395309
規格:平裝/264頁/17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香港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其他

 ►GO►最新優惠► [書籍]雙城對倒:新加坡模式與香港未來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鄺健銘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隨後負笈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並曾在新加坡從事研究工作。著有《港英時代:英國殖民管治術》。文章散見於The Diplomat、Asian Survey、香港《信報》、《明報》、《經濟日報》、《亞洲週刊》、《立場新聞》、《端傳媒》、《評台》、Breakazine、新加坡《聯合早報》、馬來西亞《當代評論》、《燧火評論》、台灣《故事》、《風傳媒》、《關鍵評論網》、中國《參差計劃》等。

  Facebook: 鄺健銘
  Email: kinmingsghk@gmail.com
 

►GO►最新優惠► [書籍]雙城對倒:新加坡模式與香港未來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新加坡模式」應否學習、有甚麼值得學習?
困局在前,如何走出自己一套「香港模式」?

  新加坡與香港,同是港口城市,同歷英國殖民;爭做亞洲第一,也在國際較勁。這一國一城,是注定的宿敵。

  新加坡慶祝立國50年之際,香港卻站在時代的路口,思考「50年不變」後的茫茫前路。有人提出以「新加坡模式」治港,家長式強政勵治,減少內耗,以追回香港落後的步伐,與獅城再爭天下。

  究竟「新加坡模式」是靈丹妙藥,還是彼邦月亮特別圓,讓我們忽視了獅城的社會實況、「新加坡模式」的缺陷與不足?「香港模式」又是否相形見絀,還是不應妄自菲薄?未來可以如何自救、走出困局?《港英時代》作者、曾在新加坡從事研究工作的學者鄺健銘,剖析新加坡的過去與現在,透視香港的未來。
 

►GO►最新優惠► [書籍]雙城對倒:新加坡模式與香港未來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推薦序    試圖化邊緣為中心的港口雙城記    林韋地
推薦序    從世界回望本土    沈旭暉
推薦序    放下傲慢,虛心學習    孔誥烽
推薦序    奔向未來的日子    吳勁憲
導讀    比較的幽靈:現實與星港的相互想像    莊嘉穎
前言    世界視野下的新港比較與管治

過去
第一章 歷史書寫與管治模式──獅城對香港的啟示
1.1    教科書上的歷史──新加坡如何看待英殖?
1.2    由「超然」到「本土」──英帝國管治思維的演變
1.3    「新加坡故事」的政治──書寫歷史的爭奪戰
第二章    何謂中國人?──海外華人身分之辯
2.1    自古以來是中國人?──中國民族主義的興起
2.2    大家都是中國人?──海外華人身分的複雜性
2.3    中國就是中心?──「邊緣」海外華人的角色

現在
第三章    怎樣的國怎樣的家──國家的建構與運作
3.1    自主土地之權──現代國家的權力與角色
3.2    國家是如何建成的──建國的政治角力與外國勢力
3.3    家長式管治的神話──多元政治的力量
第四章    新加坡模式──獅城國家設計與小國生存
4.1    萊佛士與現代化──強勢政府主導的「人工新加坡」
4.2    新加坡的國家運作──集權、認受、權力運用與精英選拔
4.3    大衛與哥利亞──小國生存、新加坡模式與中國

第五章    轉變中的新加坡──大選、人口政策與社會期望
5.1    2011年大選之後──民間本土意識與執政黨連敗
5.2    新加坡應往何處去?──人口政策爭議對香港的啟示
5.3    2015年大選的「意外」──務實的選民與選舉威權主義

未來
第六章    雙城異路──為何香港落後新加坡?
6.1    香港的獅城想像──新加坡模式的缺陷
6.2    主權在民不在民?──香港與新加坡的未來

 

►GO►最新優惠► [書籍]雙城對倒:新加坡模式與香港未來


ISBN:9789888395309
規格:平裝/264頁/17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香港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其他

►GO►最新優惠► [書籍]雙城對倒:新加坡模式與香港未來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書籍]雙城對倒:新加坡模式與香港未來

ISBN:9789888395309
規格:平裝/264頁/17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香港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其他

►GO►最新優惠► [書籍]雙城對倒:新加坡模式與香港未來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3601?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近代史的墮落.國共卷:劉仲敬點評近現代人物 野草:底層中國的緩慢革命 理性選民的神話:我們為什麼選出笨蛋?民主的悖論與瘋狂 川普這種生物:被世界討厭的勇氣(全) 大國的不安:為什麼經濟互相依賴不會帶來和平?為什麼多極化的世界非常危險?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神州悲歌 上 天堂之路[Shen Zhou Bei Ge Shang Tian Tang Zhi Lu]~推薦!

作者:蔣繼先
出版社:亞太政治哲學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6/10/3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550元

ISBN:9789869173988
叢書系列:文化系列
規格:平裝/512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中國研究

 ►GO►最新優惠► [書籍]神州悲歌 上 天堂之路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另類「基因改造」?讓你得以邁向天堂之路!

  人們從小到大,如何「啟蒙」、「教育」、「培養」、「改造」?
  無才無德且懶、饞、奸、猾的流氓、惡棍,要如何「培養」,使之一步步「進化」成掌權者?
  耿直善良、有文化有教養的人士要如何「整治」才會馴服?

  「大躍進」、「人民公社」、「大煉鋼」、「大放衛星」、「超英趕美」一幕幕荒誕不經、匪夷所思、令人噴飯的真實場景,透過親歷者,以不可多得的中西方文學藝術相融合的手法,重現在讀者面前……

►GO►最新優惠► [書籍]神州悲歌 上 天堂之路


ISBN:9789869173988
叢書系列:文化系列
規格:平裝/512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中國研究

►GO►最新優惠► [書籍]神州悲歌 上 天堂之路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書籍]神州悲歌 上 天堂之路

ISBN:9789869173988
叢書系列:文化系列
規格:平裝/512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中國研究

►GO►最新優惠► [書籍]神州悲歌 上 天堂之路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3618?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神州悲歌 中 衛星璀璨 神州悲歌 下 盧山風雲 野草:底層中國的緩慢革命 誰在教育中國:從「虎媽」、「狼爸」到「高考神校」,透視中國未來競爭力背後的真相(上/下冊) 巨龍的胎動:毛澤東、鄧小平與中華人民共和國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神州悲歌 中 衛星璀璨[Shen Zhou Bei Ge Zhong Wei Xing Cui Can]~推薦!

作者:蔣繼先
出版社:亞太政治哲學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6/10/3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550元

ISBN:9789869173995
叢書系列:文化系列
規格:平裝/512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中國研究

 ►GO►最新優惠► [書籍]神州悲歌 中 衛星璀璨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中國「大躍進」的狂熱,創造出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蹟……

  天上美、蘇兩國「人造衛星」太空競賽環繞地球時,地上中國「人吹衛星」的奇蹟一樣目不暇給、斑爛璀璨,在中國共產黨官員、幹部們口中及各級報刊、電臺競相放送,不讓美蘇專美於前……

  中國的「假大空」你以為現在才有?

  當年毛澤東早已讓「說假話、大話、空話」,成為中國官民言行的最高準則:把胡說當成真理,把想像當成現實……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稻米趕黃豆,黃豆像地瓜;芝麻賽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像山芋,山芋超西瓜;蠶長貓兒樣,生豬似大象;一顆白菜五百斤,上面能站個胖娃娃;撒下魚苗千千萬,條條長得像扁擔…….

►GO►最新優惠► [書籍]神州悲歌 中 衛星璀璨


ISBN:9789869173995
叢書系列:文化系列
規格:平裝/512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中國研究

►GO►最新優惠► [書籍]神州悲歌 中 衛星璀璨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書籍]神州悲歌 中 衛星璀璨

ISBN:9789869173995
叢書系列:文化系列
規格:平裝/512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中國研究

►GO►最新優惠► [書籍]神州悲歌 中 衛星璀璨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3620?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神州悲歌 上 天堂之路 神州悲歌 下 盧山風雲 野草:底層中國的緩慢革命 權民一體論:遞進自組織社會 誰在教育中國:從「虎媽」、「狼爸」到「高考神校」,透視中國未來競爭力背後的真相(上/下冊)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