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博客來BOOKS - 2017國際書展 (一年一度「折扣最大、品項最多」線上書展。包含中文、外文、簡體、雜誌、MOOK、CD/DVD,史上最強,6萬種參展商品3折起!滿999再現折100元!)

目前分類:自然科普 (1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福爾摩沙的故事 獨特的容顏:北台灣[Fu Er Mo Sha De Gu Shi Du Te De Rong Yan : Bei Tai...]~推薦!

作者:王鑫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6/11/23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00元

ISBN:9789869366380
叢書系列:台灣學習百科
規格:平裝/192頁/17x23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天文學/地球科學>地形/地質

 ►GO►最新優惠► [書籍]福爾摩沙的故事 獨特的容顏:北台灣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王鑫


  台灣大學地質學系畢業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地質學博士

  現任
  中國文化大學 地學研究所教授
 

►GO►最新優惠► [書籍]福爾摩沙的故事 獨特的容顏:北台灣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百年難得一見 很稀奇嗎?
花了六百萬年的時間 精心雕琢的容顏
你想看嗎?

  譽為福爾摩沙的台灣島實至名歸。

  大自然的巧手以板塊運動、火山活動為台灣提供新的地形,再以風化、侵蝕作用來雕琢台灣的外型。歷經六百萬年的裝扮才呈現出今天的面貌,就是所謂「自然就是美」。

  對地球而言,台灣是個六歲(以百萬年為單位)的小老弟。年紀雖小、體型也不大,但是每年仍在努力的長高(平均每年約0.5 ~1.0公分)。台灣位在歐亞板塊及太平洋板塊之間,身受兩者不斷的推擠,三不五時就會藉由抖動(地震)來疏解壓力。正因為年輕有活力,所以台灣的地質景觀既多樣又豐富。

  面對台灣,這個地球的小孩,王鑫老師將其對台灣地質景觀的專業研究與熱愛,以精彩鮮明的圖片、簡潔的生活用語,細細介紹我們身邊這些特有且瑰麗的景致風貌,明瞭台灣豐富、多變且獨有的特殊地景。

  最新的研究顯示:愛看書能延壽。希望能藉由本書帶給讀者充滿閱讀的驚喜與啟發,進而親身融入領略自然的造化。
 

►GO►最新優惠► [書籍]福爾摩沙的故事 獨特的容顏:北台灣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作者序
第一章地形發育背景
‧雕刻大地的作用
‧台灣地形發育的背景
●台灣島嶼的形成與演替
●台灣的地理位置與地形
●地景的意義與價值

第二章北海岸
‧北海岸的氣候
‧海岸地形的作用
‧地殼變動
‧常見的海岸地形
‧最具特色的海岸

第三章台北盆地與鄰近山水
‧台北盆地的地質史
‧台北盆地的地形
‧盆地地形區
‧大屯火山區與沉積岩山地
‧東南山地與山子腳山塊
‧林口台地
‧大漢溪與基隆河
‧新店溪

第四章大屯火山區
‧板塊運動
‧火山作用
‧火山的地形景觀
●大屯火山區的起源
●大屯火山群
●觀音火山群
●大屯火山群的特殊地景

第五章火炎山與泥岩惡地
‧火炎山
‧泥岩惡地月世界
‧雞冠山

第六章中橫東段的河流地景
‧河流的地形作用
‧河流的循環作用
‧中橫公路的河谷地形
‧中橫東段的特殊地景

第七章金門的花崗岩地景
‧中國東南沿海的板塊運動
‧金門島的地質史
‧花崗岩與皂土
‧金門的地質
‧金門的地形景觀
 

►GO►最新優惠► [書籍]福爾摩沙的故事 獨特的容顏:北台灣


ISBN:9789869366380
叢書系列:台灣學習百科
規格:平裝/192頁/17x23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天文學/地球科學>地形/地質

►GO►最新優惠► [書籍]福爾摩沙的故事 獨特的容顏:北台灣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書籍]福爾摩沙的故事 獨特的容顏:北台灣

ISBN:9789869366380
叢書系列:台灣學習百科
規格:平裝/192頁/17x23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天文學/地球科學>地形/地質

►GO►最新優惠► [書籍]福爾摩沙的故事 獨特的容顏:北台灣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4612?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像我們這樣的文化恐怖份子:文化資產與城市記憶守護筆記 沒有資優班,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 戀人以上,婚姻未滿:寫給前男友的747封情書擇抄 圖解台灣史 想逃?沒那麼容易!:看現代犯罪偵緝如何實踐三十六計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5種關鍵化石看生命的故事:化石獵人與35億年的演化奇蹟(The Story of Life in 25 Fossils: Tales of Intrepid Fossil Hunters And the Wonders of Evolution)~推薦!

作者:唐納‧波瑟羅
原文作者:Donald R. Prothero
譯者:鍾沛君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16/11/12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60元

ISBN:9789862355442
叢書系列:科普漫遊
規格:平裝/464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動物/植物>演化/遺傳

 ►GO►最新優惠► [書籍]25種關鍵化石看生命的故事:化石獵人與35億年的演化奇蹟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唐納‧波瑟羅 Donald R. Prothero


  唐納‧波瑟羅有將近四十年的大學古生物學與地質學教學經驗,曾任教於加州理工學院、哥倫比亞大學、西方學院、瓦薩學院,以及諾克斯學院。目前在波摩納的加州理工州立大學地質科學系擔任兼任教授,也是聖安東尼山學院天文學暨地球科學系兼任教授,以及洛杉磯郡立自然史博物館脊椎動物古生物學的研究員。擁有超過三十五本著作,包括《賦予化石生命:古生物學入門》(Bringing Fossils to Life: An Introduction to Paleontology)以及暢銷書《演化︰化石怎麼說?為什麼有所謂!》(Evolution: What the Fossils Say and Why It Matters)。他也發表了超過三百篇科學論文,並在二○一三年榮獲國家地質科學教師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eosciences Teachers)頒發詹姆士‧西亞獎(James Shea Award)的傑出古生物學家獎,肯定他在地質科學書籍撰寫與編輯方面的卓越貢獻。

譯者簡介

鍾沛君


  臺灣大學外文系、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口筆譯組畢業。喜歡口譯的多樣性與筆譯的穩定性。書籍譯作包括《切開左右腦:葛詹尼加的腦科學人生》、《廚神的盛宴》、《為什麼人類比老鼠長壽,卻比弓頭鯨短命?──解開壽命與老化之謎》、《仰望夜空》、《打包去火星》、《魚翅與花椒》、《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大腦、演化、人》等書。

►GO►最新優惠► [書籍]25種關鍵化石看生命的故事:化石獵人與35億年的演化奇蹟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透過化石,看盡地球生命演化重要里程碑
與遠古巨獸驚心動魄地相遇,和化石獵人深刻洞察地交心

  ★美國亞馬遜五顆星強力推薦,古生物學類No. 1、恐龍類No. 2、化石類No. 3
  ★全美國最會講故事的知名古生物學家、科普作家──唐納‧波瑟羅最新力作
  ★自然科學博物館古生物學資深研究員 程延年博士 專業審訂


  針對已滅絕的關鍵古生物,從樣貌、年代、地理位置、演化歷程,到化石在世界各地的珍藏處,有系統地進行全面、深入而完整的介紹!

  在三十五億年的漫長時空裡,
  地球上的生命家譜樹由最初始的藍綠菌,
  一路開枝散葉,蔓衍出三葉蟲、頂囊蕨、阿根廷龍、始祖鳥、阿法南猿……
  令人不可思議的演化過程裡,曾經存在過的物種多如繁星,
  然而,其中超過百分之九十九的生物都已滅絕了!
  在這麼多古生物之中,曾有許多最強壯、最巨大、最凶猛的遠古巨獸……
  為什麼牠們消失了?為什麼我們留了下來?
  生命的舞臺上曾掀起怎樣波瀾壯闊又絢爛至極的演化史詩大戲?
  透過演化史上最關鍵的二十五種化石,
  本書將帶你一探演化奇蹟與生命永恆的記憶……

  ◎鬥勇又鬥智,代代傳承、置死地而後生的化石獵人傳奇冒險
  為了找尋埋藏在岩層中的化石,他們水裡來、火裡去,不時得掄起來福槍或獵刀,在冰天雪地裡和熊搏鬥,或在酷熱的沙漠中小心翼翼地避開奪人性命的沙塵暴,只為了追尋心中確信存在的「失落的環節」……

  ◎科學家們兩百年來的腦力競逐,由當代古生物學家、科普寫作巨擘娓娓道來
  每一次演化研究上的躍進,都是智力與證據角力的結果,那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一群科學家,既競爭又合作地嘗試破解生命的奧祕。演化論與智慧設計論的論辯過程中,煙霧彈、假消息層出不窮,究竟誰的推理才最接近真相?

  ◎精挑細選25種關鍵化石,架構出35億年的恢弘地球生命演化史
  我從何處來,我往何處去?從最簡單的藍綠菌到最複雜的人類大腦,科學的必然邏輯與無法預料的隨機事件,篩出一群又一群封印在化石裡的生命密語。本書將藉著25種化石,陪伴讀者一同走過億萬年的生命軌跡!

  「每次你重播生命歷史的影片,結局都會不一樣……現在的世界是一個非必然、幸運的意外,在生命發展的數百萬種可能性當中的其中一個情境。所有活著的生物都不是長期演化之下必然的結果,而是在許多大滅絕與其他隨機事件中,恰好存活下來的祖先的後代。」──唐納‧波瑟羅

名人推薦

  「如果這本書早些出版,我會用它當作我所開設的通識課程『生物的演化與絕滅』的教科書。」──魏國彥,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行政院環保署前署長

  「《25種關鍵化石看生命的故事》讓讀者領略古生物學的樂趣,訴說許多重要化石背後的故事。我深愛這本書,而大部分的古生物學家及一般讀者都會與我有同感:本書的文字清晰易懂,具有豐富的資訊。任何對古代生命形式及化石紀錄有興趣的人,都很適合閱讀這本書。」──布魯斯‧利伯曼(Bruce S. Lieberman),堪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Kansas)生態與演化生物學系教授

  「本書生動描述這些古生物學發現交織成的豐富歷史,以及背後的科學與政治。」──《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波瑟羅身為頂尖的古生物學家,溝通能力絕佳,曾撰寫多本書籍,說明化石紀錄所揭露的生命歷史,閱讀起來令人賞心悅目。他清楚的文字讓這些已逝的生物活了過來,描繪出生命如何透過演化彼此連結。對於他將暴露於野外的化石以及博物館都納入書中,特別使我驚訝,因為這讓讀者知道可以去哪裡看到這些化石。未來幾年裡,我都會把波瑟羅的書放在手邊,隨時參考!」──奈爾斯‧艾垂奇(Niles Eldredge),《永恆的瞬間》(Eternal Ephemera)作者

  「平易近人的一本好書,讓一般讀者更能了解化石紀錄,以及古生物學家如何詮釋這些化石。」──《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GO►最新優惠► [書籍]25種關鍵化石看生命的故事:化石獵人與35億年的演化奇蹟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第一章:浮渣的星球
最早的化石:隱藻

第二章:埃迪卡拉花園
最早的多細胞生命:查尼亞蟲

第三章:小殼化石群
最早的有殼生物:克勞德管蟲

第四章:噢,給我一個家,當三葉蟲遍存
最早的大型有殼動物:小油櫛蟲

第五章:這是蠕蟲還是節肢動物?
節肢動物的起源:怪誕蟲

第六章:這是蠕蟲還是軟體動物?
軟體動物的起源:古笠螺

第七章:自海中成長
陸生植物的起源:頂囊蕨

第八章:魚的故事
脊椎動物的起源:海口魚

第九章:超級大嘴
最大的魚:巨牙鯊

第十章:脫離水域的魚
兩棲動物的起源:提塔利克魚

第十一章:「蛙螈」
青蛙的起源:老青蛙

第十二章:只有腹甲的烏龜
烏龜的起源:半甲齒龜

第十三章:行走的蛇
蛇的起源:哈氏蛇

第十四章:魚龍之王
最大的海棲爬行動物:休尼魚龍

第十五章:海中的恐怖巨怪
巨大的海棲怪物:克羅諾斯龍

第十六章:肉食巨怪
最大的掠食者:南方巨獸龍

第十七章:陸棲巨無霸
最大的陸棲動物:阿根廷龍

第十八章:石中羽毛
最早的鳥類:始祖鳥

第十九章:還算不上真正哺乳動物
哺乳動物的起源:三尖叉齒獸

第二十章:走入水中
鯨豚類的起源:步鯨

第二十一章:行走的海牛
海牛的起源:步海牛

第二十二章:曙馬
馬的起源:始祖馬

第二十三章:巨型犀
最大的陸棲哺乳動物:副巨犀

第二十四章:猿的倒影?
最古老的人類化石:沙赫猿人

第二十五章:露西在綴滿鑽石的天空
最古老人類的骨骸:阿法南猿

附錄 全球自然史博物館推薦名單

►GO►最新優惠► [書籍]25種關鍵化石看生命的故事:化石獵人與35億年的演化奇蹟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推薦序    

化石不語—―生命永恆的記憶


  化石,是「遠古」生命的遺體、遺痕或遺跡。遠古,是指以「百萬年」為單位,所量度的幽冥年代 (Deep Time)。這裡,我們將面對兩種截然不同的時間尺度︰一,是人類生命的經驗所認知的,我們較為熟悉的「生態時間」——以「年」為單位,世代承傳、王朝遞變,五百年始有王者興。二,是我們較難捕捉、拿捏的「地質時間」——以「百萬年」(Ma)為單位,那是量度我們棲居的這顆藍色星球,和依附其間的芸芸眾生。生命啟始、萌芽於大約三千四百六十五「百萬年」前(也就是,近三十五億年前),註記在澳洲西部,所稱「頂角燧石」(Apex Chert)中的一群氰細菌化石群 (cyanobacteria)。化石,正是隱身在岩石膠囊裡的遠古生命;是生命演化劇碼的影像定格。化石不語,牠們是生命永恆的記憶!

  化石―演化―博物館,是三位一體的鼎足三立。一座精緻、典範的自然史博物館,以擁有傲人的化石典藏,以遂行研究、展示與教育的三大功能。而「化石研究」的學科,是一門古老的行業,稱為「古生物學」(Paleontology)——溯源自哲人亞里斯多德的年代,他深信「所有生命可能瞬間、同時自岩石、泥土,或者『生命種子』中迸發出現;而化石呢,卻是這種作用、歷程中不完美、失敗的案例……。」多麼有趣的概念!它與時推演,歷經十六世紀的達文西、十七世紀的啟蒙年代;十九世紀達爾文「演化理論」的挑戰。而今「古生物學」天蠶三變,與地質學、現生生物學結合,成為嶄新的「化石生物學」(Paleobiology),為「演化」的核心/終極概念而服務。書案上,三本精裝的原文書,貼切地詮釋這個聯結。

  第一本大書,是我多年前為研究所學子們講述「化石與演化」這門課的重要教材——《演化︰化石怎麼說?為什麼有所謂!》(Evolution : What Fossils Say and Why it Matters)。作者正是本書的同一人,唐納‧波瑟羅。精裝本封面,引用了化石記錄中的「蒙娜麗莎」——典藏於德國柏林,漢堡博物館(Humboldt Museum)的始祖鳥經典化石,令人驚艷!純然引用化石紀錄,詮釋生命演化的關鍵事件,波瑟羅教授並非首開先河,卻是其中佼佼者。全書分為兩部分︰一是「演化與化石紀錄」篇。抽絲剝繭的五章節,依序講述——科學的本質、科學創生論、化石記錄、演化論之演化,與分類系統學與演化論。這就為後續篇章布妥了舞臺,拉開了序幕!第二篇「演化?化石說是的!」像是專業學術的宣教士,作者循循善誘,在接續的十章節中,依序生命演化的關鍵事件,提呈了近一個世紀以來,古生物學者如何揭密、如何打開探不可測的視窗——生命之起源;寒武紀「大爆發」;演化之無脊椎的驚異;魚的故事;登陸記實;登陸又復下海;羊膜動物群;恐龍的演化與飛翔;哺乳動物群的爆發;專橫霸道與噴水孔;與最後一章猿之回響。每一章節,都引述了最新研究的重要成果,溯源於那一群斷簡殘片的關鍵化石所揭露的蛛絲馬跡。波瑟羅教授作為左手寫論文、右手寫科普的高手,在學術生涯中,除了超過二百五十篇科學論文,三十本以上科普專著的大咖,他更專注於北美洲偽科學/創生論的議題,不遺餘力地護衛著演化論的大旗,鼓吹關注全球暖化/熱化的氣候議題,無異中古世紀的宣教士、苦行僧。因而,在本書最後一章節,他撰寫了「為什麼它有所謂?」嚴厲批評「以上帝之名的欺詐,警告最新結合科技所謂『智能設計運動』」,那正是反科學的最新變身!

  第二本大書,是我二○一四年走訪美東史密森自然史博物館帶回來的《一百件化石譜寫生命歷史的故事》(A History of Life in 100 fossils)。兩位古生物學家,來自倫敦大英博物館群中的「自然史博物館」的保羅‧泰勒(Paul D. Taylor)博士,與駐守巴拿馬的「史密森熱帶研究所」的亞倫‧奧戴(Aaron O’dea)博士攜手合作,引用全球兩間博物館引領群倫的傲人收藏資源,揀選了百件化石——既非最美艷、亦非保存最完整;既非最碩大震撼,亦非最精緻吸睛。再次,它們是為「演化」作見證。依照地質時間的序列——前寒武時期、古生代、中生代與新生代。書中明確提出︰生命歷史,是註記在岩石中,更嚴謹地說,註記在保存有化石的沉積岩石中。而化石,就是過往幽冥時光的見證!這也正是在過去二個世紀,科學家們苦心探索,認知到的——形塑生命演化故事的自然篇章。

  第三本大書,就是這本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在二○一五年推出的《25種關鍵化石看生命的故事:化石獵人與35億年的演化奇蹟》。前有「史密森叢書」的一百件精選化石嶄露頭角,讀者們記憶猶新、津津樂道之餘,波瑟羅如何布局?為什麼是二十五件(組)化石?就讓人格外好奇。本書編寫成二十五章,一物一章節,亦是以傳統地質時間序列排比︰從前寒武時期到全新世的人類曙光(露西,阿法南方古猿)。波瑟羅明言,在化石的茫茫大海中,揀二十五件的選擇因子是︰(1)代表演化中重要的里程碑。「演化」,再度成為眾家關注的關鍵詞;(2)生命可達到的極至——最大、最重、最長……。碩大,即是美的召喚與驚艷;(3)相對完整的保存與歷經詳細研究的化石(組)——確保引申的演化推論是可信賴的;以及(4)最終,傾向作者個人偏好與著迷的恐龍與脊椎動物化石群。有趣的是,在二十五件/組的精選中,其中十五件與「史密森叢書」的百件化石相同(占了百分之六十的相似性!)。

  前陣子,為隱身基隆港邊的「達爾文博物館」精彩的館藏造像,打算撰寫一本化石圖錄專書。臺灣,不似歐美、亦不及亞洲的中國大陸或者日本,缺失驚艷化石的土壤滋養。那是源於臺灣為最新造山運動隆升的島嶼,位於「西太平洋火環」的火山帶、地震帶上,所有近四千萬年之前的岩層,都飽受到溫度、壓力的蹂躪而變形並且變質。西方孩子們一講到化石——三葉蟲、菊石、恐龍與猛獁象、劍齒虎,耳熟能詳,朗朗上口。我為達爾文博物館的專書,擬定了書名《化石之美》。化石之美,美在︰造型之美,亙古之美,與演化之美。這正是我擬訂撰寫的三個篇章。引用直觀的、造型之驚艷作為誘餌;引入億萬年亙古幽冥的未知世界,史前生命如是讓人驚異;進而牽成讀者們「渡橋」——從「看熱鬧」橋那邊,進入到「觀門道」橋這邊的生命演化世界。根據國際古生物協會(一九九五年再版)的《化石生物學︰整合全域觀》大書,羅列了生命演化的十二大關鍵事件︰生命的起源;前寒武時期的原核生物(細菌等);前寒武時期的後生動物群(伊迪卡拉花園);硬殼的起源;寒武紀大爆發事件;持續演化的動物群;海相環境的多樣性;登陸;上天/飛翔;開花——被子植物;草原的發育與食草動物群;與人總科——我們的搖籃。波瑟羅精挑細選的二十五件(組)化石,闡述生命演化的故事,涵蓋了上述「十二大」之中的九個關鍵事件。

  作為化石的門外漢,又是演化論的茫然者,一般讀者們如何去捧讀這本有趣的書呢?試著從恐龍家族開始吧(第十六至十八章)。恐龍(包括鳥類群),永遠是人們的恩寵與最愛!阿根廷、北非,與戈壁是狩獵恐龍的最後幾塊處女地。這本書,未能觸及中國近三十年來「帶羽毛」恐龍群,與最初始鳥類起源的世紀大發掘與重大發現,是非常可惜的疏漏!再接著,讀者或許可以去追尋人類(我們!)的遠古足跡吧(最後二章)。非洲是人類起源的搖籃。出走非洲,「智人」驚人地遍布全球的每一處棲境,是近四百萬至五百萬年最迷人的劇碼(你如果有幸讀過美國自然史博物館人類學部門研究員伊恩‧塔特索爾[Ian Tattersall]的專著,《人類的流離漂泊之旅——四百萬年的人類演化歷程》,或許就能感受到我們遠祖的長途跋涉,何其不易!)。我這裡似乎暗示了,這本書二十五個化石,二十五個章節,是各自獨立的樂章,以時間軸依序排比、串聯,或許構成了美妙的交響樂、舞臺劇。在更為迷人、壯闊的演化劇碼隱然若現,編織、譜寫三十八億年生命演化的歷程,化石——這些過往生命的遺體、遺痕與遺跡,充其量就是那場大戲的目擊者、見證人了!為了豐富我們生命的內涵與品味,我樂於推薦這本有趣的化石與演化大書。


延年於冥古書齋 中元時節

►GO►最新優惠► [書籍]25種關鍵化石看生命的故事:化石獵人與35億年的演化奇蹟


ISBN:9789862355442
叢書系列:科普漫遊
規格:平裝/464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動物/植物>演化/遺傳

►GO►最新優惠► [書籍]25種關鍵化石看生命的故事:化石獵人與35億年的演化奇蹟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肉食巨怪 最大的掠食者 南方巨獸龍

我提出這種動物應列於一種新的屬,叫做暴龍(Tyrannosaurus),藉此描述牠的體型遠超過迄今記載中所有肉食陸棲動物……這種動物事實上是大型肉食性恐龍演化的極致了:簡而言之,我所提出的這個高貴、響亮的群體名稱,牠當之無愧。

亨利.菲福爾得.奧斯(Henry Fairfield Osborn),
《暴龍與其他白堊紀肉食性恐龍群》
(Tyrannosaurus and Other Cretaceous Carnivorous Dinosaurs )

暴君蜥蜴之王

多虧了一個世紀的宣傳,霸王龍(Tyrannosaurus rex)可能是最出名,也最受歡迎的一種恐龍。一九○○年,傳奇化石收藏家巴納姆.布朗(Barnum Brown)在蒙大拿州地獄溪(Hell Creek)這個惡地發現了霸王龍化石,並且在一九○五年,由著名的古生物學家亨利.菲福爾得.奧斯本加以描述發表。奧斯本幫牠取了一個好記的名字,意思是「暴君蜥蜴之王」,同樣為人所知的還有這個學名的簡稱:君王.暴龍(T. rex)。事實上,霸王龍(Tyrannosaurus rex)是少數眾人皆知的學名(知道霸王龍的人,甚至比知道我們自己的學名──人屬智人種[Homo sapiens]──的人還多)。布朗一共發現五具骨骼,等到這種恐龍被命名並發表論文時,美國自然史博物館已經裝架好布朗發現的五件中的第四件,並展出這件壯觀的標本。奧斯本在論文中描述最早發現的這些霸王龍標本是「大型肉食恐龍演化的極致:簡而言之,我所提出的這個高貴、響亮的群體名稱,牠當之無愧。」

奧斯本很快就獲得他想要的名氣。一九○六年十二月三日,《紐約時報》報導他最新宣布的標本,描述這種動物是「過去從未有任何紀錄的駭人猛獸」、「動物界王者中的王者」、「地球上獨一無二的強者」,以及「叢林中高貴的吃人動物」。另外一篇《紐約時報》的文章則將霸王龍稱為「古代的拳擊手」,「最後的巨大爬行動物,主宰牠們的國王」。

►GO►最新優惠► [書籍]25種關鍵化石看生命的故事:化石獵人與35億年的演化奇蹟

►GO►最新優惠► [書籍]25種關鍵化石看生命的故事:化石獵人與35億年的演化奇蹟

►GO►最新優惠► [書籍]25種關鍵化石看生命的故事:化石獵人與35億年的演化奇蹟

►GO►最新優惠► [書籍]25種關鍵化石看生命的故事:化石獵人與35億年的演化奇蹟

►GO►最新優惠► [書籍]25種關鍵化石看生命的故事:化石獵人與35億年的演化奇蹟

►GO►最新優惠► [書籍]25種關鍵化石看生命的故事:化石獵人與35億年的演化奇蹟

►GO►最新優惠► [書籍]25種關鍵化石看生命的故事:化石獵人與35億年的演化奇蹟

►GO►最新優惠► [書籍]25種關鍵化石看生命的故事:化石獵人與35億年的演化奇蹟

►GO►最新優惠► [書籍]25種關鍵化石看生命的故事:化石獵人與35億年的演化奇蹟

►GO►最新優惠► [書籍]25種關鍵化石看生命的故事:化石獵人與35億年的演化奇蹟

►GO►最新優惠► [書籍]25種關鍵化石看生命的故事:化石獵人與35億年的演化奇蹟

ISBN:9789862355442
叢書系列:科普漫遊
規格:平裝/464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動物/植物>演化/遺傳

►GO►最新優惠► [書籍]25種關鍵化石看生命的故事:化石獵人與35億年的演化奇蹟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3581?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無所不在的演化:如何以廣義的演化論建立真正科學的世界觀 表觀遺傳大革命:現代生物學如何改寫我們認知的基因、遺傳與疾病 非凡物種:型塑人類文化、改變世界的25個自然造物 寄生蟲圖鑑:不可思議世界裡的居民們(隨書附贈―台灣版限定寄生蟲圖鑑典藏海報) 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古典時代瘋狂史(附導讀別冊) 最後一個知識人:末日之後,擁有重建文明社會的器物、技術與知識原理 表裏日本:民俗學者的日本文化掃描 大師說化學:理解世界必修的化學課 哈利波特(8)被詛咒的孩子【原著劇本特別排演版】 無所不在的演化:如何以廣義的演化論建立真正科學的世界觀 非凡物種:型塑人類文化、改變世界的25個自然造物 第三餐盤 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表觀遺傳大革命:現代生物學如何改寫我們認知的基因、遺傳與疾病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校沒教的奇趣文化史套書:《探月:八十張插圖背後,從神話、科幻小說到太空探索的大驚奇》+《躺下的藝術》[Xue Xiao Mei Jiao De Qi Qu Wen Hua Shi Tao Shu :《 Tan Yue :...]~推薦!

作者:貝恩德・布倫納
原文作者:Bernd Brunner
出版社:行路
出版日期:2016/11/03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688元

ISBN:8667106505864
規格:平裝/496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天文學/地球科學>天文/地科史

 ►GO►最新優惠► [書籍]學校沒教的奇趣文化史套書:《探月:八十張插圖背後,從神話、科幻小說到太空探索的大驚奇》+《躺下的藝術》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貝恩德・布倫納


  德國著名的另類文學作家,作品特色是兼容文化史及科學知識,內容深入且搭配眾多罕見配圖或照片,著有多本暢銷的歷史、科學及文學作品,包括《躺下的藝術》(在台灣由行路翻譯出版)、《發明聖誕樹》、《熊的歷史》、和《居家的一片海洋:水族箱的歷史》等。散文集《伊斯坦堡的野狗》曾入選美國最佳旅遊文學獎。

譯者簡介

甘錫安


  學業結束後由科學界踏入「譯界」,現為專職譯者。曾擔任Discovery頻道與資訊雜誌編譯,現仍定期為《科學人》及《BBC知識》等雜誌翻譯。書籍譯作包括《品嚐的科學》(合譯,行路出版)、《愛因斯坦1905》、《氣候創造歷史》、《現代主義烹調》、《獵光聖經》等。目前住在有山有海有美食的台灣頭基隆,熱愛吸收各類知識,正努力朝「全方位譯人」的目標邁進。

賴雅靜

  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專事翻譯,譯有《夢書之城》等青少年文學、成人書籍及童書上百種。
 

►GO►最新優惠► [書籍]學校沒教的奇趣文化史套書:《探月:八十張插圖背後,從神話、科幻小說到太空探索的大驚奇》+《躺下的藝術》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探月:八十張插圖背後,從神話、科幻小說到太空探索的大驚奇》●●

  月球是我們在太空中,看得最清楚的鄰居,因此自古以來,它便啟發著人類的想像與各種活動,至今。  

  知名德國另類作家布倫納在本書中,完整介紹了我們對月球的好奇,如何長期深入影響文化各層面,終至引領科學進展到實現太空探索,放眼更廣袤的星際。這本書先是介紹古時人類觀察到月球現象後,有何想像和詮釋,怎麼樣嘗試探索、驗證,一路談到它如何全方面影響人類文化,像是:神話內涵、哲學思考、祕術操作、奇幻及科幻故事的書寫,政治角力的祕辛等。當然,更別說它如何影響科學研究,終至帶我們實現太空探索,放眼更多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說到主張「太陽為宇宙中心」,有人可是比哥白尼早了一千八百年;
  ★凡爾納不只《海底兩萬里》出名,還精準預測到下個世紀的太空科技;
  ★印度的阿育吠陀被認定是精密醫學系統,而它認同天體會影響治療效果;
  ★二戰期間為德國研發祕密武器的馮布朗,是刻意被美國逮捕,為什麼?

  布倫納整合為數豐富的圖片,緊湊而深入的從文化、政治、科學等數個角度,精彩闡述我們是如何才終於跨出這「人類的一大步」。
  
  ●●《躺下的藝術》●●
 

  ○在十八、十九世紀的歐洲人看來,東方世界的人懂得「擁有時間」而非為時間所役,而那,才算是懂得生活。這類看法不只影響了西方的文學創作,還改變了他們的家具設計思考。

  ○美國科幻小說家海萊因極早便描寫過可調節水床水位的幫浦系統,以及調節水溫的自動調溫器,儘管構想並未落實,卻已足夠使水床發明者無法順利申請專利。

  ○德國的現代主義建築師巴特寧為了讓人相伴而眠,又毋須忍受彼此的干擾,設計用一面透明玻璃牆將兩張床隔開,傳為趣聞。

  ○為了治療病患,醫生甚至設法讓整張床動起來。精神內科醫師沙寇便設計了顫動椅治療帕金森氏患者,據說效果頗佳。另外會「剁背」的鼓動躺椅,據稱可用於治療會引發劇咳的慢性阻塞性肺病。

  ○勞動生理學者里曼為了探究如何設計最妥當的躺椅,於是讓受試者潛入透明泳池中模擬無重力狀態,利用相片測量出受試者何種角度下肌肉最放鬆。

  ○除了因病臥床的法國文豪普魯斯特,還有許多作家都愛躺著工作,像是馬克‧吐溫、《純真年代》的作者伊迪絲‧華頓等。躺在床上寫作不只不用傷腦筋穿什麼衣服適當,對他們而言還有助凝聚思緒。

  「躺」不只事涉藝術觀點、生理學與心理學,它的樣貌亦與各文化各時代的時間經濟學有關。怎麼描述「躺」這件事,實會影響我們怎麼理解與實踐它。

  在本書中,布倫納深入探索人類平躺狀態的歷史和文化緣由,旁徵博引文化史上的奇聞軼事,闡述自古至今、東方和西方世界的多元化觀點,穿插眾多圖片,讀來教人拍案叫絕,絕對不會昏昏欲睡。

本書特色

  含有豐富取自古書、科幻著作等許多來源的配圖。

媒體讚譽

  一部優美的文化史。布倫納巧妙地迅速巡了遍近代科學,並帶我們走了趟生動的月球民間傳說與幻想文學之旅。——《紐約客》

  這本書輔以許多取自古老典籍乃至科幻小說等的配圖,不只介紹了月球的歷史,也介紹了這顆星體如何啟發人類的想像力,終至成功登月。——《紐約時報》

  「布倫納是適合廣大讀者群的極佳非小說類作家。他鮮少拿一堆術語轟炸我們,卻依然讓人覺得他精通探討的主題。他特別受自然與文化之間的關係所吸引,而且總是設法描述得很生動。」

  「奇特而夢幻……,猶如卡爾維諾的短篇故事。」——電影《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原著作者伊莉莎白‧吉兒伯特 如此形容貝恩德・布倫納的作品
 

►GO►最新優惠► [書籍]學校沒教的奇趣文化史套書:《探月:八十張插圖背後,從神話、科幻小說到太空探索的大驚奇》+《躺下的藝術》


ISBN:8667106505864
規格:平裝/496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天文學/地球科學>天文/地科史

►GO►最新優惠► [書籍]學校沒教的奇趣文化史套書:《探月:八十張插圖背後,從神話、科幻小說到太空探索的大驚奇》+《躺下的藝術》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書籍]學校沒教的奇趣文化史套書:《探月:八十張插圖背後,從神話、科幻小說到太空探索的大驚奇》+《躺下的藝術》

ISBN:8667106505864
規格:平裝/496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天文學/地球科學>天文/地科史

►GO►最新優惠► [書籍]學校沒教的奇趣文化史套書:《探月:八十張插圖背後,從神話、科幻小說到太空探索的大驚奇》+《躺下的藝術》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3293?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技藝中的生活練習:一個木工學徒的修業之旅 術業雙修套書:《巧用腦科學,學英語快一倍》+《打造A咖腦:懂這些,工作就是比別人獨到!》 理性選民的神話:我們為什麼選出笨蛋?民主的悖論與瘋狂 殺戮與文化:西方強權崛起的關鍵戰役 孤獨,一個人的狂歡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國皇家植物園巡禮:走進帝國的知識寶庫,一探近代植物學的縮影(Plants: From Roots to Riches)~推薦!

作者:凱西‧威里斯,卡洛琳‧弗萊
原文作者:Kathy Willis,Carolyn Fry
譯者:鄭凱文,郭雅莉,蔡佳澄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6/11/03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50元

ISBN:9789864771363
叢書系列:科學新視野
規格:平裝/416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部份全彩/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動物/植物>動/植物學史

 ►GO►最新優惠► [書籍]英國皇家植物園巡禮:走進帝國的知識寶庫,一探近代植物學的縮影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凱西‧威里斯Kathy Willis


  現任英國皇家植物園主任,牛津大學生態學教授與墨頓學院研究員。曾獲得多個獎項,在生態學和生物多樣性方面已有二十五年以上的教學及研究經驗。

卡洛琳‧弗萊Carolyn Fry

  英國皇家地理學會雜誌(Geographical magazine)前主編,周遊列國找尋精彩故事。現為科普自由撰稿人,作品散見於新科學人、衛報、電信報等。他寫了七本大受歡迎的書,其中包括知名的《植物獵人》(Plant Hunters)。

譯者簡介

鄭景文


  臺灣大學植物系學士,劍橋大學病理學系博士,曾在劍橋大學婦產科學系暨病理學系從事多年博士後研究。目前是兼職譯者,正職是家中大小火星人的專職臺傭。

郭雅莉

  臺灣大學植物系,陽明大學微生物暨免疫學研究所畢。旅居澳洲八年,因緣際會踏上翻譯之路,兼職從事科學性文章的英譯,在似轉陀螺般的全職媽媽生活中還能穿插科學樂趣並體會翻譯之妙。應舊日植物系同窗邀約,組成「日不落翻譯團隊」一起帶大家領略植物的美與故事。

蔡佳澄

  臺灣大學植物系學士,賓州大學生物技術碩士,曾在臺、美兩地生技產業服務多年,歷任專利工程師、品質經理、醫藥法規顧問等職務,負責產品開發及上市。目前旅居美國華盛頓特區,為自由口譯員。

►GO►最新優惠► [書籍]英國皇家植物園巡禮:走進帝國的知識寶庫,一探近代植物學的縮影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BBC英國廣播公司×英國皇家植物園 聯手呈現250年植物學大觀
百幅珍貴圖片與原始手稿首度披露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園科長│嚴新富博士 專文推薦
  
  1759年成立,日不落國的皇家植物園
  匯聚世間的奇花異種 不斷演革的研究機構
  演示人與植物的情深與共生 呈現近代植物學的恢弘全像
  
  1759年皇家植物園成立,宣示大英帝國領導全世界科學發展的決心。隨著日不落國在世界建立殖民地,探險家也帶回許多標本資料,遂使英國在植物學領域獨步全球,皇家植物園更匯集了世間奇花異種,堪稱世界首屈一指的科學知識庫。250多年來,這座植物學堡壘收藏了海內外的珍貴知識,也留下不少引人深思的故事……
  
  在林奈為植物建立命名系統前,我們得用三大行的拉丁文,來形容一朵小雛菊
  →唯有建立一套分類系統,辨識不同物種、植物學研究才成為可能
  
  小小的甲蟲可以消滅一整個國家的榆樹,讓英國引以為傲的鄉村景致一夕消失
  →隨便移植外來種,可能破壞當地植相,毀滅一個時代的歷史記憶
  
  列寧格勒圍城戰中,種子銀行的科學家寧可餓死,也不願吃下他們保護的穀糧
  →基因多樣性的重要,使科學家願意犧牲自己,維護全人類的利益
  
  透過25個精采篇章,及一百多幅首度披露的圖片與手稿,現任園長及科學記者將帶領讀者從植物園出發,逐篇了解植物是如何深深地改變我們的歷史,並影響未來。
  
國外推薦
  
  鮮活、迷人、宛如身歷其境。──《英國園藝》雜誌
  
  生動活潑、引人深思、博學精深。──《園林設計》雜誌
  
  對生物及其分類有興趣的讀者,必讀!──《泰晤士周日報》
  
  在植物學的奇妙世界,進行一場下鄉Long-stay之旅。──《每日電訊報》
  
  那些專業或業餘的植物愛好者啊,這本書將讓你們興奮不已。──《歷史園林評論》期刊
  
  本書配上了大量且首度披露的美麗照片及插圖,喜歡戲劇、冒險、歷史、科學、創新的讀者,必讀!──BBC電視節目《鄉村檔案》
  
  這本書帶領讀者環遊世界、穿梭古今,探索無數植物背後不可思議的故事。──《英國園藝》雜誌
  
  這本以皇家植物園為中心、佐以精美插圖的適時之作,仔細回顧了相關歷史背景,並將機構的科學工作做了一次堅實的定位。──《BBC歷史雜誌》
  
  探討植物學如何逐步興盛,一場飽含美學、歷史、科學的旅程。這是一本以科學雕飾、輔以精緻插圖的植物學大觀;打開它,就像受邀進入大觀園內遊歷一般。──《新科學家》週刊
  

►GO►最新優惠► [書籍]英國皇家植物園巡禮:走進帝國的知識寶庫,一探近代植物學的縮影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推薦序/嚴新富
前言

1. 玫瑰玫瑰,我該如何稱呼你
2. 打造植物王國
3. 植物標本的無限可能
4. 大地染上了晚疫病
5. 粗分與細分
6. 馴養異國植物
7. 進軍橡膠
8. 蘭花熱
9. 外來種入侵
10. 雜交豆的多樣型態
11. 向光生長
12. 複數基因
13. 樹皮與甲蟲攻防戰
14. 獵尋多樣性
15. 植物醫藥
16. 生長的信號
17. 生物多樣性大揭密
18. 歪風
19. 生命膠囊
20. 小草立大功
21. 盛開的生命之樹
22. 動態雨林
23. 捕捉與洩降
24. 綠色樂園
25. 偉大的生產者

致謝
圖片來源說明
延伸閱讀
索引

►GO►最新優惠► [書籍]英國皇家植物園巡禮:走進帝國的知識寶庫,一探近代植物學的縮影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推薦序

植物園老園丁 嚴新富博士


  本書是以英國皇家植物園的發展為軸線,將近代植物學的研究成果,用說故事的方式來呈現,非常值得一看。以下簡略介紹本書的梗概。

  一開始,本書就介紹在植物學中最先上場的林奈的二名法,讓植物分類變成一個大家容易理解及快樂學習的對象;接著談到植物標本的蒐集及分類時,又敘述了前人利用近代 DNA 等分子技術,讓整個分類系統更為完善。值得一提的是,以皇家植物園植物標本館的典藏來說,依最新的分類研究成果,重新排列標本館的標本位置,是一項頗為艱鉅的工程,但皇家植物園還是依照新的研究結果來調整標本位置,這實在是令人欽佩。而這種分類系統,也呈現在植物園活體展示的動線上。

  接著,在植物生理的研究上,本書也提到了植物的向光性,除延伸介紹光合作用及植物生長素的概念,也提及科學家利用這樣的基礎,發展出如 IAA 等植物生長素,並被園藝界大量利用在扦插繁殖上。此外,在植物遺傳研究方面,本書則從發現孟德爾定律的故事說起,介紹運用在農作物改良的多倍體、抗病基因的育種,並利用農桿菌將有用基因導入農作物中的基因工程等知識。

  皇家植物園有個重要任務,就是蒐集世界各地的植物,交給園藝專業人員栽種,並依一定的規畫把它們布置在庭園中。書中就舉了個有趣的例子:為了將來自熱帶美洲的維多利亞女王蓮(Victoria amazonica)成功地栽種在英國,英國人發展出溫室栽培系統。為了讓一些珍稀的物種保存下來,他們也發展出種子的低溫保存系統。由蒐集物種的初衷開始,促成了園藝設施及技術的發展。

  然而,皇家植物園的這種蒐集行動,也帶動了一批以植物採集的專業人士──植物獵人,進而發展出世界性的產業,如橡膠、蘭花等產業。因為濫採的關係,讓一些高經濟價值的植物瀕臨滅絶,故引發世人的保育概念,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並定期公布瀕危植物的紅皮書,倡導生物多樣性的重要。除了這樣的危機外,本書也提及了引種栽培造成世界各地的植物交流,使若干種植物如馬纓丹(Lantana spp.)等在世界各地馴化,甚至變成入侵種,嚴重影響到當地的生態平衡,引發世人對引種相關議題的重視。

  談到醫療方面,藥用植物的發展歷史,與皇家植物園有密切的關聯。以皇家植物園經濟植物典藏中心的收藏品為例,光是用來治療瘧疾的金雞納樣本,就超過了一千份,再經過不斷地研究,才發展出抗瘧藥品。近代醫學發達,對人類疾病的防治也益發進步,但仍有新的疾病不斷出現,而目前所開發出來的藥物無法治療。因此,世界各大研究團隊開始進入亞馬遜河流域,收集當地原住民的傳統藥用植物,藉以開發新藥。以筆者的自身經驗為例,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博館)除了植物園的經營管理外,主要的研究工作,就是調查臺灣原住民的民族植物,希望能以植物學的方法將在地知識記錄下來,並在植物標本館中保存證據標本,以期能將祖先的智慧傳給下一代。在這點上,我們跟英國皇家植物園的工作信念是一樣的。

  打開這本書,看到皇家植物園的組織實在令人讚嘆:裡面有超過四百位研究人員,除植物標本館外,尚有各個生理、遺傳、真菌、園藝等研究部門,再加上在各個殖民地建立的植物園,真是一個超級植物園系統。反觀臺灣,植物園大多不是獨立單位,林業試驗所轄下有臺北、福山、嘉義、扇平、墾丁……等各個植物園,都是屬於各分所的一部分。筆者小時候就是在嘉義植物園長大的,素來對植物園有一份濃厚的情感。後來參與科博館植物園的建設,也讓筆者更有機會瞭解植物園。

  在簡述了本書的大略架構後,以下就來稍稍介紹臺灣的植物園概況。以科博館為例,科博館的植物園分為二大部分:熱帶雨林溫室,及溫室外的臺灣低海拔植物生態展示。由於植物園的基地是臺中市的公園用地,因此建設的目標是給市民一個優質的生活環境,科博館就把植物園建設成一個都市森林,種植的都是臺灣原生的樹種;而在林下,則利用蕨類、姑婆芋、絡石等耐蔭性的本土植物當地被。至於整個植物園的地理分布,則包括了北、中、南、東、恆春半島及蘭嶼等區域。

  在熱帶雨林溫室內,由於巨大的鋼構加上裡面樹木遮蔭的因素,因此只能發展耐蔭性的植物展示。在設計上,以代表熱帶美洲的鳳梨科植物當做入口意象,包括空氣鳳梨、積水鳳梨、地生型鳳梨等三大生態習性的鳳梨科植物為主角,以打破國人對鳳梨的既有概念,不再局限於在地生型的食用鳳梨印象。接下來的主動線,就以原產熱帶美洲的天南星科植物為主,依序是龜背芋、蔓綠絨、花燭、黛粉葉、白鶴芋等屬;接著才是原產在熱帶亞洲的天南星科,如粗肋草、觀音蓮、電光芋、星點藤等屬,依序分別展出。另外還搭配了其他的植物展示區,如竹芋科、秋海棠科、芭蕉科、竹蕉屬、蘭科及鹿角蕨等蕨類。

  提到蕨類,它們是臺灣植物的重要資源。全世界有三十九科的蕨類,臺灣就占了三十四科,而且臺灣原生的蕨類約有七百種,其多樣性在世界上是名列前茅的。因此,科博館植物園即以蕨類為主要的蒐藏展示對象。除了特展室的常展蕨類展示外,在西屯路旁還設有原生蕨類的景觀區,以及蕨類葉形的教學園區等。另外,在植物園林下及科博館庭園樹下,均以蕨類當地被,讓整個植物園呈現出蕨類的多樣風貌。

  相較於英國皇家植物園,科博館位於市區,土地及人力的資源有限,為了推廣植物學的美與知識給大眾,植物園就結合了社會資源,來充實植物園的館藏及教育推廣工作。植物園結合三個花藝設計協會,在每年的清明節、中秋節、元旦假期均會推出花藝展;每年的母親節,則舉辦押花成品展;暑假期間,推出植物手工藝品展;寒假則留給植物園多才多藝的志工們,為他們留下一個植物手工藝作品展(如種子)的時段。另外,科博館也與四個盆景協會合作,在每年十二月至元旦假期時段,於本館橢圓形廣場推出盆景展。

  以上這些多樣的展示及教育活動,都是因應都會型植物園空間及人力資源的限制,所發展出來的植物園特色。

  最後感謝商周出版社,讓筆者有機會得以先睹為快,並撰文分享個人讀後心得,以及在植物園經營管理上的經驗。
 

(本文作者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園科長)

►GO►最新優惠► [書籍]英國皇家植物園巡禮:走進帝國的知識寶庫,一探近代植物學的縮影


ISBN:9789864771363
叢書系列:科學新視野
規格:平裝/416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部份全彩/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動物/植物>動/植物學史

►GO►最新優惠► [書籍]英國皇家植物園巡禮:走進帝國的知識寶庫,一探近代植物學的縮影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2 打造植物王國
 
倫敦的皮卡迪利街上擠滿了遊客和上班族,在洶湧人潮的腳下,藏著一個高度安全的保險庫。這間建於一九六九年的堅固房間設有兩扇保護門,外面那扇是厚重的丘博保險庫門,裡面那扇則是木門,兩扇門間有著一道保護氣閘。庫房內有一台機器不斷地記錄溫度和濕度,所以工作人員可以留意溫濕度是否變得太高。然而,這個四乘五平方米大小、沒有窗戶的保險庫裡藏的既不是現金,也不是珠寶;如同它卓越的地理位置所暗示的,是另外一種寶藏。
 
這間擺放著紅木架及一排排抽屜的庫房,是卡爾‧林奈的圖書館暨標本館。裡頭的收藏包括成千上萬珍藏在玻璃蓋標本盒中的蝴蝶、甲蟲、和貝殼;用絲帶綁成整捆、超過一萬四千種存放於檔案夾中的乾燥植物標本;林奈以微小字跡寫就的手稿;還有他影響力深遠的著作──《自然系統》和《植物種志》(Species Plantarum)的原稿。
 
鑑於林奈是瑞典人,生命中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家鄉度過,他的遺物居然收藏在英國,多少有些令人吃驚。事實上,這幾乎是個意外。
 
一七七八年,這位享年七十歲的偉人去世後,他的收藏歸於他的妻子莎拉‧麗莎(Sara Lisa)手中。她希望能確保這批收藏品被妥善保存下來,因此聯繫了約瑟夫‧班克斯(Joseph Banks),而班克斯打開她的來信時,碰巧正和年輕的博物學家詹姆斯‧愛德華‧史密斯(James Edward Smith)共進早餐。於是班克斯提了個建議:購買這批收藏品,將有助於讓史密斯這個年輕人在科學界揚名。
 
所以,在史密斯的父親──一位富裕的羊毛商人──起初不太甘願的幫助之下,史密斯收購了林奈畢生的心血:一萬四千種植物、三千一百九十八種昆蟲、一千五百六十四種貝殼、約三千封的信件和一千六百本書籍。而在不久後,史密斯就創辦了林奈學會(Linnean Society)。這正是這批收藏品目前的居所,完完整整地保存在學會的地下儲藏庫裡。史密斯的收購在植物學史上是個關鍵,因為它提供了素材,讓英國得以進一步研究林奈的自然界分類系統。

►GO►最新優惠► [書籍]英國皇家植物園巡禮:走進帝國的知識寶庫,一探近代植物學的縮影

►GO►最新優惠► [書籍]英國皇家植物園巡禮:走進帝國的知識寶庫,一探近代植物學的縮影

►GO►最新優惠► [書籍]英國皇家植物園巡禮:走進帝國的知識寶庫,一探近代植物學的縮影

►GO►最新優惠► [書籍]英國皇家植物園巡禮:走進帝國的知識寶庫,一探近代植物學的縮影

►GO►最新優惠► [書籍]英國皇家植物園巡禮:走進帝國的知識寶庫,一探近代植物學的縮影

ISBN:9789864771363
叢書系列:科學新視野
規格:平裝/416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部份全彩/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動物/植物>動/植物學史

►GO►最新優惠► [書籍]英國皇家植物園巡禮:走進帝國的知識寶庫,一探近代植物學的縮影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3457?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生物圈的未來(軟皮精裝版) 博物學家的自然創世紀:亞歷山大・馮・洪堡德用旅行與科學丈量世界,重新定義自然 無所不在的演化:如何以廣義的演化論建立真正科學的世界觀 築地市場四百年 非凡物種:型塑人類文化、改變世界的25個自然造物 植物的心機:刺激想像與形塑文明的植物史觀 表觀遺傳大革命:現代生物學如何改寫我們認知的基因、遺傳與疾病 蝴蝶的祕密生命 (出版十周年優雅紀念版) 我為你灑下月光:獻給被愛神附身的人 野果:183種果實踏查,梭羅用最後十年光陰獻給野果的小情歌 無所不在的演化:如何以廣義的演化論建立真正科學的世界觀 表觀遺傳大革命:現代生物學如何改寫我們認知的基因、遺傳與疾病 野果:183種果實踏查,梭羅用最後十年光陰獻給野果的小情歌 藝術的孤獨:給居住在孤寂城市中的你,和偶爾寂寞、獨特的所在,以及想要得到慰藉的心情。 第三餐盤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第一簡單物理光、聲、波篇(マンガでわかる物理 光‧音‧波 編)~推薦!

作者:新田英雄
譯者:衛宮紘
出版社:世茂
出版日期:2016/11/02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00元

ISBN:9789869349161
叢書系列:科學視界
規格:平裝/240頁/25k正/14.8x21x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物理/化學>物理/化學理論
本書分類: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數理化類>物理

 ►GO►最新優惠► [書籍]世界第一簡單物理光、聲、波篇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新田英雄


  1987年 早稻田大學研究所理工學研究科博士課程修畢
  專攻 理論物理學、物理教育
  現今 東京學藝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理學博士

  主要日文著作:
  《物理與特殊函數—入門研究課程》(共立出版)
  《用Excel學電磁學》(合著・歐姆社)
  《用Excel學量子力學》(合著・歐姆社)
  《世界第一簡單物理「力學篇」》(歐姆社)

  譯作:
  《相對論》(Stannard著,新田 英雄譯,丸善出版)

審訂者簡介

陸亭樺


  現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系 副教授
  學歷:國立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學士、國立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博士
  經歷:國立交通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系助理教授
  授課科目:光學、光電工程導論、光電技術
  研究方面:雷射物理

譯者簡介

衛宮紘


  清華大學原子科學院學士班。自由譯者,譯作有《上司完全使用手冊》(東販)、《超慢跑入門》(商周)、《男人懂了這些更成功》(潮客風)、《世界第一簡單電力系統》(世茂)……等。

►GO►最新優惠► [書籍]世界第一簡單物理光、聲、波篇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了解波動
讓你從高中到大學
輕鬆征服物理!

  從波動的基本知識,
  到光波、音波,
  進而了解何謂「都卜勒效應」!

  萬物皆是波?
  而且光兼具波與粒子的性質?
  縱波與橫波如何用圖形表示?
  波的圖形與函數有何關係?
  從振動、介質、折射、鏡像……到微分,
  一起來探究有趣的物理學吧!

  包括基礎與進階知識,
  陪你從高中理組,
  一直到大學物理相關科系的最佳學習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系副教授 陸亭樺 審訂

►GO►最新優惠► [書籍]世界第一簡單物理光、聲、波篇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前言
序曲1

第1章光9
1. 光的直進與反射10
如何用鏡子映照全身15
2. 光的折射16
3. 透鏡與像22
凸透鏡的成像28
4. 光的色散29
補充
光學史32
光散射的機制32
光的吸收與透明、不透明34
太陽光的溫暖35
反射定律35
外面的亮度與窗戶上的反射36
光的速度與折射率37
折射定律38
薄透鏡公式39
光的色散41
進階補充
彩虹的形成42

第2章波45
1. 波的基礎知識47
2. 波的干涉67
補充
「位置-位移」圖形和「時間-位移」圖形的關係76
波的反射77
進階補充
運動方程式79
簡諧運動與sin函數81
正弦波的數學式和圖形83
駐波85
深入補充
以微分表示運動方程式87
運動方程式與簡諧運動87
波動方程式88
橫波的波動方程式91
縱波的速度與楊氏係數92
波動方程式的解93
重疊原理與波動方程式94
延伸問題95

第3章聲97
1. 聲波的基本99
2. 聲波的傳遞方式108
各種樂器的「時間-位移」圖形115
3. 聲波的駐波119
拍音130
補充
氣柱的空氣振動134
聲音的速度(聲速) 137
弦的橫波速度137
音階137
進階補充
聲速的公式140
音色與聲波的重疊141
開口端的修正143
深入補充
聲波的波動方程式143
聲速公式的推導146
氣體的位移和密度變化的關係147

第4章都卜勒效應149
1. 聲源移動時聽到的聲音151
聲源移動的都卜勒效應公式156
2. 觀測者移動所聽到的聲音159
觀測者移動的都卜勒效應公式163
補充
聲源和觀測者一起移動的都卜勒效應169
進階補充
斜向的都卜勒效應174
光的都卜勒效應176
震波176

第5章光波179
1. 波的干涉和繞射181
波相互增強與弱化的數學式187
2. 粒子與波191
繞射光柵所產生的干涉201
3. 萬物皆是波205
補充
波的能量與強度211
電磁波的傳遞媒介是什麼? 211
進階補充
球面波212
球面波的干涉213
粒子性與波動性214
深入補充
波能量的公式215
正弦波的能量216
附錄A 單位
基本單位與導出單位217
倍數的表示記號與名稱218
分貝219
附錄B 數學的補遺
泰勒展開220
延伸問題(p.95)的解答222
索引227

►GO►最新優惠► [書籍]世界第一簡單物理光、聲、波篇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前言

  光、聲、波是我們身邊常見的自然現象。光和聲音都是波的一種,為了深入瞭解光和聲音,我們必須先理解波的基本性質。但是,波的概念不容易理解,波的運動不容易想像。在空間中擴展的波,會隨著時間怎麼變化?這並不是那麼容易描述。相反地,若能正確地掌握波的運動,即可瞭解波的性質。

  因此本書利用漫畫圖解來說明。漫畫能夠生動地表現隨時間變化的運動,是非常獨特的表現手法。即便是波這麼複雜的運動,漫畫亦能說明得比教科書、教學影片清楚。

  本書由漫畫和文章解說構成,僅閱讀漫畫的部分,你就能確實掌握高中物理程度的知識。重要的部分本書會反覆提及,加強讀者的印象。在完全理解之前,你可以反覆閱讀漫畫。本書列了許多數學式,對不擅長物理的人而言,或許會有點困難,但你可以大致瀏覽這些數學式就好。總之,希望你能反覆閱讀,多讀幾次,你不懂的地方便會漸漸豁然開朗。

  文章解說的部分是給行有餘力的讀者、看完漫畫還想深入瞭解的人閱讀的。「補充」是高中物理的基礎解說;「進階補充」、「深入補充」主要是針對理組高中生、大學生。尤其是「深入補充」運用到微積分,所以較複雜。為了深入瞭解波,由運動方程式推導波動方程式、波的速率……這些數學上的理解是必要的。對這過程感興趣的人,請一定要閱讀「深入補充」。

  最後,用漫畫表現光、聲、波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我要對以精湛的繪畫實力達到這個目標的深森小姐、負責製作編輯本書的TREND-PRO,以及歐姆社的同仁,致上最深的謝意。

►GO►最新優惠► [書籍]世界第一簡單物理光、聲、波篇


ISBN:9789869349161
叢書系列:科學視界
規格:平裝/240頁/25k正/14.8x21x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物理/化學>物理/化學理論
本書分類: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數理化類>物理

►GO►最新優惠► [書籍]世界第一簡單物理光、聲、波篇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光學史
 
對我們來說,光非常重要。光是什麼呢?光的特性是什麼?為什麼我們可以看到東西?諸如此類的疑問,從很久以前就是人類探究的議題。舉例來說,古希臘哲學家認為,是因為人的眼睛射出光線照到物體,我們才得以看見物體(現在人們已經瞭解,眼睛接收來自物體的光,經由大腦處理,我們才得以看見物體。但是,大腦影像處理的具體機制,目前還在研究中)。
 
一開始,光學先從幾何學的角度探討光線的特性。然後,隨著人們對光的瞭解越來越深入,「光是粒子」的學說(光的粒子說)與「光是波」的學說(光的波動說)長年爭論不休。後來科學家發現了光的干涉,這是光波才有辦法解釋的現象,所以最後是由波動說贏得勝利。而且科學家證明了光是電磁波,帶有電力和磁力。這會在第5 章進行說明,第1 章是利用光線來說明光的特性。
 
光散射的機制
 
請想像什麼都沒有的真空狀態。光可以在真空中行進,因此,太陽系外面的遙遠星星所發出的光,可以抵達地球,讓我們看見。在沒有任何物質的真空中行進時,光是直線前進的(嚴格來講,受到星星等重力源影響,空間會發生扭曲,而光是沿著空間的扭曲前進的,並非筆直地前進。但是,除非是黑洞等超強的重力源,否則光的扭曲很微小,星光幾乎可以說是直線前進的)。
 
那麼,光什麼時候會轉變方向呢?答案是碰到物體的時候。物質是由原子構成,而原子則是由帶正電的原子核,以及帶負電的電子所組成。另一方面,光是一種電磁波。電磁波具備電力和磁力。由於電力的性質,電磁波碰撞到原子時,原子的電子會得到電磁波的能量,產生振動*1。接著,根據「振動的電荷會放射電磁波」的電磁學定律,電子又會產生電磁波,往原子的四周放射出去(圖1)。由這一連串的現象可知,當電磁波射入原子,原子會向四周放射電磁波。這就是電磁波與光散射的基本機制。
 
如同前文的說明,光照到物體會產生反射、散射,以微觀的角度來看,原子內的電子是光散射的原因。另外,金屬會散發金屬光澤,就是因為金屬內自由移動的電子(自由電子)所產生的散射。
 
光的吸收與透明、不透明
 
照到物體的光,一部分會反射,剩下的則進入物體內部。反射光與被吸收的光,這兩者的比例會因物質的種類、光照到物體表面的角度(入射角)而異。

ISBN:9789869349161
叢書系列:科學視界
規格:平裝/240頁/25k正/14.8x21x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物理/化學>物理/化學理論
本書分類: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數理化類>物理

►GO►最新優惠► [書籍]世界第一簡單物理光、聲、波篇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3981?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頭薦骨按摩自療法:整合科學、敏感度與覺知關照,放鬆身心健康跟著來 香氛聖經:調香師的祕密配方 超商怪事多:平安回家最好 漂流木:野生藝術家優席夫的流浪傳奇 啊!創意原來這樣畫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騙自己的腦:識破大腦錯覺詭計的成功法則(錯覚の法則)~推薦!

作者:西田文郎
譯者:蕭雲菁
出版社:台灣東販
出版日期:2016/10/26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00元

ISBN:9789864751822
規格:平裝/208頁/14.7x21cm/普通級/雙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商業理財>成功法>自我成長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大腦科學

 ►GO►最新優惠► [書籍]騙自己的腦:識破大腦錯覺詭計的成功法則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西田文郎


  株式会社SANRI代表取締役會長
  株式会社CARITY取締役會長
  西田塾塾長
  西田會會長
 
  1949年生,日本想像訓練研究暨指導先驅。從1970年代開始以科學方式研究精神訓練,並利用大腦生理學與心理學建構出激發腦功能的「超級腦訓練系統(Super Brain Training System/S‧B‧T)」劃時代技術,也指導過眾多日本企業經營者與商務人士開發能力,培育出許多超頂尖企業人。針對企業經營者舉辦的研習會「西田塾」,吸引日本各地的經營者趨之若鶩成為門生,更有許多報名者不得其門而入,只能等待候補名額。在運動領域同樣採取科學方式的精神訓練,指導過無數頂尖運動選手獲得成功。

  著有《NO.1理論》、《面白いほど成功するツキの大原則》、《かもの法則》(日本現代書林出版)、《ツキの最強法則》(日本ダイヤモンド社出版)、《仕方ない理論》(日本德間書店出版)等書。
 
  西田文郎官方網站 nishida-fumio.com
  西田文郎Facebook www.facebook.com/nishidafumio.sanri
  株式会社SANRI網站 www.sanri.co.jp
  株式会社CARITY網站 carity.co.jp

►GO►最新優惠► [書籍]騙自己的腦:識破大腦錯覺詭計的成功法則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被腦騙的人注定失敗,
成功的人騙自己的腦!

為什麼會覺得算命師說得很準?
花錢去的健身房、美容院比較有效?
那間彩券行為什麼屢次開出頭獎?
這個人就是我的真命天子、此生最愛?
生活中各種看似「理所當然」的狀況,其實都藏著各種「錯覺」!

  「幾乎所有腦認為『正確』的事物當中,有高達99%都只是一種錯覺」
  作者經過四十餘年的腦科學研究如此斷言,
  「錯覺」不僅影響判斷,更處處影響著你的人生!

  小小錯覺能大大改變人生
  我們都說「決定改變一生」,但其實是「錯覺改變了決定」!

  識破大腦的錯覺詭計
  只要能理解腦的特色和習慣以及構造,事業、人際、感情就能提升到最大極限!
  反向利用大腦的錯覺機制,重新整理思考迴路,
  簡單的幾個訣竅與思考方式,
  每個人的大腦都能輕鬆「被控制」!

  增加「肯定性錯覺」,發揮腦的最大功能
  人腦有「肯定性錯覺」與「否定性錯覺」兩種類型,
  兩者無法並行是腦的特色,
  懂得應用「肯定性錯覺」的人,必定能獲得成功、人生更加得心應手!

  反向利用腦的思考習慣,做自己腦的主人!
  至今為止,你做過多少決定?
  你認為所有判斷都是經過審慎思考的嗎?
  個性、人際、事業、婚姻、育兒、社會、世界
  錯覺無所不在、不知不覺。

  顛覆既有的認知觀念,重新認識腦的思考迴路,
  現在還來得及!「騙自己的腦」,讓人生變得更有趣!

本書特色

  ★ 日本百萬暢銷作家傳授,打造成功腦的獨門訣竅!
  ★ 原來是這樣!Amazon讀者大好評,不分男女老少皆能活用的大腦錯覺揭密!
  ★ 至今為止的人生都是錯覺?!重新認識大腦的思考機制,活得更輕鬆!

►GO►最新優惠► [書籍]騙自己的腦:識破大腦錯覺詭計的成功法則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人生能因「腦的錯覺」而改變

第1章  腦很容易被騙
小小錯覺能大大改變人生
不存在所有人都判斷為「正確」的事物
蘋果真是「紅」的嗎?
腦會被視覺欺騙
〈Müller-Lyer錯視〉
〈Kanizsa三角形〉
〈Fick錯視〉
〈Ebbinghaus錯視〉
〈魯賓之壺〉
單向思考讓人看不見真相

第2章  日常生活中處處有錯覺陷阱
算命為什麼會準
比照使用前後效果的「後此謬誤」
用四分法分析來識破錯覺
第一名的魅力效果無人能擋
為什麼大家一起闖紅燈就不可怕
想解除矛盾的失調狀態
初始價格會影響判斷的「定錨效應」
只看見對自己有利事實的先入為主觀念
引來更多人龍的「從眾效應」
面對眼前損失寧可冒風險的「展望理論」
部分決定整體印象的「月暈效應」
不想做卻做了的「沒辦法理論」

第3章  錯覺的產生機制
腦有三層結構
成功的人都懂得活用「本能腦」
本能反射領域決定人生
腦被騙的機制
「經驗的領域」與「想像的領域」
腦無法分辨現實與想像
也無法判斷「自己與他人」和「過去與未來」
狼少女無法說人話的原因
「本性難移」是真的
「心」與「魂」和腦運作機制的關係
禮拜六方讓情緒腦變成「悅」
活性安慰劑效應的驚人力量
神明有必要存在
好好利用「弄假成真」
只接收必要資訊的RAS運作機制

第4章  成功者善於操控錯覺
成長者共通的「優越錯覺」
沒有「優越錯覺」就無法豐富人生
說「對不起」並非反省
成功不可或缺的「感運力」
幸運兒這種錯覺能吸引到同樣幸運的人
「自責與他責」和「幸運與倒楣」的關係
因為樹敵才會不幸
往前踏出一步的勇氣能喚來強力的躍進
提高感運力的小小習慣
劃分成功者與平凡人的不放棄腦
利用「前提條件」、「設限條件」、「目標」來實現夢想
利用設限條件把障礙變成有利條件
惡劣條件能激發全新發想
創造就是就對其他可能性說「不」
素人的誤解創造了享譽世界的HONDA
向抓住夢想的人學習思考習慣
培養苦樂力
成功者都有戀母情結
情緒腦一向搖擺不定
正向思考就是讓「不悅」回到「悅」的力量
寫出五個長處

第5章  製造錯覺能180度改變人生
「理想的結婚對象」由錯覺決定
從錯覺中清醒後會改變價值觀
命運同樣純為錯覺
維持婚姻生活的訣竅是懂得「死心的愛」
對小孩的愛也是一種錯覺
建立聲望所需的好錯覺
「清貧」思想會讓你真的變清貧
「有錢人個性都很差」並非事實
成為億萬富翁比學騎腳踏車還簡單
不拿掉輔助輪的另一個理由
錢本身就是一種錯覺
價值觀因時代而改變
沒必要配合時代的評價基準
不跟人比較就能幸福
利用錯覺實現驚人的復健效果
就算生病也一樣「幸運」

第6章  人生中最重要的終極錯覺
認為正確的那一瞬間會停止思考
是不是被洗腦了
倒過來看事物的「有無‧無有思考法」
要懂得謙虛
人類真正的成功是什麼
人們應努力實現的兩種成功
有錢就叫成功嗎
一味追求人性成功時的陷阱
從微觀的自戀轉為宏觀的愛
兩種成功都需要「三感力」
去見照顧過你的十個人
回想傳遞與傳承的精神
AI的出現讓工作減半
面對未來應有的錯覺
識破被有意操控的資訊
用真實之眼來看世界

好錯覺能帶來好結果

►GO►最新優惠► [書籍]騙自己的腦:識破大腦錯覺詭計的成功法則


ISBN:9789864751822
規格:平裝/208頁/14.7x21cm/普通級/雙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商業理財>成功法>自我成長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大腦科學

►GO►最新優惠► [書籍]騙自己的腦:識破大腦錯覺詭計的成功法則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本能反射領域決定人生
 
在此稍微再來探討一下本能腦。
 
我們人類是大腦新皮質「知性腦」極端肥大化的動物,才有辦法創造出如此高度的文明來。
 
但真正決定我們行動的並非大腦新皮質,因為我們的行動都是因IRA(Instinct Reflex Area)而發生,稱為「本能反射領域」,包含大腦邊緣系統與腦幹在內,等於是最具動物性本能的原始腦,負責掌控我們的判斷。
 
IRA的重要特徵如下。
 
● 屬於潛意識領域,無法靠意識性的意志力操控。
● 理論無法在此發揮作用。
● 儲存著過去的資料。
● 被輸入IRA的資訊,會被杏仁核分辨為「悅」或「不悅」,若是「悅」就儲存為放鬆與正向情緒的記憶,若是「不悅」就被儲存為壓力與負面情緒的記憶。
● 從IRA輸出的資訊,一定都伴隨有情緒。
● 理性腦會依據IRA的這些記憶資料來判斷事物。
● IRA與具想像力的右腦有很強的連結關係,只要IRA產生負面情緒,右腦也會跟著產生負面想像,讓左腦的正向思考無法發揮作用。
● 相反地,只要產生正向情緒,就能輕易轉為正向思考。
 
簡單地說,不論如何努力用人類特有的大腦新皮質來理性思考,只要具有動物性的本能反射領域沒有發揮作用,我們就無法採取行動,也就無法實現目標。
 
在睡不著的夜晚裡,相信你應該無數次「嘗試著睡著」,也會理性思考「再不趕快睡,會影響明天的工作」,只可惜不論大腦新皮質再怎麼努力這麼想,只要負責掌控腦幹的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失衡,眼睛就是會睜得這麼大,遲遲無法入眠。
 
戀愛也是一樣,如果理性思考「絕不能喜歡上那個人」,就能平息我們心裡的悸動洶湧,我們也不用這麼痛苦了。此外,每個人對異性都有自己喜歡的類型,這種喜好同樣無法用理性來改變,因為喜歡人的情緒,同樣是由IRA負責。
 
大大支配我們行動的要素並非理性思考,而是在潛意識裡產生反應並採取行動的IRA,因此若說IRA的作用能決定我們的人生,一點也不為過。
 
如果你沒有任何夢想或目標,恐怕今後的人生大概也就是這樣了,因為二十多歲時沒有任何夢想,只是渾渾噩噩過日子的人,到了四十多歲時會突然發憤圖強,一心朝著夢想努力前進的例子幾乎很少。

►GO►最新優惠► [書籍]騙自己的腦:識破大腦錯覺詭計的成功法則

►GO►最新優惠► [書籍]騙自己的腦:識破大腦錯覺詭計的成功法則

►GO►最新優惠► [書籍]騙自己的腦:識破大腦錯覺詭計的成功法則

►GO►最新優惠► [書籍]騙自己的腦:識破大腦錯覺詭計的成功法則

►GO►最新優惠► [書籍]騙自己的腦:識破大腦錯覺詭計的成功法則

►GO►最新優惠► [書籍]騙自己的腦:識破大腦錯覺詭計的成功法則

►GO►最新優惠► [書籍]騙自己的腦:識破大腦錯覺詭計的成功法則

►GO►最新優惠► [書籍]騙自己的腦:識破大腦錯覺詭計的成功法則

►GO►最新優惠► [書籍]騙自己的腦:識破大腦錯覺詭計的成功法則

►GO►最新優惠► [書籍]騙自己的腦:識破大腦錯覺詭計的成功法則

ISBN:9789864751822
規格:平裝/208頁/14.7x21cm/普通級/雙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商業理財>成功法>自我成長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大腦科學

►GO►最新優惠► [書籍]騙自己的腦:識破大腦錯覺詭計的成功法則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3265?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就業的終結:你的未來不屬於任何公司 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 怪咖心理學(3):明明沒有,為什麼看得見?當超自然現象遇上心理學 挫折力:成為一流人的50個思考‧行動術 大人的讀書全技術:學會一分鐘抓住人心的關鍵字! 鍛鍊思考力:提升判斷、預測、邏輯的大腦革新術 大國的不安:為什麼經濟互相依賴不會帶來和平?為什麼多極化的世界非常危險? 讓你思考翻轉,走向成功的煩惱力 解事者:複雜的事物我簡單說明白 正向思考不是你想的那樣:讓你動力滿滿、務實逐夢的動機新科學 用圖搞定人生大小事:從思考、記錄到表達,把複雜事情變簡單的全能圖解術 新手素描完全指南:人物、靜物、動物、場景、寫實&奇幻手繪神技 超Q手繪旅行實境英語真簡單(附英文會話APP與MP3線上下載) 1分鐘隨手畫出北歐風:1000個讓插畫家也驚呆的超簡單小塗鴉! 超Q爆笑圖文隨手畫10000例大全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神經學經典二例:《我發瘋的那段日子》+《羅絲瑪麗:啟發身障人權、特殊教育和醫療倫理的甘迺迪家族悲劇》套書(共二冊)[Shen Jing Xue Jing Dian Er Li :《 Wo Fa Feng De Na Duan Ri Zi...]~推薦!

作者:蘇珊娜‧卡哈蘭,凱特.克里福.拉森
原文作者:Susannah Cahalan,Kate Clifford Larson
出版社:行路
出版日期:2016/10/13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770元

ISBN:8667106505574
規格:平裝/720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大腦科學
本書分類:心理勵志>心理學>大腦與神經
本書分類:醫療保健>疾病百科>神經科
本書分類:親子教養>教育現場>特殊教育

 ►GO►最新優惠► [書籍]神經學經典二例:《我發瘋的那段日子》+《羅絲瑪麗:啟發身障人權、特殊教育和醫療倫理的甘迺迪家族悲劇》套書(共二冊)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我發瘋的那段日子》作者 蘇珊娜‧卡哈蘭

 
  高中時在《紐約郵報》實習,展開了她的報導生涯,後來在該報任職超過十年,文章亦曾刊於《紐約時報》、《科學美國人》等媒體。她任職《郵報》時罹患了學術界甫發現兩年的疾病,舉止逐漸失常,險些被送進精神病院度過餘生,所幸後來遇得知名學者正確診斷,得以治癒。她罹患的「抗NMDA受體自體免疫腦炎」為學界重要的新發現,可望促進我們對於人腦的認識、提升醫療水準,因此《郵報》請她將自己這段故事寫成報導。這篇〈我離奇失憶發瘋的那個月〉一發表,引發美國民眾熱烈迴響,因而進一步寫成了這本書。
  
  她的經歷登上眾多國際醫學、科學刊物,她也以促進全球對這類型疾病的瞭解為終身職志,經常應邀分享罹病、治癒的經過,乃至於後來對此疾病的相關瞭解。

●《羅絲瑪麗》作者凱特.克里福.拉森
 
  在波士頓的西蒙斯學院取得兩個學位,並於東北大學取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後,又在新罕布夏大學取得歷史學博士學位。她專精十九及二十世紀美國女性及非裔美國人的歷史,熱中研究和撰寫美國女性的生活,因而頗為享受從長期埋沒的資料中,爬梳出她們的故事。她說:「我強烈感受到,我們必須重新認識那些塑造出美國現今面貌的女子。藉由將女性放在故事的中心,世界看起來會相當不同——會更複雜、有趣,而且更多采多姿。」

  除了著述,凱特.拉森還擔任許多博物館和活動的顧問或解說員。她寫過另外兩本亦頗受好評的傳記:一本是《前進應許之地:哈莉特‧塔布曼,一位美國英雄的故事》,一本是《刺客的幫兇:瑪麗‧索拉特與刺殺林肯的陰謀》,前者主角是個逃跑的黑奴,提倡廢奴主義,後者的主角則是美國聯邦政府首位處死的女性死刑犯。《羅絲瑪麗》出版後,好評不斷且累積迅速,有論者形容本書是寫羅絲瑪麗故事的扛鼎之作。

►GO►最新優惠► [書籍]神經學經典二例:《我發瘋的那段日子》+《羅絲瑪麗:啟發身障人權、特殊教育和醫療倫理的甘迺迪家族悲劇》套書(共二冊)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這兩起大腦手術,各帶動體制上的什麼變革?

  ●《我發瘋的那段日子》●

  改編電影:
  克蘿伊・摩蕾茲(Chloë Moretz)主演,已於2016年多倫多影展全球首映。


  作者二十三歲時生了場怪病,症狀猶如中邪:莫名恐慌、靈魂出竅、動作詭異、幻視幻聽,而且妄想旁人要害她。癲癇科、免疫科和精神科等醫生做了數百項檢查,結果全都正常,群醫束手無策之下,眼看她就要被送進療養院度過餘生,一名神經病理學家接手了這個個案。這名醫生由於知道幾年前才發現的某疾病,正確診斷而救回了她。這案例寫下神經學及心理學研究新頁,登上知名醫學期刊,全美暢銷六十萬冊,售出二十國版權,亞馬遜書店數千讀者近滿分好評。

  重大意義與影響:
  這個個案讓學界體會到,各科別的研究應該密切交流,甚至不同學門應該合作爭取較多的經費做研究,而不是你研究你的、我研究我的,不只資源分散,而且發現新知識(例如新疾病)彼此竟不知道,從而影響實務應用。

  ●《羅絲瑪麗》●

  改編電影:
  羅絲瑪麗的故事即將搬上大銀幕,由女星艾瑪・史東主演。


  她被雙親藏了二十幾年,卻促成活躍的兄弟姊妹做出重大貢獻。

  約翰‧甘迺迪的大妹羅絲瑪麗先天智能障礙,年歲漸長後疑有精神疾病,當時社會不了解它們的成因,普遍敵視這類患者。她的雙親起先找盡資源、實驗各種教育方式想「治癒」她,然而成效不彰。隨著她姿色出眾引來異性注意,父親喬為了避免鬧出醜聞,決定採用當時頗具爭議、後來為全球醫界廢除的大腦額葉切斷術「治療」她,結果反倒致使她重殘……

  羅絲瑪麗的遭遇令兄弟姊妹深感震驚,投注資源研究精神疾病與智能障礙,從而扭轉全世界在這方面的認知。

  重大意義與影響:

  「甘迺迪家族對世界最大的貢獻。」

  羅絲瑪麗手術後被藏了二十幾年,她的家人才漸漸對外承認,有個智能障礙的家人。約翰‧甘迺迪當選總統後,積極協助研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探究精神疾病及身心障礙的成因,促進精神醫學與神經科學擺脫蒙昧時期,轉而正視精神疾患與身心障礙者的醫療與教育資源等。

  羅絲瑪麗的妹妹尤妮絲,慷慨提供資金促進研究,智能障礙的病因與療法,並促成了如今每年有數百萬身障者參加的「特殊奧運」成立。弟弟泰德擔任參議員四十七年期間,不辭辛勞的在諸多參議員與眾議員間周旋,促成許多重大身障人權及社會正義法案通過。尤妮絲的兒子安東尼說,凡此種種:「將成為甘迺迪家族對世界最大的貢獻。」

名人推薦

  ●《我發瘋的那段日子》

  邱麗珠 台大醫學院「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簡正鼎 中央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計畫」負責人 
  胡海國 「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 
  黃榮村 中國醫藥大學「神經科學與認知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鄭國威 全台最大科學知識社群「PanSci泛科學」總編輯 
  謝伯讓 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腦與意識實驗室」主任 

  「精彩懸疑,讓人一口氣讀到最後一頁才罷休。極力推薦。」——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

  ●《羅絲瑪麗》

  吳佳璇 精神科醫師、作家〔專文推薦〕
  王榮璋 身心障礙聯盟前祕書長
  房慧真 記者、作家
  邱麗珠 台大醫學院腦與心智研究所所長
  劉宏恩 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劉紹華 中央研究院醫療人類學家
  蔡宇哲 台灣應用心理學會副理事長
  蕭美琴 立法委員

  「精彩而令人心碎,蘊含的議題令讀者掩卷後良久,仍縈繞心頭。」——BookPage雜誌

►GO►最新優惠► [書籍]神經學經典二例:《我發瘋的那段日子》+《羅絲瑪麗:啟發身障人權、特殊教育和醫療倫理的甘迺迪家族悲劇》套書(共二冊)


ISBN:8667106505574
規格:平裝/720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大腦科學
本書分類:心理勵志>心理學>大腦與神經
本書分類:醫療保健>疾病百科>神經科
本書分類:親子教養>教育現場>特殊教育

►GO►最新優惠► [書籍]神經學經典二例:《我發瘋的那段日子》+《羅絲瑪麗:啟發身障人權、特殊教育和醫療倫理的甘迺迪家族悲劇》套書(共二冊)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書籍]神經學經典二例:《我發瘋的那段日子》+《羅絲瑪麗:啟發身障人權、特殊教育和醫療倫理的甘迺迪家族悲劇》套書(共二冊)

►GO►最新優惠► [書籍]神經學經典二例:《我發瘋的那段日子》+《羅絲瑪麗:啟發身障人權、特殊教育和醫療倫理的甘迺迪家族悲劇》套書(共二冊)

►GO►最新優惠► [書籍]神經學經典二例:《我發瘋的那段日子》+《羅絲瑪麗:啟發身障人權、特殊教育和醫療倫理的甘迺迪家族悲劇》套書(共二冊)

ISBN:8667106505574
規格:平裝/720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大腦科學
本書分類:心理勵志>心理學>大腦與神經
本書分類:醫療保健>疾病百科>神經科
本書分類:親子教養>教育現場>特殊教育

►GO►最新優惠► [書籍]神經學經典二例:《我發瘋的那段日子》+《羅絲瑪麗:啟發身障人權、特殊教育和醫療倫理的甘迺迪家族悲劇》套書(共二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9675?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留心你的大腦:通往哲學與神經科學的殿堂(上)(下) 天生變態:一個擁有變態大腦的天才科學家 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我發瘋的那段日子:抗NMDA受體腦炎倖存者自傳 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Sheng Ming Zhi Yuan : Neng Liang 、 Yan Hua Yu Fu Za Sheng Ming De...]~推薦!

作者:尼克‧連恩
原文作者:Nick Lane
譯者:梅苃芢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期:2016/10/08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640元

ISBN:9789862623107
叢書系列:貓頭鷹書房
規格:平裝/528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動物/植物>演化/遺傳

 ►GO►最新優惠► [書籍]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尼克‧連恩


  連恩為演化生化學家,目前為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榮譽教授。他的研究主題為演化生化學及生物能量學,聚焦於生命的起源與複雜細胞的演化。除此之外,他也是倫敦大學學院線粒體研究學會的創始成員,並領導生命起源的研究計畫。連恩出版過三本叫好又叫座的科普書,至今已被翻譯為二十多國語言。2010年,他以《生命的躍升》獲得科普書最高榮譽──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大獎,而他的另一本著作《能量、性、死亡》則入圍上述大獎的決選名單,以及《泰晤士高等教育報》年度年輕科學作家的候選名單,同時也被《經濟學人》提名為年度好書。連恩對於生化學和演化生物學的貢獻在2015年更獲得英國生化學會獎肯定。連恩現定居於倫敦,關於更多他的資訊,請造訪他的個人網站:www.nick-lane.net

譯者簡介

梅苃芢


  台大公衛系畢業,巴黎第七大學免疫學博士,曾任美國國家衛生院博士後研究員,現旅居巴黎,任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員。平日喜歡閱讀、寫作、吃美食以及遊山玩水。曾以譯作《生命的躍升》獲得吳大猷銀籤獎。

►GO►最新優惠► [書籍]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在地球上出現的生命形式,到底是一個偶然,還是宇宙定律下的必然?

  「假若,連恩教授所建構的思維體系是正確的話,
  它將有如哥白尼革命一般的重要,甚或更為驚世!」


─程延年

  繼《生命的躍升》、《能量、性、死亡》後,
  生化學大師尼克‧連恩(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榮譽教授)又一力作
  窮盡一生對生命如何發展而成的大哉問

  什麼是生命?
  什麼是「活著」?
  複雜生命又是如何演化而來?

  ◎吳大猷銀籤獎名譯家梅苃芢最新譯作
  ◎2016比爾蓋茲夏日選書
  ◎2015經濟學人年度選書
  ◎2010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大獎、2015年英國生化學會獎得主最新作品

  從幾萬英呎的高空到深不見底的深海海溝,我們的地球到處都充斥著生命。然而,生物學的核心卻是一個亙古難解的問題:複雜生命哪裡來?或者,換句話說,生命最初又是如何開始的。大師級生化學家尼克連恩則在本書中針對此問題提出解答。

  第一個原始生命誕生之後,長達二十五億年的時光,這些單細胞生物基本上並無多大改變,仍維持原核型態。然而,在這生命演化的四十億年時光裡,僅僅一次,生命出現了跳躍性的成長,發展出前所未見的複雜性。在這之後所有的複雜多細胞生物,從香菇到人類,不僅出現令人費解、不同於原始細菌的生物特徵,如有性生殖、細胞凋零等,更甚,若是在顯微鏡下檢視這兩者的細胞,除了香菇有細胞壁之外,其他真核細胞的特徵皆一應俱全,無法輕易分辨兩者。為什麼只有真核細胞可以有這麼多樣的演化?以及,為什麼這樣激烈的演化是如何、又為何發生的呢?

  尼克連恩認為答案在於「能量」:地球上所有生命的代謝與存活皆需要耗費相當高能的能量。連恩以進化論為基礎,結合了前沿研究當中能量轉換與細胞生物學的關係,從中討論生命的起源到多細胞生物的出現,並提供一個嚴謹的論證,同時加深我們對於「活著」與「死亡」在生物意義上的見解。

  既嚴謹又豐富,本書對生命起源的問題提供了一個解答,這個解答也可以幫助我們思索,在地球上出現的生命形式,到底是一個偶然,還是宇宙定律下的必然?

  ●封面設計

  封面用紙為梧桐美術紙,展現生命如珍珠般潤澤的光芒。主圖為真核生物最近共祖,莉卡(the Last Eukaryotic Common Ancestor, LECA),部份上光勾勒出細胞質的形象,其中的細胞核以及內質網等融合了太陽以及海洋、潮水、閃電等能量釋放的意象,展現本書演化與能量和地球環境相生的主題。

  設計師並且巧奪天工的在莉卡上暗壓了「生命樹」的白色輪廓,表示這世上各色千萬的複雜生命皆來自其同一起源。

名人推薦

  古生物學專業審定│程延年
  演化生物學專業審定│顏聖紘
  推薦序│黃貞祥

專業推薦(按姓氏筆畫序)

  王弘毅/臺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
  李家維/《科學人》雜誌總編輯
  林大利/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林仲平/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林勇欣/國立交通大學生物資訊所副教授
  邵廣昭/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講座教授、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
  孫維新/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徐堉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高文媛/國立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陳濟民/國立臺灣博物館 館長
  彭鏡毅/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前研究員兼博物館主任

各界好評

  「尼克連恩藉由縝密的科學推論提供了生命的一覽圖。他的寫作清晰,如同簡潔有力的散文,然而其中卻滿盈著科學的深度,讀者將會被其生物學的驚人觀點給深深滿足」──《紐約時報》

  「如果我是一個有錢的男人,我會買下所有的刷次,然後贈送給要念生物學的每一位大學新生。」──《Microbe》雜誌總編輯

  「他是一個原創的研究者與思想家,也是一名充滿熱情和理想的教育者。他的理論如此高明,範圍驚人,且深具挑戰性……若此理論正確,尼克連恩將如同哥白尼同等重要。」──英國《衛報》

  「一個生命形成的新理論。」──英國《金融時報》

  「比起其他的書,此書有著最令人信服的生命起源的過程推論……連恩從一個細胞獲得能量的角度出發,到為什麼有「有性生殖」和「老去」,以深入了解生命這個問題的各種層面。」──《The Economist Intelligent Life》

  「改變生物學觀點的書……應該要有更多人知道這個觀點。」──比爾蓋茲

  「近年來,對於生命的演化史最深且最有啟發性的作品。」──《經濟學人》

►GO►最新優惠► [書籍]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審定序 生命為何物?大哉問! 程延年 5
審定序 生命演化的開源舞台 顏聖紘 11
推薦序 生命之源的大躍升 黃貞祥 14
推薦短語19

序論 為何生命會是這樣地存在? 27

第一部 提問 49
第一章 什麼是生命? 51
第二章 什麼是活著? 97

第二部 生命的起源 143
第三章 生命最初的能源 145
第四章 細胞的崛起 189

第三部 複雜性 233
第五章 複雜細胞的誕生 235
第六章 性,與死亡的起源 283

第四部 預測 341
第七章 力量與榮耀 343

跋文 來自深海 401

術語表 415
致謝 429
延伸閱讀 439
圖說列表 498
中英對照表 505

►GO►最新優惠► [書籍]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審定序

生命為何物?大哉問!
程延年


  五年前,受邀為《生命的躍升︰四十億年演化史上最重要的十大關鍵》審定,並撰寫了序文「窺探新視窗,驚艷新十大」。全書十章,從「生」︰生命的起源,來自旋轉地球之外;到「死」︰死亡,是不朽的代價。一以貫之,讓人驚艷!時光荏苒,五年一瞬。再度受貓頭鷹書房之邀,審定本書,撰寫另一帖序文「生命為何物?大哉問!」。猶記去年十月下旬,我在倫敦「劍橋書屋」,手捧著剛出爐的原版硬皮精裝本。深秋迷霧,一股暖意湧上心頭。這本書封面,黑皮搭配反白與翠綠字樣,浮現一株蕨類的捲曲嫩芽,美極了!三百六十頁的大書,成為我案頭上常置的一片風景。

  科學家中,眾多隱士高手,沉迷於「登山」,攀大山。超越巔峰,數十年如一日,持續夢想著征服心目中珠穆朗瑪峰的聖山,一探生命中最神祕的國度!本書《生命之源》(The Vital Questions)登峰造極,兩種版本的副標題,分別標示英倫版富詩意的《生命何以如是現身?》(Why is Life the Way it is?);美國版本,則是散文式、平鋪直敘、自我詮釋的《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Energy, Evolution and the Origins of Complex Life)。當絕大多數研究學者,焦點在DNA遺傳密碼,探究這群複製分子到底如何演化?連恩教授則慧眼獨具,直言︰笨蛋,是能量啊!生命本質,是細胞中的代謝化學,以及穩態的汲取養分,排出廢棄物質。沒有能量的「訊息」是一無用處的,就像是拔掉插頭的電腦,訊息將無法啟動執行任何事!這位倫敦大學學院的大師,花費二十年的時光,建構他的「生命的大能量」理論,誠然是原創研究者,思考大家,耐性十足。更讓人欣羨的,他也是具有獨特品味、風格的一位科普作家。在作者、科學本質,與讀者的三角關係中,連恩教授文筆清晰、易懂─即令,科學本體所探究的是更為深奧迷離;而讀者,將會在這趟攀登之旅中,驚艷於那出人意表的、非傳統式的生命科學新觀點,並且肯定會受益匪淺。

  岩石、空氣與水,如何在「原湯」的初始地球,相互併合,崛生出最雛形的生命形式─生命何以如是現身?為什麼「複雜」的生命(像是動物與植物),演化自單一個祖型細胞?並且,在我們星球中,就僅僅演化出現一次?是必然抑或偶然?為什麼有「性」?而且僅存有兩性,而非三性,或多性別。為什麼我們會年華老去,會凋零,最終面臨肉身死亡?這中間,最核心的概念是︰「複雜生命」到底是如何崛生而起的?在地球上,生命演化的悠長歷程中,三分之二至五分之四的亙古美麗幽靜時光,是那一群「形式上簡單」的細菌所寡占、統領。讓人驚異的是,牠們卻呈現了生物化學上不可思議的多樣性,存活在各種極端的環境中。然而,細菌卻從未曾演化出「單一細胞」以上、更複雜的生命形式!為什麼?有關「生命起源」的議題,長久以來,可以視為「搖椅上的喃喃自語」─我們或許永遠不會知道,因此,不會太嚴肅的正視!我們或許依然想像它被監禁在暗室的牢籠中,沒有證據會浮現。這將是大錯特錯!近二十年來,強而有力的證據,在不同領域中崛起、一一浮現─跨界於遺傳學、地質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而這本書,提呈了所有堅實的證據,並且跨界、整合、串聯各項理論,緊密嫁接,將會面對著具備更寬廣知識背景的讀者群。假若,連恩教授所建構的思維體系是正確的話,它將有如哥白尼革命一般的重要,甚或更為驚世!

  連恩教授追隨著威廉.馬丁博士,這位演化生物學家的印記,指出在數十億年前,一次偶然、意外的內共生作用(房東與房客的糾葛),在演化大樹上,造就了互相融合、而非分支的新結局。新房客提供了「能量」的租金,房東(宿主)交換了穩適的床位。房東/房客利用額外的收入,得以承擔更為複雜紅塵的投資。雙棲雙宿,牠們存活、繁衍、複製,並且演化。這個新房客,人們稱呼它為「線粒體」(在植物中,牠們變身為葉綠體)。每個細胞中,富含上千個能量的工廠,複雜細胞的每一個基因,擁有了加倍(至二十萬倍)的能量!生命布妥了舞台,形成了更大的基因體與無礙的演化大道。連恩教授針對生命起源的大哉問,又如何獨創嶄新的概念?他揚棄傳統、經典,那一汪「溫暖小池塘」,達爾文式的臆測─無生命物質,經由一道閃光雷擊,絕無可能融合成大分子,一如一堆的磚頭,經由一場暴風雨,無法建構起一個房子!連恩追隨先驅地質學家麥克.羅素教授洞見的洋底岩層,那兒有著炙熱、煉獄式、富含礦物質的水域─序列布陳的「深海熱液噴發口」。能量源源不絕的,來自地殼內部,富含各種養分。更重要的是,自然溫度與能量梯度,正適合於大分子的形成─一堆磚塊,終將在漫漫百萬年計的「地質時間」中,終於有可能形成一間適居的房子!更進一步,探針深入了更深奧的內情。生命,崛生於深海一個自然的「質子梯度-質子動力學」,連恩宣稱,一如DNA的宇宙遍存,質子梯度必然是一個「宇宙遍存的特質」,是生命最初始可能的搖籃!

  解析生命攸關的重要問題,全書分成四部,七章(加上首尾,概說與跋文)。第一部,提問,提二問︰何謂生命?何謂活著?第二部,生命起源,探二事︰生命初始的能量之源與細胞的崛生(emergence)。第三部,複雜性,解二謎︰複雜細胞(所謂真核生物群)到底如何崛生的?性與死亡到底如何源起發生的?第四部,終曲預言︰讚頌能量的大力與壯闊,建構起「生命大能量」理論體系。最後跋文,以太平洋一千兩百米深海下,依附熱液噴發口的一顆獨特「細菌」─名之為「明神丘准核細胞」(Paralcaryon myojinensis)的神奇小傢伙為終結誘餌。喃喃自語的日本科學家們,無止盡的拚搏,再次興起攀登另一座聖母峰的迷戀。

  我是「分子生物學」這門顯學的門外過客,專情於「化石生物學」的領地,觸探「演化論」的聖殿。貓頭鷹編輯部邀我審定尼克.連恩(Nick Lane),當今一代宗師的兩本大書的中譯本,膽子也夠大了。更有甚者,我不揣淺陋,貿然應允,接下重擔,更是斗膽!唯一能夠編織出的理由,是我鍾情於「什麼是生命?」這個從科學(古生物學的化石追尋)、到宗教、到哲學三域的迷人議題。陋室「冥古書齋」的左面書桌的案頭上依舊擺著《僧侶與哲學家─父子對談生命意義》(一九九七);與《令人著迷的生與死─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哲學課》(二○一二)。轉身到右面大書桌上,堆疊著幾本大書,依序︰從薛丁格,這位頂著諾貝爾桂冠的大師的《薛丁格生命物理學講義:生命是什麼?》(What is Life? & Mind and Matter,一九四四)─那是先驅,鼻祖式提問並定調的經典著作!半個世紀後,洛夫洛克《Gaia: The Practical Science of Planetary Medicine》(一九九一),蓋婭假說,創新提出了地球演化與生命演化的互動共生關係。接續另一位傳奇大師人物馬格麗斯與薩根合著的《What is Life》,提出了內共生假說,振聾啟聵,被頌揚為「夢想不到的哲學」。而我,身為地質學者出身,對於地質學家華德與天文學家布朗尼合著的《珍稀地球》(Rare Earth: Why Complex Life Is Uncommon in the Universe,二○○○)格外關注,曾受邀撰寫了推薦序文《我們是宇宙間的孤兒嗎?》。生死為何物,直叫我沉醉。生命如何誕生、著陸於這顆藍色星球,更讓人著迷!往右移位,書架上直立擺置的,正是英國首屈一指的生化學家連恩教授的四本著作精裝原版與中譯本並陳。這幾本傳世經典,獲獎無數的科普書,已有超過二十國不同語文的譯本─從二○○二年問世的《氧︰建構世界的分子》;到二○○五年的《能量、性、死亡︰線粒體與我們的生命》;到二○○九年出版《生命的躍升︰四十億年演化史上最重要的十大關鍵》;到最新這本《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本書譯筆高妙,在譯者專業背景指引下,「信、達、雅」三者,至少得其二。正值報載台灣出版產業、產值,近五年來不幸腰斬。國人平均每年、每人閱讀書籍少於四本的窘局下,禮失則求諸野,「貓頭鷹」堅守初衷理念,推出科普系列─非新潮、非流行,非一目十行、過目即忘的淺薄書。我衷心期盼喜愛閱讀的讀者們若有所得,咸從捧手。這是一本攀登大山的好書!正襟危坐,閱讀它!

►GO►最新優惠► [書籍]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ISBN:9789862623107
叢書系列:貓頭鷹書房
規格:平裝/528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動物/植物>演化/遺傳

►GO►最新優惠► [書籍]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序論 為何生命會是這樣地存在?
 
在生物學的核心議題,有一個黑洞。直白地說吧,我們其實不知道,為什麼生命,是以今日這樣的形態,存於世上。今天地球上所有的複雜生命,都來自一個共同的祖先;那是一顆從簡單細菌祖先所演變出來的細胞;在整整四十億年的時光中,只有過這麼一次偶然的機緣。這只是某個瘋狂的意外?抑或是大自然其實還做過其他複雜生命的演化實驗,但全都以失敗告終?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們知道,這個所有生命的共祖,已經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細胞了。它有著跟你的細胞差不多一樣的複雜性,而且它把這個複雜性,不只傳給了你跟我的細胞,還傳給了其他所有後代,從樹木到蜜蜂都是。你可以在顯微鏡下面,試著分辨自己的細胞跟香菇的細胞。你會發現,它們長得幾乎一模一樣。但是我們長得一點也不像香菇呀,那為什麼我們的細胞卻如此相似呢?而這,不只是外形相似的問題。所有複雜生物的細胞,都共享著數種非常精巧、令人咋舌的特徵,諸如有性生殖、細胞自殺以及老化。然而這些特徵,在細菌身上,卻完全沒有可以相比擬的行為。關於「為什麼這些獨一無二的特徵,會全部聚集在我們那個祖先細胞身上?」或是「為什麼這些特徵,並沒有在細菌身上,獨自演化出來?」這些問題,學界並沒有統一的答案。如果說,這些特徵,都是透過天擇所篩選出來,而天擇的原則,就是每一代都略有差異,而且每代都比上一代更優秀一點,那麼為什麼類似的特徵,卻沒有在其他的機緣下,在各種不同的細菌族群中演化出來呢?
 
這些問題,其實凸顯出了,生命的演化在地球上,所遵循的是一條極為獨特的軌跡。生命在地球誕生約五億年之後出現,大概是四十億年以前,但是之後它的複雜程度,就卡在細菌等級,卡了超過二十億年,這已經差不多是我們地球年齡的一半了呢。細菌的外形,在這整整四十億年裡面,都跟剛開始出現時一樣簡單(但是它們的生化反應,可一點也不簡單)。相反的,所有外形複雜的生物,包括所有的植物、所有的動物、真菌、海藻,以及我們稱為「原生生物」的單細胞生物,像是變形蟲之流,全部都是從約十五到二十億年前,同一個祖先所繁衍出來的。

►GO►最新優惠► [書籍]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GO►最新優惠► [書籍]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GO►最新優惠► [書籍]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GO►最新優惠► [書籍]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GO►最新優惠► [書籍]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GO►最新優惠► [書籍]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GO►最新優惠► [書籍]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GO►最新優惠► [書籍]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ISBN:9789862623107
叢書系列:貓頭鷹書房
規格:平裝/528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動物/植物>演化/遺傳

►GO►最新優惠► [書籍]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0616?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生命的躍升:40億年演化史上最重要的10大關鍵 能量、性、死亡:粒線體與我們的生命 留心你的大腦:通往哲學與神經科學的殿堂(上)(下) 大腦簡史:生物經過四十億年的演化,大腦是否已經超脫自私基因的掌控? 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人類存在的意義:一個生物學家的思索 表觀遺傳大革命:現代生物學如何改寫我們認知的基因、遺傳與疾病 酒的科學:從發酵、蒸餾、熟陳至品酩的醉人之旅 築地市場四百年 解事者:複雜的事物我簡單說明白 生命的躍升:40億年演化史上最重要的10大關鍵 留心你的大腦:通往哲學與神經科學的殿堂(上)(下) 能量、性、死亡:粒線體與我們的生命 21天美字計畫白金套組:《21天美字計畫》+《寫字的日常》(加贈日本白金Preppy本格鋼筆+新款Riviere典雅鋼筆) 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懷舊製造所:記憶、時間與老去的抒情三重奏(The Nostalgia Factory: Memory, Time and Ageing)~推薦!

作者:杜威.德拉伊斯瑪
原文作者:Douwe Draaisma
譯者:謝樹寬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16/10/06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00元

ISBN:9789869370905
叢書系列:verso
規格:平裝/240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大腦科學
本書分類:心理勵志>心理學>記憶與學習

 ►GO►最新優惠► [書籍]懷舊製造所:記憶、時間與老去的抒情三重奏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杜威.德拉伊斯瑪 (Douwe Draaisma)


  1953 年生於荷蘭,專攻人類記憶的本質和運作方式。1999年因記憶研究上的成就,榮獲海曼斯獎(the Heymans Prize)。
  
  現任荷蘭格羅寧根皇家大學(University of Groningen)心理系教授。主要著作有榮獲荷蘭四項文學、科學大獎的《記憶的風景──我們為什麼「想起」,又為什麼「遺忘」?》,以及《記憶的隱喻》(Metaphors of Memory,劍橋大學出版)、《鄉愁製造所》等,翻譯出版達十多國語言。

譯者簡介

謝樹寬


  1968年生於彰化員林。台大外文系畢,台大外文研究所肄。曾任新聞編譯、新聞節目製作人、新媒體實驗室研究員,現職自由譯者。
 

►GO►最新優惠► [書籍]懷舊製造所:記憶、時間與老去的抒情三重奏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歐洲知名心理學家德拉伊斯瑪,繼得獎大作《記憶的風景》之後,最溫柔、最撫慰人心的傑作
  
  「時間」是懷舊製造所。
  
  當我們慢慢老去、一切漸不從心,
  上天賜予我們的唯一禮物是:
  失而復得的年少時代回憶。
  
  沒有任何預警,這一天驀地到來:
  為什麼人到中年,會開始想念老同學,特別熱中辦同學會?
  為什麼當我們漸漸老去,幾十年不曾想起的事,突然浮現心頭、歷歷在目?
  你會突然想起小時候住同一條巷子、早已失去聯絡的玩伴,
  突然很想念童年時最喜愛、早已從市場上消失的冰棒口味;
  你會興致勃勃地說著以前的事,卻被家人嫌棄你「愛講古」;
  你覺得孩子已經好一陣子沒回家看自己了,他們卻說其實前不久才見過;
  你以為自己是熱心慷慨的人,現在卻變成精打細算的個性;
  你在街上巧遇一個熟人,卻突然叫不出他的名字;
  你明明知道問題的答案,它卻總在嘴邊打轉、怎麼也說不出口……
  
  到了一定的年紀,除了身體上的變化,我們也開始跟懷舊和遺忘展開持久戰。
  懷舊讓你被年輕一輩笑稱「你老了」,健忘讓你擔心自己有可能是失智症的預備軍……
  但這一切真的沒有這麼糟!  
  
  懷舊是一種鄉愁。
  
  即使沒有離家千萬里,
  當我們漸老去,
  會發現自己彷若置身陌生的國度——
  我們都已遠離年輕時代的那個世界,
  它只存在你的記憶中。
  
  ◆哲學家齊克果:「生命必須回頭才能理解。」
  ◆腦神經醫師奧立佛・薩克斯說:「記憶是一種重建……由你的年紀和其他因素所決定。」
  
  杜威・德拉伊斯瑪是歐洲知名心理學家,以其在記憶研究上的成就聞名,用典雅幽默的筆調說明腦神經科學的現象,卻不落入學術詞彙的窠臼,自在巧妙地悠游在文學、軼事與研究之間。
  
  從德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君特・葛拉斯(Günter Wilhelm Grass)的自傳、歐洲作家文學作品,與《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作者暨知名腦神經科醫師奧立佛・薩克斯(Oliver Sacks)的對談,他將故事與科學融匯為平易近人的敘述,達到一般心理學書籍無法企及的深度。
  
  真的有什麼方法可以訓練記憶嗎?健忘是需要大驚小怪的事嗎?
  關於記憶的能力,到底有多大範圍是屬於你自己的個人責任?
  
  作者透過可信的研究案例與歷史紀錄,讓我們正面看待漸漸老去的心智,打破世人對健忘症的誇大想像,並充分解構市場上各種記憶訓練方法的頑固迷思。他也鼓勵我們珍視只存在記憶中的鄉愁,欣賞過去事件難以實際探觸的本質,並學著享受懷舊回憶可以帶給我們的慰藉。

媒體評論    

  「關於人類記憶的故事,杜威・德拉伊斯瑪是感知最深刻的作家之一,針對老去、記憶,以及遺忘的試煉與慰藉,寫下他溫柔又充滿洞見的思索與領悟。」——查爾斯・費尼霍(Charles Fernyhough)/《週日泰晤士報》年度最佳心理圖書《光之碎片》(Pieces of Light: How the New Science of Memory Illuminates the Stories We Tell  About Our Past)作者

  「德拉伊斯瑪是記憶的詩人。他的知識以科學為基礎,但他的卓越才華又不至於混淆實驗室與真實人生。」 ——伊恩・麥基爾克里斯特(Iain McGilchrist)/《主人與使者》(The Master and his Emissary: The Divided Brain and the Making of the Western World)作者

  「我們老了以後會變成不同的人嗎?我們的記憶準確嗎?為什麼同樣是問關於過去的問題,三十年後我們會給出不同的答案?記憶、往事、時間迷宮裡的蜿蜒小路……在迷宮中,我們有幸遇見杜威・德拉伊斯瑪這麼聰明睿智的嚮導,在這個遲早會與我們切身相關的題材裡,為我們判別真實與妄言。罕見的傑作。」 ——塞斯・諾特博姆(Cees Nooteboom)/《接下來的故事》(The Following Story)作者

►GO►最新優惠► [書籍]懷舊製造所:記憶、時間與老去的抒情三重奏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前言】生命故事中的懷舊記憶
 
第一章  最長的生命階段:記憶與遺忘的試煉
•看待「年老」所表現的矛盾
•年老的時間比年輕的時間長
•漫長又弔詭的人生階段
•成功、優雅地老去
 
第二章 健忘:記憶為什麼空了
•老年人與記憶的戰爭
•知道卻叫不出名字的窘境
•年齡與健忘程度的關係
•記憶以看不見的方式被遺忘
•記憶的破洞
 
第三章 失智、健忘與憂鬱心理學家的嘆息 
•處理記憶問題的難處
•記憶力訓練的真偽和迷思
•腦容量真的可以開發並運用?
•讓記憶保持活躍
•健忘或失智不是你的錯
 
第四章 懷舊效應之謎年輕時的回憶為何總是那麼美好
•照片裡的回憶
•記憶的懷舊效應
•記憶功能的奧妙
•二十歲時閱讀的書最能改變人生
•記憶隆起的時期
•最悲傷和最快樂的回憶儲存在不同的年齡層
•對百歲人瑞所做的研究:年輕時的記憶最深刻
•被遺忘的晚年時光
 
第五章 召喚記憶的歡愉:越老越愛回憶過往
•老年人就愛重提往事
•對於懷舊的悲觀看法
•舊照片連結了老年人的過去與現在
 
第六章 做個好兒子:與奧立佛・薩克斯的對談
腦神經探索家奧立佛・薩克斯醫師
對談全記錄
 
第七章 對記憶的後見之明:回憶會隨著生命歷程而改變
自傳裡的回憶,都是真實可靠的嗎?
「記憶如何改寫過去」的實驗
 
第八章 記憶撥的鄉愁:家鄉的陌生人
痛不可擋的鄉愁
思鄉是一種會致人於死的病
怎樣的人格特質易患思鄉症?
擺盪在兩個世界的老移民
 
致謝
索引

►GO►最新優惠► [書籍]懷舊製造所:記憶、時間與老去的抒情三重奏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前言

  全荷蘭所有的記憶當中,時間最久遠的是哪一個?至少,在二○○五年夏天以前,我還知道答案。照邏輯,你應該從全國還記得幼年時光的人裡頭,找出最年長者——她是住在霍赫芬的亨德里克耶.席佩爾——然後問問她能記得最早的事是什麼。

  亨德里克耶在一八九○年夏天來到人世,是個只有一千三百六十公克的早產兒。那是保溫箱還不存在的年代,她能存活下來,全靠她的祖母一連四個星期抱著她坐在火爐邊,並且幫她穿上羊毛圍兜。顯然,那年的夏天有些涼。亨德里克耶活了下來,並成為荷蘭最長壽的人瑞。她過世時享壽一百一十五歲。

  在訪問中,她談到自己最早的記憶,同樣是關於她的祖母。亨德里克耶坐在暖腳爐邊,祖母給她一團紡線,要她纏一個永遠纏不完的線球。「你得重頭來過,這線球纏得太亂了。」她想,那時約莫是她三歲的時候。

  一百一十五歲扣掉三歲,代表荷蘭全國最古老且依舊存活的記憶是一百一十二年,存在於霍赫芬一個安養之家的房間裡。

  不過這樣的記憶到底是怎樣存在著?亨德里克耶是否真的記得自己坐在暖腳爐邊,這麼多年來她的腦海中一直存在這樣的印象嗎?或者她因為同樣的故事講過太多遍,以致她真正記得的其實是那個故事?若是如此,有沒有可能是她小時候曾有人告訴她祖母常常要她幫忙纏線球,之後這個故事便自行轉化成為了她的記憶?如果她記得的果真是最初的印象,而不是她自己說的或是別人告訴她的故事,是否她每次都會重新記錄一次,所以她最早的記憶,事實上只是她上一次想到它時的記憶?

  這也是大部分記憶心理學家目前的看法。在回想某件事情時,你的腦神經等於開啟了一個新的路徑,下一次你仍會記得相同的回憶,實際上代表的是這條最新的路徑已變得活絡。即使是最古早的記憶,也會和你的腦部組織一同進行「時間之旅」,並加入越來越多新的印象。根據這個理論,當你回想你最早的記憶,負責處理記憶的神經迴路便發生了一種奇妙的接觸:最古老的記憶瞬間變成最新的,第一個記憶則成了最晚到的記憶。

  當回憶逐漸變老,其他的循環似乎也同時被封閉。查爾斯.狄更斯在《雙城記》中的一個角色羅瑞先生,是個年近八十的老翁。某個晚上,他在一段對話裡回顧自己的人生。有人問他:「你坐在母親膝上的日子,現在感覺起來是很久以前的事嗎?」羅瑞先生回答,二十年前他確實覺得那是久遠以前的事,但現在他年紀大了,感覺自己的生命像是在繞圈圈,如今的他與人生的最初階段越來越接近。「我的心,如今被許多長期沉睡的回憶所觸動。」

  狄更斯寫《雙城記》時大約四十五歲,想必他是從老一輩的人那裡聽到這種現象。諾貝爾文學獎德國作家君特.葛拉斯(Günter Grass)寫下自傳《剝洋蔥》(Peeling the Onion)時,和羅瑞先生同樣年紀。在德文版首刷上架前幾天,他接受《法蘭克福匯報》的訪問,其中最著名的一段是他對自己曾加入納粹武裝親衛隊一事,做出遲來的「認罪」。不過他也談到,對發生在六十年前的事件和經驗做出「可靠的回憶」,是否有可能。葛拉斯談到自己對於戰後重大政治與藝術辯論的記憶時,一名記者突然用存疑的語氣問他:「如今你快八十歲了,這一切距離你到底有多遠?」葛拉斯回答:「那些事對我而言就近在咫尺。如果我想要清楚地敘述我在一九九六年的旅行,可能需要查一查我的筆記本。不過,人老了,童年會變得越來越清晰。寫下某些自傳性事件最好的時機,似乎和你的年齡有關。」葛拉斯顯然覺得隨著年歲不斷逝去,他對年輕時的記憶變得更加鮮明。

  許多人也會從個人經驗察覺到這樣的現象,通常是在年近六十歲時開始出現,隨後情況會越來越明顯——或許是突然間你回想起十歲時住在同一條街的某人的面孔、某個幾十年前就已經在貨架上消失的洗衣粉品牌、孩提時代在朋友家過夜時發生的某件事、或是十四歲時讀過某一本書中的某個情景。這類記憶會突如其來地浮現,不勞你費力去追憶思索,你甚至渾然不覺它需要思索。它們就像羅瑞先生所說的一樣,從沉睡中即刻甦醒。有些時候它們屬於「已經五十年沒有想起過」的那類記憶,鮮活而完整地出現,彷彿是從冰層保存封凍,唯獨到此刻——老年——才開始消融湧現。「永久性儲存」(permastore)這個詞就是用來指稱這種極端長期記憶的儲存,它可說是很適切的隱喻,用來形容這種彷彿被封存多年、冰凍且無法讀取的事物,在重新被釋出之後充滿原有時代氣息的經驗。

  這個被心理學家稱之為「懷舊效應」(reminiscence effect)的古老記憶回歸,是一種神祕的現象。這種在回顧過去時,早年記憶會即時自動浮現的現象,似乎違反了所謂「遺忘的第一定律」:發生在越久以前的事,我們記住的機會就越小。同樣讓人困惑的是,為何那麼久遠的事只在老年時再次出現。它們必然已儲存在四十歲或五十歲人的記憶裡,為什麼卻在記憶真的開始變得老舊時才再度浮現?這彷彿就像它們被長期羈押扣留,直到解禁時間到了才重新被允許獲取。

  懷舊效應是本書的核心。過去十至十五年,它一直是「自傳式記憶心理學」這個領域裡被多方探討的主題。是什麼促發了早年記憶的回歸?它從何時開始?悲傷的記憶是否和快樂的記憶一樣容易回復?生命早期的鮮明回憶是否和生物學上的成熟有關?或者它單純只是發生在年輕時較為可資記憶的事?這種效一旦開始發生作用後,會隨著年歲增長而變強嗎?早年的記憶如此之多,是否有可能是因為晚期的記憶太少?這些將是我們在第四章會探討的問題,在本書的其他篇章也會不時地出現。

►GO►最新優惠► [書籍]懷舊製造所:記憶、時間與老去的抒情三重奏


ISBN:9789869370905
叢書系列:verso
規格:平裝/240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大腦科學
本書分類:心理勵志>心理學>記憶與學習

►GO►最新優惠► [書籍]懷舊製造所:記憶、時間與老去的抒情三重奏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老年人與記憶的戰爭

在「生命階梯」上升與下降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追蹤出一條發展心理學上稱為「拋物線模式」(parabolic pattern)的曲線,指的是從嬰兒期到成年期初期的這段時間,我們心智與認知能力在一連串快速的連續階段與敏感期中出現顯著的成長與精煉。這個曲線顯示模式在到達頂峰之後,各種能力會按照各自的步調衰退與減弱。這種關於發展的觀點,至少其衰退的部分已經在近期被推翻:我們大部分的認知能力,終其一生都可保持不受損害。

但這並不表示年齡不會帶來衰退。我們的專注力多多少少會有所減損,工作記憶能力會降低,處理新資訊的速度會減慢,尤其是同一時間處理大量資訊的時候。記憶的問題往往有隨著年歲增長而越加嚴重的趨勢。五十歲之後,我們開始與遺忘展開持久的苦戰——這並不是第一次,因為我們終生都在和遺忘奮戰,不過似乎我們吃敗仗的情況會越來越多。

以下的描述也許可以讓你看見自己的身影。自己越來越常跟自己說:「我絕對不可以忘了……」,結果事後發現你真的忘了。你漸漸開始承認自己有了「忘記本來打算做什麼」的新毛病,所以你開始確定自己想到的事就盡可能立刻去做,這麼一來就表示你沒時間把該做的事忘在腦後。例如,你想著先把晚上要還朋友的書放進袋子裡免得忘了,但是當你回家後卻發現……

我們對已計畫要行動的記憶,或稱「前瞻記憶」(prospective memory),會隨著我們變老而出現明顯可見的惡化。這件事可能容易被混淆,因為它的效應跟另一個大部分人都很熟悉的特質非常類似,那就是心不在焉,讓人忘了自己來這裡要做啥,接著要去哪裡,或是再下來應該要做什麼。這兩者的差別在於,你過去會忘記自己打算做什麼是因為你心不在焉,現在你會覺得自己並不是心不在焉,或者至少你記得的是如此,但是原本計畫中的行動還是在你眼前雲消霧散。

前瞻記憶是過去十五年來許多研究的主題。在一些實驗中,參加者被要求完成一項相當需要專注力的任務,同時還要記住在任務進行中的某段特定時間曾被打斷、並按指示進行另一個指定工作,結果顯示,年長的實驗者比年輕的實驗者遭遇到較多麻煩。在實驗裡,這不會導致什麼嚴重的後果,不過在日常生活中情況可能就大不相同,因為我們需要記住半小時後要關爐子的瓦斯、要按時服藥、或者夜晚要鎖上大門的雙重鎖。

ISBN:9789869370905
叢書系列:verso
規格:平裝/240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大腦科學
本書分類:心理勵志>心理學>記憶與學習

►GO►最新優惠► [書籍]懷舊製造所:記憶、時間與老去的抒情三重奏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0760?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記憶的風景:我們為什麼「想起」,又為什麼「遺忘」? 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 巴黎評論‧作家訪談錄ΙΙ 艾倫‧狄波頓的人生學校:開始享受獨處 巴黎評論‧作家訪談錄Ι 演化之舞:生命主演的地球生命史 情緒之書:156種情緒考古學,探索人類情感的本質、歷史、演化與表現方式 創造金錢買不到的機會:諾貝爾經濟學獎突破市場經濟賽局的思維 哲學的40堂公開課:從「提問的人」蘇格拉底到電腦之父圖靈,與大師一起漫步的哲學小旅程 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看得見的滋味:INFOGRAPHIC!世界最受歡迎美食的故事、數據與視覺資訊圖表──老饕必懂的食材與美食歷史、文化、食譜、料理技巧、最新潮流── 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Higuchi Yuko奇想冒險套書(首批限量贈送作者獨家授權「蘑菇貓帆布托特包」) 超智慧:出現途徑、可能危機,與我們的因應對策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小時掌握速算(図解・速算の技術 一瞬で正確に計算するための極意)~推薦!

作者:涌井良幸
譯者:陳盈辰
出版社:世茂
出版日期:2016/10/05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00元

ISBN:9789869349147
叢書系列:科學視界
規格:平裝/224頁/14.8x21x1.16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數學>其他

 ►GO►最新優惠► [書籍]3小時掌握速算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涌井良幸


  1950年出生於日本東京。東京教育大學(現為筑波大學)理工學院數學系畢業,從事教職。目前擔任高中數學教師,並利用電腦進行教育學與統計學的相關研究。主要日文著作(含共同著作)有《傅立葉變換的解說與應用》、《貝氏統計的解說與應用》(日本實業出版社)、《培養數字敏銳度的超快算術》(實務教育出版)、《身邊常見的現代化生活科技》(中經出版)等。

譯者簡介

陳盈辰


  國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學系學士,曾留學於日本京都同志社大學,先後任職於日系銀行和旅遊雜誌社,撰寫專欄並協助日系企業網站中文化。現為專職譯者,專長領域為商學管理、觀光旅遊、古典音樂、料理食譜、心靈成長、日本文化、動漫遊戲和輕小說等。

►GO►最新優惠► [書籍]3小時掌握速算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掌握補數技巧,運用10位數變化,數學速算法則完全公開!

  加、減、乘、除,處處都要運用計算。想要快速正確解題,必須掌握速算技巧,徹底解決考試做題慢的問題。運用多項式分配率和乘法公式,快速答題和驗算。

  現任日本高中數學老師,幫助你:
  理解速算原理,面對問題立刻掌握重點;快速驗算答案,提升解題速度。
 
  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算術和數學知識,都是正統的,放諸四海皆準,然而在實際生活中計算的時候,如果數字很大或很複雜,需要進位,會發現要花很多時間才能得到正確答案。

  例如這個乘法計算例題, 398×402,一般人會怎麼算呢?想必是列成直式,從最右邊開始算起,依序計算398×2,398×00(=0),398×400,最後再全部加起來,得到答案。

  事實上,這個題目有一個快速的算法。相信大家都學過國中的乘法公式與多項式。這一題我們要利用的是平方差的公式:(a+b)(a-b) = a2-b2

  因此398×402可寫為

  398×402
  = (400-2)(400+2)
  =4002-22
  =16000-4
  =159996

  另外平時在計算小數點的時候也很容易出錯,例如164×0.75,看起來就像是三位數乘法一樣麻煩。這時候我們可以將小數看成是分數,將原題寫為

  164×0.75
  =164×(3/4)
  =164÷4×3
  =41×3
  =123

  這樣是不是算得又快又好呢!

  像這樣,面對數字計算問題的時候,不需要用學校教的正面迎擊方法硬碰硬,而是隨機應變,依照每個問題的特性,選擇適合的方法,而且,這種隨機應變的精神,不僅可以用於速算技巧,生活中各個層面也可以讓我們的思考變得更加靈活。
       
  本書除了速算,也介紹快速「概算」和「驗算」技巧。「概算」和「驗算」的精神在於去蕪存菁、立即看穿本質。因此,進行快速概算,可在一瞬間看穿事物的本質。這樣的思考方式,既有益於數學計算,又能運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方面。比別人早一步看穿數量本質,這個能力,將成為你謀生的一大利器。
       
  本書前半部介紹速算的基本技巧,並附有大量練習題,目的是讓讀者學會運用這些計算方法。後半部則介紹與速算有關的各種計算知識,以及使生活變得更有趣的數學常識等等。
       
  希望讀者能夠藉由閱讀本書,對數學計算改觀,開始喜歡數字,進而更加享受生活和工作。

►GO►最新優惠► [書籍]3小時掌握速算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前言
第1章    速算技巧的基礎知識
第2章    補數的速算技巧練習
第3章    運用特定模式的速算技巧
第4章    計算速度倍增的訣竅
第5章    瞬間掌握本質的概算技巧
第6章    快速驗算技巧
第7章    古今中外的算術技巧
第8章    日常生活中的換算技巧
第9章    當下立刻進行正確判斷的邏輯思維
索引

►GO►最新優惠► [書籍]3小時掌握速算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前言

  學校裡教的算術和數學,都是正統的,放諸四海皆準,然而實際運用的時候卻覺得不太方便,計算要花很多時間。
 
  舉例來說,下面的問題要怎麼解呢?

  398×402

  相信很多人會說:「這題目很簡單呀!」然後拿出紙筆寫出小學學過的乘法直式,依照下方步驟解答。

  但是,這個方法要算好幾次乘法,很花時間,還有多次進位,很容易計算錯誤。
 
  在這個時候,可以進行其他彈性思考,如下圖所示輕鬆導出正解,這個方法還能以心算快速求解。
   
  398×402
  =(400-2)(400+2)
  =160000-4
  =159996

  再舉一個例子。這個問題要怎麼解呢?

  164×0.75

  解題可以像前頁範例,正面迎擊,拿出紙筆來計算。但是用下面這個方法,可以用心算馬上計算出來。
 
  164×0.75
  =164÷4×3
  =41×3
  =123

  像這樣,面對問題的時候,不需要用學校教的正面迎擊方法硬碰硬,而是隨機應變,依照每個問題的特性,選擇適合的方法;而且這種隨機應變的精神,不僅可以應用於速算技巧,在生活各個層面中也可以讓我們的思考變得更加靈活。
 
  本書除了速算,也介紹快速「概算」和「驗算」技巧。

  「概算」和「驗算」精神在於去蕪存菁、立即看穿本質。因此,進行快速概算,可在一瞬間看穿事物的本質。這樣的思考方式,既有益於數學計算,又能運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方面。比別人早一步看穿數量本質,這個能力,將成為你讀書或求職的一大利器。
 
  本書前半部介紹速算的基本技巧,附有大量練習題,目的是讓讀者學會運用這些計算方法。後半部則介紹與速算有關的各種計算知識,以及使生活變得更有趣的數學常識等等。
 
  希望讀者藉由閱讀本書,對數學計算改觀,開始喜歡數字,進而更加享受生活和工作。
 
  此外,在撰寫本書時,承蒙科學叢書編輯部石井顯一先生和編集工房SHIRAKUSA畑中隆先生多方指導,在此表達由衷感謝。
 

涌井良幸

►GO►最新優惠► [書籍]3小時掌握速算


ISBN:9789869349147
叢書系列:科學視界
規格:平裝/224頁/14.8x21x1.16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數學>其他

►GO►最新優惠► [書籍]3小時掌握速算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熟練速算的人≒腦筋清醒,運作快速
≒正確判斷
≒很會考試
熟練概算的人≒能夠快速掌握事物本質
 
能夠三兩下計算答案,這樣的人很擅長速算,總是讓旁人嘆為觀止。熟練速算的人,就會被認為是腦筋動得快、能快速正確判斷。
       
事實上,熟練速算的人,任何考試都容易拿高分。一般的考試都會要求在有限的時間內正確解答大量問題,所以如果在數字計算上花太多時間,會無法順利作答。
 
由此可知,運用速算技巧迅速完成計算,多出來的時間就可以運用到需要仔細作答的問題上,得到更完整的答案。
 
速算裡面有一種技巧叫概算,概算的精神在於去蕪存菁、看穿數量的本質,因此,如果平常習於快速概算,相當於在不知不覺中進行了「掌握事物本質的訓練」這樣的思考方式,不但有益數學計算,也能運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上。
 
培養看穿數量本質的能力,可提升效率,成為讀書考試利器。
 
小學學過的加減乘除,是所謂的「正面攻擊法」,在任何情況下使用這種計算方式,都一定可以得到正解。這種「正面攻擊法」如果用藥物來比喻,就是不管什麼疾病都能醫治的萬靈丹。
       
但是,這種萬靈丹的缺點是「藥效慢」,如果是特殊疾病,特效藥更能發揮治療效果,速度也比萬靈丹更快,因此,對付各種疾病,我們不只要準備萬靈丹,也要準備許多特效藥。而計算上的特效藥,就是速算的技巧。

萬靈丹用途很多、很方便,可是很花時間。

特效藥雖然只能用在特定狀況,但是立刻見效!
 
第2
補數的速算
技巧練習
 
本章將結合心算,介紹速算技巧。速算的基礎並非心算,但可運用心算輔助。剛開始學速算,難免對新觀念和思考方式感到困惑,因此不妨多多練習本章所教導的技巧,相信日後便能快速上手。
 
2-1 運用補數快速找零錢
 
例題
 
從最高位數開始計算
(9補數,也就是9-8)
(9補數,也就是9-2)
(10補數,也就是10-7)
 
這是在1-8節介紹過的方法。用大鈔買東西的時候,會找回很多零錢,這個時候,依序個位、十位、百位計算會比較慢。
 
快速求解可從最高位數開始,找每一位數的「補數」就能求得答案,但是要特別注意個位數是要找10補數。下圖以直式減法來說明:

►GO►最新優惠► [書籍]3小時掌握速算

►GO►最新優惠► [書籍]3小時掌握速算

►GO►最新優惠► [書籍]3小時掌握速算

►GO►最新優惠► [書籍]3小時掌握速算

►GO►最新優惠► [書籍]3小時掌握速算

►GO►最新優惠► [書籍]3小時掌握速算

►GO►最新優惠► [書籍]3小時掌握速算

►GO►最新優惠► [書籍]3小時掌握速算

►GO►最新優惠► [書籍]3小時掌握速算

►GO►最新優惠► [書籍]3小時掌握速算

►GO►最新優惠► [書籍]3小時掌握速算

►GO►最新優惠► [書籍]3小時掌握速算

►GO►最新優惠► [書籍]3小時掌握速算

►GO►最新優惠► [書籍]3小時掌握速算

ISBN:9789869349147
叢書系列:科學視界
規格:平裝/224頁/14.8x21x1.16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數學>其他

►GO►最新優惠► [書籍]3小時掌握速算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1031?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跟孩子一起玩數學 幾何邏輯遊戲書【彩色書+積木】 本質思考:MIT菁英這樣找到問題根源,解決困境 人際過敏症:曾經良好的關係,為什麼突然改變? 莊子,從心開始 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完全推理數學遊戲 道德騷擾心理學:逃脫「都是為你好」的陷阱 名偵探實習醫SOP:「身體檢查法」基本演繹 嬰幼兒副食品不過敏全書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完全推理數學遊戲[Wan Quan Tui Li Shu Xue You Xi]~推薦!

作者:羅波
出版社:讀品文化
出版日期:2016/10/03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250元

ISBN:9789864530410
叢書系列:資優生系列
規格:平裝/256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數學>趣味數學

 ►GO►最新優惠► [書籍]完全推理數學遊戲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為你展示數學王國的魅力,
  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對數學產生興趣!
  我們一直生活在數學的世界裡
  但數學並不是你認為的那樣枯燥乏味。
  讓你學會思考問題的方法,
  更懂得變換角度去看問題。

  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培養自己由衷的興趣!
  在故事中發現數學,並掌握大量而豐富的數學技巧。
  透過對答案的探索和鑽研,讓你變成一個用數學眼光看生活、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的聰明人!

►GO►最新優惠► [書籍]完全推理數學遊戲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1.三人買魚
2.果汁有多重
3.該補償多少
4.秤中藥問題
5.雞兔同籠
6.巧秤藥粉
7.文具多少錢
8.魚有多少條
9.切蛋糕
10.奇怪的手錶
11.我的兄弟姐妹
12.物理課上的故事
13誰的數最大
14.扎針問題
15.怎樣排隊
16.有趣的生日
17.物物交換
18.數學日曆
19.幾根蠟燭
20.趣味競賽
21.玩撲克牌
22.貼廣告
23.打了幾隻兔子
24.電話號碼
25.乘車
26.魔術硬幣
27.最後一個活著的人
28.幾隻貓
29.一元消失了
30.天是禮拜幾
31.跑車相撞
32.誰是傑米的兒子
33.動腦筋的遊戲
34.坐船
35.滾石頭
36.死裡逃生
37.兄弟數數
38.母子的年齡
39.北極之行
40.摘蘋果的人
41.年齡的差別
42.手指問題
43.農婦摘蘋果
44.匪夷所思的數
45.台階有多少個
46.誰去取牛奶
47.卡車過橋
48.百雞
49.沙漠旅行
50.吃羊
51.酒會
52.伯賢的祕密
53.各有多少錢?
54.分午餐
55.鵝、鴨、雞
56.鐵球與水
57.釣魚
58.種樹
59.皮帽的重量
60.師兄弟賣瓷器
61.國王的寶石
62.國王出征
63.有多少棵樹
64.加油
65.失言的國王
66.巧算年齡
67.軍事演習
68.切柚子
69.你會算平均速度嗎?
70.鑽縫隙的豬
71.過草地
72.猜年齡
73.分魚
74.生日會上的遊戲1
75.生日會上的遊戲2
76.金公雞
77.猜年齡
78.分錢
79.騎車
80.賣雞蛋
81.上學路上
82.超長的釣魚竿
83.吃草問題
84.糖果紙與糖
85.世勳「夢遊」
86.水手的問題
87.助理分獎品
88.雞兔同籠
89.早到
90.比珠穆朗瑪峰還高的報紙
91.麻煩的密碼鎖
92.方丈的念珠
93.花圃
94.賣相機
95.巧算整除數
96.蘋果籃子
97.有趣的車牌
98.割草
99.要騎多快呢?
100.標籤
101.算年齡
102.聰明的「數學家」1
103.聰明的「數學家」2
104.聰明的「數學家」3
105.一百顆巧克力
106.過河
107.會計巧查帳
108.數學考試
109.黑煙方向
110.月曆
111.伯賢開店
112.「韓信點兵」
113.兩個畫家
114.吃餡餅
115.趕鴨子
116.廢電池回收
117.算年齡
118.1000米長跑訓練
119.這句話對嗎?
120.雞飼料
121.挑數字
122.幾個學生幾朵花
123.這群螞蟻有多少隻
124.免費購物車
125.課外活動
126.原來有多少個橘子
127.圓圈
128.世勳的手錶
129.二手市場
130.歐拉的問題
131.數鳥
132.富翁的遺產
133.哪個更快
134.馬
135.計時正確
136.木料
137.老鼠家族
138半圓的周長
139.抓小偷
140.容積
141.長勝不敗
142.掛燈籠1
143.掛燈籠2
144.掛燈籠3
145.單數出列
146.誰的任期長
147.父子與狗
148.擺麻將
149.三人分牛奶
150.兩人分牛奶
151.奇妙的37
152.有趣的三位數
153.幾班車
154.一串奇怪的數
155.積與差
156.快速運算
157.鬧鐘
158.整除
159.分橘子
160.時間差
161.兩位數中間加個「0」
162.擺石子
163.黑白牌
164.切油條
165.城東與城西
166.黑白球
167.糊塗的侍者
168.智者分馬
169.最聰明的人
170.分牛
171. 蘋果怎麼分
172.從1加到100
173.救人
174.遇到假鈔
175.冰與水
176.留下一半水
177.花生
178.數貓
179.鏡子的遊戲
180.三位不會游泳的人
181.勝算幾何
182.撕書的問題
183.分梨
184.三個桶的交易
185.高明的盜墓者
186.分水
187.刑警的難題
188.守財奴的遺囑
189.巧分蘋果
190.小蝸牛回家
191.屬相與機率
192.心算
193.玩牌
194.烏龜和蝗蟲賽跑
195.兩難之選
196.螞蟻搬兵
197.多少隻青蛙
198.青蛙和小鳥
199.只會報整時的鐘
200.跳躍比賽
201.小狗跑了多遠
202.運石子問題
203.水果花籃
204.舞會男女問題
205.換啤酒
206.遺產該怎麼分
207.糊里糊塗的顧客
208.巧解難題
209.共乘的問題
210.裝磁磚
解答

►GO►最新優惠► [書籍]完全推理數學遊戲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前言

  很多處於學習年齡的孩子對「數學」有種莫名的恐懼,提起「數學」來就頭痛,因為他們的數學成績很糟,似乎天生就沒有學習數學的思維和大腦!其實這是一個誤會,是你自己的錯誤認識。你可能會不相信地問,這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這本《數學不是討厭鬼》就將為你展現數學王國的魅力!這裡的內容不同於數學課堂上的簡單運算和公式應用,而是選用了幾百個數學遊戲,讓你在故事中發現數學問題,透過對答案的探索和鑽研,你將對「數學」的認識有相當大的改觀,會發現原來我們一直生活在數學的世界裡,同時我們要解決這些問題也要掌握大量而豐富的數學技巧。眾所皆知,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培養自己由衷的興趣,這樣你做什麼都是自發而自覺的。

  另外更重要的是,在你探索問題的過程中,會感到其中的奧秘、驚歎於其中的奇妙解法,感歎於其中深邃而美妙的結論

►GO►最新優惠► [書籍]完全推理數學遊戲


ISBN:9789864530410
叢書系列:資優生系列
規格:平裝/256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數學>趣味數學

►GO►最新優惠► [書籍]完全推理數學遊戲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題目
 
1.三人買魚
 
難易度:★  完成時間:  分  解答:頁
 
燦烈、伯賢、世勳3人合買1條魚,燦烈買頭,伯賢買尾,世勳買身。他們買的這條魚的魚頭重6兩,魚身重是魚頭與魚尾的和,尾重是半頭半身的和。魚價是頭2元1斤,尾4元1斤,身6元1斤。那麼他們3人每人該付多少錢呢?
 
2.果汁有多重
 
難易度:★★  完成時間:  分  解答:頁
 
這個夏天天氣炎熱,燦烈特別怕熱,所以一個勁地想喝水。他每天要消耗掉好幾瓶礦泉水。
 
這天,燦烈家搬家。他很高興,天氣很熱,但他沒有時間喝水。等到了中午,他很渴很渴,為了補充能量,於是燦烈去超市買了一大瓶果汁。回到新房子裡,他突發奇想,想要稱稱果汁的重量是否和瓶子上標的一致。正好他身邊有個秤。他把整瓶的果汁放在秤上,發現連瓶子共有3.5千克,和瓶子上標的很一致。現在,他喝掉半瓶果汁,他再次稱的時候連瓶子還有2千克。那麼,你知道瓶子有多重?果汁又有多重嗎?
 
3.該補償多少
 
難易度:★  完成時間:  分  解答:頁
 
世勳和伯賢賣了一批舊書,每本書所賣的價格正好等於書的總數。他們用賣舊書的錢,以每本10元的價格又買了一批新書,又以不到10元的價格買了一個漂亮的筆記本,正好把錢花完。他們將這些書「你一本,我一本」地平分,最後正好多出一本書和那個筆記本。他們商量好,為了公平,拿走筆記本的人得到一些錢作為補償。那麼,他應該得到多少補償才公平呢?
 
4.秤中藥問題
 
難易度:★★  完成時間:  分  解答:頁
 
有一堆20公斤的中藥,準備分成10包,每包2公斤,但是手中的工具只有一架天平和5公斤、9公斤兩個砝碼,怎樣才能用簡便的方法將中藥均勻分成10份?
 
5.雞兔同籠
 
難易度:★★  完成時間:  分  解答:頁
 
一天,爺爺帶鹿晗去鄉下玩兒。鹿晗看到有一家人將小雞和小兔關在一個籠子裡。爺爺問鹿晗:「鹿晗,你數數小雞和小兔一共多少隻?」鹿晗數了數,一共36隻。爺爺又問鹿晗:「那你看牠們一共有多少隻腳呢?」鹿晗數了數,雞腳、兔腳一共100隻。請問小朋友,小雞、小兔各有多少隻呢?
 
6.巧秤藥粉
 
難易度:★  完成時間:  分  解答:頁
 
在化學實驗課上,同學們需要從一瓶70g的藥粉中取出5g來做實驗。而化學老師故意只給他們一架天平和一隻20g的砝碼。你知道該如何取得適量的藥粉嗎?

ISBN:9789864530410
叢書系列:資優生系列
規格:平裝/256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數學>趣味數學

►GO►最新優惠► [書籍]完全推理數學遊戲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0733?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全世界優等生都在玩的計算遊戲 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馬玉山》碳香紅奶茶(10入)/微甜 莫斯科謎題359:跟戰鬥民族一起鍛鍊數學金頭腦 摺紙玩數學:日本摺紙大師的幾何學教育 德國一流大學教你數學家的22個思考工具 50則非知不可的數學概念 300個聯想破解遊戲 演算法星球:七天導覽行程,一次弄懂演算法 空想科學輕讀本2:如何收服寶可夢? 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莫斯科謎題359:跟戰鬥民族一起鍛鍊數學金頭腦 全世界優等生都在玩的計算遊戲 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3小時掌握速算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The Shepherd’s Life: A Tale of the Lake District)~推薦!

作者:詹姆斯・瑞班克斯
原文作者:James Rebanks
譯者:洪慧芳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出版日期:2016/09/30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20元

ISBN:9789866841798
叢書系列:FOR2
規格:平裝/280頁/14.8x20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環境科學>其他
本書分類:心理勵志>勵志故事/散文>真實人生故事

 ►GO►最新優惠► [書籍]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James Rebanks(詹姆斯・瑞班克斯)


  年少時輟學,在英國北部的湖區經營家族牧場,卻偶然因為外祖父的一箱書開始自學。從牛津大學歷史系碩士畢業後,名校高材生的光環並未左右他的心,他回到家鄉,再度當起牧羊人。目前同時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永續觀光發展的顧問。本書是他的第一本著作。

  作者推特:twitter.com/herdyshepherd1

譯者簡介

洪慧芳


  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管理碩士,曾任職於西門子電訊及花旗銀行,現為專職譯者,從事書籍、雜誌、電腦與遊戲軟體的翻譯工作。譯著有《未來的競爭力不是競爭》、《我可以和貓聊一整天,卻沒法跟人說半句話》、《告別玻璃心的十三件事》等等。

►GO►最新優惠► [書籍]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 一個輟學的牧羊少年,因熱愛閱讀又讓他在20多歲時成為牛津大學的碩士畢業生,最後卻還是選擇回到山上當牧羊人。本書是他的成長記和家族故事。
  ★ 英國湖區現代牧羊人談他的四季日常,記錄一種源遠流長卻日漸式微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堅定地捍衛小型農牧,以抵禦農商聯合產業及旅遊業的兩面夾攻,讓更多的人了解及尊重那些在自家土地上努力奮鬥的人們。
  ★ 描述祖孫三代的親情,對祖父的崇拜、跟父親的衝突與諒解,舐犢情深;牧羊人對動物與土地的眷戀,大自然既美好又殘酷,寫來樸質真摯,是流麗動人的散文佳作。
  ★ 授權英、美、加、德、荷、義、韓、瑞典、中、挪威、日等十八國語文版本
  ★ 作者推特跟隨者超過8萬人
  ★ 媒體好評
  《週日泰晤士報》暢銷No.1非小說
  《紐約時報》暢銷書、2015年十大好書
   入圍2016年「溫萊特獎」(The Wainwright Prize)
   亞馬遜書店暢銷書(讀者評價4.5顆星)


  這裡就是一切的起訖點。
  一個完美的牧羊共和國,完美到讓人覺得去追尋其他的事物都是浪費時間。


  「有時我覺得我們的歸屬感和撐過多少天候有關,我們之所以屬於這裡,是因為風雨、冰雹、大雪、污泥、風暴都無法讓我們動搖。我不會謊稱我愛冬季的每一天,因為我並不喜歡。但是夏季的夢想支撐著我挺過嚴酷的寒冬,偶爾冬天也會出現美得令人窒息的時刻,讓人頓時忘了一切艱辛。」

  當世界快速變換著面貌,有一群人他們看天吃飯,生活方式由四季決定,如此生存了數百年。瑞班克斯(James Rebanks)的家族六百年前就在英格蘭湖區的同一片山巒牧羊,世代相傳,生生不息。這裡不是詩人、文學家夢幻的樂園,而是牧民家族世代扎根生活、身心歸屬的地方。

  這是一個家族和一個牧場的故事,也更廣泛地談到現代世界被遺忘的族群。長年駐守在這片古代山水之間的現代牧人,娓娓道出湖區的四季流轉與牧羊人的生活日常。這裡沒有起始,沒有終結。日復一日在晴光、陰雨、冰雹、風雪、霜降之間輪替。牧場與羊群長存於此,比任何人的壽命還要綿長。隨著歲月流逝,羊群依舊、人事變遷,瑞班克斯述說著童年美好的時光、成長的掙扎、對土地、對人物的依戀。

  出走、逃離宿命是許多回憶錄的永恆主題,本書述說的卻是一個人拚命留守一地的故事。

媒體贊譽

  「精彩絕倫!」海倫•麥克唐納(Helen Macdonald),《鷹與心的追尋》(H is for Hawk)作者

  「散文如行雲流水,揮灑自如,刻畫入微,在日常與想像之間流暢穿梭。」大衛•克雷格(David Craig),《衛報》(Guardian)

  「瑞班克斯的熱情,以及詩意盎然的寫作天賦,充滿了感染力。他以文字勾勒出湖區的絕色美景及風土人情……這本書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真實性,字字句句,所言不虛。」《泰晤士報》(The Times)

  「精彩動人、獨一無二的傑作。由內行人娓娓道來,字裡行間隨處可見他對專業的熱情。」《文學評論》(Literary Review)

  「引人入勝……在這個日益流動變遷、講究自我創造的時代,這是一本歌詠世代綿延、源遠流長及歸屬感的上乘之作。」《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瑞班克斯的家族在英國西北部的湖區放牧已逾六百年。在這本回憶錄中,他細膩巧妙地描述這份數百年來幾乎沒什麼改變的工作……他關心這片景觀的存續、這裡孕育的生命,以及在地居民的世界觀。」《紐約客》(The New Yorker)

  「詹姆斯‧瑞班克斯這本刻畫入微的湖區牧羊人回憶錄,感性但不流於多愁善感,翻開第一頁就令我愛不釋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精彩動人,怡情而不濫情,栩栩如生,寓意深遠。堅定捍衛小型農牧,以抵禦農商聯合產業及旅遊業的兩面夾攻。」《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

►GO►最新優惠► [書籍]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留戀

夏季
無名小卒的歷史
丘陵狗是很特別的動物
不成文的榮譽守則
有如精心設計的舞蹈
強悍的高沼地羊:斯韋爾代爾羊
在局限中隨時都在找突破點
穿著冬裝的泰迪熊:賀德威克羊
製作乾草就像上帝頒布的戒律
很多放牧家族都有這樣的故事
我的祖父祖母
逃離是個陌生的概念
離開學校是我遇過最棒的事
再見夏日、再見祖父

秋季
笑看我們祖孫三代的鬧劇
栽進書本的世界裡
兩個互不了解的世界相互碰撞
想要變成更好的人
勞動階級小英雄
像牙齒這種小事還是很重要
手杖就是手臂的延伸
記得每隻母羊的小故事
這是一個充滿判斷的世界
那年,口蹄疫大爆發

冬季
美麗又殘酷的冬季
生老病死是牧場的常態
在西裝和工作服之間切換
你不是重點,羊和土地才是重點
少了農牧,當地的特色也會消失
傑克舅公的傳奇
訓練小絨
牧羊國度裡的聖誕節
以歷史作為塑造未來的優勢

春季
血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生死之差往往極其細微
波特小姐與她的牧羊人
尋找消失的羔羊
萬事萬物都在改變
一家人分工合作的日子
公羊熱,一種春天開始的瘋狂狀態
一股驅動回家的衝動
山上有一種亙古不息的快感

致謝

►GO►最新優惠► [書籍]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留戀
 
  一九八七年某個陰雨天的上午,我意識到我們不一樣,非常不一樣。我就讀城內的某所中學,坐在校內某棟六○年代風格的混凝土建築裡參加朝會。當年我十三歲左右,周遭坐著一群學業乏善可陳的同學,聽著一位年老的教師不厭其煩地告訴我們,不要一心只想著以後當農場工人、工匠、磚瓦匠、水電工、美髮師等等。她的滔滔不絕聽起來像已經重複多次的布道演講,她也知道這是白費唇舌,浪擲時間。我們就像父輩和祖父輩、母親與祖母那一代一樣,未來的前途早就注定好了,一直以來都是如此。其實我們之中也有不少人有足夠的聰明才智,但我們都無意在校內展現出來,那樣做只會惹上麻煩。

  那位老師和我們之間隔著一道無法相互理解的鴻溝。介意前途的孩子早在一年前就去讀文法學校(公立重點中學)了,我們這些「放牛班」的孩子則是留在沒人想待的學校裡繼續混三年。結果是那些不抱幻想的老師和一些最厭倦學校、又膽大包天的學生整天在這裡玩諜對諜,游擊戰。我們全班會玩一種「把戲」,目的是在課堂上破壞最貴的教具,並把蓄意破壞搞得像「意外」一樣。
我很擅長做那種事。

  地板上散落著故障的顯微鏡、殘缺的生物標本、搖晃的凳子、撕爛的教科書。一隻泡過福馬林、歸天已久的青蛙趴在地板上,呈現蛙泳的姿勢。瓦斯開關像鑽油平台那樣冒著火,窗戶的玻璃布滿了裂痕。老師淚流滿面地盯著我們,一臉崩潰。技術人員努力打理實驗室的亂象,以恢復元狀。有一堂數學課更妙,一名學生和老師上演全武行,後來學生衝下樓,逃之夭夭,穿越泥濘的操場,但被老師追上去擊倒,他努力掙脫以後才逃到鎮上。我們看著師生扭打,在一旁歡呼喝采,彷彿觀看橄欖球賽,看到球員撲上去抱擒對方似的。三不五時,就有學生意圖放火燒毀學校(但都沒有成功)。被我們霸凌的男孩,幾年後在自用車內自殺身亡。那感覺就像困在肯.洛區執導的電影裡:即使一個瘦弱乾扁的孩子突然亮出彈簧刀,大家也不會訝異。

  有一次,我跟一臉震驚的校長爭辯。我說學校真的和監獄沒兩樣,而且「侵犯了我的人權」。他不解地問我:「不然你在家裡做什麼?」彷彿這題會問倒我似的,我回他:「我會去牧場上幹活。」我也一樣不解,他竟然不明白這麼簡單的答案。他無奈地聳了聳肩,告訴我別胡扯了,然後就轉身離去。每次有學生闖下滔天大禍,他就叫學生回家,因此我一直想拿磚頭去砸破他的窗戶,但遲遲不敢動手。

  所以,一九八七年在那場朝會中,我望著窗外的雨做白日夢,心想自家牧場的人在做什麼,以及我不該坐在那裡,應該去做點什麼。這時我突然發現,這場朝會和湖區(Lake District)的谷地有關,那是我祖父和父親放牧的地方,於是我開始注意聆聽。聽了幾分鐘後,我發現那個討厭的女老師認為我們太笨,缺乏想像力,無法「開創自己的人生」。她正在用激將法刺激我們發憤圖強。她說我們就是太傻了,才會想要留在這裡,做那些沒前途的工作,接受那些狹隘的鄉下觀點。這裡沒什麼值得我們留戀的,我們應該睜大眼睛看清楚。在她的眼裡,想要提早輟學去牧羊,簡直跟白癡沒兩樣。

  她似乎無法明白,我們的父母可能是勤奮又有智慧的人,他們自豪地做著自己認為有意義、甚至令人欽佩的事。對一個只會從學歷、抱負、大膽及耀眼的專業成就來判斷人生成敗的女人來說,我們肯定是一群沒什麼前景的魯蛇。這所學校裡應該沒人提過「大學」這個字眼,沒有人想要離鄉背井。這裡的人一旦離開,對這塊土地就不再有歸屬感了。我們骨子裡都知道,他們離開以後就會改變,再也無法恢復元來的樣子。接受教育是一種「脫離」這裡的方式,但我們一點都不想脫離,我們已經做了選擇。後來我才了解,現代的工業化社會非常在乎「往別處發展」以及「開創人生」。言下之意是,留在家鄉幹體力活沒什麼出息,我後來逐漸痛恨那種觀點。

  我聽著那個老師的說詞,越聽越惱火,因為她口口聲聲說,她熱愛這塊土地,卻又以我和家人都無法理解的說詞來談論它、思考它。她喜愛「原野」景觀,到處都是山巒、湖泊、休閒與探險,只住著一些我素未謀面的人。在她描述的世界裡,湖區是登山者、詩人、健行者、幻想家流連的樂園……那些人不像我們的父母或我們,他們是「真正有所成就」的人。她說教時,偶爾會以崇敬的口吻提起某個人名,妄想我們會有所反應。其中一個人名是旅遊作家「阿弗雷德.溫賴特」,另一個是登山家「克里斯.波寧頓」,某位叫「華茲華斯」的人的名字更是提了上百遍。

  其實我從來沒聽過那些人,我想,當天朝會裡的學生也都沒聽過。
 
  那次朝會是我第一次聽到有人以這種方式(基本上充滿幻想)看待這片土地。當時我驚訝地意識到,我和鄉親熱愛的這片土地,我們扎根數百年的土地,這片所謂的「湖區」,竟然有人打著我幾乎無法理解的名義,宣稱這裡是他們的。

  後來,我讀了一些書,觀察到「另一種」湖區,才逐漸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得知一七五○年以前,外界不太注意英格蘭西北方這塊山巒綿延的角落。即使注意到了,他們也覺得這裡貧窮、沒什麼生產力、原始粗獷、環境惡劣、醜陋落後。得知以前沒有人認為這裡美不勝收或值得造訪,我有點生氣,但是發現事隔幾十年外界對這裡完全改觀時,我又覺得很有意思。道路和鐵路陸續鋪設以後,大家更容易抵達這裡。浪漫主義運動及風景如畫運動改變了許多人對山巒、湖泊,以及我們這種崎嶇景致的看法。這裡的風景頓時成了作家和藝術家的焦點,尤其拿破崙戰爭爆發以後,遊客無法前往阿爾卑斯山,只好轉往英國的山間探索。

  打從一開始,訪客對這裡的癡迷就是一種想像的風景,是一種內心理想化的景致。後來,這裡逐漸變成其他事物的對比(例如工業革命,那是發生在湖區以南不到一百哩的地方);或是用來闡述理念或意識形態的地方。對很多人來說,這裡從大家「發現」以來,就是讓人遠離塵囂的樂土,那些崎嶇的景觀和大自然可以刺激感官和情緒,是其他地方所無可比擬的。對很多人來說,這裡的存在是為了讓大家橫越、觀賞、攀爬、彩繪、書寫,或只是單純地夢想一番。這是很多人渴望造訪或居住的地方。

  不過,最重要的是,我也得知我們的景觀改變了外在世界。這是第一次有人把一個概念訴諸於文字:每個人都可以因為某些地方或事物很美好、振奮人心或很特別,而產生直接的「擁有感」(無論他是否擁有產權)。一八一○年,湖區的浪漫主義詩人華茲華斯提議,這裡應該是「某種國家資產,每個有目共睹、有心賞玩的人都有權享有」。如今影響全球各地的保育主張都是從這裡發想出來的。地球上每個受到保護的景觀、英國國民信託組織的每項資產、每座國家公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遺產的每塊地方,本質上都帶有一些同樣的理念。

  我畢業後的那幾年,得知我們不是唯一熱愛這片土地的人。無論是好是壞,這裡在英國人及無數外國旅客的心中,其實是風景優美的遊樂場。我只要橫越丘陵到阿爾斯沃特(Ullswater),看著路上的車流或湖畔熙熙攘攘的人群,就可以明白這是什麼意思了。這樣的發展帶來了好處,也帶來一些不太好的結果。如今,每年有一千六百萬名訪客造訪湖區(在地居民僅四萬三千人),消費逾十億英鎊。這一帶半數以上的就業機會都在旅遊業,許多牧場的營收是來自於經營民宿或其他事業。不過,有些山谷地區,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屋舍是外地人的第二居所或度假屋,很多本地人反而住不起本地的房子。所以,本地人常心有不甘地說我們「寡不敵眾」,我們都心知肚明在這片土地上,各方面來說我們都是極少數的「少數民族」。有些地方感覺已經不屬於我們的了,彷彿賓客已經反客為主。

  所以,那位老師對湖區的觀點,其實是兩百多年來城市化及日益工業化的社會所塑造出來的。那是夢想一個更廣泛的社會,裡面充斥著和這片土地毫無關聯的人。

  對於在本地工作的我們來說,那從來不是我們的夢想,我們老早就在這裡做著我們該做的事。

  我想告訴那位老師,她完全搞錯了——她根本不了解這個地方或這裡的人。這些想法隔了多年以後,才在我的腦袋中清晰明朗起來,但我覺得打從一開始,它就以籠統、幼稚的形式存在著。我也概略知道,如果書籍可以界定一個地方,那麼寫書就很重要,我們需要由自己所撰述、有關在地的一切書籍。但是一九八七年在那場朝會上,我才十三歲,尚未開竅,只懂得用雙手製造出放屁的聲音,博得眾人哈哈大笑,老師則是在演講完後氣呼呼地離開了。
 
  如果說華茲華斯與他的朋友「發明」或「發現」了湖區,那跟我們家完全無關。一九八七年我回家以後,才開始問起老師說的那些事。打從一開始,我就覺得那種說法不對勁,為什麼這片土地的故事竟然和我們在地人無關?我覺得不合理,後來我才知曉這分明是歷史學家所謂「文化帝國主義」的典型案例。

  當時我不知道的是,華茲華斯認為,牧羊人和湖區小農所組成的社群,在政治和社會上都是更有意義與價值的理想。這裡的人自我管理,不像其他地方受到貴族精英的主宰,華茲華斯認為這是一種良好社會的模式。他覺得,相較於英格蘭其他地方的商業化、都市化和日益工業化,湖區是重要的對比。即使在當時,那也是一種理想主義的觀點,但是在華茲華斯的眼中,湖區是個充滿獨特文化與歷史的地方。他認為大眾日益欣賞這片景致時,訪客有責任確實了解在地文化,否則旅遊業會變成一股威脅,抹殺掉這個地方的獨特性。他在〈麥可,田園詩〉(Michael, a Pastoral Poem)的草稿中(寫於一八○○年),寫了以下幾句後來被刪除的詩句,他主張這裡的牧羊人有截然不同的觀點,而且那些觀點本身別具意義。他的看法相當現代:
 
  你若直問他是否熱愛山林,
  他遇此屢見不鮮的貿然提問,
  可能凝視著你,直言山林望之駭然。
  但聊起工作細節及天地現況,
  你會看見他思緒中雜糅著朦朧、驚奇與讚賞,
  猶如內心孜孜所求。
 
  但有好一段時間,我對這一切一無所知。我責怪華茲華斯忽視我們這些在地人,使這裡變成外人流連忘返的地方。
 
  無論我們是否意識到,我們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文化概念與態度的影響。我對這塊土地的概念不是來自於書籍,而是出自另一個來源:一個更古老的概念,那是比我更早來到這裡的人所傳承下來的。

  接下來的文字,一部分是說明我們牧羊人一年到頭的工作,一部分是我在一九七○年代、八○年代、九○年代的成長回憶錄以及當時周遭的人物紀實,例如我父親與祖父;還有一部分是從在地人的觀點,以我們代代相傳數百年的方式,講述湖區的歷史。

  這是一個家族和一座牧場的故事,但也更廣泛地談到被現代世界遺忘的人們。我想藉此故事告訴大家,我們需要睜大雙眼,看看周遭受到遺忘的族群,他們的生活方式往往非常傳統,根植於遠古時代。我們若想了解阿富汗山麓下的人們,可能必須先試著了解英格蘭山麓的在地人。

►GO►最新優惠► [書籍]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ISBN:9789866841798
叢書系列:FOR2
規格:平裝/280頁/14.8x20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環境科學>其他
本書分類:心理勵志>勵志故事/散文>真實人生故事

►GO►最新優惠► [書籍]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夏季
 
這裡沒有起始,沒有終結。日升日落,四季交替。日復一日在晴光、陰雨、冰雹、風雪、霜降之間輪替。每年秋天,落葉飄零;來年春天,新芽再發。地球在浩瀚的宇宙間運轉,綠地隨著陽光的暖度而茂盛或稀疏。牧場與羊群長存於此,比任何人的壽命還要綿長。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在此呱呱落地,一輩子從事勞務,然後與世長辭,就像一片橡樹的樹葉在北風的吹拂下橫越這片土地,然後不見蹤影。在這個經久不衰,感覺分外扎實、真實、確實的環境裡,我們每個人都只是極其微小的一部分。我們的農牧生活源遠流長,在這片土地上扎根已逾五千年。
 

 
一九七四年七月底,我在一戶農家誕生,家裡的重心全在一個老人和兩片牧地上。他是自豪的牧人,名叫威廉.修.瑞班克斯(William Hugh Rebanks),哥兒們都稱他「阿修」,我叫他「爺爺」。睡前跟他親吻互道晚安時,我可以感覺到他帶著鬍碴的粗糙臉龐。他渾身散發著牛羊味,只剩一顆大黃牙,但是他可以像豺狼一樣嗑光整支羊排。
 
他有三個孩子,兩個女兒都嫁給了不錯的牧人,還有一個小兒子,也就是我父親,將來必須繼承他的牧場。我是他最小的孫子,但只有我跟他同姓。從我有記憶以來到他過世那天,我一直以為太陽總是從他的背後綻露光芒。即使我年紀還小,我也看得出來他在自個兒的世界裡猶如國王,就像聖經裡的族長那樣。他從來不脫帽向人致敬,也沒有人告訴他該做什麼。終其一生,他過著簡樸的生活,但心滿意足,自由獨立,充分展現出他是這一帶的一分子。我最早的記憶都和他有關,從小我就知道,將來我要變成像他那樣。

►GO►最新優惠► [書籍]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GO►最新優惠► [書籍]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GO►最新優惠► [書籍]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GO►最新優惠► [書籍]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GO►最新優惠► [書籍]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GO►最新優惠► [書籍]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GO►最新優惠► [書籍]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GO►最新優惠► [書籍]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GO►最新優惠► [書籍]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GO►最新優惠► [書籍]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GO►最新優惠► [書籍]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GO►最新優惠► [書籍]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GO►最新優惠► [書籍]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GO►最新優惠► [書籍]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GO►最新優惠► [書籍]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GO►最新優惠► [書籍]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GO►最新優惠► [書籍]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ISBN:9789866841798
叢書系列:FOR2
規格:平裝/280頁/14.8x20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環境科學>其他
本書分類:心理勵志>勵志故事/散文>真實人生故事

►GO►最新優惠► [書籍]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0019?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土壤的救贖:科學家、農人、美食家如何攜手治療土壤、拯救地球 生活是頭安靜的獸 小鎮書情 在世界與我之間 人性中的良善天使:暴力如何從我們的世界中逐漸消失 聽不見的聲音 赤道上的極地:新加坡微民族誌 鄂圖曼帝國的殞落: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中東 酒的科學:從發酵、蒸餾、熟陳至品酩的醉人之旅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在世界與我之間 生活是頭安靜的獸 鹿王(上:倖存者/下:回歸者,套書) 聽不見的聲音 活著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費曼物理學訣竅【增訂版】 (軟精):費曼物理學講義解題附錄(Feynman’s Tips on Physics:A Problem-Solving Supplement to The 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 Reflections‧Advice‧Insights‧Practice)~推薦!

作者:理查.費曼,麥可‧高利伯,拉夫‧雷頓
原文作者:Richard Feynman,Michael A. Gottlieb,Ralph Leighton
譯者:師明睿,高涌泉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6/09/30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30元

ISBN:4711225313436
規格:軟精裝/288頁/15.1x22.8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物理/化學>概論

 ►GO►最新優惠► [書籍]費曼物理學訣竅【增訂版】 (軟精):費曼物理學講義解題附錄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理查.費曼(Richard Feynman)


  1918年生於紐約州的一個小鎮法洛克衛。1939年於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後,進入普林斯頓大學研究院,1942年獲頒博士學位並開始進行研發原子彈的曼哈頓計畫,1965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1988年2月15日,與癌症搏鬥十年後與世長辭。費曼先生是美國家喻戶曉的人物,更是二十世紀最傑出、也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

麥可‧高利伯(Michael A. Gottlieb)

  電腦程式設計師,與拉夫‧雷頓合作讓《費曼物理學講義》遺漏的四堂課重新問世。

拉夫‧雷頓(Ralph Leighton)

  傳記作家,也是《費曼物理學講義》作者之一羅伯‧雷頓(Robert Leighton)的兒子。

審訂者簡介

高涌泉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物理博士。現任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教授,專長為場論與粒子物理,認為量子力學是最奇妙的學問。喜歡柏拉圖、達爾文、愛因斯坦、費曼、魯迅的作品,也喜歡看各式各樣的電影與棒球比賽。除了學術論文以外,著有《另一種鼓聲:科學筆記》、《武士與旅人:續科學筆記》。譯作有《費曼物理學講義III》(第1~3冊)。

譯者簡介

師明睿


  1940年生於四川成都,九歲時隨父母來台。省立新竹中學及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畢業,赴美進修後,獲得普度大學(Purdue University)生物化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去加拿大定居,一度擔任賽門佛瑞哲大學(Simon Fraser University)生物系講師。隨後棄筆務農,致力於推廣洋菇產業。1992年回國之後,先後在衛生署預防醫學研究所、中研院生醫所及生農所籌備處從事研究,參與台灣疫苗政策評估規劃、日本腦炎新款疫苗研發,以及中草藥金線蓮藥理之動物研究。

  暇時嘗從事自由翻譯工作。譯作有《費曼的6堂Easy物理課》、《費曼的6堂Easy相對論》、《觀念物理III:物質三態.熱學》、《夸克仙蹤》、《微積分之屠龍寶刀》、《微積分之倚天寶劍》、《看漫畫,學遺傳》、《複製人的迷思》、《費曼的主張》、《萬物簡史I~IV》、《費曼物理學講義I》(第1、2冊)、《費曼物理學訣竅》(皆為天下文化出版)。
 

►GO►最新優惠► [書籍]費曼物理學訣竅【增訂版】 (軟精):費曼物理學講義解題附錄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最偉大的物理教師費曼博士,
  這回要教你前所未見的學習訣竅和求學態度:
  怎麼面對進來一流學校之後,不再名列前茅的事實?
  要學好物理,必須先學會哪些數學知識和工具?
  如何抓物理學講義的重點,如何解物理習題?
  本書末尾還收錄了精選的基礎觀念習題與力學題庫。
  你可以從這裡建立學習自信,學到解題訣竅,
  再動手做習題,讓自己的物理功力更上層樓。

  這四堂課是《費曼物理學講義》最精彩的遺珠,
  增訂版新增三篇對作者群的訪談。

  1961年,費曼在加州理工學院所開的大一物理課
  已接近第一學期的尾聲,他並沒打算再趕進度,
  而是花了三堂課和學生談談求學的態度和方法。
  他向學生開示了:怎麼面對進來一流學校之後,
  不再名列前茅的事實;
  要學好物理,必須先學會哪些數學知識和工具;
  更重要的是,費曼還示範給學生看——
  如何抓物理學講義的重點,如何解物理習題!
  接下來是一堂談到「慣性導引」的課。
  這些就是費曼認為「不幸被遺漏掉」的四堂課。

  本書最後還精選了一些
  當初為《費曼物理學講義》而設計的習題,
  特別是與基礎觀念與力學有關的題目,
  「在數字或分析上都很單純,
  但在內涵上卻是深刻且有啟發性」。

  這本《費曼物理學訣竅》內容更基礎,
  主題更實用,從中學生到研究生都會受用無窮。
  我們可以從書中感受到,
  費曼確實是一位難得的好老師。
 

►GO►最新優惠► [書籍]費曼物理學訣竅【增訂版】 (軟精):費曼物理學講義解題附錄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再版序 新增三篇專訪  高利伯、雷頓
前言 不巧的「紅皮書」 雷頓
初版序 重建四堂費曼物理課 高利伯
誌謝
 
山德士回憶錄 《費曼物理學講義》的由來 山德士
專訪之一 費曼訪談
專訪之二 羅伯.雷頓訪談
專訪之三 羅卻.沃革特訪談
 
第1章  必須先知道的數學知識
複習課第一講
1-1  複習課介紹
1-2  加州理工學院之牛後
1-3  學物理所需的數學
1-4  微分
1-5  積分
1-6  向量
1-7  向量的微分
1-8  線積分
1-9  一個簡單的例子
1-10  三角法
 
第2章  定律及直覺
複習課第二講
2-1  物理定律
2-2  非相對論性近似
2-3  力作用下的運動
2-4  力與其位能
2-5  從範例中學習物理
2-6  實地瞭解物理學
2-7  機器設計上的一個問題
2-8  地球的脫離速度
其他種解法
A利用幾何方法求出重物的加速度
B利用三角學方法求出重物的加速度
C利用力矩與角動量求出重物所受的力
 
第3章  問題與解答
複習課第三講
3-1  衛星運動
3-2  原子核的發現
3-3  基本火箭方程式
3-4  數值積分
3-5  化學火箭
3-6  離子推進火箭
3-7  光子推進火箭
3-8  靜電質子束致偏器
3-9   介子質量的測定
 
第4章  動力學效應及其應用
4-1  示範陀螺儀
4-2  定向陀螺儀
4-3  人工地平儀
4-4  穩定船舶用陀螺儀
4-5  迴轉羅盤
4-6  陀螺儀在設計與製造上的改進
4-7  加速度計
4-8  一套完整的導航系統
4-9  地球旋轉的效應
4-10  旋轉的圓盤
4-11  地球的章動
4-12  天文學上的角動量
4-13  量子力學上的角動量
4-14  演講之後
 
第5章  精選習題
5-1  能量守恆,靜力學
5-2  刻卜勒定律與重力
5-3  運動學
5-4  牛頓定律
5-5  動量守恆
5-6  向量
5-7  三維空間中的二體非相對論性碰撞
5-8  力
5-9  位能與場
5-10  單位與尺寸
5-11  相對論性能量與動量
5-12  二維轉動,中心質量
5-13  角動量,轉動慣量
5-14  三維轉動
習題答案
 
圖片來源
中英、英中對照索引
 

►GO►最新優惠► [書籍]費曼物理學訣竅【增訂版】 (軟精):費曼物理學講義解題附錄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前言

不朽的「紅皮書」


  1962年,偏遠的喜馬拉雅山區的中印未定邊界上發生了糾紛,鬧到雙方互相開火射擊,之後形成對峙,雙方一觸即發的緊張情勢持續了多年。有座孤零零設立在高坡頂上的印度軍隊前哨站,站內有一名被徵召入伍的士兵,叫做伯拉蘇不拉曼寧(Ramaswamy Balasubramanian),透過一具雙筒望遠鏡觀察對面駐守在西藏境內的人民解放軍的動靜,他看到對方也在用望遠鏡朝著這邊觀望。出乎伯拉蘇不拉曼寧跟他同袍們的意外,那些解放軍居然拿著紅色封面的袖珍版《毛語錄》,西方人多稱之為「毛澤東的小紅書」,高高舉在手中,面向著印度前哨站揮舞示威。

  伯拉蘇不拉曼寧當時常趁著閒暇自修物理學,他很快的就對解放軍的嘲弄覺得很厭煩,於是有一天,他有備而來的到前哨站服勤,在解放軍循例拿起小紅書揮舞時,他跟另兩位袍澤馬上各自抓起一本他帶去的三大冊,同樣是大紅封面的《費曼物理學講義》,高舉過頭,向對方揮舞。

  有一天,我收到當事人伯拉蘇不拉曼寧先生寄來的一封信。過去許多年裡面,我收到數百封類似的信件,都是描述費曼對人們的生命所產生的長遠衝擊。他在描述了於中印邊界所發生的「紅皮書」事件之後,寫道:「二十年之後,究竟是誰的紅皮書,仍然還有人在閱讀呢?」

  他說得真是一針見血。《費曼物理學講義》從發行以來,已經超過了四十寒暑,現在仍然有許多人在讀,並且繼續啟發全球各地的讀者,我相信甚至連西藏地區也不例外。

  這兒我得特別記上一筆:數年前我在一個派對上遇到麥可‧高利伯,當天派對主人利用電腦螢幕,展示了圖瓦1 喉音歌手於現場表演所唱歌聲的諧泛音(harmonic overtone),這類活動讓舊金山附近的生活有趣了起來。高利伯原本是數學科班出身,並對物理學非常有興趣,於是我建議他閱讀《費曼物理學講義》。大約一年後,他特地騰出了六個月的時間,專心一志的把這套講義從頭到尾仔細的讀過一遍。正如高利伯所寫的本書〈初版序〉中所描述,他那一讀,最後促成了本書,跟《費曼物理學講義》新千禧年版的誕生。

  1 中文版注:圖瓦(Tuva)位於外蒙古西北方,在俄蒙之間,原屬中國版圖,舊時名稱為唐努烏粱海。

  所以我很高興現在全世界對於物理有興趣的人,可以研讀一套更正確、更完整的《費曼物理學講義》,而且還有本冊書做為補充讀本。看來《費曼物理學講義》這套不朽巨著在未來數十年,仍將繼續教導與啟發學生,無論他們是在紐約曼哈坦鬧區或是在喜馬拉雅高山上。


拉夫‧雷頓(Ralph Leighton)

初版序

重建四堂費曼物理課


  我生平第一次聽到理查‧費曼跟拉夫‧雷頓的名字是在1986年,透過他們很有娛樂性的一本書《別鬧了,費曼先生!》。十三年後,我在一個派對上遇到拉夫,我們一見如故,成了好朋友。接下來的一年裡,我們合作設計了一種紀念費曼的夢想郵票。2 其間拉夫不斷給我一些費曼寫的或是有關費曼事蹟的書籍叫我去看,甚至包括了一本《費曼計算學講義》3 (由於我是個電腦程式設計師)。書中對於量子計算的討論,讓我的眼界為之大開,但是由於我以往未學過量子力學,讀起來非常吃力,不太能瞭解其中論證的過程。

  為此拉夫建議我去讀讀《費曼物理學講義》的第III卷,也就是量子力學的部分,我聽了他的話,卻發現該冊的頭兩章,來自第I卷的第37、38章,所以,我老得回頭去翻第I卷,尋找一些名詞的出處跟意義,而不能直接就將第III卷一章接著一章讀。於是我決定要從頭到尾把這整套書讀一遍,我決心要學一些量子力學!

  但過了一陣子,原先想要學量子力學的目的卻成了次要的事,原因是我開始從頭閱讀後,很快就被費曼的世界所吸引,覺得根本用不著為了任何原因,學習物理的本身就趣味無窮,也就是說,我是完全給迷住啦!在差不多讀完第I卷的前半部時,我暫時擱下程式設計工作,跑到中美洲哥斯大黎加的鄉下去隱居了六個月,以便能把全部時間都花在讀這套講義上。

  在閉門讀書的這段日子裡,我每天下午自修一堂新課,並把遇到的物理問題弄清楚,次日早晨,我把昨天的功課再拿出來複習、校對一遍。那時我人雖在國外,但一直以電子郵件跟拉夫保持聯繫。我告訴他,我發現第I卷偶爾也有一些錯誤,他鼓勵我把那些錯誤記錄下來。這件事不麻煩,因為第I卷的錯誤非常少。然而當我繼續閱讀第II、III卷時,我失望的發現,錯誤愈來愈多。最後,我從整套講義裡面一共整理出170多個錯誤。拉夫跟我都相當驚訝:怎麼可能有這麼多的錯誤,在過去這麼長的時間裡都被人忽略了?我們決定在下一次改版時,要設法把它們改正過來。

  同時,我在費曼所寫的自序中,注意到一小段頗堪玩味的話:「至於書中沒有專門探討如何解題的演講,是因為課程中本來就有演習課,雖然我的確在第一年課程裡用了三堂課來講解如何解題,但它們沒有被收錄進書內。另外還有一堂課談到慣性導引,照理應該是放在旋轉系統那一講的後面,卻不幸被遺漏掉了。」

  於是我就想,何不重建那四次演講的紀錄?如果內容有趣的話,可以提交加州理工學院跟艾迪生.維斯理出版社,讓他們發行一套更為完整、而錯誤都已更正的新版本。

  但是我必須先找出那幾回失蹤的演講,而我人還在哥斯大黎加!那幾次演講的筆記藏身於拉夫父親的辦公室或加州理工學院的檔案室裡某個地方,拉夫運用了一些推理邏輯跟偵查的本事,總算把那幾次演講的筆記找了出來。另外他還找到了那些演講的錄音帶。等我回到加州後,為了查閱早年版本的勘誤表而到加州理工學院檔案室去,卻碰巧在一個裝著各種底片的盒子裡面,意外發現了(早以為弄丟了的)這幾次演講課堂上黑板的相片。

  費曼遺產的繼承人慷慨允許我們使用這些找到的資料,再加上當初《費曼物理學講義》的三位作者中,如今碩果僅存的山德士(Matthew Sands)惠予一些有用的耳提面命,於是拉夫跟我合作,把複習課三個講次中的第二講重新整理出來後當作樣本,把它和我的那份勘誤表一起呈送給加州理工學院跟艾迪生.維斯理出版社。

  艾迪生.維斯理很興奮的接受了我們的想法,但是加州理工學院的最初反應有些疑慮。於是拉夫跑去請當時在加州理工學院擔任理論物理費曼講座教授的索恩(Kip Thorne)幫忙,終於索恩出面斡旋,取得了各有關方面的共識,索恩還很慷慨的自願花時間監督我們的工作。由於加州理工學院院方基於歷史因素的考量,不願意更動現存的那三卷講義,於是拉夫建議讓遺漏的四次演講單獨成冊,這就是本書的起源,本書將和一套全新的《費曼物理學講義》修訂版(即2010年的千禧年版)一併出版,此修訂版會把我以及其他讀者所發現的錯誤都更正過來。

  山德士回憶錄

  在我們致力於重建那四堂演講的過程中,拉夫和我遇到了許多問題,我們覺得非常幸運有山德士教授來解答我們的問題。當年要出版《費曼物理學講義》這套書的大膽構想就是山德士首先提出來的。我們驚訝的發現,《費曼物理學講義》起源的故事還鮮為人知。因而我們體認到這次安排出書,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對此遺憾可以略做一些彌補。山德士教授慨然應允為我們這本附錄寫一篇有關《費曼物理學講義》由來的回憶錄。

  四堂演講

  我們從山德士得知:1961年12月,費曼在加州理工學院所開的大一物理課已接近第一學期4 的尾聲,參與課程設計的教授們決定,在期末考之前幾天,還要把新材料教給學生,實在對學生太不公平。所以在考前一週,費曼講了三堂複習課,學生可以自己選擇要不要出席,這三堂課不會提到任何新題材,這幾堂課的目的是要幫助班上學習上發生了困難的同學,所以重點在於瞭解跟解決物理問題的各種技巧。

  費曼在課堂上所舉的範例中,有一些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包括拉塞福(Ernest Rutherford)發現原子核,及測定π介子(pi meson)質量的故事。費曼並以他特有對人性的洞察力,討論了另一類問題的答案,這一種問題對他大一班上起碼一半的學生來說,和物理問題是一樣重要的:那就是當你發現自己的分數比全班平均低的時候,心情上應如何自處。

  第四堂演講題目為〈動力學效應及其應用〉,是在寒假結束、學生剛回到學校之後講的,就是第二學期剛開始的時候。依照原先的安排,它應該是第21堂課,目的是要在第18到20堂課、一連三堂有關各種轉動的艱深理論探討之後,讓大家喘一口氣,上一堂「純屬娛樂」的課,讓學生看看一些來自轉動的有趣應用跟現象。該演講大半都在討論1962年時、尚屬相當新穎的科技:實用慣性導引。剩下的時間則是討論來自轉動的一些自然現象,而且這部分提供了一個線索可以告訴我們,為什麼費曼要說《費曼物理學講義》沒有收錄此一講次是件「很不幸」的事情。

  演講之後

  每堂課當費曼演講完畢之後,通常他都會讓麥克風開著。這個習慣提供給我們相當獨特的機會,去聆聽費曼如何跟大學部學生互動的實情。這本書裡舉了一個例子是〈動力學效應及其應用〉演講之後的錄音,這段錄音特別值得注意,原因是它討論了1962年的實時計算(real-time computing)在方法上從類比方法到數位方法的最初轉型。

  習題

  在計畫進行之中,拉夫重新聯繫了他父親生前好友兼同事的沃革特(Rochus Vogt),沃革特很慈藹的給了我們他的許可,重行出版《普通物理學習題》(Exercises in Introductory Physics)中的習題與解答,這本書還是1960年代,由羅伯‧雷頓(Robert Leighton)和沃革特特地為了《費曼物理學講義》而編著的。由於篇幅有限,我只選擇了第I卷第1章到第20章的習題(也就是〈動力學效應及其應用〉之前的課程素材),我偏好選擇——套用羅伯‧雷頓的說法——「在數字或分析上都很單純,但在內涵上卻是深刻且有啟發性」的題目。

  網站

  如果讀者們希望知道更多有關本書跟《費曼物理學講義》的訊息,歡迎光臨www.feynmanlectures.info網站。

高利伯(Michael Gottlieb)

►GO►最新優惠► [書籍]費曼物理學訣竅【增訂版】 (軟精):費曼物理學講義解題附錄


ISBN:4711225313436
規格:軟精裝/288頁/15.1x22.8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物理/化學>概論

►GO►最新優惠► [書籍]費曼物理學訣竅【增訂版】 (軟精):費曼物理學講義解題附錄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1-1  複習課介紹
 
這三堂同學們可以選擇要不要出席的課將會很枯燥,原因是它們只是炒冷飯而已,內容以前都講過,完全沒有增加新的材料。所以我看到有這麼多人來聽課覺得非常意外。老實說,我今天倒是希望沒什麼人出現,那麼這幾節課就可以省去了。
 
我們之所以在這時候把課程暫緩下來,目的是要給你們時間去思考事情,去回味前此在課堂上聽到的種種。我這話也許聽起來很奇怪,其實這是學物理最有效的方法。到教室來聽我替你複習並不是個好主意,比較好的辦法是你自己去想辦法複習。所以我要勸告你——只要你還沒有太跟不上我們的課,還沒有完全搞不清楚狀況,以致於對一切都感到困惑——最好忘掉我這幾堂複習課,回去自己摸索,在不先釘住某一個特定方法去苦讀的情況下,試著從課堂上聽到過的東西中,找出你認為很有趣的部分。
 
你若是自己挑選一個有趣的問題去玩弄:它可以是某樣你聽到時覺得完全陌生不懂的事物,或是懂得少許皮毛、卻希望能做進一步分析的,或是你對它已有相當程度的瞭解,但想利用它弄點什麼花樣等等——到頭來你會發現,不但學習效率比來聽我講複習課要好得不成比例、學習過程遠為輕鬆愉快,得到的結果也圓滿得多。由學習者主動去思考是學習任何事物的最佳方式。
 
我們到目前為止已經上了的課是一門嶄新的課程,而這門新課程是設計來解答一個、我們認為一直存在的問題:那就是沒有人知道應該如何教好物理學,或是如何教育人——這是一件事實,如果你不喜歡目前的教學方式,那也是頂自然的事情。事實上,要教到讓每個人滿意是不可能的任務:數百年,甚至更久以來,人們就一直想找出最好的教育方法,顯然至今尚未研究出來。所以如果有人對這門課感覺不滿意,那也不是什麼特別的事。
 
我們在加州理工學院經常變動課程,目的當然是希望能夠改進這些課程,今年我們又再一次更動了大一物理。往年對這門課的一大抱怨是,班上成績頂尖的學生認為,課程中整個力學部分單調乏味,他們得花費很多時間去啃教科書、做練習題、上複習課、準備應付考試,以致於根本沒有時間去想任何其他事情。課程沒有趣味,也沒有說明和近代物理的關係等等。

ISBN:4711225313436
規格:軟精裝/288頁/15.1x22.8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物理/化學>概論

►GO►最新優惠► [書籍]費曼物理學訣竅【增訂版】 (軟精):費曼物理學講義解題附錄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1025?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怎樣解題 解事者:複雜的事物我簡單說明白 自私的基因 如何學好中學物理 費曼的六堂Easy課套書(共2冊) 如何學好中學化學(上)、(下) 如果這樣,會怎樣?:胡思亂想的搞怪趣問 正經認真的科學妙答 費曼物理學講義III:量子力學(共3冊) 本質思考:MIT菁英這樣找到問題根源,解決困境 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Naturalist)~推薦!

作者:威爾森
原文作者:Edward O. Wilson
譯者:楊玉齡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6/09/29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70元

ISBN:9789864790470
規格:平裝/440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科普叢書

 ►GO►最新優惠► [書籍]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威爾森 Edward O. Wilson


  1929年出生於美國阿拉巴馬州伯明罕。1949年畢業於阿拉巴馬大學,1955年獲得哈佛大學生物學博士學位,同年開始在哈佛大學執教。1996年退休,現為哈佛大學名譽教授、比較動物學博物館昆蟲館榮譽館長。

  威爾森是美國當今生物理論、分類學家翹楚,1969年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他還榮獲過全世界最高的環境生物學獎項,包括美國的國家科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的克拉福德獎(Crafoord Prize)。1996年,威爾森獲《時代》雜誌評定為影響當代最巨的二十五位美國人之一。

  他與麥克亞瑟(Robert MacArthur)提出的「島嶼生物地理學」,是生物系學生必讀的理論,也讓各國政府的保育政策更完備;他倡導的「生物多樣性」,從二十世紀開始大幅影響生物保育的方向;他的「親生命性」概念,更是讓人類反思自己在全球生物圈的立場。威爾森非常擅長著述,他以《論人性》及《螞蟻》二本著作,兩度獲得普立茲獎。他的《社會生物學》更是大膽的以生物學角度,來解釋人類的社會行為,曾引起社會喧然大波。

  威爾森目前與妻子定居於麻州列星頓。

譯者簡介

楊玉齡


  輔仁大學生物系畢業。曾任《牛頓》雜誌副總編輯、《天下》雜誌資深文稿編輯。目前為自由撰稿人,專事科學書籍翻譯、寫作。

  著作《肝炎聖戰》(與羅時成合著)榮獲第一屆吳大猷科普創作首獎金籤獎、《台灣蛇毒傳奇》(與羅時成合著)獲行政院新聞局第二屆小太陽獎。

  譯作《生物圈的未來》獲第二屆吳大猷科普譯作首獎金籤獎、《消失的湯匙》獲第六屆吳大猷科普譯作銀籤獎、《大自然的獵人》獲第一屆吳大猷科普譯作佳作獎、《小提琴家的大姆指》獲第七屆吳大猷科普譯作佳作獎、《雁鵝與勞倫茲》獲中國大陸第四屆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三等獎。另著有《一代醫人杜聰明》;譯有《基因聖戰》、《大腦開竅手冊》、《兒腦開竅手冊》、《奇蹟》、《幻覺》等數十冊(以上皆天下文化出版)。
 

►GO►最新優惠► [書籍]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第一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佳作獎」

  「大部分的小孩都有一段對甲蟲著迷的過去,但我從來沒有從那個階段脫離。」──威爾森

  有哪位世界級科學家,拿過報導文學的最高榮譽「普立茲獎」,而且還拿了兩次?誰擁有「社會生物學之父」、「生物多樣性之父」的雙料尊稱?誰能號稱全球研究螞蟻的泰斗?有誰能與明仁天皇一邊閒話家常,一邊討論分類學?有誰能坐著邊聽老師講課、邊捉蒼蠅,平均每分鐘活捉一隻?

  答案是威爾森。

  這位傳奇生物學家,在六十六歲時,回顧自己的一生,寫下了《大自然的獵人》。從與一隻水母邂逅開始,他帶領讀者進入充滿魅力的大自然中。從小時候被魚刺瞎眼睛,到高中畢業差點沒有大學可念,再到學術生涯高峰時卻被誤解成種族主義者,威爾森娓娓道來,我們彷彿參與了他一生中每個重要時刻。《大自然的獵人》充滿濃郁的散文韻味、自然野趣、機敏和深刻思想。他並以自身經驗鼓勵青年學子,勇敢追求自我生涯!

得獎紀錄

  紐約時報書評1994年度十一大好書
  洛杉磯時報1995年度好書
  聯合副刊摘錄連載
  誠品書店「誠品選書」
  聯合報讀書人版每週新書金榜推薦
  中國時報開卷版一週好書推薦
  精湛雜誌書評推介
  中國時報開卷1997年度十大好書
  聯合報讀書人1997年最佳文學書獎
  金石堂1997年十大最具影響力書籍
  第一屆吳大猷科普著作獎決選佳作獎

媒體推薦

  在這本充滿智慧的自傳裡,威爾森這位當代生物學巨擘、社會生物學前鋒、世界螞蟻權威,從與一隻水母偶然的邂逅開始談起……讀者可以領略到,一個畢生奉獻給科學的人,如何冒險奮進、如何堅持到底、如何展現道德與智識的強度。──《紐約時報書評》

  自《寂靜的春天》作者卡森以降,除了威爾森之外,沒有任何一位科學作家,能把有關生命的過程、結構的微言,成功調和到大自然廣闊視野的大義之中。──《華盛頓郵報》

  《大自然的獵人》實在引人入勝!……威爾森的回憶錄,為科學理論的演變,提供了難得一見的見解。──《出版人週刊》

  這是最偉大的科學家自傳之一……瀰漫著熱情、程時和美麗的描繪。──艾倫萊‧特曼,《愛因斯坦的夢》、《偶然的宇宙》作者

  威爾森筆下的自我探險人生,文字優雅,而且充滿魅力、趣味和洞見。──黛安‧艾克曼,《感官之旅》、《人類時代》作者

  在威爾森極佳的詼諧文筆下,《大自然的獵人》描繪了小小博物學家的熱情,以及標竿昆蟲學家職涯的演變。──彼得‧馬修森,《雪豹》、《非洲沉默》作者

  威爾森在《大自然的獵人》中告訴我們,一位來自阿拉巴馬州的小男孩如何成長,成為擁有過人智慧,但仍謙遜待人的偉大科學家,並投身我們這個時代的關鍵生物學議題。他的筆風生動、親切,他的一生則充滿激勵。──貝瑞‧羅培茲(Barry Lopez),美國自然人文作家

►GO►最新優惠► [書籍]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再版導讀 做個追尋自然的科學獵人 袁孝維
導讀 獨具慧眼的田野生物學家 金恆鑣
作者序 大自然,她不斷變化著

第一部    南方之晨
第1章 天堂海灘 
第2章 把小男孩託給我們
第3章 角落裡的亮光
第4章 神奇的小天地
第5章 盡我職責
第6章 阿拉巴馬之夢
第7章 獵人
第8章 南方再見
第9章 前進熱帶

第二部 說故事的人
第10章 南太平洋巡禮
第11章 未知事物的形態
第12章 分子大戰
第13章 麥克亞瑟與地理生態學
第14章 佛羅里達礁島群實驗
第15章 螞蟻
第16章 投效社會生物學
第17章 社會生物學大論戰
第18章 親近繽紛的生命
附錄 浮光掠影 1932~1994
 

►GO►最新優惠► [書籍]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作者序

大自然,她不斷變化著


  物理學家維斯可夫(Victor Weisskopf)曾經說自己是身處亂世的快樂之人,我也是一樣。只不過,令我心醉神迷的並非是核武器或聳動的高科技,而是完全不同的東西︰長久以來,我一直密切觀察自然界裡微細而基本的變化。

  「大自然」這個詞對我來說,具有兩層意義。

  在二十世紀初,人類還是很理所當然的,把自己想成是不凡的物種,是困在地球上等待靈魂或心智救贖的黑天使。如今,幾乎所有相關的科學證據都指向相反的方向。也就是說,既然已生到這個世界上,而且還一步步參與了數百萬年的生物演化,我們人類的生態環境、生理狀況,乃至於心靈狀態,都和地球上其他生物密不可分。從這一層含義來觀察自然界,大自然的本質是不斷變化著的。

  二十世紀剛開始的時候,人們依然相信地球資源豐饒得取之不盡。世界上最高的山還沒有人攀爬過,最深的海也還沒有人探測過,更別提分布在赤道大陸上的大片野生叢林了。現在,我們早已繪製完實際的世界地圖,而且也估算出日漸減少的地球資源︰才經過一世代的開發,人類就已經把野外世界破壞到足以威脅自然資源的程度,自六千五百萬年以來,生態系和物種目前正以最快的速度消失!

  由於對自個兒闖下的禍事感到良心不安,我們已經開始調整自己的角色—從地域的征服者,轉換為地球的管理員。在這樣的第二層含義中,也就是我們體認到人類的存在和自然界是兩碼子事的時候,大自然的本質也一樣不斷變化著。

  由於性情和專長的關係,使得我能一直密切觀察這些變化。在我還是年資尚淺的小科學家和小博物學家的時候,我個人的世界觀隨同下列兩個趨勢而轉換︰演化生物學的興起,以及「這門科學的從業人員能夠自然養成」這想法的沒落。從童年到中年,我的個體發生史(ontogeny)一再重複那更巨大的種系發生史(phylogeny)。同時間,大自然猶不斷蛻變出新的風貌。

  我的童年很走運。生長在保守的美國南方,在一片如詩如畫的環境中長大,卻一點也沒沾上南方社會問題的邊兒。我在小小年紀就打定主意將來要做科學家,方便我多多接近大自然。

  迷人的童年記憶未曾泯滅,但是它卻留存在希臘先哲赫拉克利圖斯(Heraclitus)式的思潮中。在這思潮中,所有的事物都不斷變化,包括原先想像中的世界運作方式,以及我心目中人類在世界上的地位。把這些封存的記憶都提出來,使我更能完整了解自己目前的思考方式,也使我更能釐清自己信念中的核心因素。這樣的釐清,不只是針對我自己,也針對你們,同時,或許也是為了增強說服力。

再版導讀

做個追尋自然的科學獵人


  威爾森無疑是近代偉大的生物學家、博物學家、理論學家、保育學家,他擁有「社會生物學」及「生物多樣性」之父的稱號。他和麥克亞瑟的「島嶼生物地理學」,不僅建立了物種數與島嶼面積及距大陸遠近之動態平衡理論,對於近期棲地破碎化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也提供了保護區劃設的具體實踐原則。此外,他所提到的人類「親生命性」,也對於現今許多遠離自然、罹患大自然缺失症的都市人有諸多的啟發。威爾森同時是一位才華洋溢的作家,著作等身,不僅有科學專業的《螞蟻》,還有科普書籍《繽紛的生命》和《給青年科學家的信》等暢銷著作,且屢獲殊榮。

  《大自然的獵人》是威爾森的自傳,從一個小男孩在天堂海灘,對水母觀察著迷到流連忘返,談到就讀灣岸軍校、參加教會對日後宗教哲學思維的影響,他的求學及蠻荒極地探險歷程,以及日後在哈佛大學教書,發表了許多重要論文與學說期間的種種人與事。當然他也對於所發表的社會生物學,遭到許多人的激烈抨擊,平實寫出源由與過程,並談到未來的必要溝通與交集。

  我們在過去的報章雜誌報導,還有威爾森的談話發言裡,或多或少都對他有粗略的勾勒與認識。但是閱讀這本自傳,才能夠在條理分明的時間與空間脈絡裡,知悉在過去所發生的事件中,威爾森所秉持的想法與做法,如何塑造成這位偉大而奇特、影響現今社會響噹噹的人物。

  給年輕科學家的建議

  2012年在TED的演講裡,威爾森向在場的聽眾介紹他正在寫的一本書《給青年科學家的信》,當時八十四歲的他神采奕奕、思路清晰。「這個世界迫切的需要你們」這是他演講的開場,而他對年輕科學家所建議的四條規則,則是應證並呼應他的自傳《大自然的獵人》。

  因此這本書,其實也是威爾森期待讓年輕科學家閱讀的一本書,裡面的許多回憶、故事、省思,莫不充滿了提點與啟發。我忝為野生動物學家,也算是可以沾上博物學家的邊,同時又在大學裡任教,天天面對年輕就期許成為科學家、渴慕知識的學生,所以這本書對於我而言,無疑是葵花寶典。威爾森的人生歷程成了我和學生討論的重要資料與學習,因而也在此與各位分享我的閱讀心得。

  看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動是威爾森對大自然持續且高昂的熱情,不僅讓他有動力在極度困難與危險中到處探險、觀察採集,成就了許多傲人的理論學說之外,他並起身成為投入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先驅者。台灣的生命大百科資料庫建置,就是2007年由威爾森所倡議發起的國際合作計畫,希望能集結全球科學家之力,將地球上已知的一百九十萬種生物的資訊,整合在同一個網站上,免費提供給各生物學相關學者及喜愛觀察大自然的生態人士使用。

  想想實在令人驚嘆,這樣的創舉所需的能量會讓多少人認為不可能而卻步。但是由威爾森的自傳中,就可以發現他擁有一般人少有的堅強毅力與正向思考。他的父母離異,眼睛被魚刺瞎,耳朵對於高頻率的聲音有聽覺障礙,進入管教嚴格的軍校,之後父親自殺……很多人遭逢挫折都會怨天尤人,但是威爾森就是接受事實,看待這些事情所帶來的正面效益。軍校的嚴格管教他視為磨練與效率,連父親自殺,他都可以坦然體諒父親的動機,而視為是父親的解脫。威爾森誠實面對他所經歷的過往,娓娓道來這些事件對他日後的影響,我相信對於很多動不動就憂鬱、陷於泥沼無法自拔,原地打轉的人會有極大的激勵。學習威爾森,跨前一步,走出來!

  威爾森在此書中提及了許多對生物界有重要貢獻的大人物,是我們在生物學或生態學的教科書裡,一定會出現的人名與所提出的理論。這也是在此書中讓我深感啟發的部分,他談的不僅是這些理論如何被這些聰明人推演出來,同時更有其中做人做事的道理。有些學者赫赫有名,卻是排他的學霸;有些學者則是將政治帶入學術的批判,而導致不能就事論事,甚至人身攻擊。讀者可以在書中細細體會,如果也身在學術界,則須時時警惕自己。另外非常重要的,是對年輕科學家的鼓勵與幫助,威爾森在書中提及他敬重的貴人前輩,不輕看年輕人的不足,稱讚做對的一半而不是強調做錯的另一半。

  重視跨領域合作

  威爾森在TED演講中提到,科學家要有同事的支持與合作,而跨領域的合作,更是他推崇知識快速累積與理論蓬勃發展的方式。他自己對數學模式不在行,三十二歲才以教授身分和一群大學生修讀微積分。但是他和麥克亞瑟這位優秀的數學家成為合作夥伴,專業互補,成就了島嶼生物地理學的理論模式與野外測試。而他也和化學家羅約翰與分子生物學家華許一起合作,分析螞蟻路徑上遺留的費洛蒙分子結構(請參閱第15章)。

  威爾森也提到,他故意收研究靈長類的學生,趁此向學生學習自己不懂的哺乳類,重點是要刺激對不熟悉領域的了解,才能有寬廣的視野,否則涇渭分明,很多偉大的想法就不會出現了。而威爾森持續教生物學這門課給非生物主修的學生,一方面是警惕自己不要因為成為終身職教授而偷懶,另一方面則更是讓自己處在不同領域的學生裡,接受不同背景者的疑問與挑戰,在此過程中也會刺激新的想法產生。分子生物學的崛起,雖然導致了傳統生物學在哈佛大學的邊緣化(和台灣的大學與研究單位類似),但是藉由跨領域的合作,分子生物學反而能成為有力的工具,成就演化生物學的發展。

  好奇心對於博物學家而言是必備的特質,既要在紛亂的大自然裡,細心的觀察,留意梳理出其中的規律模式,卻又不能忽略微小的現象或差異,因為這些可能就是新的發現。書中提到和威爾森一起做螞蟻研究的德國學者霍德伯勒就有如是的個性,他們兩人成為最好的研究夥伴,謹守「要尋找細微的事」。

  當年我在康乃爾大學念博士班時,同研究室的博士生艾倫就是一位螞蟻先生,他是威爾森的頭號粉絲。我曾經和他在山野間,挖了整座螞蟻窩搬回研究室,那時一勺一勺的挖掘,小心翼翼的接近蟻后的皇宮,層層蟻穴都有不同的功能與居住者,雖然工蟻看似四處亂竄,但是在受到干擾之下,它們其實是井然有序的在危機處理,搬離蟻穴內的重要資產轉移他處。我是每每看得目瞪口呆,驚嘆於這些小小的生物彼此間是如何傳遞訊息,可以有效溝通協調,共同完成搬家大業。《螞蟻》這部巨著就是威爾森和霍德伯勒兩人下定決心要成就非凡志業,因而耗時、費力,他們的目標是貫穿歷史,寫一本「目前有關螞蟻的全部知識」,兩位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盡力向不可能挑戰,最終獲得共享美國著名「普立茲獎」的殊榮。

  威爾森對年輕科學家的提點,是不要去追逐所謂的熱門研究題目,反而是找尋稀有議題,不要加入混戰,要往砲聲小的地方去,才能在研究上更有空間發展原創、搭建出自己的舞台。我們看到威爾森研究議題的演變,他完全無視於世界的主流,但是螞蟻、火蟻研究、競爭釋放理論、島嶼生物地理學、社會生物學,以及生物多樣性等等,每一個主題都成了潮流,並累積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學知識。威爾森並沒有急著跳出來成為社會運動者,但是一直以來他儲備著內在的能量,他的理念是科學家終有一天會是社會教育者,要把理論轉化成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籌碼。威爾森確實是身體力行的實踐者。

  關懷自然

  威爾森說大自然是我們的一部分,正如同我們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關懷其他生物是人類的天性,我們的部分文化亦源於自然野性,因而就不應消滅其他生物。維護地球上繽紛的生命,其實是成就人類本性中的「親生命性」,因為我們擁有祖先留在體內活潑與自由生命的印記,我們會不自覺的追尋前世代的天然棲息居所與生活哲學,驚嘆於自然的迷人與奧妙。其實威爾森的心底永遠是那個在天堂海灘上流連忘返的小男孩,他是一位無懼的探險博物學家,在他的一生中不斷的向大自然發問,挑戰自我極限,鍥而不捨。而他在找尋答案的過程裡,欣然與擁有共同理想的夥伴合作砥礪,因為有著能廣納大山大海的心胸,所以他與同伴能達到的巔峰也就可以綿綿不絕。

  對於地球,這顆孕育著令人眼花撩亂多樣生命的行星,我們所知仍然有限,而威爾森的志業,讓他在獵人般追逐的過程中獲得滿足,並擁有充滿意義的一生。所以,威爾森,我們跟著您的腳步上來了!
 

袁孝維
(本文作者現為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

►GO►最新優惠► [書籍]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


ISBN:9789864790470
規格:平裝/440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科普叢書

►GO►最新優惠► [書籍]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現在,我可以不帶一絲譏諷的說,才華出眾的敵人真是使我受益不淺。雖然令我受苦,畢竟他們是我的敵人,但是我卻虧欠他們大大的人情債,因為敵手令我精力倍增,而且還驅策我踏上新方向。我們的創造生涯中,很需要這類人物。如同英國哲學家米爾(John S. Mill)曾經說過的:「當曠野中沒有敵人時,老師和弟子都會昏睡在崗哨上。」

華森(James Watson),這位DNA構造的發現者之一,正是我生命裡的負面英雄。在1950年代及1960年代他還年輕時,我發現,他還真是我見過的人當中最討厭的傢伙。

他於1956年進入哈佛,擔任助理教授,而我也是在那一年開始擔任同樣的職位。華森當時二十八歲,只比我大一歲。他帶著自己的信念來到哈佛,認為生物學必須轉換成由分子及細胞所主導的科學,而且生物學還必須改用物理及化學語言來重寫。他認為,從前所建立的「傳統」生物學(也就是「我的」生物學)當中,充斥著一批批才智平庸的人,這批人沒有能力把研究主題轉換成現代科學,只能扮演集郵者一般的角色。華森還用著強烈的輕蔑態度,對待生物系二十四名教員中的大部分人。

在系務會議上,華森輕鄙的態度更是射向四面八方。他特意避開尋常的殷勤及禮貌性對話,顯然是認為這樣的態度只會鼓勵保守派留在四周。大家之所以容忍他惡劣的態度,是因為他曾經有過重大發現,以及這項發現帶來的澎湃結果。

在1950年代及1960年代,分子革命已經開始以山洪暴發之態橫掃生物學界。華森年紀輕輕即已贏得歷史性的聲名,頓時成為生物學界的卡利古拉(Caligula,羅馬皇帝,生前即命令臣民稱他為神)。他享有特權,能夠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態度隨興而且極端不敬,並且還期待對方一定要把他的話當真。在他心裡,顯然他是「誠實的吉姆」—這是他回憶錄手稿的標題,後來才更名為《雙螺旋》。很少有人敢公開要求華森把話講清楚。

ISBN:9789864790470
規格:平裝/440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科普叢書

►GO►最新優惠► [書籍]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0510?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演化之舞:生命主演的地球生命史 給青年科學家的信 人類存在的意義:一個生物學家的思索 瘟疫與人: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衝擊 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醒來的森林:一位鳥類學家的自然散步筆記 數學教你不犯錯,上下冊套書:搞定期望值、認清迴歸趨勢、弄懂存在性 昆蟲記:宏觀微小世界 原來野花這麼美 解事者:複雜的事物我簡單說明白 演化之舞:生命主演的地球生命史 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瘟疫與人: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衝擊 博物學家的自然創世紀:亞歷山大・馮・洪堡德用旅行與科學丈量世界,重新定義自然 本質思考:MIT菁英這樣找到問題根源,解決困境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演化之舞:生命主演的地球生命史(Microcosmos: Four Billion Years of Evolution from Our Microbial Ancestors)~推薦!

作者:馬古利斯,薩根
原文作者:Lynn Margulis,Dorion Sagan
譯者:王文祥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6/09/29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00元

ISBN:9789864790487
規格:平裝/320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科普叢書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動物/植物>演化/遺傳

 ►GO►最新優惠► [書籍]演化之舞:生命主演的地球生命史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馬古利斯Lynn Margulis


  1938年出生於芝加哥,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生物學博士。曾任波士頓大學生物學教授、麻州大學傑出教授、美國航太總署行星生物計畫共同主持人。馬古利斯以研究真核生物的演化,備受推崇。她發表過上百篇學術論文及十餘本著作。1983年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她學術生涯最出名的成就,即是大力推動「內共生理論」,這個理論指出多細胞生物的起源,來自於單細胞生物的彼此合作、共生,並各自發揮所長,最終成為具有不同功能胞器的真核細胞。馬古利斯的《演化之舞》,把內共生理論從學界帶到世人面前,是她的科普代表作。馬古利斯2011年逝世,享壽七十三歲。

薩根Dorion Sagan

  天文學家卡爾‧薩根與馬古利斯之子,美國著名科學作家,著有二十餘本作品,寫作議題圍繞在生物學、科學哲學與人類文化,作品翻譯成十三國語言。他與紐約大學生物系教授沃克(Tyler Volk)合著的作品《死亡與性》(Death and Sex),獲得2010年紐約書展非小說類首獎。個人網站為dorionsagan.wordpress.com。

審訂者簡介

程樹德


  出生於高雄,成長於花蓮。少年時代即著迷於分子生物學之重大發現,憧憬能對生命科學有所貢獻。台灣大學動物系畢業後,即負笈美國哈佛大學,獲細胞及發育生物學博士學位;並曾任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研究員,波士頓生物醫學研究所研究員。現已從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退休,專研分子遺傳學及演化生物學。業餘嗜好為社會改革及創作,譯作有《達爾文大震撼》、《貓熊的大拇指》及《科學革命的結構》(與傅大為等合譯)等。

譯者簡介

王文祥


  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研究所博士,專長為火山定年,以及礫石層剪力強度及邊坡穩定度之研究。地質技師,曾任日大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部經理,著有《陽明山火山的故事》。
 

►GO►最新優惠► [書籍]演化之舞:生命主演的地球生命史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達爾文也不知道的演化故事,
你我都是細菌共生的生命奇蹟!

  提到「演化」,你的腦中是不是浮現出猿猴轉變成人,或是魚長出腳爬上陸地的畫面?其實,我們都錯看了演化舞台上的主角。

  細菌,才是主宰地球生命演化的關鍵。

  馬古利斯透過《演化之舞》,將前所未有的演化思維呈現在我們面前:細菌如何行「魚水之歡」?動植物細胞中的粒線體和葉綠體,竟然曾經是獨立生活的細菌?單細胞生物間互相捕食的過程,也許是多細胞結構的起源,甚至形成了複雜的動物,例如人類。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本書是回顧生命演化的時光機,帶領我們回到創世之初,看充滿岩漿的炙熱不毛大地,如何冷卻成浩瀚的原始海洋;而最早的無生命物質,又如何生成有秩序的生命結構?《演化之舞》讓我們看見細菌如何引領地球的生命,從簡單到複雜,從無序到有序,從微生物到我們。這支演化之舞,舞出了超過四十億年,至今仍不間斷的生命舞曲。

得獎紀錄

  中國時報開卷版一週好書推薦
  聯合報讀書人版每週新書金榜推薦
  中時晚報閱讀時代轉載
  出版情報新書選介
  聯合報讀書人1995年最佳書獎

媒體推薦

  《演化之舞》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編年史,這本書提醒我們,生命欣欣向榮的源頭,在於我們肉眼難見的微生物小世界;而微生物,也賦予了我們跨出地球、躍向「超宇宙」的可能性。──《出版人週刊》

  《演化之舞》擁有明白易懂的散文風格。敘事清晰,又讓讀者的想像力奔馳;最大的優點,是書中充滿科學事實,而不光只有抽象概念或見解。《演化之舞》超越了科學書及科學報導的的疆界,開創了新路。──《紐約時報書評》

  引人入勝、欲罷不能,極傑出的科普寫作。《演化之舞》淺顯易懂的解釋了久遠的演化史,和近年發現的科學證據。──《洛杉磯時報》

  《演化之舞》寫作流暢、清晰,是能真正翻轉讀者心智的絕妙好書。讀完後,你看待世界的眼光從此不一樣了,儘管自然界中有很大一部分超出我們肉眼之外。──蒂克爾爵士(Sir Crisoin Tickell),環境學家、前任英國駐聯合國代表

  《演化之舞》老少咸宜,作者用迷人的資訊與細節打造了這本書,全是為了把生命如何彼此緊密交纏的美景,展現在我們眼前。──《生態學家》

  1986年出版的《演化之舞》,已成為相關領域中的扛鼎之作。──《哈特福新聞報》(Hartford Courant)

►GO►最新優惠► [書籍]演化之舞:生命主演的地球生命史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再版導讀 走在微生物鋪好的道路上 葉綠舒
導讀 用演化思維悲憫萬物 程樹德
序 一部精采絕倫的星球生命傳奇 湯瑪士

前言 生命的小宇宙
第1章 大霹靂之後
第2章 太初渾湯
第3章 自然的語言
第4章 進入小宇宙
第5章 細菌的性生活
第6章 氧氣大浩劫
第7章 細胞合縱連橫
第8章 親密關係
第9章 共生的網
第10章 性的迷惑
第11章 登陸古南方大陸
第12章 自以為是的人類
第13章 回到蓋婭懷抱

作者後記 您是「智人」或「蠢人」?
附錄 名詞注釋

 

►GO►最新優惠► [書籍]演化之舞:生命主演的地球生命史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一部精采絕倫的星球生命傳奇


  對讀者來說,前言的功用有時是對一本書的評論,或者是預先提示他們書中值得注意的地方。在閱讀這本書之前,除非讀者對近代微生物學、古生物學以及演化生物學領域一直有所接觸,否則將不可避免有一連串的驚奇,甚至震撼。

  人定勝天?

  這本書的內容是介紹有關這個星球上,所有生存在過去、難以計數的生命與現存生物之間複雜的關聯性。馬古利斯及薩根提出了不同於我們過去數十年接受的新世界觀。這個新觀點是以全球各實驗室實際的研究成果為基礎,經過整合及串連之後,所導出的結論:自然界本身完整而不可分割;生物圈本身就是一個整體,一個巨大、完整的生命系統。

  記得很久以前,我曾出席一場由大學舉辦,名為「人類在自然界的地位」之系列專題討論。其中大部分提及了人類如何能對自然界整頓、修理一番,以讓世界上的事物可以更依照我們的理想運作:如何榨取更多的地球資源;如何保存某些荒野地區以供我們遊憩;如何避免汙染水系,如何控制人口⋯⋯等等。事實上,它整體的意念是:自然是遺留給人類的財產,是人類所擁有且能夠支配的公園、動物園及自家的果菜園。

  這些觀點就是我們傳統的想法。可是您一定不滿足,而想再深究下去。毫無疑問,人類在占領地球的大部分時間裡,一直是以強勢物種的外貌宰制地球。也許在人類形成初始,剛從樹上躍下來時,還是脆弱、可能犯錯的動物,除了拇指能和其他四指對合以及誇張的大腦額葉之外,實在沒有什麼足以誇耀的東西,頂多藏身洞穴中研究如何取火。

  但我們終究接管了地球。現在的我們似乎無所不在,操縱著每件事物。從北極到南極,山巔到深海,甚至登陸月球,放眼太陽系。我們永遠都是地球的主宰、演化的頂點、生物成就的極致。

  其實,如果您抱持著漫不經心的態度,這的確是看待這個世界的簡單方式。

  然而,我們還有另一種看待自己的角度—這本書正是這種觀點的指引。

  以演化的歷史來看,我們在地球上才剛剛出現不久,也許仍有其他比我們更年輕的物種,但牠們散播的範圍,尚及不上我們所達到的程度。再者,讓我們確認人類實實在在出現的鐵證,諸如語言、歌唱、工具製作、升火取暖的能力以及喜歡安逸及好戰的人性,一共只能追溯數千年而已;再往前看,人類的歷史無異於其他動物的歷史。以物種觀點而言,我們還年輕,也許才剛開始發展,仍處於學習成為「人」的階段。我們是未成熟的物種,仍然容易受傷、出錯,甚至還冒著核戰後,徒留薄薄一層放射性化石的風險。

  弄清楚自己在演化譜系中的位置,有助於改變我們的觀點。過去我們曾認為人類由上帝所創,於宇宙形成之初,就已占有一席之地,準備好要成為其他動物的主宰,雖然連衣服都還沒穿上身,卻已經熱心為其他動物命名了。然而,在達爾文提出演化論之後,我們卻必須面臨「大猿是我們演化家譜的一部分,黑猩猩是我們的表親」的窘境。

  許多孩子在青春期,都同樣會經歷一段痛苦的日子。他們總不滿意父母,希望自己的父母與眾不同,最好像對街某家父母一樣。其實,祖先是外表古怪的原始人,並不是真的那麼可恥。但如果可以重新選擇的話,大部分的人仍情願自己擁有王公貴族的血統,而且最好到此為止,不必再追本溯源了。

  現在看看,是什麼讓我們左右為難。我們在演化線上的起點,是大約三十五億年前的細菌,它是所有生命最古老的祖先。地球上所有的事物都得回溯到「它」。

  尤有甚者,儘管我們大腦額葉發達、辯才無礙、具有音樂涵養、儼然優雅大方,但這些微生物老祖先始終與我們同在,也是我們的一部分;用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是它們的一部分。

  一旦我們勇敢面對這個事實,將驚歎它是一個偉大的故事、一首波瀾壯闊、不可思議的史詩、一部精采絕倫的星球生命傳奇。但請注意,故事還沒結束⋯⋯。

  馬古利斯花了她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研究這個故事,她本身的研究成果更為這個故事加入許多重要的細節。現在,她和薩根以文學的形式,把這些成果一起放在這本非凡的書中,使它完全不同於我過去讀過有關演化的一般書籍。

  生物演化史中綿延最久的事蹟,是引人入勝的題材:二十五億年的漫漫歲月,我們的微生物祖先自己釐出了一條共存共榮的生存規則。我們人類必須研究這些習性,探求使我們繼續生存的線索。

  大部分流行的演化題材及問題,都只從數億年前開始講起。對於最早的多細胞生物形式大多只略為提一提,然後就快速轉到脊椎動物的蓬勃發展。好像「原始的」、「簡單的」細胞在地球漫長的演化時間裡什麼事都沒做,只等待著其他生物形式的好戲開演。馬古利斯及薩根修正了一般人對真實生命的誤解。他們揭露出今天我們所學習到的每項生存技能,其實最古老的細菌早就熟知那一套了。

  教我們要謙遜

  或許我們早已預知自己真正的起源。從隱藏在「語言化石」中、關於「人類」這個字的古老字根,可以一窺究竟。數千年前的初期印歐語系(沒有人確知其年代)將地球拼成dhghem。這個字意味著由泥土(earth)變成沃土(humus),代表著我們是土壤細菌的傑作。同時,它也教導我們謙遜(humble),人性(human)及人道(humane)。

  在這裡我只是概略的提一提。其中所蘊含的哲學深意,則在本書有詳細的闡述。
 

湯瑪士
〔本文作者湯瑪士(Lewis Thomas, 1913-1993),曾任史隆凱特林癌症紀念研究中心(MSKCC)名譽理事長〕

再版導讀

走在微生物鋪好的道路上


  由馬古利斯與薩根這對母子檔合著的《演化之舞:細菌主演的地球生命史》,第一版於1986年出版,迄今已有三十年;而中譯本在台灣由天下文化出版,也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這次天下文化決定重新再版,並邀請我來撰寫本書的導讀,身為一位教育工作者兼科普人,除了感謝天下文化授予我這份重責大任之外,也擔心自己無法勝任。在此首先要向大家推薦:上一版由程樹德老師所做的導讀非常精采,建議讀者在閱讀完這篇新的導讀文後,一定要再好好品味程樹德老師的導讀。

  馬古利斯以她獨特的視角──微生物的觀點,來看這四十億年來地球上種種生物的演化歷程。在當年容或有些驚世駭俗,但以最近這些年的研究發現看來,馬古利斯的確是有先見之明。

  就算從猿人開始算起,人類不過占據了地球生命的四十六億年中的四百萬年,而人類的活動真正開始對地球產生劇烈的影響,也不過就是最近的一、兩萬年之間的事而已。若將地球的生命以二十四小時來劃分,四百萬年不過是七十五秒;而人類就在不到最後半秒鐘的時間裡學會農耕、讓地球產生劇烈的變化!

  我們人類總是認為自己與眾不同。「萬物之靈」,這是人類給自己的稱呼。人類甚至在分類上刻意將自己與其他已絕種的猿人,歸類在「人屬」(Homo)之下,忽略人與猩猩在基因上的差別其實極為微小。

  我們並非天子驕子

  人類果真與其他生物完全不同嗎?看看我們氣管與小腸裡的纖毛:為什麼擺動我們纖毛的構造,與細菌的一般無二,都是旁邊九對,中間二個呢?而我們的遺傳信息,也一樣由五種核苷酸組成與傳遞;連構成我們蛋白質的標準胺基酸,也是二十一種。

  或許就像叛逆的孩子,不願意承認與父母有太多連結一樣,人類總愛把自己擺在一個與萬物有相當距離的位置,認為自己可以駕馭自然,「人定勝天」。實則近年來的氣候變遷,以及在微生物體(microbiome)研究上的種種發現,在在都告訴我們:我們只是地球上無數生物的一種,唯有切切實實認知我們僅僅只是「構造較複雜」,而非「演化較高等」的生物,並學會與其他生物共生息,才有可能在這個地球繼續生存下去。

  要認知我們無非只是地球上的生物之一,先讓我們跟著馬古利斯一起回顧一下地球的生物史。一百三十七億年前,大霹靂發生。在大霹靂發生後的一百萬年裡,宇宙中最簡單的元素「氫」出現。四十六億年前地球形成,原始的地球是一團火球,要等到四十億年前(也就是地球形成的六億年後)細菌才開始出現。這些細菌沒有被核膜包圍的細胞核,人類過去認為它們是低等的、不進步的;事實上沒有核膜使它們得以自由的與其他細菌交換遺傳物質,甚至可以與病毒、植物交換遺傳物質。四十億年後,人類還要費盡苦心才能進行與其他生物的遺傳物質交換。

  這些沒有核膜的生物,還要在地球上繼續生活二十億年,有核膜的真核生物才會出現。當時的地球可能還沒有地殼,或開始有一層薄薄的地殼形成;我們現在熟悉的五大洲還不見蹤影。

  從元素形成到細菌出現,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生命究竟是來自太初渾湯,或是外太空?即便最初的有機分子的確來自於外太空,他們仍要能在當時炎熱如地獄般的地球上存活下去,才有可能在四十億年前形成初始的生命。誠如達爾文說過的,「化石只是演化的斷簡殘篇」,沒有堅硬構造的原始生物化石已極難發現,要發現有機分子則更加不可能。從四個胺基酸到(去氧)核糖核酸,再到細菌,中間發生的種種事件,絕大部分我們也只能推想罷了。

  微生物打造地球環境

  這些我們曾一度想要除之而後快的微生物,現在已證明是與我們共存共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不論在數目上它們是我們的十倍,或與我們等量齊觀,我們與這些細菌之間的共生關係絕對無法抹去。也是這些微生物改變了地球的樣貌,成為我們現在熟悉的樣子。

  醣解作用與發酵作用可能是最早出現的能量產生方式,而固氮作用的出現,提供了全世界所有生物穩定的氮來源;由於氮不尋常的穩定鍵結,全世界所有的生物也只有固氮菌發展出打斷鍵結的機制。若沒有固氮菌,地球上的生物不可能如現今一般欣欣向榮。

  為地球帶來最大變化的反應首推光合作用。由不產氧的硫菌到產氧而裂解水的藍綠菌,等到地殼中的鐵終於被藍綠菌所釋放的氧氣消耗殆盡後,終於產生了「氧氣大浩劫」(Great Oxygenation Event, GOE)事件。

  因為沒有足夠的化石資料可以評估,我們無法精確得知究竟氧氣大浩劫事件有多嚴重;由於地球形成時的大氣並不含氧氣,可以想見的是,絕大部分的微生物都在氧氣大浩劫時滅絕了。僥倖存活下來的微生物,只能在氧氣無法到達的環境(包括我們的消化道)中生存下去。

  真核細胞的誕生,宣示了進一步共生狀態的發生。隨著粒線體與色素體進入細胞,不同生物間的合縱連橫愈趨複雜,有些細胞也從與螺旋菌的跨界合作獲取了運動的能力。究竟這種種共生關係是如何發生、又如何發展為穩定的伙伴?

  或許由細菌所構成的生物膜(biofilm)是多細胞生物的濫觴。在1986年,微生物體的研究方興未艾,三十年後的今天,包括生物膜以及植物的內部信息傳遞等相關研究已突飛猛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各科普網站尋找相關的資料。

  大部分微生物的基因體都是單倍體,生物究竟從何時開始出現雙倍體呢?是雙倍體以及減數分裂的出現,使生物出現了另一種交換遺傳物質的形式:有性生殖。有些人認為有性生殖可以使細胞恢復活力,但如耳草履蟲的例子,似乎又在告訴我們,使細胞恢復活力的,是減數分裂與細胞核融合的過程,與是否導入新基因無關。

  由單細胞到多細胞生物,是否也是由共生而來呢?過去已知植物裡的地衣的確是藻類(或細菌)與真菌的共生體,而最近又發現一種生長在北美的地衣是子囊菌、藻類與擔子菌三種生物的共生體。這些發現都讓我們意識到多細胞生物始於共生生物的可能性。

  不過,即便如馬古利斯能以微生物的視角來重新審視生物演化、具真知灼見成一家之言的學者,談論到植物時,還是不免有些落入人類中心的窠臼。由於植物無法與動物一樣,以具體的行動(逃跑)來躲避敵害;因而植物發展出卓越的再生能力與全能性(totipotency),使得它在遇到掠食者時,可以以犧牲部分器官的策略,來換得個體繼續存活的權利。而這全能性在一萬到兩萬年前人類開始農耕之後,很快的便被人類充分應用、甚至即使在無意中得到不具有性生殖能力的作物品系時,也能以無性繁殖法使作物永續(如臍橙)。若說是植物為了要讓人類為它們進行無性繁殖,而把自己演化得很美味,難免有些自作多情的嫌疑。而近年來對植物生理學方面的研究,在在都提醒了我們:植物並非是柔弱無助的,它們與動物一樣,為了生存與繁殖演化出許多不同的策略,而這些策略都記錄在它們的基因體之中。

  而動物比植物晚了三千五百萬年才「登陸」,筆者認為可能的原因或許與葉綠體無關,而是因為植物無法行動。當陸地逐漸變得乾燥之後,生活於水域邊緣的植物便被迫得逐漸適應陸地生活。馬古利斯認為飢餓是驅使演化的動力,筆者則認為除了飢餓之外,生存更是推動演化的幕後之手。如近年來大量使用除草劑導致野草快速演化,也是生存推動演化的極好例證。

  演化主角更迭替換

  最後,在面臨環境急遽變化的此時此刻,許多人心中的大哉問可能是:人類是否會滅絕?地球是否會成為毫無生氣的天體?前者筆者沒有答案,但對後者的答案卻是否定的!縱使人類滅絕殆盡,地球上的生命仍將繼續繁衍。過去四十億年來,厭氧菌、三葉蟲、恐龍等先後登上演化的舞台、成為一時之選;看這些生物得意洋洋的正待引吭高歌,卻是一曲不及唱罷,便灰頭土臉偃旗息鼓的被拉到台下慌忙退場。或許人類也不免有此結局,但在此風雨飄搖之際,還是有許多人試圖力挽狂瀾。不過,正如馬古利斯所說,演化總是退一步、進兩步,大破之後才能有大立。更或許,如果人類真能理解到,唯有與萬物共生,而非企圖征服萬物,如此人類才真能避免滅絕一途;否則我們仍將會如過去的厭氧菌、三葉蟲、恐龍一般,僅僅成為演化長流中的一個點;而我們的存在,也只能留待後世「子孫」從化石證據上去確認罷了!
 
葉綠舒

►GO►最新優惠► [書籍]演化之舞:生命主演的地球生命史


ISBN:9789864790487
規格:平裝/320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科普叢書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動物/植物>演化/遺傳

►GO►最新優惠► [書籍]演化之舞:生命主演的地球生命史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當哈利遇上莎莉

原核生物的性,大概早在三十億年前的太古代時期已經演化出來;而有性減數分裂的演化年代,則大約可追溯到十億年前原生代晚期,那時是原生生物及其多細胞後裔興盛的時代(但這些有核多細胞生物還稱不上是真菌、植物、動物)。可以確定的是,有性減數分裂必然是在埃迪卡拉動物群(Ediacaran Fauna,繁衍於七億年前)之前就已經出現。

乍看下,減數分裂式的性,似乎是多餘而不必要的麻煩。套用生物學家慣用的經濟學名詞來形容,這種先產生具有一半染色體數目的特殊性細胞,然後尋找配偶,在適當時間進行受精的性模式,需要付出的「代價」,似乎沒有一絲絲可能的優點。它完全不具細菌世界彼此交換遺傳物質所蘊含的價值。

今天,藉由有性生殖來繁衍後代的植物和動物是一群很成功的生物,這是無庸置疑的。生物學家更發明了一個順理成章的故事來解釋「性」的存在:性的維持是為了增加生物的變異性,並加速演化。但是,我們卻相信複雜的植物和動物之所以能延續這麼久,理由並不直接與「雙親式的性」有關。的確,即使沒有雙親式的性,動植物依然會遍布全世界。

「性」在生物學上的含義,就如同我們在前文提及的,只是意謂著:兩個來源以上的遺傳物質結合在一起,產生新的個體。這和交配這種行為無關,在本質上也和生殖作用或產生性別沒有關連。依據這個嚴格的定義,從病毒、細菌或任何其他來源把核酸輸送到細胞內,都是性;不同細菌之間互相傳遞遺傳物質(例如透過病毒),是性;兩個人類生殖細胞核互相融和,也是性;甚至人類感冒時感染的病毒,其遺傳物質侵入我們的細胞,也是另一種性。而共生作用也像是某種「性」,因為不同個體的遺傳物質最後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個體。因此,共生作用也可以視為一種「類有性生殖」(parasexual reproduction)。

ISBN:9789864790487
規格:平裝/320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科普叢書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動物/植物>演化/遺傳

►GO►最新優惠► [書籍]演化之舞:生命主演的地球生命史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0513?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 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瘟疫與人: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衝擊 表觀遺傳大革命:現代生物學如何改寫我們認知的基因、遺傳與疾病 無所不在的演化:如何以廣義的演化論建立真正科學的世界觀 解事者:複雜的事物我簡單說明白 懷舊製造所:記憶、時間與老去的抒情三重奏 肝炎聖戰:台灣公共衛生史上的大勝利 理性之夢:科學與哲學的思辨 超智慧:出現途徑、可能危機,與我們的因應對策 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 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瘟疫與人: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衝擊 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本質思考:MIT菁英這樣找到問題根源,解決困境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重機旅遊實用技巧(ツーリングに効くテクニック)~推薦!

作者:枻出版社Riders Culb Mook編輯部
譯者:周伯恆
出版社:菁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26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50元

ISBN:9789579931564
規格:平裝/144頁/15x21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應用科學>其他
本書分類:旅遊>主題旅遊>交通

 ►GO►最新優惠► [書籍]重機旅遊實用技巧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只要有摩托車、駕照以及安全帽的話,任誰都可以享受騎乘的樂趣,不過光只有這些其實就只是多個交通方式可以選擇罷了。只要學會簡單又容易上手的「技巧」,就可以讓旅遊騎乘更加舒適、安全而且樂趣倍增喔!

  本書原內容來自日本枻出版社精心製作的摩托車版家醫書籍,就像家庭醫學叢書一樣,透過學會簡單又容易上手的摩托車「技巧」,解決騎車常見的疑難雜症,讓旅遊騎乘更加舒適、安全且樂趣倍增

  主要內容如下:
  帥氣騎士講座
  了解怎麼樣的騎士才稱得上帥氣
  實用休旅車款介紹
  選台適合自己的好車再上路
  騎乘旅遊專用基本騎乘技巧
  行前點檢到快速道路騎技大公開
  騎乘姿勢剖析
  幫你調整出順暢不疲憊的正確騎姿
  科學停車法
  令人心安的煞車操控術
  舒舒服服的過彎
  快意享受摩托車的操駕樂趣
  雙載騎乘完美秘訣
  貼心的舉措讓感情快速升溫

►GO►最新優惠► [書籍]重機旅遊實用技巧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004 就是要帥帥騎車的 帥氣騎士講座
016 選台好車再上路 實用休旅車款介紹
036 依照不同狀況的 騎乘旅遊專用基本騎乘技巧
038 出發前
049 市區騎乘時
065 馳騁於快速道路
076 疲勞時要注意 原地倒車調查報告
080 順暢不疲憊 騎乘姿勢剖析
101 科學停車法 令人心安的煞車術
115 過彎就是摩托車的樂趣 舒舒服服地過彎
131 別隨便害怕退縮! 愛的後座必勝講座
專欄 何時才是讓騎士崩潰的糟糕狀況呢??
048 出現在眼前的砂石地
064 滑溜溜的恐怖雨天
075 伸手不見五指的濃霧
100 突然颳起的側風
114 曬到脫水的盛夏
130 讓路面凍結的酷寒

►GO►最新優惠► [書籍]重機旅遊實用技巧


ISBN:9789579931564
規格:平裝/144頁/15x21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應用科學>其他
本書分類:旅遊>主題旅遊>交通

►GO►最新優惠► [書籍]重機旅遊實用技巧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書籍]重機旅遊實用技巧

ISBN:9789579931564
規格:平裝/144頁/15x21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應用科學>其他
本書分類:旅遊>主題旅遊>交通

►GO►最新優惠► [書籍]重機旅遊實用技巧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0478?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我的第一本!機車維修&保養 車神的重機教室:認識重機的第一本書 認識摩托車的基本構造(圖解版) 我們很機車的遊歐了!:125cc歐兜拜╳18國╳13889公里╳110天的腦殘之旅 哈利波特(8)被詛咒的孩子【原著劇本特別排演版】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觀景窗裡的瞬間戀愛!讓女生心動100%的攝影絕技 這樣旅拍超有Fu:無限遐想的性感攝影視角 為了活下去:脫北女孩朴研美 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