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博客來BOOKS - 2017國際書展 (一年一度「折扣最大、品項最多」線上書展。包含中文、外文、簡體、雜誌、MOOK、CD/DVD,史上最強,6萬種參展商品3折起!滿999再現折100元!)

目前分類:社會科學 (5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工廠人:一個家具工廠如何力抗中國廉價傾銷,挽救地方小鎮的命運(Factory Man: How One Furniture Maker Battled Offshoring, Stayed Local - and Helped Save an American Town)~推薦!

作者:貝絲‧梅西
原文作者:Beth Macy
譯者:洪慧芳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6/08/30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80元

ISBN:9789571367453
叢書系列:NEXT系列
規格:平裝/464頁/17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商業理財>管理與領導>經營策略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報導文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工廠人:一個家具工廠如何力抗中國廉價傾銷,挽救地方小鎮的命運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貝絲‧梅西Beth Macy


  身為工廠勞工之女,梅西常撰寫弱勢團體的相關報導,文章散見於全國性的報章雜誌及《羅安諾克時報》(Roanoke Times)。她的報導曾榮獲十幾次全國獎項的肯定,包括普立茲獎、哈佛大學的尼曼學人獎學金等。2013年她以「精彩的報導與敘事技巧」以及《工廠人》的撰寫,榮獲魯卡斯進步獎的肯定(該獎係由哥倫比亞大學的新聞研究所與哈佛大學的尼曼新聞基金會合辦)。梅西現居維吉尼亞州的羅安諾克市。

譯者簡介

洪慧芳


  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管理碩士,曾任職於西門子電訊及花旗銀行,現為專職譯者,從事書籍、雜誌、電腦與遊戲軟體的翻譯工作。

  Blog:cindytranslate.blogspot.tw/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工廠人:一個家具工廠如何力抗中國廉價傾銷,挽救地方小鎮的命運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這是一個人獨力抵抗中國廉價傾銷的故事
也是一間家具工廠逆勢再起的偉大商業故事
更是全球化悲歌下的希望之聲

 ▍湯姆‧漢克(Tom Hanks)大力推薦 ▍
 已買下影視版權將製作HBO迷你影集!


  當產業外移,「中國製造」大舉入侵
  工作消失,過往生活的小鎮沒落如鬼城
  失業的勞工問:「為什麼我們不能繼續在這裡做同樣的事?」
  忙著關廠與外移的富豪們無視於此,唯有一人打算出面反擊
  ——這是為了拯救家族事業,也是為了旗下一千多名員工的生計。

  若要開戰,就得摸清敵人。約翰‧貝賽特三世(John Bassett III)反擊的第一站,
  就從暗訪中國大連的家具仿冒工廠開始⋯⋯

  ★《紐約時報》、AMAZON網路書店暢銷書
  ★《紐約時報》2014年度好書
  ★《紐約時報》書評主筆珍娜‧瑪斯林(Janet Maslin)2014年十大好書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2014年非小說類十大好書
  ★《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2014年非小說類最佳選書
  ★美國最大書評網讀者票選《Goodreads Choice Awards》商業類決選名單

  貝賽特家具公司的年營業額逾五千萬美元,曾是全球最大的木製家具製造商,由貝賽特家族經營逾一世紀,堪稱維吉尼亞州貝賽特鎮(Bassett)的生活中心。但從1980年代起,隨著第一波進口商品叩關,美國家具業開始面對亞洲廉價家具的傾銷搶市,所有的生產據點幾乎都外移到亞洲,使得美國本土就業機會大舉流失,而整個貝賽特家族的事業也難抵潮流。

  這時只有一個人出面反擊——約翰‧貝賽特三世(John Bassett III)。這位精明且意志堅定的第三代工廠人,試圖對抗中國,拯救家族事業與貝賽特鎮。如今他領導逢恩—貝賽特家具公司(Vaughan-Bassett Furniture Company),旗下共有七百多名員工,產值約九千萬美元。

  在本書中,作者貝絲‧梅西以精彩生動的筆觸,讓約翰‧貝賽特三世的事業與家族故事躍然紙上,她以豐富多采的筆觸,勾勒出這個一度笑傲全球、如今可望東山再起的傳統企業。梅西追溯貝賽特如何運用法律對策、改善工廠效率,以及純粹的意志,挽救數百個就業機會,並在橫跨美國、中國、台灣等地的調查研究中,挖掘出美國工業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

  不同於一般媒體或經濟學者的著作主要由政府或企業觀點分析全球化,貝絲‧梅西述說的故事揭露了美國商業中令人震驚的真相,包括產業外移對美國本土及開發中國家勞工造成的衝擊。貝賽特的故事除了能為在地製造商品插上勝利的旗幟,也能讓現今每一個正遭受低價外來品威脅的市場,作為另一借鏡。

各界好評推薦
   
  梅西的動人敘事,洋溢著濃厚的地方色彩……報導生動。——《出版者週刊》(重點書評)

  作者以明快的筆觸及翔實的敘事,闡明全球化和境外生產的議題,巧妙地傳達了流離失所的低收入族群為此承擔的人力成本,可說是報導文學的精彩之作。——《科克斯書評》(Kirkus)星級推薦

  梅西以生動、完整、誠摯、巧妙的書寫,勾勒出貝賽特家族的歷史,同時精彩地描述全球化的故事,讓真人實事讀起來猶如小說般引人入勝。——《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梅西以扎實的寫作風格,描述深陷困境的製造業前端那些豐富的人物故事,使這部作品成了最扣人心弦的全球化評論之作。——卡爾‧海斯(Carl Hays)|《書單》(Booklist)

  精采絕倫的故事……敘事巧妙。——馬克‧萊文森Marc Levinson|《華爾街日報》

  這個精彩故事,描述維吉尼亞州一家堅韌不拔的家具製造商,拒絕讓家族事業及其勞工淪為全球化的犧牲品。——魯卡斯進步獎(J. Anthony Lukas Work-in-Progress Award)評審講評

  媲美蘿拉.希林布蘭(Laura Hillenbrand)的《海餅乾》(Seabiscuit)、凱瑟琳‧布(Katherine Boo)的《美好永遠的背後》(Behind the Beautiful Forevers)之類的超級暢銷處女作,這些非小說敘事比多數的小說更激動人心,更有戲劇性。梅西的生動筆觸讓人一翻閱就深受吸引,欲罷不能。——珍娜‧瑪斯林Janet Maslin|《紐約時報》

  最精彩的非小說敘事莫過於此……它做到了最佳商業書該做的事:運用大量扎實的研究及詼諧有趣的故事,讓人讀到最後,意識到自己學了東西……這是難能可貴的美國故事。——布萊恩‧伯瑞Bryan Burrough|《紐約時報》

  精彩的研究紀實,不僅探究主題的每個面向,也重視每位相關人士的意見……持平對待故事裡的每個隱蔽角落,令人讀完深為慶幸,獲益良多。——盧卡斯‧曼恩Lucas Mann|《舊金山紀事報》

  梅西的作品翔實勾勒出工廠勞工的生活風貌,追蹤家族、事業、城鎮發展之間縱橫交錯的關係,包括大家長式的複雜家族、眾人心照不宣的秘密、相互依存的棘手關連等等。梅西以動人的筆觸,描寫這些企業鎮的勞工面臨工廠一一關閉、失業率飆升、喪失社群認同的情況。——凱特‧塔特爾Kate Tuttle|《波士頓環球報》

  我深深認同梅西藉由本書所傳達的主旨:全球化造成數百萬人民的苦難,那是新聞媒體應該更盡責報導,政府應該更盡責紓解的議題。——喬‧諾切拉Joe Nocera|《紐約時報》

  一如當代最優秀的非小說作家——馬上聯想到的包括麥可.路易士(Michael Lewis)、凱瑟琳.布(Katherine Boo)——梅西以生動、完整、誠摯、巧妙的書寫,把對多數記者來說太枯燥、太複雜、太悲情的主題寫得絲絲入扣。——珍娜‧賽迪Janet Saidi|《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梅西的熱情在書裡的每一頁都躍然紙上……她把如今影響全球的複雜故事變得簡單易懂。——米米‧史瓦茲Mimi Swartz|《紐約時報》書評

  富含教育意義又引人入勝的閱讀經驗……這是有關美國工作消失的動人故事,也是本世紀的一大議題。——史蒂夫‧溫伯格Steve Weinberg|《達拉斯晨報》

  梅西從各個角度探索阿帕拉契山區某個家族的故事,造訪企業紛紛關閉的企業城,挖掘家族祕辛,說明左右我們生活的經濟力量。——伯里斯・卡奇卡Boris Kachka|《紐約雜誌》

  想瞭解當前全球化動態和政治角力的人都應該閱讀這本書,梅西的著作是難得的重要傑作。——尚恩‧唐南Shawn Donnan|《金融時報》

  精彩生動、研究翔實、行文流暢……令人不忍釋卷的故事,涵蓋公司歷史、家族糾葛,以及遭到家族放逐的兒子憑藉膽識、毅力和政治手腕拯救公司的始末。——瑪格麗特‧賈沃斯基Margaret Jaworski|《成功雜誌》(Success Magazine)

  在這個精彩翔實的敘事中,梅西一路從美國的藍嶺山脈寫到中國和印尼,記錄約翰‧貝賽特努力不懈拯救事業,也連帶拯救一個美國小鎮的故事。——《園與槍》雜誌(Garden & Gun)

  貝絲‧梅西精彩描述美國這一代最宏大的經濟故事——如何在21世紀挽救美國的就業機會。約翰‧貝賽特三世渾身是戲,更是為其家業、家鄉、祖國奮鬥的典型美國人。——喬納森‧奧特Jonathan Alter|《中間勢力》(The Center Holds)作者

  在充滿藍領受害者的世界裡,從鐵鏽地帶到深南地區,工廠大門深鎖,貝絲‧梅西探索一間家具公司拒絕屈服的故事,這部得獎作品為我們帶來一絲希望,更是精采絕倫之作。本書記錄約翰‧貝賽特努力把就業機會留在本土,避免一個美國城鎮淪為空城的奮鬥過程。——瑞克‧布拉格Rick Bragg|普立茲獎得主、《他們的過往》(The Most They Ever Had)作者

  書中令人意外的英雄,是個堅定、難搞、絕不服輸的企業家。貝絲‧梅西為我們帶來一個鼓舞人心、引人入勝的當代故事,故事發展完全出乎意料。——艾利克斯‧瓊斯Alex Jones|普立茲獎得主、《新聞的消失》(Losing the News)作者

  我閱讀梅西的作品多年,她是非常優秀的美國作家,觀察敏銳,細膩入微。——羅倫.拉森比Roland Lazenby|《麥可喬丹傳》(Michael Jordan)作者

  約翰‧貝賽特的故事囊括了一切精彩的元素。有特別的豪門恩怨、激勵人心的訊息,還有我多年來讀過最棒的英雄人物。整個故事可說是面面俱到,從最私密的人際背叛談到全球經濟的現實狀況,從阿帕拉契山區小鎮的工人困苦談到我們整體文化的未來。我還真希望當初是我找到約翰‧貝賽特這號人物,因為這個故事充滿了張力,但梅西把這個故事寫得精彩萬分,有時寫作有賴天時地利人和,好的故事在好的時機會遇到最適合的作家,本書顯然就是如此。——布雷‧威特Bret Witter|《圖書館裡的貓》(Dewey)、《小狗星期二》(Until Tuesday)作者

  貝絲‧梅西從人文面探討全球化,讓每位相關者——從工廠勞工到政府官員,再到中國進口商——都有了真實的聲音和樣貌。翔實的報導與流暢的文筆,使本書以明快的節奏,精彩地陳述影響每個人的典型美國故事。——李‧史密斯Lee Smith|《地球訪客》(Guests on Earth)作者

  貝絲‧梅西看到其他記者看不見的曲折微妙之處,她以毅力、誠實、優雅的筆觸,描述周遭的世界。她有警探般的勤奮與決心,詩人般的絕妙文筆,以及渾然天成的精準敘事功力。——馬丁‧克拉克Martin Clark|《兄弟無間》(The Legal Limit)作者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工廠人:一個家具工廠如何力抗中國廉價傾銷,挽救地方小鎮的命運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序幕|通往大連的滚滚塵路
 
Part 1
一  警訊
二  最原始的外包者
三  兔爸爸打造的城鎮
四  山頂階級
 
Part 2
五  關係企業
六  企業風雲
七  親上加親
 
Part 3
八  縱橫新領域
九  親愛老鮑
十  艾里山計策
十一 家族角力
 
Part 4
十二  指導華人
十三  獵犬啟發
十四  賣給大眾
 
Part 5
十五  海嘯前的風暴
十六  城鎮麻煩
十七  把蛇拉直
十八  大連的邀舞卡
 
Part 6
十九  招兵買馬
二十  前進華盛頓特區
二十一  工廠輓歌
 
Part 7
二十二  百萬美元的逆襲
二十三  銅線和裁員
二十四  獅子大開口
 
Part 8
二十五  泥龜
二十六  替代者
二十七  「希拉,幫我聯繫州長!」
 
尾聲|史密斯河癮頭
附錄|維吉尼亞州的家具王朝
謝辭
註釋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工廠人:一個家具工廠如何力抗中國廉價傾銷,挽救地方小鎮的命運


ISBN:9789571367453
叢書系列:NEXT系列
規格:平裝/464頁/17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商業理財>管理與領導>經營策略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報導文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工廠人:一個家具工廠如何力抗中國廉價傾銷,挽救地方小鎮的命運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序幕|通往大連的滚滚塵路
 
約翰‧貝賽特三世(John D. Bassett III)在中國北方灰濛濛的鄉野道路間穿梭,展開為期三天的真相探查之旅。時序是2002年,這位維吉尼亞州家具商的第三代傳人,為了讓自家工廠繼續營運下去,正為一場即將展開的大戰收集戰備物資。這裡的地理位置接近中國與北韓的邊界,他正在找一種十九世紀法國宮廷風格的收納櫃。他只要能找到仿製路易腓力(Louis Philippe)風格家具的人,也許就能拯救他的事業。
 
他在美國加萊克鎮(Galax)的逢恩-貝賽特家具公司(Vaughan-Bassett),已經叫工廠的勞工徹底拆解那個收納櫃,並證明中國廠商以一百美元的批發價販售那種櫃子,售價遠低於材料成本,根本就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定。那個收納櫃的背後,標籤印著中國大連,所以他遠從八千哩外的藍嶺山脈(Blue Ridge Mountains)趕來這裡,試圖找出這種廉價櫃子的製造源頭。
 
這時是十一月,下著大雪,車子每次經過結冰的坑窪就咯吱作響。
 
幾個月前,他從某位友善的口譯人員口中得知:大連市一百哩外的內地有個廠主,誇下海口要讓貝賽特家族的家具事業關門大吉。
 
貝賽特告訴兒子懷亞特(Wyatt),假如要開戰,家族就要謹記拿破崙的箴言:摸清敵人。
 
今天,貝賽特算是這輩子以來第一次靜靜地坐著,車子不斷地往北顛簸前進,深入遼寧省的偏遠地帶。
 
XXX
 
貝賽特第一次造訪亞洲的工廠是在1984年,在酒足飯飽及太多酒精的催化下,一位年事已高的台灣工廠老闆才透露他對美國企業領導者的真正看法。那人講得實在太坦白,以至於一開始他的隨行口譯還愣在現場,不願翻譯。
 
這位台灣企業家和許多歐洲及南美的業者談過生意,但他從來沒見過像美國業者這樣的生意人。
 
「什麼意思?」貝賽特追問。
 
「我摸清你們了。」譯者終於幫他傳譯。
 
哦?說來聽聽。
 
只要價格好,你們什麼事都做得出來,我們從來沒見過有人那麼貪心──或那麼天真。
 
美國人不只搶著進口最便宜的家具以擊敗彼此,還教亞洲的競爭者製造家具的一切細節,完全不管那樣做也是在自毀美國本土的工廠。
 
那個人說,等我們青出於藍,就別冀望我們還傻傻地為你們代工,繼續做當初你們傻傻地教我們的事。

ISBN:9789571367453
叢書系列:NEXT系列
規格:平裝/464頁/17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商業理財>管理與領導>經營策略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報導文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工廠人:一個家具工廠如何力抗中國廉價傾銷,挽救地方小鎮的命運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5508?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 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耶魯人類學家的曼哈頓上東區臥底觀察 不平等的審判: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告訴你,為何司法判決還是這麼不公平 超級預測:洞悉思考的藝術與科學,在不確定的世界預見未來優勢 企業號的故事:一艘勇猛航艦的誕生與凋零 跑出全世界的人:NIKE創辦人菲爾・奈特夢想路上的勇氣與初心 走到哪貼到哪1:賴馬野餐貼紙遊戲書(附200張可重覆黏貼紙) 全球史的再思考 Google創投認證!SPRINT衝刺計畫:Google最實用工作法,5天5步驟迅速解決難題、測試新點子、完成更多工作! 美國人:一種跨文化的分析比較 人生是一個人的狂熱:日本暢銷書之神見城徹化憂鬱為驚人能量、解工作與生活之苦的生存之道 給我看你的手帳吧!:全球最強25人手帳大揭祕x99本熱血手帳徹底調查 螢幕陷阱:行為經濟學家揭開筆電、平板、手機上的消費衝動與商業機會 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 365天都適用!頂尖編輯的簡約時尚穿搭術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茶室交易(Tearoom Trade: Impersonal Sex in Public Places)~推薦!

作者:洛德.韓菲瑞斯
譯者:高穎超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期:2016/08/30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20元

ISBN:9789869280358
叢書系列:研究法叢書
規格:平裝/416頁/25k正/14.8x21x2.12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性別研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茶室交易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洛德.韓菲瑞斯 Laud Humphreys (1930~1988)


  美國社會學家,另個身分則為關懷同志的教會牧師,在1974年的美國社會學年會上公開出櫃。他以深具洞見卻也頗具爭議的《茶室交易》一書轟動美國,卻在當時保守的社會及學院氛圍下,一度深受同儕批判與打壓。經過漫長的學術與社會辯論,特別在研究倫理的議題上,本書日漸獲得公正的評價。後人譽為「同性情慾研究之先知」。

譯者簡介

高穎超


  美國Rutgers大學社會系博士候選人,以跨國視角研究基督教性道德與性別平等教育。千禧年起,生活即交織進性/別研究與同志運動,作品見於期刊 Sexuality Research in China、《性別平等教育季刊》及許多網媒。另有研究法的論文刊於《質/性別研究》(巨流)、《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群學)。好奇於進出體制、穿梭國界的風景,相信知識生產與社會實踐交互幫襯的力量。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茶室交易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歧視與污名年代下的幽微抵抗
顛覆護家盟們迷思的深刻書寫

  「好,讓我們這麼說吧,沒有一個自尊自愛、腦袋清楚的同性戀會寬貸公共場所裡的性。但,承認吧,那真的很爽。……危險挾著冒險、狩獵、釣人、幽會的一場美妙的小遊戲。然後,往往來場『即時性愛』。就是這樣。」~同性愛戀雜誌《Vector》

  一九六〇年代,恐同氛圍瀰漫的美國,男男性愛於「茶室」中,正如火如荼展開。不少男人冒著遭到逮捕、名聲敗壞的風險,來到人煙稀少的公共廁所「交易」,只為求得毋須承諾的性愉悅。

  針對這類高度私密的活動,學者韓菲瑞斯偽裝成茶室成員以貼身觀察。韓菲瑞斯的深入調查,打破衛道人士對同性戀的誤解,榮獲C. Wright Mills獎的肯定;然而,他隱瞞身分,蒐集參與者的個資,也引發輿論抨擊。50年後的今天,這場「隱私vs.知的權利」的爭議,仍是人們熱烈討論的焦點。

本書特色

  ●社會學家化身性愛現場把風者,窺視同性情慾活動上演的第一手觀察
  ●戳破保守派的家庭、婚姻及性別迷思──像是,原來已婚男性才是茶室交易的主要客戶!?
  ●人文學科研究方法、研究倫理爭議的必讀經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茶室交易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導讀
前言
謝誌

上篇 公共場所的非個人化的性
第一章 公共場所的「私密」邂逅
第二章 方法:作為窺淫者的社會學家
第三章 規則與角色
第四章 集體行動的模式
第五章 遊戲的風險
第六章 鄰家男人
第七章 正義的護胸甲
第八章 快感、承諾與社會控制

下篇 評價與迴響
後記:倫理問題
回顧I:社會研究中的倫理議題
社會學式的窺探者與新聞說教者
茶室交易:社會研究中的手段與目的
反省:非個人化的性
回顧II:社會研究中的倫理議題

譯後記
索引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茶室交易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導讀

畢恆達(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茶室交易》這本書,在臺灣甚少有人提及。我第一次閱讀,是在紐約市立大學環境心理學博一的必修課:研究方法(1986年)。課堂討論的是第二章「方法:社會學家做為一位窺淫者」。當時覺得韓菲瑞斯(Humphreys)實在太酷了,可以在那麼困難的田野找到「把風者」(watch queen)這個本來就存在的位置/角色。研究者既不需要參與田野中的性活動,研究行動本身又不干擾田野。而他既有系統又細緻的田野描述,讓讀者彷彿親臨現場。然後,幸運地在紐約的Strand二手書店以美金個位數的價格買到此書(原價要30美元),因而有機會在家中慢慢閱讀。回臺灣任教之後,也曾經將此方法章節列為質性研究課程中田野觀察記錄的閱讀教材。

  即使沒有研究公共性行為,也會經常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書籍中瞥見《茶室交易》。幾乎很少例外地,只要討論學術研究倫理免不了會以《茶室交易》做為錯誤的範例(另一個是Milgram[1963]的服從電擊實驗)。他們認為這個研究「有問題」(dubious, Kelly & Ali, 2004)、「具爭議」(controversial, Neuman, 2006),且「惡名昭彰」(infamous, notoriety, Bryman, 2001)。於是乎,絕大多數社會科學的學習者,不知道此研究的時代背景,不清楚研究的學術貢獻,但似乎都深植了如下的印象:韓菲瑞斯是違反研究倫理的糟糕的學術工作者。

  幾年前到美國開會,逛紐約書店又買到Laud Humphreys的傳記(Galliher, Brekhus, & Keys, 2004),特地不請書店代為郵寄到台灣,等不及就在回臺飛機上閱讀。這才更進一步認識了他充滿傳奇的一生。23歲時他父親過世,留下一封信寫道:「很遺憾我們沒有分享彼此的秘密,這讓我們沒能很親近」(原來,父子倆都是同志)。50年代擔任神職人員時,許多不敢出櫃的同志,找他諮商尋求協助。60年代參與人權運動,把黑人帶進教會,引起白人不滿,持槍闖進他住處,導致太太流產。66年向法務部投訴有家餐廳不肯服務他的菲裔友人(當時種族的空間隔離非常嚴重),在聯邦調查局(FBI)留下檔案。72年帶領反越戰的學生遊行隊伍,走到徵兵場所,將尼克森總統肖像取下撕毀,因而入獄三個月。74年在美國社會學會研討會上出櫃,此後在社會學界致力推動同性戀研究的學術組織與論文發表,並積極參與洛杉磯地區的同志運動,直到88年因肺癌過世。

  回到《茶室交易》,這本書獲得由美國社會問題研究學會頒發的C. Wright Mills Award傑出書獎,但也因為研究倫理的問題,讓他失去教職。韓菲瑞斯於60年代中期就在公園公廁中以把風者的角色觀察男性性行為。在取得少數觀察對象的信任後,也進行訪談。然而願意接受訪談的茶室參與者偏向高教育程度者,為免樣本偏差,他偷偷記下公廁參與者的汽車牌照號碼,並經由警察機關獲得車主的姓名與地址等資料。隨後再擔任一項政府健康調查的訪員,登門詢問他們的婚姻狀況、職業、政治態度等相關資料。這些受訪者並不知道訪員曾經觀察過他們在公廁的底細。批評者認為他的研究涉及層層欺騙,會讓大眾對社會科學家失去信任;今後公廁中的參與者,不只要對警察提高警覺,還要時時小心偽裝成旁觀者的社會科學家;研究資料若不小心遺失走漏,會傷害很多當事人。韓菲瑞斯承認他不應該追蹤汽車牌照號碼,進而到他們家裡訪問。如果研究可以重來,他會花更長的時間與當事人建立關係,以找到背景更多樣、願意受訪的人。這樣即使樣本仍然沒有代表性,但是資料至少會豐富些。他也辯解,如果要觀察具有高度污名的行為,就得偽裝成船上的一員。如果高掛「我是研究者」的名牌,在公廁中只會看到沖馬桶的身影。他非常謹慎將可以辨識參與者身份的資料銷毀,而他的研究成果有助於去除男同性戀的污名,因而受到同志社群的認可。他也說明,為了降低受訪者可能被他人指認出來的風險,他寫作變得有點綁手綁腳、不動感情;為了保護關鍵報導人的隱私,他無法像Whyte(1955)一樣寫出動人的研究歷程。

  出版四十年後重讀此書,仍覺興味盎然,深受啟發。首先他使用系統觀察單,詳細記錄公廁參與者的身體互動過程(事實上參與者極少交談),書中舉例的幾段觀察記錄,活靈活現(當然也有評論者認為噁心、猥褻)。對啊,如果只有描述,可能讓人有獵奇的聯想。韓菲瑞斯進一步將參與者分類,包括玩家、異男、菜鳥、暴徒等;並強調在每次互動中所扮演的角色,並非事先決定,而是在過程中逐步形成。亦即角色不穩定、有彈性。接著他辨識互動的步驟與階段,如接近、定位、發信號、調度、締約、前戲、繳械、清理戰場,並討論參與者如何處理外來的入侵與偶發的風險。由於他另外參與了健康調查,獲得實驗(偏差)組與控制組的樣本(雖然不能保證控制組中就沒有茶室的參與者),因而可以對照參與者的社會屬性與茶室行為之間的關係。他依據職業與婚姻狀態,將參與者分成易男、糊性戀、同志、櫃妃四種類型,說明他們的政治態度與生活風格。從活動描述、角色類型、進行步驟,到參與者的社會屬性影響、茶室活動對社會大眾的衝擊,一層一層解析,結合了個人心理、群體互動與社會態度之間的關係,讓讀者理解在特定社會結構中茶室活動的意義。

  這個研究遠在紐約石牆(Stonewall)運動之前,當時社會對茶室參與者的印象,咸認為他們是罪犯,會破壞社會秩序、帶壞小孩。然而韓菲瑞斯發現茶室參與者除了男同性戀之外,很大一部分是處在婚姻關係中的異性戀者,他們藉由與陌生男人的性愛來獲取心理的快感或婚姻的補償。根據他的觀察,也指出茶室活動是成年人雙方同意下的互動,不會騷擾陌生人,反而小心翼翼不要在他人面前洩漏他們的活動。陌生人如果沒有表現出有興趣參與的徵候(例如展示勃起的陰莖),不會有人騷擾他。他的另外一項學術貢獻,是提出到現在都還適用的理論概念:正義的護胸甲;亦即偏差者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具有不名譽的特質,因而不自覺發展出一種過度令人尊敬的自我表演。將自己變成正義的化身,來掩飾無力抵抗曝光驚恐的弱點。至今,我們仍不時可以在新聞媒體看到這樣的公眾人物。

  《茶室交易》是田野研究方法極佳的參考書,也是討論研究倫理的好素材。弔詭的是,它一方面開啟、鼓舞了此後的公共性行為研究傳統,一方面研究的倫理爭議,卻又促成學界對於研究倫理的嚴格規範。進入偏差行為的田野,愈來愈不可能。由於知情同意等學術倫理規定,80年代之後,有關性慾的研究以文本分析為主,而不是田野經驗研究。社會學變成只研究人們「說」了什麼,而不是他們實際做了什麼。酷兒理論中,人文與社會學的不均衡發展可見一斑。結果,因為缺乏相關社會學經驗研究而無法對於愛滋政策擬定提出具體有效的建議。韓菲瑞斯所提出的正義的護胸甲概念,也正足以說明田野經驗研究的重要性。

  韓菲瑞斯將他個人的社會實踐與學術研究緊密結合,而他的研究則同時處理個人與社會結構的關連。後來的研究者推測,他在茶室扮演的可能不是把風者的角色,而就是茶室活動的參與者。他研究的是自己就是其中一份子的次文化。在研究過程中,他曾經因為在公廁附近徘徊而被捕,但是他寧願被抓到看守所遭訊問搜身,也沒有亮出研究者的身份。他在「偏差行為」課堂的開場白是:「我抽煙酗酒吸毒,好,我們現在來談什麼是偏差行為」。除了眾所周知的研究倫理爭議,他在人權運動、同志運動、反戰運動的積極身影,也是我們理解《茶室交易》的重要線索。中譯本雖然遲了四十年,但是期待會有許多幸運的人可以因此認識韓菲瑞斯這位精彩人物的傳奇。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茶室交易


ISBN:9789869280358
叢書系列:研究法叢書
規格:平裝/416頁/25k正/14.8x21x2.12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性別研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茶室交易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第一章 公共場所的「私密」邂逅
 
「儘管合意的『一夜情』在許多場所都可能發生(如:澡堂、街上、公廁),達到性高潮前彼此互動的細緻或簡略程度也可能大異其趣,但這些行為共享了一項不可或缺的特色,那就是當事人都期待著不需要義務或承諾的性。」
 
週間某日傍晚,剛過五點不久,四個男人走進了一間位於市立公園的公共廁所。一人穿著剪裁合身的西裝;另一人腳踩網球鞋,身上套著短褲、T恤;第三人身上加油站的卡其制服還來不及脫;最後一人是個業務員,鬆了開領帶,把他的運動外套丟在車上。是什麼原因,讓這些男人駛離高速公路上返家的車潮?有哪些共同的興趣引領著這些背景歧異的男人來到這公廁?
 
他們來這不是為了明目張膽的理由,而是想找「即時的性」(instant sex)。許多男人——包括已婚和未婚的,有異性戀認同的和自我意象為同性戀的——想尋求這種非個人化的性(impersonal sex),以避免涉入過深,並渴望著毋須承諾的刺激。出於何種理由(社會的、生理的、心理的)而尋求,我們姑且不論,「非個人化的性」這種現象,一直是種廣泛存在的人類互動形式,卻很少有人研究。
 
許多場所——像戲院的包廂、車床、樹叢後面——都存在著這種偏差活動,但若考慮此間男人認定的優點,很少有地方能與公廁匹敵。公廁,在同性戀次文化語言中稱為「茶室」(tearoom)。它具備了數項特色,使之成為吸引人們性交,卻不用涉入感情的場所。
 
依據此暗語最精確的意義,只有那種同性戀彼此釣得到人而出名的公廁,才稱得上「真正的」茶室。當然,任何一間廁所都可能符合這項條件,但相對只有少數幾處會成為一時之選。舉例來說,我曾經調查某大都會區內逾九十間公園廁所,其中只有二十處經常上演「性遊戲」。因此,廣受青睞的廁所便加入車床、澡堂的行列,成為另一處偏差性活動的地方,熱門程度僅次於自宅臥室。每年的特定季節中——粗略地說,是四月到十月之間,那個中西部同性戀者口中的「獵食祭」(the hunting season)裡——茶室便可能超越其他場所,成為同性情慾事業最熱門的地點。

ISBN:9789869280358
叢書系列:研究法叢書
規格:平裝/416頁/25k正/14.8x21x2.12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性別研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茶室交易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6920?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 不平等的審判: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告訴你,為何司法判決還是這麼不公平 學會思考,你贏定了!:45個讓你站穩立場的論證法則 赤道上的極地:新加坡微民族誌 美援年代的鳥事並不如煙 這才是做研究的王道 如何從習慣耍廢,到凡事事半功倍?:15分鐘就脫魯的最強習慣術 美國法律史 深夜食堂 17 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 護家盟不萌? 這不是一本情愛指南:我們時代的慾望地圖 安樂窩 在世界與我之間 本質思考:MIT菁英這樣找到問題根源,解決困境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民法:2016年版(18版)[Min Fa :2016 Nian Ban (18 Ban )]~推薦!

作者:五南法學研究中心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6/08/25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180元

ISBN:9789571187044
叢書系列:袖珍六法系列
規格:平裝/520頁/9x17cm/普通級/單色印刷/18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法律>民法
本書分類: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法政類>法律>民事法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民法:2016年版(18版)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本書全新改版,輯錄現行重要法規凡34種,共分民法、民訴、大法官釋字等3大類,是準備國家考試暨研習我國民法之最佳入門工具書。
 

  本版新增修法規係收錄至105年4月27日總統正式公布之最新法規。

  修正法規:殯葬管理條例(105.4.27)、入出國及移民法施行細則(105.3.18)、消費者保護法施行細則(104.12.31)、動產擔保交易法施行細則(104.12.17)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民法:2016年版(18版)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壹、民法及關係法規
貳、民事訴訟法及關係法規
參、附錄
索引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民法:2016年版(18版)


ISBN:9789571187044
叢書系列:袖珍六法系列
規格:平裝/520頁/9x17cm/普通級/單色印刷/18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法律>民法
本書分類: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法政類>法律>民事法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民法:2016年版(18版)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動產擔保交易法施行細則

第一條

本細則依動產擔保交易法(以下簡稱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法第六條所定動產擔保交易之登記機關如下:

一、加工出口區內之標的物,以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為登記機關。

二、科學工業園區內之標的物,以科技部所屬各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為登記機關。

三、農業科技園區內之標的物,以農業科技園區管理機關為登記機關。

四、總噸位未滿二十之動力船舶或未滿五十之非動力船舶,以交通部航港局為登記機關。

五、汽車、機車及拖車,以交通部公路總局為登記機關。

六、前五款以外之標的物,其所在地或設籍在直轄市者,以直轄市政府為登記機關;在直轄市以外區域者,以經濟部為登記機關。

前項第一款之登記機關,其設有分處者,得委任其分處代辦登記。

第一項第五款之登記機關,得委任辦理公路監理業務之監理機關代辦登記。

第三條

動產擔保交易登記,應由契約當事人或其代理人向登記機關申請之。

登記事項之內容有變更時,應由契約當事人或其代理人檢具證明文件向原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前二項申請,得以網路傳輸方式向統一線上登記及公示網站為之;申請註銷登記、抄錄及核發證明書,亦同。

以前項方式申請者,視同向登記機關申請。

第四條

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申請登記時,應檢具下列各項文件:

一、登記申請書。
二、由代理人申請登記者,其本人之委託書。
三、登記原因之契約或其複本。
四、契約當事人之證明文件。
五、標的物有所有權證明文件或使用執照者,其文件或執照。
六、標的物設定抵押權須經主管機關核准者,其核准文件。
七、債務人無第七條規定各款情事之切結。

前項各款申請文件,得依電子簽章法之規定,以電子文件為之。

第五條

動產擔保交易之登記事項如下:

一、動產抵押權之登記。
二、附條件買賣之登記。
三、信託占有之登記。
四、延長有效期間之登記。
五、標的物所有權人變更之登記。
六、標的物變更之登記。
七、動產擔保權註銷之登記。
八、其他有關之登記。

前項登記,由登記機關就第四條申請文件於形式上查對其所載事項與申請登記事項是否相符後為之。

第六條

第四條第一項第一款之登記申請書應記載下列事項:

一、登記原因。

ISBN:9789571187044
叢書系列:袖珍六法系列
規格:平裝/520頁/9x17cm/普通級/單色印刷/18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法律>民法
本書分類: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法政類>法律>民事法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民法:2016年版(18版)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6495?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實用民法概要:案例與問題解析(2版) 民法總則(王)增訂新版 民法基礎五講(二版) 民法概要(王) 基本六法(2016年9月)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日本生活第一年:圖解食、衣、住、遊 生活歲時事典(マンガと絵でみる 日本のしきたり便利帳)~推薦!

作者:高田真弓,岩下宣子/監修
譯者:伊之文
繪者:高田真弓
出版社:八方
出版日期:2016/08/24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00元

ISBN:9789863810780
叢書系列:Why
規格:平裝/240頁/25k正/14.8x21x1.4cm/普通級/部份全彩/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文化人類學
本書分類:生活風格>圖文書/繪本>翻譯圖文書/繪本
本書分類:漫畫>其他類型>更多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日本生活第一年:圖解食、衣、住、遊 生活歲時事典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繪者簡介

高田真弓(たかだ まゆみ)

  插畫家

  小時候曾公開宣稱「我要成為插 畫家!」,長大後卻忘了初衷,進入大學的理工科系專攻生物。後來發覺自己走錯了路,便斷然輟學。過了一年的尼特族生活後,1999年對繪畫重燃熱情,進入 HOICHOI PRODUCTIONS公司任職插畫助理,磨練七年後自立門戶。35歲結婚,36歲當上媽媽。原本一直以自我為中心過著每一天,如今為了穩固鬆懈已久的日 常生活基礎,並和家人一起享受多采多姿的生活,正和丈夫、兒子共同奮鬥中。

監修者簡介

岩下宣子(いわした のりこ)

  現代礼法研究所代表、Manner Designer

  自共立女子短期大學畢業後,進入龜甲萬公司任職。向全日本禮儀會的內田宗輝老師與小笠原流小笠原清信老師學習禮儀,向御茶水女子大學森下晴美教授學習動作學。特定非營利組織(NPO)「禮儀教育支援協會」理事長、NPO LiSS System(Living Support Service System)理事,並於公益財團法人日本電信電話使用者協會擔任電話應對技術檢定專門委員。

  以「禮儀是愛(體貼、重視)的表現」為出發點,為多家企業、學校、工商協會及各類團體進行研習指導與演講。在此同時,也擔任撰稿人與電視節目來賓,涉獵的領域相當廣泛。截至目前,監修或執筆的書籍已超過一百冊,也有許多來自報章雜誌的稿件邀約。

譯者簡介

伊之文


  翻譯生涯邁入第六年,挑戰過的領域包括商業管理、親子教育、心理勵志、醫療保健、文學小說與童書,很想繼續挑戰文學、推理、懸疑、繪本、食譜與漫畫。

  工作邀約與譯文賜教:jptrans.tw@gmail.com
  噗浪:www.plurk.com/inohumi(譯恐遲遲龜)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日本生活第一年:圖解食、衣、住、遊 生活歲時事典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在日本,一個人有沒有家教就看他吃魚的方式?
明明沒有妨礙到別人,但就是不能在電車上化妝?
從穿外套的方式,可以決定你是美人還是醜八怪!
日本人好奇怪?不,這些潛規則背後都有它的意義存在!

 
連日本人都要看的禮儀文化、生活常識百科

  ◇◆◇◆◇◆◇◆◇◆◇◆◇◆◇◆
  ◇進入和室,絕對不能踩到坐墊!?
  ◆紅包白包到底該怎麼包?信要怎麼寫?
  ◇吃飯時,白飯一定要在左邊,你知道為什麼嗎?
  ◆吃魚不會挑魚刺,相親就會失敗?
  ◇你知道嗎?「懷紙」超級萬用,可是究竟該怎麼用?
  ◆日本的各路神明居然每年都要回「本社」召開高峰會!
  ◇在神社結婚的「神前式」,其實是從近代才開始的!
  ◆一年十二月裡面的節慶各要做什麼?吃什麼?

★★★★★日本亞馬遜讀者五星推薦!★★★★★

  這本書跟一般的禮儀書不一樣,讓我一邊讀一邊說「原來如此」,它用有趣的方式仔細地介紹日本禮儀、年度季節行事的的由來,有了這本書覺得好方便!──Amazon カスタマー

  如果我早一點讀到這本書就好了,就不會在參加喪禮的時候出大糗……本書推薦家家戶戶必備一冊!──石川ゆかり

  這些禮儀跟習慣,我從小就沒好好學過,想必是連我家長輩都不知道所為何來吧!以前我一直以為白飯放左邊是因為方便右手夾菜,沒想到原因大出我意料之外!──some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日本生活第一年:圖解食、衣、住、遊 生活歲時事典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原來我沒有常識

第一章 食、衣、住的禮節與優雅儀態
白飯放右邊?放左邊?
‧日式禮儀與國際禮儀
筷子的拿法
‧基本的餐桌禮儀有哪些?
‧日式料理與陰陽五行密切相關
太太賢不賢慧,看飯鍋就知道?
‧和食的特色與起源
‧會席料理的上菜流程
‧各種料理的吃法
‧出席茶會的禮節
多用懷紙吧!
‧用餐時,這樣做OK嗎?
‧好看的儀態和動作
‧和室的陳設和禮節
‧東西要怎麼拿才好看?
看到有人在電車上化妝為什麼會不爽?
‧服裝儀容的注意事項
去吧!和服撫子
‧和服的基本知識
‧穿和服時,什麼樣的動作才好看?

第二章 人際交往的禮儀
登門拜訪陷阱多?
‧登門拜訪的禮儀
‧給初學者的包袱巾用法講座
‧準備迎接客人吧!
‧各式人際禮儀
當個笨媳婦也不錯?
‧送禮的禮節
‧禮金袋與禮箋的用法
‧各式禮金袋的寫法
‧中元禮與年終送禮的習俗

第三章 日本信件怎麼寫?
寫信好簡單
‧日本書信的寫法
‧書信的規則
‧各種書信的寫法
‧封口信件、明信片與電子郵件的用法區分
‧增加寫信樂趣的秘密武器
‧明信片的寫法
‧季節問候行事曆

第四章 慶祝成長與長壽
古古的受難日
‧成長階段的各種慶祝儀式
成年後也好想過節
‧祝壽

第五章 結婚與喪葬習俗
找出婚禮的起源
‧日式結婚習俗
‧結婚禮服有什麼涵義?
婚禮上的大失算
‧跟婚禮有關的各種習俗
活在「晴」與「褻」中的日本人
葬禮的目的是什麼?
‧生與死是一體兩面?
‧各式各樣的喪葬儀式
‧出席喪禮的禮儀
‧喪禮結束後

第六章 年終與新年習俗
新年是為誰慶祝的?
‧準備迎新年
‧準備年節料理
‧迎新年

第七章 一年十二月的節慶
女兒節人偶可以擺到幾歲?
‧曆法是根據什麼訂立的?
什麼是二十四節氣?
‧1月的節慶 睦月
‧什麼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2月的節慶 如月
‧3月的節慶 彌生
‧4月的節慶 卯月
男孩子的節日超豐富!
‧5月的節慶 皋月
‧6月的節慶 水無月
‧7月的節慶 文月
‧8月的節慶 葉月
‧9月的節慶 長月
‧10月的節慶 神無月
10月的日本眾神忙翻天?
‧11月的節慶 霜月
‧12月的節慶 師走
‧「本朝七十二候」讓季節變得更有趣

[附錄] 日本歲時筆記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日本生活第一年:圖解食、衣、住、遊 生活歲時事典


ISBN:9789863810780
叢書系列:Why
規格:平裝/240頁/25k正/14.8x21x1.4cm/普通級/部份全彩/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文化人類學
本書分類:生活風格>圖文書/繪本>翻譯圖文書/繪本
本書分類:漫畫>其他類型>更多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日本生活第一年:圖解食、衣、住、遊 生活歲時事典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日式禮儀與國際禮儀
 
左邊和右邊,哪邊比較「高貴」?
 
自古以來,日本都是左上位,也就是左邊比較高貴。這個禮儀觀念,是來自中國「天子坐北朝南」的典故。背對著不動的北極星望向南方時,左邊是東,右邊是西。由於太陽東升西落,因此左邊的地位比右邊高。
 
容易混淆的是,在國際禮儀中,右邊反而才是上位。
 
在明治時代,皇室曾經在宮廷儀式中採用國際禮儀,從此日本便是日式禮儀與國際禮儀並存。
 
奧運的頒獎儀式,「銀」「金」「銅」的順序也是按照國際禮儀哦!
 
日式禮儀 左邊是上位
 
地位最高者在中間,次高者在他左手邊,最低者在他右手邊。
 
國際禮儀 右邊是上位
 
與日式禮儀相同,地位最高者在中間。然後,次高者在他右手邊,最低者在他左手邊。
 
女兒節人偶也國際化?
 
就連女兒節人偶,也是日式禮儀和國際禮儀都有。關東地區大多遵從國際禮儀,天皇在右、皇后在左,而京都大多採用與其相反的日式禮儀。
 
日式料理與陰陽五行密切相關
 
萬物都可以分成陰陽兩類?
 
從中國傳來的「陰陽五行」觀念,是日式料理的基礎。這些知識可能有點艱澀,以下就來簡單說明吧!
 
首先,在「陰陽」的觀念中,世間萬物都可以分為「陰」和「陽」這兩種相反的性質。舉例來說,太陽、男性和白天是「陽」,月亮、女性和夜晚是「陰」,這應該很容易理解吧!
 
至於「五行」,則是一個自然界萬物都由木、火、土、金、水等五種元素構成的概念。這五種元素不斷循環,形成地表上所有的現象。
 
當陰陽五行的觀念應用在日式料理中,舉凡刀工、食材切法、餐具和烹調方式,都有了各式各樣的規矩。例如,圓形的東西是陽,有稜角的東西是陰,因此盛盤時就把陽的圓形食物裝進陰的方角餐具裡,達到陰陽調和的平衡。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日本生活第一年:圖解食、衣、住、遊 生活歲時事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日本生活第一年:圖解食、衣、住、遊 生活歲時事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日本生活第一年:圖解食、衣、住、遊 生活歲時事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日本生活第一年:圖解食、衣、住、遊 生活歲時事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日本生活第一年:圖解食、衣、住、遊 生活歲時事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日本生活第一年:圖解食、衣、住、遊 生活歲時事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日本生活第一年:圖解食、衣、住、遊 生活歲時事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日本生活第一年:圖解食、衣、住、遊 生活歲時事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日本生活第一年:圖解食、衣、住、遊 生活歲時事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日本生活第一年:圖解食、衣、住、遊 生活歲時事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日本生活第一年:圖解食、衣、住、遊 生活歲時事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日本生活第一年:圖解食、衣、住、遊 生活歲時事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日本生活第一年:圖解食、衣、住、遊 生活歲時事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日本生活第一年:圖解食、衣、住、遊 生活歲時事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日本生活第一年:圖解食、衣、住、遊 生活歲時事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日本生活第一年:圖解食、衣、住、遊 生活歲時事典

ISBN:9789863810780
叢書系列:Why
規格:平裝/240頁/25k正/14.8x21x1.4cm/普通級/部份全彩/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文化人類學
本書分類:生活風格>圖文書/繪本>翻譯圖文書/繪本
本書分類:漫畫>其他類型>更多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在日本生活第一年:圖解食、衣、住、遊 生活歲時事典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5949?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Hello!秋葉原 連日本人都不知道的驚人魅力 卡娜赫拉悠悠哉哉過生活(全) 減醣常備菜150:營養師親身實證,一年瘦20kg的瘦身菜 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只想好好結個婚 這不是英語:從語言看英美文化差異的第一手觀察誌 全圖解、10倍速日語會話(附1MP3) 我決定簡單的生活:從斷捨離到極簡主義,丟東西後改變我的12件事! 為了活下去:脫北女孩朴研美 TV Guide 11月11日/2016 卡娜赫拉悠悠哉哉過生活(全) Hello!秋葉原 連日本人都不知道的驚人魅力 新手素描完全指南:人物、靜物、動物、場景、寫實&奇幻手繪神技 平面設計吸引力:美國革新派教父Chip Kidd讓設計更有魅力的秘密! 這不是英語:從語言看英美文化差異的第一手觀察誌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青天白日下的軍魂[Qing Tian Bai Ri Xia De Jun Hun]~推薦!

作者:李天鐸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6/08/23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20元

ISBN:9789571367248
叢書系列:BC歷史與現場
規格:平裝/320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軍事>其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青天白日下的軍魂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李天鐸


  現    職:
  1.頑石文創開發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2.日本愛貝克思音樂公司 顧問
  3.日本三井不動產開發公司 顧問
  4.電視台「國安‧特勤反恐」 評論員
  5.公共電視台、青少年節目,「少年ㄟ,哩來」節目主持人

  學   歷:
  1.政治作戰學校外文系畢業
  2.國家安全幹部研究班畢業
  3.比利時魯汶大學、社會科學研究院進修

  經   歷:
  1.部隊:排長、輔導長、連長、作戰官
  2.特勤:蔣經國總統內衛隊長、政戰官
  3.國家安全局派駐法國代表
  4.好樂迪KTV股份有限公司 顧問兼任公共事務部門主管
  5.寒舍創意文化公司 總經理

  著作/發表:
  1.「北電案魂」(印刻文學雜誌)
  2.自2014年3月起,在香港東方報業集團專欄撰述。
  3.青天白日下的祕密(時報出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青天白日下的軍魂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一段被隱藏的歷史 二代軍人魂的堅持
國安上校李天鐸的深沈省思、非常吶喊!
為什麼白團歷史無法公開?白團為台灣做出什麼貢獻?
為什麼忠貞鐵衛淪為散兵游勇?紀律部隊為何亂象叢生?
為什麼國軍會由盛走向虛?第一位女總統如何統率三軍走出新局?

  繼《青天白日下的秘密》後,知名國安上校—李天鐸再次出版《青天白日下的軍魂》,以對事不對人的態度和充滿感情的筆尖,寫下他對白團協助我們建軍這段歷史遭到刻意掩埋的深沈省思,也從紛紛擾擾的國內軍情政局和恐攻陰影籠罩下的國際亂局來探討國軍與台灣的未來!

  李天鐸上校先後曾歷經過政戰工作、指揮職、特勤工作、國家安全任務,工作範圍包括本島與外島、國內與國外,其學養優異、經驗豐富,在每個工作崗位上都有不凡的表現;退役後,除了在唱片公司擔任高階主管外,更經常撰寫文章點評國內外政情發展,也在政論節目針對軍情時事提供建言。無論是寫作或是論政,他都本著良知與專業,以理性客觀的態度,表達對各種問題的想法,而他的文字或發言也大多數是恨鐵不成鋼的感嘆和批評。

  這次出版的《青天白日下的軍魂》是李天鐸上校在閱讀《最後的帝國軍人——蔣介石與白團》後,深有所感而寫出一篇又一篇充滿著「愛國愛土」情懷的文章;他從遭到人為隱藏,由日本軍事教官所組成的「白團」協助我們保衛台灣、重建國軍部隊的這段歷史寫起,分析揭露幾起引發社會動盪的軍方疏失和揭露軍情人事傾輒的祕辛;再回到他所熟悉的國際情報事務,試圖從當前混亂的國際政局和恐怖攻擊,指出台灣可能的因應作為;而在「為台灣寫什麼未來?」篇章中則寫下他對李登輝等三位總統的評價和對第一位女總統的期望,並探討在內有混亂政局、外有中國威脅下的台灣未來該何去何從。

  內容既有從軍所見所聞、也有民間生活經驗,既有個人回憶、又有論政揭密,處處流露出對中華民國這個國家,和對台灣這個社會的深情關懷和不甘不捨;也因為一日為軍、終生為軍的驕傲與牽掛,書中更充滿著對國軍「不信軍魂喚不回」的期待與失落,如同作者在書中所寫,「我們的軍魂在那個年代,象徵著上下一條心,不畏苦難,誓死達成保衛台、澎、金馬,和共軍拼死賣命,什麼都不怕的決心!這樣的信念是不分年齡,是代代相傳建立起來的,只是如今安在?」

聯合推薦

  王西田(前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 、李翔宙(退輔會主委)、黃偉哲(立法委員)、
  唐湘龍(飛碟早餐主持人)、孫大川(監察院副院長)聯合推薦!!!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青天白日下的軍魂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推薦序
自 序

白團 國軍 面對歷史的難題     
國軍 面對歷史的難題?    
蔣中正與岡村寧次    
為什麼「白團」歷史不能公開?    
白團的建構和國軍    
蔣中正與日本    
白團為國軍做了什麼(上)    
白團為國軍做了什麼(下)    
白團與國軍 一部無法公開的背後歷史    
白團 國光計劃 夢醒時分    
「白團」在一九四九年古寧頭戰役的角色    
白團 日本式軍事訓練的特點?    
從「白團」史實看抗戰七十周年歷史    

沒有軍魂,那來尊嚴
還原抗戰歷史真相,誰的責任?    
間諜橋上 都不是陌生人?    
中國夢、強軍夢,我們呢?    
堅持「潛艦國造」?請給一個說服我的理由。    
靶場 最不該出問題的地方!    
徵兵制?募兵制?國軍問題的徵結?    
精忠衞隊九○周年慶—一頁金門衞士的光榮歷史    
眷改?軍方缺的是「人性」!    
更換「文人國防部長」此其時也!    
憲兵「分列式」徹底「分裂」了國軍!    
出問題的「國軍」思想教育    
輕判共諜,重挫國安!    
國安會秘書長終於幹掉國安局長了!    
國防政策之全民國防心理建設    
國防政策之「建軍思想,為何而戰?」    
國防政策之重建國軍,為什麼?
    
黑色的恐怖世界
恐怖攻擊的第一時間
他不是恐怖分子 他是恐怖人物(上)               
他不是恐怖分子 他是恐怖人物(下)               
為什麼「美國要」「要美國」重返亞洲?           
國際情報合作的三大潮流趨勢                    
黑色不隨筆                                   
比利時的美麗與哀愁    
韓國能,我們能不能?    
                      
為台灣寫什麼未來?
蔣經國說「我也是共產黨!」    
六問馬英九「為什麼」    
馬習會激情過後    
從不媚俗到真面對!    
蔡英文 請帶領我們走出希望!    
蔡英文的「國防異想」之旅    
「國防異想」之旅—小英總統當兵去!    
「國防異想」之旅—小英總統帥先行!    
小英總統誤闖「國安黑森林」?    
阿輝伯在,小英總統沒在怕的啦?    
為台灣寫未來    
用側面還是正面來面對中國大陸?    
逆風而行的「新南向政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青天白日下的軍魂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自序

不信軍魂喚不回!


  二〇一五年元月中旬,我在廣播節目中,聽見介紹這本書《最後的帝國軍人——蔣介石與白團》。

  這是本由日本朝日新聞特派員野島剛先生,花費七年時間完成的作品。剛開始買下這本書接觸時,我還是一片懵懂,搞不清楚,這是怎麼回事?

  翻了幾頁,在書扉上我記下這段話:

  時間:二〇一五年一月一五日

  「究竟還有多少我們所不知道的事?八年對日抗戰,共產黨讓山河變色,我們來到台灣,在這個島上生存、生活了六十多年,把這裡當成了家鄉,能夠不瞭解原因和過去嗎?」

  二〇一五年一月二七日,在我讀完這本書後,有著以下的記述:

  「我一生引以為傲的軍人生涯,在讀完《蔣介石與白團》這本書後,得到解脫。父親和我,在軍中的官階,都只當到上校,他離開軍中退役,是因為對『莒光日』政治教育活動推行不力,那年他在金門防衛司令部後指部當副參謀長,因為上述原因,無法升任團長,雖然司令官保薦他在後指部,直升參謀長,他還是因為缺少團長這個重要經歷,選擇了退伍。

  比起那些在白團中,受過日本軍人訓練的將領。看完這本書後,覺得我和父親的選擇是值得慶幸的。

  作為一九四九年後出生,完全在台灣受教育培養的軍人,我覺得我們應該有追求真相的權利和義務。歷史的事實和真相,會讓我們所有的軍人,以更寛濶的心胸和氣慨去面對國家的未來。」
 
  以上是我花了不少時間,讀完本書後所留下的記述。其實閱讀這本書的這段時間,我的心情是非常澎湃和震撼的,最大的疑惑是既然為什麼白團在台灣前後三〇年時間,幾乎所有軍中高階將領,都是日本軍官訓練的,那為什麼沒有人提過?為什麼沒有人願意,對這樣的訓練過程提出意見?看法?當時又有多少人知道?

  來到台灣白團的日本教官,都是由岡村寧次大將,在日本挑選出來的。他們來到台灣的目的是應蔣中正總統的要求,來協助建軍,重建一支有紀律的部隊。當然最重要的是「反攻大陸」,一遍再一遍地討論「光計劃」。在這樣的前題下,由日本教官協助移植整個「後備軍人動員體系」。並且完成實施了「兵役和動員」制度,作為反攻大陸基本軍隊、人力的來源。
 
  結果呢?一九五四年五月,中華民國和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後,蔣總統其實早已經眀白我們是不可能反攻大陸了!他的兒子蔣經國先生在接任國防部長的時候,要把政工幹部的人事晉升權,併入聯一人事次長室,和當時的總政戰部主任王昇,曾發生過激烈的爭吵,最後經國先生用了一句話,結束這場的爭執,他說:「政戰工作的階段性任務結束了!」

  蔣家最帥氣的蔣緯國將軍,從頭到尾負責「白團」所有的事情,他們怎麼會不知道我們中華民國的處境?怎麼會不知道國軍來台後所有重建的過程?

  從我們尊敬的蔣中正總統,到蔣經國總統,到蔣緯國將軍,他們活著的時候,教育了中華民國的國軍,使我們擁有最完整的保護傘罩、堅定忠誠的思想,包括訓練精良的將領和官、士、兵。但是對於「白團」日本教官協助我們保衛台灣、重建國軍部隊所有的過程,他們三位大概只有一個念頭吧?什麼都不講!他們都只想把這段往事帶進了歷史的棺材中。

  活著、在的時候,他們不說,誰敢多問?所以這麼重要的一段歷史便沒人敢觸碰,更沒有一個將領敢多説,洩露一句的原因在此吧?誰敢去面對處理?

  我們過去教科書記載了八年對日抗戰期間,日軍種種殘虐的暴行。但撤退來到台灣後,卻是這些昔日的敵人--日軍,協助我們抵抗共產黨,重建國軍,立足台灣!這段歷史詭異地存在,但卻沒有人知道該怎麼去還原?銜接?或是完整呈現。這是個誰也不敢碰的問題。
 
  日本朝日新聞特派員野島剛,以長期擅長報導兩岸三地華人地區的政治、外交、文化新聞出名,而且文筆流暢,思維敏鋭深入。他原本就在從事「白團」的資料蒐集寫作採訪,在二〇〇八年美國史丹佛大學將蔣介石的日記公布後,他得到了曹士澂檔案。由於有這些充分的資料線索,他才以七年的時間,完成這本《最後的帝國軍人——蔣介石與白團》;有骨有肉,以時間做經、人物為緯的近現代史實書。有了這本書才真正揭露了解到「白團」從來不為人知,對台灣做出貢獻有影響的部分。
 
  在此之前,有關白團記載付諸文字的總計有六冊。其中兩本在市面發行,其他四本均由軍方出版,並未公開,也只有在國防部的史料館才能讀到。以下按照出版時間先後陳列於下:

  一、《實踐學社教育訓練及研究記實(上)、(下)》,實踐學社編,民國五四年八月。

  二、《日本軍事顧問(教官)在華工作紀要》,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印,民國五七年一二月。

  三、《實踐三〇年史要(上)(下)》,蔣緯國主篡,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印,民國七一年六月。

  四、《白團——協訓訓練國軍的前日軍將領校官》,中村祐悅著,楊鴻懦譯,芙蓉書局刊行,台灣凱侖出版社譯印,民國八五年六月。

  五、《覆面部隊——日本白團在台秘史》,林照真著,時報文化,民國八五年七月。

  六、《實踐檔案——國防大學日籍教官史料專輯》,國防部政務辦公室,民國一〇二年六月。
 
  野島剛先生從近現代史的複雜性和歷史、人物的背景中得到的「結論」。在與他自身所認為的「原點」,總結後歸納:「現代中國的歷史,可說是與蔣介石個人命運緊緊相繫的。學習日本、利用日本,最後克服日本。蔣介石以這樣的形式,推動著某種『歷史意志』的運作。」

  我個人認為,這本書對於現今處在第一線和日本關係因為東海、釣魚台,而劍拔弩張的中國大陸,也有許多值得參考和思想的。

  野島剛在序言中,提出兩個期許,更是對於我們中華民國國防部長,或者執政當局都將是一個很好的啟發和開始:

  一、重新理解蔣介石,不只是對台灣、對日本,乃至於對中國近現代史的理解,都是相當有助益的事。

  二、但願書中描寫有關「白團」的過往種種,能夠多多少少喚起台灣的人們,對於這段過往歷史的求知與好奇心。而這也是我由衷的期盼。
 
  我們家兩代軍人,父親於對日抗戰期間選擇從軍,在重慶考進了黃埔軍校十六期,一路跟隨先總統蔣中正抗日,和共產黨對戰然後撤退來台。

  我在進軍校的第一天就誓言當一個最好的軍人。最後,當父親逝世後,卻選擇了當自己。

  當我開始閱讀《最後的帝國軍人——蔣介石與白團》時,卻發現書中每一個章節、內容、情景,和我過去高中、軍校所讀書本,所受教育,完全不同。我們在歷史中認識的「偉人」、偉大事件、近代史的場景一一跳出來⋯⋯每天清晨面對著「蔣公」最愛,最常用來教育我們的「陽明山」,原來名叫「草山」?因為蔣公喜愛王陽明學説「知行合一、知難行易」,所以才把草山更名為陽明山!

  因此,我開始把每個章節的懷疑、疑問,都儘可能地翻讀歷史、傳記佐證瞭解,並且在「東方報業集團網路旗艦報」台灣評論中,寫下我那並不成熟的評論文章,我深信這只是一個起頭。

  這件事絕對不是我一個人能夠做的!希望藉我由微小的發願,透過這本書、這些文章,能夠喚起更多的職業軍人,前輩、先進和有權有能力的朋友們,可以出面,解禁檔案資料,全面性的還原、研究,面對這段幾近被湮滅的歷史。
 
  在書寫白團文章的過程中,我最重要二十五年青春寶貴的軍中經歷、經驗,一一浮現出來:

  從三軍四校在陸軍官校入伍生開始,陸軍官校張立夫校長的驃悍,我們政戰學校張建勛校長鋭厲如刀的眼神,都一一從我的記憶深處被喚醒。他們以治軍嚴格、對幹部要求嚴厲,一絲不苟的形象,為我們學生立下了學習的最佳典範。待我們回到復興崗,隊職幹部都是挑自陸官三一、三二、三三期的佼佼者,從康亞謀、程政明、李達軍、陳自強到我們隊長程政明。程隊長帶領我們時,話不多,只要求一件事情「踢正步比賽第一名」。在那段時期中,培養出我們政戰學校十九期,以外文系和政七教授班組成的第十九隊最引以為傲團結合作的團隊榮譽感。
 
  畢業後我被分配到陸軍五七師「軍魂部隊」,「軍魂」是我們部隊的代號,後來師的番號更改為二五七師。

  剛下部隊報到時的五七師,瘋狂師長齊其森挑選了一批陸軍官校四〇期畢業,優秀學生作為骨幹,採取快速提升全師強悍的領導風氣和貫徹命令的做法。更在部隊在赴馬祖換防,接替前線守備任務時,還換上治軍嚴謹、實在、更有魄力的涂遂師長。那時候的兩岸關係仍處在對峙緊張狀態,前線守備和戰備任務需要同時執行。能夠獨當一面,有豐富帶兵作戰經驗的師長凃遂和政戰一期的榮暄北主任,率領著我們老、中、青三代濟濟一堂,互相傳承砥勵,同赴前線共擔國事。

  在艱苦的歲月中,那是個美好的時代,我們五七師軍魂部隊拿下全國輕裝師戰備、訓練競賽的第一名。整個部隊從師級領導階層,到營長級科長骨幹、連長基層,三個階層不同來源的幹部,我們充滿彼此學習,融合經驗,貫徹命令,共同成就了誓死達成任務的強烈共識。

  當我在書寫這段文字時,每個人的名字、影像也都浮出在眼前:

  副師長劉樹屏、楊庭華,副主任楊華宗,參謀長刁迎春,還有才從美國留學回來的新科上校副參謀長徐博生,營長級的周保華、丁式、趙克明、張仁渝、張文錦、劉濟強。政戰的則有李念明、黃源原、傅樂山、羅煥平、蕭穩當、王水田、夏曉原、楊越明、王中傑、鄭輝寧、鎦振陸。當時我們最強的還是連長級,以陸官四〇期為主力的幹部:單家驊、羅式昌、龐豫銅、劉石、陳逸川、尉遲治平、劉偉韶、鄧卓民、周固、于明濤、朱臣玉,以及我們期上五位同學,槐綠洲、韋特樸、錢國祥、雷喜祥。
 
  二年一個月又十二天、七百七十二個駐守在馬祖列島前線的日子,我們真的是所謂的夙夜匪懈,無時無刻不在戰備、構工、訓練、應變,隨時隨地準備在萬一中共解放軍來襲時和他們決一死戰!

  在那樣的壓力學習中成長,成就了我們這批當時的年輕人。還記得我在工兵連輔導長任內,北竿、午沙,發電廠工程即將峻工時,師長特別把我叫到一旁交待:「發電廠大門,大鐵門中央兩扇處,別忘記叫鐵工以浮凸方式,燒焊出「軍魂」兩個字。」那座發電廠最初的命名,也是以「軍魂發電廠」定名。
 
  我們的軍魂在那個年代,象徵著上下一條心,不畏苦難,誓死達成保衛台、澎、金馬,和共軍拼死賣命,什麼都不怕的決心!

  這樣的信念是不分年齡,是代代相傳建立起來的,只是如今安在?

  歷經三十年的民主洗禮、國政變革,歷史、真相逐漸開始有機會可以還原出事實或是本來面目的時候,軍隊、軍人、軍史更要學著面對歷史、現實。生根本土,塑型鑄魂,才能夠以不畏生死的決心,來捍衛自由、民主、國土、人民和生命的勇者形象。

   (摘錄自«青天白日下的軍魂: 軍事、情報、特勤專家李天鐸非常揭密» 自序)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青天白日下的軍魂


ISBN:9789571367248
叢書系列:BC歷史與現場
規格:平裝/320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軍事>其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青天白日下的軍魂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白團與國軍 一部無法公開的背後歷史
 
儘管在「反攻大陸」的目標上,我們沒有成功。但是在「保衛台灣」上,奠定我們今天基礎的「白團」他們的貢獻做為,為什麼不能公開?
 
有關白團與國軍的歷史,在蔣中正日記中也有記述。
 
蔣中正的日記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三日,根據已經公開蔣中正總統的日記中,有以下的記載:
 
一○點與富田直亮等會面,向其指示任務並慰勉之。
 
富田(白團在台灣負責人)等一行人,在台北,陽明山蔣總統辦公室,獲得接見。當日並接見川陝甘綏靖主任胡宗南將軍。
 
蔣於十一月十四日飛重慶,(李宗仁不願去重慶),十九日令胡主任自漢中急援重慶。
 
一九五○年一月,第一批白團成員來台。二月,美國重新支持蔣總統,同時籌辦圓山軍官訓練班。
 
一九五○年五月二十一日:「革命實踐研究院軍官訓練團」正式成立,蔣總統發表演說。
 
在這樣有限的時間內,為什麼身為戰勝國的中華民國,要接受戰敗國日本人的教育訓練呢?
 
面對國軍內部隱藏的不滿,包括高層將領:陳誠和孫立人等的反彈態度,蔣是如何看待、面對處理的?擺平了嗎?有沒有後遺症?讓我們從蔣日記中的記載來檢視事情的發展和影響。
 
一九五○年一月十二日:
 
正午,針對採用日本教官一事,聽取將級軍官的意見,然而他們似乎仍舊相當難以磨滅八年間的抗日心態。既是如此,那對於活用日本人一事,顯有必要再做更進一步的檢討。
 
一九五○年二月二十二日:
 
花費一小時時間,向眾人說明「無中國則日本必不能獨存,而若無日本,則中國亦不可能邁向獨立之道」的事理。
 
一九五○年五月二十一日:
 
六時前往圓山革命實踐院,向軍官進行點名訓話,訓話中力陳雇用日本教官之重要性,以及中日兩國未來攜手團結,共倡大亞洲主義之必要意義。
 
一九五○年三月六日,國民黨在中山堂舉行總理紀念會,蔣總統上台的第一句話就說:「中華民國亡了!我是亡國之奴,亡國之奴要對亡國之主」說幾句話。

ISBN:9789571367248
叢書系列:BC歷史與現場
規格:平裝/320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軍事>其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青天白日下的軍魂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4847?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青天白日下的秘密:國安情報上校李天鐸非常揭密 最後的帝國軍人:蔣介石與白團 企業號的故事:一艘勇猛航艦的誕生與凋零 中國為什麼如此尊崇黃埔軍校:三次拯救中國,短短二十三屆培育數百位將軍的奇蹟學校 鄧小平:革命人生 大演算:機器學習的終極演算法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創造新紀元的文明? 復活的軍團:秦始皇陵兵馬俑發現之謎(最新修訂版) 北韓迷宮 美國人:一種跨文化的分析比較 螺旋舞:打開身體的結,找回快樂的你(DVD+書) 青天白日下的秘密:國安情報上校李天鐸非常揭密 企業號的故事:一艘勇猛航艦的誕生與凋零 最後的帝國軍人:蔣介石與白團 擺一桌絕妙的宋朝茶席 不如讀莊子:教你如何活得自由的寓言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人生的終點歸零(0葬——あっさり死ぬ)~推薦!

作者:島田裕巳
譯者:嚴敏捷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6/08/20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20元

ISBN:9789864770762
叢書系列:Live&Learn
規格:平裝/256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民族學/風土民俗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讓人生的終點歸零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島田裕巳


  宗教學者、推廣自由葬送會會長。

  1953年出生於東京都。東京大學人文科學研究科博士班畢業(專攻宗教學)。放送開發教育中心助理教授,日本女子大學教授,東京大學尖端科學技術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及客座研究員。目前為東京女子大學兼任講師。著作有《不要葬儀》、《貧充──不需要高收入》、《島田裕巳的日本佛教史 內幕的內幕》、《為什麼日本最多的神社是八幡神社 最強11神社──八幡.天神.稻荷.伊勢.出雲.春日.熊野.祗園.諏訪.白山.住吉的信仰系統》等。

譯者簡介

嚴敏捷


  淡江大學英文研究所碩士班畢業,台灣大學外文研究所博士班肄業。曾任出版社編輯。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讓人生的終點歸零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本書作者提出「零葬」的概念,
  不舉行葬禮,不留骨灰,也不需要墳地或塔位,
  就是當人生的終點到來,讓一切「歸零」的葬儀方式。
  
  《朝日新聞》書評大為讚賞!
  
  一直以來,喪葬費用算是不小的經濟負擔。
  據統計,在台灣大約需要三十萬或者更多……
  少子化、高齡化的社會中,該怎麼處理身後事?
  如何完成自己最後的願望?子孫能如何表達心意?
  該不該在意世人的看法?數十萬元的花費是否必要?
  有哪些簡化的可能?約定俗成的觀念應該打破嗎?今天我們可以怎麼做?
  這都是本書探討的主題。
  
  「請別佇立在我墳前哭泣,我不在那裡,我沒有沉睡不醒。
  化作千風,我已化身千縷微風,翱翔在無垠的天空裡……」
  ──〈化作千風〉
  
  本書作者為宗教學研究教授,長年來調查研究日本傳統的喪葬文化。
  
  由於社會環境變遷,他認為過去的喪葬方式已經不合時宜,因而倡導要有更多元且自由的選擇。他從家庭、社會、宗教等面向,探討現今喪葬的意義,並提出嶄新的觀念與建議。其論點切中當前日本人的心靈與需求,因此成為暢銷書,並引起廣泛討論。
  
  書中「零葬╱零死」的概念,包括不舉行葬禮,不留骨灰,也不需要墳地或塔位,也就是當人生的終點到來,讓一切「歸零」的葬儀方式。日本社會不僅開始探討與實踐,喪葬業者以及日本佛教僧侶,也從其角度建議該如何進行。
  
  台灣已進入高齡化、少子化社會,民眾高度支持「善終自主」,選擇環保自然葬法的人數亦逐年增加。閱讀本書,看到的雖是日本的喪葬新模式,實不難預見台灣在這方面可能會有的轉變。
  
名人推薦
  
  台日文化觀察家茂呂美耶、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系主任曾煥棠
  導讀推薦
  
專業推薦
  
  在日本,《不要葬儀》(葬式は、要らない)一書暢銷後,作者又出了這本書,照樣暢銷。之後,電視台也不時播放「零死」的採訪專輯節目,此觀念便逐漸普及於日本社會。──台日文化觀察家茂呂美耶
  
  推動「善終自主」已成為近年來台灣關注的議題,它包含「安寧自主」與「殯葬自主」兩大命題。本書作者翻轉我們許多的觀念,尤其是面對傳統喪葬的處理時,更是主張「葬禮,我自己來」。──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系主任曾煥棠
  
  要捨棄對遺骨的執著是很困難的事情。人之所以無法捨棄遺骨,可能是因為有「放不下」的心情。然而,當我知道有這種埋葬方法以後,頓時心情輕鬆了起來。──散文作家、插畫家內澤旬子
  
  在自己死後有必要為了舉行葬禮、建造墓地,而讓子孫承擔沉重的負荷嗎?現在出現新的送終形式,愈來愈多人不拘泥於習俗,決定自己選擇死後的喪葬方式。──《週刊現代》書摘
  
  我們都理所當然地認為,家人過世了就得跟葬儀社聯絡等等,這些是所謂的「常識」,但是看了這本書以後,發現原來完全沒必要,還有其他方法可以做。至少在自己死的時候,我不希望在這方面花費太多。──amazon.com讀者
  
  我花了五小時將這本書看完。作者指出日本佛教為什麼會變成葬式佛教,以及現行制度與佛陀的教誨有所矛盾等事情。雖然各人有各人的想法,但我是贊同這本書的觀點的。──amazon.com讀者
  
  我一定要讓家裡的孩子看這本書。我想要跟家人一起商量,我的葬禮應該要用什麼樣的方式舉行。──樂天讀者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讓人生的終點歸零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前言

第一章 要埋葬一個人並不是簡單的事
只有人類會舉辦葬禮
中江兆民和夏目漱石皆秉持不需要葬禮的論調
時代潮流偏向「家族葬是理所當然,直葬也無所謂」
買墓地勢必要支出一大筆花費
若家族血緣斷絕,墓地就會變成「無緣墓」

第二章 為什麼辦葬禮和買墓地會變得複雜
一時蔚為話題的NHK節目「無緣社會」
過去是由「葬禮組」包辦所有葬禮事宜
在不久以前,安葬一個人是不需要花錢的
「戒名的膨脹化」正在進行中
目前的戒名有半數以上都是院號

第三章 生老病死被資本主義趁虛而入
新的恐懼:「死後的不安」
老人照護成為巨大產業
以業者的角度來看,往生者是「搖錢樹」
往生者意外地花錢

第四章 因為往生者變多,可以靠葬禮賺錢的人也變多了
2025年的日本死亡人數將為一年160萬人
各種葬儀的定義混亂
透過網路購物買到棺材,自己也可以舉辦葬禮
快速廢止的「法事」
目前對墓地的需求急速增加
因經營失敗而破產的寺廟

第五章 因在意世人看法,喪葬費用變得昂貴
與其注重個人意志,在意的是世人看法
葬禮也是各關係人士爭奪主導權的場域
捐獻也有「行情」
若不在意世人看法與行情,就不會被資本主義趁虛而入了

第六章 真的需要佛教的葬禮儀式嗎?
為什麼日本會演變成佛教葬禮儀式的習慣
原本佛教與葬禮儀式並不相關
發展為「葬式佛教」的決定因素
根深蒂固的祖先祭拜,祖先供養的信仰
在「大往生」的時代,需要舉辦華麗的葬禮
佛教式葬禮已經不合時宜了

第七章 my自然葬,終極的零葬
葬禮的簡略化是時代的趨勢
「日本人是執著於遺骨的民族」是個幻想
漸漸廣為人知的自然葬,以及其後演變的my自然葬
「零葬」,是不從火葬場取回骨灰的終極埋葬方法
零葬讓我們從墓地的重擔中解放

第八章 人死後,剩下的究竟是什麼?
日本最高法院法官伊藤榮樹的遺言
自然葬與零葬是「簡單地死去」運動
只要不需要擔心墓地,人生就可以更輕鬆快活
增加的無緣墓,違法丟棄的墓碑

結語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讓人生的終點歸零


ISBN:9789864770762
叢書系列:Live&Learn
規格:平裝/256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民族學/風土民俗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讓人生的終點歸零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讓人生的終點歸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讓人生的終點歸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讓人生的終點歸零

ISBN:9789864770762
叢書系列:Live&Learn
規格:平裝/256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民族學/風土民俗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讓人生的終點歸零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3566?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離開後留下的東西:遺物整理師從逝者背影領悟到的生命意義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一位清掃死亡現場者20年的生死思索 該隱與亞伯 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II:先替自己勇敢一次,再為對方堅強一次!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今周刊 :半斷醣 失控的心理學:心理學如何成為賺錢的產業、當代的信仰? 不平等的審判: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告訴你,為何司法判決還是這麼不公平 離開後留下的東西:遺物整理師從逝者背影領悟到的生命意義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艾倫‧狄波頓的人生學校:關於變老這件事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II:先替自己勇敢一次,再為對方堅強一次!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一位清掃死亡現場者20年的生死思索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絕對驚豔魁北克:未來臺灣的遠方參照[Jue Dui Jing Yan Kui Bei Ke : Wei Lai Tai Wan De Yuan Fang Can...]~推薦!

作者:胡川安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6/08/16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20元

ISBN:9789571367361
叢書系列:VIEW
規格:平裝/256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其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絕對驚豔魁北克:未來臺灣的遠方參照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胡川安


  生活中的歷史學家,身於何處就書寫何處,喜歡從細節中理解時代、從生活中觀察歷史。在日本、巴黎、美國和加拿大生活過。因為工作的關係,也在中國不同地方旅行。

  由於興趣龐雜,大學雙修歷史與哲學,研究所於國立臺灣大學雙修考古學與歷史學,目前於加拿大麥基爾大學撰寫博士論文,以殖民主義的理論解構中國古代帝國。

  做為臺灣人,在魁北克的第一大城蒙特婁生活,除了努力求學外,也從異鄉瞭解臺灣。希望透過實地的觀察、生活的浸潤和旅行的經驗,觀察魁北克人的認同以及追求獨立的過程,藉此文史的訓練為臺灣未來編織出一個遠方的參照。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gushi.tw)網站專欄作家,文章散見於雜誌和各大媒體。

  Facebook粉絲頁:www.facebook.com/lifecircus.tw(胡川安的Life Circus)

  著有《和食古早味:你不知道的日本料理故事》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絕對驚豔魁北克:未來臺灣的遠方參照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魁北克是遠方的參照、臺灣社會的比較。

  四百年的臺灣史、四百年的魁北克史都不斷追問自己的定位,並尋求認同。北美大陸上唯一說法語的魁北克人是法國人留在北美的後裔,長期與周邊三億的英語人士互動,他們沒有喪失自己的文化,反而在歷史的變遷過程中,更加強化自己的認同。

  臺灣人對魁北克的第一印象應該是:公民投票尋求獨立兩次,但沒有成功!
  但對作者來說,魁北克等同於第二故鄉,隻身遠赴異地求學,在那裡生活超過七年,並生下了魁北克之子。

  本書是作者深度觀察魁北克社會面貌,同時在生活經驗中瞭解當地歷史,並與臺灣發展的現狀進一步比對參照,從而寫下的獨特見解。

  政治議題是本書的一部分,也從文學、生活、飲食、語言和音樂等不同面向瞭解魁北克,這裡是爵士之都、是少年pi的家、是文創的典範、是全民健保最完善的地方、是二次世界大戰後北美第一次舉辦奧運的地方、是二十世紀世界博覽會辦得最成功的城市、是全世界最適合國際學生的城市、是多元族群融合的國度……

  生活在此的我們,需要更多國際經驗做為借鑑,才能為臺灣開創出更美好、更值得期待的未來。

專業推薦

  中央研究院院士、前教育部部長  杜正勝
  資深媒體人 林青蓉
  熱血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黃益中
  台北之音台長  蔡詩萍
  資深媒體人  鄭弘儀
  作家、節目主持人 謝哲青
  (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序)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絕對驚豔魁北克:未來臺灣的遠方參照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第一章    臺灣人在魁北克
一、全世界最適合國際學生的城市:蒙特婁
二、法式烹調與新大陸的結合:北美的美食寶庫
三、奧斯卡外語片的常客:魁北克的電影
四、夢想與創意的原鄉:太陽馬戲團
五、設計「自然」:紐約中央公園與蒙特婁皇家山公園
六、魁北克之子與生育
七、奧運的美麗與哀愁:一九七六年的蒙特婁奧運
八、蒙特婁的夏日狂歡
九、二十世紀最成功的盛典:一九六七年蒙特婁世界博覽會

第二章  為什麼魁北克人想要獨立?
一、全世界「最上相」的旅館:芳堤娜城堡
二、魁北克就是加拿大:法國人發現美洲
三、生在百合下,長在玫瑰下:英國征服加拿大
四、說話的政治、語言的認同:魁北克的法語很奇怪嗎?
五、為「祖國」而戰?加拿大、魁北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六、寧靜的革命:魁北克獨立的起源
七、自由的魁北克萬歲!「祖國」如何支持魁北克獨立
         
第三章    衝突、妥協與包容的首都
一、英、法建築風格融合的飯店:勞里爾堡
二、美國入侵加拿大:世界文化遺產麗都運河
三、加拿大首都:渥太華
四、什麼是加拿大的文明?

第四章    魁北克人真的想要獨立嗎?
一、完整的加拿大:加拿大最偉大的總理與魁北克獨立
二、走向獨立:一九八○年,魁北克第一次獨立公投
三、再度追求獨立:一九九五年,魁北克第二次獨立公投
四、國中國:「國家」的可能性
五、我們不同國:獨立過程中的原住民
六、魁北克還要獨立嗎?新世紀的認同

結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絕對驚豔魁北克:未來臺灣的遠方參照


ISBN:9789571367361
叢書系列:VIEW
規格:平裝/256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其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絕對驚豔魁北克:未來臺灣的遠方參照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一、蒙特婁:全世界最適合國際學生的城市
 
人生總是無法預料自己的下一站在哪兒?二○○六年,我從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畢業,服完兵役後開始前往世界各地旅行。二○○九年拿到全額獎學金,到了加拿大蒙特婁的麥基爾大學攻讀博士。
 
學校在蒙特婁的市中心,有點像臺北的忠孝東路,是最精華的地段。蒙特婁是全世界僅次於巴黎的法語大城,但在市中心竟然有一座學生超過三萬人的英語學校。
 
麥基爾大學在全球的排名通常在二十五名內,是加拿大數一數二的大學,也是蒙特婁的驕傲,蒙特婁更是「全世界最適合國際學生的城市」,在經濟學人雜誌二○一三年的「海龜指數」(Sea Turtle Index)上領先其他城市,這個指數和我在這裡的生活經驗相符──蒙特婁的確很適合留學。
 
海歸/海龜
 
「海歸/海龜」是中國對留學歸國學生的稱呼,被翻成Sea Turtle。留學不一定會歸國,在全球化的時代,有些人在國外發展或到其他地方工作,在異地娶妻生子、開枝散葉。「海龜」不只是中國的現象,也成為世界上的一種流動族群。
 
知名雜誌《經濟學人》和中國的交通銀行合作,推出海龜指數報告,從知名的大學評鑑QS World University當中的前三百名大學挑選這些大學所在的城市,共八十個進行評比。這個指數主要是給有意留學海外的大學生和他們的父母參考,相較於經常發表的「世界大學排名」,這份報告除了學校所提供的教育品質,還綜合評估了留學成本、當地的金融開放環境、房地產投資的回報率、留學生畢業後在當地就業的可能性、城市的開放性,以及所提供的多樣性文化經驗。
 
全世界第一名的城市:蒙特婁!
 
全世界第一名的城市為加拿大的蒙特婁,連撰寫報告的經濟學人智庫都有點驚訝,但這份報告與其他世界大學排名的差別之處在於提供不同的指標。對我來說,第一次看到報告時也有點驚訝,因為一直以為第一名會是紐約、倫敦或巴黎這些響噹噹的大城市,雖然紐約、倫敦都在十名之內,但巴黎則只有二十九名。
 
仔細地看了評估的指標後,把整份報告從頭看過,回顧我在蒙特婁的求學與居住經驗,再對照我在巴黎、紐約的生活,覺得這份指數報告頗為準確。指標有時只是一個冷硬的排名與數字,但其背後則是留學生共同具備的生活經驗。

ISBN:9789571367361
叢書系列:VIEW
規格:平裝/256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其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絕對驚豔魁北克:未來臺灣的遠方參照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4229?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挪威人教我,比競爭力更重要的事:重新定義「成功人生」的學習之路 幸福是我們的義務:瑞典人的日常思考教我的事 擺一桌絕妙的宋朝茶席 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英文E-mail複製、替換、零失誤:亞馬遜書店讀者評價第一名!實用性、正確度最高! 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和食古早味:你不知道的日本料理故事 哈利波特(8)被詛咒的孩子【原著劇本特別排演版】 大人學選擇:成熟大人的獨立思考術 用12個習慣祝福自己:養成免疫力‧學習力‧判斷力 親愛愛樂 /【那一天】(CD+DVD) 為了活下去:脫北女孩朴研美 泰王的新衣:從神話到紅衫軍,泰國王室不讓你知道的祕密 林姓主婦的家務事:「留著青蔥在,不怕沒菜燒」的新世代主婦料理哲學 孤獨的力量:即使不被理解,仍要面對真正的自己,才能真正富有與自由。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像溝通心視界[Tu Xiang Gou Tong Xin Shi Jie]~推薦!

作者:汪士瑋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
出版日期:2016/08/16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280元

ISBN:9789576938726
叢書系列:教育輔導系列
規格:平裝/208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教育>教學法/實例
本書分類:心理勵志>心理諮商/治療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像溝通心視界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汪士瑋――諮商心理師

  
  認識她的人,常常不自覺被她單純、直覺的心靈所吸引。她就像圖像的魔法師,在談笑間幫助學生認出自己的優勢,並找到事件裡正向的價值。學生們願意敞開心房跟她訴說,在視覺化的討論中,學習澄清與面對問題,並化為具體的行動。
  
  她具有資訊傳播、教育心理與諮商雙碩士,從教材研發、實務教學、學生輔導、研習講師等多種角度參與教育。花了十多年的時間,將圖像拆解成色彩、象徵、神話、古文明、數字、潛意識等元素,追隨各國老師學習;並在教學與實務的操作、分享、整合當中,一步步發展出獨特的視覺工作技術,並多次受邀在上海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地,進行課程交流。
  
  她是國際分析心理學會臺灣榮格發展小組成員之一,平日喜歡攝影、繪畫、書寫,也喜歡協助人們運用圖像,達到對自己、對他人更好的溝通品質。在學校協助學生發展自我潛能,協助家長親職溝通;在企業協助員工轉念思維、職場溝通、壓力管理,也提供專業訓練,是具有兩岸心理師執照的知名企業內訓講師。
  
  她在《自由時報》上班一族「圖像心職場」專欄,以及與教育電台教育TalkBar「職場診斷室」單元,與聽眾討論職場問題,皆獲得廣大的迴響。
  
  個人官網:士瑋老師的溝通心視界www.4aspace.com,提供不定期更新與課程訊息。
  
  歡迎課程邀約,請來信聯繫陳主任:huei@4aspace.com。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像溝通心視界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圖像是一種探索式的工具,
  會隨著使用者在過程中關係、情境的不斷變化,
  而產生更豐富的意義。
  
  運用圖像,
  除了能更容易與數位世代的孩子溝通,
  幫助師長找出孩子內在優勢的語言,
  也可以幫助師長們在面臨一連串變化當中,
  安頓與觀照自己的心情。
  
  本書從教育現場中「生活教育」、「學習輔導」、「生涯發展」的需求出發,
  結合生命教育、人際溝通、自我探索等二十五個案例,
  搭配運用三套特別設計的「鼓舞卡」、「天賦卡」、「互動卡」,
  協助師長於日常輔導或班級經營中,
  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特長,進而對學習產生興趣、對未來更有信心!
  
  鼓舞卡:給予孩子自行詮釋的最大空間,進行主動式的意義投射與自由聯想。透過圖像,從不同角度呈現事件脈絡與可能的正向意義。  
  天賦卡:共有八種顏色,每種顏色代表一種特質能力。從孩子的選擇中,可了解孩子對事件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與歸納能力。  
  互動卡:讓孩子在溝通中充分探索自己及對方的內在觀點、感受與期待;亦可進一步藉由情境組圖卡,做為練習溝通時的背景。

名人推薦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
  成蒂(資深家庭治療師)
  林金釵(新北市立板橋高中主任輔導教師)
  林慈玥(建國中學輔導教師、諮商心理師)
  范達人(臺北市南港國民小學前校長、私立薇閣高級中學前訓輔主任)
  馬青芳(國中輔導教師、輔導組長)
  張璇(《自由時報》婚姻專欄作家、心理師)
  陳惠娟(臺北市立松山家商前輔導主任)
  黃柏嘉(《親子天下》專欄作家、內政部家庭暴力防治網絡專業人員訓練計畫課程講師)
  黃秋蓉(駿嘉鑑診親職教養顧問)
  黃溫淳(臺北市立松山家商輔導主任、特教教師)
  楊雅嵐(中學輔導教師、中學輔導組長、資深義務張老師)
  趙文滔(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華人伴侶與家族治療協會理事長)
  趙慈慧(心理博士、旭立心理諮商中心諮商督導、心理師)
  賴佩霞(《魅麗》雜誌發行人、身心靈老師、作家)
  謝文憲(知名企管講師、專欄作家、廣播主持人)
  誠摯推薦(謹依姓氏筆劃排序)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像溝通心視界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推薦序 溝通魔法棒  趙文滔
    圖像是心靈的獨特語言  趙慈慧
    圖卡的奧祕我知道  賴佩霞
    如果學習沒那麼簡單,讓圖像幫助你  謝文憲
自  序  這,前半生的追尋
 
第一部【基礎篇】
01 導論
02 快速變化的世界
1、十倍速的世界、0與1的視界
2、科技發展的變化
3、社會背景的變化
4、教學場景的變化
03 圖像有意義嗎?
1、圖像的溝通基礎
2、溝通裡心像的交換
3、意識與潛意識的轉譯
4、圖像不是算命的工具
5、打開圖像視界
04何謂圖像工具
1、依設計目的的圖卡分類
2、自己繪畫的圖像工具
3、工具的挑選
4、使用案例說明
5、使用前的提醒
05 如何運用圖像了解孩子
1、用圖像建立初步關係
2、使用圖像工具的特色
3、運用圖像時的小提醒
 
第二部【實務篇】
06圖卡工具介紹
1、鼓舞卡
2、天賦卡
3、互動卡
07運用圖像協助孩子探索自我     
1、化妝                             
2、不認同自己的學校或狀況 
3、界線
4、感覺自己不夠好
5、被霸凌
08 課業學習
1、選組   
2、沒有目標、沒有興趣
3、作弊
4、低成就           
09受挫能力  
1、自傷 
2、懼學
3、拒學
4、網路霸凌
10面對壓力
1、檢定考
2、身心反應
3、10.3 失敗的預言
4、容易放棄,就是學不會 
11溝通能力
1、情緒管理
2、同儕衝突
3、師生關係
4、行為偏差初期
 
第三部【應用篇】
12運用圖像的課程設計
1、新生適應——面對新環境
2、自我探索——家人成就
3、選組填志願
4、自我照顧(支持團體)
 
附錄一:圖像學習單
附錄二:參考資料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像溝通心視界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推薦序文
  
溝通魔法棒 趙文滔

  
  每次與士瑋見面,她總是眉飛色舞地與我分享她的經歷,讓我深深感染她對生命的熱情。我們倆總是人在餐廳卻食不知味、口沫橫飛,而時間總是莫名過得飛快。
  
  近年來牌卡愈來愈受到歡迎,許多心理師也喜歡在諮商工作中運用牌卡,協助案主打開心房,認識自己,尤其是自己也還不熟悉的自己。面對兒童青少年,牌卡更是有力的工具,往往能大幅縮短在諮商室裡兩人乾瞪眼、比賽忍受沉默的時間,讓諮商室多了不少樂趣。
  
  不過許多人對圖卡的觀念,恐怕還停留在桌遊或算命的功能。士瑋這本書,可以幫助我們搞清楚圖卡背後的概念與邏輯,讓我們在使用圖卡時,可以多一份清晰和篤定。
  
  書裡舉了許多生動的例子,說明如何使用圖卡協助學生。學生自然而然被圖卡吸引,神奇地開始分享不為人知的心事,重新找到鼓舞自己的力量,讓人感動。害我也忍不住想要找幾套圖卡來,在我身邊的人、我的案主身上試一試,體驗一下圖像式溝通的魔力。
  
  能直指內心深處的溝通,是每個人都嚮往的一種交流。比起語言,圖像往往乘載更多訊息、提供更大空間、允許更多元觀點,而且更自然、更容易讓人親近。如果可以學會善用圖像與人溝通,真可說是如虎添翼,像是手上有了魔法棒一般。
  
  透過這本書,士瑋和我們分享了她的神奇魔法棒。讀著這本書,我感覺像是再一次聽她興奮地分享她的發現,一個個觸人心弦的故事。讀完這本書,或許你也會一不小心喜歡上我認識的那個熱情的士瑋。
  
  (本文作者為諮商心理師、伴侶/家庭治療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華人伴侶與家族治療協會理事長)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像溝通心視界


ISBN:9789576938726
叢書系列:教育輔導系列
規格:平裝/208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教育>教學法/實例
本書分類:心理勵志>心理諮商/治療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像溝通心視界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導論
 
開學第一節課的震撼教育
 
「老師,你不用叫她啦,叫她也叫不起來的。」
 
「為什麼?」
 
「因為她就是這樣一直睡呀,她可以睡一整天喲,我們怎麼叫也叫不醒。」
 
「怎麼會這樣呢?她身體不好嗎?」
 
「不知道呀,她就是很愛睡覺,每天都來學校睡覺。」
 
「沒有起來的時候嗎?」
 
「有呀,吃午飯、睡午覺的時候就會起來了,但是她起來我們都不能睡了,她精神好就會在教室跑來跑去,所以我們還希望她就這樣睡覺。」
 
我試著叫這個孩子幾聲,孩子睡得紋風不動。我沒有動怒,轉身走回講台,讓全班拿出課本,照常上完那兩節課。孩子睡得很沉,連下課時間都只有懶懶地起來上個廁所,回來又繼續趴在桌上睡覺。跟班上的互動看來也不多,頂多就是好奇地湊過去看看別人在做什麼,別人不理她,她就又趴回桌上去。
 
那兩節課我沒說什麼,但是心裡實在好奇,這個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
 
那天上午的課程結束後,我回到辦公室,打了通電話給她的導師,接到電話的導師慘叫一聲:「怎麼連妳的課她也睡?我想說她在別的課睡覺是因為聽不懂,怎麼連生涯規劃課都睡成這樣呢?老師,這孩子真的每天從頭睡到尾耶,只有中午不睡覺,但是她中午在教室走來走去,其他同學會沒辦法休息,家長還打電話來抗議,我只好讓她中午到辦公室來找我,可是總不能每天呀~怎麼辦呀,我真的好困擾。」
 
我問導師:「她的身體有什麼狀況,或是醫師曾經有過診斷嗎?」
 
導師說:「有呀,我問過家長,說她是過動症,從小學就坐不住,在班上一直走來走去,干擾同學。所以家長一直提醒她,上課時不可以隨便走動,要坐在位子上,不想上課就睡覺,結果變成她一直在睡覺。」
 
「老師呀,我很困擾她每天中午都不睡,我要找好多工作給她做才不會干擾同學,可是我實在也沒那麼多工作可以給她,可不可以每個禮拜讓她去妳那裡一、兩天呢?」
 
輔導室中午本來就人來人往的,同學走動比較沒有影響,加上我實在很想多了解她,所以就答應了。於是,這位同學每週會有兩天中午來找我,有時幫忙影印、分頁,有時整理一般性的資料。不忙的時候,我就跟她閒聊兩句,不刻意地開始當她的朋友。

ISBN:9789576938726
叢書系列:教育輔導系列
規格:平裝/208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教育>教學法/實例
本書分類:心理勵志>心理諮商/治療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像溝通心視界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6236?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天賦卡 鼓舞卡 互動卡 為何上班這麼累?其實是你心累:心理學家的職場觀察 看見孩子的亮點:阿德勒鼓勵原則在家庭及學校中的運用 裂變式創業:無邊界組織的失控實踐 大人學選擇:成熟大人的獨立思考術 引誘科學:在分心時代,如何抓住眾人注意力,讓世界聽你的、看你的,甚至願意掏錢買單? 科學氣功:李嗣涔博士30年親身實證,每天10分鐘,通經絡袪百病(超值收錄30分鐘科學氣功DVD、QR Code) 作文課沒教的事:培養寫作力的6項修練 為何上班這麼累?其實是你心累:心理學家的職場觀察 互動卡 鼓舞卡 天賦卡 人際特質覺知卡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透明的記憶:感受日常玻璃的溫度(See-through Memory: Feeling the Heat of Everyday Glassware)~推薦!

作者:行人文化實驗室/企畫,錢麗安/文字,翁子恒/攝影
出版社:行人
出版日期:2016/08/1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20元

ISBN:9789869253994
規格:平裝/128頁/17x23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藝術設計>設計>創意美學>文化創意產業/經驗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報導文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透明的記憶:感受日常玻璃的溫度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企畫團隊/行人文化實驗室


  通常我們是一間出版社,但更常我們在做一些實驗,例如,假裝我們也是作者。用打群架的方式,找到一個目標對象(議題/主題),再找來一群堅強的夥伴(採訪/攝影/設計......),我們不被時間牽著鼻子走(所以不是定期出刊),我們只在乎打一場有把握的勝戰。為議題/主題找到新的觀點、思考方式、甚至是讓它延續與存在的可能。過去作品有《活字:記憶鉛與火的時代》、《咆哮誌:突破時代的雜誌》、《討海魂:13種即將消失的捕魚技法,找尋人海共存之道》《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
 
文字/錢麗安

  曾任職於平面藝文類雜誌多年,喜歡有溫度的事物,深愛土地、環境與人交織出的質樸故事,努力做個稱職的文字農,日日勤耕文字田。
 
攝影/翁子恒

  1985年生,台北人,清華材料所畢業。因學生時期對攝影、藝術、社會的興趣和關注,2011年告別半導體,帶著家人的支持(和擔憂)以及指導教授的追夢金,轉個彎,開始以平面攝影為職志。為求物質與心靈的溫飽,必須無所不包,跨足各種能被相機記錄的題材;尤其喜歡跟著編輯們上山下海,訪拍各式人文項目,旁聽人生課程,補充精神食糧。期許作品能像時光膠囊,被遺忘後又能被意外開箱,成為未來對過去的參照與想像。www.sherbetphotography.com/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透明的記憶:感受日常玻璃的溫度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如果在臺灣做一支玻璃杯
沒有幾十萬的訂單無法啟動全自動的大型機具
沒有幾十萬的資本無法自己蓋窯雙手慢工細活
介於兩者之間的是中型產業——窯口玻璃
 
  但這些玻璃,承得住窯爐的高溫,面對得了時代的變遷嗎?這些老師傅會先退休?還是窯口先熄火?
 
  臺灣早期曾有著「聖誕燈泡王國」的稱號,佔據全球14%的產能,甚至能生產美國沃爾瑪超市七成的聖誕燈飾。三十多年前全盛期時,在苗栗竹南有上百間的玻璃工廠群聚同一條街上,全年無休的窯爐炙熱的燃燒著,如今,不管是在新竹、苗栗,問起在地人哪裡有玻璃工廠,得到的都是「現在沒有人在做了啦!」的回應。
 
  玻璃產業面臨的,不只材質日新月異的取代;自動化當道,每日數十萬的產量,使得玻璃工廠一間間的外移、關門;另一方面,政府扶持轉型的玻璃藝術品,個人創作的工作室興起;但介於兩者之間的中型產能工廠,透過窯爐熔融與半自動化的生產模式,能保留量產的可能與客製化的彈性,卻被大環境所忽略,也找不到與現代需求接軌的方式。
 
  行人文化實驗室費時數個月地毯式搜索,找到全臺僅存的八卦窯玻璃廠,雖然不再有八個窯口都啟動的盛況,工廠裡多是年過半百的老師傅邊做邊等著退休那天;本書帶著攝影師、採訪記者深入工作現場,貼身採訪一群年資數十年的老師傅,從他們口中道出這半世紀來發生的故事;豐富的影像也完整紀錄「窯口玻璃」的製作方式。
 
  三年前行人以《活字:記憶鉛與火的時代》完整紀錄活字印刷產業,也串起設計與老產業的關聯;這本《透明的記憶:感受日常玻璃的溫度》也肩負相同責任,在臺灣僅存的幾座八卦窯熄火前,透過紀錄與再現,呈現臺灣經濟輝煌的過去、職人一生的執念;也採訪當今活用玻璃材質的設計品牌,經驗分享、再續產業可能。
 
本書特色

  ★ 視覺閱讀入門,精彩的攝影宛如親臨現場
  ★ 文字深入淺出,他們的人生使玻璃時代絢彩奪目
  ★ 玻璃小知識,生活大哉問
  ★ 承先啟後,文創產業經驗全公開
  ★ 參考文獻、全臺玻璃工廠,不藏私解密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透明的記憶:感受日常玻璃的溫度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編輯室報告
 
第一部記憶走過臺灣窯口玻璃百年
第一章 過去的痕跡
火燒出來的工廠——邱文虎
從老物件看過去的生活樣貌
第二章 職人的記憶——窯口玻璃
模具師——陳錦輝
那些來自世界的經典杯
司爐人——曾通農
圖解窯爐
模具口吹師——王春輝、徐文光、許明安
當設計遇上製技
 
第二部活著的樣貌——創新活用與保存
三點水
林靖蓉
紅琉璃
厝內
樂玻璃
 
附錄一、寫在這本書以前——詮釋與文獻
附錄二、這裏只是起點——參觀與體驗
附錄三、在臺灣,製作玻璃——工廠名冊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透明的記憶:感受日常玻璃的溫度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序 編輯室報告
 
  透明的起源
 
  當玻璃杯不小心從桌面掉落的時候,我們大概會輕呼一聲,隨即安慰自己:「沒關係,再買一個。」這樣的安慰有其道理,因為一般的玻璃杯很便宜,不到二十元就可以買到一個中國大陸製的簡單水杯。
 
  不過,如果我們稍微試著心痛一點,稍微不要從價格的角度來思考、試著從玻璃碎片滿地可能割到腳的擔憂中跳開,想像一下:如果這是玻璃的最後生命,它眼前閃過的一生,應該會是怎樣的畫面?
 
  他會不會想起玻璃一族誕生的時刻:閃電意外落在利比亞沙漠上,雷擊的高溫造成矽沙熔解,玻璃因而首次出現?或者,他想起自己成為光學革命者、成為各種鏡片,讓人類看到極小的細菌,也讓人類看到遙遠的火星表面?或者,他想起讓光線從燈泡洩出,全世界人為之興奮的一刻?
 
  也可能時間近一些,它記起自己是個樸拙的印花玻璃杯,靜靜地在平常人家客廳桌上看著一般的家庭場景?或者它想起自己曾是海鮮熱炒店裝著臺灣啤酒但肚子上標著「香吉士」的杯子?或者,它曾是你我家中的窗花玻璃,構成我們成長離家所有場景的基本光線?
 
  如果用高速攝影拍攝玻璃杯落地碎裂的瞬間,我們會不會在他快速流轉的記憶碎片中,感受到玻璃在我們生命中的透明重量?從反射的光影得知玻璃的故事?這時候我們會不會比較理解這成本不到二十元的玻璃杯?
 
  不同的玻璃故事
 
  隨手撿起碎片,這一片,慎重地說起玻璃的「大歷史」,像是《十種物質改變世界》、《我們如何走到今天》這兩本書裡面說的故事:玻璃毫無疑問是現代文明最重要的基礎。如果沒有玻璃,今日生活根本無法想像:從建材、從燈具、從鏡頭、從面板、從光纖通訊、從平板觸控介面,玻璃幾乎能夠延伸到任何一個生活用品與高科技議題。
 
  另外一片,說起了六七○年代的臺灣記憶。那個時候臺灣玻璃產業極盛,全世界的耶誕節都是由臺灣的燈泡照亮。那地方很有可能在新竹或竹南,上百的工廠、到處可見的煙囪,滿身汗水的師傅們在火焰下產出全世界絕大部分的家用玻璃,燈罩、水杯、平板玻璃,替臺灣爭取豐沛的外匯存底、替世界帶來完美的透明與晶瑩。如果玻璃會做夢,他們可能都會夢見在臺灣的出生地;如果他們會唱歌,他們哼的,可能都是臺語的搖籃曲。
 
  再來一片,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情節。場景變到中國大陸。玻璃陸續與臺灣道別,隨著便宜勞動力西進大陸。畫面中看不到的是,臺灣中小企業的玻璃廠從此急遽衰落,隨著一代人的老去而即將銷聲匿跡。
 
  這本書
 
  我們粗略地將臺灣的玻璃生產分為三塊:有利用自動化設備保有一定優勢的大型工廠,轟隆隆地產出便利商店裡的各種玻璃瓶;也有在政府扶持下,轉型成藝術創作的工作室,專心將玻璃做成美麗高價的藝術品(所謂的Studio Glass);我們在本書特別聚焦的是:依舊以傳統窯爐以及一群老師傅的雙手作為主要生產工具的小型工廠,繼續用口吹或半機器的模式,製作出精緻的燈具或杯具。面對大量機器生產的競爭,面對玻璃不值錢的態度,這樣的工廠還有什麼存在價值?這樣的手工有任何懂得欣賞之處嗎?
 
  在書的第一部,我們用大量圖像記錄了這些玻璃公司老闆跟職人的回憶,一方面希望從這位臺灣頭家的故事,看到玻璃這個臺灣主要外銷產品的興衰;另一方面,希望從職人們的生命故事,瞥見臺灣師傅的養成歷史。
 
  在書的第二部,我們介紹幾家充滿活力的設計公司,委託傳統玻璃工廠製作出新產品。我們希望藉由介紹這幾家公司,從中找尋臺灣玻璃產業的新方向。
 
  書的其他部分,我們提供了玻璃的相關文獻(附錄一)、臺灣現存可以學習體驗或生產製造的玻璃廠(附錄二跟三)。前者是希望擴大玻璃的思考方向,所以選擇了幾篇不同方向的玻璃看法;後者我們則是希望臺灣的設計師能多多利用臺灣的傳統玻璃工廠,有這些工廠的彈性能力,才有機會做數量只有幾百的實驗創新商品。一旦臺灣只剩下每次都要生產數十萬批量的玻璃工廠,不就表示臺灣失去玻璃創新的重要機會?
 
  過去有沒有未來
 
  在製作這本書的時候,心中並沒有任何答案。我們觸摸著手中的玻璃,思考「價格」20元玻璃的「價值」。我們帶著疑問,拼命沿著所有的線索亂走,闖進一家家玻璃工廠,最後繪出的不是一張聚焦清晰的圖像、也不是一份條列分明的PPT;而是一張巨幅照片,裡頭有各種故事與畫面,分別站在不同層次的景深位置,需要讀者拼湊出自己的答案。
 
  但我們隱隱覺得,臺灣擁有許多技術精良的師傅,面對許多極盛產業的衰落,應當有機會與現在興起的許多年輕設計師結合,善用其生產彈性,推出更多樣的玻璃製品。
 
  我們來到新竹、竹南,記錄各種玻璃師傅的故事與技藝,不斷按著快門、不斷錄下各種訪談,也不斷替傳統玻璃找出價值,向每位玻璃師傅表達我們的讚嘆。我們不確定這些工作的意義,或許有機會為一些臺灣的過去找到一些未來,或許,只會是一場玻璃的夢境,夢見臺灣這個誕生地。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透明的記憶:感受日常玻璃的溫度


ISBN:9789869253994
規格:平裝/128頁/17x23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藝術設計>設計>創意美學>文化創意產業/經驗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報導文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透明的記憶:感受日常玻璃的溫度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第一章 過去的痕跡
火燒出來的工廠——邱文虎
 
走過五十幾個國家
 
早年玻璃大多是外銷,出口必須透過貿易商,邱文虎在站穩腳步後一改傳統作法,直接在中經社的外銷刊物《臺灣燈飾雜誌》(Lighting)上刊登廣告,找來國貿系畢業生做直接貿易。此外,他也開始實地到各國考察,觀摩各國的玻璃產業。
 
但當時臺灣被視為仿冒王國,要參觀相關展業並不容易,「去威尼斯著名的玻璃島Murano參觀,就是透過一位客戶引介,假裝成日本人。」他略帶尷尬的說。他看著島上乾淨、悠閒的工作環境,五彩繽紛的玻璃樣式,內心也五味雜陳,「美國人老說只有歐洲的玻璃才漂亮,臺灣都是模仿的。」「我要臺灣至少有一家可以做出好的玻璃。」因此,他在徵得對方同意下,以相機、手繪草稿記錄下製具、製作手勢與成品。
 
「人的技術、操作都有極限,有些玻璃之所以可以做得這麼漂亮,是因為有設備輔助。」回臺後,他開始與日本、德國、義大利合作。「跟日本合作十一年完全賺不到錢,因為他們會不斷要求設備升級,但又不教Know-How,不過可學到經營管理模式。」邱文虎說,後來改向德國、義大利購買設備,雖然比日本貴,但可拿到全套的Know-How,「因為他們怕使用不當,反而毀了他們的名譽。」
 
有了硬體的輔助,卻沒有設計能力的他,買了一臺單眼相機,跑了五十幾個國家拍當地的古蹟、建築、雕刻,買來各種文化、世界遺產書籍研究。「像是羅馬柱上的花紋、圓柱頭等,或是羅馬當地小女生五彩繽紛的小飾品等,回來再跟壓模工廠研究,先用保麗龍雕刻看看,慢慢走出不一樣的風格。」他自豪的說,當時利銓的產品無論技術或品質,都遠遠超出臺灣的同業許多。
 
喜歡求新求變的他,拿來幾大本檔案夾,翻出陳年的各種新樣式與發明的專利證明,「這是日本客戶教我的,要開發自己的產品要有註冊才有保障。」但此舉也讓他吃不好睡不著,因為當時剛好遇到美國301報復條款,美方嚴格要求臺灣重視仿冒問題,一旦仿冒者吃上官司,就會透過黑白兩道要求他撤告,「當時我跟美國做生意,半夜電話響都不知道該不該接。」每天疲勞轟炸的結果,讓他索性再也不申請專利。
 
〔……〕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透明的記憶:感受日常玻璃的溫度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透明的記憶:感受日常玻璃的溫度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透明的記憶:感受日常玻璃的溫度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透明的記憶:感受日常玻璃的溫度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透明的記憶:感受日常玻璃的溫度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透明的記憶:感受日常玻璃的溫度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透明的記憶:感受日常玻璃的溫度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透明的記憶:感受日常玻璃的溫度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透明的記憶:感受日常玻璃的溫度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透明的記憶:感受日常玻璃的溫度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透明的記憶:感受日常玻璃的溫度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透明的記憶:感受日常玻璃的溫度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透明的記憶:感受日常玻璃的溫度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透明的記憶:感受日常玻璃的溫度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透明的記憶:感受日常玻璃的溫度

ISBN:9789869253994
規格:平裝/128頁/17x23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藝術設計>設計>創意美學>文化創意產業/經驗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報導文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透明的記憶:感受日常玻璃的溫度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3451?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活字:記憶鉛與火的時代 GATSBY超強力吸油面紙70枚入 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一套三冊盒裝) 螺旋舞:打開身體的結,找回快樂的你(DVD+書) 路上觀察學入門 誠實的手藝:代代傳承的百年質樸美學,日本民藝手作之書 Design by wangzhihong.com:A Selection of Book Designs, 2001-2016(王志弘作品選2001-2016) 挪威人教我,比競爭力更重要的事:重新定義「成功人生」的學習之路 販賣懷疑的人:從吸菸、DDT到全球暖化,一小群科學家如何掩蓋真相 給眼球世代的觀看指南 為了活下去:脫北女孩朴研美 迷人經典!生活紙物設計圖鑑:設計師、雜貨迷、文具控、愛紙人的最愛,750款私收藏 台灣之光:60盞特色路燈大放閃 廚房裡最重要的小事百科:正確洗菜、醃肉、燉湯、蒸蛋、煎魚,400個讓廚藝升級、精準做菜的家事技巧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恐懼密碼:為什麼我們總是怕黑、怕鬼、怕獨處?(Scream: Chilling Adventures in the Science of Fear)~推薦!

作者:瑪姬‧克爾
原文作者:Margee Kerr
譯者:蕭美惠,林奕伶,楊琇玲,陳筱宛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6/08/1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50元

ISBN:9789864770656
叢書系列:商周其他系列
規格:平裝/288頁/14.8x21cm/輔導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心理學>概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恐懼密碼:為什麼我們總是怕黑、怕鬼、怕獨處?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瑪姬‧克爾(Margee Kerr)


  恐懼社會學家,於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獲得社會學博士學位,目前在該校任教。她是美國國內公認的鬼屋專家,於知名鬼屋ScareHouse從業多年,研究如何讓鬼屋變得更加恐怖與吸引人。她是美國首位測量真實恐懼的合作研究者,針對大腦與身體在現實生活中面臨威脅時如何反應,蒐集資料並加以分析。

  TED Ed影片:ed.ted.com/lessons/why-do-we-like-to-scare-ourselves-margee-kerr
  作者個人網站: www.margeekerr.com/

譯者簡介

蕭美惠


  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英語系(前稱西洋語文學系),從事新聞及翻譯二十餘年,曾獲吳舜文新聞深度報導獎,譯作包括《成為賈伯斯》、《經濟發展理論》、《翻動世界的Google》、《透明社會》等數十本。

林奕伶

  自由譯者,曾任電視台國際新聞編譯,國際通訊社財經新聞編譯。譯有《人體素描聖經》、《行動思維時代》、《訂價背後的心理學》、《真希望我第一次買股票就知道這些事》、《FBI教你讀心術》等書。

楊琇玲

  美國Drexel University創造性藝術治療所舞蹈治療碩士,美國舞蹈治療學會註冊認證具督導資格之高階舞蹈治療師。合譯:《背叛:最不能碰觸的真相》、《瑜伽的科學》、《正念的感官覺醒》,審訂《曼德拉A–Z:馬迪巴的多面人生》。

陳筱宛

  英國倫敦大學教育研究院比較教育碩士。曾任職出版社,現為專職譯者。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恐懼密碼:為什麼我們總是怕黑、怕鬼、怕獨處?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Amazon 4.5顆星好評、《華爾街日報》《出版家周刊》《華盛頓郵報》盛讚★
從懼高到怕黑,從鬧鬼地帶到犯罪天堂
解密總是讓你我心驚膽跳的內在機制
一趟令人大起雞皮疙瘩、卻又深陷其中的恐懼心理學之旅!

  什麼事情會令你感到恐懼?
  一個人走夜路、從身邊飛過的蟑螂,還是遠方模糊的人影?
  然而我們又為什麼愛看恐怖片、玩雲霄飛車、去鬼屋探險,
  偏要讓自己嚇破膽?
  究竟哪些因子左右了我們的恐懼?
  恐懼又如何反映出不為人知的自己?

  恐懼的背後,有著令人又愛又恨的謎團,
  既令我們避之唯恐不及,卻又情不自禁深受吸引!

  一名任職於美國著名鬼屋ScareHouse的恐懼社會學家,
  為了探討人性中的恐懼之謎,並鑽研如何讓鬼屋的恐怖更上層樓,
  造訪了世界各地的駭人景點,
  包括在紐約116層高樓的邊緣漫步,在日本的自殺森林裡探險,
  在廢棄的監獄過夜,被銬上手銬在漆黑的坑道裡爬行……

  從這些震撼的經歷中,逐一探索這些恐懼如何觸發我們的生理機制,
  又如何觸動我們的心理感知,
  恐懼造成的刺激又如何帶來不可思議的愉悅──

  ◆與其他人一起參與,會讓恐懼的效果加乘
  看著牙醫鑽別人牙齒時,自己也會感覺到椎心之痛,
  與他人一起乘坐雲霄飛車、觀看恐怖電影時,
  更會被其他人的嘶吼、尖叫與淚水,被推上恐怖的高峰!

  ◆破壞平衡機制,讓我們的全身器官處於不確定
  刺激性遊樂設施透過重力加速度、擾亂方向和平衡,
  讓我們的身體感到困惑而發出警報,
  進而產生暈眩感、失重感、內臟「下墜感」等恐慌發毛的感受。

  ◆恐怖谷理論:像人像到一個程度,就會讓人反感害怕
  我們喜歡絨毛玩具、機器人這些與我們相像的事物,
  並容易向它們投射情感;
  但是當它們像人像到某個特定程度之後,
  我們的大腦就會產生反感、逃避甚至恐懼!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恐懼密碼:為什麼我們總是怕黑、怕鬼、怕獨處?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前 言 窺探恐懼的冒險之旅

Part I 生理上的戰慄
第一章 從數十公尺高空俯衝而下
──失去控制,反而解放壓抑

第二章 在一百一十六層樓的邊緣漫步
──當恐懼火力全開,其他的感官都將失去作用

Part II 心理上的驚恐
第三章 伸手不見五指的監獄
──我們害怕的不是黑暗,而是與人隔絕

第四章 怪聲、白影、不明物體
──鬼怪真的存在嗎?

第五章 從凶宅到日本鬼屋的挑戰
──大起雞皮疙瘩的場景與角色連結

Part III 真正的恐懼來自何處?
第六章 當死亡如此靠近
──在自殺森林裡的沉思

第七章 暴力攻擊下的顫抖
──高犯罪率地區的創傷反應

Part IV 創造恐懼
第八章 比鬼屋更恐怖的恐懼實驗室
──既然無法戰勝,就去學習接納

後 記 克服恐懼,活出充實的人生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恐懼密碼:為什麼我們總是怕黑、怕鬼、怕獨處?


ISBN:9789864770656
叢書系列:商周其他系列
規格:平裝/288頁/14.8x21cm/輔導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心理學>概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恐懼密碼:為什麼我們總是怕黑、怕鬼、怕獨處?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第二章 在一百一十六層樓的邊緣漫步──
當恐懼火力全開,其他的感官都將失去作用


如果你對高度感到恐懼,位於多倫多加拿大國家電視塔大樓的「邊緣漫步」(CN Tower EdgeWalk),可能是地球上最糟糕的地方。我說「可能」的原因是,「地球上」這個說詞值得商榷:這個電視塔實際上只有數千平方英尺的面積附著在地球表面;其餘是削瘦的尖塔,高聳入雲端一千英尺以上。被金氏世界紀錄列為全球最高大樓外部走道的邊緣漫步,遊客們要走到觀景臺外頭,沿著電視塔外圍走在寬五英尺的金屬格板步道上。他們被安全帶吊在步道上方的保險軌道,可以在邊緣行走和後傾,雙手放空。那裡沒有護欄。

用實心混凝土建成、高度一八一五.四英尺的電視塔,於一九七六年落成。由遠處看,像是大樓中段卡著一座西雅圖太空針塔(Seattle Space Needle),也像是一把巨大的光劍,尤其是在夜晚燈光全亮時。這棟大樓打破數項世界紀錄,並榮獲多項知名獎項:一九七六到二○一○年間,它一直是全球最高的獨立建築物,直到被杜拜的哈里發塔和中國的廣州塔超越。今日,它仍是西半球最高大樓。加拿大國家電視塔被美國土木工程學會列為世界七大奇觀,很快便成為加拿大的驕傲象徵之一。目前,主要以旅遊景點而聞名,每年吸引逾兩百萬遊客,可是這座電視塔仍然播放三十多個地區電視臺和廣播電臺,並作為無線呼叫系統和基地臺。標高一一六八英尺(一百一十六層樓)的邊緣漫步,於二○一一年啟用,以慶祝塔樓建成三十五週年。

如今,站在半空中的狹窄走道上,不過是遊客們可以選擇的眾多非典型度假方式之一。你可以攀登火山、火車沖浪(在行進中的火車車頂奔跑)、空氣彈射(AirKicking,由人體投石器發射出去)、氣泡草地滾球(Zorbing,站在大球裡,從山坡上滾下去),還有走繩運動(走在一條不怎麼緊繃的繩索上)。近來,刺激體驗成為平淡無奇的景點吸引遊客的一個主要因素。沒錯,奢華飯店、吃到飽自助餐和湛藍海水仍然有其魅力,但是二十一世紀的人們希望親身體驗。博物館、歷史古蹟和國家地標逐漸加入一些活動,將被動的觀察者變成主動的參與者。現在,你不會只是站在大峽谷的邊緣瞭望,而是站在橫越科羅拉多河的一條透明橋上俯瞰。我們怎麼會在面對可能致命的威脅時,如此大膽呢?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恐懼密碼:為什麼我們總是怕黑、怕鬼、怕獨處?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恐懼密碼:為什麼我們總是怕黑、怕鬼、怕獨處?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恐懼密碼:為什麼我們總是怕黑、怕鬼、怕獨處?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恐懼密碼:為什麼我們總是怕黑、怕鬼、怕獨處?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恐懼密碼:為什麼我們總是怕黑、怕鬼、怕獨處?

ISBN:9789864770656
叢書系列:商周其他系列
規格:平裝/288頁/14.8x21cm/輔導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心理學>概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恐懼密碼:為什麼我們總是怕黑、怕鬼、怕獨處?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3828?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不平等的審判: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告訴你,為何司法判決還是這麼不公平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II:先替自己勇敢一次,再為對方堅強一次! 恨意、精神分析與羅夏克墨漬測驗:紐倫堡審判以來犯罪心理研究的演變 販賣懷疑的人:從吸菸、DDT到全球暖化,一小群科學家如何掩蓋真相 巴拿馬文件 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 為了活下去:脫北女孩朴研美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釣愚:操縱與欺騙的經濟學 恨意、精神分析與羅夏克墨漬測驗:紐倫堡審判以來犯罪心理研究的演變 販賣懷疑的人:從吸菸、DDT到全球暖化,一小群科學家如何掩蓋真相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窮人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II:先替自己勇敢一次,再為對方堅強一次!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信仰之外:重返非阿拉伯伊斯蘭世界(Beyond Belief: Islamic Excursions Among the Converted Peoples)~推薦!

作者:V. S. 奈波爾
原文作者:V. S.Naipaul
譯者:胡洲賢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16/08/1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550元

ISBN:9789869335812
叢書系列:當代名家旅行文學系列
規格:平裝/528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文化人類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信仰之外:重返非阿拉伯伊斯蘭世界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V. S. 奈波爾(Sir 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1932-)


  堪稱是當今英語世界重量級作家,《紐約時報》書評稱譽他是「世界作家、語言大師、眼光獨到」的小說奇才。

  1932年,奈波爾出生在千里達島上的一個印度家庭。1950年,他獲得獎學金,進入牛津的大學院(University College)攻讀英國文學。1953年取得學位後,他遷居倫敦,任職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開始寫作。1957年以《神祕按摩師》(The Mystic Masseur)展開寫作生涯。此後,奈波爾致力於寫作,生平未嘗從事過別的行業。

  奈波爾的作品以小說與旅行文學為主,兩者皆獲得高度評價,得過無數獎項,包括英國最富聲望的布克文學獎、毛姆小說獎、萊斯紀念獎、霍桑登獎。他在1990年被英國女王封為勳爵士。

  1993年,奈波爾榮獲第一屆「大衛.柯衡英國文學獎」 (David Cohen British Literature Award);這個文學獎的設立,旨在表揚「尚在人世的英國作家的一生成就」。多年來,奈波爾幾度與諾貝爾文學獎擦身而過,終於在2001年摘下這頂代表文學界最高榮譽的桂冠。

  V. S.奈波爾作品包括:《神祕按摩師》、《艾薇拉的投票權》(The Suffrage of Elvira,1958)、《米蓋爾街》(Miguel Street,1959)、《畢斯華士先生的屋子》(A House for Mr. Biswas,1961)、《史東先生和他的騎士夥伴們》(Mr. Stone and the Knights Companion,1963)。1967年,奈波爾出版短篇小說集《島上的旗幟》(A Flag on the Island);1969年,歷史小說《黃金國的淪亡》(The Loss of EI Dorado)問世。隨後奈波爾推出一系列長篇小說:《身在自由邦》(In a Free State,1971)、《游擊隊》(Guerrillas,1975)、《大河灣》(A Bend in the River,1979)、《抵達之謎》(The Enigma of Arrival,1987)和《世界之道》(A Way in the World,1994)。最膾炙人口的旅行文學作品:印度三部曲之《幽黯國度》、《印度:受傷的文明》、《印度:百萬叛變的今天》,以及《在信徒的國度:伊斯蘭世界之旅》(以上四部均由馬可孛羅出版)。

  相關著作
  《在信徒的國度:伊斯蘭世界之旅》
  《印度:受傷的文明》
  《幽黯國度》

譯者簡介

胡洲賢


  國立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曾赴美國加州蒙特利半島Language Studies Division of The Monterey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進修翻譯。除用本名翻譯外,也用筆名齊萱寫作,平日住在山明水秀的台東,嗜書成性,賣文維生,熱愛悠閒自在的生活,作品累計兩百餘本。

  著作:《一樣的月光》、《言歡記》。譯作有:《老巴塔哥尼亞快車》、《金色船隊》、《撒哈拉》、《帝國》、《淑女與僧侶:我在京都的一年》(以上均由馬可孛羅文化出版)、《造雨人》、《麥克.喬丹自傳》、《蝴蝶君》、《流浪者之歌》、《誰搬走了我的乳酪:青少年及兒童版》等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信仰之外:重返非阿拉伯伊斯蘭世界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V. S. 奈波爾
解構非阿拉伯伊斯蘭世界的信仰與文化

  這回,旅人成了旁觀者,
  讓皈依者述說自己的觀點、自己的故事……


  1979年,V. S. 奈波爾帶著對伊斯蘭宗教一無所知的狀態,為了尋找「答案」,第一次走訪了四個非阿拉伯伊斯蘭國家:伊朗、巴基斯坦、印尼及馬來西亞。長達半年的時間,奈波爾與無數的阿亞圖拉、毛拉和穆斯林晤談,並且以訪談紀錄為基礎,探討這四個國家的常民生活與文化,以及潛伏在其內部動盪洶湧的政治激流。這回的觀察他寫就了《在信徒的國度》一書。

  《在信徒的國度》以一種旅人自省式的獨白,企圖爬梳伊斯蘭宗教信仰的細節,以及因它引爆革命的能力。

  時隔十六年,1995年奈波爾再度造訪印尼、伊朗、巴基斯坦和馬來西亞。這次重返現場,「皈依」依然是這趟旅程的主題,然而,這次旅人的角色轉移到了幕後,他刻意讓直覺帶領,找到一些人挖掘一些故事;他讓這些皈依信眾站到臺前,用自己的觀點視角述說自己的故事。

  作者在《信仰之外》中揭露了一個「命題」:伊斯蘭教不只是關乎善惡、道德和私人的信仰問題,它形塑出ㄧ種專斷偏執,致使皈依者的世界觀大變,阿拉伯語成了「聖語」、阿拉伯的土地成為聖地。這些皈依者被要求從其母體中拔離,屏棄對自身土地的記憶與歷史,轉而成為阿拉伯故事的一部分。更甚者,他們對伊斯蘭教的信奉堅守比基本教義派還要更加堅毅且激烈。

  奈波爾同時觀察到,在這些皈依國家的伊斯蘭教中存在著ㄧ種恐懼症和虛無主義的因子,所以這些國家要陷入紛亂沸騰狀態是再輕易不過了。作為《在信徒的國度》續篇,奈波爾坦言,這場探索之旅他看得比第一次還要清楚了解,但他並不想給予「結論」,畢竟這些故事皆有其複雜性,不應被竄改或是牽強附會⋯⋯⋯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信仰之外:重返非阿拉伯伊斯蘭世界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自序
第一部 印尼
    N-250型飛機

第一章 當前重要人物
第二章 歷史
第三章 皈依
第四章 聖地
第五章 村子
第六章 熔岩下
第七章 噢,媽媽!噢,爸爸!
第八章 鬼影幢幢

第二部 伊朗
    阿里的公道

第一章 受迫害者基金會
第二章 賈佛瑞先生的周遊列國
第三章 大戰
第四章 鹽地
第五章 監獄
第六章 烈士
第七章 庫姆:懲罰者
第八章 癌症
第九章 兩個部落

第三部 巴基斯坦
    從地圖上消失

第一章 犯罪企業
第二章 政體
第三章 在村子裡的拉納
第四章 游擊隊
第五章 懺悔者
第六章 失落
第七章 來自北方
第八章 阿里的腳印
第九章 戰爭

第四部 馬來西亞之附錄
    掀起椰子殼

第一章 舊衣服
第二章 新典範
第三章 巫師的兒子
第四章 另一個世界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信仰之外:重返非阿拉伯伊斯蘭世界


ISBN:9789869335812
叢書系列:當代名家旅行文學系列
規格:平裝/528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文化人類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信仰之外:重返非阿拉伯伊斯蘭世界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信仰之外:重返非阿拉伯伊斯蘭世界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信仰之外:重返非阿拉伯伊斯蘭世界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信仰之外:重返非阿拉伯伊斯蘭世界

ISBN:9789869335812
叢書系列:當代名家旅行文學系列
規格:平裝/528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文化人類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信仰之外:重返非阿拉伯伊斯蘭世界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3848?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在信徒的國度:伊斯蘭世界之旅 變臉的緬甸:一個由血、夢想和黃金構成的國度 印度:受傷的文明 印度:百萬叛變的今天 窮人 讀建築:從柯比意到安藤忠雄,百大案例看懂建築的十大門道(首刷燙銀簽名版) 《紅布朗》岩鹽(600g/罐) 釣愚:操縱與欺騙的經濟學 赤道上的極地:新加坡微民族誌 西方文明的崩潰:氣候變遷,人類會有怎樣的未來? 在信徒的國度:伊斯蘭世界之旅 窮人 恐懼密碼:為什麼我們總是怕黑、怕鬼、怕獨處? 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 販賣懷疑的人:從吸菸、DDT到全球暖化,一小群科學家如何掩蓋真相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道德難題(2016全新譯本)(Some We Love, Some We hate, Some We Eat: Why It’s So Hard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Animals)~推薦!

作者:哈爾.賀札格
原文作者:Hal Herzog
譯者:李奧森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6/08/10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80元

ISBN:9789869341967
叢書系列:PAW
規格:平裝/400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科普叢書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動物/植物>概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道德難題(2016全新譯本)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哈爾.賀札格Hal Herzog


  知名人類──動物關係學家,研究報告發表於《科學雜誌》(Science)、英國皇家學會(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st)、《美國學人》(The American Scholar)、社會議題期》(Journal of Social Issues)及美國獸醫學會(Journal of the 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等知名學術期刊,並為《新聞週刊》(Newsweek)、《今日美國》(USA Today)、《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每日科學雜誌》(Science Daily)、《泰晤士報》(The London Times)、《石板雜誌》(Slate)、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ational Public Radio) 及MSNBC執筆專欄。哈爾.賀札格現為西卡羅來納大學(Western Carolina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和妻子及他的貓咪提利住在田納西和北卡交界的大煙山(Great Smoky Mountains)。

譯者簡介

李奧森


  紐約州立大學電影系畢業,副修社會學系,熱愛青年集體公社、泥潭泛舟和漫畫。曾於紐約、北京、《破報》等處工作,一窺堂奧。現為影像設計、導演、鬼丘鬼鏟現場藝術團體成員,於游泳池、柏林戲院、釜山打麵店、美術館發表作品。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道德難題(2016全新譯本)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中美荷德義日韓西俄等9國授權,話題全球延燒!
內容發人深省,堪稱人類與動物關係的《正義》(JUSTICE)
觀點引領時代,媲美《雜食者的兩難》(The Omnivore’s Dilemma)

  哈爾.賀札格為我們與動物關係所做的貢獻,就像《雜食者的兩難》(The Omnivore’s Dilemma: A Natural History of Four Meals)的作者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為我們與食物的關係所做的貢獻一樣。在以風趣、老練、引人入勝的手法呈現尖端科技研究和真實世界面貌的同時,賀札格讓讀者明白看見我們所擁有與動物之間的關係,可能在前一分鐘還很理性,但瞬間轉變為充滿矛盾且錯綜複雜。這本書讀來很有趣,無論你現在相信什麼,它將改變你的想法。--德州大學心理學家山姆.賈斯林(Sam Gosling)

  「所有對人類與動物的道德關係有所疑問的人,都應該閱讀此書」
  賀佐格融合了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的才智、瑪麗‧羅區(Mary Roach)的冷派幽默以及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足以翻天覆地的分析法;社會科學界權威學者賀佐格對人類與動物之間的微妙與矛盾關係提出了豐富的見解。--《動物賜予我們人性》作者天寶.葛蘭汀(Temple Grandin)

  ●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
  ●什麼原因影響人類無法對各種動物一視同仁?
  ●為什麼我們將對動物的愛反映在貪得無厭的肉食上?
  ●同樣是瀕臨絕種的動物,熊貓為何比娃娃魚受到更多關注?
  ●虐待動物的兒童,長大後會變成暴力分子?
  ●將海豚用來治療自閉症患者,是否合乎道德?
  ●把心愛的寵物囚禁在自己家中是對的嗎?
  ●將在收容所等著安樂死的流浪貓,去餵食動物園的蟒蛇,
  便可避免更多人工繁殖的老鼠,這樣的做法是否合理?
  ●本書作者為以上問題提供了最令人驚訝的解答,
  帶領讀者透視人類之於動物的矛盾情感。
  他以自身經驗,探討存在你我心底的既定刻板印象,
  並藉由高娛樂性和啟發性的故事,呈現動物與人類關係的光譜差異。

  ★已賣出德國、荷蘭、義大利、日本、韓國、西班牙、俄國、繁體中文等八國版權
  ★美國亞馬遜4.3顆星高度評價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道德難題(2016全新譯本)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序文: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道德難題
第一章 人類動物互動學:關於人類與動物如何互動的新科學
第二章 可愛的重要性:為什麼我們如此想像與自己不同的動物們?
第三章 噢!狂愛寵物症(Pet-O-Philia):為什麼(只有)人類愛寵物?
第四章 朋友、敵人還是時尚宣言:人與狗的關係
第五章 高中舞會皇后在十六歲生日那天第一次殺鹿:性別和人類與動物關係的關聯
第六章 旁觀者所見:鬥雞和大餐,何者較為殘酷?
第七章 美味、危險、噁心與死亡:人類與肉品的關係
第八章 老鼠的道德地位
第九章 家中的小貓,或是盤子中的牛:為什麼人類都是偽善者
第十章 潛伏在我們體內的獸性慾望:如何在道德的不一致之中生活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道德難題(2016全新譯本)


ISBN:9789869341967
叢書系列:PAW
規格:平裝/400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科普叢書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動物/植物>概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道德難題(2016全新譯本)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道德難題(2016全新譯本)

ISBN:9789869341967
叢書系列:PAW
規格:平裝/400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社會議題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科普叢書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動物/植物>概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為什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道德難題(2016全新譯本)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3014?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販賣懷疑的人:從吸菸、DDT到全球暖化,一小群科學家如何掩蓋真相 不平等的審判: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告訴你,為何司法判決還是這麼不公平 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窮人 優秀的綿羊:耶魯教授給20歲自己的一封信,如何打破教育體制的限制,活出自己的人生 與孤獨共處:卸下偽裝、回到自己、一個人安靜的九個習慣 不完美的正義:司法審判中的苦難與救贖 全球史的再思考 法官的被害人:德國冤案事件簿 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20週年典藏紀念版〕 販賣懷疑的人:從吸菸、DDT到全球暖化,一小群科學家如何掩蓋真相 窮人 土壤的救贖:科學家、農人、美食家如何攜手治療土壤、拯救地球 大腦簡史:生物經過四十億年的演化,大腦是否已經超脫自私基因的掌控? 植物的心機:刺激想像與形塑文明的植物史觀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The Working Poor: Invisible in America)~推薦!

作者:大衛‧K‧謝普勒
原文作者:David K. Shipler
譯者:趙睿音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6/08/09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20元

ISBN:9789571367187
叢書系列:文化思潮
規格:平裝/384頁/17x22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報導文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大衛‧K‧謝普勒 David K. Shipler


  一九六六年至一九八八年任職於《紐約時報》。曾於紐約、西貢、莫斯科與耶路撒冷從事新聞報導,後擔任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首席外交記者。此外,他也為《紐約客》、《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等撰寫文章。一九八三年與托馬斯‧弗里德曼獲喬治‧波爾克新聞獎,二○○一年以《受傷的靈魂》(Arab and Jew: Wounded Spirits in a Promised Land)獲普立茲獎,著有《俄羅斯:破碎的偶像,莊嚴的夢想》(Russia)、《陌生人的國度:黑白美國》(A Country of Strangers)。現為布魯金斯學會客座學者和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並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

譯者簡介

趙睿音


  台灣師大英語系畢業,英國愛丁堡大學翻譯碩士、曼徹斯特大學翻譯與跨文化研究博士,熱愛翻譯教學及實踐,喜歡與文字和毛線有關的一切。譯有《寧靜的心》、《雨季之後愛來了》、《在心跳消失之前》、《犯錯的價值》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為何再怎麼努力工作,卻依然窮困?
普立茲獎得主大衛‧K‧謝普勒一刀切開美國夢!

  一本記錄資本社會下窮忙族的故事,
  一本最貼近台灣社會現況的紀實佳作


  「亞馬遜書店」盛讚,「這本動人的書,打破了對貧窮者先入為主的成見。」
  《書評》雜誌,「鮮明刻畫了窮忙族的奮鬥,只為了取得穩定而報酬合理的工作。」
  《介入的旁觀者》作者阿潑,「在諸多世代不公、階級不平等的感嘆中,或許我們都該讀一讀這本剖解當代美國社會──其實也是解剖我們自己的書。」

  ★ 亞馬遜四星半推薦 ★
  ★ 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出版者周刊、亞馬遜書店、書評雜誌、國家雜誌 眾媒體一致好評 ★

  ‧一名收入微薄的單親媽媽,為了多陪伴在孩子身邊,選擇只領社會救助金過日子。
  ‧一對養育三名孩子的年輕夫妻,龐大的生活開銷讓他們存不了錢。
  ‧一名幼保人員,薪資低微到無法將孩子送去自己工作的幼兒園。
  ‧一名勤奮工作的中年婦女,每年都看著年輕漂亮的女孩升職,自己持續領著最低工資。
  ‧一位太太罹癌的丈夫,既要養育家庭又要籌措醫藥費,生活捉襟見肘。

  這些是美國社會的縮影,也是在貧富差距破百倍的台灣,可能發生於你我身上的故事。普立茲獎得主大衛‧K‧謝普勒,繼描寫以巴衝突的《受傷的靈魂》、美國種族歧視的《陌生人的國度》後,花費數年時光、採訪十多個家庭,生動地記錄了窮忙族的故事。四十年的記者資歷,讓謝普勒在描寫貧窮問題時,能夠一針見血地指出政策與體制的弊病之處,以及窮忙者的個人困境。他對窮忙族充滿關懷,寫下「任何辛勤工作的人都不應該是貧窮的,」為了理解貧窮,他深入勞動世界,勾勒出貧忙族背後教育、醫療、家庭、心理、薪資結構、居住品質的失能,以及社會體制對於貧窮者的不友善。

  與市面上其他描述貧窮的書相較,《窮忙》並不單記述貧窮者的困境,為了充分理解貧窮的每個成因,謝普勒同時採訪了企業家、經營者、教育體系中的老師,以及與窮忙族共處的醫生,解開貧窮既有個人因素也有社會因素的真相。本書以紀實角度勾勒出窮忙族的故事,書中沒有任何虛假人物,我們因而能透過一篇篇故事貫穿窮忙族的困境與心靈,突破對貧窮的單一想像。

  在人們普遍相信「努力致富」的現在,《窮忙》打破了「美國夢」,讓大眾直視社會黑暗,理解到只有當我們願意正視貧窮問題,看清環節,才能真正迎來脫貧的時代。

名人推薦語

  「幾百年來,人人都談著美國夢,這三個字彷彿定義了美國,也定義了一個自由的資本主義世界。但《窮忙》卻打破了「人人平等有機會」這樣的美國神話,本書從『收到退稅』這麼一個令人開心的開頭,逐步談起窮人在環環相逼,弱弱相殘中的生活。讀來只有『絕望』感。這不是發生在第三世界國家的徒然無力,而是一個民主開放社會的層層陷落,於是難以視之遙遠,它宛若近身在旁。是難以翻轉的結構,或者如書名副題所言,Invisible in America,只是隱形,假裝看不見而已。在諸多世代不公、階級不平等的感嘆中,或許我們都該讀一讀這本剖解當代美國社會──其實也是解剖我們自己的書。」──阿潑  文字工作者

  「作為最大的移民國家,「美國夢」(American Dream)一直是各地移民投奔這塊夢土的理由:自由、平等、各憑本事。美國榮耀個人主義,應許階級流動。然而如今,不僅階級流動僵化,個人主義價值觀更使人們傾向怪罪窮人自己不努力。
在《窮忙》中,作者謝普勒大量而深入地訪談投入勞動市場的窮人們,他並不輕率歸因,而是全面地呈現與分析個案的真實處境,亦擴及每個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報導倫理嚴謹。

  本書出版後五年,美國便爆發了『對抗1%超級富豪』的占領華爾街運動,並蔓延多國。身處貧富差距同樣日益擴大的台灣,這本書讀來切身,更深具反思價值。」──劉美妤  《眉角雜誌》副總編輯

  「一本非常重要的書……不只每個國會議員要讀,每個有投票權的公民也都該讀。」《華盛頓郵報書評世界》(The Washington Post Book World)

  「時而敏銳時而令人痛徹心肺……鮮明刻劃了窮忙族的奮鬥,只為了取得穩定而報酬合理的工作。」《書評》(Commentary)

  「洞見深刻、感動人心……謝普勒的文字優雅無比,捕捉了窮忙族所承受的重大挫敗,少有人能與之匹敵。」
《國家雜誌》(The Nation)

  「樂見的一本重要著作……無論是心理、個人、社會等層面,謝普勒都設法看到了貧窮的各環節,並檢視這些因素如何產生關聯……書中有許多能讓各黨派都好好思考的內容。」《西雅圖時報》(The Seattle Times)

關懷推薦

  作家  房慧真
  文字工作者  阿潑
  《眉角雜誌》副總編輯  劉美妤
  中山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萬毓澤
  作家  盧郁佳
  台大社會系教授  藍佩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作者說明

前言 在貧窮邊緣
第一章 金錢與金錢的背面
第二章 努力工作是行不通的
第三章 將第三世界引進美國
第四章 充滿恥辱的收割季
第五章 令人畏懼的工作場所
第六章 父的罪行
第七章 溫暖的親情
第八章 身體與心靈
第九章  懷抱夢想
第十章 工作行得通
第十一章 能力與決心
後記
參考書目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對於大部分我在這本書裡面寫到的人來說,憤怒是一種奢扯,他們精疲力竭、苦苦掙扎,薪資無法讓他們遠離貧窮,改善生活,而生活也反過來困住了他們,常用來描述他們的詞彙「窮忙」,根本是個矛盾的修辭,在美國,任何辛勤工作的人都不應該是貧窮的。

  一九九七年,這個國家的繁榮扶搖直上,我開始著手找出那些被拋在後面的勞動人口,我在華盛頓特區的黑人社區裡面找到他們,在新罕布夏州的白人城鎮裡、在克利夫蘭和芝加哥的工廠跟就業培訓中心裡、在阿克倫和洛杉磯的住宅計畫裡、在波士頓和巴爾的摩的營養不良門診裡、在加州的血汗工廠裡、在北卡羅萊納州的農地裡。

  我的目的是要在他們允許的範圍內,盡可能地徹底檢視他們的生活,解開導致他們個別困境的錯綜複雜的因果關係,有些人我只見過一、兩次,有些到目前為止則追蹤了五、六年,我反覆地聯絡他們,隨著經濟繁榮的崩潰與衰退的來臨,他們經歷了升遷與破產、結婚又離婚,家裡多了新生兒,也有人去世。

  國家經濟的起起落落,對這些人沒有多大的影響,不管景氣是好壞,他們都過得很辛苦,有些人身陷令人麻痺的抑鬱中,逆來順受、無助失意,用卡爾.桑德堡(Carl Sandburg)的話來說,他們「疲於希望,空於夢想」,不過其他人則自豪地受到夢想與決心的驅使,相信工作的力量。他們很少為自己的處境感到憤怒,當怒氣浮現時,往往不當發洩在自己的配偶、小孩或是同事身上,他們通常不會怪老闆、政府、國家,或是富裕階層,儘管他們大可合情合理地這麼做,但他們通常會責怪自己,有時候,這麼做確實也沒錯。

  我花費幾年的光陰訪談十二次、十五次、二十次甚至是更多,因此我得喜歡這些人才行,所以我支持他們,這一點毫無疑問;但是我得試著用清楚的眼光去看待他們,並且不帶意識形態。事實上,堅定的保守派與激切的自由派都會為書中種種貧窮有所觸動,至少我希望能夠如此,因為我所發現的事實,並不符合任何人提出的政治議題,我想要挑戰並且瓦解經年累月在光譜兩端的假設。

  這個主題非常牽動情緒,直抵美國人對自己信仰的核心,因此我懇請你們,假如碰上了艱難的事實也請繼續讀下去,吸收這些生命中所有的矛盾,化為更廣的見解。如果想在這些問題上有所進展的話,我們就必須要超越黨派政治。

  其實,透過探討那些勉強活在聯邦政府官方貧窮線的人來檢視貧窮,似乎有點奇怪,因此這些家庭大部分都是如此,他們棲身於更廣的地帶,以現有的定義難以界定;但正因為這樣,他們很顯眼,因為企圖逃離困境時,我們能夠清楚看到他們必須跨越的障礙,從貧窮的邊緣,我們可以清楚地看見貧窮的最深處。

  「貧窮」不是一個令人滿意的詞彙,因為貧窮不只是一個類別,不能光用政府的年收入限額來描述。在現實生活中,那是一個沒有標記的區域,沿著逐漸寬闊地區,這片艱困區比社會上的一般認知更為廣大。事實上,有更多比官方認定為「窮人」的人因貧窮相關的煩惱而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因此,我使用「窮人」這個詞並不像統計學家那樣,我盡可能以應有的、不精確的方式來使用這個詞,指的是最底層的經濟能力,加上隨之而來的所有問題。

  要充分討論勞動的窮人,就一定得談到他們的雇主,所以企業家和經營者也會出現在書裡,他們從廉價的勞動力中獲利,或是奮力經營著自己的生意;除此之外,這趟旅程中也遇見了教師、醫生等專業人士,大家都試著想要有所改變。

  雖然我沒有想過要在人口統計上有代表性,但書中大部分的窮忙族都是女性,就像全國大部分的勞動人口一樣,未婚單親,她們通常背負著低收入和扶養青少年的高需求,我描寫的大部分人都是美國公民,但是也有一些移民,有合法也有非法的,他們的勞動力對於國家成長與安適至關重要。

  這裡有黑人、白人、亞洲裔、西語裔。貧窮在美國不分民族,沒有種族的界線,大多數非裔美國人就讀的是次級公立學校,在那裡他們更容易碰上障礙,許多人都居住在破敗的社區,他們仍舊得忍受刻板印象和種族歧視,尤其是在他們試圖脫離體力勞動工作,爭取管理職位時。殘餘的奴隸制度尚未消散,美國長久以來的種族偏見,仍使得黑人占低收入戶中較高的比率。然而貧窮也包括了許多共同的困境,折磨著所有種族的人,勞動世界底層的白人,儘管不必經歷全部黑人所承受的困難,卻也遭受不少阻礙,我的上一本書《陌生人的國度》(A Country of Strangers)裡寫過了黑白種族的分歧,現在我要將角度轉移到貧窮是如何作用的,橫跨種族界線,廣為存在。

  本書中沒有合成的人物,我完全拒絕這種做法,每個人物都是真實的,如果有人要求不透露全名,我就不指名道姓,在第一次提到的時候用引號加註化名,或是用隨機挑選的姓氏第一個字母代替。

  至於那些願意透露真名的人,我要感謝他們,我太太黛比,利用她身為教師與社工的能力,為我開拓眼界,釐清複雜的教養問題,她在我的手稿上增修,豐富了我的報導,在我採訪回來以後,幫助我了解這些故事,敦促我反覆思考所見所聞;我的兩個孩子蘿拉與麥可,都是文采優美的作家,也是敏銳的觀察者,他們的建議大大提升了這份稿子的水準,因為有他們,這本書變得更好;我的大兒子強納森讀了潤飾過的版本,提出許多有幫助的看法。

  很多人花時間幫我,書中沒提到或是沒能充分致謝的人包括了:大衛.埃里森,他既是我的朋友,也是前新罕布夏州的議員,為我介紹了該州的反貧窮工作者,也對手稿提出了建議;蘿貝卡.根特斯、司徒南西、鮑伯.奧爾科特,他們向新英格蘭的窮人伸出援手;洪羅伊與維多.納羅帶領著他們有效率的組織,幫助在洛杉磯的韓裔及拉美裔工人;我的表姐瑪麗亞.沃契柯夫斯基是服裝設計師兼製造商,為我敞開大門,帶我了解這個行業的經濟情況;洛杉磯就業服務中心的莫霓卡.戴維斯(、羅笛斯.卡斯楚和理查.凱因斯;華盛頓首岩浸信教堂的牧師李察.柯賓;「人人有飯吃」(SOME Center for Employment Training,SOME)就業培訓中心的主任詹姆士.貝奎斯;還聰敏敬業的年輕小兒科醫生約書亞.沙弗斯,對本書手稿提供了意見,也讓我有管道能採訪波士頓醫療中心的臨床及研究人員;波士頓醫療中心的黛博拉.法蘭克醫生以及巴瑞.祖克曼醫生;巴爾的摩成長與營養診療中心的主任莫林.布萊克;德拉瓦大學的關.布朗;阿克倫基督教女青年會日間照顧中心的主任南希.賴斯;克利夫蘭就業培訓中心的主管瑪莉.拉波特;堪薩斯市地方投資委員會的布蘭特.宣德梅;阿克倫的校長安東尼.馬拉諾與華盛頓特區的校長西奧多.辛頓,這兩位都有很敏銳的洞察力;還有我在洛杉磯訪問韓國移民時,擔任口譯的朱麗雅.宋。

  我的經紀人艾斯特.紐伯格從計畫一開始就熱切地鼓勵我,我的編輯喬納森.西格熱情地接受了我的成果,並且給予最有益的建議,他們是我最感謝的兩個人。

  如果說這是一本短篇故事集,那麼裡面有角色、有情節,甚至還有些家庭悲劇與孤寂的英雄主義,但是這裡沒有高潮,故事也沒有結局,生活就這麼繼續下去、無解。
 

大衛.謝普勒
 
前言  在貧窮邊緣

疲於希望,空於夢想──卡爾.桑德堡(Carl Sandburg)


  洗車工沒有自己的車子,負責整理已兌現支票的銀行職員,戶頭裡只有不到三美元,編輯醫學教科書的女員工,已經十年沒有看過牙醫了。

  這是被遺忘的美國,在勞動世界的底層,數以百萬計的人活在繁榮的陰影之中。在貧窮與安樂的暮光裡,無論你是富是貧,還是中產階級,每天都會遇到他們:他們為你送上大麥克漢堡,在沃爾瑪超市(Wal──Mart)幫你找到商品,為你收成食糧,替你打掃辦公室,幫你縫製衣服,在加州的工廠裡,他們包裝燈泡,之後會裝在你小孩的腳踏車上,在新罕布夏州的工廠裡,他們組裝壁紙的樣本,讓你在裝潢時可以參考。

  他們各自面臨的困境形塑了他們的樣子,有些人正要擺脫福利救助、吸毒成癮、無家可歸,有些人則一輩子都陷於低薪工作中,有些人的孩子營養不良,有些遭到性侵,有些人住在搖搖欲墜的房子裡,造成孩子罹患氣喘,並因此缺課,有些青少年甚至沒有所需的眼鏡,連黑板都看不清楚。

  這本書就是關於他們其中一些人的故事,他們的家人、他們的夢想、他們個人的失敗,還有比他們更失敗的國家。儘管美國享受著前所未有的富裕,低收入的事實卻考驗著美國式的、宣稱勤奮工作就可解決貧困的信仰。有些人覺得工作行得通,有些人卻發現這行不通,在高要求、低薪水的工作之間來來去去,許多人只能勉強搆到官方貧窮線以上,岌岌可危的瀕臨於貧窮邊緣。那些對於富裕家庭來說可能只是有點不方便的問題──車子出了點小問題、身體微恙、孩子沒人照顧──對窮人來說卻是危機,因為這有可能讓他們的飯碗不保。他們耗盡一切,毫無存款,總是積欠帳單,銀行戶頭裡少得可憐,或是根本一無所有;因此比起那些生活更為安穩的美國人,他們得要付出更多的費用和更高的利息。就算經濟穩健,許多人還是在邊緣掙扎,永遠脫離不了現況;而經濟衰退的時候,他們向後倒滑,往絕境而去。

  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因為聯邦福利改革提出的時間限制和工作要求,因而被推入困境。改革實行於一九九六年經濟蓬勃發展之際,許多接受社會福利的人都很讚賞,認為此舉可以幫助他們擺脫仰賴他人的沉悶世界,踏入活躍的職場文化,充滿挑戰與希望。有些人說他們有了自信,得到孩子的敬重,那些夠幸運或是有天賦的人,踏上職業之梯,職位越來越高,收入越來越好;但是有更多的人,收入仍舊微薄,生活水準依然沒有改善,他們還是存不了錢,沒有像樣的醫療保險,不能搬去好一點的社區,也不能把孩子送去承諾前途看好的學校就讀。這些人是被遺忘的美國人,只有從社福名單上被除名的時候,才會有人注意到他們的存在,苦苦在工作中掙扎的時候,他們就從國家的雷達上消失了。

  擺脫貧窮、遠離貧窮似乎需要完美的陣容以及天時地利的條件,先決條件包括了全副的技術、好的起薪、有升遷機會的工作,但還需要目標明確、勇敢與自尊、沒有欠下大筆債務、沒生病也沒毒癮、家庭功能健全、朋友誠實正直,還有私人或政府機構必要的協助。這一系列條件要是出現任何缺口,麻煩就會接踵而來,因為你窮,就表示你沒辦法保護自己。不如這樣比喻,假如你打四分衛,但是不要帶頭盔、不要墊肩、沒訓練沒經驗,前方是一排體重只有四十五公斤左右的隊友,弱不禁風,沒有金錢幫襯,沒受過更廣泛的世界的訓練,對於腐敗社會的威脅誘惑毫無防備,貧窮的男男女女就這麼一次又一次地遭到解雇──挨了揍,鼻青臉腫,連連慘敗。要是這種周而復始的失敗中出現了某次例外,那就會被稱做是美國夢的實現。

  在文化上,美國不太確定貧窮的成因,因此也不知道該如何解決,美國神話仍然認定即使出身貧寒,人人都有機會獲得幸福。我們希望那是真的,無論真假,也很欣慰看到那些美夢成真的例子。十九世紀作家霍雷蕭.阿爾傑(Horatio Alger)的作品我們已經不再讀了,不過他的名字卻成了白手起家的同義詞,他筆下的角色都能透過勤懇工作致富,經典的移民故事依然能夠觸動美國人的心,儘管這個國家長久以來一直嫌惡著那些來到「金色大門」之外的「不幸渣滓」,就像自由女神像下方所銘刻的文字所述。即使厭惡大量湧入的移民,我們仍舊陶醉在這樣崇高的說法中,只要努力不懈地工作、謹慎節儉,就能從一個貧困的難民脫胎換骨,成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小布希總統親口說出了這個神話,他在即將上任的政府首次高層任命中,安排了兩名黑人、一名西語裔跟兩名女性,被問到這樣安排是否想表達某些訊息,「當然,」這位總統當選人回答道:「在美國,只要努力工作,在人生中做出正確的決定,任何人都可以實現目標。」

  這種神話有其價值,替這個國家跟每位居民都設定了嚴苛的標準,國家必須努力,成為傳說中的機運之地,居民必須奮鬥,好好利用這些機會,這樣的理想激發了民權運動、向貧窮宣戰,還有持續不斷的追尋,想找到方法緩解富裕中依然存在的窘迫。但是美國神話也提供了怪罪的藉口,在清教徒的傳統中,努力工作不只是實際需要,也是道德要求,不努力就是道德敗壞,嚴苛的邏輯決定了冷酷的判斷:如果一個人的勤奮工作能夠帶來成功、如果工作是一種美德、如果社會上每一個人都可以藉由工作得到成功,那麼失敗的人,就是不夠努力。市場是公平的最終裁判,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低薪是工人的錯,因為那只不過是反映出他的勞動價值低。在美國的氛圍之下,貧窮總是帶有一股原罪的氣息,二○○三年三月,CNN主播茱蒂.伍德拉夫(Judy Woodruff)在主持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辯論時,問艾倫.凱斯(Alan Keyes)為何認為道德每況愈下,明明某些道德指標都進步了,她指出:犯罪率下降、未婚生子減少、靠社會福利的人數也變少了。顯然社會褔利是道德敗壞程度的指標。

  還有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美國反神話,認為社會必須要為個人的貧窮負起大部分的責任,種族歧視和經濟富裕的階級,造成貧困社區的種種症狀,學校不好、選擇有限,貧窮的孩子被迫犯罪、吸毒,只能從事收入微薄、沒什麼未來可言的工作,個人淪為龐大力量的受害者,自己無法掌控,包括了貪婪追求利潤的企業,只會剝削勞動力。

  一九六二年,麥可.哈寧頓(Michael Harrington)在他的《另一個美國》(The Other America)書中,生動地描述了這種美國反神話,喚醒了當時被富裕蒙蔽雙眼的國家,廣闊的「隱形之地」上的窮人眾生相,一揭露就令人感到震驚不已。這本書催生了詹森(Lyndon B. Johnson)的向貧窮宣戰,不過詹森的宣戰從來沒能夠真正讓這個國家動起來,也算不上什麼勝利。

  五十年後,我們在經濟上有了成就,但是貧富之間的差距卻拉大了,收入最高的百分之十的人,資產淨值平均為一百五十八萬九千美元,而收入最低百分之二十五的人,則是負四千九百美元,也就是說,他們的負債還比收入多。比起日本、香港、以色列、加拿大,以及所有西歐的主要國家來說,美國人的預期壽命比較低,嬰兒死亡率比較高。然而把這一切付諸文字加以討論,卻沒有解決,大家就更不容易感到驚訝,再也不憤怒了,無動於衷,因此更難有所行動。

  事實上,人並沒有辦法輕易用美國神話或是反神話來歸納,這本書裡的每一個人,既非無助也非萬能,而是介於個人與社會責任兩極之間,落在光譜上的各種不同位置。每個人的生活都是混合而成的產物,決定錯誤、運氣不佳、無法選擇的前途,或者因為出身和境遇等意外斷絕道路。很難說人的貧困跟他們的不智之舉沒有絲毫關聯──輟學、未婚生子、嗑藥、工作總是遲到,也很難說人的行為跟他們與生俱來的條件沒有絲毫關聯,父母教養不當、教育程度不佳、居住環境糟糕,觸目所及看不見任何未來的可能性。

  該如何定義個人在自身貧困中所扮演的角色,已經成為社會褔利及其他社會政策中的爭論,但很少有人能夠肯定地回答,即使在具體的個案中也一樣。比起富人,窮人比較無法掌握私人的決定,更難自外於冷酷的政府機器,在這個科技與競爭的瘋狂世界裡,窮人更沒有辦法敏捷地避開重重危機,他們的個人錯誤會帶來更嚴重的後果,個人成就得卻只會得到更少的回報。個人與公眾之間的互動如此錯綜複雜,諸如就業培訓這類協助要想奏效,就必須針對個人需求量身打造才行,內容不只要包括使用電腦與操作車床這類「硬技能」,還得包括與同儕互動、樂意服從命令等「軟技能」,要能夠處理多年逆境所累積的怒氣。就業培訓人員發現,屢經失敗的人──在學校裡、戀情中、工作上──要等到明白自己有能力追求成功,才有辦法成功。要擺脫貧困,他們必須學會純熟地控制自己的情緒與雙手。

  離開貧窮不是拿出護照,跨越邊境這麼簡單的事情,赤貧與安適之間有一道寬廣的爭議領土,這條通道的距離,對每個人來說都不一樣,「安穩的生活就是可以用一份薪水付清房租──不用存兩個星期的錢才付得起一個月的房租」,泰隆.皮克斯利說道。他是個年約五十歲的削瘦男人,住在華盛頓特區,來自困苦的生活,白天打零工,還吸食海洛英。他的要求特別低,「我不想靠打零工籌錢,」他直截了當地說道,「我想住得舒服點,就算只是一間十英呎平方大小的房間也好,在一個月內,我可以用薪水付清所有的帳單,我不必存什麼錢,對我來說,過得舒服不必非得要有儲蓄帳戶才行。」

  在這樣富裕的國家裡,大部分人的胃口都比泰隆.皮克斯利來得大,廣告無所不在,電視幾乎永遠開著,許多美國人學會了把想要變成需要,「當你住在社會住宅裡,你媽媽領著社會救助金,如果有五、六個或者七、八個小孩一起長大,你這輩子想要的東西就數不清了;但是你卻什麼都沒有。」法蘭克.狄可森解釋著,他是一名工友,靠販毒在華盛頓獲得他過去沒能得到的東西,「你有小孩,他們想要漂亮的球鞋跟外套,帶著六、七個孩子,靠社會救助金的媽媽可沒辦法供得起,他們要怎麼樣才能得到這些東西呢?也許年紀越來越大,他們越想要得到好東西,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找上毒品。沒錯,你只要出門、交易,就可以得到你需要的東西,車子、公寓、衣服。」法蘭克.狄可森在監獄裡待了三年,不過他跟妻子也在馬里蘭郊區買了一棟房子,用的是他販毒賺來的錢。

  因此貧窮並沒有一種適用的簡單定義,可以是絕對的貧窮──買不起基本生活必需品;也可以是相對的貧窮──負擔不起普及的生活方式。能夠以通用的標準來衡量,也可以用不同的指標來看待,就連字典也沒有共識,「缺少或匱乏維持生計的方法,」其中一本字典如此斷然定義,「缺少物質需求或安穩生活的方法,」另一本字典說道,「一個人缺少普遍或社會可接受的金錢數量或財產,」第三本字點如是說(粗體為作者所加)。

  以全球或歷史的標準來看,許多美國人認定的貧窮都是奢侈的,住在鄉村的俄國人就算買不起車子,家裡沒有中央空調,也不會被認為很窮,但是住在鄉村的美國人會如此認為;越南的農夫就算只用水牛犁田、徒手灌溉,住在茅草屋裡,也不會被認為很窮,但是北卡羅萊納州的農夫會,因為他得用手採收黃瓜,一箱才賺一美元,只能住在破爛的拖車裡。這世界上大部分的窮人,都會被環繞在美國窮人周圍的公寓、電話、電視機、自來水、衣服,還有其他種種便利設施給弄得眼花撩亂,但是這並不代表窮人不窮,也不代表處於貧困邊緣的人,並不是真的站在懸崖邊上。

  「美國的窮人在香港或是十六世紀也許不算窮,但在此時此地的美國,他們是窮人,」麥可.哈寧頓(Michael Harrington)在香港經濟攀升之前寫道,「他們得不到這個國家之中其他人享有的一切,然而社會只要有決心,是可以供給的。他們活在邊緣,像個圈外人。他們看著富裕美國的電影,讀著富裕美國的雜誌,這些全都告訴他們,他們是自己國家裡的放逐者……當你有一碗飯可吃,而社會上其他人只能吃到半碗,這可能是代表你的成就與才智,也能夠激勵人採取行動,實現自我潛能;但社會上其他人有著精緻均衡的飲食,而你只有五碗飯可吃,這就是悲劇了。」

  的確,在富有的國家裡當一名窮人,要比在貧窮的國家裡當一名窮人難受多了,因為在貧窮中求生的技能,在美國幾乎已經消失了。去河內的貧民窟看看,你會發現孩子用瓶棍和生鏽的腳踏車內圈發明了很多遊戲;然而去洛杉磯的貧民窟看看,你會發現孩子都很依賴塑膠玩具跟電子遊樂器。住在柬埔寨的時候,我兒子邁可對於家裡原本要扔掉的東西修一修就好了,這樣的獨具匠心驚嘆不已,那是我們在金邊的時候,他的電視遙控器壞了,只花了一美金就在街角找人修好了。

  在美國,聯邦政府對貧窮的定義很簡單:二○一一年,有一名成人與三名孩子的家庭,年收入若是低於兩萬兩千一百一十三美元,就算貧窮。這個數字相當於一個人每年工作滿五十二周,每周四十個小時,時薪十美元又六十三分,或是比聯邦政府的最低工資多三美元又三十八分。一九九○年代之際,經濟擴展、收入提高,官方貧窮率降低,十年之內,從一九九三年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點一,降低到百分之十一點三,接著在後續的經濟衰退中微幅上升,二○○三年達到百分之十二點五,二○○六年百分之十二點三,二○一一年百分之十五點二。

  不過這些數字會產生誤導,聯邦政府所界定的貧窮線,遠遠低於像樣的生活所需,因為人口統計局採用的仍然是一九六四年時,由社會安全局所設計的基本公式,之後的幾年間只經過四次略微修改。貧窮線所設定的貧窮,大約是「基本溫飽」(thrifty food basket)所需的三倍,這樣的計算得自於一九五五年的消費模式,當時一般家庭約有三分之一的收入用在食物上,時至今日,情況早已不同,一般家庭花在食物上的預算大約只有十分之一,但政府還是繼續把「基本溫飽」所需乘以三,只根據通貨膨脹調整,無視於將近半個世紀以來的生活型態急劇變化。

  這樣的結果粉飾了現實,低估了那些照理該被歸類為貧窮的人口數量。人口統計局和國家科學院正在測試更精準的公式,會考慮到食、衣、住以及水電費等等的實際成本,按照這樣的計算方法,收入會包括現行沒有計算在內的福利,像是糧票、住宅補貼、燃料補助、學校營養午餐,生活成本則包括了現在忽略掉的費用,例如照顧孩童、醫療支出、健保費、社會安全薪資稅。這些五花八門的公式在一九九八年開始實施,貧窮人口增加了百分之三,官方數據從三千四百五十萬人增加到四千兩百四十萬人。依據二○一一年公布的《補充貧窮衡量標準》(The Supplemental Poverty Measure),貧窮率從百分之十五點二上升至百分之十六,這樣的改變據推測能讓更多家庭有資格申請與他們貧窮程度相關的福利,其中某些項目,包括兒童健康保險在內,已經涵蓋了貧窮線百分之一百五十或百分之兩百的家庭。

  就算採用了這些修正過的方法來計算貧窮,還是只能反映出一個家庭短時間內狀況的剪影,在這幀快照裡,動態的起伏不見了,只衡量本年度的收支,不考慮資產與負債。這些公式忽略了過去,而過去往往是現在的沉重負擔,很多人換了工作衝出貧窮線,卻發現學貸、車貸,還有以前信用卡的驚人高利息,把他們的錢全都吃掉了,他們並沒有過得比從前好。

  窮人或近乎貧窮的人被問到貧窮的定義時,他們講的不只是皮夾裡有多少錢,而是腦子裡或心裡想些什麼,「絕望,」新罕布夏州一名十五歲的女孩說。

  「不是絕望,而是無助」,洛杉磯的一個男人說道,「我幹嘛要起床呢?永遠沒人會雇用我,因為看看我穿的是什麼。事實上,我高中都沒唸完,我是黑人、棕人還是黃種人,我在拖車裡長大的。」

  「那是一種心境,」華盛頓特區的一個男人說,「我相信精神狀態比物質重要很多。」

  「我很富有,」一個女人說,她剛找到一份操作影印機的工作,讓她擺脫了貧窮,「不只是物質上的東西,這是因為我知道我是誰,現在要往哪裡去。」

  另一名女人原本在中產階級家庭中長大,之後落入貧窮,她慶幸自己擁有「文化資本」,指的是她對書本、音樂、理念的愛好,還有她與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一點也不窮,我們擁有許多財富,」她說道,「我們不覺得自己窮,只有在沒錢看醫生或修車的時候才會覺得窮。」

  對每個家庭來說,貧窮的組成都是部分經濟因素、部分心理因素、部分個人因素、部分社會因素,部分過去影響、部分現在狀況,每個問題都會擴大其他的影響,全部緊緊相連。一個逆轉就會造成連鎖反應,導致結果與初衷大相逕庭。破舊的公寓可能會加重孩子的氣喘,導致需要叫救護車,造成一張付不起的醫療帳單,於是毀了信用紀錄,讓汽車貸款利率飆升,逼得他們只好買一台不可靠的二手車。做母親的因此無法準時上工,升遷與賺錢的能力受限,她只好繼續窩在破爛的房子裡。在第一章你就會看到這樣一名女性,如果把她跟其他貧窮的勞工父母個別的問題加在一起,這些問題所構成整體,會比部分問題的總和還要來更嚴重。

  因此,多數窮忙者所面臨的問題都交織在本書的大部分章節中,每一章則會分別著重在貧窮的某一方面。在關於工作的那一章裡面,你會看到為人父母的故事,在討論到健康議題的時候,你會看到住宅的問題,如果把個別問題獨立出來,像在實驗室裡抽取毒素那樣,既不真實也沒有意義,這些問題大多相倚相存,彼此之間的化學反應讓整體效果更為惡化。

  如果問題環環相扣,那麼解決方法一定也是如此,只有工作是不夠的,只有醫療保險是不夠的,只有良好的住宅是不夠的,可靠的交通運輸、謹慎的家庭收支預算、有效的養育方法、有效的學校教育,單獨達成任何一項都是不夠的,沒有哪項改變能夠獨自幫助勞工脫離貧窮邊緣,只有全面兼顧,國家才能履行其承諾。

  第一步是要看見問題,而首當其衝的問題就是我們對這些人視若無睹,那些有工作卻仍然過著貧窮日子的人,融入在我們熟悉的景色當中,因而受到忽視。他們構成了隱形而沉默的美國,分析師一個不留意就忽略掉了,「我們現在都住在郊區,不住市中心了,」科羅拉多大學的教授麥可.高登斯坦(Michael Goldstein)宣稱,他在美國公共電視台上解釋,為何沃爾沃斯超市(Woolworth’s)在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上,取代了沃爾瑪超市。

  美國公共廣播電台的提姆.布魯克(Tim Brookes),曾經針對電影院裡定價過高的爆米花,發表過一篇措辭詼諧的言論,他氣不過一小袋爆米花竟然要價五美元,於是調查了實際的成本。據他計算,他拿到那袋五又四分之一盎司的爆米花,在超市裡賣二十三點七一八五美分,不過戲院經理買一整袋五十磅重只要十六點五美分,他慷慨地把爆米花的電費算五美分、紙袋一美分,總成本等於二十二點五美分,扣掉營業稅,利潤是四點零七五美元,或者是百分之一千八百一十一。

  顯然這家戲院很有概念,他們不請任何員工,因為布魯克完全沒有提到櫃檯後面有人,他們微不足道的薪水不會影響暴利,因此也不在他的計算範圍之內。那些製作爆米花的人、那些把爆米花裝袋再遞給他然後收錢的人,一定是穿了隱形斗篷,就連公共廣播電台的編輯,似乎也沒有注意到他們。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他們被看見。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


ISBN:9789571367187
叢書系列:文化思潮
規格:平裝/384頁/17x22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報導文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

ISBN:9789571367187
叢書系列:文化思潮
規格:平裝/384頁/17x22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報導文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3215?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窮人 不平等的審判: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告訴你,為何司法判決還是這麼不公平 階級世代: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釣愚:操縱與欺騙的經濟學 販賣懷疑的人:從吸菸、DDT到全球暖化,一小群科學家如何掩蓋真相 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耶魯人類學家的曼哈頓上東區臥底觀察 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工廠人:一個家具工廠如何力抗中國廉價傾銷,挽救地方小鎮的命運 如何豢養一隻奴隸:古羅馬管理學聖經 窮人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販賣懷疑的人:從吸菸、DDT到全球暖化,一小群科學家如何掩蓋真相 階級世代: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 一顆頭顱的歷史:從戰場到博物館,從劊子手到外科醫師,探索人類對頭顱的恐懼與迷戀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恨意、精神分析與羅夏克墨漬測驗:紐倫堡審判以來犯罪心理研究的演變(Anatomy of Malice: The Enigma of the Nazi War Criminals)~推薦!

作者:喬爾.丁斯戴爾
原文作者:Joel Dimsdale
譯者:張馨方,李之年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6/08/04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00元

ISBN:9789864770649
叢書系列:漫遊歷史
規格:平裝/368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心理學>實例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恨意、精神分析與羅夏克墨漬測驗:紐倫堡審判以來犯罪心理研究的演變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喬爾.丁斯戴爾(Joel Dimsdale)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精神病學系知名榮譽教授及研究學者。

譯者簡介

張馨方


  政大阿語系畢,英國愛丁堡翻譯研究碩士。專職譯者,熱愛旅行與翻譯,渴望在文字藝術中持續成長。

李之年

  成功大學外文系畢,英國愛丁堡大學心理語言學碩士。譯有《香奈兒的秘密情人》、《藍道佛王國:出售魔法王國-成交!》、《沙娜拉創世紀III:神化之子》、《律師男孩》、《拿鍋鏟的男人:21位作家、主廚的烹飪歷險記》等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恨意、精神分析與羅夏克墨漬測驗:紐倫堡審判以來犯罪心理研究的演變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人性本惡?或環境是讓人犯下惡行的最大原因?
猶太大屠殺的主謀者,生來就是精神病態?
又或者,他們的心理狀態跟你我並無不同?

  隨著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同盟國於紐倫堡召開國際軍事法庭,將納粹戰犯的種種罪行公諸於世。審判期間,為了評估戰犯的心理狀態是否適合受審,精神病學家道格拉斯.凱利與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吉爾伯特受命探索納粹首領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為何下令殘殺六百萬名無辜的猶太民眾。
 
  除了透過密集的精神評估面談、智力測驗,兩人不約而同應用了當時屬尖端技術、可評估受測者精神狀態的羅夏克墨漬測驗。儘管如此,兩人卻做出了天差地別的結論,甚至在大審結束後,為了搶先出版羅夏克墨漬測驗結果鬧得沸沸揚揚,最後反而使得測驗結果埋沒了數十年。這些結果究竟揭露了哪些訊息?

  凱利認為,這些納粹分子不過是純粹有道德瑕疵的平凡人,殘暴的作為只是因應當時局勢而生,任何正常人在相同的情境下,都可能做出同樣的暴行。吉爾伯特卻認為,這些戰犯是非我族類,才會對猶太人懷有異常恨意,簡言之,他們是泯滅人性、天生邪惡的魔鬼,可歸入精神病理中的特殊「類別」。為何兩名專家的意見如此不同?究竟誰對誰錯?

  在本書中,擁有數十年精神分析經驗的丁斯戴爾博士,將以當代的角度剖析戰犯心理,檢視「恨意」的各種樣貌,重新解讀佚失七十年的羅夏克墨漬測驗紀錄。他也將透過自紐倫堡審判以來有大幅突破的精神病學(精神病態定義的演變)、社會心理學(如漢娜.鄂蘭的「平凡的邪惡」、米爾格倫的權威服從實驗、達利及拉丹內的「旁觀者的冷漠」、金巴多的史丹佛監獄實驗)和神經學研究(大腦損傷、神經傳導物質缺乏),討論做出惡行之人究竟是「大腦天生異常」,或純粹是「受到環境驅使」。

  針對策動屠殺的政府領袖深度研究,這是歷史上的第一次,本書是對犯罪心理學發展與二次世界大戰相關歷史有興趣的讀者,不容錯過的好書。

名人推薦
 
  當代精神醫學大師 歐文.亞隆 好評推薦

  本書對於納粹戰犯的審判過程有著精湛的描繪,書寫出色、研究縝密,生動敘說了紐倫堡審判、納粹戰犯及參與其中的心理分析師,是一本相當吸引人的著作。──歐文.亞隆(Irvin Yalom),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

  這是一個悲慘又懸疑的故事,探究納粹戰犯與其他人是否有著本質上的相同,抑或是根本上的迥異。這本書敘事精闢、引人入勝,重新檢視人類絕不能遺忘的一段歷史,並意圖洞察何為人性的核心問題。──T.M.拉赫曼恩(T.M. Luhrmann),《當上帝回答:美國福音教派與上帝的關係》(When God Talks Back: Understanding the American Evangelical Relationship With God)作者

  這段穿透納粹首領邪惡心靈的迷人旅程中,作者以備受尊崇的大屠殺學者身分,探究恨意的本質,令人讀來愛不釋手。──湯瑪士.威斯(Thomas Wise),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醫學博士

  這本書令人興奮又驚豔,以精采的敘事探索納粹掌權者的各種人格。作者丁斯戴爾完美統整了這些罪犯的背景和故事,帶領讀者探究精神病學與心理醫學懸而未解的挑戰,也思索心理分析師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溫佛瑞德.里夫(Winfried Rief),德國馬爾堡大學教授

  二次世界大戰尚未結束前,精神病學與心理學專家便一直試圖了解納粹首領的內心世界。丁斯戴爾以嶄新的角度看待人類的邪惡天性,以及我們試著想去解讀的意圖。這是一本不容錯過的著作。──西蒙.威斯利(Simon Wessely),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教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恨意、精神分析與羅夏克墨漬測驗:紐倫堡審判以來犯罪心理研究的演變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作者序 始於沃土與血淚交織的土地
主要人物表
引言

第一部 紐倫堡審判序幕
第一章 猶太屠殺和其他種族屠殺有何差別?
第二章 紐倫堡審判前的拘禁

第二部 紐倫堡審判
第三章 紐倫堡審判:戰犯何去何從?
第四章 納粹戰犯與精神分析師

第三部 仇恨的面貌
第五章 被告羅伯特.萊伊:「畸形的大腦」
第六章 被告赫曼.戈林:「貌似和善無害的精神病患」
第七章 被告尤利烏斯.施特萊徹:「壞蛋」
第八章 被告魯道夫.赫斯:「瘋到無可救藥」

第四部 紐倫堡審判終曲:羅夏克墨漬測驗之爭
第九章 水火不容的搭擋
第十章 羅夏克墨漬測驗透露的訊息?
第十一章 如連續體的惡:社會心理學家的觀點
第十二章 自成一格之惡:與「他者」照面

總結

注解
致謝辭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恨意、精神分析與羅夏克墨漬測驗:紐倫堡審判以來犯罪心理研究的演變


ISBN:9789864770649
叢書系列:漫遊歷史
規格:平裝/368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心理學>實例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恨意、精神分析與羅夏克墨漬測驗:紐倫堡審判以來犯罪心理研究的演變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引言
 
若欲創建國家並為之立法,首先須認定人性本惡,且一旦有機可乘,便立即顯露其惡之本性。──尼可羅.馬基維利(Niccolò Machiavelli),《君主論》(The Prince
 
好人袖手旁觀,為邪惡致勝之道。──出自艾德蒙.柏克(Edmund Burke)
 
仇恨從何而來?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同盟國擬定各種處置納粹戰犯的方式,將這些罪罰作為德國除納粹化的重要手段。其次,他們希望藉戰爭罪刑的審判行殺雞儆猴之效,防止未來再有國家領袖發動戰爭和大屠殺。
 
除了這些目的之外,外界也極欲了解是什麼樣的人能夠操縱德國走入如此殘暴的發展時期。矛盾的是,許多納粹領袖都受過西方高等教育浸濡,但他們究竟為何會如此喪盡天良?
 
「研究」這些領袖並非紐倫堡審判開宗明義的目的,而是一波來勢洶洶的暗潮。審判的重點不在於「誰犯罪?」,而是「他們為何犯罪?」及「他們如何狠得下心?」。審判假設這些戰犯是禽獸,是一種可以透過仔細研究揭露和證實其泯滅人性的「生物」。各大報刊報導許多犯罪研究理論,而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爭相說明釋疑。儘管如此,少部分輿論指出,納粹戰犯只是體現了人性本惡。此外,精神病學、神經科學和心理學領域的學者也對納粹戰犯的行為提出不同看法,並出乎意料地試圖蒐集資料以證實自己的假設。某流派主張,「戰犯的行為反映其腦部功能受損」,一個流派認為「是嚴重的精神混亂所致」,另一派則聲稱戰犯
只是「做了錯誤選擇的正常人」。
 
這些納粹戰犯怎麼能犯下如此慘絕人寰的罪行?他們是否有精神上的疾病?是否因為失去理智、得了妄想症、患有精神病,或具有虐待傾向才殺人?無數的學者專家根據自身對於社會本質和個人行為的看法,為這些犯罪行為提出解釋。其中,多位學者透過研究大量的歷史檔案而提出建設性的見解,但也有少數專家直接與戰犯進行訪談,深究那些相對於第三政權(The Third Reich)領袖的底層士兵的內心世界。
 
我們在試著解析納粹戰犯的行為同時,會面臨一個巨大盲點,也就是領袖本身。我們與領袖的屬下進行訪談,他們宣稱自己只是納粹帝國機制中的小齒輪而已。當然,我們都是社會體制的一環,受到許多力量所影響,但當中某些人從齒輪進化為更大的轉輪。為了因應「代理需求」(意即責任),就有人必須晉升至政府中的高等職位,而這些人正是在紐倫堡接受審判的納粹分子。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恨意、精神分析與羅夏克墨漬測驗:紐倫堡審判以來犯罪心理研究的演變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恨意、精神分析與羅夏克墨漬測驗:紐倫堡審判以來犯罪心理研究的演變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恨意、精神分析與羅夏克墨漬測驗:紐倫堡審判以來犯罪心理研究的演變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恨意、精神分析與羅夏克墨漬測驗:紐倫堡審判以來犯罪心理研究的演變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恨意、精神分析與羅夏克墨漬測驗:紐倫堡審判以來犯罪心理研究的演變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恨意、精神分析與羅夏克墨漬測驗:紐倫堡審判以來犯罪心理研究的演變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恨意、精神分析與羅夏克墨漬測驗:紐倫堡審判以來犯罪心理研究的演變

ISBN:9789864770649
叢書系列:漫遊歷史
規格:平裝/368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心理學>實例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恨意、精神分析與羅夏克墨漬測驗:紐倫堡審判以來犯罪心理研究的演變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3241?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不平等的審判: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告訴你,為何司法判決還是這麼不公平 天生變態:一個擁有變態大腦的天才科學家 恐懼密碼:為什麼我們總是怕黑、怕鬼、怕獨處? 論殺戮:什麼是殺人行為的本質? 我和殺人魔相處的那一年:精神科醫師與真實世界的人魔面對面、教人大開眼界的黑暗實錄 台灣精神醫療的開拓者:葉英□傳記 為何上班這麼累?其實是你心累:心理學家的職場觀察 暴力犯罪的大腦檔案:從神經犯罪學探究惡行的生物根源,慎思以治療取代懲罰的未來防治計畫 路西法效應:在善惡的邊緣了解人性(修訂版) 不完美的正義:司法審判中的苦難與救贖 恐懼密碼:為什麼我們總是怕黑、怕鬼、怕獨處? 我和殺人魔相處的那一年:精神科醫師與真實世界的人魔面對面、教人大開眼界的黑暗實錄 論殺戮:什麼是殺人行為的本質? 大腦簡史:生物經過四十億年的演化,大腦是否已經超脫自私基因的掌控? 窮人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豢養一隻奴隸:古羅馬管理學聖經(How to Manage Your Slaves)~推薦!

作者:馬庫斯.希多尼斯.傅可斯/作,傑利.透納/評註
原文作者:Marcus Sidonius Falx,Jerry Toner
譯者:筆鹿工作室
出版社:智富
出版日期:2016/08/03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60元

ISBN:9789866151965
叢書系列:Story
規格:平裝/256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世界史地>地區史>歐洲地區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文化人類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如何豢養一隻奴隸:古羅馬管理學聖經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馬庫斯.希多尼斯.傅可斯 Marcus Sidonius Falx


  羅馬貴族出身,家族累世豢養奴隸後代。在羅馬軍團服役,光榮退伍,退休後回鄉管理巨大的莊園。他將時間分成兩半,一部份管理坎帕尼亞和阿非利加省的殷實家產,另一部份監督位於埃斯奎利諾山,俯瞰羅馬城的豪華別墅。傅可斯的觀點強硬,令人難以接受,他卻拒絕承認自己的錯誤。為了使自己的書更易於一般非羅馬讀者所接受,他聘請傑利.透納博士,劍橋大學邱吉爾學院古羅馬文學研究主任,將指示化為文本,面對奴隸這個令人不快的主題,提供讀者一個深入認識的機會。

評著/傑利.透納 Jerry Toner

  傑利.透納博士,英國劍橋大學邱吉爾學院古羅馬文學研究主任,研究以古羅馬社會與文化歷史為主。

專文導讀者簡介

翁嘉聲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專任教授,專業領域為希臘羅馬古典文明以及古代教會史。譯有《歷史  羅馬帝國的崛起》、《世界大戰:20世紀的衝突與西方的沒落》、《羅馬的崛起:西方史上最偉大帝國的建立》、《漢尼拔與坎奈的幽靈:羅馬共和最黑暗的時刻》等書。

瑪麗.畢爾德 Mary Beard

  英國劍橋大學古典文學講座教授兼紐納姆學院院士,也是倫敦泰晤士報文學增刊的古典學版編輯,並在該報網站撰寫相關部落格A Don's Life。她常在媒體露面,言談立論有時具爭議性,因此有「英國最著名的古典學家」之稱。著述甚多,探討古典文化及當代對古典文化的理解,已出版書籍包括《赫莉森的創見》、《希臘羅馬古典藝術》、《帕德嫩神廟》,由於傑出貢獻於2013年獲OBE大英帝國勳章,2016獲英國牛津大學博德利圖書館頒贈Bodley Medal榮譽獎章。

譯者簡介

筆鹿工作室


  多年中英翻譯經驗。僑居美國後回台,作品曾獲新聞局小太陽獎。翻譯作品涵蓋生活、健康、科學類,近作為《食物酵素的奇蹟》、《快樂寶寶好好睡,新手爸媽不崩潰!》、《世界的故事》等。

  deardemore@gmail.com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如何豢養一隻奴隸:古羅馬管理學聖經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擔任主人是一門科學,
控制奴隸,與在社會中擔任領導者,兩者是相同的。

  2015經濟學人年度好書

  奴隸是工具,但該如何管理工具,使自己達到最大利益?
  羅馬貴族傅可斯,家族擁有數不清的奴隸,
  他將向我們現代人展示,
  羅馬貴族購買、訓練、處罰奴隸的方式。

  從奴隸時代洞見現代社會
  ◆一定要有獎懲制度,給予福利可提升奴隸的士氣
  ◆明確的責任制,加入競爭因素,防止奴隸偷懶
  ◆奴隸是資產,可以適度鞭策,但別打死他們
  ◆讓奴隸結婚,奴隸的家人就是你的人質

  古羅馬是一個移民的國際大都市,
  現代資本社會的雛形,在古羅馬時代就已建立,
  奴隸與主人,就像現代的勞工與企業,
  看羅馬時代的貴族如何管理奴隸,
  你會發現,身處21世紀的我們,其實尚未脫離奴隸時代。

專文導讀

  「本書另闢歷史「擬真」(verisimilitude)蹊徑,不再只遵循那近乎「綁標」的特定學術規範。因此我們可以放下對嚴肅學術的心防,放心閱讀這虛擬奴隸主那些既現實、但又充滿反諷的說詞。」──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專任教授 翁嘉聲

  「傅可斯的洞見,確實呈現羅馬帝國生活的基本樣貌。若本書出版在兩千年前,必會榮登管理排行榜首。而其觀點至今是否依然幫助我們管理「員工」?現代的「工資奴隸」與以前的「奴隸」有何不同?」──世界著名古典學權威教授 瑪麗.畢爾德Mary Beard

好評推薦

  社會議題作家 nagee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專任教授  楊肅献

  「從歷史人物的第一人稱視角了解當代制度與文化,以現今眼光看來既怪誕可笑又殘酷得毛骨悚然,每章節後的今人評點都是點睛之筆,知識、趣味滿載,絕對是我本年度看  過最特別的書之一。」――知名Youtuber 囧星人

  「發人深省……寫作筆調令人既感到受到高深教育,又如此殘酷……透納博士的歷史和評論,呈現了現代文明如何建立於骯髒的架構之上。」――出版人周刊

  「集合誘惑、傲慢、殘酷於一書……專研古羅馬文學的透納博士,精巧地創造了馬庫斯.希多尼斯.傅可斯此一虛構人物,告訴讀者,古羅馬貴族如何購買、豢養、訓練奴隸。」――紐約客雜誌

  「令人手不釋卷……透納博士借鑒塞內加、小普林尼以及古羅馬編年史,創造了一位高貴富有的奴隸主人形象,他得意洋洋、聰明,卻充滿嘲諷。」――彭博Bloomberg.com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如何豢養一隻奴隸:古羅馬管理學聖經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推薦序 翁嘉聲
推薦序 瑪莉‧畢爾德
奴隸主記事 馬庫斯˙希多尼斯˙傅可斯
評註者序 傑利‧透納
序 文 我是主人
第一章 如何購買奴隸
第二章 如何使奴隸鞠躬盡瘁
第三章 性與奴隸
第四章 好奴隸是怎樣煉成的?
第五章 奴隸的處罰
第六章 唯有酷刑奏效之時
第七章 娛樂與競技
第八章 牢記斯巴達克斯!
第九章 奴隸重獲自由
第十章 自由民的問題
第十一章 基督徒和他們的奴隸
結語 再會!
深入閱讀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如何豢養一隻奴隸:古羅馬管理學聖經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專文導讀

  如果在古代地中海世界,看到遠遠走來的陌生人,心中最先浮現的問題可能會是:「這個人是奴隸嗎?」在古代世界要如何對待一個人,端賴他的法律身份。但誰是奴隸呢?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認為古希臘人因為有理性,天生自由,理當統治沒理性的野蠻人,所以野蠻人接受奴役是最合理且對他最好的安排。奴隸制度是自然而然,十分適合奴隸。但那些必須為別人工作來換取報酬以謀生的人,在工作期間暫時淪為雇主的奴隸。古希臘人沒有勞動神聖的想法。
 
  古羅馬人接受這樣的邏輯,藉由壓榨奴隸過著「閒暇且尊嚴」(otium cum dignitate)的人生,但更還實際些。希臘人解放的奴隸只能成為外僑,沒有公民權,導致希臘城邦公民戰士數量始終有限,維持小國寡民格局。羅馬立國時雖也只是一介城邦,但廣邀被其征服的民族來分享公民權,甚至讓奴隸解放後成為公民,促成極大的社會流動;任何無法明確回溯世系的羅馬公民,都可能有個曾是奴隸的祖先。這些新血輪注入到羅馬對外動員擴張時所需的人力資源庫,造就橫跨地中海世界的大帝國。羅馬才是真正的民族大熔爐。
 
  不列顛在皇帝克勞迪烏斯(Claudius)統治時被納入帝國版圖之內,接受文明洗禮,因此根據穿越時空的原則,不列顛劍橋學者傑利.透納(Terry Toner)淪為富有羅馬公民傅可斯(Falx)四百位奴隸之一,專事聽寫傳抄。身懷此技的奴隸十分珍貴,因為許多古代作家著作等身,經常是作家主人口述,再由此等人接力潤飾定稿。但傅可斯是虛擬的奴隸主,而透納自己透過文學VR技術,根據羅馬共和到晚期帝國超過七百年有關奴隸的資料庫,聽寫代書羅馬人如何管理奴隸。故事從主人傅可斯招待日耳曼特使開始:來客訝異他竟然嚴厲處罰只犯小錯的奴隸,傅可斯才驚覺奴隸制度原來是帝國文明所獨特,決定詳細交代這偉大的文明成就:從如何擔任主人、對奴隸的心態、如何挑選購買、訓練獎懲、管理防範,到奴隸如何看待自己人生處境及所懷前景等。最後傅可斯還一提基督徒如何看待奴隸,結論是:異教徒和基督徒在這方面無甚差別。他知道羅馬奴隸的命運大不同,端賴種種變數,但經常都是奴隸無法掌握,因此從激烈抗拒到別無選擇地逆來順受。這些討論構成羅馬奴隸面面觀。但透納在每章結束後,會取下VR頭罩,暫時離開羅馬時代,以現代人立場評論他虛擬主人的觀點,並交代例證的史料根據。
 
  雖說這手冊定稿於凱撒遭暗殺前一天,但正如虛擬世界,輕易縱橫數百年、數千里,而羅馬法律在這期間多所變化,且因地制宜,曾被視為合理的行為,在另個時代地方卻是非法;不同文類論述也對奴隸狀態提出不同觀照,更讓傅可斯的觀點難以一致。例如法律規定對奴隸要刑求取供,因為奴隸沒有理性,只能以暴力從肉體強行取出證詞,但斯多葛主義卻強調凡人皆有理性,心靈都是自由,鼓勵羅馬人要善待奴隸。但哲學家這種強調肉體束縛無礙心靈自由,豈不也鼓勵大家各安其位,默許自己勞動力被剝奪,因此間接維護奴隸制度的存在?難怪斯多葛主義是鞏固現狀的帝國御用哲學!
 
  儘管這些,透納透過他虛擬主人很全面地展露羅馬奴隸的面貌,而其中說法如果經常彼此抵觸,那是因為奴隸問題原本就十分複雜。另外,這本書另闢歷史「擬真」(verisimilitude)蹊徑,不再只遵循那近乎「綁標」的特定學術規範。因此我們可以放下對嚴肅學術的心防,放心閱讀這虛擬奴隸主那些既現實、但又充滿反諷的說詞,但最後仍然收穫豐富,也得到許多反思機會,想想自己如何對待那些在我們周圍從事4D(Dirty、Difficult、Dangerous)工作、但也「低」薪的人,無論他們是本勞或是外勞,包括出版社永遠超時工作的編輯。


翁嘉聲
二○一六年七月四日
 
專文導讀

  我從來沒有遇見過馬庫斯.希多尼斯.傅可斯(Marcus Sidonius Falx)本人,但我知道他是何種人物。羅馬世界有很多人和他一樣,擁有大批奴隸,這些人終其一生幾乎沒思考過什麼是奴隸制度,他們認為奴隸完全是正常的,是社會階級的自然組成。然而,羅馬人對於奴隸,的確有獨到的想法:要如何控制奴隸,怎樣在親友面前炫耀。聰明的主人(包括本書的傅可斯)實際上可能會有點嚇人,由於他們擔心奴隸會在背後做壞事,在古羅馬文化中數不清的戰役,造就了一個響亮的口號:「所有奴隸都是敵人」,深植於傅可斯心中。而就在惡名昭彰的尼祿皇帝統治時期,有個羅馬財閥被他的400個家奴殺死。這個消息使傅可斯輾轉難眠,後面你會看到,他因此把自己所有家奴全部殺死,以示警告。
我有點驚訝的是,傅可斯和透納兩個人如此惺惺相惜,傅可斯是貴族階級,而透納的家族(透納曾經透漏過)則受到英國名門壓迫的階級(「很久以前一座愛爾蘭的馬鈴薯田」有人曾經告訴我)。

  我猜,儘管兩者各有不同的國家政府,但正是由於他們的共通點,傅可斯和透納才會一拍即合。當然,有些主人與傅可斯截然不同,成千上萬的小商人和工匠,家裡只有一兩個奴隸,這些奴隸後來有很多被釋放,無論是男是女,許多還與他們原來的主人結婚。即使是傅可斯的階級,裡面也有一些得到賞識的奴隸助手,衣食優渥,過得比自由的羅馬窮人更好,不必在碼頭過著一天算一天的勞力生活,或是在古羅馬廣場賣花,賺取微薄的收入。有趣的是,其中有些自由窮人還為了那些被殺死的400名奴隸走上街頭,示威抗議(嚴格的法律)處罰。然而傅可斯卻只重視如何利用大批奴隸的勞力。

  對我們現代人來說,想要了解古羅馬奴隸、自由窮人和曾經身為奴隸者,三者之間的關係層面(當時對他們也很難了解)並不容易。但我們可從本書中得到一些吉光片羽,知道羅馬有錢人家對於平凡奴隸工的想法;傅可斯是我們最可靠的資源之一,指導我們認識羅馬人如何視「奴隸管理」為優良傳統。閱讀本書的讀者,每一位都將能分享傅可斯的智慧,受益匪淺,他真是我們學習的好對象。

  值得慶幸的是,世界不斷在進步。但傅可斯的文字可提供一種真實的洞見,確實呈現羅馬帝國生活的基本樣貌。若本書出版在兩千年前,必會榮登管理排行榜首。現代的讀者儘管難以控制偏見,但在輕鬆愉快的詞藻掩飾之下,或許會發現傅可斯不全然是個壞人,至少以當時的標準來說。

  然而傅可斯也伸手指向我們。部份他的洞見,至今是否依然幫助我們管理「員工」?我們是否確知,現代的「工資奴隸」與以前的「奴隸」有何不同?而我們與羅馬人又有何差異?

瑪麗.畢爾德
劍橋,2013年10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如何豢養一隻奴隸:古羅馬管理學聖經


ISBN:9789866151965
叢書系列:Story
規格:平裝/256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世界史地>地區史>歐洲地區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文化人類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如何豢養一隻奴隸:古羅馬管理學聖經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序文

我是主人
 
幾個月前,在我別墅的花園裡,發生了一件值得注意的事。這事件很奇怪,發人深省,因而引導我寫下這本書。當時我正在招待一位日耳曼族客人,說得精確些,他來自阿蘭族。可能你很疑惑,為何高階級分子如我,要招待一個可悲的野蠻人,但他並不是一個普通的日耳曼人,他是一位王子,到我們偉大的羅馬城來訪,擔任晉見皇帝的大使。由於我們偉大領袖厭倦無關緊要的閒聊,以及只有小門小戶才感興趣的話題,特別要求我,在外國訪客回到自己家鄉的爛泥巴坑以前,先住在我家。
 
我們當時在我別墅後院一起閒逛,我正以簡單的拉丁文向客人解釋,廣大花壇裡的各種大理石雕像,是代表神話中的哪一位英雄,以免他聽不懂。然後,事情就發生了。由於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雕像上,沒有注意到小路上躺著一把鋤頭。我一腳踩到金屬頭,木柄瞬間彈起來擊中我的小腿,我哭叫出聲,求救兼喊疼。有個奴隸站在附近,想必鋤頭是他的,他看見我痛得單腳跳,訕笑了一下。我當然怒不可遏,這個沒用的白痴,只不過是會說話的工具罷了,怎可嘲笑主人的不幸。我立刻叫管理人員。
 
「這個奴隸覺得腿受傷很有趣,打斷他的腿,看他笑不笑得出來!」
 
他的臉上頓時失去笑容,沒有人理會他的哀求,那是他應得的報應,管理人員帶著兩個強壯的隨從,把奴隸壓制在地上,後面一個人帶著一根沉重的鐵棍跑過來,高高舉起,正當此時,我的野蠻客人喊著:「不!」
 
我轉身面對他,看到他臉色蒼白,有如身上漂白的長袍。
 
「什麼事?」
 
他吞吞吐吐。我追問:
 
「當然,你也會這樣處置你的奴隸吧?」
 
「我們沒有奴隸。」他的回答出乎我意料之外。
 
想想看,一個社會竟然沒有奴隸!簡直匪夷所思!這樣的社會要如何運作?粗鄙的工作又有誰來做?不就是那些比最低階自由人還要低賤的奴隸嗎?你會怎麼處理戰爭中獲得的俘虜?你要如何展現你的財富?我的腦海裡翻騰著這些無數的問題,憤怒也隨之消散。
 
「主人,拜託,求求你……」奴隸悲慘地哭著。
 
「哦好吧……」
 
我示意警衛停止,改用木棍小懲大戒。我知道,我知道,我心太軟。但如今奴隸不過輕微冒犯,卻有太多主人不分青紅皂白,迅速了斷奴隸,實在太過殘忍。因此,我寧願先數到十再行動。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如何豢養一隻奴隸:古羅馬管理學聖經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如何豢養一隻奴隸:古羅馬管理學聖經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如何豢養一隻奴隸:古羅馬管理學聖經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如何豢養一隻奴隸:古羅馬管理學聖經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如何豢養一隻奴隸:古羅馬管理學聖經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如何豢養一隻奴隸:古羅馬管理學聖經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如何豢養一隻奴隸:古羅馬管理學聖經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如何豢養一隻奴隸:古羅馬管理學聖經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如何豢養一隻奴隸:古羅馬管理學聖經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如何豢養一隻奴隸:古羅馬管理學聖經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如何豢養一隻奴隸:古羅馬管理學聖經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如何豢養一隻奴隸:古羅馬管理學聖經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如何豢養一隻奴隸:古羅馬管理學聖經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如何豢養一隻奴隸:古羅馬管理學聖經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如何豢養一隻奴隸:古羅馬管理學聖經

ISBN:9789866151965
叢書系列:Story
規格:平裝/256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世界史地>地區史>歐洲地區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文化人類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如何豢養一隻奴隸:古羅馬管理學聖經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3997?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釣愚:操縱與欺騙的經濟學 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人類的故事(房龍經典名著,21世紀90章最新增訂) 窮人 思辨賽局:看穿局勢、創造優勢的策略智慧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 文案訓練手冊 閱讀世界美食史趣談 人類的故事(房龍經典名著,21世紀90章最新增訂) 窮人 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釣愚:操縱與欺騙的經濟學 為了活下去:脫北女孩朴研美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勇敢地為孩子改變:給台灣家長的一封長信[Yong Gan De Wei Hai Zi Gai Bian : Gei Tai Wan Jia Zhang De Yi...]~推薦!

作者:楊照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6/08/02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280元

ISBN:9789571367118
叢書系列:教養生活
規格:平裝/184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教育>概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勇敢地為孩子改變:給台灣家長的一封長信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曾任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總編輯、總主筆及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在News 98及Bravo 91.3主持電台節目,在「誠品講堂」、「趨勢講堂」、「敏隆講堂」、「93巷人文空間」開設長期課程。

  著有:長篇小說──《吹薩克斯風的革命者》、《大愛》、《暗巷迷夜》。中短篇小說集──《星星的末裔》、《黯魂》、《獨白》、《紅顏》、《往事追憶錄》、《背過身的瞬間》。散文──《軍旅札記》、《悲歡球場》、《場邊楊照》、《迷路的詩》、《Cafe Monday》、《新世紀散文家:楊照精選集》、《為了詩》、《故事效應》、《尋路青春》、《我想遇見你的人生:給女兒愛的書寫》。文學文化評論集──《流離觀點》、《文學的原像》、《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夢與灰燼》、《那些人那些故事》、《Taiwan Dreamer》、《知識分子的炫麗黃昏》、《問題年代》、《十年後的台灣》、《我的二十一世紀》、《在閱讀的密林中》、《理性的人》、《霧與畫:戰後台灣文學史散論》、《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想樂》、《想樂2》,與馬家輝和胡洪俠合著《對照記@1963:22個日常生活詞彙》《忽然懂了:對照記 @1963Ⅱ》。現代經典細讀系列──《還原演化論:重讀達爾文物種起源》、《頹廢、壓抑與昇華:解析夢的解析》、《永遠的少年:村上春樹與海邊的卡夫卡》、《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活著是為了說故事》、《推理之門由此進:推理的四門必修課》、《對決人生:解讀海明威》。

  Facebook
  楊照
  www.facebook.com/yangzhao1963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勇敢地為孩子改變:給台灣家長的一封長信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我們如果懦弱,孩子就得認命!
注定被錯誤的教育體制斲喪天賦,浪費生命!

  考上名校不等於擁有美好人生的入場券,
  考試占據、奪走的是孩子生命成長的機會!
  家長如果不能改變排名競爭的心態,
  勇敢地跳脫從自家小孩利益思考教育問題,
  什麼制度、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改變台灣的教育,
  再好的制度都會被錯誤的觀念扭曲!

  家長,別成為錯誤教育制度的幫兇!
  家長,你才是改變台灣教育的關鍵!
  教育影響的不只是你的孩子,
  也決定我們此刻和未來將活在什麼樣的社會!
  咬著牙,下個決心吧!
  就算我們的孩子注定來不及獲得正常教育體制的培養,
  我們都還是該有志氣地努力,
  替台灣未來出現正常的教育體制盡一份心!

  在《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中,楊照談及將女兒送去德國求學的心路歷程,但他從來都不相信、更不主張,將孩子送出國念書會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他真正想要指出的,是台灣錯誤的教育政策,讓台灣人只剩下兩種困境的選擇。一個是孩子要不被台灣的教育體制取消自我,將生命浪費在只能學得課本知識的考試上,另一個是得離開台灣,到異地忍受求學的孤獨與隔絕?

  台灣為什麼不存在一個最簡單、最正常的選擇,讓孩子可以在自己的社會裡,受到基本的家庭與群體保護,依照自己內在的天分、能力培養知識與技能?讓孩子可以在教育過程中學會如何成為一個公民,長大後依照他的知識與技能投入建構這個社會?

  台灣教育怎麼改?他認為,台灣教育要改得合理、設計出對的手段,培養民主社會需要的會思考成員,得要家長願意改變觀念、態度,明確地揚棄以考試、分數畸形扭曲教育成果的制度。更重要的是,唯有家長願意從公民立場,而不是自家小孩利益的立場,思考教育的公平性,衡量社會的利弊得失,教育才可能真正從根底改變。

  「我們的教育培養出來最堅固的立場,就是為分數而學、為名次而學、為升學而學、為求職謀生、升官發財而學!教育從頭到尾都是用強迫的,拿所有外在目的做為強迫手段,從來不曾為自己而學,為了享受知識與能力而學。……我們應該鼓勵孩子記取、追求任何知識或技能上的頂峰經驗,不是對別人炫耀,而是記在自己心中、身體裡,成為一輩子的力量,不會依賴外在標準看待自己,而這才是孩子一輩子受用的能力。」―― 楊照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勇敢地為孩子改變:給台灣家長的一封長信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出版序  一本遲到很久的書   余宜芳    
作者序  改變台灣教育得有狗吠火車的愚勇    楊照
   
觀念會扭曲制度,「教改」最先要改的是家長心態  
「說一套做一套」的教育無法教出正直、誠實的孩子   
看不見的代價才是問題的所在    
考試占據、奪走的是生命成長的機會    
弄清楚各階段的教育目的,才可能用對教育方法
大學和職校不該有高下之分,性向才是重點
有具思辨力的人才,才有具競爭力的產業
課綱不是課本,是學習的最低門檻
真正重要的是,無法量化的自我學習和自我表達能力
給老獨立師教學的自由,才能教出獨立思考的孩子
千篇一律的教法,改變不了任何人
別剝奪下一代為自己而學、享受知識的寶貴機會
透過疑問、探討、理解的知識,才能轉化為能力
別給答案,給有意思的問題
標準答案是思考最大的敵人
美好的社會建基於人民有看清問題全貌的思辨力
鼓勵孩子追求頂峰經驗,並內化為身體一輩子的力量
違心之論的作文,只會造就不相信理想的世代
沒有看過美好的人,不可能想要追求美好
不只發現孩子的天分,更要教他們懂得克服和補足自己的缺點
從公民立場,而非自家小孩的利益思考,教育才可能改變
不合理的教育只會培養出犬儒心態的人民
建立公民社會,得從教會孩子不從自我利益的角度看事情
穩固的民主建立在成熟的公民與法律教育上
讀「書」,而不只是文章,才能建立完整的表述能力
有音樂和美學素養的人,才可能組成美好的社會
讓旅行不只獵奇,而是美感與文化的學習之旅
有自我的人,才能對生活有熱情,對更好的社會有想像
真正享受、喜歡文化、藝術的人,才可能尊重、珍惜台灣文化
教育不只影響你的孩子,也決定我們活在什麼樣的社會
孩子成長中最迫切需要的,是認識世界有多大,意識到人的多樣性

附錄:《Baby Home》專訪楊照
我從孩子身上學到的,就是「尊重」有多難 張詩華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勇敢地為孩子改變:給台灣家長的一封長信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出版序

一本遲到太久的書
時報出版總編輯 余宜芳


  楊照大哥囑我為他的新書《勇敢地為孩子改變:給台灣家長的一封長信》作序,心中惶恐,卻只能遵命。因為,不論是前一本書《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或是這本新書,我都算是幕後「推手」(「黑手」更恰當也說不定)。有一天,我滿懷愧疚地向他道歉:「對不起,都是我害你被『罵』的。」其實我知道,身為公共知識份子,他所言所寫皆秉持信念而行,即使社會有不同看法,他絕對承受得起。
 
  去年拿到《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原稿,篇篇擲地有聲,但和主編討論良久,覺得不妨再增加一些「故事」,他曾陸續談到陪女兒李其叡赴德國念書的經驗,正是台灣教育很好的對照組,另外,國內關於德國技職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討論不少,中小學基礎教育的介紹卻付之闕如,其叡經驗太獨特,「您再寫多一點、更深入一點好嗎?」我們鼓起勇氣開口,他爽快答應,一口氣加寫兩萬多字的「德國經驗」。

  書出版後引起很大迴響,銷售很好,卻也有部分讀者誤解、誤讀,「難道對台灣教育失望的人,只剩送孩子出國念書這一條路嗎?」甚至有人酸話攻擊,「你的孩子已經脫離苦海,不再是台灣教育的『人質』, 當然可以大說特說風涼話,而我們呢?注定只能在台灣教育繼續受苦!」

  我認為很多誤解是受限於篇幅,無法關照到每個角度,「您何不再寫一本書,一次把話說清楚?把我們認為最本質的應該做到的,以及最不合理的議題一次說清楚講明白?」同時,我也誠實告之心中小小遺憾:「《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內容很好,但對於改變台灣教育,漏了一大塊,關於改變家長觀念的部分,書中說太少了。」

  是的,私下討論時,我們都認為,台灣教育真正的「關鍵痛點」在於家長觀念(或說普遍的社會認知),而非教育制度。台灣的教改之所以「失敗」,再怎麼想方設法去改變考試制度、評分方法、課程綱要,孩子一樣天天補習、一樣要把青春浪費在背誦無聊過時的內容,一樣在斤斤計較分數中斲傷志氣與襟懷,一樣為了荒謬的考試制度學會應付與做假。一切責任都要怪教育制度、學校老師和課程嗎?如果家長始終不能體認教育的本質,應該要尊重孩子天賦資質與興趣的差異,而非放在同一套標準衡量;如果家長始終順服不合理不公正的遊戲規則,希望孩子「吃苦當吃補」爭取好成績;如果家長只相信考試排名 ,只相信分數高,考上高好學校就代表好未來,我們的教育將永遠只是換湯不換藥,一代一代製造痛苦的學生,製造畢業就不再讀書、惰於思考的公民。

  楊照發起狠來,二個月內,一篇篇觀點犀利、說理澎派的文章出現在臉書專頁,有的轉載分享超過數千次,甚至引發媒體報導,這次,討論熱度更高了,簡直像台灣夏天一樣,熱度破表。我不認為楊照是因為我的「懇求」和「刺激」而一氣呵成,完全不必催稿就快速完成新書草稿,應該說,這些對教育本質的質疑與批判,在他心中不知已翻來覆去思考過多少回,終於在碰到引爆點時,迸一下炸開來,他暢所欲言,火力全開。於是,我們有了這本新書《勇敢地為孩子改變:給台灣家長的一封長信》,一本台灣早就需要的書,在我看來,這本書遲到太久了。

  接下來,請容我從家長經驗而非編輯立場,說說為什麼如此渴盼楊照這本新書。我是一個擁有一兒一女的母親,兩個孩子從小到大都念公立學校,唯一的差異是,他們曾在小五與小一被我帶到澳洲去念三年書,又在三年後的國二與小三時隨我回到台北,進入學區中小學就讀。當時,一個是中文只會寫自己名字的天真小男孩,一個是馬上要面對高中聯考的苦悶青春期少女。陪著兩個孩子渡過兩種文化兩種語言與兩種制度來回適應的痛苦。我想,自己應該有資格呼應楊照新書開宗明義就點出來的:讓孩子出國念書絕對不是容易的逃避之路,相反的,太多痛苦掙扎認同的問題了,要付出事先難以衡量和想像的代價。
 
  永遠記得那一天,小三的兒子放學後,拿回一本國字習字本和數學練習本,睜大眼睛問我:「媽媽,這是一個星期,還是一天的作業?」他聽老師的意思,應該是當天功課,但經驗告訴他:「不可能一天要寫這麼多啊!」過去三年,他在雪梨每週的功課就是一張A4影印紙,一面英文,一面數學。週一發,週五交回,下課後先去踢球或是練跆拳道,但每天要從學校借一本繪本或故事書回家讀,週末時間全是自己的。我摟摟這個快要哭出來的小男孩,想起當年剛到雪梨,他不會說英文,害怕交朋友,整整三個月,每節下課時間一個小朋友跑到校門口大樹下發呆,心中嘆了一口氣:「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沒有過不去的困難。」

  姐姐回來上國二,十月了,大家已經分好班上了一陣子課。老師介紹完她是「○○○是剛從雪梨回來念書,」接著,馬上是例行小考。那天,她國文課小考六十幾分,數學小考四十幾分,理化更差。考試成績差、沒有朋友,她天天上學一臉憂鬱。後來幾個同學主動伸出友誼之手,陪伴她上下學聊天適應環境,這對青春期孩子多麼重要!只不過,二、三個月過後,這些友善的同學卻又疏遠她,因為她們屬於成績不好的族群,發現女兒考試進步快,一下子跑到前段排名,不再將她納入友誼圈。班上原本成績好的學生這下子把她當競爭對手,成績不好的同學又認為非我族類。我非常心痛,我們的教育制度讓成績不好、分數不好的孩子,才十三、四歲,甚至更早就産生自卑感,被環境、甚至是自己貼上「我是不夠聰明、不夠用功的失敗者」標籤。這不是三十年前我們那一代「升學班」、「放牛班」嗎?現在雖然同一班,仍然涇渭分明,楚河漢界。

  女兒當然理解功課跟不上的痛苦,初到雪梨她十歲,中文讀完金庸,開始讀紅樓夢,英文相當於小學二年級,必須加強ESL課程,這對敏感自尊心強的孩子,實在也難為,三年過去了,功課完全不是問題,但朋友還是限於有相同移民背景的圈子,「異鄉」「邊緣」的認同痛苦從未消失。

  之後兩、三年,我只能鄉愿地「鼓勵」姐弟倆:「別的同學都是這樣熬過來的,我們一定也可以。既然選擇回台灣,我們就要努力,撐過來,你們的適應力一定會很強,到哪裡都能生存。」我說的是真心話,但讀完楊照新書,忍不住反思,為什麼當時我心中只有「離開」、「留下來和別人一樣一起忍耐煎熬」兩種選擇,從來沒有想過第三種答案:站出來,陪伴他們,爭取更合理更公平更重視個別差異的敎育質地。

  兒子畢竟還小,只要我不要求成績分數,不強迫他補習,慢慢按照他自己的節奏跟上了。女兒相較麻煩,高中聯考近在眼前,她想慢慢來也不行,國三時,她拿國文考卷一堆有關駢文對仗的題目問我:「考這些到底有什麼意義?我讀這些背這些到底有什麼意義?」我無言以對,因為完全認同這些是浪費生命的「無意義」。台灣的考試扼殺孩子的創意,讓他們在最有活力最有創造力的青春時光,花在在背誦一些無聊無用的資訊,而非培養對知識的熱忱。

  我很想一起開罵,卻怕一開口,她乾脆放棄算了。我或她,承擔得起「拒絕升學考試」的代價嗎?我是太懦弱的家長。我們懦弱,而孩子只好認命。許多事太過荒謬,想忘也忘不了。兒子考大學時,學測題目是「人間愉快」,顯然寫不好,國文成績大受影響,拿11級分。那知到了指考,作文「遠方」得超高分,國文成績整體大成長,高到進入大學後可申請免修國文。同一個十八歲男孩,怎可能四個月之內國文程度從學測十一級分飛躍到全國百分比排名前五%。我固然拿了余秋雨的書和古文觀止選篇譲他臨時抱佛腳,也不可能進步這樣快啊。

  實在寫太多、太長,我的這些感慨,任何一個關心孩子教育的家長,絕對可以說出更多的痛苦經驗。楊照曾經半開玩笑,他寫這本書,目的之一是提供渴求改變的家長當作「相罵本」:如果他們對台灣教育充滿疑惑,卻苦於缺乏清晰明確的思考脈絡,這本書或許稍有助益。

  我後悔當時沒有更勇敢,而楊照此書,雖然來得太晚,所幸,改變,永不嫌遲。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勇敢地為孩子改變:給台灣家長的一封長信


ISBN:9789571367118
叢書系列:教養生活
規格:平裝/184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教育>概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勇敢地為孩子改變:給台灣家長的一封長信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教育不只影響你的孩子,也決定我們活在什麼樣的社會
 
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書中,我部份記錄了女兒從台灣轉到德國求學的經驗,引來了兩個誤解,使我不得不說明。容我再說一次:我從來不覺得這個世界上有完美的教育體制,德國教育有其長處,當然也就會有其缺點。但德國教育的某些長處,卻最適合拿來對應燭照台灣教育的嚴重問題,我從頭到尾關心的,不是德國教育,而是台灣的教育。
 
還有,我從來不相信,更不可能主張,將孩子送出國去念書,會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我盡可能忠實地描述女兒在德國的辛苦掙扎,就是希望提醒一部份的家長:別拿「送出國」當自欺欺人的逃避,就算有能力有餘裕可以將孩子「送出國」,那都不是解決問題的萬靈丹。
 
這裡藏著一個非常普遍的盲點,會想將孩子「送出國」的家長,往往都對台灣的教育有了一定的看法,通常是失望的看法,強烈的動機是讓孩子離開台灣教育體制,有著這樣的心理,這種家長常常會理所當然認定「送出國」去的教育環境就一定比較好,不會、甚至不願意真正去探索、理解那究竟是一種什麼環境。因為先入為主的美化,他們也就不會認真地、誠實地面對,孩子進到那樣的教育環境中,會受到什麼樣的負面衝擊。
 
去美國念書,不是先把英文準備好就好了。還有,美國教育對美國孩子會有的效果,不必然就能產生在從台灣去的孩子身上。在台灣受教育,孩子是在群體中,作為群體的一份子成長,絕大部分的狀態與問題,都和群體裡的其他人一樣。但到美國或其他外國去受教育,孩子就是特殊的個人,沒有人能預見、能有把握他會遇到怎樣的挑戰、怎樣的困難。
 
我真正要說的,努力要指出的,是檢討我們怎麼會弄出這樣的痛苦局面來?一邊是台灣的教育體制,讓孩子在這個體制裡注定一定要浪費生命,成長學習最好的時光,卻逼他們只能學那麼少。現在正準備一個月後考「會考」的國三孩子,回頭看看,自己這一年來大概沒多學什麼吧?一整年的時間都耗在複習課本,準備考試,三年學那麼幾本破課本內容,不浪費嗎?如果可以不被課本內容限制,本來十二歲到十五歲的光陰,可以學多少知識或技能啊!

ISBN:9789571367118
叢書系列:教養生活
規格:平裝/184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教育>概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勇敢地為孩子改變:給台灣家長的一封長信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2435?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台灣教育的缺與盲 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現代詩完全手冊:為何讀詩、如何讀詩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人才,自造者 詩人的黃金存摺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優秀的綿羊:耶魯教授給20歲自己的一封信,如何打破教育體制的限制,活出自己的人生 1981光陰賊 人類的故事(房龍經典名著,21世紀90章最新增訂) 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台灣教育的缺與盲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窮人 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人才,自造者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觀光客的凝視3.0(The Tourist Gaze 3.0)~推薦!

作者:約翰‧厄里,約拿斯‧拉森
原文作者:John Urry,Jonas Larsen
譯者:黃宛瑜
出版社: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6/05/05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80元

ISBN:9789574456659
叢書系列:文化湯
規格:平裝/336頁/15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其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觀光客的凝視3.0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約翰‧厄里 John Urry

  於劍橋大學獲得社會學博士學位,曾任蘭卡斯特大學社會學系主任、社會科學院院長,以及英國皇家文藝協會研究員、社會科學研究院院士等。厄里現任蘭卡斯大學流動現象研究中心主任,近著包括:《流動的生活》(Mobile Lives, 2010)、《氣候變遷與社會》(Climate Change and Society, 2011)、《流動性:運輸與社會的新觀點》(Mobilities: New Perspectives on Transport and Society, 2012)、《超越石油的社會:石油的殘餘物及社會的未來》(Societies Beyond Oil: Oil Dregs and Social Futures, 2013)、《運送的距離:3D列印技術對運輸與社會的衝擊》(Freight Miles: The Impact of 3D Printing on Transport and Society, 2013)。
 
約拿斯拉森Jonas Larsen

  丹麥羅斯基勒大學地理學教授,研究主題包括:移動、觀光與媒體。專論經常發表、刊登於觀光、地理與移動現象的期刊,合著有:《展演觀光場所》(Performing Tourist Places, 2004)、《流動、網絡、地理》(Mobiities, Networks, Geographies, 2006)、《觀光、展演與日常:消費東方》(Tourism, Performance and the Everyday: Consuming the Orient, 2015)。
 
譯者簡介

黃宛瑜

  清華大學人類學碩士。專職譯者,譯作包括《歡迎光臨人類學》(合譯)、《想望台灣:文化想像中的小說、電影和國家》、《瑜珈墊上解剖書》、《我從哪裡來?》、《他方,在此處:遷居、逃難與邊界記事》等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觀光客的凝視3.0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回顧大眾觀光歷史及文化變遷
以視覺、展演、攝影、全球化等元素
探索二十一世紀觀光實踐及多元凝視
 
  旅行已是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呼朋引伴前往著名景點,拿相機、手機留下當地影像以證明到此一遊,或以背包客的身份獨自踏上旅程,進行獨一無二的探險與思考。不論哪種觀光,在此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什麼?真正「被看到」的是什麼?「看」與「被看」之間又產生什麼樣的關係?本書將觀光視作一種社會行為,審視其歷史發展及轉變,且不只從觀光客的角度出發,亦談及觀光地居民與「被凝視者」的行為與心理,呈現出觀光的「展演」特性。

  《觀光客的凝視3.0》增添全新觀點,帶入視覺、攝影及數位傳播等元素,與今日的觀光形態、文化及科技發展更緊密結合,以解析21世紀觀光的多元議題。厄里與拉森完整論述了觀光的起源、發展過程與未來,以及觀光客在異地的體驗,不管是進行深度探訪的旅人,或是只參與過團體行程的遊客,都能代入自身旅行經驗,獲得不同層面的知識與體會。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觀光客的凝視3.0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第二版序
第三版序
 
導讀  觀光、凝視與展演  葉秀燕
 
1 理論
觀光的重要性/理論取徑/移動世界

2 大眾觀光
英國海濱度假勝地的發展/「濱海的布拉福德」、海灘和度假小屋

3 經濟
福特主義和後福特主義/全球化/社會關係/觀光旅遊作為發展策略

4 在觀光凝視下工作
展演「服務」/餐飲這一行/彈性與移動

5 變遷的觀光文化
現代和後現代/媒體化觀光

6 地方、建築和設計
地方/為觀光凝視而設計/主題空間/歷史遺產/新「博物館」

7 視覺與攝影
視覺史/攝影的渴望與起源/柯達化/誘人的商業影像/攝影和觀光凝視/數位化和網絡化

8  展演
展演轉向/身體化凝視/凝視的社會關係/凝視與地方/展演觀光攝影

9  風險與未來
風險與危險/地位競爭/石油/氣候變遷/未來/杜拜
 
參考書目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觀光客的凝視3.0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第三版序

  觀光這個領域處於持續的流動狀態之中,而觀光的理論也需跟隨這樣的潮流,以捕捉時刻產生的改變。《觀光客的凝視》第三版大幅重組、重新思考且擴展了前兩版的內容,更適於二十一世紀的觀光研究者、觀光科系學生,以及旅遊行程的設計與規劃者閱讀。第三版對前兩版的內容作了許多更動,而約拿斯‧拉森作為共同作者,帶來全新的觀看角度。我們徹底更新了舊有章節,刪除已過時的資訊與研究,加入新的研究觀點與理論、概念等,也基於更多理論,思考「觀光客的凝視」這個概念,尤其是其「黑暗」面。三個新章節從以下幾個方面檢視觀光客的凝視:一、攝影與數位化;二、觀光理論與研究中對展演的分析;三、觀光產業帶來的風險,例如全球暖化、石油峰值等,阻礙了全球觀光客凝視的意願及未來。

  我們很感激在撰寫《觀光客的凝視》新版期間,從週遭人們獲得的靈感及幫助,特別要感謝以下幾位:Jørgen Ole Bærenholdt、Monika Büscher、Javier Caletrio、Beckie Coleman、Anne Cronin、Viv Cuthill、Monica Degen、Kingsley Dennis、Pennie Drinkalll、Tim Edensor、Michael Haldrup、Kevin Hannam、Allison Hui、Michael Hviid Jacobsen、Juliet Jain、Jennie Germann Molz、Mette Sandbye、Mimi Sheller、Rob Shields、David Tyfield、Amy Urry、Tom Urry、Sylvia Walby與Laura Watts。書中圖片由Amy Urry和我們兩個拍攝。


約翰‧厄里於蘭卡斯特
約拿斯‧拉森於羅斯基勒

導讀

觀光、凝視與展演


  2011年,筆者帶著兩位研究生出席在台灣舉行的「休閒、遊憩、觀光學術研討會暨國際論壇」,並發表以主客權力關係與展演消費相關之研究論文。茶鈙時間,資深的觀光管理教授很認真的向我抱怨說:「哎呀!都是你們這些社會學家把觀光弄得那麼複雜!你們的展演理論和我們的滿意度調查很不一樣!」一向直言的我,直覺回答:「啊,本來就不一樣,才要跨界對話,強化多元視域啊!」回到會場,繼續聆聽論文。一整天,的確,我的「觀光語言」和以管理為主的量化調查統計,真的完全不一樣。

  同年英國資深的社會學家John Urry 和年輕的丹麥地理學者Jonas Larsen共同出版 The Tourist Gaze 3.0。有別The Tourist Gaze(1990, 2002)前兩個版本,本書由單一作者變成兩位共同作者,展現了原作者Urry提攜後進的氣度與學術涵養。「3.0」巧思運用數位科技的語言更說明本書做為第三版的當代特殊性和知識意義。第三版刪除過時的資料與研究結果,加上地理學者對地方(place)和在地性(locality)的關注,分別從理論、大眾觀光、符號經濟、服務業者的情緒勞動、變遷的文化、地方、建築和設計等角度,來剖析觀光凝視,全新的三章內容論述並帶入視覺、攝影和數位化、展演和觀光凝視的關係,以及觀光的風險、負面的衝擊和未來趨勢,解析二十一世紀觀光不斷流變的現象與複雜多元的議題。

  結合Goffman (1959)的劇場社會學 (dramaturgical sociology) 和Thrift (2008)的非再現性理論 (non-representational theory) 的「展演轉向」 (performance turn),本書倡議觀光凝視即是展演,並檢視展演背後的複雜社會關係和流動的權力結構。此一研究取向,同時也直接回應學界一直以來對「觀光凝視」論述中忽略視覺以外的感官和身體經驗的批判,也點出凝視理論涉及的多重感官都具有展演性,並透過「做」(doing)觀光攝影和物質文化 (如相機、遊覽車、汽車、紀念品等),說明凝視體現的「混合」展演和每一種觀看方式背後的技術與連結的物質性。

  除了展演轉向,本書對於觀光中涉及的情緒政治與觀光趨勢也有豐富的討論。當代觀光發展首重體驗,服務展演對觀光旅遊的「滿意度」而言,就更顯得重要。體驗經濟中,觀光服務的勞動辛苦而繁重,勞力提供者的角色卻往往被低估,得不到應有的報酬和價值的肯定,且服務人員從事的情緒勞動,比如異化自己的情感,要求帶著「職業微笑」(choreographed smile) ,隱藏真正的感受等,一如隱而未見的「後台」,無疑展演了主/客間的權力位階、階級、族群和性別的差異政治。Urry 和Larsen (2011: 76-87)也指出,在「關鍵時刻」能迅速回應遊客的需求,殷勤款待,尤其在突發狀況降臨之際「就侵擾事端致上最深的歉意」的危機處理,解決問題的態度,是觀光服務業者能夠永續經營的重要關鍵。

  同時,網路的普及化,旅遊社群網站Web 2.0崛起,也帶動「網絡經濟」和「面對介面」(face-to-interface)的觀光衝擊和效益。從蒐集資料、廉價航空、購票規劃、預訂等提供各種旅遊服務並解決各項疑難雜症,搜尋引擎成了重要的行銷管道,具有無遠弗屆的影響力 (Urry & Larsen 2011, 55-60)。而「婉君」和「鄉民」的「電子口碑」(Electronic word-of-mouth)孕育出一種開放的線上參與文化,用戶彼此串連,他們不只被動瀏覽,更主動創造,編輯、更新、撰寫網誌、混製、張貼、回應、分享、展示、貼標籤等等,全部一手包辦。我們這才明白原來遊客也是觀光生產的一部分,遊客的線上展演與數位化的觀光影像,凸顯當代觀光與科技交織的多元現代性網絡,同時也展現出在地與全球「無國界」互動形構出的「虛擬」又「真實」的觀光文化。

  雖然大眾觀光活動的發展象徵旅遊的「民主化」(democratization),但本書也揭露觀光的負面影響,以及觀光衝擊效應引發諸多棘手又矛盾的問題。如非洲肯亞的生態「野生動物觀光」、墨西哥原住民族的「族群觀光」、澳門休閒遊憩的「博奕觀光」等等,都不是社會內部自然生成的活動,而是應運外部環境衝擊而生。觀光的發展,重構全球秩序,原屬邊陲的社會,隨著觀光流動的現代性,逐漸成為世界的「中心」,也讓我們重新思考在觀光消費的脈絡下,中心/邊陲、東方/西方、自然/文化、生產/消費,彼此交錯、揉雜的問題和持續變遷的轉向。

  過去三十年,中國從一個嚴格控管旅遊、遷徙的國家,變成世界上最舉足輕重的觀光重鎮。觀光雖可創造就業機會,但技術層級低下,地主國終究只是在複製殖民前朝的僕役角色,更招來「奴才培訓」(flunkey training)的批評 (引自 Crick, 1988: 46),也將付出龐大經濟、社會代價 (Urry & Larsen, 2011:73-74)。而近年全球到處趴趴走的「陸客現象」,更成了環球各地風景旅遊勝地最常見的文化地景與「獵景奇觀」。觀光無疑展演了中國跨國觀光的消費能力,中產階級陸客用高調的經濟資本及高科技電子資訊產品,不但凝視「全球他者」,更進一步消費、收集地方與國際商品,體現跨國觀光和消費文化的多重辯證關係。

  近年,全台的陸客倍增,成了台灣入境旅遊市場的主要來源,觀光局也預估2016年台灣將進入「千觀旅遊大國」,數字上看似「一片榮景」,然而觀光效益是否真的挹注到我國業者和在地社區,是值得產官學三方共同關注的議題。而因為觀光客帶來的交通、空氣、噪音、垃圾污染與生態環境的破壞,以及排擠效應、治安問題與潛在的風險等,更是政府在制定觀光政策與發展時,需要不斷謹慎評估與重新審思的重要課題。

  觀光產業不是單靠「經濟」和「管理」就能完全解釋得通,我們還須檢視社會、文化和環境變遷及權力政治等面向。筆者期待本書中文譯本的發行,可以讓觀光管理及其他學界的讀者,脈絡化凝視與展演的共通性與複雜性,理解觀光社會與文化地理學的雙重視角如何提供我們思考觀光、休閒、遊憩的現代意義,也思辨觀光研究展現的複雜意識形態、意義,以及各全球秩序之間的權力操作與在地的結構變遷。

  觀光,真的很複雜,一點也不簡單!謝謝 John Urry 從1999年的指導與啓發;The Tourist Gaze 3.0讓我的觀光研究有「機」可循。更謝謝書林出版社,找到認真的譯者――黃宛瑜,讓更多的讀者,可以看懂觀光社會的「語言」,了解「觀光、凝視與展演」的明白。

葉秀燕(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觀光客的凝視3.0


ISBN:9789574456659
叢書系列:文化湯
規格:平裝/336頁/15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其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觀光客的凝視3.0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第一章
理論
 
觀光的重要性
 
臨床醫學可能是第一門建立在凝視演練與判斷的科學……而人們也該用全新的方式安排醫學凝視(medical gaze)。首先,此種凝視不再是任何人都可以進行的事,必須由特定機構允許或認可的醫生執行……此外,醫學凝視不再遭受狹小的結構框架限制……應該要能捕捉到顏色、變異和細微的反常之處。
(Foucault, 1976:89)
 
本書探討的主題看起來怎樣也扯不上嚴肅的醫學領域和傅柯念茲在茲的醫學凝視。這是一本關於娛樂、度假與觀光之書,探討人們為什麼、以及用什麼方式暫時離開平常工作、居住之地。本書談論的是,人們花錢消費一些就某種意義上來說非必要的商品與服務;他們之所以願意掏錢消費,是因為這些商品和服務能帶來愉悅的經驗,有別於日常的例行公事。而且這類經驗起碼有一部分是要去凝視或觀看非比尋常的異地風光、地景或城鎮景觀。我們只要「出遊」,便滿懷好奇和興致觀看周遭事物。異地風光以我們能夠理解的方式與我們對話,至少我們預期它們應當如此。換言之,我們凝視著不期而遇的所有一切。這樣的一種凝視就像是醫學凝視,必須靠整個社會去安排和組織,使之系統化。當然,觀光凝視和醫療凝視完全是兩碼子事,因為觀光凝視不會只限由「某個機構支持和認可」的專業人士才能施行。不過就算要生產「非必要」的娛樂,也必須仰賴諸多專業人士幫忙建構和發展,好讓觀光客得以進行凝視的活動。
 
凝視此一概念凸顯了一件事:觀看的能力要靠後天學習,而所謂純潔、無暇的眼睛根本不存在。傅柯認為,醫學凝視看見的或者使人們看見的,不是事先早已存在、永遠「處在那兒」等著人去看的單純事實。醫療凝視毋寧是一門在語言和視覺上人為建構的知識領域。觀看(seeing)是人類雙眼的功能;凝視指的是「論述性決定」(discursive determinations),是社會建構而成的觀看或「視覺體制」(scopic regimes)。福斯特(H. Foster) 認為凝視意指「我們可以怎麼看,社會准許或影響我們用什麼方式看,還有我們自身如何看待這樣的觀看或當中的未見之事」(1988: ix)。倘若把視覺當作是天生自然的,或視為原子化個人(atomised individials)的產物,這樣就把視覺的社會、歷史本質,以及觀看的權力關係通通自然化了。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觀光客的凝視3.0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觀光客的凝視3.0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觀光客的凝視3.0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觀光客的凝視3.0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觀光客的凝視3.0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觀光客的凝視3.0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觀光客的凝視3.0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觀光客的凝視3.0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觀光客的凝視3.0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觀光客的凝視3.0

ISBN:9789574456659
叢書系列:文化湯
規格:平裝/336頁/15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文化研究>其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觀光客的凝視3.0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14084?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消費場所 文化觀光學 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經驗與理論的反思 文化觀光:觀光與文化遺產管理 意象地圖:閱讀圖像中的愛與憎(二版) 像史家一般閱讀:在課堂裡教歷史閱讀素養 知識臺灣:臺灣理論的可能性 思索阿邦.卡露斯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帶你挖掘「厚數據」,以人類學之眼洞悉人性,引領社會創新! 符號與空間的經濟分析 消費場所 我們是誰?大數據下的人類行為觀察 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經驗與理論的反思 文化觀光:觀光與文化遺產管理 隔間:我們如何從19世紀陰暗帳房走到21世紀Google人性化辦公空間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解民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Tu Jie Min Fa : Guo Jia Kao Shi De Di Yi Ben Shu ( Di...]~推薦!

作者:錢世傑
出版社:十力文化
出版日期:2016/05/04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680元

ISBN:9789869195973
叢書系列:國考館
規格:平裝/608頁/15x21cm/普通級/雙色印刷/三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法律>民法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解民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錢世傑


  現任:東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學歷:
  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
  台北大學資訊管理所碩士

  部落格:山林中荒廢的法律小屋 blog.chinalaw.org
  考試諮詢:jackiechien@hotmail.com

  出版著作:
  「圖解理財幼幼班」、「圖解魅力學」     (十力文化)
  「圖解國文_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        (十力文化)
  「圖解法學緒論_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    (十力文化)
  「圖解憲法_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        (十力文化)
  「圖解行政法_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      (十力文化)
  「圖解刑法_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        (十力文化)
  「圖解刑事訴訟法_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  (十力文化)
  「民事訴訟_第一次打民事官司就OK!」    (十力文化)
  「刑事訴訟_第一次打刑事官司就OK!」    (十力文化)
  「車禍資訊站_第一次打車禍官司就OK!」  (十力文化)
  「圖解數位證據」                       (十力文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解民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圖解民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民法上千法條難記易混淆  統整圖解後輕鬆記牢

  掌握考試關鍵的圖解法律書

  民法與人和人之間私的法律關係有關,因此範圍涵蓋甚廣,法條更是多達上千條,若用一般讀書方法記住這一千多條條文,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考生最大的困難就是看了後面就忘了前面;或許想要投機放棄一部分法條,但國家考試競爭激烈,怎知不會因小失大,因為關鍵的一題而無法榜上有名?

  作者投入圖解書已多年,清楚瞭解法律初學者看到艱澀聱牙的法律條文時,往往難以立即進入狀況,得耗費一番心力才能抓住法條重點。而且,在作者多年教學經驗中發現,少了系統性統整和記憶技巧設計這些步驟的考生,往往很容易迷失在錯綜複雜的法條中。

  因此,作者透過輕鬆實例,運用圖像搭配簡明扼要的文字解說,轉化生硬的文字,以更平易近人的方式,希望帶領讀者透過不同層次、角度的觀察,更能輕鬆建立民法概念,成功跨進國家考試的大門。

  融合讀者建議,精益求精、提升廣度和深度

  民法第三版,除了新增考題外,更融合至今讀者曾問過關於他們準備國家考試時最常遇到的問題,在此統一整理、希望幫助考生們奠定民法的基本觀念,打好基石,尤其民法與生活息息相關,內容多樣複雜,透過生活實例,更能深刻記憶。

  本書藉由新增的考題和內容,提升豐富度、並提供答題技巧以及解決法律條文難以記憶和應用之困擾,以期能幫助讀者在準備考試時更可以鎖定方向,尤其考生面對申論題需要耗費較多心力,卻未必得到成效。因此,幫助背負時間壓力的考生,如何在有限時間內精準掌握重點解題,是本書的目標。

  另外,考試時間如何安排?又如何自我訂定讀書計畫?這些基本但又很關鍵的問題,作者希望透過本書內容幫助讀者勝券在握。

  適用:
  國考各類考生專用(初等、五等特考、三四等的國考、特考、高考、普考生)
  法律相關科系學生、法研所考試
  考科包含民法、民法總則之科目
  以及對於民法有興趣之讀者

本書特色

  1.圖像式閱讀、有趣的實際案例,配合簡單易懂的解說,解析近年來的國家考試題目,掌握國家考試出題的趨勢。
  2.運用生活實例,輕鬆深植民法基本觀念,建好基石、舉一反三。
  3.透過本書不但可以強化個人學習的效率,更能夠抓準出題的方向。
  4.專為讀者設計的法條記憶術、莞爾一笑之際便將法條印入腦中,還有選擇題和申論題的準備方式、答題技巧一次解析。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解民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ISBN:9789869195973
叢書系列:國考館
規格:平裝/608頁/15x21cm/普通級/雙色印刷/三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法律>民法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解民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解民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解民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解民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解民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解民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解民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解民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解民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解民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解民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解民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解民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解民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解民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解民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解民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解民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解民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解民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解民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解民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解民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解民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解民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ISBN:9789869195973
叢書系列:國考館
規格:平裝/608頁/15x21cm/普通級/雙色印刷/三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法律>民法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圖解民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14199?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圖解行政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圖解刑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四版) 圖解民事訴訟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二版) 圖解刑事訴訟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圖解法律記憶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二版) 圖解公司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二版) 圖解憲法 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二版) 圖解法學緒論: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二版) 圖解法律記憶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 不動產經紀人申論題歷屆試題精解(104~88年) 圖解行政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圖解刑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四版) 圖解民事訴訟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二版) 圖解刑事訴訟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三版) 圖解法律記憶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第二版)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新基本小六法[Zui Xin Ji Ben Xiao Liu Fa]~推薦!

作者:施茂林
出版社:世一
出版日期:2016/03/16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270元

ISBN:9789864291052
規格:平裝/1504頁/9.2x14.8x3.6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法律>六法全書/法規
本書分類: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法政類>法律>法律辭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最新基本小六法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包含憲法、民法、民訴、刑法、刑訴等基本法規,便於參考,且開數小,易於隨身帶,是一般民眾及考試人士最佳之法律工具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最新基本小六法


ISBN:9789864291052
規格:平裝/1504頁/9.2x14.8x3.6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法律>六法全書/法規
本書分類: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法政類>法律>法律辭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最新基本小六法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最新基本小六法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最新基本小六法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最新基本小六法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最新基本小六法

ISBN:9789864291052
規格:平裝/1504頁/9.2x14.8x3.6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法律>六法全書/法規
本書分類: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法政類>法律>法律辭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最新基本小六法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10393?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觀光日語會話(上) 朗文全民英檢中級菁英桃戰版 聽力&閱讀(初試)(1MP3) 政府採購法令彙編第(31版) Excel精算速學500招【新裝修訂版】 新日本語能力試驗對策 N3 読解篇 新日本語能力試驗對策 N3 語彙篇 工程爭議與解決法律實務 實用民法概要:案例與問題解析(2版) [MUJI 無印良品]膠墨中性筆/0.38/藍 法學緒論(高普考、三‧四等特考、升等考、地方特考、關務特考、各類考試專用) 基本六法(2016年9月) 基本小六法-47版-2017法律工具書系列<保成> 綜合小六法(36版) 常用小六法(十七版) 公職小六法(基礎法學相關法律完善收錄,公職法科最佳工具書)(3版)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命運與臺灣前途:辛灝年講演錄[Zhong Guo Ming Yun Yu Tai Wan Qian Tu : Xin Hao Nian Jiang Yan Lu...]~推薦!

作者:辛灝年
出版社:博大
出版日期:2015/09/09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50元

ISBN:9789868897694
叢書系列:社會人文
規格:平裝/460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中國研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中國命運與臺灣前途:辛灝年講演錄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辛灝年


  原名高爾品,1947年11月生於南京一書香門第,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35歲成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91年被評為中國一級作家。1989年天安門六四事件大屠殺後,曾在安徽合肥市7次領隊上街遊行,抗議中共的武力鎮壓行動,並辭去了所有社會職務和榮譽頭銜。1994年3月前往加拿大做訪問學者。1995年夏,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邀請擔任訪問學者,一直在美國居住至今。

  被譽為中國現代史忠誠守護者和代言人,辛灝年先生的演講魅力令人震懾,正本清源的雄辯才能,令人心服口服,每一場演說都在聽眾心中深深留跡。其歷史巨著《誰是新中國》出版後,在全球華人間引起廣大的關注與迴響。2014年在台灣出版首本著作《最後的侮辱》。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中國命運與臺灣前途:辛灝年講演錄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收錄辛灝年先生50多場「誰是新中國」巡迴演講精華集結成冊,分成五個篇章分別談抗戰、恢復中華民族精神、孫中山與共產黨分野等,都是兩岸華人共同關注的尖銳問題。抗戰勝利已經70年的今天,許多中國大陸人仍困惑於「抗戰究竟是誰打的?誰領導的?誰才是抗日衛國戰爭的中流砥柱?」這樣一些重大歷史問題。辛先生在講演中用詳盡的史料論述了這段驚濤悲壯的真實歷史。

  近代史的風雲人物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以及兩大黨共產黨和國民黨的歷史功過,在以《誰是新中國》為基石的演講錄中,辛先生還原了歷史真相,其中蔣介石先生一生的三大功績:北伐統一中國、領導抗日救民族於危亡、保留中華傳統文明於臺灣,都是掩蓋不了的歷史真相。

  臺灣在面對中共的統戰和恐嚇,應如何應對?辛先生在書中論斷:中共不敢打臺灣,「根本道理說白了就是三個字,不敢打。再說得詳細一點,那就是三句話,共產黨死也不敢打,要死了才有可能打,打了就死!」精闢切中了中共當下貌似強大實則虛偽外衣下的內憂外困之死局。

本書特色

  20世紀創建了兩個中國:一個是創建於1911年承傳中華文化、推倒滿清、創建共和的「中華民國」,一個是1949年外來馬列,趕走民國、篡政奪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究竟誰才是「新中國」?

  是到正本清源的時候了!正如辛灝年先生在本書中所講:我同樣知道,你們又都是真正的「中華兒女」,不再是「馬列子孫」,就是將來老了,也絕不會再說「要向馬克思去報到」,所以,我才特別希望,能夠與你們一起來探討我們祖國這一部紛繁駁雜、迷霧重重的現代歷史,一起來探討我們人民艱難困頓的過去。因為,誠如19世紀俄國思想家赫爾岑所言:「向後看,就是為了向前進」。因為,「若要邁向正確的未來,必需先有一個正確的史觀」。

  在逐漸破除中共專制強權桎梏和中共御用吹鼓手的謊言禁錮下,中國大陸興起的民間歷史反思潮流,開啟了對中國近代史的民間撥亂反正風潮;在此大背景下,肩負還原歷史真相使命和傳承子孫後代責任的學者,一方面展現勇氣和良心正義,同時正在書寫這段近代中國的悲壯歷史。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中國命運與臺灣前途:辛灝年講演錄


ISBN:9789868897694
叢書系列:社會人文
規格:平裝/460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中國研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中國命運與臺灣前途:辛灝年講演錄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中國命運與臺灣前途:辛灝年講演錄

ISBN:9789868897694
叢書系列:社會人文
規格:平裝/460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社會科學>政治>中國研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中國命運與臺灣前途:辛灝年講演錄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689259?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最後的侮辱 2049百年馬拉松:中國稱霸全球的祕密戰略 如果台灣的四周是海洋 情似迷迭喚影雙 前所未有的邪惡迫害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