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博客來BOOKS - 2017國際書展 (一年一度「折扣最大、品項最多」線上書展。包含中文、外文、簡體、雜誌、MOOK、CD/DVD,史上最強,6萬種參展商品3折起!滿999再現折100元!)

目前分類:自然科普 (4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神經學經典二例:《我發瘋的那段日子》+《羅絲瑪麗:啟發身障人權、特殊教育和醫療倫理的甘迺迪家族悲劇》套書(共二冊)[Shen Jing Xue Jing Dian Er Li :《 Wo Fa Feng De Na Duan Ri Zi...]~推薦!

作者:蘇珊娜‧卡哈蘭,凱特.克里福.拉森
原文作者:Susannah Cahalan,Kate Clifford Larson
出版社:行路
出版日期:2016/10/13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770元

ISBN:8667106505574
規格:平裝/720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大腦科學
本書分類:心理勵志>心理學>大腦與神經
本書分類:醫療保健>疾病百科>神經科
本書分類:親子教養>教育現場>特殊教育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神經學經典二例:《我發瘋的那段日子》+《羅絲瑪麗:啟發身障人權、特殊教育和醫療倫理的甘迺迪家族悲劇》套書(共二冊)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我發瘋的那段日子》作者 蘇珊娜‧卡哈蘭

 
  高中時在《紐約郵報》實習,展開了她的報導生涯,後來在該報任職超過十年,文章亦曾刊於《紐約時報》、《科學美國人》等媒體。她任職《郵報》時罹患了學術界甫發現兩年的疾病,舉止逐漸失常,險些被送進精神病院度過餘生,所幸後來遇得知名學者正確診斷,得以治癒。她罹患的「抗NMDA受體自體免疫腦炎」為學界重要的新發現,可望促進我們對於人腦的認識、提升醫療水準,因此《郵報》請她將自己這段故事寫成報導。這篇〈我離奇失憶發瘋的那個月〉一發表,引發美國民眾熱烈迴響,因而進一步寫成了這本書。
  
  她的經歷登上眾多國際醫學、科學刊物,她也以促進全球對這類型疾病的瞭解為終身職志,經常應邀分享罹病、治癒的經過,乃至於後來對此疾病的相關瞭解。

●《羅絲瑪麗》作者凱特.克里福.拉森
 
  在波士頓的西蒙斯學院取得兩個學位,並於東北大學取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後,又在新罕布夏大學取得歷史學博士學位。她專精十九及二十世紀美國女性及非裔美國人的歷史,熱中研究和撰寫美國女性的生活,因而頗為享受從長期埋沒的資料中,爬梳出她們的故事。她說:「我強烈感受到,我們必須重新認識那些塑造出美國現今面貌的女子。藉由將女性放在故事的中心,世界看起來會相當不同——會更複雜、有趣,而且更多采多姿。」

  除了著述,凱特.拉森還擔任許多博物館和活動的顧問或解說員。她寫過另外兩本亦頗受好評的傳記:一本是《前進應許之地:哈莉特‧塔布曼,一位美國英雄的故事》,一本是《刺客的幫兇:瑪麗‧索拉特與刺殺林肯的陰謀》,前者主角是個逃跑的黑奴,提倡廢奴主義,後者的主角則是美國聯邦政府首位處死的女性死刑犯。《羅絲瑪麗》出版後,好評不斷且累積迅速,有論者形容本書是寫羅絲瑪麗故事的扛鼎之作。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神經學經典二例:《我發瘋的那段日子》+《羅絲瑪麗:啟發身障人權、特殊教育和醫療倫理的甘迺迪家族悲劇》套書(共二冊)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這兩起大腦手術,各帶動體制上的什麼變革?

  ●《我發瘋的那段日子》●

  改編電影:
  克蘿伊・摩蕾茲(Chloë Moretz)主演,已於2016年多倫多影展全球首映。


  作者二十三歲時生了場怪病,症狀猶如中邪:莫名恐慌、靈魂出竅、動作詭異、幻視幻聽,而且妄想旁人要害她。癲癇科、免疫科和精神科等醫生做了數百項檢查,結果全都正常,群醫束手無策之下,眼看她就要被送進療養院度過餘生,一名神經病理學家接手了這個個案。這名醫生由於知道幾年前才發現的某疾病,正確診斷而救回了她。這案例寫下神經學及心理學研究新頁,登上知名醫學期刊,全美暢銷六十萬冊,售出二十國版權,亞馬遜書店數千讀者近滿分好評。

  重大意義與影響:
  這個個案讓學界體會到,各科別的研究應該密切交流,甚至不同學門應該合作爭取較多的經費做研究,而不是你研究你的、我研究我的,不只資源分散,而且發現新知識(例如新疾病)彼此竟不知道,從而影響實務應用。

  ●《羅絲瑪麗》●

  改編電影:
  羅絲瑪麗的故事即將搬上大銀幕,由女星艾瑪・史東主演。


  她被雙親藏了二十幾年,卻促成活躍的兄弟姊妹做出重大貢獻。

  約翰‧甘迺迪的大妹羅絲瑪麗先天智能障礙,年歲漸長後疑有精神疾病,當時社會不了解它們的成因,普遍敵視這類患者。她的雙親起先找盡資源、實驗各種教育方式想「治癒」她,然而成效不彰。隨著她姿色出眾引來異性注意,父親喬為了避免鬧出醜聞,決定採用當時頗具爭議、後來為全球醫界廢除的大腦額葉切斷術「治療」她,結果反倒致使她重殘……

  羅絲瑪麗的遭遇令兄弟姊妹深感震驚,投注資源研究精神疾病與智能障礙,從而扭轉全世界在這方面的認知。

  重大意義與影響:

  「甘迺迪家族對世界最大的貢獻。」

  羅絲瑪麗手術後被藏了二十幾年,她的家人才漸漸對外承認,有個智能障礙的家人。約翰‧甘迺迪當選總統後,積極協助研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探究精神疾病及身心障礙的成因,促進精神醫學與神經科學擺脫蒙昧時期,轉而正視精神疾患與身心障礙者的醫療與教育資源等。

  羅絲瑪麗的妹妹尤妮絲,慷慨提供資金促進研究,智能障礙的病因與療法,並促成了如今每年有數百萬身障者參加的「特殊奧運」成立。弟弟泰德擔任參議員四十七年期間,不辭辛勞的在諸多參議員與眾議員間周旋,促成許多重大身障人權及社會正義法案通過。尤妮絲的兒子安東尼說,凡此種種:「將成為甘迺迪家族對世界最大的貢獻。」

名人推薦

  ●《我發瘋的那段日子》

  邱麗珠 台大醫學院「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簡正鼎 中央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計畫」負責人 
  胡海國 「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 
  黃榮村 中國醫藥大學「神經科學與認知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鄭國威 全台最大科學知識社群「PanSci泛科學」總編輯 
  謝伯讓 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腦與意識實驗室」主任 

  「精彩懸疑,讓人一口氣讀到最後一頁才罷休。極力推薦。」——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

  ●《羅絲瑪麗》

  吳佳璇 精神科醫師、作家〔專文推薦〕
  王榮璋 身心障礙聯盟前祕書長
  房慧真 記者、作家
  邱麗珠 台大醫學院腦與心智研究所所長
  劉宏恩 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劉紹華 中央研究院醫療人類學家
  蔡宇哲 台灣應用心理學會副理事長
  蕭美琴 立法委員

  「精彩而令人心碎,蘊含的議題令讀者掩卷後良久,仍縈繞心頭。」——BookPage雜誌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神經學經典二例:《我發瘋的那段日子》+《羅絲瑪麗:啟發身障人權、特殊教育和醫療倫理的甘迺迪家族悲劇》套書(共二冊)


ISBN:8667106505574
規格:平裝/720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大腦科學
本書分類:心理勵志>心理學>大腦與神經
本書分類:醫療保健>疾病百科>神經科
本書分類:親子教養>教育現場>特殊教育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神經學經典二例:《我發瘋的那段日子》+《羅絲瑪麗:啟發身障人權、特殊教育和醫療倫理的甘迺迪家族悲劇》套書(共二冊)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神經學經典二例:《我發瘋的那段日子》+《羅絲瑪麗:啟發身障人權、特殊教育和醫療倫理的甘迺迪家族悲劇》套書(共二冊)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神經學經典二例:《我發瘋的那段日子》+《羅絲瑪麗:啟發身障人權、特殊教育和醫療倫理的甘迺迪家族悲劇》套書(共二冊)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神經學經典二例:《我發瘋的那段日子》+《羅絲瑪麗:啟發身障人權、特殊教育和醫療倫理的甘迺迪家族悲劇》套書(共二冊)

ISBN:8667106505574
規格:平裝/720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大腦科學
本書分類:心理勵志>心理學>大腦與神經
本書分類:醫療保健>疾病百科>神經科
本書分類:親子教養>教育現場>特殊教育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神經學經典二例:《我發瘋的那段日子》+《羅絲瑪麗:啟發身障人權、特殊教育和醫療倫理的甘迺迪家族悲劇》套書(共二冊)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9675?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留心你的大腦:通往哲學與神經科學的殿堂(上)(下) 天生變態:一個擁有變態大腦的天才科學家 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我發瘋的那段日子:抗NMDA受體腦炎倖存者自傳 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超簡單機器人動手做:用隨處可見的材料發掘最先進的機器人學問(Making Simple Robots: Exploring Cutting-Edge Robotics with Everyday Stuff)~推薦!

作者:凱希‧西塞里
原文作者:Kathy Ceceri
譯者:潘榮美
出版社:馥林文化
出版日期:2016/10/1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20元

ISBN:9789864050284
叢書系列:i-make
規格:平裝/224頁/17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應用科學>其他
本書分類:電腦資訊>電腦硬體>其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超簡單機器人動手做:用隨處可見的材料發掘最先進的機器人學問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凱希‧西塞里


  凱希‧西塞里寫過許多親子活動書籍,如《Robotics: Discover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Future》等。她也參與創立GeekMom部落格和寫作《GeekMom: Projects, Tips, and Adventures for Moms and Their 21st-Century Families》,並撰寫了許多GeekDad系列書的專題。她曾是About.com網站的自學專家,並在全美各學校、博物館、圖書館和自造者博覽會發表機器人和STEAM專題。目前她與家人住在美國紐約郊區。

譯者簡介

潘榮美


  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畢業,曾任網路雜誌記者、展場口譯、演員等,並涉足劇場、音樂、廣播與文學界。現為英語教師及譯者,譯有《動手玩科學》和《Making Makers》。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超簡單機器人動手做:用隨處可見的材料發掘最先進的機器人學問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小孩、學校老師或祖父母,任何人都可以自己動手做機器人!
  ◎使用隨處可見的材料,發掘最先進的機器人學問!
  ◎詳細的製作步驟說明,輔以圖表和照片,清晰易懂。
  ◎全彩內頁,豐富視覺體驗!

  
  每個人都可以自己動手做機器人!
  

  小孩、大學生(主修什麼都不是問題)、學校老師或祖父祖母都可以自己動手做出機器人!如果你會編織、裁縫或摺紙,就已經可以做出「低科技」機器人本體了;如果再加上熱熔膠槍,你就可以把電子零件黏接到這些「低科技」機器人的本體上,讓這些素材可以與環境互動;還有,如果懂得使用手機應用程式,那用來編寫簡易的機器人程式已經綽綽有餘了!
  
  本書以平易近人的文字帶領讀者從基礎勞作出發,一步步走向時下藝術家與發明家開發的尖端產品。在《超簡單機器人動手做》當中,你將學習如何讓摺紙作品「動」起來、透過3D列印技術製作「輪足」機器人、或是寫程式讓布偶眨眨它的機器眼。在每一個專題當中,我們都會提供詳細的步驟說明,除了文字外,也輔以清晰易懂的圖表和照片。每一個專題最後,我們也會提供專題修正建議以及其拓展延伸的可能性。這樣一來,隨著技巧和經驗更上層樓,你可以一次又一次地研發改良,讓專題更加豐富多彩。
  
  在本書中,我們會一起打造:  
  »紙製和可膨脹的機器人,會聽從主人的命令行事
  »可壓縮的「張拉整體」機器人,動力來源是littleBits
  »「輪足」機器人Wheg
  »用麥克筆作畫的littleBits繪圖機
  »用Arduino做電子織品機器人
  
  任何人都可以做出機器人、任何東西都可以變成機器人喔!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超簡單機器人動手做:用隨處可見的材料發掘最先進的機器人學問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前言
  

  機器人的構造變得越來越簡單了。

  如果不相信的話,回頭看看我們生活周遭的情況:現在的電子零件功能越來越強,體積越來越小,用一般生活工具就可以做的專題不斷增加。我們可以把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統)、傾斜感測器、相機和無線網路等功能塞進手機裡,便可以用這些技術讓我們的機器人做好多事情!
  
  當機器人的「大腦」可以小至郵票的尺寸,機器人的身體就有很多種可能性了,不管是軟質的聚合物、摺紙、甚至是可以彎曲延展的纖維材質都可以做機器人。在過去,用這些材料做機器人的想法簡直就是癡人說夢!時至今日,不管是中學生還是業餘玩家,更別提大學裡和商業導向的實驗室,都可以輕易地取得3D列印機和雷射切割機這些工具機,做出從建築物(甚至外太空)往下摔都不會壞掉的機器人!這些新型機器人不但富有變化,也很容易替換,如果這個設計不管用,只要改動一下,就又可以做出新的機器人了!
  
  不只是機器人的身體變得更加單純,機器人的設計也是。機器人愛好者總是在大自然中尋求靈感,特別是在一些構造簡單的生物身上,我們可以觀察到非常複雜、傳統上並不會被認為很「聰明」的行為模式。以前我們總是將目標設得很高,想要做出「擬人機器」,使得這些機器和人類一樣可以做出複雜的事情,然而,現在的潮流是做出「小而有用」的機器人。我們不需要電影《當地球停止轉動》(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中眼睛會發出雷射的巨大戈特(Gort)機器人在地表邁開大步,也不需要電影《星艦迷航記》(Star Trek)中百科(Data)的電子腦,只需要電影《關鍵報告》(Minority Report)中涉水而過的機器蜘蛛就行了。
  
  此外,機器人學家目前還有一個亟欲探索的問題:機器人到底應該繞過所有障礙物,還是跌倒後可以自己站起來?如果機器人每走一步就要分析周遭環境,做出正確的決策判斷後再踏出下一步,那需要的計算能力遠比只要透過規律的腳步緩緩前行的機器人還要高得多,如果可以省下這些運算空間,就能把計算能力投資在更高階的能力上。或者,做出一隊小機器人,分工合作也是很好的辦法,蜂巢思維(hive mind)有其可取之處。另外,可以自己組裝和修復的模組機器人也快要問世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超簡單機器人動手做:用隨處可見的材料發掘最先進的機器人學問


ISBN:9789864050284
叢書系列:i-make
規格:平裝/224頁/17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應用科學>其他
本書分類:電腦資訊>電腦硬體>其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超簡單機器人動手做:用隨處可見的材料發掘最先進的機器人學問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超簡單機器人動手做:用隨處可見的材料發掘最先進的機器人學問

ISBN:9789864050284
叢書系列:i-make
規格:平裝/224頁/17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應用科學>其他
本書分類:電腦資訊>電腦硬體>其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超簡單機器人動手做:用隨處可見的材料發掘最先進的機器人學問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0417?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Make:國際中文版25 Arduino從入門到雲端 地獄 哈利波特(8)被詛咒的孩子【原著劇本特別排演版】 用主題範例玩mBot進階機器人(使用Scratch與mBlock)-最新版 新例說Altium Designer:3D動畫製作、3D電路設計(第二版)【附範例光碟】 冷酷的代課老師 深夜食堂 17 Arduino穿戴式裝置專案製作 Windows 10 IOT物聯網入門與實戰:使用Raspberry Pi(附120段教學與執行影片/範例檔) Make:國際中文版25 Arduino從入門到雲端 Arduino穿戴式裝置專案製作 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演算法星球:七天導覽行程,一次弄懂演算法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Sheng Ming Zhi Yuan : Neng Liang 、 Yan Hua Yu Fu Za Sheng Ming De...]~推薦!

作者:尼克‧連恩
原文作者:Nick Lane
譯者:梅苃芢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期:2016/10/08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640元

ISBN:9789862623107
叢書系列:貓頭鷹書房
規格:平裝/528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動物/植物>演化/遺傳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尼克‧連恩


  連恩為演化生化學家,目前為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榮譽教授。他的研究主題為演化生化學及生物能量學,聚焦於生命的起源與複雜細胞的演化。除此之外,他也是倫敦大學學院線粒體研究學會的創始成員,並領導生命起源的研究計畫。連恩出版過三本叫好又叫座的科普書,至今已被翻譯為二十多國語言。2010年,他以《生命的躍升》獲得科普書最高榮譽──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大獎,而他的另一本著作《能量、性、死亡》則入圍上述大獎的決選名單,以及《泰晤士高等教育報》年度年輕科學作家的候選名單,同時也被《經濟學人》提名為年度好書。連恩對於生化學和演化生物學的貢獻在2015年更獲得英國生化學會獎肯定。連恩現定居於倫敦,關於更多他的資訊,請造訪他的個人網站:www.nick-lane.net

譯者簡介

梅苃芢


  台大公衛系畢業,巴黎第七大學免疫學博士,曾任美國國家衛生院博士後研究員,現旅居巴黎,任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員。平日喜歡閱讀、寫作、吃美食以及遊山玩水。曾以譯作《生命的躍升》獲得吳大猷銀籤獎。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在地球上出現的生命形式,到底是一個偶然,還是宇宙定律下的必然?

  「假若,連恩教授所建構的思維體系是正確的話,
  它將有如哥白尼革命一般的重要,甚或更為驚世!」


─程延年

  繼《生命的躍升》、《能量、性、死亡》後,
  生化學大師尼克‧連恩(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榮譽教授)又一力作
  窮盡一生對生命如何發展而成的大哉問

  什麼是生命?
  什麼是「活著」?
  複雜生命又是如何演化而來?

  ◎吳大猷銀籤獎名譯家梅苃芢最新譯作
  ◎2016比爾蓋茲夏日選書
  ◎2015經濟學人年度選書
  ◎2010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大獎、2015年英國生化學會獎得主最新作品

  從幾萬英呎的高空到深不見底的深海海溝,我們的地球到處都充斥著生命。然而,生物學的核心卻是一個亙古難解的問題:複雜生命哪裡來?或者,換句話說,生命最初又是如何開始的。大師級生化學家尼克連恩則在本書中針對此問題提出解答。

  第一個原始生命誕生之後,長達二十五億年的時光,這些單細胞生物基本上並無多大改變,仍維持原核型態。然而,在這生命演化的四十億年時光裡,僅僅一次,生命出現了跳躍性的成長,發展出前所未見的複雜性。在這之後所有的複雜多細胞生物,從香菇到人類,不僅出現令人費解、不同於原始細菌的生物特徵,如有性生殖、細胞凋零等,更甚,若是在顯微鏡下檢視這兩者的細胞,除了香菇有細胞壁之外,其他真核細胞的特徵皆一應俱全,無法輕易分辨兩者。為什麼只有真核細胞可以有這麼多樣的演化?以及,為什麼這樣激烈的演化是如何、又為何發生的呢?

  尼克連恩認為答案在於「能量」:地球上所有生命的代謝與存活皆需要耗費相當高能的能量。連恩以進化論為基礎,結合了前沿研究當中能量轉換與細胞生物學的關係,從中討論生命的起源到多細胞生物的出現,並提供一個嚴謹的論證,同時加深我們對於「活著」與「死亡」在生物意義上的見解。

  既嚴謹又豐富,本書對生命起源的問題提供了一個解答,這個解答也可以幫助我們思索,在地球上出現的生命形式,到底是一個偶然,還是宇宙定律下的必然?

  ●封面設計

  封面用紙為梧桐美術紙,展現生命如珍珠般潤澤的光芒。主圖為真核生物最近共祖,莉卡(the Last Eukaryotic Common Ancestor, LECA),部份上光勾勒出細胞質的形象,其中的細胞核以及內質網等融合了太陽以及海洋、潮水、閃電等能量釋放的意象,展現本書演化與能量和地球環境相生的主題。

  設計師並且巧奪天工的在莉卡上暗壓了「生命樹」的白色輪廓,表示這世上各色千萬的複雜生命皆來自其同一起源。

名人推薦

  古生物學專業審定│程延年
  演化生物學專業審定│顏聖紘
  推薦序│黃貞祥

專業推薦(按姓氏筆畫序)

  王弘毅/臺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
  李家維/《科學人》雜誌總編輯
  林大利/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林仲平/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林勇欣/國立交通大學生物資訊所副教授
  邵廣昭/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講座教授、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
  孫維新/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徐堉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高文媛/國立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陳濟民/國立臺灣博物館 館長
  彭鏡毅/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前研究員兼博物館主任

各界好評

  「尼克連恩藉由縝密的科學推論提供了生命的一覽圖。他的寫作清晰,如同簡潔有力的散文,然而其中卻滿盈著科學的深度,讀者將會被其生物學的驚人觀點給深深滿足」──《紐約時報》

  「如果我是一個有錢的男人,我會買下所有的刷次,然後贈送給要念生物學的每一位大學新生。」──《Microbe》雜誌總編輯

  「他是一個原創的研究者與思想家,也是一名充滿熱情和理想的教育者。他的理論如此高明,範圍驚人,且深具挑戰性……若此理論正確,尼克連恩將如同哥白尼同等重要。」──英國《衛報》

  「一個生命形成的新理論。」──英國《金融時報》

  「比起其他的書,此書有著最令人信服的生命起源的過程推論……連恩從一個細胞獲得能量的角度出發,到為什麼有「有性生殖」和「老去」,以深入了解生命這個問題的各種層面。」──《The Economist Intelligent Life》

  「改變生物學觀點的書……應該要有更多人知道這個觀點。」──比爾蓋茲

  「近年來,對於生命的演化史最深且最有啟發性的作品。」──《經濟學人》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審定序 生命為何物?大哉問! 程延年 5
審定序 生命演化的開源舞台 顏聖紘 11
推薦序 生命之源的大躍升 黃貞祥 14
推薦短語19

序論 為何生命會是這樣地存在? 27

第一部 提問 49
第一章 什麼是生命? 51
第二章 什麼是活著? 97

第二部 生命的起源 143
第三章 生命最初的能源 145
第四章 細胞的崛起 189

第三部 複雜性 233
第五章 複雜細胞的誕生 235
第六章 性,與死亡的起源 283

第四部 預測 341
第七章 力量與榮耀 343

跋文 來自深海 401

術語表 415
致謝 429
延伸閱讀 439
圖說列表 498
中英對照表 505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審定序

生命為何物?大哉問!
程延年


  五年前,受邀為《生命的躍升︰四十億年演化史上最重要的十大關鍵》審定,並撰寫了序文「窺探新視窗,驚艷新十大」。全書十章,從「生」︰生命的起源,來自旋轉地球之外;到「死」︰死亡,是不朽的代價。一以貫之,讓人驚艷!時光荏苒,五年一瞬。再度受貓頭鷹書房之邀,審定本書,撰寫另一帖序文「生命為何物?大哉問!」。猶記去年十月下旬,我在倫敦「劍橋書屋」,手捧著剛出爐的原版硬皮精裝本。深秋迷霧,一股暖意湧上心頭。這本書封面,黑皮搭配反白與翠綠字樣,浮現一株蕨類的捲曲嫩芽,美極了!三百六十頁的大書,成為我案頭上常置的一片風景。

  科學家中,眾多隱士高手,沉迷於「登山」,攀大山。超越巔峰,數十年如一日,持續夢想著征服心目中珠穆朗瑪峰的聖山,一探生命中最神祕的國度!本書《生命之源》(The Vital Questions)登峰造極,兩種版本的副標題,分別標示英倫版富詩意的《生命何以如是現身?》(Why is Life the Way it is?);美國版本,則是散文式、平鋪直敘、自我詮釋的《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Energy, Evolution and the Origins of Complex Life)。當絕大多數研究學者,焦點在DNA遺傳密碼,探究這群複製分子到底如何演化?連恩教授則慧眼獨具,直言︰笨蛋,是能量啊!生命本質,是細胞中的代謝化學,以及穩態的汲取養分,排出廢棄物質。沒有能量的「訊息」是一無用處的,就像是拔掉插頭的電腦,訊息將無法啟動執行任何事!這位倫敦大學學院的大師,花費二十年的時光,建構他的「生命的大能量」理論,誠然是原創研究者,思考大家,耐性十足。更讓人欣羨的,他也是具有獨特品味、風格的一位科普作家。在作者、科學本質,與讀者的三角關係中,連恩教授文筆清晰、易懂─即令,科學本體所探究的是更為深奧迷離;而讀者,將會在這趟攀登之旅中,驚艷於那出人意表的、非傳統式的生命科學新觀點,並且肯定會受益匪淺。

  岩石、空氣與水,如何在「原湯」的初始地球,相互併合,崛生出最雛形的生命形式─生命何以如是現身?為什麼「複雜」的生命(像是動物與植物),演化自單一個祖型細胞?並且,在我們星球中,就僅僅演化出現一次?是必然抑或偶然?為什麼有「性」?而且僅存有兩性,而非三性,或多性別。為什麼我們會年華老去,會凋零,最終面臨肉身死亡?這中間,最核心的概念是︰「複雜生命」到底是如何崛生而起的?在地球上,生命演化的悠長歷程中,三分之二至五分之四的亙古美麗幽靜時光,是那一群「形式上簡單」的細菌所寡占、統領。讓人驚異的是,牠們卻呈現了生物化學上不可思議的多樣性,存活在各種極端的環境中。然而,細菌卻從未曾演化出「單一細胞」以上、更複雜的生命形式!為什麼?有關「生命起源」的議題,長久以來,可以視為「搖椅上的喃喃自語」─我們或許永遠不會知道,因此,不會太嚴肅的正視!我們或許依然想像它被監禁在暗室的牢籠中,沒有證據會浮現。這將是大錯特錯!近二十年來,強而有力的證據,在不同領域中崛起、一一浮現─跨界於遺傳學、地質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而這本書,提呈了所有堅實的證據,並且跨界、整合、串聯各項理論,緊密嫁接,將會面對著具備更寬廣知識背景的讀者群。假若,連恩教授所建構的思維體系是正確的話,它將有如哥白尼革命一般的重要,甚或更為驚世!

  連恩教授追隨著威廉.馬丁博士,這位演化生物學家的印記,指出在數十億年前,一次偶然、意外的內共生作用(房東與房客的糾葛),在演化大樹上,造就了互相融合、而非分支的新結局。新房客提供了「能量」的租金,房東(宿主)交換了穩適的床位。房東/房客利用額外的收入,得以承擔更為複雜紅塵的投資。雙棲雙宿,牠們存活、繁衍、複製,並且演化。這個新房客,人們稱呼它為「線粒體」(在植物中,牠們變身為葉綠體)。每個細胞中,富含上千個能量的工廠,複雜細胞的每一個基因,擁有了加倍(至二十萬倍)的能量!生命布妥了舞台,形成了更大的基因體與無礙的演化大道。連恩教授針對生命起源的大哉問,又如何獨創嶄新的概念?他揚棄傳統、經典,那一汪「溫暖小池塘」,達爾文式的臆測─無生命物質,經由一道閃光雷擊,絕無可能融合成大分子,一如一堆的磚頭,經由一場暴風雨,無法建構起一個房子!連恩追隨先驅地質學家麥克.羅素教授洞見的洋底岩層,那兒有著炙熱、煉獄式、富含礦物質的水域─序列布陳的「深海熱液噴發口」。能量源源不絕的,來自地殼內部,富含各種養分。更重要的是,自然溫度與能量梯度,正適合於大分子的形成─一堆磚塊,終將在漫漫百萬年計的「地質時間」中,終於有可能形成一間適居的房子!更進一步,探針深入了更深奧的內情。生命,崛生於深海一個自然的「質子梯度-質子動力學」,連恩宣稱,一如DNA的宇宙遍存,質子梯度必然是一個「宇宙遍存的特質」,是生命最初始可能的搖籃!

  解析生命攸關的重要問題,全書分成四部,七章(加上首尾,概說與跋文)。第一部,提問,提二問︰何謂生命?何謂活著?第二部,生命起源,探二事︰生命初始的能量之源與細胞的崛生(emergence)。第三部,複雜性,解二謎︰複雜細胞(所謂真核生物群)到底如何崛生的?性與死亡到底如何源起發生的?第四部,終曲預言︰讚頌能量的大力與壯闊,建構起「生命大能量」理論體系。最後跋文,以太平洋一千兩百米深海下,依附熱液噴發口的一顆獨特「細菌」─名之為「明神丘准核細胞」(Paralcaryon myojinensis)的神奇小傢伙為終結誘餌。喃喃自語的日本科學家們,無止盡的拚搏,再次興起攀登另一座聖母峰的迷戀。

  我是「分子生物學」這門顯學的門外過客,專情於「化石生物學」的領地,觸探「演化論」的聖殿。貓頭鷹編輯部邀我審定尼克.連恩(Nick Lane),當今一代宗師的兩本大書的中譯本,膽子也夠大了。更有甚者,我不揣淺陋,貿然應允,接下重擔,更是斗膽!唯一能夠編織出的理由,是我鍾情於「什麼是生命?」這個從科學(古生物學的化石追尋)、到宗教、到哲學三域的迷人議題。陋室「冥古書齋」的左面書桌的案頭上依舊擺著《僧侶與哲學家─父子對談生命意義》(一九九七);與《令人著迷的生與死─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哲學課》(二○一二)。轉身到右面大書桌上,堆疊著幾本大書,依序︰從薛丁格,這位頂著諾貝爾桂冠的大師的《薛丁格生命物理學講義:生命是什麼?》(What is Life? & Mind and Matter,一九四四)─那是先驅,鼻祖式提問並定調的經典著作!半個世紀後,洛夫洛克《Gaia: The Practical Science of Planetary Medicine》(一九九一),蓋婭假說,創新提出了地球演化與生命演化的互動共生關係。接續另一位傳奇大師人物馬格麗斯與薩根合著的《What is Life》,提出了內共生假說,振聾啟聵,被頌揚為「夢想不到的哲學」。而我,身為地質學者出身,對於地質學家華德與天文學家布朗尼合著的《珍稀地球》(Rare Earth: Why Complex Life Is Uncommon in the Universe,二○○○)格外關注,曾受邀撰寫了推薦序文《我們是宇宙間的孤兒嗎?》。生死為何物,直叫我沉醉。生命如何誕生、著陸於這顆藍色星球,更讓人著迷!往右移位,書架上直立擺置的,正是英國首屈一指的生化學家連恩教授的四本著作精裝原版與中譯本並陳。這幾本傳世經典,獲獎無數的科普書,已有超過二十國不同語文的譯本─從二○○二年問世的《氧︰建構世界的分子》;到二○○五年的《能量、性、死亡︰線粒體與我們的生命》;到二○○九年出版《生命的躍升︰四十億年演化史上最重要的十大關鍵》;到最新這本《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本書譯筆高妙,在譯者專業背景指引下,「信、達、雅」三者,至少得其二。正值報載台灣出版產業、產值,近五年來不幸腰斬。國人平均每年、每人閱讀書籍少於四本的窘局下,禮失則求諸野,「貓頭鷹」堅守初衷理念,推出科普系列─非新潮、非流行,非一目十行、過目即忘的淺薄書。我衷心期盼喜愛閱讀的讀者們若有所得,咸從捧手。這是一本攀登大山的好書!正襟危坐,閱讀它!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ISBN:9789862623107
叢書系列:貓頭鷹書房
規格:平裝/528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動物/植物>演化/遺傳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序論 為何生命會是這樣地存在?
 
在生物學的核心議題,有一個黑洞。直白地說吧,我們其實不知道,為什麼生命,是以今日這樣的形態,存於世上。今天地球上所有的複雜生命,都來自一個共同的祖先;那是一顆從簡單細菌祖先所演變出來的細胞;在整整四十億年的時光中,只有過這麼一次偶然的機緣。這只是某個瘋狂的意外?抑或是大自然其實還做過其他複雜生命的演化實驗,但全都以失敗告終?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們知道,這個所有生命的共祖,已經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細胞了。它有著跟你的細胞差不多一樣的複雜性,而且它把這個複雜性,不只傳給了你跟我的細胞,還傳給了其他所有後代,從樹木到蜜蜂都是。你可以在顯微鏡下面,試著分辨自己的細胞跟香菇的細胞。你會發現,它們長得幾乎一模一樣。但是我們長得一點也不像香菇呀,那為什麼我們的細胞卻如此相似呢?而這,不只是外形相似的問題。所有複雜生物的細胞,都共享著數種非常精巧、令人咋舌的特徵,諸如有性生殖、細胞自殺以及老化。然而這些特徵,在細菌身上,卻完全沒有可以相比擬的行為。關於「為什麼這些獨一無二的特徵,會全部聚集在我們那個祖先細胞身上?」或是「為什麼這些特徵,並沒有在細菌身上,獨自演化出來?」這些問題,學界並沒有統一的答案。如果說,這些特徵,都是透過天擇所篩選出來,而天擇的原則,就是每一代都略有差異,而且每代都比上一代更優秀一點,那麼為什麼類似的特徵,卻沒有在其他的機緣下,在各種不同的細菌族群中演化出來呢?
 
這些問題,其實凸顯出了,生命的演化在地球上,所遵循的是一條極為獨特的軌跡。生命在地球誕生約五億年之後出現,大概是四十億年以前,但是之後它的複雜程度,就卡在細菌等級,卡了超過二十億年,這已經差不多是我們地球年齡的一半了呢。細菌的外形,在這整整四十億年裡面,都跟剛開始出現時一樣簡單(但是它們的生化反應,可一點也不簡單)。相反的,所有外形複雜的生物,包括所有的植物、所有的動物、真菌、海藻,以及我們稱為「原生生物」的單細胞生物,像是變形蟲之流,全部都是從約十五到二十億年前,同一個祖先所繁衍出來的。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ISBN:9789862623107
叢書系列:貓頭鷹書房
規格:平裝/528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動物/植物>演化/遺傳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0616?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生命的躍升:40億年演化史上最重要的10大關鍵 能量、性、死亡:粒線體與我們的生命 留心你的大腦:通往哲學與神經科學的殿堂(上)(下) 大腦簡史:生物經過四十億年的演化,大腦是否已經超脫自私基因的掌控? 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人類存在的意義:一個生物學家的思索 表觀遺傳大革命:現代生物學如何改寫我們認知的基因、遺傳與疾病 酒的科學:從發酵、蒸餾、熟陳至品酩的醉人之旅 築地市場四百年 解事者:複雜的事物我簡單說明白 生命的躍升:40億年演化史上最重要的10大關鍵 留心你的大腦:通往哲學與神經科學的殿堂(上)(下) 能量、性、死亡:粒線體與我們的生命 21天美字計畫白金套組:《21天美字計畫》+《寫字的日常》(加贈日本白金Preppy本格鋼筆+新款Riviere典雅鋼筆) 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懷舊製造所:記憶、時間與老去的抒情三重奏(The Nostalgia Factory: Memory, Time and Ageing)~推薦!

作者:杜威.德拉伊斯瑪
原文作者:Douwe Draaisma
譯者:謝樹寬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16/10/06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00元

ISBN:9789869370905
叢書系列:verso
規格:平裝/240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大腦科學
本書分類:心理勵志>心理學>記憶與學習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懷舊製造所:記憶、時間與老去的抒情三重奏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杜威.德拉伊斯瑪 (Douwe Draaisma)


  1953 年生於荷蘭,專攻人類記憶的本質和運作方式。1999年因記憶研究上的成就,榮獲海曼斯獎(the Heymans Prize)。
  
  現任荷蘭格羅寧根皇家大學(University of Groningen)心理系教授。主要著作有榮獲荷蘭四項文學、科學大獎的《記憶的風景──我們為什麼「想起」,又為什麼「遺忘」?》,以及《記憶的隱喻》(Metaphors of Memory,劍橋大學出版)、《鄉愁製造所》等,翻譯出版達十多國語言。

譯者簡介

謝樹寬


  1968年生於彰化員林。台大外文系畢,台大外文研究所肄。曾任新聞編譯、新聞節目製作人、新媒體實驗室研究員,現職自由譯者。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懷舊製造所:記憶、時間與老去的抒情三重奏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歐洲知名心理學家德拉伊斯瑪,繼得獎大作《記憶的風景》之後,最溫柔、最撫慰人心的傑作

  
  「時間」是懷舊製造所。
  
  當我們慢慢老去、一切漸不從心,
  上天賜予我們的唯一禮物是:
  失而復得的年少時代回憶。
  
  沒有任何預警,這一天驀地到來:
  為什麼人到中年,會開始想念老同學,特別熱中辦同學會?
  為什麼當我們漸漸老去,幾十年不曾想起的事,突然浮現心頭、歷歷在目?
  你會突然想起小時候住同一條巷子、早已失去聯絡的玩伴,
  突然很想念童年時最喜愛、早已從市場上消失的冰棒口味;
  你會興致勃勃地說著以前的事,卻被家人嫌棄你「愛講古」;
  你覺得孩子已經好一陣子沒回家看自己了,他們卻說其實前不久才見過;
  你以為自己是熱心慷慨的人,現在卻變成精打細算的個性;
  你在街上巧遇一個熟人,卻突然叫不出他的名字;
  你明明知道問題的答案,它卻總在嘴邊打轉、怎麼也說不出口……
  
  到了一定的年紀,除了身體上的變化,我們也開始跟懷舊和遺忘展開持久戰。
  懷舊讓你被年輕一輩笑稱「你老了」,健忘讓你擔心自己有可能是失智症的預備軍……
  但這一切真的沒有這麼糟!  
  
  懷舊是一種鄉愁。
  
  即使沒有離家千萬里,
  當我們漸老去,
  會發現自己彷若置身陌生的國度——
  我們都已遠離年輕時代的那個世界,
  它只存在你的記憶中。
  
  ◆哲學家齊克果:「生命必須回頭才能理解。」
  ◆腦神經醫師奧立佛・薩克斯說:「記憶是一種重建……由你的年紀和其他因素所決定。」
  
  杜威・德拉伊斯瑪是歐洲知名心理學家,以其在記憶研究上的成就聞名,用典雅幽默的筆調說明腦神經科學的現象,卻不落入學術詞彙的窠臼,自在巧妙地悠游在文學、軼事與研究之間。
  
  從德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君特・葛拉斯(Günter Wilhelm Grass)的自傳、歐洲作家文學作品,與《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作者暨知名腦神經科醫師奧立佛・薩克斯(Oliver Sacks)的對談,他將故事與科學融匯為平易近人的敘述,達到一般心理學書籍無法企及的深度。
  
  真的有什麼方法可以訓練記憶嗎?健忘是需要大驚小怪的事嗎?
  關於記憶的能力,到底有多大範圍是屬於你自己的個人責任?
  
  作者透過可信的研究案例與歷史紀錄,讓我們正面看待漸漸老去的心智,打破世人對健忘症的誇大想像,並充分解構市場上各種記憶訓練方法的頑固迷思。他也鼓勵我們珍視只存在記憶中的鄉愁,欣賞過去事件難以實際探觸的本質,並學著享受懷舊回憶可以帶給我們的慰藉。

媒體評論    

  「關於人類記憶的故事,杜威・德拉伊斯瑪是感知最深刻的作家之一,針對老去、記憶,以及遺忘的試煉與慰藉,寫下他溫柔又充滿洞見的思索與領悟。」——查爾斯・費尼霍(Charles Fernyhough)/《週日泰晤士報》年度最佳心理圖書《光之碎片》(Pieces of Light: How the New Science of Memory Illuminates the Stories We Tell  About Our Past)作者

  「德拉伊斯瑪是記憶的詩人。他的知識以科學為基礎,但他的卓越才華又不至於混淆實驗室與真實人生。」 ——伊恩・麥基爾克里斯特(Iain McGilchrist)/《主人與使者》(The Master and his Emissary: The Divided Brain and the Making of the Western World)作者

  「我們老了以後會變成不同的人嗎?我們的記憶準確嗎?為什麼同樣是問關於過去的問題,三十年後我們會給出不同的答案?記憶、往事、時間迷宮裡的蜿蜒小路……在迷宮中,我們有幸遇見杜威・德拉伊斯瑪這麼聰明睿智的嚮導,在這個遲早會與我們切身相關的題材裡,為我們判別真實與妄言。罕見的傑作。」 ——塞斯・諾特博姆(Cees Nooteboom)/《接下來的故事》(The Following Story)作者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懷舊製造所:記憶、時間與老去的抒情三重奏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前言】生命故事中的懷舊記憶
 
第一章  最長的生命階段:記憶與遺忘的試煉
•看待「年老」所表現的矛盾
•年老的時間比年輕的時間長
•漫長又弔詭的人生階段
•成功、優雅地老去
 
第二章 健忘:記憶為什麼空了
•老年人與記憶的戰爭
•知道卻叫不出名字的窘境
•年齡與健忘程度的關係
•記憶以看不見的方式被遺忘
•記憶的破洞
 
第三章 失智、健忘與憂鬱心理學家的嘆息 
•處理記憶問題的難處
•記憶力訓練的真偽和迷思
•腦容量真的可以開發並運用?
•讓記憶保持活躍
•健忘或失智不是你的錯
 
第四章 懷舊效應之謎年輕時的回憶為何總是那麼美好
•照片裡的回憶
•記憶的懷舊效應
•記憶功能的奧妙
•二十歲時閱讀的書最能改變人生
•記憶隆起的時期
•最悲傷和最快樂的回憶儲存在不同的年齡層
•對百歲人瑞所做的研究:年輕時的記憶最深刻
•被遺忘的晚年時光
 
第五章 召喚記憶的歡愉:越老越愛回憶過往
•老年人就愛重提往事
•對於懷舊的悲觀看法
•舊照片連結了老年人的過去與現在
 
第六章 做個好兒子:與奧立佛・薩克斯的對談
腦神經探索家奧立佛・薩克斯醫師
對談全記錄
 
第七章 對記憶的後見之明:回憶會隨著生命歷程而改變
自傳裡的回憶,都是真實可靠的嗎?
「記憶如何改寫過去」的實驗
 
第八章 記憶撥的鄉愁:家鄉的陌生人
痛不可擋的鄉愁
思鄉是一種會致人於死的病
怎樣的人格特質易患思鄉症?
擺盪在兩個世界的老移民
 
致謝
索引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懷舊製造所:記憶、時間與老去的抒情三重奏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前言

  全荷蘭所有的記憶當中,時間最久遠的是哪一個?至少,在二○○五年夏天以前,我還知道答案。照邏輯,你應該從全國還記得幼年時光的人裡頭,找出最年長者——她是住在霍赫芬的亨德里克耶.席佩爾——然後問問她能記得最早的事是什麼。

  亨德里克耶在一八九○年夏天來到人世,是個只有一千三百六十公克的早產兒。那是保溫箱還不存在的年代,她能存活下來,全靠她的祖母一連四個星期抱著她坐在火爐邊,並且幫她穿上羊毛圍兜。顯然,那年的夏天有些涼。亨德里克耶活了下來,並成為荷蘭最長壽的人瑞。她過世時享壽一百一十五歲。

  在訪問中,她談到自己最早的記憶,同樣是關於她的祖母。亨德里克耶坐在暖腳爐邊,祖母給她一團紡線,要她纏一個永遠纏不完的線球。「你得重頭來過,這線球纏得太亂了。」她想,那時約莫是她三歲的時候。

  一百一十五歲扣掉三歲,代表荷蘭全國最古老且依舊存活的記憶是一百一十二年,存在於霍赫芬一個安養之家的房間裡。

  不過這樣的記憶到底是怎樣存在著?亨德里克耶是否真的記得自己坐在暖腳爐邊,這麼多年來她的腦海中一直存在這樣的印象嗎?或者她因為同樣的故事講過太多遍,以致她真正記得的其實是那個故事?若是如此,有沒有可能是她小時候曾有人告訴她祖母常常要她幫忙纏線球,之後這個故事便自行轉化成為了她的記憶?如果她記得的果真是最初的印象,而不是她自己說的或是別人告訴她的故事,是否她每次都會重新記錄一次,所以她最早的記憶,事實上只是她上一次想到它時的記憶?

  這也是大部分記憶心理學家目前的看法。在回想某件事情時,你的腦神經等於開啟了一個新的路徑,下一次你仍會記得相同的回憶,實際上代表的是這條最新的路徑已變得活絡。即使是最古早的記憶,也會和你的腦部組織一同進行「時間之旅」,並加入越來越多新的印象。根據這個理論,當你回想你最早的記憶,負責處理記憶的神經迴路便發生了一種奇妙的接觸:最古老的記憶瞬間變成最新的,第一個記憶則成了最晚到的記憶。

  當回憶逐漸變老,其他的循環似乎也同時被封閉。查爾斯.狄更斯在《雙城記》中的一個角色羅瑞先生,是個年近八十的老翁。某個晚上,他在一段對話裡回顧自己的人生。有人問他:「你坐在母親膝上的日子,現在感覺起來是很久以前的事嗎?」羅瑞先生回答,二十年前他確實覺得那是久遠以前的事,但現在他年紀大了,感覺自己的生命像是在繞圈圈,如今的他與人生的最初階段越來越接近。「我的心,如今被許多長期沉睡的回憶所觸動。」

  狄更斯寫《雙城記》時大約四十五歲,想必他是從老一輩的人那裡聽到這種現象。諾貝爾文學獎德國作家君特.葛拉斯(Günter Grass)寫下自傳《剝洋蔥》(Peeling the Onion)時,和羅瑞先生同樣年紀。在德文版首刷上架前幾天,他接受《法蘭克福匯報》的訪問,其中最著名的一段是他對自己曾加入納粹武裝親衛隊一事,做出遲來的「認罪」。不過他也談到,對發生在六十年前的事件和經驗做出「可靠的回憶」,是否有可能。葛拉斯談到自己對於戰後重大政治與藝術辯論的記憶時,一名記者突然用存疑的語氣問他:「如今你快八十歲了,這一切距離你到底有多遠?」葛拉斯回答:「那些事對我而言就近在咫尺。如果我想要清楚地敘述我在一九九六年的旅行,可能需要查一查我的筆記本。不過,人老了,童年會變得越來越清晰。寫下某些自傳性事件最好的時機,似乎和你的年齡有關。」葛拉斯顯然覺得隨著年歲不斷逝去,他對年輕時的記憶變得更加鮮明。

  許多人也會從個人經驗察覺到這樣的現象,通常是在年近六十歲時開始出現,隨後情況會越來越明顯——或許是突然間你回想起十歲時住在同一條街的某人的面孔、某個幾十年前就已經在貨架上消失的洗衣粉品牌、孩提時代在朋友家過夜時發生的某件事、或是十四歲時讀過某一本書中的某個情景。這類記憶會突如其來地浮現,不勞你費力去追憶思索,你甚至渾然不覺它需要思索。它們就像羅瑞先生所說的一樣,從沉睡中即刻甦醒。有些時候它們屬於「已經五十年沒有想起過」的那類記憶,鮮活而完整地出現,彷彿是從冰層保存封凍,唯獨到此刻——老年——才開始消融湧現。「永久性儲存」(permastore)這個詞就是用來指稱這種極端長期記憶的儲存,它可說是很適切的隱喻,用來形容這種彷彿被封存多年、冰凍且無法讀取的事物,在重新被釋出之後充滿原有時代氣息的經驗。

  這個被心理學家稱之為「懷舊效應」(reminiscence effect)的古老記憶回歸,是一種神祕的現象。這種在回顧過去時,早年記憶會即時自動浮現的現象,似乎違反了所謂「遺忘的第一定律」:發生在越久以前的事,我們記住的機會就越小。同樣讓人困惑的是,為何那麼久遠的事只在老年時再次出現。它們必然已儲存在四十歲或五十歲人的記憶裡,為什麼卻在記憶真的開始變得老舊時才再度浮現?這彷彿就像它們被長期羈押扣留,直到解禁時間到了才重新被允許獲取。

  懷舊效應是本書的核心。過去十至十五年,它一直是「自傳式記憶心理學」這個領域裡被多方探討的主題。是什麼促發了早年記憶的回歸?它從何時開始?悲傷的記憶是否和快樂的記憶一樣容易回復?生命早期的鮮明回憶是否和生物學上的成熟有關?或者它單純只是發生在年輕時較為可資記憶的事?這種效一旦開始發生作用後,會隨著年歲增長而變強嗎?早年的記憶如此之多,是否有可能是因為晚期的記憶太少?這些將是我們在第四章會探討的問題,在本書的其他篇章也會不時地出現。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懷舊製造所:記憶、時間與老去的抒情三重奏


ISBN:9789869370905
叢書系列:verso
規格:平裝/240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大腦科學
本書分類:心理勵志>心理學>記憶與學習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懷舊製造所:記憶、時間與老去的抒情三重奏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老年人與記憶的戰爭

在「生命階梯」上升與下降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追蹤出一條發展心理學上稱為「拋物線模式」(parabolic pattern)的曲線,指的是從嬰兒期到成年期初期的這段時間,我們心智與認知能力在一連串快速的連續階段與敏感期中出現顯著的成長與精煉。這個曲線顯示模式在到達頂峰之後,各種能力會按照各自的步調衰退與減弱。這種關於發展的觀點,至少其衰退的部分已經在近期被推翻:我們大部分的認知能力,終其一生都可保持不受損害。

但這並不表示年齡不會帶來衰退。我們的專注力多多少少會有所減損,工作記憶能力會降低,處理新資訊的速度會減慢,尤其是同一時間處理大量資訊的時候。記憶的問題往往有隨著年歲增長而越加嚴重的趨勢。五十歲之後,我們開始與遺忘展開持久的苦戰——這並不是第一次,因為我們終生都在和遺忘奮戰,不過似乎我們吃敗仗的情況會越來越多。

以下的描述也許可以讓你看見自己的身影。自己越來越常跟自己說:「我絕對不可以忘了……」,結果事後發現你真的忘了。你漸漸開始承認自己有了「忘記本來打算做什麼」的新毛病,所以你開始確定自己想到的事就盡可能立刻去做,這麼一來就表示你沒時間把該做的事忘在腦後。例如,你想著先把晚上要還朋友的書放進袋子裡免得忘了,但是當你回家後卻發現……

我們對已計畫要行動的記憶,或稱「前瞻記憶」(prospective memory),會隨著我們變老而出現明顯可見的惡化。這件事可能容易被混淆,因為它的效應跟另一個大部分人都很熟悉的特質非常類似,那就是心不在焉,讓人忘了自己來這裡要做啥,接著要去哪裡,或是再下來應該要做什麼。這兩者的差別在於,你過去會忘記自己打算做什麼是因為你心不在焉,現在你會覺得自己並不是心不在焉,或者至少你記得的是如此,但是原本計畫中的行動還是在你眼前雲消霧散。

前瞻記憶是過去十五年來許多研究的主題。在一些實驗中,參加者被要求完成一項相當需要專注力的任務,同時還要記住在任務進行中的某段特定時間曾被打斷、並按指示進行另一個指定工作,結果顯示,年長的實驗者比年輕的實驗者遭遇到較多麻煩。在實驗裡,這不會導致什麼嚴重的後果,不過在日常生活中情況可能就大不相同,因為我們需要記住半小時後要關爐子的瓦斯、要按時服藥、或者夜晚要鎖上大門的雙重鎖。

ISBN:9789869370905
叢書系列:verso
規格:平裝/240頁/25k正/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大腦科學
本書分類:心理勵志>心理學>記憶與學習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懷舊製造所:記憶、時間與老去的抒情三重奏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0760?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記憶的風景:我們為什麼「想起」,又為什麼「遺忘」? 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 巴黎評論‧作家訪談錄ΙΙ 艾倫‧狄波頓的人生學校:開始享受獨處 巴黎評論‧作家訪談錄Ι 演化之舞:生命主演的地球生命史 情緒之書:156種情緒考古學,探索人類情感的本質、歷史、演化與表現方式 創造金錢買不到的機會:諾貝爾經濟學獎突破市場經濟賽局的思維 哲學的40堂公開課:從「提問的人」蘇格拉底到電腦之父圖靈,與大師一起漫步的哲學小旅程 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看得見的滋味:INFOGRAPHIC!世界最受歡迎美食的故事、數據與視覺資訊圖表──老饕必懂的食材與美食歷史、文化、食譜、料理技巧、最新潮流── 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Higuchi Yuko奇想冒險套書(首批限量贈送作者獨家授權「蘑菇貓帆布托特包」) 超智慧:出現途徑、可能危機,與我們的因應對策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二卷:蘭科(恩普莎蘭屬):燈心草科[Tai Wan Yuan Sheng Zhi Wu Quan Tu Jian Di Er Juan : Lan Ke (...]~推薦!

作者:鐘詩文,許天銓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期:2016/10/06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1800元

ISBN:9789862623084
叢書系列:自然珍藏系列
規格:精裝/408頁/21.6x27.6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動物/植物>圖鑑>植物圖鑑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二卷:蘭科(恩普莎蘭屬):燈心草科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鐘詩文


  中興大學森林學博士,現任職於林業試驗所,從事植物系統分類研究,長期從事台灣之植物調查,熟稔台灣各種植物,十年來從未間斷的來回山林及原野,冀期完成台灣所有植物之影像記錄。

  相關著作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一卷:蘇鐵科──蘭科(雙袋蘭屬)》

許天銓

  目前就讀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博士班,專精於台灣與鄰近區域蘭科植物之系統分類,亦長期進行台灣維管束植物之田野調查,除蘭科外並著重於莎草科、蕨類植物等類群,曾參與許多新物種與新紀錄分類群之發表。

  相關著作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一卷:蘇鐵科──蘭科(雙袋蘭屬)》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二卷:蘭科(恩普莎蘭屬):燈心草科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台灣120年來首次以全中文寫作、附完整照片的植物全圖鑑!

  八大卷收錄台灣4,739種原生植物資料,共15,000張以上清晰照片、生態圖及詳細圖說,依照最新的APG IV植物分類系統設計分冊。

  從未有完整圖鑑的莎草科、難以分類的水生植物穀精草科,皆會在本卷一一介紹。

  1869年,愛爾蘭醫生奧古斯汀亨利(Henry, Augustine)於東京發表《福爾摩沙植物名錄》(A List of Plants from Formosa),總計收錄植物1,347種,是最早系統性記載台灣植物的著作。由日據時代至今,官方和學界從未停止對台灣植物系統性分類與採集的努力。

  在台灣,截至2015年為止,最權威的植物分類出版品為《台灣植物誌》(Flora of Taiwan),是自1960年代起,由政府與美國、日本、荷蘭、澳洲、新加坡與中國總共近百位學者合作完成。收錄物種一版4,220、二版4,339種;最普及的刊物則是行政院農委會發行的《台灣維管束植物簡誌》,共收錄約3,000種植物。其中《台灣植物誌》基本上全由英文寫成,圖片全為手繪;《台灣維管束植物簡誌》所收錄的物種略少,且內文與照片分開,參照時較為不便。

  本書首次採用2016年最新發表、導入分子生物學的APG IV分類法,物種與分冊將以精準的物種演化順序為依據,而非傳統以植物形態為主的恩格勒分類法。這將是台灣植物分類學首度全面性企及世界學術水準。全書並採用大量的高解析度照片,完整呈現4,739種植物的特徵與生態環境。

  本書作者群廣納植物學界研究數十載的專業學者,成果包括許多台灣史上從未有完整圖鑑可供參據的科別,和近年來所有新發表及許多尚未發表的物種。這部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不只呈現出版史上前所未有的台灣植物完整記錄,更代表台灣植物誌將堂堂邁入下一個世代。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二卷:蘭科(恩普莎蘭屬)──燈心草科》介紹天門冬目中恩普莎蘭屬後所有的蘭科與刺葉樹科、棕櫚目中的棕櫚科、禾本目中的莎草科、穀精草科至燈心草科為止,共收錄7科555種植物。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二卷:蘭科(恩普莎蘭屬):燈心草科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推薦序

  台灣地處歐亞大陸與太平洋間,北回歸線橫跨本島中部,加以海拔高度變化甚大,植被自然分化成熱帶、亞熱帶、溫帶及寒帶等區域,小小的一個島上,孕育了維管束植物多達4,000餘種,是地球上重要的生物資科庫。

  台灣的植物愛好者眾,民眾從圖鑑入門,識別植物,乃是最直接途徑;坊間雖已有各類植物圖鑑,但無論種類之搜集或編排之系統性,均尚有缺憾。有鑑於此,鐘詩文君,十年來披星戴月,奔走於全島原野與森林,親自觀察、記錄並拍攝所有植物的影像,並賦與正確的學名,已達4,000餘種,並加以詳細描述撰寫,真可謂工程浩大,毅力驚人。

  這套台灣原生植物的科普圖鑑,每個物種除描述其最易識別的特徵外,並佐以淸晰的照片,既適合初學者,也是專業研究人員不可或缺的參考書;書中作者特別貼心的為讀者標出每一物種與相似種的差異,使初學者更易入門。本書為了完整性及完備性,作者拍攝了每一種植物的葉及花部特徵,並鑑之分類文献及標本,以力求每一物種學名之正確性。更加難得是,本圖鑑也拍攝到許多台灣文献上從未被記錄的稀有植物影像,對專業研究人員來說也是極珍貴的參考資料。

  在我們生活的周遭,甚或田野、海邊、山區到處都有植物,認識觀察它們,進而欣賞它們,透過植物自然美,你會發現認識植物也是個身心安頓的良方。好的植物圖鑑,可以讓你容易進入植物的世界,這本『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已完整呈現台灣原生的各種植物,內容詳實,影像拍攝精美,栩栩如生,躍然紙上,所以這是一套值得您永遠珍藏擁有的圖鑑。


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
教授 歐辰雄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二卷:蘭科(恩普莎蘭屬):燈心草科


ISBN:9789862623084
叢書系列:自然珍藏系列
規格:精裝/408頁/21.6x27.6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動物/植物>圖鑑>植物圖鑑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二卷:蘭科(恩普莎蘭屬):燈心草科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二卷:蘭科(恩普莎蘭屬):燈心草科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二卷:蘭科(恩普莎蘭屬):燈心草科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二卷:蘭科(恩普莎蘭屬):燈心草科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二卷:蘭科(恩普莎蘭屬):燈心草科

ISBN:9789862623084
叢書系列:自然珍藏系列
規格:精裝/408頁/21.6x27.6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動物/植物>圖鑑>植物圖鑑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二卷:蘭科(恩普莎蘭屬):燈心草科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0370?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山、雲與蕃人 : 臺灣高山紀行 看懂臺灣的野花:北‧中部篇 花朵的祕密生命:解剖一朵花的美、自然與科學(十五周年香氛紀念版) 手繪500種野花野草完整版圖鑑:除了賞花賞草還能有療效! 臺灣的岸鳥 《TWININGS》唐寧茶 英倫早餐(2g*25) 手繪500種野花野草完整版圖鑑:除了賞花賞草還能有療效! 野果:183種果實踏查,梭羅用最後十年光陰獻給野果的小情歌 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花朵的祕密生命:解剖一朵花的美、自然與科學(十五周年香氛紀念版)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Professor Stewart’s Incredible Numbers)~推薦!

作者:伊恩‧史都華
原文作者:Ian Stewart
譯者:畢馨云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16/10/06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99元

ISBN:9789862355435
叢書系列:科普漫遊
規格:平裝/368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數學>概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伊恩‧史都華Ian Stewart


  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數學榮譽教授,利用一部分時間研究非線性動力學,其餘時間用來推動一般大眾認識數學。

  因推廣數學而聞名,曾獲1995年英國皇家學會法拉第獎(Royal Society’s Faraday Medal)、2000年數學及其應用協會金獎(IMA Gold Medal)、2001年美國科學促進會公眾理解科學暨科技獎(AAAS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2008年倫敦數學學會/數學及其應用協會齊曼獎(LMS/IMA Zeeman Medal),並在2001年獲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著有多本科普書籍,包括《大自然的數學遊戲》(Nature's Numbers)、《生物世界的數學遊戲》(Life's Other Secret)、《給青年數學家的信》(Letters to a Young Mathematician)、《改變世界的17個方程式》(Seventeen Equations that Changed the World)、《數學是什麼?》(What is Mathematics?,合著)等。

  本書的App應用程式「Professor Stewart’s Incredible Numbers」由Profile出版社和Touch Press公司在2014年3月共同發行,受美國及加拿大應用程式商店評選為「2014年最佳App」,並榮獲2015年Digital Book World成人非小說類「電子書獎」(Digital Book Award)。

譯者簡介

畢馨云


  清華大學數學系畢業,曾任科普書編輯十多年,目前為業餘交響樂團團員。譯有《這才是數學》(經濟新潮社)、《科學酷媽的育兒大探險》(方舟文化),另有譯作刊於《BBC知識》雜誌。

  Email: xinyun.biz@gmail.com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沒有了這些數字,我們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大數據、演算法、人工智慧,了解改變我們生活的科技背後那些如影隨形的數字!

  一流數學家圖解邏輯思考×一次學會提升演算力的關鍵法則
  從1到10、從0到無限,從演算法的奧祕到音樂中和自然界裡的數字,
  還有生活中妙不可言的數、歷史上重要的數、穿越宇宙的數……


  ★暢銷科普作家伊恩‧史都華最新力作,美國數學協會推薦好書
  ★2015年路易士湯瑪斯獎(Lewis Thomas Prize)科學寫作獎得獎作品
  ★《新科學人》、《科克斯書評》好評讚譽

  ◎用數字思考事物的本質,揭開暗藏在背後的演算祕密!

  想像有個很大的數,如果要寫下來,長度會橫跨宇宙。
  本書裡就有這樣的數,還有你能想到的及無法想到的各種數──
  實數、虛數、有理數、無理數、正數、負數、簡單的數、複雜的數。
  著名數學作家伊恩.史都華探究了從0到無限大的數的奇特性質,
  讚歎古代數學家的獨到智慧,告訴大家數字的演進歷程。

  數學不只與數有關,但支撐整個學門的仍是數。每個數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就連在最不起眼的數字上,通常也能找到獨特之處。
  數字是入口,是讓我們潛進奇奧數學世界的途徑。
  你會明白數字的歷史演變,欣賞數字模式的美,了解數字的用法,
  驚歎於眼前的意外驚喜:「我竟然不知道56這麼有趣!」但它真的就是這麼有趣。
  電腦排序、隨機選擇、訊息加密、臘腸形狀,都隱含趣味十足的數字。

  有了一流數學名家的內行指引,你會發現無限大竟然也能分大小。
  你還會發覺,原來自己生活在11維空間裡。
  凡是喜愛數字的人,或是目前以為自己不喜歡數字的人,
  都會從本書中讀出無限的樂趣!

  ◎小數字、大數字以及生命和宇宙的數學教室,不可思議的39堂數字課

  ●二進位制起初是個數學怪物,科學領域少了負數將分崩離析,困惑數百年來天才數學家的各種觀念如何變成今日這般理所當然?

  ●為什麼數學家要用鮮為人知的符號來代表一個數?這個宇宙對我們使了什麼殘酷的詭計?

  ●「雲朵不是球形,山不是錐體,海岸線不是圓形,樹皮並非平滑的,閃電也不會呈直線」,這些形狀如何改變了我們世界的模樣?

  ●地球上的波會引起地震,聲波會產生樂音。數學如何讓我們聽見美妙的音樂?

  ●壁紙圖樣有17種對稱,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中有17種基本粒子,用尺規作圖可以作出正17邊形。17這個數為什麼這麼妙?

  ●最小的無限大是多大?無限大的數是什麼數?弄清楚數字到底有多大很重要嗎?

  ●很多人說42這個數無聊至極,它真的那麼索然無味?

  ………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序言

數:數的起源╱不斷擴充的數系╱數是什麼?

【小數字】
●不可分割的單位元素:數的概念基礎╱1的乘法表╱1是質數嗎?
●奇數與偶數:奇偶性(奇或偶)╱最小且又唯一是偶數的質數╱平方和定理╱二進位制╱排列的奇偶性╱十五個數字的推盤遊戲╱二次方程式
●三次方程式:最小的奇數質數╱三次方程式╱空間的維度╱「三等分角」與「倍立方」是不可能的事╱用正多邊形鋪滿平面的鑲嵌數╱三個平方數之和
●平方數:完全平方╱四色定理╱四平方和定理╱四立方和猜想╱四次方程式╱四元數╱第四個維度
●畢氏斜邊:最小畢氏三元數組的斜邊╱正多面體╱五次方程式╱晶體結構限制╱準晶體
●相切數:最小的完全數╱相切數╱蜂巢╱四維多胞形的數目
●第四個質數:找因數╱質數與密碼╱布羅卡的問題╱環面上的七色地圖
●費波納契立方數:(在1之後的)第一個立方數╱費馬的最後定理╱卡塔蘭猜想╱第六個費波納契數及唯一有意思的費波納契立方數
●魔方陣:最小的魔方陣╱阿基米德鑲嵌╱由相異正方形拼成的長方形
●十進制:以十來計╱記數法簡史╱小數點╱第四個三角形數╱第三個四面體數╱10階正交拉丁方陣

【零與負數】
●空無一物也是數?:記數法的基礎╱零的簡史╱零是數嗎?╱不尋常的特徵╱生於空無之數
●比空無一物還要少:負數

【複數】
●虛數:複數╱複數平面╱1的n次方根

【有理數】
●分割不可分割的:把一個角二等分╱黎曼假設
●π的近似值:把π有理化
●河內塔:搬動圓盤╱佘賓斯基三角形

【無理數】
●第一個已知無理數:小數、分數和無理數
●圓的度量:圓周率╱π與圓╱出現π的其他場合╱如何計算π值?╱化圓為方
●黃金數:古希臘幾何學╱與五邊形的關聯╱費波納契數╱出現在植物上
●自然對數:利率╱自然對數╱指數增長與衰減╱π和e的關聯(歐拉公式)
●碎形:碎形╱碎形維度╱曼德布洛特集
●裝球問題:圓的堆疊╱克卜勒猜想
●音階:聲波╱音程╱音階╱琴弦與鼓的振動
●阿培里常數:3的ζ函數值
●歐拉常數:調和數

【特別的小數字】
●弦論:統一相對論與量子理論╱額外的維度
●五連塊:多連塊╱球的相切數
●多邊形與平面圖樣:正多邊形╱壁紙圖樣
●生日悖論:機率過半
●密碼:凱撒加密法╱奇謎機╱非對稱式鑰匙密碼
●臘腸猜想:收縮膜裝填
●有限幾何學:非歐幾何╱射影幾何╱法諾平面╱單純群與怪獸群

【特別的大數字】
●階乘:重新排列╱伽瑪函數
●魔術方塊:魔術方塊的幾何學
●數獨:從拉丁方陣到數獨
●已知最大的質數:梅森數

【無限大的數】
●阿列夫零:最小的無限大:無限大╱無限大的數是什麼數?╱阿列夫零:最小的無限大
●連續統的基數:不可數的無窮╱沒有最大的無限大

【生命、宇宙及……】
●一點也不沉悶:矩形數╱第六個卡塔蘭數╱魔方塊╱其他特色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ISBN:9789862355435
叢書系列:科普漫遊
規格:平裝/368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數學>概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ISBN:9789862355435
叢書系列:科普漫遊
規格:平裝/368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數學>概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0367?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100件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事:日常生活裡的數學遊戲,藝術×運動×生物×宇宙×心理學……用數學來了解我們的世界 數學,為什麼是現在這樣子?:一門不教公式,只講故事的數學課 這個問題,你用數學方式想過嗎?史丹佛大學教授最受歡迎的4堂思考力訓練課,大師教你像數學家一樣思考 啟蒙的符號:數學符號的誕生、演化和隱藏的力量 喚醒你與生俱來的數學力:重整邏輯思考系統,激發數理分析潛能的七個關鍵概念 一條線有多長?:生活中意想不到的116個數學謎題 漫畫微積分入門:輕鬆學習、快樂理解微積分的第一本書 數字的祕密生命:生活中最有趣的50個數學故事,像數學家一樣思考 好設計,讓地方重燃元氣!19個激發日本在地特色的創新企劃實例 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演算法星球:七天導覽行程,一次弄懂演算法 完全推理數學遊戲 數學,為什麼是現在這樣子?:一門不教公式,只講故事的數學課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Cosmos: the Infographic Book of Space)~推薦!

作者:斯圖爾特.樓,克里斯.諾斯
原文作者:Stuart Lowe,Chris North
譯者:蔡承志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16/10/06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699元

ISBN:9789869310451
叢書系列:科學.不思議
規格:精裝/224頁/19.5x25.2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天文學/地球科學>太空科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斯圖爾特.樓(Stuart Lowe)


  曾在Jodrell Bank Observatory幫忙建設在英國與波蘭使用的外太空工具。他在曼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參與了European Space Agency衛星的工作,這台衛星在2009年開啟,主要為了研究宇宙大爆炸理論。他創辦了英國最長久、關於天文學的播客:The Jodcast。他最近還創辦了一個網路平台,讓來自世界各地的所有人,從研究員到小學生都能夠觀察Las Cumbres Observatory的國際望遠鏡網路系統。
 
克里斯.諾斯(Chris North)

  卡迪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的天體物理學家。他參與過許多實驗及外太空任務,現在是Herschel Space Observatory的團隊成員。他們主要專門透過遠距離的紅外光觀察我們宇宙的恆星形成過程。他時常到學校演講,也上 過BBC策畫的天文學電視節目《仰望夜空》(The Sky at Night)。

譯者簡介

蔡承志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碩士,全職科普類書譯者。一九九四年起業餘投入翻譯,一九九九年轉任全職迄今,累計作品出版者近七十本。譯著《給未來總統的物理課》(漫遊者出版)榮獲第七屆吳大猷科普書翻譯金籤獎。

  相關翻譯作品包括《星際效應:電影幕後的科學事實、推測與想像》《好奇號帶你上火星》、《無中生有的宇宙》、《時空旅行的夢想家:史蒂芬.霍金》、《一本就通:宇宙史》、《無限大的祕密》、《如何幫地球量體重》、《約翰.惠勒自傳》和《穿梭超時空》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用有故事的圖表
看懂無垠的宇宙
一眼秒懂全宇宙的視覺懶人包

  
  INFOGRAPHIC=有故事的圖表
  簡潔、有趣、易懂的故事線
  縱向與橫向的資訊整合
  橫跨美感和理解力的設計
  超越圖解!整合+理解龐大知識體系的最新利器

  ◎「視覺資訊」新顯學,帶你飛越銀河、丈量宇宙
  想了解複雜的宇宙和太空,至少要讀過100本書?有了「視覺資訊圖表」(infographic)這個新工具,艱澀如宇宙的知識,只要看一本就能完全吸收!

  ◎重力透鏡效應、地球傳訊解碼、星系極化現象,都能用視覺資訊圖表畫出來、看明白!
  本書要挑戰知識吸收的上限,一眼就讓你了解重要的宇宙學理論與太空知識!翻開本書,你將在一張圖內就看懂:

  ●太陽到各行星的距離?用世界地圖模擬你就懂!
  如果太陽在巴黎,土星的軌道會穿越布魯塞爾和倫敦,天王星會經過慕尼黑和利物浦,海王星可在哥本哈根附近找到。

  ●宇宙裡最多的竟然是暗能量?一張圖看懂宇宙組成的懸殊比例
  抬頭看夜空,總是看到繁星點點,似乎宇宙裡滿是星星。你可知道,恆星其實只占了宇宙的0.5%?而神祕的「暗能量」,居然占了宇宙的68.3%!

  ●在月球上能跳多高?24顆星星跳高排行榜,體驗星際彈跳的滋味
  在天體上跳高的高度,取決於天體質量和大小。如果你在地球上能跳0.5公尺,在月球上就能跳3公尺,但在冥王星,你可以跳7.42公尺!

  ●太陽其實並不在太陽系中央,而是會畫圈規律移動?
  你以為太陽總是固定待在太陽系的正中央嗎?誤會大了,太陽可沒這麼文靜,它受到眾多行星夥伴的重力影響,在太陽系舞池裡繞著複雜的環圈舞動,還不時變換著舞步呢!

  ●太陽黑子和太陽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竟會定期形成蝴蝶狀的軌跡?
  太陽黑子可不是隨意出現在太陽表面的任何部位,它的出現時間與位置和太陽活動週期有關,每隔22年就會形成規律的蝴蝶形圖樣。原來,太陽黑子是一種跟太陽有關的「磁現象」。

  ●真的有外星人嗎?不明飛行物小測驗來判定
  有時天空會出現古怪的不明飛行物體,但通常問幾個問題、用一點推理和消去法,就能提出合理的解釋。花多久才越過天際?是否規律閃爍?真相可能只是一架剛起飛的飛機,或者是,你喝醉了。

  ●傳給外星人的訊息,解碼出來是什麼樣子?
  電波天文學家曾經朝梅西爾13球狀星團方向,放送了一幅由二進制碼構成的圖像,裡頭有太陽系圖示、DNA雙螺旋圖像,以及氫、碳、氮、氧、磷等重要元素符號。

  ●為什麼美國太空總署要追蹤地球軌道上超過10公分大小的物體?
  沒掉下來的太空垃圾,會在地球周圍以時速28000公里的高速移動!至今美國航太總署仍持續追蹤低空地球軌道上超過10公分大小的物體,因為這小垃圾很可能會讓整座太空站停擺!

  ◎第一本宇宙視覺資訊圖表專書
  本書是第一本宇宙視覺資訊圖表專書,由兩位專業天體物理學家執筆寫成,集結最新天文研究成果,以令人驚歎的圖解資訊,讓抽象的宇宙尺度變得清晰易懂、陌生的太空知識變得趣味橫生,展現最前沿的太空發現!

  宇宙擁有比太陽大一千七百倍的恆星,還有成千上萬星系和數不清的大自然最壯闊尺度之展現。在這片浩瀚無垠的暗物質當中,一切都有可能成真:

  那裡有能夠看到南極最深層的望遠鏡;有機器人探險家英勇前行,著手探勘火星;有熔岩湖泊和碳氫化合物湖泊,甚至還有能夠支持其他文明的行星!

  視覺資訊圖表的強大資訊整合力,讓這難以想像的一切,以撼動人心的獨到新視角呈現:從宇宙大爆炸、所有星系與星星的祕密生活,到最近發現的新星球,逐步踏入太陽系以外的世界……

  一起透過前衛的視覺表現和創意的思考方式,來探究太空的祕密吧!

  【審訂人】曾耀寰(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副技師)

推薦人

  鄭國威(《PanSci泛科學》總編輯)、李家維(《科學人雜誌》總編輯)、辜雅穗(《BBC知識國際中文版》總編輯)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緒論

第一章/太空探索
第二章/太陽系
第三章/望遠鏡
第四章/太陽
第五章/恆星
第六章/星系
第七章/宇宙學
第八章/其他世界
第九章/雜項課題

附錄/天體名詞中英對照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前言

  太空和天文學是真正能夠激發想像力的題材──在筆者的早年時代,這些學問都產生了這樣的作用。許多細部解釋看來都顯得很複雜,有時還相當難以捉摸,不過就某種程度而言,這當中的基本理念對我們所有人來說,其實都算耳熟能詳。宇宙的尺度和距離,大概只能形容成浩瀚無比,難以想像,而且單只是寫出巨大的數值,也不見得有幫助。

  本書嘗試以視覺方式來展現這些進程和概念,讓讀者能夠輕鬆看出這些理念,確保細節無所遁形。若有可能,我們都盡量依比例尺寸來顯示資料。舉例來說,在「奔向月球」一文中,地球、月球和月球軌道的大小都依比例尺呈現。然而,由於天文學所涉尺寸和理念的範圍廣闊無比,頁面大小卻有局限,所以也不見得都能這樣做。因此有時我們用上對數尺度,遇到最極端情況時,還完全以抽象形式來呈現比例。

  我們的課題涵括從人類對地球和月球的探勘,到星系如何散置全宇宙,遍布數十億光年幅員;從製造望遠鏡來觀測天空,到人類如何嘗試與外星文明接觸。不論你對太空和天文有什麼認識,肯定有某些事項能引發各位的興趣。

  書中圖解都盡可能以最新近的知識和研究為本。多數資料組合到二○一四年年尾都依然有效。就本質而論,凡是積極研究蓬勃發展的學科,都會不斷成就新發現,一本書付印之時,我們的知識非常可能已經過時,這門學科也是如此。我們會持續關注最新現況,並針對部分圖解資料提供互動版本,網址:cosmos-book.github.io。

  由於我們兩人都是天文學家,從事的專業研究相對局限,所以書中某些領域起初對我們來說相當新鮮。然而,我們都非常喜愛大眾領域的天文學交流訊息,從網路播客和網頁,到收音機和電視節目。這種延伸論述幾乎遍及天文學領域的所有範疇,不過儘管有這種經歷,我們兩人在編纂本書期間,仍然學到許許多多事情。撰寫本書為我們帶來喜悅,希望各位閱讀時也能享受同等的喜悅!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ISBN:9789869310451
叢書系列:科學.不思議
規格:精裝/224頁/19.5x25.2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天文學/地球科學>太空科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牠們的一小步……
 
人類並不是唯一冒險上太空的物種,甚至連第一個都不是。第一次有紀錄的太空飛行是在一九四七年進行。當時的先驅宇航員是果蠅,而且牠們還活著回來了。到了一九四九年,頭一批太空猴也尾隨升空,不過直到一九五九年,艾伯兒(Able)和蓓克(Baker)才成為第一批從太空飛行生還的猴子。第一批熬過真正太空飛行情境的哺乳動物是一九五一年升空的小鼠。緊接其後是狗,牠們在一九五一年成功上了太空,接著在一九五七年完成第一趟繞軌飛行。一九六一年三月,一群小鼠(加上青蛙、天竺鼠和昆蟲)領先人類數週,成為第一批成功繞行地球軌道的動物。
 
一九六八年九月,阿波羅8號升空前三個月,探測器5號頭一次搭載地球生靈繞月飛行並平安返回地球。船員包括一隻陸龜、一些酪蠅與黃粉蟲。
 
◎太空求生術
 
電視和電影中若有人突然曝露於太空真空情境,往往就會爆炸或瞬間凍死。這些情節都不會發生,而且人也不會瞬間死亡。根據動物(包括人類)試驗,還有在地面壓力艙和太空飛行時發生的事故,我們對於可能發生什麼現象已經有些許認識。
 
*你不會凍死/你不會馬上凍結。太空是相當好的絕緣體,完全沒有傳導/對流。在陽光下循軌道繞行地球時,你的能量放射有可能比在室溫下稍快。你會慢慢冷卻。
 
*血液不會沸騰/除非你陷入深度昏迷,否則血壓仍會夠高,所以不會沸騰。
 
*曬傷/倘若你沒有防護裝具,陽光紫外輻射就會造成非常嚴重的曬傷。
 
*局部曝露/倘若只有部分身體曝露,你的活命機會就多一些。一九六○年,小約瑟夫.基廷格(Joe Kittinger Jr)在高空氣球飛行時右手曝露於低壓狀況,右手腫脹至兩倍大,不過幾個小時之後就恢復正常。
 
*聲音/空氣一開始流失,你就聽不到任何聲音。
 
*腹部窘迫/腹內氣體膨脹有可能引發疼痛。建議有多餘空氣就排放出來。
 
*太空船穿孔/假定你的太空船容積為十立方米,船身出現一平方公分的破口,氣壓有可能在約六分鐘內就降到半個大氣壓,這時就會引發嚴重缺氧狀況。
 
從爆炸性失壓瞬間開始,你必須在約六十至九十秒內回到加壓大氣環境才能活命。時間緊迫……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ISBN:9789869310451
叢書系列:科學.不思議
規格:精裝/224頁/19.5x25.2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天文學/地球科學>太空科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9786?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看得見的滋味:INFOGRAPHIC!世界最受歡迎美食的故事、數據與視覺資訊圖表──老饕必懂的食材與美食歷史、文化、食譜、料理技巧、最新潮流── 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星際效應:電影幕後的科學事實、推測與想像 博物學家的自然創世紀:亞歷山大・馮・洪堡德用旅行與科學丈量世界,重新定義自然 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深夜食堂 17 解事者:複雜的事物我簡單說明白 酒的科學:從發酵、蒸餾、熟陳至品酩的醉人之旅 生命的躍升:40億年演化史上最重要的10大關鍵 用心智圖背英文單字:1分鐘看懂3,000個英文單字(附1MP3) 看得見的滋味:INFOGRAPHIC!世界最受歡迎美食的故事、數據與視覺資訊圖表──老饕必懂的食材與美食歷史、文化、食譜、料理技巧、最新潮流── 台灣之光:60盞特色路燈大放閃 鹿王(上:倖存者/下:回歸者,套書) 回家:顧城精選詩集(博客來獨家 限量珍藏版) 聽不見的聲音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小時掌握速算(図解・速算の技術 一瞬で正確に計算するための極意)~推薦!

作者:涌井良幸
譯者:陳盈辰
出版社:世茂
出版日期:2016/10/05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00元

ISBN:9789869349147
叢書系列:科學視界
規格:平裝/224頁/14.8x21x1.16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數學>其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3小時掌握速算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涌井良幸


  1950年出生於日本東京。東京教育大學(現為筑波大學)理工學院數學系畢業,從事教職。目前擔任高中數學教師,並利用電腦進行教育學與統計學的相關研究。主要日文著作(含共同著作)有《傅立葉變換的解說與應用》、《貝氏統計的解說與應用》(日本實業出版社)、《培養數字敏銳度的超快算術》(實務教育出版)、《身邊常見的現代化生活科技》(中經出版)等。

譯者簡介

陳盈辰


  國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學系學士,曾留學於日本京都同志社大學,先後任職於日系銀行和旅遊雜誌社,撰寫專欄並協助日系企業網站中文化。現為專職譯者,專長領域為商學管理、觀光旅遊、古典音樂、料理食譜、心靈成長、日本文化、動漫遊戲和輕小說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3小時掌握速算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掌握補數技巧,運用10位數變化,數學速算法則完全公開!

  加、減、乘、除,處處都要運用計算。想要快速正確解題,必須掌握速算技巧,徹底解決考試做題慢的問題。運用多項式分配率和乘法公式,快速答題和驗算。

  現任日本高中數學老師,幫助你:
  理解速算原理,面對問題立刻掌握重點;快速驗算答案,提升解題速度。
 
  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算術和數學知識,都是正統的,放諸四海皆準,然而在實際生活中計算的時候,如果數字很大或很複雜,需要進位,會發現要花很多時間才能得到正確答案。

  例如這個乘法計算例題, 398×402,一般人會怎麼算呢?想必是列成直式,從最右邊開始算起,依序計算398×2,398×00(=0),398×400,最後再全部加起來,得到答案。

  事實上,這個題目有一個快速的算法。相信大家都學過國中的乘法公式與多項式。這一題我們要利用的是平方差的公式:(a+b)(a-b) = a2-b2

  因此398×402可寫為

  398×402
  = (400-2)(400+2)
  =4002-22
  =16000-4
  =159996

  另外平時在計算小數點的時候也很容易出錯,例如164×0.75,看起來就像是三位數乘法一樣麻煩。這時候我們可以將小數看成是分數,將原題寫為

  164×0.75
  =164×(3/4)
  =164÷4×3
  =41×3
  =123

  這樣是不是算得又快又好呢!

  像這樣,面對數字計算問題的時候,不需要用學校教的正面迎擊方法硬碰硬,而是隨機應變,依照每個問題的特性,選擇適合的方法,而且,這種隨機應變的精神,不僅可以用於速算技巧,生活中各個層面也可以讓我們的思考變得更加靈活。
       
  本書除了速算,也介紹快速「概算」和「驗算」技巧。「概算」和「驗算」的精神在於去蕪存菁、立即看穿本質。因此,進行快速概算,可在一瞬間看穿事物的本質。這樣的思考方式,既有益於數學計算,又能運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方面。比別人早一步看穿數量本質,這個能力,將成為你謀生的一大利器。
       
  本書前半部介紹速算的基本技巧,並附有大量練習題,目的是讓讀者學會運用這些計算方法。後半部則介紹與速算有關的各種計算知識,以及使生活變得更有趣的數學常識等等。
       
  希望讀者能夠藉由閱讀本書,對數學計算改觀,開始喜歡數字,進而更加享受生活和工作。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3小時掌握速算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前言
第1章    速算技巧的基礎知識
第2章    補數的速算技巧練習
第3章    運用特定模式的速算技巧
第4章    計算速度倍增的訣竅
第5章    瞬間掌握本質的概算技巧
第6章    快速驗算技巧
第7章    古今中外的算術技巧
第8章    日常生活中的換算技巧
第9章    當下立刻進行正確判斷的邏輯思維
索引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3小時掌握速算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前言

  學校裡教的算術和數學,都是正統的,放諸四海皆準,然而實際運用的時候卻覺得不太方便,計算要花很多時間。
 
  舉例來說,下面的問題要怎麼解呢?

  398×402

  相信很多人會說:「這題目很簡單呀!」然後拿出紙筆寫出小學學過的乘法直式,依照下方步驟解答。

  但是,這個方法要算好幾次乘法,很花時間,還有多次進位,很容易計算錯誤。
 
  在這個時候,可以進行其他彈性思考,如下圖所示輕鬆導出正解,這個方法還能以心算快速求解。
   
  398×402
  =(400-2)(400+2)
  =160000-4
  =159996

  再舉一個例子。這個問題要怎麼解呢?

  164×0.75

  解題可以像前頁範例,正面迎擊,拿出紙筆來計算。但是用下面這個方法,可以用心算馬上計算出來。
 
  164×0.75
  =164÷4×3
  =41×3
  =123

  像這樣,面對問題的時候,不需要用學校教的正面迎擊方法硬碰硬,而是隨機應變,依照每個問題的特性,選擇適合的方法;而且這種隨機應變的精神,不僅可以應用於速算技巧,在生活各個層面中也可以讓我們的思考變得更加靈活。
 
  本書除了速算,也介紹快速「概算」和「驗算」技巧。

  「概算」和「驗算」精神在於去蕪存菁、立即看穿本質。因此,進行快速概算,可在一瞬間看穿事物的本質。這樣的思考方式,既有益於數學計算,又能運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方面。比別人早一步看穿數量本質,這個能力,將成為你讀書或求職的一大利器。
 
  本書前半部介紹速算的基本技巧,附有大量練習題,目的是讓讀者學會運用這些計算方法。後半部則介紹與速算有關的各種計算知識,以及使生活變得更有趣的數學常識等等。
 
  希望讀者藉由閱讀本書,對數學計算改觀,開始喜歡數字,進而更加享受生活和工作。
 
  此外,在撰寫本書時,承蒙科學叢書編輯部石井顯一先生和編集工房SHIRAKUSA畑中隆先生多方指導,在此表達由衷感謝。
 

涌井良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3小時掌握速算


ISBN:9789869349147
叢書系列:科學視界
規格:平裝/224頁/14.8x21x1.16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數學>其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3小時掌握速算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熟練速算的人≒腦筋清醒,運作快速
≒正確判斷
≒很會考試
熟練概算的人≒能夠快速掌握事物本質
 
能夠三兩下計算答案,這樣的人很擅長速算,總是讓旁人嘆為觀止。熟練速算的人,就會被認為是腦筋動得快、能快速正確判斷。
       
事實上,熟練速算的人,任何考試都容易拿高分。一般的考試都會要求在有限的時間內正確解答大量問題,所以如果在數字計算上花太多時間,會無法順利作答。
 
由此可知,運用速算技巧迅速完成計算,多出來的時間就可以運用到需要仔細作答的問題上,得到更完整的答案。
 
速算裡面有一種技巧叫概算,概算的精神在於去蕪存菁、看穿數量的本質,因此,如果平常習於快速概算,相當於在不知不覺中進行了「掌握事物本質的訓練」這樣的思考方式,不但有益數學計算,也能運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上。
 
培養看穿數量本質的能力,可提升效率,成為讀書考試利器。
 
小學學過的加減乘除,是所謂的「正面攻擊法」,在任何情況下使用這種計算方式,都一定可以得到正解。這種「正面攻擊法」如果用藥物來比喻,就是不管什麼疾病都能醫治的萬靈丹。
       
但是,這種萬靈丹的缺點是「藥效慢」,如果是特殊疾病,特效藥更能發揮治療效果,速度也比萬靈丹更快,因此,對付各種疾病,我們不只要準備萬靈丹,也要準備許多特效藥。而計算上的特效藥,就是速算的技巧。

萬靈丹用途很多、很方便,可是很花時間。

特效藥雖然只能用在特定狀況,但是立刻見效!
 
第2
補數的速算
技巧練習
 
本章將結合心算,介紹速算技巧。速算的基礎並非心算,但可運用心算輔助。剛開始學速算,難免對新觀念和思考方式感到困惑,因此不妨多多練習本章所教導的技巧,相信日後便能快速上手。
 
2-1 運用補數快速找零錢
 
例題
 
從最高位數開始計算
(9補數,也就是9-8)
(9補數,也就是9-2)
(10補數,也就是10-7)
 
這是在1-8節介紹過的方法。用大鈔買東西的時候,會找回很多零錢,這個時候,依序個位、十位、百位計算會比較慢。
 
快速求解可從最高位數開始,找每一位數的「補數」就能求得答案,但是要特別注意個位數是要找10補數。下圖以直式減法來說明: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3小時掌握速算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3小時掌握速算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3小時掌握速算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3小時掌握速算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3小時掌握速算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3小時掌握速算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3小時掌握速算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3小時掌握速算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3小時掌握速算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3小時掌握速算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3小時掌握速算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3小時掌握速算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3小時掌握速算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3小時掌握速算

ISBN:9789869349147
叢書系列:科學視界
規格:平裝/224頁/14.8x21x1.16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數學>其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3小時掌握速算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1031?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跟孩子一起玩數學 幾何邏輯遊戲書【彩色書+積木】 本質思考:MIT菁英這樣找到問題根源,解決困境 人際過敏症:曾經良好的關係,為什麼突然改變? 莊子,從心開始 白朗BAIRAN舒壓按摩眼鏡FBMG-D09 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完全推理數學遊戲 道德騷擾心理學:逃脫「都是為你好」的陷阱 名偵探實習醫SOP:「身體檢查法」基本演繹 嬰幼兒副食品不過敏全書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超智慧:出現途徑、可能危機,與我們的因應對策(Superintelligence: Paths, Dangers, Strategies)~推薦!

作者:尼克.伯斯特隆姆
原文作者:Nick Bostrom
譯者:唐澄暐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6/10/05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560元

ISBN:9789869356251
叢書系列:ALPHA
規格:平裝/480頁/18.5x23.5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商業理財>經濟/趨勢>觀念/趨勢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大腦科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超智慧:出現途徑、可能危機,與我們的因應對策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尼克.伯斯特隆姆


  牛津大學哲學系教授,以及牛津馬丁學院的人類未來研究所創所所長、未來科技影響研究計畫創辦主任。

  他著有約兩百篇出版品,包括《人類偏誤》(Routledge,2002)、《全球災難風險》(編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8)以及《人類增強》(編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9)。他過去曾於耶魯大學任教,且是英國國家學術院的博士後研究。伯斯特隆姆有物理、計算神經科學、數學邏輯與哲學的學術背景。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超智慧:出現途徑、可能危機,與我們的因應對策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紐約時報》暢銷書
★比爾蓋茲說:「我極力推薦本書」
★《周日電訊報》:「實在重量級讀物。」


  不斷透過嘗試錯誤、累積內容、改善自身設計的人工智慧,
  在反覆提升自己的過程中,不斷設計出更聰明的自己,
  最終是否可能出現智慧爆發,產生超越人類的超智慧?
  我們所創造的,是否最終會毀滅我們?


  人腦擁有其他動物所缺乏的能力。因為這些獨特能力,我們在地球上居主宰地位。其他動物有更強的肌肉或更尖利的爪子,但我們有更聰明的頭腦。我們在常態智慧上的優勢,讓我們發展了語言、技術和複雜的社會組織。但如果有一天我們打造了常態智慧上超越人腦的機器腦,那麼這個全新的超智慧就會變得十分強大。就如猩猩的命運如今多半操之於我們人類,而非牠們自己手中一樣,我們的命運接著也將操之於機器超智慧之行動。

  但我們有一個優勢,就是我們可以先發制人。因為它們是我們所創造的東西,因此我們可以打造出一種能保護人類價值的超智慧,來控制超智慧的行徑,好讓人類在這場智慧爆炸下仍能存活。但,我們該如何達成一場可控制的爆發?

  本書作者尼克.伯斯特隆姆從當前人工智慧研究取徑和現況中,找出可能達成超智慧的途徑,包括人工智慧、全腦仿真、生物認知、腦機介面、網路和組織的強化,並帶領我們思考,這樣一個超智慧一旦出現,可能會如何行動,以及它的行動是否會對我們的生存造成威脅,而我們是否有方法在它變成超智慧之前,該如何做好能力控制和動機選擇。

  身為牛津大學哲學系教授,作者特別強調強調動機選擇的關鍵性,但要植入哪一種價值的決定,有非常深遠的影響;而人類的價值又如何能轉譯成人工智慧所能理解的形式語言。這些都是嚴峻的挑戰。作者從頭到尾都謹慎地為人類尋找出路,儘管對非專業讀者來說,偶爾出現的數學和專有名詞可能會讓人望而生畏,但其實不用擔心,因為總是可以周圍的解釋拼湊出主要論點。

  在這本極具創見的書中,呈現了超智慧的前景和面臨的挑戰,以及我們該如何應對。這可能是人類有史以來要面對的最重要、最艱難挑戰。

名人推薦

  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陳慶瀚副教授 審閱/推薦


  ˙這本由全球思路頂尖清晰的思考者所作的傑出分析,處理了人類最大的一個挑戰:如果未來的超人工智慧成為人類史上最重大的事件,那麼我們要怎麼確保那不會是最後一件事?──麥斯.泰德馬克(Max Tegmark),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

  ˙每個聰明人都該讀。──尼爾斯.尼爾松(Nils Nilsson),人工智慧先驅,史丹佛大學

  ˙尼克.伯斯特隆姆提出很有說服力的理由,說明人工智慧未來的影響可能是人類至今所要面對的最重要問題。超智慧用前所未有的詳細度,標示了未來底下潛藏的暗礁。它也標記了新時代的開端。──史都華.羅素(Stuart Russell),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電腦科學教授

  ˙那些傾向於將「人工智慧接管世界」當作科幻而忽視的人,在看過這本獨創而論理充分的書之後,可能要重新思考一下。──馬丁.里斯(Martin Rees),前皇家學會會長

  ˙值得一讀……面對人工智慧我們得極其小心。──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太空科技探索公司與特斯拉汽車創辦人

  ˙有價值。把第二種智慧物種引入世上的影響是如此地深遠,因而值得努力思考。──《經濟學人》

  ˙(伯斯特隆姆)論點的力量是毋庸置疑的……這難題值得下一世代最優秀的數學才能進行研究挑戰。人類文明正在危機邊緣。──克萊夫.庫克森(Clive Cookson),《金融時報》

  ˙十分重要……見地獨創……判斷極其精準且內容明晰,使他(伯斯特隆姆)能將自己橫跨極廣光譜的學門──工程、自然科學、醫學、社會科學和哲學──所得到的廣泛知識一以融會貫通……如果本書得到了應有的待遇,那它最終將可成為繼1962年瑞秋.卡森的《寂靜的春天》之後,甚至有史以來最重要的警鐘。──奧勒.哈格斯特羅姆(Olle Häggström),數理統計學教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超智慧:出現途徑、可能危機,與我們的因應對策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第一章 人工智慧過往發展與當今能力
第二章 邁向超智能的途徑
第三章 超級能的形式
第四章 智慧爆發的動力學
第五章 關鍵策略優勢
第六章 認知超級能力
第七章 超智慧的意志
第八章 預設的結果是否為滅亡?
第九章 控制難題
第十章 先知、精靈、君王、工具
第十一章 多極情境
第十二章 獲得價值
第十三章 選擇「選擇準則」
第十四章 策略景況
第十五章 緊要關頭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超智慧:出現途徑、可能危機,與我們的因應對策


ISBN:9789869356251
叢書系列:ALPHA
規格:平裝/480頁/18.5x23.5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商業理財>經濟/趨勢>觀念/趨勢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大腦科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超智慧:出現途徑、可能危機,與我們的因應對策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第一章  人工智慧過往發展與當今能力

成長模式和大歷史

不過幾百萬年前,我們的祖先還在非洲的樹蔭下盪來盪去。不管是在地理甚至演化的時間尺度上,智人(Homo sapiens)這物種從與黑猩猩的最後共同祖先分支出來,發生得都十分突然。我們發展出直立站姿、對生拇指,以及最關鍵的──相比之下變化較小的腦部尺寸和神經組織,卻使認知能力大為躍進。結果導致人類可以抽象思考、溝通複雜思想,並透過文化一代代累積情報,效果遠比地球上任何物種都來得好。

這些能力讓人類發展出愈來有效率的生產技術,讓我們的祖先能夠遠遠遷離雨林和草原。尤其在開展農業後,總人口增加的同時也提高了人口密度。人愈多想法就愈多;更大的密度,代表想法更容易流通,使得某些人能投身研發專業技能。這些發展增進了經濟生產和技術能力的成長率。日後與工業革命相關的發展,再一次帶來了不遑多讓的成長率劇變。

成長率的變化結果十分重大。幾十萬年前,早期人類(或原始人)的成長率實在太低,其生產力大約要花上一百萬年,才能再多讓一百萬人足以維持生存水平。到了西元前5000年,在農業革命後的成長率,要達到同樣的成長量只需兩百年。如今,在工業革命後,全球經濟成長平均每九十分鐘就可以達成同樣生產量。

即使長久維持現在的成長率,都可以產生可觀的結果;若全球經濟持續以過去五十年的速度成長,那麼到了2050年,全球將比現在富有4.8倍,而在2100年更會達到34倍。

但如果全世界經歷另一場規模堪比農業革命和工業革命的成長率劇變,持續穩定指數成長的前景與其相比,也將相形見拙。經濟學家羅賓.韓森(Robin Hanson)根據歷史上的經濟和人口資料估計,全球經濟倍增所需的時間,若以一個更新世的獵人採集社會來算的話,需要22萬4千年;以農業社會來算是909年;以工業社會來算,則是6.3年。(在韓森的模型中,當代是農業與工業成長模式的混合體──全球整體的經濟尚未以每6.3年翻一倍的速度成長。)如果真能轉型至下一個全新的成長模式,且其規模接近前兩次的改變,其產生的全球經濟成長模式將以每兩星期一次的速度倍增。

ISBN:9789869356251
叢書系列:ALPHA
規格:平裝/480頁/18.5x23.5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商業理財>經濟/趨勢>觀念/趨勢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大腦科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超智慧:出現途徑、可能危機,與我們的因應對策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0078?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超級預測:洞悉思考的藝術與科學,在不確定的世界預見未來優勢 桂格養氣人蔘雞精雙效滋補6入盒 資訊裂變:iPhone、超跑、無人機,全球經濟與想像力結晶的發展之路 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創造金錢買不到的機會:諾貝爾經濟學獎突破市場經濟賽局的思維 低欲望社會 不當行為:行為經濟學之父教你更聰明的思考、理財、看世界 資料智慧化:利用資料科學,將資訊化為創見 人類存在的意義:一個生物學家的思索 文明史綱:人類文明的傳承與交流 本質思考:MIT菁英這樣找到問題根源,解決困境 365天都適用!頂尖編輯的簡約時尚穿搭術 Brick Taiwan:積木臺灣經典建築,用樂高積木打造43個古蹟與地標 非典型經營者的成功法則:8個企業成功翻轉的案例,巴菲特、《從A到A+》作者柯林斯推薦必讀 自在YOUNG:我的青春,我是楊洋(隨書附贈海報、8寸易裁相框圖)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完全推理數學遊戲[Wan Quan Tui Li Shu Xue You Xi]~推薦!

作者:羅波
出版社:讀品文化
出版日期:2016/10/03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250元

ISBN:9789864530410
叢書系列:資優生系列
規格:平裝/256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數學>趣味數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完全推理數學遊戲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為你展示數學王國的魅力,
  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對數學產生興趣!
  我們一直生活在數學的世界裡
  但數學並不是你認為的那樣枯燥乏味。
  讓你學會思考問題的方法,
  更懂得變換角度去看問題。

  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培養自己由衷的興趣!
  在故事中發現數學,並掌握大量而豐富的數學技巧。
  透過對答案的探索和鑽研,讓你變成一個用數學眼光看生活、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的聰明人!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完全推理數學遊戲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1.三人買魚
2.果汁有多重
3.該補償多少
4.秤中藥問題
5.雞兔同籠
6.巧秤藥粉
7.文具多少錢
8.魚有多少條
9.切蛋糕
10.奇怪的手錶
11.我的兄弟姐妹
12.物理課上的故事
13誰的數最大
14.扎針問題
15.怎樣排隊
16.有趣的生日
17.物物交換
18.數學日曆
19.幾根蠟燭
20.趣味競賽
21.玩撲克牌
22.貼廣告
23.打了幾隻兔子
24.電話號碼
25.乘車
26.魔術硬幣
27.最後一個活著的人
28.幾隻貓
29.一元消失了
30.天是禮拜幾
31.跑車相撞
32.誰是傑米的兒子
33.動腦筋的遊戲
34.坐船
35.滾石頭
36.死裡逃生
37.兄弟數數
38.母子的年齡
39.北極之行
40.摘蘋果的人
41.年齡的差別
42.手指問題
43.農婦摘蘋果
44.匪夷所思的數
45.台階有多少個
46.誰去取牛奶
47.卡車過橋
48.百雞
49.沙漠旅行
50.吃羊
51.酒會
52.伯賢的祕密
53.各有多少錢?
54.分午餐
55.鵝、鴨、雞
56.鐵球與水
57.釣魚
58.種樹
59.皮帽的重量
60.師兄弟賣瓷器
61.國王的寶石
62.國王出征
63.有多少棵樹
64.加油
65.失言的國王
66.巧算年齡
67.軍事演習
68.切柚子
69.你會算平均速度嗎?
70.鑽縫隙的豬
71.過草地
72.猜年齡
73.分魚
74.生日會上的遊戲1
75.生日會上的遊戲2
76.金公雞
77.猜年齡
78.分錢
79.騎車
80.賣雞蛋
81.上學路上
82.超長的釣魚竿
83.吃草問題
84.糖果紙與糖
85.世勳「夢遊」
86.水手的問題
87.助理分獎品
88.雞兔同籠
89.早到
90.比珠穆朗瑪峰還高的報紙
91.麻煩的密碼鎖
92.方丈的念珠
93.花圃
94.賣相機
95.巧算整除數
96.蘋果籃子
97.有趣的車牌
98.割草
99.要騎多快呢?
100.標籤
101.算年齡
102.聰明的「數學家」1
103.聰明的「數學家」2
104.聰明的「數學家」3
105.一百顆巧克力
106.過河
107.會計巧查帳
108.數學考試
109.黑煙方向
110.月曆
111.伯賢開店
112.「韓信點兵」
113.兩個畫家
114.吃餡餅
115.趕鴨子
116.廢電池回收
117.算年齡
118.1000米長跑訓練
119.這句話對嗎?
120.雞飼料
121.挑數字
122.幾個學生幾朵花
123.這群螞蟻有多少隻
124.免費購物車
125.課外活動
126.原來有多少個橘子
127.圓圈
128.世勳的手錶
129.二手市場
130.歐拉的問題
131.數鳥
132.富翁的遺產
133.哪個更快
134.馬
135.計時正確
136.木料
137.老鼠家族
138半圓的周長
139.抓小偷
140.容積
141.長勝不敗
142.掛燈籠1
143.掛燈籠2
144.掛燈籠3
145.單數出列
146.誰的任期長
147.父子與狗
148.擺麻將
149.三人分牛奶
150.兩人分牛奶
151.奇妙的37
152.有趣的三位數
153.幾班車
154.一串奇怪的數
155.積與差
156.快速運算
157.鬧鐘
158.整除
159.分橘子
160.時間差
161.兩位數中間加個「0」
162.擺石子
163.黑白牌
164.切油條
165.城東與城西
166.黑白球
167.糊塗的侍者
168.智者分馬
169.最聰明的人
170.分牛
171. 蘋果怎麼分
172.從1加到100
173.救人
174.遇到假鈔
175.冰與水
176.留下一半水
177.花生
178.數貓
179.鏡子的遊戲
180.三位不會游泳的人
181.勝算幾何
182.撕書的問題
183.分梨
184.三個桶的交易
185.高明的盜墓者
186.分水
187.刑警的難題
188.守財奴的遺囑
189.巧分蘋果
190.小蝸牛回家
191.屬相與機率
192.心算
193.玩牌
194.烏龜和蝗蟲賽跑
195.兩難之選
196.螞蟻搬兵
197.多少隻青蛙
198.青蛙和小鳥
199.只會報整時的鐘
200.跳躍比賽
201.小狗跑了多遠
202.運石子問題
203.水果花籃
204.舞會男女問題
205.換啤酒
206.遺產該怎麼分
207.糊里糊塗的顧客
208.巧解難題
209.共乘的問題
210.裝磁磚
解答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完全推理數學遊戲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前言

  很多處於學習年齡的孩子對「數學」有種莫名的恐懼,提起「數學」來就頭痛,因為他們的數學成績很糟,似乎天生就沒有學習數學的思維和大腦!其實這是一個誤會,是你自己的錯誤認識。你可能會不相信地問,這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這本《數學不是討厭鬼》就將為你展現數學王國的魅力!這裡的內容不同於數學課堂上的簡單運算和公式應用,而是選用了幾百個數學遊戲,讓你在故事中發現數學問題,透過對答案的探索和鑽研,你將對「數學」的認識有相當大的改觀,會發現原來我們一直生活在數學的世界裡,同時我們要解決這些問題也要掌握大量而豐富的數學技巧。眾所皆知,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培養自己由衷的興趣,這樣你做什麼都是自發而自覺的。

  另外更重要的是,在你探索問題的過程中,會感到其中的奧秘、驚歎於其中的奇妙解法,感歎於其中深邃而美妙的結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完全推理數學遊戲


ISBN:9789864530410
叢書系列:資優生系列
規格:平裝/256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數學>趣味數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完全推理數學遊戲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題目
 
1.三人買魚
 
難易度:★  完成時間:  分  解答:頁
 
燦烈、伯賢、世勳3人合買1條魚,燦烈買頭,伯賢買尾,世勳買身。他們買的這條魚的魚頭重6兩,魚身重是魚頭與魚尾的和,尾重是半頭半身的和。魚價是頭2元1斤,尾4元1斤,身6元1斤。那麼他們3人每人該付多少錢呢?
 
2.果汁有多重
 
難易度:★★  完成時間:  分  解答:頁
 
這個夏天天氣炎熱,燦烈特別怕熱,所以一個勁地想喝水。他每天要消耗掉好幾瓶礦泉水。
 
這天,燦烈家搬家。他很高興,天氣很熱,但他沒有時間喝水。等到了中午,他很渴很渴,為了補充能量,於是燦烈去超市買了一大瓶果汁。回到新房子裡,他突發奇想,想要稱稱果汁的重量是否和瓶子上標的一致。正好他身邊有個秤。他把整瓶的果汁放在秤上,發現連瓶子共有3.5千克,和瓶子上標的很一致。現在,他喝掉半瓶果汁,他再次稱的時候連瓶子還有2千克。那麼,你知道瓶子有多重?果汁又有多重嗎?
 
3.該補償多少
 
難易度:★  完成時間:  分  解答:頁
 
世勳和伯賢賣了一批舊書,每本書所賣的價格正好等於書的總數。他們用賣舊書的錢,以每本10元的價格又買了一批新書,又以不到10元的價格買了一個漂亮的筆記本,正好把錢花完。他們將這些書「你一本,我一本」地平分,最後正好多出一本書和那個筆記本。他們商量好,為了公平,拿走筆記本的人得到一些錢作為補償。那麼,他應該得到多少補償才公平呢?
 
4.秤中藥問題
 
難易度:★★  完成時間:  分  解答:頁
 
有一堆20公斤的中藥,準備分成10包,每包2公斤,但是手中的工具只有一架天平和5公斤、9公斤兩個砝碼,怎樣才能用簡便的方法將中藥均勻分成10份?
 
5.雞兔同籠
 
難易度:★★  完成時間:  分  解答:頁
 
一天,爺爺帶鹿晗去鄉下玩兒。鹿晗看到有一家人將小雞和小兔關在一個籠子裡。爺爺問鹿晗:「鹿晗,你數數小雞和小兔一共多少隻?」鹿晗數了數,一共36隻。爺爺又問鹿晗:「那你看牠們一共有多少隻腳呢?」鹿晗數了數,雞腳、兔腳一共100隻。請問小朋友,小雞、小兔各有多少隻呢?
 
6.巧秤藥粉
 
難易度:★  完成時間:  分  解答:頁
 
在化學實驗課上,同學們需要從一瓶70g的藥粉中取出5g來做實驗。而化學老師故意只給他們一架天平和一隻20g的砝碼。你知道該如何取得適量的藥粉嗎?

ISBN:9789864530410
叢書系列:資優生系列
規格:平裝/256頁/15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數學>趣味數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完全推理數學遊戲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0733?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全世界優等生都在玩的計算遊戲 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馬玉山》碳香紅奶茶(10入)/微甜 莫斯科謎題359:跟戰鬥民族一起鍛鍊數學金頭腦 摺紙玩數學:日本摺紙大師的幾何學教育 德國一流大學教你數學家的22個思考工具 50則非知不可的數學概念 300個聯想破解遊戲 演算法星球:七天導覽行程,一次弄懂演算法 空想科學輕讀本2:如何收服寶可夢? 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莫斯科謎題359:跟戰鬥民族一起鍛鍊數學金頭腦 全世界優等生都在玩的計算遊戲 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3小時掌握速算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手繪500種野花野草完整版圖鑑:除了賞花賞草還能有療效![Shou Hui 500 Zhong Ye Hua Ye Cao Wan Zheng Ban Tu Jian : Chu Le...]~推薦!

作者:劉全儒
出版社:双美生活文創
出版日期:2016/10/0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50元

ISBN:9789869329156
叢書系列:健康生活系列
規格:平裝/320頁/17x23x1.75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動物/植物>圖鑑>植物圖鑑
本書分類:生活風格>居家生活>花草園藝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手繪500種野花野草完整版圖鑑:除了賞花賞草還能有療效!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一次蒐羅500種野花與野草
  無論登山、踏青、野餐、散步還是走在回家的路途上
  都能將路邊一株株的迷人花朵與小草
  將它們完整地細數在嘴邊
  當一個專業的花草大師!
  

  野花、野草或許不是我們眼中最起眼的,但卻是維持我們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美麗風景,看似平凡的路邊野花與野草,每一株都有各自的故事可以述說或聆聽,只要願意親近欣賞,每一株都可以成為你眼底的奇花與異草,可謂「一花一天堂」!
  
  一次滿足你對於野花野草的求知慾,想要遇見美麗的風景再也不用千里迢迢,每一個轉彎的路口、每一次回家的途中、每一道不起眼的瓦牆,都會有那麼一株美麗或堅毅的野花野草正等著你發掘,原來辨識野花野草,真的一點都不難!
  
本書特色
  
  【特色一】記錄了高達500種野花與野草。
  【特色二】由植物專家親自撰稿,詳細說明了野花野草的背景。
  【特色三】寫實插畫讓野花野草彷彿就在眼前,歷歷在目。
  【特色四】讓你練就一身一眼認出路邊野花野草的能力。
  【特色五】原來路邊的野花野草也可以成為餐桌上的佳餚!
  【特色六】身邊的野花野草還可以成為治病的藥材!
  【特色七】特別註記了野外辨識要點,讓你尋覓花草完全沒煩惱。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手繪500種野花野草完整版圖鑑:除了賞花賞草還能有療效!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Part1  草本篇
阿勒泰狗哇花
抱莖小苦
篦苞風毛菊
翠菊
大丁草
山菊
東風菜
飛廉
風毛菊
甘菊
狗舌草
狗哇花
高山蓍草
和尚菜
山蘿蔔
紅鳳菜
還陽參
黃鵪菜
鹼菀
苣菜
絹茸火絨草
苦菜
魁薊
禹州漏蘆
鱧腸
黃菀
鈴鈴香青
六稜菊
麻花頭
貓兒菊
毛將軍
泥胡菜
牛蒡
匍莖栓果菊
蒲兒根
蒲公英
祁州漏蘆
千里光
日本續斷
三脈紫菀
砂旋覆花
山尖子
山馬蘭
山牛蒡
鼠麴草
桃葉鴉蔥
兔兒傘
豨薟
狹苞橐吾
鹹蝦花
腺梗豨薟
小紅菊
旋覆花
煙管薊
煙管頭草
夜香牛
一點紅
一枝黃花
銀背風毛菊
羽葉千里光
小葉澤蘭
玉山抱莖籟簫
紫菀
紫苞風毛菊
糙葉黃耆
草木樨
達烏里黃耆
大山黧豆
大豬屎豆
甘草
花苜蓿
苦參
藍花棘豆
山地豆
兩型豆
米口袋
披針葉黃華
山野豌豆
歪頭菜
直立黃耆
紫雲英
白苞筋骨草
並頭黃芩
百里香
板藍(馬藍)
半蒴苣苔
薄荷
糙蘇
草本威靈仙
丹參
吊石苣苔
地黃
返顧馬先蒿
風輪菜
廣防風
華北馬先蒿
黃花列當
黃芩
活血丹
藿香
假杜鵑
角蒿
金瘡小草
貓薄荷
九頭獅子草
藍萼香茶菜
列當
劉寄奴
柳穿魚
馬鞭草
毛麝香
母草
擬地皮消
牛耳草
山蘿花
珊瑚苣苔
水蘇
松蒿
穗花馬先蒿
通泉草
透骨草
細葉婆婆納
夏枯草
夏至草
香青蘭
玄參
益母草
野芝麻
野菰
岩青蘭
蔭生鼠尾草
中國馬先蒿
紫色翼萼
白芨
苞舌蘭
北馬兜鈴
北烏頭
翠雀
大花杓蘭
杜鵑蘭
二葉舌脣蘭
高烏頭
華鳳仙
黃金鳳
還亮草
灰綠黃堇
堇菜
兩色烏頭
牛扁
曲花紫堇
全葉延胡索
山梗菜
雙花黃堇菜
手參
綬草
水金鳳
烏頭
蔓莖堇菜
西伯利亞遠志
小黃紫堇
早開堇菜
窄萼鳳仙花
珠果黃堇
竹葉蘭
八角蓮
巴天酸模
半夏
白頭翁
百合
瓣蕊唐松草
北重樓
萹蓄
蝙蝠葛
叉分蓼
長瓣鐵線蓮
大百部
大火草
大戟
大葉鐵線蓮
獨角蓮
短尾鐵線蓮
扛板歸
茖蔥
紅蓼
花藺
華北耬斗菜
華北大黃
黃花鐵線蓮
黃花油點草
黃精
火炭母草
金線吊烏龜
金蓮花
吉祥草
聚花草
類葉牡丹
狼毒
藜蘆
鈴蘭
龍鬚菜
鹿藥
驢蹄草
馬藺
綿棗兒
棉團鐵線蓮
七筋菇
蕎麥葉大百合
拳蓼
乳漿大戟
山丹
射干
水鱉
酸模葉蓼
萬壽竹
舞鶴草
小花草玉梅
小黃花菜
興安升麻
鴨跖草
野慈菇
野鳶尾
淫羊藿
一把傘南星
有斑百合
銀蓮花
雨久花
玉竹
魚腥草
掌裂葉秋海棠
澤瀉
中華秋海棠
珠芽蓼
白花碎米薺
白屈菜
白鮮
白芷
草芍藥
叉歧繁縷
柴胡
向天黃
粗根老鸛草
酢漿草
大苞景天
老牛筋
地榆
冬葵
短毛獨活
鈍葉瓦松
諸葛菜
防風
翻白草
趕山鞭
狗筋蔓
河北石頭花
荷青花
黑柴胡
紅旱蓮
華北八寶
黃蜀葵
虎耳草
薺菜
雞眼梅花草
剪秋蘿
角茴香
景天三七
卷耳
遼本
柳蘭
柳葉菜
龍牙草
輪葉八寶
駱駝蒿
落新婦
牻牛兒苗
水丁香
毛茛
毛蕊老鸛草
梅花草
千屈菜
全緣綠絨蒿
瞿麥
山酢漿草
山螞蚱草
蛇莓
石生蠅子草
石竹
鼠掌老鸛草
水毛茛
水楊梅
糖芥
田麻
委陵菜
香花芥
小叢紅景天
野西瓜苗
野罌粟
蠅子草
禺毛茛
元寶草
紫花碎米薺
白首烏
白薇
北京假報春
北魚黃草
扁蕾
斑種草
齒緣草
糙葉敗醬
赤瓟
打碗花
大果琉璃草
黨參
點地梅
鵝絨藤
二色補血草
飛蛾藤
附地菜
過路黃
紅花龍膽
花錨
花荵
黃花龍牙
黃蓮花
酸漿
桔梗
狼尾花
肋柱花
籬打碗花
圓葉鹿蹄草
蘿藦
曼陀羅
蓬子菜
薺苨
秦艽
雙蝴蝶
砂引草
天仙子
土丁桂
田旋花
勿忘草
狹葉珍珠菜
纈草
莕菜
胭脂花
羊乳
野海茄
異葉敗醬
澤星宿菜
展枝沙參
獐牙菜
重樓排草
紫斑風鈴草
 
Part2   木本篇
白背黃花稔
白花丹
地稔
紅花岩黃耆
金錦香
苦馬豆
羅布麻
木本香薷
山螞蝗
肖梵天花
小槐花
紫金牛
白檀
扁擔木
扁枝越橘
茶梨
檉柳
赤楊葉
稠李
刺玫薔薇
刺五加
燈籠花
大花枇杷
豆梨
棣棠花
杜鵑花
杜梨
多花胡枝子
多花栒子
瓜木
光葉海桐
鬼箭錦雞兒
河朔蕘花
紅花荷
紅花錦雞兒
厚皮香
胡頹子
胡枝子
花木藍
花楸
黃花倒水蓮
黃蘆木
灰栒子
子梢
繼木
金櫻子
金縷梅
假鷹爪
闊葉十大功勞
南嶺蕘花
欒樹
欏木石楠
螞蚱腿子
滿山紅
毛櫻桃
茅莓懸鉤子
美麗茶藨子
美麗馬醉木
美薔薇
木荷
木蓮
南燭
歐李
青莢葉
三裂繡線菊
三葉海棠
山礬
山荊子
山莓
山蒼子
山桃
山楂葉懸鉤子
山芝麻
山杏
沙棗
深山含笑
石斑木
栓葉安息香
土莊繡線菊
天女木蘭
文冠果
西北沼委陵菜
細葉小蘗
小果薔薇
楊桐
野茉莉
野山楂
羊躑躅
銀露梅
迎紅杜鵑
照山白
中華繡線菊
中華繡線梅
紫玉盤
珍珠梅
白花苦燈籠
北京丁香
薄皮木
臭牡丹
大花溲疏
大青
大葉醉魚草
東陵八仙花
杜虹花
多花野牡丹
粉紅溲疏
剛毛忍冬
海州常山
紅丁香
黃牛木
天目瓊花
金花忍冬
金絲梅
金絲桃
荊條
錦帶花
蘭香草
流蘇
毛葉丁香
山梅花
疏花衛矛
水團花
太平花
桃金孃
蝦子花
小花溲疏
小葉白蠟
圓錐繡球
醉魚草
梔子
清香藤
常春油麻藤
大茶藥
單葉蔓荊
槓柳
山葛
雞血藤
絡石
獼猴桃
蓬萊葛
五味子
錫葉藤
香花崖豆藤
玉葉金花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手繪500種野花野草完整版圖鑑:除了賞花賞草還能有療效!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序    
  
  從神祕莫測的史前生物到飛翔的鳥類,從魚類到昆蟲,從田間裡不起眼的野花、野草到美麗炫目的觀賞花卉,有陽光雨露的地方就有植被和動物的繁衍和發展,它們創造著自然規律的發展變化,不斷地改變著自然生態,將一個異彩紛呈、豐富多彩的大自然呈現在我們面前。本書多角度展現了美麗的自然大世界,也展現了人類運用智慧、利用自然、保護自然以及對大自然的深厚情感。
  
  《500種野花野草圖鑑識別大全》,是一部大型辭典型的自然科普圖鑑,呈現了生命科學的研究新成果,是很有價值的生物工具書。
  
  本書是由資深植物學專家親自撰稿,娓娓道來,頗具科學權威。對於專業植物學家來說,研究大自然是他們一生的追求。對於一般人來說,自然的秘密更多地和青春、情感、記憶聯繫在一起,是一種情懷,是年少時籠中青蛙的鳴叫,是追捕蝴蝶的童真,是天空中鳥兒掠過的身影,是稻穀成熟的喜悅,也是「子非魚,焉知魚之樂」的辯論和思考,是人情的味道。這些味道,已經在人們辛勤工作和累積經驗的時光中與豐富的情感混在一起,形成了人們的生活態度和文化意象,例如對土地的眷戀、對故鄉的思念等。
  
  本書邀請了著名的寫實插畫團隊繪製植物圖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可以直接讓你叫出它們的名字。精細的繪畫為人類拓展著對植物的認識和反映,那藝術視覺的張力、記述場景的再現、融合著大自然的生態環境—反映著融合的生命力。藝術家們唯物辯證地認識植物世界,更有利於人類改造自然環境和創造生命力的發展空間。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手繪500種野花野草完整版圖鑑:除了賞花賞草還能有療效!


ISBN:9789869329156
叢書系列:健康生活系列
規格:平裝/320頁/17x23x1.75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動物/植物>圖鑑>植物圖鑑
本書分類:生活風格>居家生活>花草園藝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手繪500種野花野草完整版圖鑑:除了賞花賞草還能有療效!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手繪500種野花野草完整版圖鑑:除了賞花賞草還能有療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手繪500種野花野草完整版圖鑑:除了賞花賞草還能有療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手繪500種野花野草完整版圖鑑:除了賞花賞草還能有療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手繪500種野花野草完整版圖鑑:除了賞花賞草還能有療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手繪500種野花野草完整版圖鑑:除了賞花賞草還能有療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手繪500種野花野草完整版圖鑑:除了賞花賞草還能有療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手繪500種野花野草完整版圖鑑:除了賞花賞草還能有療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手繪500種野花野草完整版圖鑑:除了賞花賞草還能有療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手繪500種野花野草完整版圖鑑:除了賞花賞草還能有療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手繪500種野花野草完整版圖鑑:除了賞花賞草還能有療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手繪500種野花野草完整版圖鑑:除了賞花賞草還能有療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手繪500種野花野草完整版圖鑑:除了賞花賞草還能有療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手繪500種野花野草完整版圖鑑:除了賞花賞草還能有療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手繪500種野花野草完整版圖鑑:除了賞花賞草還能有療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手繪500種野花野草完整版圖鑑:除了賞花賞草還能有療效!

ISBN:9789869329156
叢書系列:健康生活系列
規格:平裝/320頁/17x23x1.75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動物/植物>圖鑑>植物圖鑑
本書分類:生活風格>居家生活>花草園藝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手繪500種野花野草完整版圖鑑:除了賞花賞草還能有療效!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0182?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請問植物醫生:居家植物病蟲害圖鑑與防治 種樹移樹基礎全書(暢銷增訂版) 野果:183種果實踏查,梭羅用最後十年光陰獻給野果的小情歌 咖啡的科學:從栽種採收、烘焙研磨、溫度控制、沖泡萃取到採購訣竅的完美咖啡事典 池上 池下(全新版) 魚菜共生:水培趣,打造可食的綠色風景 島田莊司推理傑作選《占星術殺人事件》、《斜屋犯罪》【改訂完全版】套書 Herbs香草百科:品種、栽培與應用全書 好農業,是最好的醫生:一位醫生關於土地、永續農場與醫療的現場觀察筆記 台灣蔬果實用百科(2) 野果:183種果實踏查,梭羅用最後十年光陰獻給野果的小情歌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二卷:蘭科(恩普莎蘭屬):燈心草科 請問植物醫生:居家植物病蟲害圖鑑與防治 天生建築家:鈴木守的109種動物巢穴大發現 花朵的祕密生命:解剖一朵花的美、自然與科學(十五周年香氛紀念版)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費曼物理學訣竅【增訂版】 (軟精):費曼物理學講義解題附錄(Feynman’s Tips on Physics:A Problem-Solving Supplement to The 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 Reflections‧Advice‧Insights‧Practice)~推薦!

作者:理查.費曼,麥可‧高利伯,拉夫‧雷頓
原文作者:Richard Feynman,Michael A. Gottlieb,Ralph Leighton
譯者:師明睿,高涌泉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6/09/30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30元

ISBN:4711225313436
規格:軟精裝/288頁/15.1x22.8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物理/化學>概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費曼物理學訣竅【增訂版】 (軟精):費曼物理學講義解題附錄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理查.費曼(Richard Feynman)


  1918年生於紐約州的一個小鎮法洛克衛。1939年於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後,進入普林斯頓大學研究院,1942年獲頒博士學位並開始進行研發原子彈的曼哈頓計畫,1965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1988年2月15日,與癌症搏鬥十年後與世長辭。費曼先生是美國家喻戶曉的人物,更是二十世紀最傑出、也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

麥可‧高利伯(Michael A. Gottlieb)

  電腦程式設計師,與拉夫‧雷頓合作讓《費曼物理學講義》遺漏的四堂課重新問世。

拉夫‧雷頓(Ralph Leighton)

  傳記作家,也是《費曼物理學講義》作者之一羅伯‧雷頓(Robert Leighton)的兒子。

審訂者簡介

高涌泉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物理博士。現任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教授,專長為場論與粒子物理,認為量子力學是最奇妙的學問。喜歡柏拉圖、達爾文、愛因斯坦、費曼、魯迅的作品,也喜歡看各式各樣的電影與棒球比賽。除了學術論文以外,著有《另一種鼓聲:科學筆記》、《武士與旅人:續科學筆記》。譯作有《費曼物理學講義III》(第1~3冊)。

譯者簡介

師明睿


  1940年生於四川成都,九歲時隨父母來台。省立新竹中學及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畢業,赴美進修後,獲得普度大學(Purdue University)生物化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去加拿大定居,一度擔任賽門佛瑞哲大學(Simon Fraser University)生物系講師。隨後棄筆務農,致力於推廣洋菇產業。1992年回國之後,先後在衛生署預防醫學研究所、中研院生醫所及生農所籌備處從事研究,參與台灣疫苗政策評估規劃、日本腦炎新款疫苗研發,以及中草藥金線蓮藥理之動物研究。

  暇時嘗從事自由翻譯工作。譯作有《費曼的6堂Easy物理課》、《費曼的6堂Easy相對論》、《觀念物理III:物質三態.熱學》、《夸克仙蹤》、《微積分之屠龍寶刀》、《微積分之倚天寶劍》、《看漫畫,學遺傳》、《複製人的迷思》、《費曼的主張》、《萬物簡史I~IV》、《費曼物理學講義I》(第1、2冊)、《費曼物理學訣竅》(皆為天下文化出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費曼物理學訣竅【增訂版】 (軟精):費曼物理學講義解題附錄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最偉大的物理教師費曼博士,
  這回要教你前所未見的學習訣竅和求學態度:
  怎麼面對進來一流學校之後,不再名列前茅的事實?
  要學好物理,必須先學會哪些數學知識和工具?
  如何抓物理學講義的重點,如何解物理習題?
  本書末尾還收錄了精選的基礎觀念習題與力學題庫。
  你可以從這裡建立學習自信,學到解題訣竅,
  再動手做習題,讓自己的物理功力更上層樓。

  這四堂課是《費曼物理學講義》最精彩的遺珠,
  增訂版新增三篇對作者群的訪談。

  1961年,費曼在加州理工學院所開的大一物理課
  已接近第一學期的尾聲,他並沒打算再趕進度,
  而是花了三堂課和學生談談求學的態度和方法。
  他向學生開示了:怎麼面對進來一流學校之後,
  不再名列前茅的事實;
  要學好物理,必須先學會哪些數學知識和工具;
  更重要的是,費曼還示範給學生看——
  如何抓物理學講義的重點,如何解物理習題!
  接下來是一堂談到「慣性導引」的課。
  這些就是費曼認為「不幸被遺漏掉」的四堂課。

  本書最後還精選了一些
  當初為《費曼物理學講義》而設計的習題,
  特別是與基礎觀念與力學有關的題目,
  「在數字或分析上都很單純,
  但在內涵上卻是深刻且有啟發性」。

  這本《費曼物理學訣竅》內容更基礎,
  主題更實用,從中學生到研究生都會受用無窮。
  我們可以從書中感受到,
  費曼確實是一位難得的好老師。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費曼物理學訣竅【增訂版】 (軟精):費曼物理學講義解題附錄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再版序 新增三篇專訪  高利伯、雷頓
前言 不巧的「紅皮書」 雷頓
初版序 重建四堂費曼物理課 高利伯
誌謝
 
山德士回憶錄 《費曼物理學講義》的由來 山德士
專訪之一 費曼訪談
專訪之二 羅伯.雷頓訪談
專訪之三 羅卻.沃革特訪談
 
第1章  必須先知道的數學知識
複習課第一講
1-1  複習課介紹
1-2  加州理工學院之牛後
1-3  學物理所需的數學
1-4  微分
1-5  積分
1-6  向量
1-7  向量的微分
1-8  線積分
1-9  一個簡單的例子
1-10  三角法
 
第2章  定律及直覺
複習課第二講
2-1  物理定律
2-2  非相對論性近似
2-3  力作用下的運動
2-4  力與其位能
2-5  從範例中學習物理
2-6  實地瞭解物理學
2-7  機器設計上的一個問題
2-8  地球的脫離速度
其他種解法
A利用幾何方法求出重物的加速度
B利用三角學方法求出重物的加速度
C利用力矩與角動量求出重物所受的力
 
第3章  問題與解答
複習課第三講
3-1  衛星運動
3-2  原子核的發現
3-3  基本火箭方程式
3-4  數值積分
3-5  化學火箭
3-6  離子推進火箭
3-7  光子推進火箭
3-8  靜電質子束致偏器
3-9   介子質量的測定
 
第4章  動力學效應及其應用
4-1  示範陀螺儀
4-2  定向陀螺儀
4-3  人工地平儀
4-4  穩定船舶用陀螺儀
4-5  迴轉羅盤
4-6  陀螺儀在設計與製造上的改進
4-7  加速度計
4-8  一套完整的導航系統
4-9  地球旋轉的效應
4-10  旋轉的圓盤
4-11  地球的章動
4-12  天文學上的角動量
4-13  量子力學上的角動量
4-14  演講之後
 
第5章  精選習題
5-1  能量守恆,靜力學
5-2  刻卜勒定律與重力
5-3  運動學
5-4  牛頓定律
5-5  動量守恆
5-6  向量
5-7  三維空間中的二體非相對論性碰撞
5-8  力
5-9  位能與場
5-10  單位與尺寸
5-11  相對論性能量與動量
5-12  二維轉動,中心質量
5-13  角動量,轉動慣量
5-14  三維轉動
習題答案
 
圖片來源
中英、英中對照索引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費曼物理學訣竅【增訂版】 (軟精):費曼物理學講義解題附錄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前言

不朽的「紅皮書」


  1962年,偏遠的喜馬拉雅山區的中印未定邊界上發生了糾紛,鬧到雙方互相開火射擊,之後形成對峙,雙方一觸即發的緊張情勢持續了多年。有座孤零零設立在高坡頂上的印度軍隊前哨站,站內有一名被徵召入伍的士兵,叫做伯拉蘇不拉曼寧(Ramaswamy Balasubramanian),透過一具雙筒望遠鏡觀察對面駐守在西藏境內的人民解放軍的動靜,他看到對方也在用望遠鏡朝著這邊觀望。出乎伯拉蘇不拉曼寧跟他同袍們的意外,那些解放軍居然拿著紅色封面的袖珍版《毛語錄》,西方人多稱之為「毛澤東的小紅書」,高高舉在手中,面向著印度前哨站揮舞示威。

  伯拉蘇不拉曼寧當時常趁著閒暇自修物理學,他很快的就對解放軍的嘲弄覺得很厭煩,於是有一天,他有備而來的到前哨站服勤,在解放軍循例拿起小紅書揮舞時,他跟另兩位袍澤馬上各自抓起一本他帶去的三大冊,同樣是大紅封面的《費曼物理學講義》,高舉過頭,向對方揮舞。

  有一天,我收到當事人伯拉蘇不拉曼寧先生寄來的一封信。過去許多年裡面,我收到數百封類似的信件,都是描述費曼對人們的生命所產生的長遠衝擊。他在描述了於中印邊界所發生的「紅皮書」事件之後,寫道:「二十年之後,究竟是誰的紅皮書,仍然還有人在閱讀呢?」

  他說得真是一針見血。《費曼物理學講義》從發行以來,已經超過了四十寒暑,現在仍然有許多人在讀,並且繼續啟發全球各地的讀者,我相信甚至連西藏地區也不例外。

  這兒我得特別記上一筆:數年前我在一個派對上遇到麥可‧高利伯,當天派對主人利用電腦螢幕,展示了圖瓦1 喉音歌手於現場表演所唱歌聲的諧泛音(harmonic overtone),這類活動讓舊金山附近的生活有趣了起來。高利伯原本是數學科班出身,並對物理學非常有興趣,於是我建議他閱讀《費曼物理學講義》。大約一年後,他特地騰出了六個月的時間,專心一志的把這套講義從頭到尾仔細的讀過一遍。正如高利伯所寫的本書〈初版序〉中所描述,他那一讀,最後促成了本書,跟《費曼物理學講義》新千禧年版的誕生。

  1 中文版注:圖瓦(Tuva)位於外蒙古西北方,在俄蒙之間,原屬中國版圖,舊時名稱為唐努烏粱海。

  所以我很高興現在全世界對於物理有興趣的人,可以研讀一套更正確、更完整的《費曼物理學講義》,而且還有本冊書做為補充讀本。看來《費曼物理學講義》這套不朽巨著在未來數十年,仍將繼續教導與啟發學生,無論他們是在紐約曼哈坦鬧區或是在喜馬拉雅高山上。


拉夫‧雷頓(Ralph Leighton)

初版序

重建四堂費曼物理課


  我生平第一次聽到理查‧費曼跟拉夫‧雷頓的名字是在1986年,透過他們很有娛樂性的一本書《別鬧了,費曼先生!》。十三年後,我在一個派對上遇到拉夫,我們一見如故,成了好朋友。接下來的一年裡,我們合作設計了一種紀念費曼的夢想郵票。2 其間拉夫不斷給我一些費曼寫的或是有關費曼事蹟的書籍叫我去看,甚至包括了一本《費曼計算學講義》3 (由於我是個電腦程式設計師)。書中對於量子計算的討論,讓我的眼界為之大開,但是由於我以往未學過量子力學,讀起來非常吃力,不太能瞭解其中論證的過程。

  為此拉夫建議我去讀讀《費曼物理學講義》的第III卷,也就是量子力學的部分,我聽了他的話,卻發現該冊的頭兩章,來自第I卷的第37、38章,所以,我老得回頭去翻第I卷,尋找一些名詞的出處跟意義,而不能直接就將第III卷一章接著一章讀。於是我決定要從頭到尾把這整套書讀一遍,我決心要學一些量子力學!

  但過了一陣子,原先想要學量子力學的目的卻成了次要的事,原因是我開始從頭閱讀後,很快就被費曼的世界所吸引,覺得根本用不著為了任何原因,學習物理的本身就趣味無窮,也就是說,我是完全給迷住啦!在差不多讀完第I卷的前半部時,我暫時擱下程式設計工作,跑到中美洲哥斯大黎加的鄉下去隱居了六個月,以便能把全部時間都花在讀這套講義上。

  在閉門讀書的這段日子裡,我每天下午自修一堂新課,並把遇到的物理問題弄清楚,次日早晨,我把昨天的功課再拿出來複習、校對一遍。那時我人雖在國外,但一直以電子郵件跟拉夫保持聯繫。我告訴他,我發現第I卷偶爾也有一些錯誤,他鼓勵我把那些錯誤記錄下來。這件事不麻煩,因為第I卷的錯誤非常少。然而當我繼續閱讀第II、III卷時,我失望的發現,錯誤愈來愈多。最後,我從整套講義裡面一共整理出170多個錯誤。拉夫跟我都相當驚訝:怎麼可能有這麼多的錯誤,在過去這麼長的時間裡都被人忽略了?我們決定在下一次改版時,要設法把它們改正過來。

  同時,我在費曼所寫的自序中,注意到一小段頗堪玩味的話:「至於書中沒有專門探討如何解題的演講,是因為課程中本來就有演習課,雖然我的確在第一年課程裡用了三堂課來講解如何解題,但它們沒有被收錄進書內。另外還有一堂課談到慣性導引,照理應該是放在旋轉系統那一講的後面,卻不幸被遺漏掉了。」

  於是我就想,何不重建那四次演講的紀錄?如果內容有趣的話,可以提交加州理工學院跟艾迪生.維斯理出版社,讓他們發行一套更為完整、而錯誤都已更正的新版本。

  但是我必須先找出那幾回失蹤的演講,而我人還在哥斯大黎加!那幾次演講的筆記藏身於拉夫父親的辦公室或加州理工學院的檔案室裡某個地方,拉夫運用了一些推理邏輯跟偵查的本事,總算把那幾次演講的筆記找了出來。另外他還找到了那些演講的錄音帶。等我回到加州後,為了查閱早年版本的勘誤表而到加州理工學院檔案室去,卻碰巧在一個裝著各種底片的盒子裡面,意外發現了(早以為弄丟了的)這幾次演講課堂上黑板的相片。

  費曼遺產的繼承人慷慨允許我們使用這些找到的資料,再加上當初《費曼物理學講義》的三位作者中,如今碩果僅存的山德士(Matthew Sands)惠予一些有用的耳提面命,於是拉夫跟我合作,把複習課三個講次中的第二講重新整理出來後當作樣本,把它和我的那份勘誤表一起呈送給加州理工學院跟艾迪生.維斯理出版社。

  艾迪生.維斯理很興奮的接受了我們的想法,但是加州理工學院的最初反應有些疑慮。於是拉夫跑去請當時在加州理工學院擔任理論物理費曼講座教授的索恩(Kip Thorne)幫忙,終於索恩出面斡旋,取得了各有關方面的共識,索恩還很慷慨的自願花時間監督我們的工作。由於加州理工學院院方基於歷史因素的考量,不願意更動現存的那三卷講義,於是拉夫建議讓遺漏的四次演講單獨成冊,這就是本書的起源,本書將和一套全新的《費曼物理學講義》修訂版(即2010年的千禧年版)一併出版,此修訂版會把我以及其他讀者所發現的錯誤都更正過來。

  山德士回憶錄

  在我們致力於重建那四堂演講的過程中,拉夫和我遇到了許多問題,我們覺得非常幸運有山德士教授來解答我們的問題。當年要出版《費曼物理學講義》這套書的大膽構想就是山德士首先提出來的。我們驚訝的發現,《費曼物理學講義》起源的故事還鮮為人知。因而我們體認到這次安排出書,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對此遺憾可以略做一些彌補。山德士教授慨然應允為我們這本附錄寫一篇有關《費曼物理學講義》由來的回憶錄。

  四堂演講

  我們從山德士得知:1961年12月,費曼在加州理工學院所開的大一物理課已接近第一學期4 的尾聲,參與課程設計的教授們決定,在期末考之前幾天,還要把新材料教給學生,實在對學生太不公平。所以在考前一週,費曼講了三堂複習課,學生可以自己選擇要不要出席,這三堂課不會提到任何新題材,這幾堂課的目的是要幫助班上學習上發生了困難的同學,所以重點在於瞭解跟解決物理問題的各種技巧。

  費曼在課堂上所舉的範例中,有一些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包括拉塞福(Ernest Rutherford)發現原子核,及測定π介子(pi meson)質量的故事。費曼並以他特有對人性的洞察力,討論了另一類問題的答案,這一種問題對他大一班上起碼一半的學生來說,和物理問題是一樣重要的:那就是當你發現自己的分數比全班平均低的時候,心情上應如何自處。

  第四堂演講題目為〈動力學效應及其應用〉,是在寒假結束、學生剛回到學校之後講的,就是第二學期剛開始的時候。依照原先的安排,它應該是第21堂課,目的是要在第18到20堂課、一連三堂有關各種轉動的艱深理論探討之後,讓大家喘一口氣,上一堂「純屬娛樂」的課,讓學生看看一些來自轉動的有趣應用跟現象。該演講大半都在討論1962年時、尚屬相當新穎的科技:實用慣性導引。剩下的時間則是討論來自轉動的一些自然現象,而且這部分提供了一個線索可以告訴我們,為什麼費曼要說《費曼物理學講義》沒有收錄此一講次是件「很不幸」的事情。

  演講之後

  每堂課當費曼演講完畢之後,通常他都會讓麥克風開著。這個習慣提供給我們相當獨特的機會,去聆聽費曼如何跟大學部學生互動的實情。這本書裡舉了一個例子是〈動力學效應及其應用〉演講之後的錄音,這段錄音特別值得注意,原因是它討論了1962年的實時計算(real-time computing)在方法上從類比方法到數位方法的最初轉型。

  習題

  在計畫進行之中,拉夫重新聯繫了他父親生前好友兼同事的沃革特(Rochus Vogt),沃革特很慈藹的給了我們他的許可,重行出版《普通物理學習題》(Exercises in Introductory Physics)中的習題與解答,這本書還是1960年代,由羅伯‧雷頓(Robert Leighton)和沃革特特地為了《費曼物理學講義》而編著的。由於篇幅有限,我只選擇了第I卷第1章到第20章的習題(也就是〈動力學效應及其應用〉之前的課程素材),我偏好選擇——套用羅伯‧雷頓的說法——「在數字或分析上都很單純,但在內涵上卻是深刻且有啟發性」的題目。

  網站

  如果讀者們希望知道更多有關本書跟《費曼物理學講義》的訊息,歡迎光臨www.feynmanlectures.info網站。


高利伯(Michael Gottlieb)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費曼物理學訣竅【增訂版】 (軟精):費曼物理學講義解題附錄


ISBN:4711225313436
規格:軟精裝/288頁/15.1x22.8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物理/化學>概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費曼物理學訣竅【增訂版】 (軟精):費曼物理學講義解題附錄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1-1  複習課介紹
 
這三堂同學們可以選擇要不要出席的課將會很枯燥,原因是它們只是炒冷飯而已,內容以前都講過,完全沒有增加新的材料。所以我看到有這麼多人來聽課覺得非常意外。老實說,我今天倒是希望沒什麼人出現,那麼這幾節課就可以省去了。
 
我們之所以在這時候把課程暫緩下來,目的是要給你們時間去思考事情,去回味前此在課堂上聽到的種種。我這話也許聽起來很奇怪,其實這是學物理最有效的方法。到教室來聽我替你複習並不是個好主意,比較好的辦法是你自己去想辦法複習。所以我要勸告你——只要你還沒有太跟不上我們的課,還沒有完全搞不清楚狀況,以致於對一切都感到困惑——最好忘掉我這幾堂複習課,回去自己摸索,在不先釘住某一個特定方法去苦讀的情況下,試著從課堂上聽到過的東西中,找出你認為很有趣的部分。
 
你若是自己挑選一個有趣的問題去玩弄:它可以是某樣你聽到時覺得完全陌生不懂的事物,或是懂得少許皮毛、卻希望能做進一步分析的,或是你對它已有相當程度的瞭解,但想利用它弄點什麼花樣等等——到頭來你會發現,不但學習效率比來聽我講複習課要好得不成比例、學習過程遠為輕鬆愉快,得到的結果也圓滿得多。由學習者主動去思考是學習任何事物的最佳方式。
 
我們到目前為止已經上了的課是一門嶄新的課程,而這門新課程是設計來解答一個、我們認為一直存在的問題:那就是沒有人知道應該如何教好物理學,或是如何教育人——這是一件事實,如果你不喜歡目前的教學方式,那也是頂自然的事情。事實上,要教到讓每個人滿意是不可能的任務:數百年,甚至更久以來,人們就一直想找出最好的教育方法,顯然至今尚未研究出來。所以如果有人對這門課感覺不滿意,那也不是什麼特別的事。
 
我們在加州理工學院經常變動課程,目的當然是希望能夠改進這些課程,今年我們又再一次更動了大一物理。往年對這門課的一大抱怨是,班上成績頂尖的學生認為,課程中整個力學部分單調乏味,他們得花費很多時間去啃教科書、做練習題、上複習課、準備應付考試,以致於根本沒有時間去想任何其他事情。課程沒有趣味,也沒有說明和近代物理的關係等等。

ISBN:4711225313436
規格:軟精裝/288頁/15.1x22.8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物理/化學>概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費曼物理學訣竅【增訂版】 (軟精):費曼物理學講義解題附錄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1025?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怎樣解題 解事者:複雜的事物我簡單說明白 自私的基因 如何學好中學物理 費曼的六堂Easy課套書(共2冊) 如何學好中學化學(上)、(下) 如果這樣,會怎樣?:胡思亂想的搞怪趣問 正經認真的科學妙答 費曼物理學講義III:量子力學(共3冊) 本質思考:MIT菁英這樣找到問題根源,解決困境 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The Shepherd’s Life: A Tale of the Lake District)~推薦!

作者:詹姆斯・瑞班克斯
原文作者:James Rebanks
譯者:洪慧芳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出版日期:2016/09/30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20元

ISBN:9789866841798
叢書系列:FOR2
規格:平裝/280頁/14.8x20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環境科學>其他
本書分類:心理勵志>勵志故事/散文>真實人生故事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James Rebanks(詹姆斯・瑞班克斯)


  年少時輟學,在英國北部的湖區經營家族牧場,卻偶然因為外祖父的一箱書開始自學。從牛津大學歷史系碩士畢業後,名校高材生的光環並未左右他的心,他回到家鄉,再度當起牧羊人。目前同時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永續觀光發展的顧問。本書是他的第一本著作。

  作者推特:twitter.com/herdyshepherd1

譯者簡介

洪慧芳


  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管理碩士,曾任職於西門子電訊及花旗銀行,現為專職譯者,從事書籍、雜誌、電腦與遊戲軟體的翻譯工作。譯著有《未來的競爭力不是競爭》、《我可以和貓聊一整天,卻沒法跟人說半句話》、《告別玻璃心的十三件事》等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 一個輟學的牧羊少年,因熱愛閱讀又讓他在20多歲時成為牛津大學的碩士畢業生,最後卻還是選擇回到山上當牧羊人。本書是他的成長記和家族故事。
  ★ 英國湖區現代牧羊人談他的四季日常,記錄一種源遠流長卻日漸式微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堅定地捍衛小型農牧,以抵禦農商聯合產業及旅遊業的兩面夾攻,讓更多的人了解及尊重那些在自家土地上努力奮鬥的人們。
  ★ 描述祖孫三代的親情,對祖父的崇拜、跟父親的衝突與諒解,舐犢情深;牧羊人對動物與土地的眷戀,大自然既美好又殘酷,寫來樸質真摯,是流麗動人的散文佳作。
  ★ 授權英、美、加、德、荷、義、韓、瑞典、中、挪威、日等十八國語文版本
  ★ 作者推特跟隨者超過8萬人
  ★ 媒體好評
  《週日泰晤士報》暢銷No.1非小說
  《紐約時報》暢銷書、2015年十大好書
   入圍2016年「溫萊特獎」(The Wainwright Prize)
   亞馬遜書店暢銷書(讀者評價4.5顆星)


  這裡就是一切的起訖點。
  一個完美的牧羊共和國,完美到讓人覺得去追尋其他的事物都是浪費時間。


  「有時我覺得我們的歸屬感和撐過多少天候有關,我們之所以屬於這裡,是因為風雨、冰雹、大雪、污泥、風暴都無法讓我們動搖。我不會謊稱我愛冬季的每一天,因為我並不喜歡。但是夏季的夢想支撐著我挺過嚴酷的寒冬,偶爾冬天也會出現美得令人窒息的時刻,讓人頓時忘了一切艱辛。」

  當世界快速變換著面貌,有一群人他們看天吃飯,生活方式由四季決定,如此生存了數百年。瑞班克斯(James Rebanks)的家族六百年前就在英格蘭湖區的同一片山巒牧羊,世代相傳,生生不息。這裡不是詩人、文學家夢幻的樂園,而是牧民家族世代扎根生活、身心歸屬的地方。

  這是一個家族和一個牧場的故事,也更廣泛地談到現代世界被遺忘的族群。長年駐守在這片古代山水之間的現代牧人,娓娓道出湖區的四季流轉與牧羊人的生活日常。這裡沒有起始,沒有終結。日復一日在晴光、陰雨、冰雹、風雪、霜降之間輪替。牧場與羊群長存於此,比任何人的壽命還要綿長。隨著歲月流逝,羊群依舊、人事變遷,瑞班克斯述說著童年美好的時光、成長的掙扎、對土地、對人物的依戀。

  出走、逃離宿命是許多回憶錄的永恆主題,本書述說的卻是一個人拚命留守一地的故事。

媒體贊譽

  「精彩絕倫!」海倫•麥克唐納(Helen Macdonald),《鷹與心的追尋》(H is for Hawk)作者

  「散文如行雲流水,揮灑自如,刻畫入微,在日常與想像之間流暢穿梭。」大衛•克雷格(David Craig),《衛報》(Guardian)

  「瑞班克斯的熱情,以及詩意盎然的寫作天賦,充滿了感染力。他以文字勾勒出湖區的絕色美景及風土人情……這本書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真實性,字字句句,所言不虛。」《泰晤士報》(The Times)

  「精彩動人、獨一無二的傑作。由內行人娓娓道來,字裡行間隨處可見他對專業的熱情。」《文學評論》(Literary Review)

  「引人入勝……在這個日益流動變遷、講究自我創造的時代,這是一本歌詠世代綿延、源遠流長及歸屬感的上乘之作。」《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瑞班克斯的家族在英國西北部的湖區放牧已逾六百年。在這本回憶錄中,他細膩巧妙地描述這份數百年來幾乎沒什麼改變的工作……他關心這片景觀的存續、這裡孕育的生命,以及在地居民的世界觀。」《紐約客》(The New Yorker)

  「詹姆斯‧瑞班克斯這本刻畫入微的湖區牧羊人回憶錄,感性但不流於多愁善感,翻開第一頁就令我愛不釋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精彩動人,怡情而不濫情,栩栩如生,寓意深遠。堅定捍衛小型農牧,以抵禦農商聯合產業及旅遊業的兩面夾攻。」《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留戀

夏季
無名小卒的歷史
丘陵狗是很特別的動物
不成文的榮譽守則
有如精心設計的舞蹈
強悍的高沼地羊:斯韋爾代爾羊
在局限中隨時都在找突破點
穿著冬裝的泰迪熊:賀德威克羊
製作乾草就像上帝頒布的戒律
很多放牧家族都有這樣的故事
我的祖父祖母
逃離是個陌生的概念
離開學校是我遇過最棒的事
再見夏日、再見祖父

秋季
笑看我們祖孫三代的鬧劇
栽進書本的世界裡
兩個互不了解的世界相互碰撞
想要變成更好的人
勞動階級小英雄
像牙齒這種小事還是很重要
手杖就是手臂的延伸
記得每隻母羊的小故事
這是一個充滿判斷的世界
那年,口蹄疫大爆發

冬季
美麗又殘酷的冬季
生老病死是牧場的常態
在西裝和工作服之間切換
你不是重點,羊和土地才是重點
少了農牧,當地的特色也會消失
傑克舅公的傳奇
訓練小絨
牧羊國度裡的聖誕節
以歷史作為塑造未來的優勢

春季
血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生死之差往往極其細微
波特小姐與她的牧羊人
尋找消失的羔羊
萬事萬物都在改變
一家人分工合作的日子
公羊熱,一種春天開始的瘋狂狀態
一股驅動回家的衝動
山上有一種亙古不息的快感

致謝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留戀
 
  一九八七年某個陰雨天的上午,我意識到我們不一樣,非常不一樣。我就讀城內的某所中學,坐在校內某棟六○年代風格的混凝土建築裡參加朝會。當年我十三歲左右,周遭坐著一群學業乏善可陳的同學,聽著一位年老的教師不厭其煩地告訴我們,不要一心只想著以後當農場工人、工匠、磚瓦匠、水電工、美髮師等等。她的滔滔不絕聽起來像已經重複多次的布道演講,她也知道這是白費唇舌,浪擲時間。我們就像父輩和祖父輩、母親與祖母那一代一樣,未來的前途早就注定好了,一直以來都是如此。其實我們之中也有不少人有足夠的聰明才智,但我們都無意在校內展現出來,那樣做只會惹上麻煩。

  那位老師和我們之間隔著一道無法相互理解的鴻溝。介意前途的孩子早在一年前就去讀文法學校(公立重點中學)了,我們這些「放牛班」的孩子則是留在沒人想待的學校裡繼續混三年。結果是那些不抱幻想的老師和一些最厭倦學校、又膽大包天的學生整天在這裡玩諜對諜,游擊戰。我們全班會玩一種「把戲」,目的是在課堂上破壞最貴的教具,並把蓄意破壞搞得像「意外」一樣。
我很擅長做那種事。

  地板上散落著故障的顯微鏡、殘缺的生物標本、搖晃的凳子、撕爛的教科書。一隻泡過福馬林、歸天已久的青蛙趴在地板上,呈現蛙泳的姿勢。瓦斯開關像鑽油平台那樣冒著火,窗戶的玻璃布滿了裂痕。老師淚流滿面地盯著我們,一臉崩潰。技術人員努力打理實驗室的亂象,以恢復元狀。有一堂數學課更妙,一名學生和老師上演全武行,後來學生衝下樓,逃之夭夭,穿越泥濘的操場,但被老師追上去擊倒,他努力掙脫以後才逃到鎮上。我們看著師生扭打,在一旁歡呼喝采,彷彿觀看橄欖球賽,看到球員撲上去抱擒對方似的。三不五時,就有學生意圖放火燒毀學校(但都沒有成功)。被我們霸凌的男孩,幾年後在自用車內自殺身亡。那感覺就像困在肯.洛區執導的電影裡:即使一個瘦弱乾扁的孩子突然亮出彈簧刀,大家也不會訝異。

  有一次,我跟一臉震驚的校長爭辯。我說學校真的和監獄沒兩樣,而且「侵犯了我的人權」。他不解地問我:「不然你在家裡做什麼?」彷彿這題會問倒我似的,我回他:「我會去牧場上幹活。」我也一樣不解,他竟然不明白這麼簡單的答案。他無奈地聳了聳肩,告訴我別胡扯了,然後就轉身離去。每次有學生闖下滔天大禍,他就叫學生回家,因此我一直想拿磚頭去砸破他的窗戶,但遲遲不敢動手。

  所以,一九八七年在那場朝會中,我望著窗外的雨做白日夢,心想自家牧場的人在做什麼,以及我不該坐在那裡,應該去做點什麼。這時我突然發現,這場朝會和湖區(Lake District)的谷地有關,那是我祖父和父親放牧的地方,於是我開始注意聆聽。聽了幾分鐘後,我發現那個討厭的女老師認為我們太笨,缺乏想像力,無法「開創自己的人生」。她正在用激將法刺激我們發憤圖強。她說我們就是太傻了,才會想要留在這裡,做那些沒前途的工作,接受那些狹隘的鄉下觀點。這裡沒什麼值得我們留戀的,我們應該睜大眼睛看清楚。在她的眼裡,想要提早輟學去牧羊,簡直跟白癡沒兩樣。

  她似乎無法明白,我們的父母可能是勤奮又有智慧的人,他們自豪地做著自己認為有意義、甚至令人欽佩的事。對一個只會從學歷、抱負、大膽及耀眼的專業成就來判斷人生成敗的女人來說,我們肯定是一群沒什麼前景的魯蛇。這所學校裡應該沒人提過「大學」這個字眼,沒有人想要離鄉背井。這裡的人一旦離開,對這塊土地就不再有歸屬感了。我們骨子裡都知道,他們離開以後就會改變,再也無法恢復元來的樣子。接受教育是一種「脫離」這裡的方式,但我們一點都不想脫離,我們已經做了選擇。後來我才了解,現代的工業化社會非常在乎「往別處發展」以及「開創人生」。言下之意是,留在家鄉幹體力活沒什麼出息,我後來逐漸痛恨那種觀點。

  我聽著那個老師的說詞,越聽越惱火,因為她口口聲聲說,她熱愛這塊土地,卻又以我和家人都無法理解的說詞來談論它、思考它。她喜愛「原野」景觀,到處都是山巒、湖泊、休閒與探險,只住著一些我素未謀面的人。在她描述的世界裡,湖區是登山者、詩人、健行者、幻想家流連的樂園……那些人不像我們的父母或我們,他們是「真正有所成就」的人。她說教時,偶爾會以崇敬的口吻提起某個人名,妄想我們會有所反應。其中一個人名是旅遊作家「阿弗雷德.溫賴特」,另一個是登山家「克里斯.波寧頓」,某位叫「華茲華斯」的人的名字更是提了上百遍。

  其實我從來沒聽過那些人,我想,當天朝會裡的學生也都沒聽過。
 
  那次朝會是我第一次聽到有人以這種方式(基本上充滿幻想)看待這片土地。當時我驚訝地意識到,我和鄉親熱愛的這片土地,我們扎根數百年的土地,這片所謂的「湖區」,竟然有人打著我幾乎無法理解的名義,宣稱這裡是他們的。

  後來,我讀了一些書,觀察到「另一種」湖區,才逐漸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得知一七五○年以前,外界不太注意英格蘭西北方這塊山巒綿延的角落。即使注意到了,他們也覺得這裡貧窮、沒什麼生產力、原始粗獷、環境惡劣、醜陋落後。得知以前沒有人認為這裡美不勝收或值得造訪,我有點生氣,但是發現事隔幾十年外界對這裡完全改觀時,我又覺得很有意思。道路和鐵路陸續鋪設以後,大家更容易抵達這裡。浪漫主義運動及風景如畫運動改變了許多人對山巒、湖泊,以及我們這種崎嶇景致的看法。這裡的風景頓時成了作家和藝術家的焦點,尤其拿破崙戰爭爆發以後,遊客無法前往阿爾卑斯山,只好轉往英國的山間探索。

  打從一開始,訪客對這裡的癡迷就是一種想像的風景,是一種內心理想化的景致。後來,這裡逐漸變成其他事物的對比(例如工業革命,那是發生在湖區以南不到一百哩的地方);或是用來闡述理念或意識形態的地方。對很多人來說,這裡從大家「發現」以來,就是讓人遠離塵囂的樂土,那些崎嶇的景觀和大自然可以刺激感官和情緒,是其他地方所無可比擬的。對很多人來說,這裡的存在是為了讓大家橫越、觀賞、攀爬、彩繪、書寫,或只是單純地夢想一番。這是很多人渴望造訪或居住的地方。

  不過,最重要的是,我也得知我們的景觀改變了外在世界。這是第一次有人把一個概念訴諸於文字:每個人都可以因為某些地方或事物很美好、振奮人心或很特別,而產生直接的「擁有感」(無論他是否擁有產權)。一八一○年,湖區的浪漫主義詩人華茲華斯提議,這裡應該是「某種國家資產,每個有目共睹、有心賞玩的人都有權享有」。如今影響全球各地的保育主張都是從這裡發想出來的。地球上每個受到保護的景觀、英國國民信託組織的每項資產、每座國家公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遺產的每塊地方,本質上都帶有一些同樣的理念。

  我畢業後的那幾年,得知我們不是唯一熱愛這片土地的人。無論是好是壞,這裡在英國人及無數外國旅客的心中,其實是風景優美的遊樂場。我只要橫越丘陵到阿爾斯沃特(Ullswater),看著路上的車流或湖畔熙熙攘攘的人群,就可以明白這是什麼意思了。這樣的發展帶來了好處,也帶來一些不太好的結果。如今,每年有一千六百萬名訪客造訪湖區(在地居民僅四萬三千人),消費逾十億英鎊。這一帶半數以上的就業機會都在旅遊業,許多牧場的營收是來自於經營民宿或其他事業。不過,有些山谷地區,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屋舍是外地人的第二居所或度假屋,很多本地人反而住不起本地的房子。所以,本地人常心有不甘地說我們「寡不敵眾」,我們都心知肚明在這片土地上,各方面來說我們都是極少數的「少數民族」。有些地方感覺已經不屬於我們的了,彷彿賓客已經反客為主。

  所以,那位老師對湖區的觀點,其實是兩百多年來城市化及日益工業化的社會所塑造出來的。那是夢想一個更廣泛的社會,裡面充斥著和這片土地毫無關聯的人。

  對於在本地工作的我們來說,那從來不是我們的夢想,我們老早就在這裡做著我們該做的事。

  我想告訴那位老師,她完全搞錯了——她根本不了解這個地方或這裡的人。這些想法隔了多年以後,才在我的腦袋中清晰明朗起來,但我覺得打從一開始,它就以籠統、幼稚的形式存在著。我也概略知道,如果書籍可以界定一個地方,那麼寫書就很重要,我們需要由自己所撰述、有關在地的一切書籍。但是一九八七年在那場朝會上,我才十三歲,尚未開竅,只懂得用雙手製造出放屁的聲音,博得眾人哈哈大笑,老師則是在演講完後氣呼呼地離開了。
 
  如果說華茲華斯與他的朋友「發明」或「發現」了湖區,那跟我們家完全無關。一九八七年我回家以後,才開始問起老師說的那些事。打從一開始,我就覺得那種說法不對勁,為什麼這片土地的故事竟然和我們在地人無關?我覺得不合理,後來我才知曉這分明是歷史學家所謂「文化帝國主義」的典型案例。

  當時我不知道的是,華茲華斯認為,牧羊人和湖區小農所組成的社群,在政治和社會上都是更有意義與價值的理想。這裡的人自我管理,不像其他地方受到貴族精英的主宰,華茲華斯認為這是一種良好社會的模式。他覺得,相較於英格蘭其他地方的商業化、都市化和日益工業化,湖區是重要的對比。即使在當時,那也是一種理想主義的觀點,但是在華茲華斯的眼中,湖區是個充滿獨特文化與歷史的地方。他認為大眾日益欣賞這片景致時,訪客有責任確實了解在地文化,否則旅遊業會變成一股威脅,抹殺掉這個地方的獨特性。他在〈麥可,田園詩〉(Michael, a Pastoral Poem)的草稿中(寫於一八○○年),寫了以下幾句後來被刪除的詩句,他主張這裡的牧羊人有截然不同的觀點,而且那些觀點本身別具意義。他的看法相當現代:
 
  你若直問他是否熱愛山林,
  他遇此屢見不鮮的貿然提問,
  可能凝視著你,直言山林望之駭然。
  但聊起工作細節及天地現況,
  你會看見他思緒中雜糅著朦朧、驚奇與讚賞,
  猶如內心孜孜所求。
 
  但有好一段時間,我對這一切一無所知。我責怪華茲華斯忽視我們這些在地人,使這裡變成外人流連忘返的地方。
 
  無論我們是否意識到,我們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文化概念與態度的影響。我對這塊土地的概念不是來自於書籍,而是出自另一個來源:一個更古老的概念,那是比我更早來到這裡的人所傳承下來的。

  接下來的文字,一部分是說明我們牧羊人一年到頭的工作,一部分是我在一九七○年代、八○年代、九○年代的成長回憶錄以及當時周遭的人物紀實,例如我父親與祖父;還有一部分是從在地人的觀點,以我們代代相傳數百年的方式,講述湖區的歷史。

  這是一個家族和一座牧場的故事,但也更廣泛地談到被現代世界遺忘的人們。我想藉此故事告訴大家,我們需要睜大雙眼,看看周遭受到遺忘的族群,他們的生活方式往往非常傳統,根植於遠古時代。我們若想了解阿富汗山麓下的人們,可能必須先試著了解英格蘭山麓的在地人。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ISBN:9789866841798
叢書系列:FOR2
規格:平裝/280頁/14.8x20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環境科學>其他
本書分類:心理勵志>勵志故事/散文>真實人生故事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夏季
 
這裡沒有起始,沒有終結。日升日落,四季交替。日復一日在晴光、陰雨、冰雹、風雪、霜降之間輪替。每年秋天,落葉飄零;來年春天,新芽再發。地球在浩瀚的宇宙間運轉,綠地隨著陽光的暖度而茂盛或稀疏。牧場與羊群長存於此,比任何人的壽命還要綿長。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在此呱呱落地,一輩子從事勞務,然後與世長辭,就像一片橡樹的樹葉在北風的吹拂下橫越這片土地,然後不見蹤影。在這個經久不衰,感覺分外扎實、真實、確實的環境裡,我們每個人都只是極其微小的一部分。我們的農牧生活源遠流長,在這片土地上扎根已逾五千年。
 

 
一九七四年七月底,我在一戶農家誕生,家裡的重心全在一個老人和兩片牧地上。他是自豪的牧人,名叫威廉.修.瑞班克斯(William Hugh Rebanks),哥兒們都稱他「阿修」,我叫他「爺爺」。睡前跟他親吻互道晚安時,我可以感覺到他帶著鬍碴的粗糙臉龐。他渾身散發著牛羊味,只剩一顆大黃牙,但是他可以像豺狼一樣嗑光整支羊排。
 
他有三個孩子,兩個女兒都嫁給了不錯的牧人,還有一個小兒子,也就是我父親,將來必須繼承他的牧場。我是他最小的孫子,但只有我跟他同姓。從我有記憶以來到他過世那天,我一直以為太陽總是從他的背後綻露光芒。即使我年紀還小,我也看得出來他在自個兒的世界裡猶如國王,就像聖經裡的族長那樣。他從來不脫帽向人致敬,也沒有人告訴他該做什麼。終其一生,他過著簡樸的生活,但心滿意足,自由獨立,充分展現出他是這一帶的一分子。我最早的記憶都和他有關,從小我就知道,將來我要變成像他那樣。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ISBN:9789866841798
叢書系列:FOR2
規格:平裝/280頁/14.8x20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環境科學>其他
本書分類:心理勵志>勵志故事/散文>真實人生故事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0019?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土壤的救贖:科學家、農人、美食家如何攜手治療土壤、拯救地球 生活是頭安靜的獸 小鎮書情 在世界與我之間 人性中的良善天使:暴力如何從我們的世界中逐漸消失 聽不見的聲音 赤道上的極地:新加坡微民族誌 鄂圖曼帝國的殞落: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中東 酒的科學:從發酵、蒸餾、熟陳至品酩的醉人之旅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在世界與我之間 生活是頭安靜的獸 鹿王(上:倖存者/下:回歸者,套書) 聽不見的聲音 活著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生建築家:鈴木守的109種動物巢穴大發現(IKIMONO TACHI NO TSUKURU SU 109, 生きものたちのつくる巣109)~推薦!

作者:鈴木守
譯者:許嘉祥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6/09/30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99元

ISBN:9789573278962
叢書系列:綠蠹魚
規格:平裝/160頁/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動物/植物>生態/動物行為
本書分類:童書/青少年文學>科普/百科>動植物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天生建築家:鈴木守的109種動物巢穴大發現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鈴木守


  1952年生於東京。東京藝術大學工藝科肄業。為日本知名插畫家、繪本作家及世界鳥巢蒐集研究專家。曾榮獲日本紅鳥插畫獎、講談社出版文化賞繪本賞等多項肯定。

  鈴木守是世界罕見的「鳥巢達人」。1986年,他遷居至伊豆半島婆娑羅山時,在山野中發現一些鳥巢,從此成為鳥巢迷,展開一場動人心弦、無怨無悔的鳥巢情緣。鈴木走遍世界各大洲,尋找、觀察、蒐集、研究各式各樣的鳥巢。

  1998年起,鈴木守在日本各地舉辦多場備受矚目的鳥巢展覽會以及繪本原畫展,成為最知名的鳥巢研究家。同時並以細緻、寫實、科學又兼具視覺美感的繪圖風格,逐一畫出他所鍾愛的鳥巢、鳥兒和自然環境。已出版繪本創作有:《我的山居鳥日記》、《鳥巢大追蹤》等。

審訂者簡介

丁宗蘇


  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系副教授。臺大動物系學士碩士,UC Davis生態學博士。探索大自然與旅行是他多年來的嗜好與工作,已經在世界各地看過這本書中所介紹的大部分窩巢喔。

譯者簡介

許嘉祥


  專職日文譯者,譯作包含軍事、政治、美術、模型等多項領域。近年主要譯作有《萌菇娘圖鑑》、《少女系野菇圖鑑‚》、《太閤記:天下人豐臣秀吉(上)(下)》、《忍者:闇影軍團的真實面貌!》(以上皆由遠流出版)、《當井上雄彥遇見高第》(尖端)、《1/35模型迷宮物語》(楓葉社)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天生建築家:鈴木守的109種動物巢穴大發現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大自然中只有鳥類會築巢嗎?其實還有很多技術高超的天生建築家。

  鳥巢專家鈴木守帶你世界走透透,前進109種動物的家!

  世界級「鳥巢達人」鈴木守這次將視野拓展到鳥類以外的生物,從巨大鳥類到橫行水陸的鱷魚、擅長爬樹的浣熊,甚至深海裡的微小生物,透過精緻細膩的圖畫、簡練的文字及獨特的築巢密技大公開,揭開全世界109種動物巢穴的神祕面紗。此外,每個巢穴皆附上「建築師的履歷」說明,不僅幫助你認識動物,還能快速掌握牠們的特殊習性。

  不論你身在何處,不妨抬頭看看、低頭瞧瞧,也許你會意外發現大自然的建築家所打造的神祕家園!

本書特色

  ◆日本知名繪本專家與鳥巢研究專家鈴木守最新動物巢穴圖文繪本。細緻、寫實、科學又兼具視覺美感的繪圖風格,描繪出各種身形各異的巢穴,極具藝術價值。

  ◆全書收錄陸海空109種動物巢穴,是目前巢穴圖文書中描繪最多種動物巢穴的一本。

  ◆每種動物巢穴皆有精緻圖解,文字簡單,句句重點,並附有動物之基本資料,適合大人、小孩觀察生態的珍貴圖鑑。

強力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丁宗蘇(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系副教授)
  林家蔚(自然插畫家)
  游崇瑋(生態旅遊達人)
  黃仕傑(自然生態攝影師、科普作家)
  劉克襄(作家)

  《天生建築家》會是鈴木守的代表作,也會是動物窩巢的經典繪本,未來很難有其他書可以超越。……它會大大豐富我們人類的無限想像力與創意。──丁宗蘇

  新奇有趣的窩巢構造及建造方式,在《天生建築家》中全以精緻有趣的插圖呈現出來,即使不看文字也能輕鬆了解各種窩巢的獨特之處。──林家蔚

  我對於《天生建築家》作者的畫工及其對各種窩巢、巢穴的理解之深刻和解說之清楚,感到非常滿足。──游崇瑋

  作者發揮研究人員的精神與自然觀察的細膩,運用獨特的繪圖技巧將動物的家與自然環境如實呈現,相當適合親子一同閱讀。……更值得生態愛好者參考。──黃仕傑

  每種動物都是綠建築的高手,而且承傳一代代祖先的智慧。……這本書生動地描述這些頗具代表性的居住環境,讓我們從動物的住家帶出更多有趣而美好的居住想像。──劉克襄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天生建築家:鈴木守的109種動物巢穴大發現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前言

  在這本書裡,我們會介紹許多種生物建造的窩巢。一般說到窩巢,大多會先聯想到鳥類。可是,會建造窩巢的不只有鳥類而已。昆蟲、哺乳類、爬蟲類及不可思議的深海生物,都會為自己建造專屬且獨特的窩巢,而且每種窩巢都蓋得令人讚嘆不已。  

  大象和馬不會蓋自己的窩,牠們一出生就要立刻學會走路。相對的,同屬於哺乳類的鼴鼠和穴兔,剛出生時身上沒有毛,眼睛也看不見,因此必須先蓋好一個窩巢,讓弱小的生命能夠安全地成長茁壯。鼴鼠一 直生活在地洞裡,所以洞穴就變成牠的生活空間。大多數的鳥巢在小鳥離巢後就廢棄了。至於昆蟲,有些是一輩子都住在巢穴裡,也有些是孵化後就離開。  本書並不特別區分暫時的窩巢還是永久的窩巢,而是從較廣的層面來介紹各種生物建造的窩巢和結構。  

  在地球這個多樣化的環境中,對各種生物來說,繁衍新生命並培育成長是最重要的事,所以不用教,本能就會建造窩巢。當我們了解窩巢,也就會隨之了解生命及其生活的環境。「建造」窩巢,其實就等於是教導我們如何「生存」,不是嗎?

導讀

一場精巧的盛宴,對大自然多樣設計的讚嘆


  這本書圍繞在窩巢。作者鈴木守是個專執的日本職人,是童書作者及插畫家,但對動物的窩巢有著強烈的迷戀,幾十年來一直著迷於這個主題。在過去幾十年,鈴木守到全世界各地觀察各種動物的不同窩巢,也出版過相關書籍,但從來沒有像《天生建築家》這本書如此完整、精緻、華麗與全面。

  生物為了在大自然中生存及繁殖,會在型態、生理、行為等層面上有各種調整,以適應大自然的挑戰。窩巢,是動物們安身立命的場所,不僅是動物休息睡覺的地方,也是培育下一代的搖籃。人類的建築儘管變化很大、也深具巧思,但是與動物的窩巢相比,仍是小巫見大巫。

  鈴木守為這本書付出非常大的心力,讓本書有非常寬廣的視角。他所介紹的動物窩巢,除了大家較熟悉的鳥類、哺乳類,還包括昆蟲、蜘蛛、軟體動物及海裡的海鞘與魚類。這本書所包含的動物含括了世界六大洲具有特色窩巢的種類(南極洲沒有會築窩巢的動物),各種奇形怪狀、特殊目的、令人嘖嘖稱奇的窩巢都集結在書中,包括各類躲避天敵掠食的窩巢、吸引異性的求偶窩巢、方便掠食的窩巢、可以調節氣溫的窩巢、培養食物的窩巢,以及各類不同材質的窩巢,每個動物物種的窩巢都畫得非常傳神貼切,令人再三觀賞。而且書中伴隨的窩巢設計緣由、相關物種與背景資訊,也都非常全面與正確。這本書會是鈴木守的代表作,也會是動物窩巢的經典繪本,未來很難有其他書可以超越。

  推薦這本書給有無比好奇心探索這世界的小朋友與大朋友,它會大大豐富我們人類的無限想像力與創意。


丁宗蘇(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

專文推薦

  巢,就是動物製作的家。神奇的是,動物們幾乎不需要學習,就能做出各種極其複雜的家,各有各的講究之處,且與人類住家非常相似。例如,河狸注重巨大的私人泳池;園丁鳥則熱中於建造大型裝置藝術;群居織巢鳥比鄰而居、互相幫助,就像人類的社區大樓;忙碌複雜的蟻塚則像一座大型城市;特立獨行的水蜘蛛甚至住在透明的水底網巢中,過著水下生活,不與其他蜘蛛同流合汙。這些新奇有趣的窩巢構造及建造方式,在《天生建築家》中全以精緻有趣的插圖呈現出來,即使不看文字也能輕鬆了解各種窩巢的獨特之處。快打開書,看看還有哪些稀奇古怪的動物之家吧。
 

林家蔚(自然插畫家)

專文推薦

  剛收到《天生建築家》試讀本時,有點驚訝書本的份量比我想像的多了不少!閱讀過後,我對於作者的畫工及其對各種窩巢、巢穴的理解之深刻和解說之清楚,感到非常滿足,同時也帶我回到四年前在馬達加斯加的回憶。

  當時,我觀察到一個個類似倒吊著的雨鞋形狀鳥巢,幾乎掛滿了整棵樹。當年對於織巢鳥的了解不多,但後來知道那些織巢鳥就是馬達加斯加特有的馬島織巢鳥(Ploceus sakalava),鮮豔的黃色加上黑色點綴,美麗極了!但真正讓我耗了一個下午觀察的,正是牠們正在築巢以及巢邊求偶的畫面!這樣一隻和麻雀體型相仿的漂亮小鳥,如何製作出一個個複雜無比的鳥巢?要做出這樣的鳥巢,背後又有什麼演化的壓力去推動牠們愈做愈好?《天生建築家》這本書真的值得買回家,仔細閱讀消化個好多天!


游崇瑋(生態旅遊達人)

專文推薦

  身兼數職的我常跑野外,為了探訪各種動物的行為,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牠們的家,但有時守上一整天也不見得有收穫。生態紀錄最困難的也是動物的家,因為安全因素,多半建築在隱密的地點。基於自然觀察的道德,必須保持距離以免影響牠們的作息,卻也因此無法窺見全貌。所以一看到這本書,馬上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作者發揮研究人員的精神與自然觀察的細膩,運用獨特的繪圖技巧將動物的家與自然環境如實呈現,相當適合親子一同閱讀。其中各種家的建築過程、實際尺寸以及利用方式,更值得生態愛好者參考,這本書絕對能讓你我一再品讀。


黃仕傑(自然生態攝影師、科普作家)

專文推薦

  每種動物的家屋,都會關係到下一代的成功繁衍。因而牠們會隨棲息的環境摸索,透過長時間演化,創造出最適合餵養育幼的巢穴。

  每種動物都是綠建築的高手,而且承傳一代代祖先的智慧。在這個生物多樣的星球,我們遂有很大的福氣,看到琳瑯滿目的居家型式,有的彷彿迷宮,有的猶如密室,也有的像座大教堂。我們同時驚奇地發現,這些不可思議的造型和築巢方式的背後都大有文章,值得詳加探討。

  在《天生建築家》這本書中,作者透過精彩的插圖,為我們活潑地逐一剖析,同時以精要翔實的文字介紹,生動地描述這些頗具代表性的居住環境,讓我們從動物的住家帶出更多有趣而美好的居住想像。
 

劉克襄(作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天生建築家:鈴木守的109種動物巢穴大發現


ISBN:9789573278962
叢書系列:綠蠹魚
規格:平裝/160頁/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動物/植物>生態/動物行為
本書分類:童書/青少年文學>科普/百科>動植物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天生建築家:鈴木守的109種動物巢穴大發現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天生建築家:鈴木守的109種動物巢穴大發現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天生建築家:鈴木守的109種動物巢穴大發現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天生建築家:鈴木守的109種動物巢穴大發現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天生建築家:鈴木守的109種動物巢穴大發現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天生建築家:鈴木守的109種動物巢穴大發現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天生建築家:鈴木守的109種動物巢穴大發現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天生建築家:鈴木守的109種動物巢穴大發現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天生建築家:鈴木守的109種動物巢穴大發現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天生建築家:鈴木守的109種動物巢穴大發現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天生建築家:鈴木守的109種動物巢穴大發現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天生建築家:鈴木守的109種動物巢穴大發現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天生建築家:鈴木守的109種動物巢穴大發現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天生建築家:鈴木守的109種動物巢穴大發現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天生建築家:鈴木守的109種動物巢穴大發現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天生建築家:鈴木守的109種動物巢穴大發現

ISBN:9789573278962
叢書系列:綠蠹魚
規格:平裝/160頁/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動物/植物>生態/動物行為
本書分類:童書/青少年文學>科普/百科>動植物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天生建築家:鈴木守的109種動物巢穴大發現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9550?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狼與森林的教科書:挽救崩毀生態系的關鍵物種 減醣救命:熱量不是重點,「醣量」才是致命關鍵!一位糖尿病醫師,以科學證據告訴你「人人都必須減醣」的真心告白 鳥巢大追蹤-50種鳥巢內幕大公開(精裝) 3天斷糖【圖解實踐版】:日本名醫的斷糖食譜大公開!日、台讀者都在做,教你過不生病的生活 深夜食堂 17 蟲蟲大書BUGS 威利和一朵雲 我的山居鳥日記:25種鳥類生活大集合 從前從前有一座森林 一秒大驚奇:你所不知道的時間小百科 動物博物館 從前從前有一座森林 鴨子?兔子?:啟動想像、學習尊重的創意繪本 蟲蟲大書BUGS 威利和一朵雲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空想科學輕讀本2:如何收服寶可夢?(ジュニア空想科学読本2)~推薦!

作者:柳田理科雄
譯者:張東君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6/09/30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260元

ISBN:9789573278900
叢書系列:綠蠹魚
規格:平裝/224頁/17x23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科普叢書
本書分類:童書/青少年文學>科普/百科>百科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空想科學輕讀本2:如何收服寶可夢?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柳田理科雄


  在此先聲明,這是本名。

  一九六一年生於鹿兒島縣,故鄉正是擁有優美自然環境與火箭發射基地的種子島。縣立鶴丸高校畢業,經歷京都浪人生活後,進入東京大學理科1類就讀。期間發現自己喜歡孩童教育,於是輟學成為補習班講師。處女作《空想科學讀本》一炮而紅,成為廣受矚目的愉快理科系作家。一九九九年設立「空想科學研究所」,戮力從事寫作演講推廣工作。二○○七年開始,對全國高中、專校的圖書館每週發送「空想科學圖書館通訊」刊物,受到極大迴響,目前全日本約三分之一、超過二千五百所學校訂閱。

譯者簡介:

張東君


  科普作家、推理評論家。臺大動物系學士碩士、京都大學理學研究科博士班結業。曾經擔任公共電視節目《奇妙的動物》主持人。現任臺北市立動物園保育教育基金會祕書組組長,餘暇從事科普寫作及翻譯、口譯等。

  博士論文將近脫稿時電腦遭到雷擊,震撼過度認為獲得神啟,決心從事科普工作傳達研究者及動物們脫線卻真實的一面。著有《動物勉強學堂》、《是誰把驢子變斑馬?》、《象什麼……》、《爸爸是海洋魚類生態學家》等書,目標為著譯等身。為第五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少年組特別獎翻譯類得主。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空想科學輕讀本2:如何收服寶可夢?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輕快~輕鬆~ 翻轉科學第2擊
動漫遊戲與童話寓言的世界,充滿超科學的不可思議情節!
31個空想科學問題與無數則未完待接龍,等你來發掘。

  打開動漫、電玩、童話、電影的空想任意門,通往自然科學的瑰麗境地。

  ★輕鬆易懂、出奇有趣! 讓學童喜歡上自然科學的最好笑讀物,與最佳引領入門的書籍。
  ★將動漫與故事情節,變成學習的最佳養分。 透過熟悉親切的主題,引導思考基礎物理、生物、數學等學科,寓教於樂,適合做為師長的教案參考。
  ★將空想化為學習力! 空想是夢想的科學,也是接近自然科學的趣味捷徑與最佳橋梁。

  寶可夢窩在寶貝球,忽大忽小的符合質量守恆定律嗎?
  是桃子自動裂開還是老婆婆的精湛刀法,桃太郎難解的生物謎團
  一支釣竿就釣起8公尺的鯨鯊……動物之森裡的釣竿有夠威!
  龜兔賽跑遙遙領先的兔子,如何輸掉比賽的嗎?
  光之美少女要把沙漠變花田,灌溉水與種籽量有多驚人?!
  只能戰鬥3分鐘,超人力霸王來得及保衛地球嗎?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空想科學輕讀本2:如何收服寶可夢?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推薦序    人因興趣而學習,因樂趣而前進        談璞
推薦序    來!細數你的罪惡吧,柳田老師~    難攻博士
前言 漫畫和卡通實在了不起,從科學的角度思考更是了不起!
 
01    柳田老師,我有卡通疑問    16
為什麼精靈寶可夢可以被關在小小的寶貝球中呢?
 
02    柳田老師,我有漫畫疑問    23
KERORO軍曹究竟什麼時候才能成功侵略地球?
 
03    柳田老師,我有特攝片疑問        29
超人力霸王活動時間是3分鐘。這樣真的能夠保衛地球嗎?
 
04    柳田老師,我有漫畫疑問    35
《名偵探柯南》中柯南遭遇到的殺人事件會不會太多啊?
 
05    柳田老師,我有卡通疑問    43
麵包超人的頭究竟是硬的還是軟的?
 
06    柳田老師,我有民間故事疑問    49
桃太郎為什麼沒有和桃子一起被切成兩半?
 
07    柳田老師,我有特攝片疑問        55
超人力霸王七號和安娜隊員戀愛若是有好結果,能不能過得幸福快樂呢?
 
08    柳田老師,我有電玩疑問    62
《來吧!動物之森》當中,用一支釣竿釣起鯨鯊。這種事辦得到嗎?
 
09    柳田老師,我有特攝片疑問        68
假面騎士是「蝗蟲改造人」,究竟怎麼改造的?
 
10    柳田老師,我有民間故事疑問    74
聖誕老公公究竟是如何一個晚上就把禮物送給所有小孩?
 
11    柳田老師,我有卡通疑問    82
英雄在變身時,原本穿著的衣服到哪裡去了?
 
12    柳田老師,我有漫畫疑問    89
《凡爾賽玫瑰》中瑪麗王后頭髮在五天之內就變白了,那是真的嗎?
 
13    柳田老師,我有漫畫疑問    95
《航海王》的索隆是三刀流,實際上他真能靈活使用三把刀嗎?
 
14    柳田老師,我有特攝片疑問        101
邪惡組織的作戰,為什麼一定會失敗呢?
 
15    柳田老師,我有戲劇疑問    107
「讓時間停止」這種超能力,真的可能實現嗎?
 
16    柳田老師,我有漫畫疑問    114
在《鄰座同學是怪咖》中上課時總在玩的關同學,為什麼都不會被老師發現呢?
 
17    柳田老師,我有特攝片疑問        121
假如哥吉拉和神龜對打,究竟哪一邊會贏?
 
18    柳田老師,我有卡通疑問    127
《Heart Catch光之美少女》花咲蕾夢想把沙漠變花田。這有可能嗎?
 
19    柳田老師,我有卡通疑問    134
在《閃電十一人》中,輸了比賽的學校校舍要被毀。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20    柳田老師,我有特攝片疑問        141
超級戰隊和超人力霸王,假如他們打起來哪一邊會贏呢?
 
21    柳田老師,我有角色人物疑問    148
初音未來的頭髮應該非常重吧?
 
22    柳田老師,我有漫畫疑問    155
《影子籃球員》中綠間真太郎的厲害三分球,真的能夠實現嗎?
 
23    柳田老師,我有特攝片疑問        161
據說有種邪惡戰略「東京平底鍋作戰」,究竟是何種作戰方式呢?
 
24    柳田老師,我有玩具疑問    169
若是以N軌距重現日本全國,會是多大的尺寸呢?
 
25    柳田老師,我有民間故事疑問    176
稻稈富翁為什麼只在一天之內就能變成大富翁呢?
 
26    柳田老師,我有漫畫疑問    182
《小小戀愛故事》中琪琪和沙力的身高差距不會成為他們談戀愛時的障礙?
 
27    柳田老師,我有卡通疑問    188
宇宙戰艦大和號在一年內要往返地球和大麥哲倫星雲。實際上這可能嗎?
 
28    柳田老師,我有卡通疑問    195
8號超人和無敵金剛009誰跑得比較快?
 
29    柳田老師,我有角色人物疑問    200
不二家的小呸子總是把舌頭吐出在外,那不會乾掉嗎?
 
30    柳田老師,我有特攝片疑問206
雙尾獸味道像蝦子?怪獸也有「食物鏈」嗎?
 
31    柳田老師,我有民間故事疑問    212
《龜兔賽跑》中的兔子,究竟睡了多久?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空想科學輕讀本2:如何收服寶可夢?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前言

漫畫和卡通實在了不起,從科學的角度思考更是了不起!

 
  卡通動漫和特效戲劇的世界真的非常有趣,大型怪獸被關在小球裡面、把刀子啣在口中戰鬥、用單支釣竿釣起鯨鯊……在現實生活中做不到想不出的事,在那裡卻理所當然的發生。

  筆者我從孩提時候,就非常熱愛這些卡通動漫描繪的空想世界。所以也很認真的思考:那些事情是可能發生的嗎?假如是真的,會是什麼狀況呢?──但是,不管我再怎麼想,也還是搞不清楚。

  這些問題的答案,是在我閱讀書籍、在學校上課學習等之後,才一點一點找到的。地球的大小、生物的身體結構、速度和能量的計算方式、光的性質、原子的世界、宇宙的廣闊。隨著吸收這類科學的知識與方法的累積,漫畫和卡通世界中的謎團,就能夠靠筆者我一人一個一個地解開。那種感覺,簡直就像獲得新的武器一樣。

  第一印象感到「好厲害」的事,用科學來思考時會更加厲害,因為只在感覺上覺得很厲害卻看不見實體的事物,用科學之眼是看得見的。由於這非常有趣,讓筆者我越來越熱中於以科學的角度來思考空想世界,等到我一回神,就發現這已經變成我的職業了。能夠和空想以及科學雙方相遇的我,真是非常幸福。

  所以當我聽說前作《空想科學輕讀本:怎麼可能有這種事?!》獲得好評時,筆者我真的非常開心;而當我知道可以製作第二本時,更變得雀躍萬分,決心一定要作出一本不輸給前作的書。

  《空想科學輕讀本》是從我由1996年起開始不停撰寫的《空想科學讀本》系列中選出33篇原稿,再改寫成給羽翼文庫的讀者看的。雖然第二本的本書也是以相同的態度製作的,不過收錄的原稿範圍更加擴大,結果不只是話題正熱的卡通動漫,就連民間故事和遊戲、角色人物等也一起討論,讓這本書更加充滿多樣性。此外,雖然以70年代等古老作品為主題的原稿意外的變多,不過羽翼文庫的讀者也應該能夠充分獲得閱讀的樂趣,因為那些作品都具有超越時代的力量。

  雖然本書歸在「輕讀本」系列,但筆者我絕對不是想要把這本書做成只給兒童看的。我想獻給大家的,是從正面迎向眼前的疑問並以科學的力量尋求答案的書,以及把這種過程的有趣程度傳達給大家的書。和主要的預設讀者是高中生以上的《空想科學讀本》相較時,我雖然有抑制「偏離主幹」的傾向,但是對疑問的科學性面對方式,我認為我應該有更為加強。以「科學書」的意義來看,這個「輕讀本」系列的完成度反而可能更高,至少我這樣認為。

  假如能夠透過本書,讓喜歡科學或理科的人至少增加一人,筆者我就會很高興。

推薦序

人因興趣而學習,因樂趣而前進


  「翻譯《空想科學讀本》系列叢書這麼多年,你會把自己翻譯的書給自己的小孩看嗎?」

  答案是當然的,而且還不只是我自己的小孩而已。2005年我翻譯的《空想科學讀本2》出書時,因為我兒子正好在念國中,就直接把新出版的書拿去送給他們班上給全班同學看了。我不只讓自己的小孩看,還讓周遭的其他孩子們也一起來看這本書。

  「那你平常是怎麼教你自己家的小孩的呢?」

  說起來也沒什麼。我家小孩在學英文單字時,除了學校裡教的「I」「You」「book」等等單字以外,學的都是一些「Beam Rifile(光束步槍)」「Beam Saber(光束軍刀)」「Beam Cannon(光束加農砲)」等等的……

  很奇怪嗎?其實這沒啥好驚訝的,日本SF動漫作品有個有趣的地方,就是許多武器或招術名稱都直接用外來語(可能他們覺得這樣命名比較帥氣吧),像金剛飛拳的原名是「Rocket Punch」,金剛火焰的原名是「Breast Fire」,鳳凰號是「God Phoenix」,神鳥飛彈是「Bird Missile」……這些動漫畫裡的和製英文雖然有文法和發音上的問題,但卻是一個認識英文單字的捷徑,不但說出單字本身,還用畫面具體化的演出來給你看那是什麼意思!Rocket Punch就是無敵鐵金剛的拳頭用火箭推進飛出去,Breast Fire就是從無敵鐵金剛的胸部射出來的火焰……這些作品在引進國內中文化的時候,這些「直接用英文轉成日文片假名」的命名趣味雖然都伴隨中文的意譯而消失了,不過在90年代大量流入市面的原聲版動漫作品卻還原了這些原名。

  「那你教小孩的其他科目時也是這樣教的嗎?!」

  差不多。例如中國上古史「黃帝大戰蚩尤」,在這場戰役中,蚩尤部族能使用青銅製的金屬武器,但黃帝的軍隊則利用了濃霧的天候,外加有「指南車」這種利器,成功的擊敗了蚩尤軍。我就如此解釋給小孩聽:

  ……這就好比是《機動戰士鋼彈》裡戰爭初期的魯姆大戰,聯邦軍的大艦巨砲徒具殺傷力,卻在米諾夫斯基粒子的干擾下完全無法探知敵軍所在;相對的吉翁軍卻利用機動性強大的MS(Mobile Suit),用視距戰鬥大勝聯邦軍一樣!……

  或許有人會說這根本搞反了,應該是動漫畫的創作者根據歷史而改寫出這些虛構的故事才對。不過在教導孩子的時候自然是要「用他們已知的事物來類比未知的事物」才能讓他們理解,所以這些先後順序就先擺一邊去吧。

  「你是想把小孩教成像你一樣的阿宅嗎?」

  不,並非如此。之所以用這樣的方法教小孩,是因為人的學習往往是基於興趣。

  十年前我赴大陸求學時,台灣及香港所使用的多半是直書的繁體中文,而大陸卻是使用橫書的簡體中文。許多人有「簡體字看不懂怎麼辦?」的問題,但我卻完全沒有這個問題。原因無它,因為早在那之前,我就常常在看大陸字幕組翻譯的動漫作品,所以簡體中文對我來說完全沒問題。

  有趣的是,我來到大陸之後才發現,最能看懂「直書的繁體中文」的大陸同胞,多半是動漫族群!理由相同,因為早期大陸尚未正式引入日本動漫文化時,這群同好們接觸的多半是從台灣香港流入的繁體中文譯版……

  就像台灣的動漫族群多半懂得一點日文一樣的理由,並不是有誰強迫他們去學習,純粹只是因為喜歡動漫作品,因為興趣使然而已。

  不只是語文。有些動漫同好是因為《銀河英雄傳說》而對歷史、軍事甚至政治制度產生興趣,日本的足球名將甚至還是因為喜歡《足球小將翼》而開始喜歡足球的……從我身邊的例子來看,曾為本【空想科學讀本】系列叢書寫過多次推薦文的敝同盟的ZERO吾友就是因為景仰《科學小飛俠》第三部《旋風小飛俠》中擁有柏克萊大學物理學頭銜的惡魔黨大頭目辛克萊(原名:艾可波斯拉)爵士,而去攻讀物理學博士的!而我當年則是因為假面騎士一號本鄉猛是城南大學生化學研究所的緣故,而在考研究所時選擇了生化學組……

  ……咳,撇開最後那個看起來像是「動漫畫誤我一生」的例子不說,以上所述的皆是人因興趣使然而趨向,甚至投入專業學術領域的範例。沒有任何強迫也沒有硬逼,只是因為喜歡才這麼做。

  再回頭來說說對於孩子的教育。教育孩子時,與其在乎「灌輸給他哪些知識」,不如考慮「他想要知道什麼」。動漫畫作品只是娛樂用的商業產物,並非教材。它們的目的只是提供人們娛樂,但也正因如此,其製作者對於人們的樂趣、興趣之所在,往往抓得非常精準。從中發現出孩子們的樂趣或興趣何在,因勢利導而達到教化他們的目的,則是我們做為父母師長的責任,不是嗎?


「傻呼嚕同盟」創設會員&【空想科學讀本】系列譯者 談璞

推薦序

來!細數你的罪惡吧,柳田老師~


  從小到大,我們已經聽過無數故事、讀過無數作品、看過無數影片、打過無數遊戲,在這段青澀歲月裡,一定有這段微中二的「宅之音」在腦中響起──

  「魔鏡啊~魔鏡~在這麼多空想世界當中,最最最邪惡的大魔王,究竟是誰呢?」

  是是擁有《魔戒》的黑魔王索倫跟麾下的半獸人軍團?是《星際大戰》邪惡帝國的皇帝跟黑武士?是《無敵鐵金剛》的宿敵赫爾博士還是《大魔神》的死敵黑暗大將軍?是百般阻撓《宇宙戰艦大和號》拯救地球的加米拉斯帝國?是屢屢上陸肆虐東京的《哥吉拉》還是《超人力霸王》花三分鐘就能解決的怪獸好朋友?是《假面騎士》周而復始艱困對抗的秘密結社?是《超級戰隊》年復一年唱跳擊退的邪惡組織?是《新世紀福音戰士》的莫名使徒還是陰謀補完人類的黑暗勢力?是四處追捕《航海王》永不放棄的正義海軍?是專門跟《麵包超人》作對的細菌人?是《精靈寶可夢》裡神出鬼沒卻老被打飛的火箭隊?是《KERORO軍曹》那支隱藏在民居地下室的藍星侵略軍團?是害工藤新一變成《名偵探柯南》的神秘集團?(以下省略802701筆邪惡檔案……)

  你仔細看看這張(已經超級簡略過的)邪惡勢力清單:有陷害人類墮落凡塵的、有意圖登基掌握世界的、有威脅潛伏創建帝國的、有穿梭時空稱霸宇宙的、有無腦無謀胡搞瞎搞的、有不遠千里覬覦地球的、有獸性大發破壞文明的、有暗中企圖顛覆社會的、有專為襯托英雄討打的、有蟄伏準備重新開機的、有正義為名追殺異己的、有插科打諢小奸小惡的、有忘記侵略不務正業的、有所到之處必引兇殺的、有姿勢邪惡動機扭曲的……

  但,你知道這都是「假的!」因為你還安安穩穩地坐在椅子上,邊吃零食邊讀這篇導讀文;你完全明白:上面所發生的一切,不過是空想世界業障重罷了,嚇不倒你的!

  那,你想知道真正邪惡的大魔王在哪嗎?那個真正能破壞你的安逸、消滅你的美夢、徹底摧毀你好不容易才搭建起來(用以逃避殘酷真實社會)那個空想世界的「終極邪惡大魔王」究竟是誰呢?

  「來!細數你的罪惡吧,柳田老師~」對!就是你!柳田理科雄老師!

  從1996年開始,柳田大魔王就著手撰寫「意圖徹底摧毀所有空想世界」的終極思想炸彈《空想科學讀本》系列,二十年來,毀在他手裡的各種空想世界跟阿宅宇宙,族繁不及備載。其破壞能量,遠遠超過上述任何一部作品當中最最最強大最最最驚人的反派勢力──

  在柳田老師「超科學精密驗證」的無仁義無差別批判大法之下,再正義的英雄與再邪惡的反派,都難逃崩潰敗陣、灰飛湮滅、連存在價值都消失殆盡的悲慘地步……

  這二十年來,《空想科學讀本》系列不曉得已經徹底摧毀多少阿宅青少年心中對「愛、夢想與正義」的盼望,讓他們完全陷入「科學至上!」跟「假的!空想世界業障重!」虛無狀態。

  此刻,我竟然又得知,這位瘋狂科學家柳田教授還打算以《空想科學輕讀本》系列,繼續將黑手伸向年紀更小的幼苗身上,更徹底地破壞掉人類對未來的想像與希望!義憤填膺之餘,決定再次寫下這篇血淚控訴,向世人揭穿柳田老師打算「用絕對科學知識征服空想世界」的終極野望!

  化悲痛為力量吧,宅民們!

  我們是空想世界的拯救者!

  來!細數你的罪惡吧,柳田老師~
 

難攻博士(「中華科幻學會」理事長兼會長)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空想科學輕讀本2:如何收服寶可夢?


ISBN:9789573278900
叢書系列:綠蠹魚
規格:平裝/224頁/17x23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科普叢書
本書分類:童書/青少年文學>科普/百科>百科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空想科學輕讀本2:如何收服寶可夢?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01    柳田老師,我有卡通疑問

為什麼精靈寶可夢可以被關在小小的寶貝球中呢?
 
在卡通版的《精靈寶可夢》(舊譯《神奇寶貝》)中,經常出現這樣的場面。

當主角小智邊喊「☆☆☆(寶可夢的名字),就決定是你了!」邊把寶貝球丟出去,寶可夢就會跟著光一起飛出來。而當他再叫「回來,☆☆☆!」寶可夢接觸到由寶貝球發出的光時,就會回到球裡面。

這是在《精靈寶可夢》的世界中很熟悉的情景。但是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這卻是非常的不可思議。

寶貝球平常的直徑是4公分左右,大概跟乒乓球差不多大,只要壓正中間的按鈕就會一直變大。但縱然如此,也只會變成不到10公分、大約壘球那麼大的球。和此作比較,寶可夢就大了許多,其中不但有大小達好幾公尺的,也有體重數百公斤的。

為什麼這麼大的動物,能夠裝進那麼小的球裡面呢?
 
◆擺脫不掉「質量守恆定律」

在針對寶貝球不可思議的收存能力做調查之後,發現在《精靈寶可夢圖鑑》(Aspect)中有著以下的說明。

1925年,玉蟲(吉丁蟲)大學的西森教授在研究怒猴的過程中弄錯藥量,讓怒猴變虛弱了。沒想到驚人的事情發生了,怒猴的身體變小,小到能夠裝進教授的眼鏡盒裡。由於這個事件,讓他知道寶可夢只要一變弱,身體就會變小,並具有躲進狹窄空間中的習性。他以此為契機,開始開發寶貝球……。

原來如此,事情的起因是在怒猴啊。根據《精靈寶可夢圖鑑》,總是在生氣的怒猴是「體高1公尺、體重32公斤」。而牠變得能夠進到眼鏡盒裡面去的話,就表示身體的大小縮小成原來的30分之1左右。首次目睹這種奇怪現象的西森教授,應該打從心底感到驚訝吧。

假如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會是怎麼樣呢?

棲息於南美洲的奇異多指節蟾,雖然在蝌蚪期時的體長有20〜25公分,但是在變態成為青蛙以後的大小卻只有5〜7公分。在成長之後的身體變小到只有原來的3分之1到5分之1,是非常珍稀的動物。當地人會吃奇異多指節蟾的蝌蚪,不過若是不在牠們還處於蝌蚪期時吃的話,其實也非常的浪費。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空想科學輕讀本2:如何收服寶可夢?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空想科學輕讀本2:如何收服寶可夢?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空想科學輕讀本2:如何收服寶可夢?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空想科學輕讀本2:如何收服寶可夢?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空想科學輕讀本2:如何收服寶可夢?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空想科學輕讀本2:如何收服寶可夢?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空想科學輕讀本2:如何收服寶可夢?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空想科學輕讀本2:如何收服寶可夢?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空想科學輕讀本2:如何收服寶可夢?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空想科學輕讀本2:如何收服寶可夢?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空想科學輕讀本2:如何收服寶可夢?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空想科學輕讀本2:如何收服寶可夢?

ISBN:9789573278900
叢書系列:綠蠹魚
規格:平裝/224頁/17x23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科普叢書
本書分類:童書/青少年文學>科普/百科>百科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空想科學輕讀本2:如何收服寶可夢?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29546?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空想科學輕讀本1:怎麼可能有這種事 空想科學讀本:超級英雄也有職業傷害 空想科學讀本:這部動漫超科學 空想科學讀本:大咖對決誰比較厲害 空想科學讀本:科學也無法解答的超難題 空想科學讀本 2 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 《馬玉山》炭香紅奶茶(16入) 哈利波特(8)被詛咒的孩子【原著劇本特別排演版】 深夜食堂 17 空想科學輕讀本1:怎麼可能有這種事 空想科學讀本:超級英雄也有職業傷害 空想科學讀本:這部動漫超科學 天生建築家:鈴木守的109種動物巢穴大發現 空想科學讀本:大咖對決誰比較厲害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演化之舞:生命主演的地球生命史(Microcosmos: Four Billion Years of Evolution from Our Microbial Ancestors)~推薦!

作者:馬古利斯,薩根
原文作者:Lynn Margulis,Dorion Sagan
譯者:王文祥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6/09/29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00元

ISBN:9789864790487
規格:平裝/320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科普叢書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動物/植物>演化/遺傳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演化之舞:生命主演的地球生命史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馬古利斯Lynn Margulis


  1938年出生於芝加哥,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生物學博士。曾任波士頓大學生物學教授、麻州大學傑出教授、美國航太總署行星生物計畫共同主持人。馬古利斯以研究真核生物的演化,備受推崇。她發表過上百篇學術論文及十餘本著作。1983年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她學術生涯最出名的成就,即是大力推動「內共生理論」,這個理論指出多細胞生物的起源,來自於單細胞生物的彼此合作、共生,並各自發揮所長,最終成為具有不同功能胞器的真核細胞。馬古利斯的《演化之舞》,把內共生理論從學界帶到世人面前,是她的科普代表作。馬古利斯2011年逝世,享壽七十三歲。

薩根Dorion Sagan

  天文學家卡爾‧薩根與馬古利斯之子,美國著名科學作家,著有二十餘本作品,寫作議題圍繞在生物學、科學哲學與人類文化,作品翻譯成十三國語言。他與紐約大學生物系教授沃克(Tyler Volk)合著的作品《死亡與性》(Death and Sex),獲得2010年紐約書展非小說類首獎。個人網站為dorionsagan.wordpress.com。

審訂者簡介

程樹德


  出生於高雄,成長於花蓮。少年時代即著迷於分子生物學之重大發現,憧憬能對生命科學有所貢獻。台灣大學動物系畢業後,即負笈美國哈佛大學,獲細胞及發育生物學博士學位;並曾任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研究員,波士頓生物醫學研究所研究員。現已從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退休,專研分子遺傳學及演化生物學。業餘嗜好為社會改革及創作,譯作有《達爾文大震撼》、《貓熊的大拇指》及《科學革命的結構》(與傅大為等合譯)等。

譯者簡介

王文祥


  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研究所博士,專長為火山定年,以及礫石層剪力強度及邊坡穩定度之研究。地質技師,曾任日大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部經理,著有《陽明山火山的故事》。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演化之舞:生命主演的地球生命史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達爾文也不知道的演化故事,
你我都是細菌共生的生命奇蹟!

  提到「演化」,你的腦中是不是浮現出猿猴轉變成人,或是魚長出腳爬上陸地的畫面?其實,我們都錯看了演化舞台上的主角。

  細菌,才是主宰地球生命演化的關鍵。

  馬古利斯透過《演化之舞》,將前所未有的演化思維呈現在我們面前:細菌如何行「魚水之歡」?動植物細胞中的粒線體和葉綠體,竟然曾經是獨立生活的細菌?單細胞生物間互相捕食的過程,也許是多細胞結構的起源,甚至形成了複雜的動物,例如人類。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本書是回顧生命演化的時光機,帶領我們回到創世之初,看充滿岩漿的炙熱不毛大地,如何冷卻成浩瀚的原始海洋;而最早的無生命物質,又如何生成有秩序的生命結構?《演化之舞》讓我們看見細菌如何引領地球的生命,從簡單到複雜,從無序到有序,從微生物到我們。這支演化之舞,舞出了超過四十億年,至今仍不間斷的生命舞曲。

得獎紀錄

  中國時報開卷版一週好書推薦
  聯合報讀書人版每週新書金榜推薦
  中時晚報閱讀時代轉載
  出版情報新書選介
  聯合報讀書人1995年最佳書獎

媒體推薦

  《演化之舞》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編年史,這本書提醒我們,生命欣欣向榮的源頭,在於我們肉眼難見的微生物小世界;而微生物,也賦予了我們跨出地球、躍向「超宇宙」的可能性。──《出版人週刊》

  《演化之舞》擁有明白易懂的散文風格。敘事清晰,又讓讀者的想像力奔馳;最大的優點,是書中充滿科學事實,而不光只有抽象概念或見解。《演化之舞》超越了科學書及科學報導的的疆界,開創了新路。──《紐約時報書評》

  引人入勝、欲罷不能,極傑出的科普寫作。《演化之舞》淺顯易懂的解釋了久遠的演化史,和近年發現的科學證據。──《洛杉磯時報》

  《演化之舞》寫作流暢、清晰,是能真正翻轉讀者心智的絕妙好書。讀完後,你看待世界的眼光從此不一樣了,儘管自然界中有很大一部分超出我們肉眼之外。──蒂克爾爵士(Sir Crisoin Tickell),環境學家、前任英國駐聯合國代表

  《演化之舞》老少咸宜,作者用迷人的資訊與細節打造了這本書,全是為了把生命如何彼此緊密交纏的美景,展現在我們眼前。──《生態學家》

  1986年出版的《演化之舞》,已成為相關領域中的扛鼎之作。──《哈特福新聞報》(Hartford Courant)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演化之舞:生命主演的地球生命史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再版導讀 走在微生物鋪好的道路上 葉綠舒
導讀 用演化思維悲憫萬物 程樹德
序 一部精采絕倫的星球生命傳奇 湯瑪士

前言 生命的小宇宙
第1章 大霹靂之後
第2章 太初渾湯
第3章 自然的語言
第4章 進入小宇宙
第5章 細菌的性生活
第6章 氧氣大浩劫
第7章 細胞合縱連橫
第8章 親密關係
第9章 共生的網
第10章 性的迷惑
第11章 登陸古南方大陸
第12章 自以為是的人類
第13章 回到蓋婭懷抱

作者後記 您是「智人」或「蠢人」?
附錄 名詞注釋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演化之舞:生命主演的地球生命史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一部精采絕倫的星球生命傳奇


  對讀者來說,前言的功用有時是對一本書的評論,或者是預先提示他們書中值得注意的地方。在閱讀這本書之前,除非讀者對近代微生物學、古生物學以及演化生物學領域一直有所接觸,否則將不可避免有一連串的驚奇,甚至震撼。

  人定勝天?

  這本書的內容是介紹有關這個星球上,所有生存在過去、難以計數的生命與現存生物之間複雜的關聯性。馬古利斯及薩根提出了不同於我們過去數十年接受的新世界觀。這個新觀點是以全球各實驗室實際的研究成果為基礎,經過整合及串連之後,所導出的結論:自然界本身完整而不可分割;生物圈本身就是一個整體,一個巨大、完整的生命系統。

  記得很久以前,我曾出席一場由大學舉辦,名為「人類在自然界的地位」之系列專題討論。其中大部分提及了人類如何能對自然界整頓、修理一番,以讓世界上的事物可以更依照我們的理想運作:如何榨取更多的地球資源;如何保存某些荒野地區以供我們遊憩;如何避免汙染水系,如何控制人口⋯⋯等等。事實上,它整體的意念是:自然是遺留給人類的財產,是人類所擁有且能夠支配的公園、動物園及自家的果菜園。

  這些觀點就是我們傳統的想法。可是您一定不滿足,而想再深究下去。毫無疑問,人類在占領地球的大部分時間裡,一直是以強勢物種的外貌宰制地球。也許在人類形成初始,剛從樹上躍下來時,還是脆弱、可能犯錯的動物,除了拇指能和其他四指對合以及誇張的大腦額葉之外,實在沒有什麼足以誇耀的東西,頂多藏身洞穴中研究如何取火。

  但我們終究接管了地球。現在的我們似乎無所不在,操縱著每件事物。從北極到南極,山巔到深海,甚至登陸月球,放眼太陽系。我們永遠都是地球的主宰、演化的頂點、生物成就的極致。

  其實,如果您抱持著漫不經心的態度,這的確是看待這個世界的簡單方式。

  然而,我們還有另一種看待自己的角度—這本書正是這種觀點的指引。

  以演化的歷史來看,我們在地球上才剛剛出現不久,也許仍有其他比我們更年輕的物種,但牠們散播的範圍,尚及不上我們所達到的程度。再者,讓我們確認人類實實在在出現的鐵證,諸如語言、歌唱、工具製作、升火取暖的能力以及喜歡安逸及好戰的人性,一共只能追溯數千年而已;再往前看,人類的歷史無異於其他動物的歷史。以物種觀點而言,我們還年輕,也許才剛開始發展,仍處於學習成為「人」的階段。我們是未成熟的物種,仍然容易受傷、出錯,甚至還冒著核戰後,徒留薄薄一層放射性化石的風險。

  弄清楚自己在演化譜系中的位置,有助於改變我們的觀點。過去我們曾認為人類由上帝所創,於宇宙形成之初,就已占有一席之地,準備好要成為其他動物的主宰,雖然連衣服都還沒穿上身,卻已經熱心為其他動物命名了。然而,在達爾文提出演化論之後,我們卻必須面臨「大猿是我們演化家譜的一部分,黑猩猩是我們的表親」的窘境。

  許多孩子在青春期,都同樣會經歷一段痛苦的日子。他們總不滿意父母,希望自己的父母與眾不同,最好像對街某家父母一樣。其實,祖先是外表古怪的原始人,並不是真的那麼可恥。但如果可以重新選擇的話,大部分的人仍情願自己擁有王公貴族的血統,而且最好到此為止,不必再追本溯源了。

  現在看看,是什麼讓我們左右為難。我們在演化線上的起點,是大約三十五億年前的細菌,它是所有生命最古老的祖先。地球上所有的事物都得回溯到「它」。

  尤有甚者,儘管我們大腦額葉發達、辯才無礙、具有音樂涵養、儼然優雅大方,但這些微生物老祖先始終與我們同在,也是我們的一部分;用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是它們的一部分。

  一旦我們勇敢面對這個事實,將驚歎它是一個偉大的故事、一首波瀾壯闊、不可思議的史詩、一部精采絕倫的星球生命傳奇。但請注意,故事還沒結束⋯⋯。

  馬古利斯花了她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研究這個故事,她本身的研究成果更為這個故事加入許多重要的細節。現在,她和薩根以文學的形式,把這些成果一起放在這本非凡的書中,使它完全不同於我過去讀過有關演化的一般書籍。

  生物演化史中綿延最久的事蹟,是引人入勝的題材:二十五億年的漫漫歲月,我們的微生物祖先自己釐出了一條共存共榮的生存規則。我們人類必須研究這些習性,探求使我們繼續生存的線索。

  大部分流行的演化題材及問題,都只從數億年前開始講起。對於最早的多細胞生物形式大多只略為提一提,然後就快速轉到脊椎動物的蓬勃發展。好像「原始的」、「簡單的」細胞在地球漫長的演化時間裡什麼事都沒做,只等待著其他生物形式的好戲開演。馬古利斯及薩根修正了一般人對真實生命的誤解。他們揭露出今天我們所學習到的每項生存技能,其實最古老的細菌早就熟知那一套了。

  教我們要謙遜

  或許我們早已預知自己真正的起源。從隱藏在「語言化石」中、關於「人類」這個字的古老字根,可以一窺究竟。數千年前的初期印歐語系(沒有人確知其年代)將地球拼成dhghem。這個字意味著由泥土(earth)變成沃土(humus),代表著我們是土壤細菌的傑作。同時,它也教導我們謙遜(humble),人性(human)及人道(humane)。

  在這裡我只是概略的提一提。其中所蘊含的哲學深意,則在本書有詳細的闡述。
 

湯瑪士
〔本文作者湯瑪士(Lewis Thomas, 1913-1993),曾任史隆凱特林癌症紀念研究中心(MSKCC)名譽理事長〕

再版導讀

走在微生物鋪好的道路上


  由馬古利斯與薩根這對母子檔合著的《演化之舞:細菌主演的地球生命史》,第一版於1986年出版,迄今已有三十年;而中譯本在台灣由天下文化出版,也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這次天下文化決定重新再版,並邀請我來撰寫本書的導讀,身為一位教育工作者兼科普人,除了感謝天下文化授予我這份重責大任之外,也擔心自己無法勝任。在此首先要向大家推薦:上一版由程樹德老師所做的導讀非常精采,建議讀者在閱讀完這篇新的導讀文後,一定要再好好品味程樹德老師的導讀。

  馬古利斯以她獨特的視角──微生物的觀點,來看這四十億年來地球上種種生物的演化歷程。在當年容或有些驚世駭俗,但以最近這些年的研究發現看來,馬古利斯的確是有先見之明。

  就算從猿人開始算起,人類不過占據了地球生命的四十六億年中的四百萬年,而人類的活動真正開始對地球產生劇烈的影響,也不過就是最近的一、兩萬年之間的事而已。若將地球的生命以二十四小時來劃分,四百萬年不過是七十五秒;而人類就在不到最後半秒鐘的時間裡學會農耕、讓地球產生劇烈的變化!

  我們人類總是認為自己與眾不同。「萬物之靈」,這是人類給自己的稱呼。人類甚至在分類上刻意將自己與其他已絕種的猿人,歸類在「人屬」(Homo)之下,忽略人與猩猩在基因上的差別其實極為微小。

  我們並非天子驕子

  人類果真與其他生物完全不同嗎?看看我們氣管與小腸裡的纖毛:為什麼擺動我們纖毛的構造,與細菌的一般無二,都是旁邊九對,中間二個呢?而我們的遺傳信息,也一樣由五種核苷酸組成與傳遞;連構成我們蛋白質的標準胺基酸,也是二十一種。

  或許就像叛逆的孩子,不願意承認與父母有太多連結一樣,人類總愛把自己擺在一個與萬物有相當距離的位置,認為自己可以駕馭自然,「人定勝天」。實則近年來的氣候變遷,以及在微生物體(microbiome)研究上的種種發現,在在都告訴我們:我們只是地球上無數生物的一種,唯有切切實實認知我們僅僅只是「構造較複雜」,而非「演化較高等」的生物,並學會與其他生物共生息,才有可能在這個地球繼續生存下去。

  要認知我們無非只是地球上的生物之一,先讓我們跟著馬古利斯一起回顧一下地球的生物史。一百三十七億年前,大霹靂發生。在大霹靂發生後的一百萬年裡,宇宙中最簡單的元素「氫」出現。四十六億年前地球形成,原始的地球是一團火球,要等到四十億年前(也就是地球形成的六億年後)細菌才開始出現。這些細菌沒有被核膜包圍的細胞核,人類過去認為它們是低等的、不進步的;事實上沒有核膜使它們得以自由的與其他細菌交換遺傳物質,甚至可以與病毒、植物交換遺傳物質。四十億年後,人類還要費盡苦心才能進行與其他生物的遺傳物質交換。

  這些沒有核膜的生物,還要在地球上繼續生活二十億年,有核膜的真核生物才會出現。當時的地球可能還沒有地殼,或開始有一層薄薄的地殼形成;我們現在熟悉的五大洲還不見蹤影。

  從元素形成到細菌出現,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生命究竟是來自太初渾湯,或是外太空?即便最初的有機分子的確來自於外太空,他們仍要能在當時炎熱如地獄般的地球上存活下去,才有可能在四十億年前形成初始的生命。誠如達爾文說過的,「化石只是演化的斷簡殘篇」,沒有堅硬構造的原始生物化石已極難發現,要發現有機分子則更加不可能。從四個胺基酸到(去氧)核糖核酸,再到細菌,中間發生的種種事件,絕大部分我們也只能推想罷了。

  微生物打造地球環境

  這些我們曾一度想要除之而後快的微生物,現在已證明是與我們共存共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不論在數目上它們是我們的十倍,或與我們等量齊觀,我們與這些細菌之間的共生關係絕對無法抹去。也是這些微生物改變了地球的樣貌,成為我們現在熟悉的樣子。

  醣解作用與發酵作用可能是最早出現的能量產生方式,而固氮作用的出現,提供了全世界所有生物穩定的氮來源;由於氮不尋常的穩定鍵結,全世界所有的生物也只有固氮菌發展出打斷鍵結的機制。若沒有固氮菌,地球上的生物不可能如現今一般欣欣向榮。

  為地球帶來最大變化的反應首推光合作用。由不產氧的硫菌到產氧而裂解水的藍綠菌,等到地殼中的鐵終於被藍綠菌所釋放的氧氣消耗殆盡後,終於產生了「氧氣大浩劫」(Great Oxygenation Event, GOE)事件。

  因為沒有足夠的化石資料可以評估,我們無法精確得知究竟氧氣大浩劫事件有多嚴重;由於地球形成時的大氣並不含氧氣,可以想見的是,絕大部分的微生物都在氧氣大浩劫時滅絕了。僥倖存活下來的微生物,只能在氧氣無法到達的環境(包括我們的消化道)中生存下去。

  真核細胞的誕生,宣示了進一步共生狀態的發生。隨著粒線體與色素體進入細胞,不同生物間的合縱連橫愈趨複雜,有些細胞也從與螺旋菌的跨界合作獲取了運動的能力。究竟這種種共生關係是如何發生、又如何發展為穩定的伙伴?

  或許由細菌所構成的生物膜(biofilm)是多細胞生物的濫觴。在1986年,微生物體的研究方興未艾,三十年後的今天,包括生物膜以及植物的內部信息傳遞等相關研究已突飛猛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各科普網站尋找相關的資料。

  大部分微生物的基因體都是單倍體,生物究竟從何時開始出現雙倍體呢?是雙倍體以及減數分裂的出現,使生物出現了另一種交換遺傳物質的形式:有性生殖。有些人認為有性生殖可以使細胞恢復活力,但如耳草履蟲的例子,似乎又在告訴我們,使細胞恢復活力的,是減數分裂與細胞核融合的過程,與是否導入新基因無關。

  由單細胞到多細胞生物,是否也是由共生而來呢?過去已知植物裡的地衣的確是藻類(或細菌)與真菌的共生體,而最近又發現一種生長在北美的地衣是子囊菌、藻類與擔子菌三種生物的共生體。這些發現都讓我們意識到多細胞生物始於共生生物的可能性。

  不過,即便如馬古利斯能以微生物的視角來重新審視生物演化、具真知灼見成一家之言的學者,談論到植物時,還是不免有些落入人類中心的窠臼。由於植物無法與動物一樣,以具體的行動(逃跑)來躲避敵害;因而植物發展出卓越的再生能力與全能性(totipotency),使得它在遇到掠食者時,可以以犧牲部分器官的策略,來換得個體繼續存活的權利。而這全能性在一萬到兩萬年前人類開始農耕之後,很快的便被人類充分應用、甚至即使在無意中得到不具有性生殖能力的作物品系時,也能以無性繁殖法使作物永續(如臍橙)。若說是植物為了要讓人類為它們進行無性繁殖,而把自己演化得很美味,難免有些自作多情的嫌疑。而近年來對植物生理學方面的研究,在在都提醒了我們:植物並非是柔弱無助的,它們與動物一樣,為了生存與繁殖演化出許多不同的策略,而這些策略都記錄在它們的基因體之中。

  而動物比植物晚了三千五百萬年才「登陸」,筆者認為可能的原因或許與葉綠體無關,而是因為植物無法行動。當陸地逐漸變得乾燥之後,生活於水域邊緣的植物便被迫得逐漸適應陸地生活。馬古利斯認為飢餓是驅使演化的動力,筆者則認為除了飢餓之外,生存更是推動演化的幕後之手。如近年來大量使用除草劑導致野草快速演化,也是生存推動演化的極好例證。

  演化主角更迭替換

  最後,在面臨環境急遽變化的此時此刻,許多人心中的大哉問可能是:人類是否會滅絕?地球是否會成為毫無生氣的天體?前者筆者沒有答案,但對後者的答案卻是否定的!縱使人類滅絕殆盡,地球上的生命仍將繼續繁衍。過去四十億年來,厭氧菌、三葉蟲、恐龍等先後登上演化的舞台、成為一時之選;看這些生物得意洋洋的正待引吭高歌,卻是一曲不及唱罷,便灰頭土臉偃旗息鼓的被拉到台下慌忙退場。或許人類也不免有此結局,但在此風雨飄搖之際,還是有許多人試圖力挽狂瀾。不過,正如馬古利斯所說,演化總是退一步、進兩步,大破之後才能有大立。更或許,如果人類真能理解到,唯有與萬物共生,而非企圖征服萬物,如此人類才真能避免滅絕一途;否則我們仍將會如過去的厭氧菌、三葉蟲、恐龍一般,僅僅成為演化長流中的一個點;而我們的存在,也只能留待後世「子孫」從化石證據上去確認罷了!
 

葉綠舒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演化之舞:生命主演的地球生命史


ISBN:9789864790487
規格:平裝/320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科普叢書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動物/植物>演化/遺傳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演化之舞:生命主演的地球生命史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當哈利遇上莎莉

原核生物的性,大概早在三十億年前的太古代時期已經演化出來;而有性減數分裂的演化年代,則大約可追溯到十億年前原生代晚期,那時是原生生物及其多細胞後裔興盛的時代(但這些有核多細胞生物還稱不上是真菌、植物、動物)。可以確定的是,有性減數分裂必然是在埃迪卡拉動物群(Ediacaran Fauna,繁衍於七億年前)之前就已經出現。

乍看下,減數分裂式的性,似乎是多餘而不必要的麻煩。套用生物學家慣用的經濟學名詞來形容,這種先產生具有一半染色體數目的特殊性細胞,然後尋找配偶,在適當時間進行受精的性模式,需要付出的「代價」,似乎沒有一絲絲可能的優點。它完全不具細菌世界彼此交換遺傳物質所蘊含的價值。

今天,藉由有性生殖來繁衍後代的植物和動物是一群很成功的生物,這是無庸置疑的。生物學家更發明了一個順理成章的故事來解釋「性」的存在:性的維持是為了增加生物的變異性,並加速演化。但是,我們卻相信複雜的植物和動物之所以能延續這麼久,理由並不直接與「雙親式的性」有關。的確,即使沒有雙親式的性,動植物依然會遍布全世界。

「性」在生物學上的含義,就如同我們在前文提及的,只是意謂著:兩個來源以上的遺傳物質結合在一起,產生新的個體。這和交配這種行為無關,在本質上也和生殖作用或產生性別沒有關連。依據這個嚴格的定義,從病毒、細菌或任何其他來源把核酸輸送到細胞內,都是性;不同細菌之間互相傳遞遺傳物質(例如透過病毒),是性;兩個人類生殖細胞核互相融和,也是性;甚至人類感冒時感染的病毒,其遺傳物質侵入我們的細胞,也是另一種性。而共生作用也像是某種「性」,因為不同個體的遺傳物質最後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個體。因此,共生作用也可以視為一種「類有性生殖」(parasexual reproduction)。

ISBN:9789864790487
規格:平裝/320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科普叢書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動物/植物>演化/遺傳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演化之舞:生命主演的地球生命史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0513?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 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瘟疫與人: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衝擊 表觀遺傳大革命:現代生物學如何改寫我們認知的基因、遺傳與疾病 無所不在的演化:如何以廣義的演化論建立真正科學的世界觀 解事者:複雜的事物我簡單說明白 懷舊製造所:記憶、時間與老去的抒情三重奏 肝炎聖戰:台灣公共衛生史上的大勝利 理性之夢:科學與哲學的思辨 超智慧:出現途徑、可能危機,與我們的因應對策 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 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瘟疫與人: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衝擊 本質思考:MIT菁英這樣找到問題根源,解決困境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Naturalist)~推薦!

作者:威爾森
原文作者:Edward O. Wilson
譯者:楊玉齡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6/09/29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70元

ISBN:9789864790470
規格:平裝/440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科普叢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威爾森 Edward O. Wilson


  1929年出生於美國阿拉巴馬州伯明罕。1949年畢業於阿拉巴馬大學,1955年獲得哈佛大學生物學博士學位,同年開始在哈佛大學執教。1996年退休,現為哈佛大學名譽教授、比較動物學博物館昆蟲館榮譽館長。

  威爾森是美國當今生物理論、分類學家翹楚,1969年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他還榮獲過全世界最高的環境生物學獎項,包括美國的國家科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的克拉福德獎(Crafoord Prize)。1996年,威爾森獲《時代》雜誌評定為影響當代最巨的二十五位美國人之一。

  他與麥克亞瑟(Robert MacArthur)提出的「島嶼生物地理學」,是生物系學生必讀的理論,也讓各國政府的保育政策更完備;他倡導的「生物多樣性」,從二十世紀開始大幅影響生物保育的方向;他的「親生命性」概念,更是讓人類反思自己在全球生物圈的立場。威爾森非常擅長著述,他以《論人性》及《螞蟻》二本著作,兩度獲得普立茲獎。他的《社會生物學》更是大膽的以生物學角度,來解釋人類的社會行為,曾引起社會喧然大波。

  威爾森目前與妻子定居於麻州列星頓。

譯者簡介

楊玉齡


  輔仁大學生物系畢業。曾任《牛頓》雜誌副總編輯、《天下》雜誌資深文稿編輯。目前為自由撰稿人,專事科學書籍翻譯、寫作。

  著作《肝炎聖戰》(與羅時成合著)榮獲第一屆吳大猷科普創作首獎金籤獎、《台灣蛇毒傳奇》(與羅時成合著)獲行政院新聞局第二屆小太陽獎。

  譯作《生物圈的未來》獲第二屆吳大猷科普譯作首獎金籤獎、《消失的湯匙》獲第六屆吳大猷科普譯作銀籤獎、《大自然的獵人》獲第一屆吳大猷科普譯作佳作獎、《小提琴家的大姆指》獲第七屆吳大猷科普譯作佳作獎、《雁鵝與勞倫茲》獲中國大陸第四屆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三等獎。另著有《一代醫人杜聰明》;譯有《基因聖戰》、《大腦開竅手冊》、《兒腦開竅手冊》、《奇蹟》、《幻覺》等數十冊(以上皆天下文化出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第一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佳作獎」

  「大部分的小孩都有一段對甲蟲著迷的過去,但我從來沒有從那個階段脫離。」──威爾森

  有哪位世界級科學家,拿過報導文學的最高榮譽「普立茲獎」,而且還拿了兩次?誰擁有「社會生物學之父」、「生物多樣性之父」的雙料尊稱?誰能號稱全球研究螞蟻的泰斗?有誰能與明仁天皇一邊閒話家常,一邊討論分類學?有誰能坐著邊聽老師講課、邊捉蒼蠅,平均每分鐘活捉一隻?

  答案是威爾森。

  這位傳奇生物學家,在六十六歲時,回顧自己的一生,寫下了《大自然的獵人》。從與一隻水母邂逅開始,他帶領讀者進入充滿魅力的大自然中。從小時候被魚刺瞎眼睛,到高中畢業差點沒有大學可念,再到學術生涯高峰時卻被誤解成種族主義者,威爾森娓娓道來,我們彷彿參與了他一生中每個重要時刻。《大自然的獵人》充滿濃郁的散文韻味、自然野趣、機敏和深刻思想。他並以自身經驗鼓勵青年學子,勇敢追求自我生涯!

得獎紀錄

  紐約時報書評1994年度十一大好書
  洛杉磯時報1995年度好書
  聯合副刊摘錄連載
  誠品書店「誠品選書」
  聯合報讀書人版每週新書金榜推薦
  中國時報開卷版一週好書推薦
  精湛雜誌書評推介
  中國時報開卷1997年度十大好書
  聯合報讀書人1997年最佳文學書獎
  金石堂1997年十大最具影響力書籍
  第一屆吳大猷科普著作獎決選佳作獎

媒體推薦

  在這本充滿智慧的自傳裡,威爾森這位當代生物學巨擘、社會生物學前鋒、世界螞蟻權威,從與一隻水母偶然的邂逅開始談起……讀者可以領略到,一個畢生奉獻給科學的人,如何冒險奮進、如何堅持到底、如何展現道德與智識的強度。──《紐約時報書評》

  自《寂靜的春天》作者卡森以降,除了威爾森之外,沒有任何一位科學作家,能把有關生命的過程、結構的微言,成功調和到大自然廣闊視野的大義之中。──《華盛頓郵報》

  《大自然的獵人》實在引人入勝!……威爾森的回憶錄,為科學理論的演變,提供了難得一見的見解。──《出版人週刊》

  這是最偉大的科學家自傳之一……瀰漫著熱情、程時和美麗的描繪。──艾倫萊‧特曼,《愛因斯坦的夢》、《偶然的宇宙》作者

  威爾森筆下的自我探險人生,文字優雅,而且充滿魅力、趣味和洞見。──黛安‧艾克曼,《感官之旅》、《人類時代》作者

  在威爾森極佳的詼諧文筆下,《大自然的獵人》描繪了小小博物學家的熱情,以及標竿昆蟲學家職涯的演變。──彼得‧馬修森,《雪豹》、《非洲沉默》作者

  威爾森在《大自然的獵人》中告訴我們,一位來自阿拉巴馬州的小男孩如何成長,成為擁有過人智慧,但仍謙遜待人的偉大科學家,並投身我們這個時代的關鍵生物學議題。他的筆風生動、親切,他的一生則充滿激勵。──貝瑞‧羅培茲(Barry Lopez),美國自然人文作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再版導讀 做個追尋自然的科學獵人 袁孝維
導讀 獨具慧眼的田野生物學家 金恆鑣
作者序 大自然,她不斷變化著

第一部    南方之晨
第1章 天堂海灘 
第2章 把小男孩託給我們
第3章 角落裡的亮光
第4章 神奇的小天地
第5章 盡我職責
第6章 阿拉巴馬之夢
第7章 獵人
第8章 南方再見
第9章 前進熱帶

第二部 說故事的人
第10章 南太平洋巡禮
第11章 未知事物的形態
第12章 分子大戰
第13章 麥克亞瑟與地理生態學
第14章 佛羅里達礁島群實驗
第15章 螞蟻
第16章 投效社會生物學
第17章 社會生物學大論戰
第18章 親近繽紛的生命
附錄 浮光掠影 1932~1994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作者序

大自然,她不斷變化著


  物理學家維斯可夫(Victor Weisskopf)曾經說自己是身處亂世的快樂之人,我也是一樣。只不過,令我心醉神迷的並非是核武器或聳動的高科技,而是完全不同的東西︰長久以來,我一直密切觀察自然界裡微細而基本的變化。

  「大自然」這個詞對我來說,具有兩層意義。

  在二十世紀初,人類還是很理所當然的,把自己想成是不凡的物種,是困在地球上等待靈魂或心智救贖的黑天使。如今,幾乎所有相關的科學證據都指向相反的方向。也就是說,既然已生到這個世界上,而且還一步步參與了數百萬年的生物演化,我們人類的生態環境、生理狀況,乃至於心靈狀態,都和地球上其他生物密不可分。從這一層含義來觀察自然界,大自然的本質是不斷變化著的。

  二十世紀剛開始的時候,人們依然相信地球資源豐饒得取之不盡。世界上最高的山還沒有人攀爬過,最深的海也還沒有人探測過,更別提分布在赤道大陸上的大片野生叢林了。現在,我們早已繪製完實際的世界地圖,而且也估算出日漸減少的地球資源︰才經過一世代的開發,人類就已經把野外世界破壞到足以威脅自然資源的程度,自六千五百萬年以來,生態系和物種目前正以最快的速度消失!

  由於對自個兒闖下的禍事感到良心不安,我們已經開始調整自己的角色—從地域的征服者,轉換為地球的管理員。在這樣的第二層含義中,也就是我們體認到人類的存在和自然界是兩碼子事的時候,大自然的本質也一樣不斷變化著。

  由於性情和專長的關係,使得我能一直密切觀察這些變化。在我還是年資尚淺的小科學家和小博物學家的時候,我個人的世界觀隨同下列兩個趨勢而轉換︰演化生物學的興起,以及「這門科學的從業人員能夠自然養成」這想法的沒落。從童年到中年,我的個體發生史(ontogeny)一再重複那更巨大的種系發生史(phylogeny)。同時間,大自然猶不斷蛻變出新的風貌。

  我的童年很走運。生長在保守的美國南方,在一片如詩如畫的環境中長大,卻一點也沒沾上南方社會問題的邊兒。我在小小年紀就打定主意將來要做科學家,方便我多多接近大自然。

  迷人的童年記憶未曾泯滅,但是它卻留存在希臘先哲赫拉克利圖斯(Heraclitus)式的思潮中。在這思潮中,所有的事物都不斷變化,包括原先想像中的世界運作方式,以及我心目中人類在世界上的地位。把這些封存的記憶都提出來,使我更能完整了解自己目前的思考方式,也使我更能釐清自己信念中的核心因素。這樣的釐清,不只是針對我自己,也針對你們,同時,或許也是為了增強說服力。

再版導讀

做個追尋自然的科學獵人


  威爾森無疑是近代偉大的生物學家、博物學家、理論學家、保育學家,他擁有「社會生物學」及「生物多樣性」之父的稱號。他和麥克亞瑟的「島嶼生物地理學」,不僅建立了物種數與島嶼面積及距大陸遠近之動態平衡理論,對於近期棲地破碎化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也提供了保護區劃設的具體實踐原則。此外,他所提到的人類「親生命性」,也對於現今許多遠離自然、罹患大自然缺失症的都市人有諸多的啟發。威爾森同時是一位才華洋溢的作家,著作等身,不僅有科學專業的《螞蟻》,還有科普書籍《繽紛的生命》和《給青年科學家的信》等暢銷著作,且屢獲殊榮。

  《大自然的獵人》是威爾森的自傳,從一個小男孩在天堂海灘,對水母觀察著迷到流連忘返,談到就讀灣岸軍校、參加教會對日後宗教哲學思維的影響,他的求學及蠻荒極地探險歷程,以及日後在哈佛大學教書,發表了許多重要論文與學說期間的種種人與事。當然他也對於所發表的社會生物學,遭到許多人的激烈抨擊,平實寫出源由與過程,並談到未來的必要溝通與交集。

  我們在過去的報章雜誌報導,還有威爾森的談話發言裡,或多或少都對他有粗略的勾勒與認識。但是閱讀這本自傳,才能夠在條理分明的時間與空間脈絡裡,知悉在過去所發生的事件中,威爾森所秉持的想法與做法,如何塑造成這位偉大而奇特、影響現今社會響噹噹的人物。

  給年輕科學家的建議

  2012年在TED的演講裡,威爾森向在場的聽眾介紹他正在寫的一本書《給青年科學家的信》,當時八十四歲的他神采奕奕、思路清晰。「這個世界迫切的需要你們」這是他演講的開場,而他對年輕科學家所建議的四條規則,則是應證並呼應他的自傳《大自然的獵人》。

  因此這本書,其實也是威爾森期待讓年輕科學家閱讀的一本書,裡面的許多回憶、故事、省思,莫不充滿了提點與啟發。我忝為野生動物學家,也算是可以沾上博物學家的邊,同時又在大學裡任教,天天面對年輕就期許成為科學家、渴慕知識的學生,所以這本書對於我而言,無疑是葵花寶典。威爾森的人生歷程成了我和學生討論的重要資料與學習,因而也在此與各位分享我的閱讀心得。

  看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動是威爾森對大自然持續且高昂的熱情,不僅讓他有動力在極度困難與危險中到處探險、觀察採集,成就了許多傲人的理論學說之外,他並起身成為投入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先驅者。台灣的生命大百科資料庫建置,就是2007年由威爾森所倡議發起的國際合作計畫,希望能集結全球科學家之力,將地球上已知的一百九十萬種生物的資訊,整合在同一個網站上,免費提供給各生物學相關學者及喜愛觀察大自然的生態人士使用。

  想想實在令人驚嘆,這樣的創舉所需的能量會讓多少人認為不可能而卻步。但是由威爾森的自傳中,就可以發現他擁有一般人少有的堅強毅力與正向思考。他的父母離異,眼睛被魚刺瞎,耳朵對於高頻率的聲音有聽覺障礙,進入管教嚴格的軍校,之後父親自殺……很多人遭逢挫折都會怨天尤人,但是威爾森就是接受事實,看待這些事情所帶來的正面效益。軍校的嚴格管教他視為磨練與效率,連父親自殺,他都可以坦然體諒父親的動機,而視為是父親的解脫。威爾森誠實面對他所經歷的過往,娓娓道來這些事件對他日後的影響,我相信對於很多動不動就憂鬱、陷於泥沼無法自拔,原地打轉的人會有極大的激勵。學習威爾森,跨前一步,走出來!

  威爾森在此書中提及了許多對生物界有重要貢獻的大人物,是我們在生物學或生態學的教科書裡,一定會出現的人名與所提出的理論。這也是在此書中讓我深感啟發的部分,他談的不僅是這些理論如何被這些聰明人推演出來,同時更有其中做人做事的道理。有些學者赫赫有名,卻是排他的學霸;有些學者則是將政治帶入學術的批判,而導致不能就事論事,甚至人身攻擊。讀者可以在書中細細體會,如果也身在學術界,則須時時警惕自己。另外非常重要的,是對年輕科學家的鼓勵與幫助,威爾森在書中提及他敬重的貴人前輩,不輕看年輕人的不足,稱讚做對的一半而不是強調做錯的另一半。

  重視跨領域合作

  威爾森在TED演講中提到,科學家要有同事的支持與合作,而跨領域的合作,更是他推崇知識快速累積與理論蓬勃發展的方式。他自己對數學模式不在行,三十二歲才以教授身分和一群大學生修讀微積分。但是他和麥克亞瑟這位優秀的數學家成為合作夥伴,專業互補,成就了島嶼生物地理學的理論模式與野外測試。而他也和化學家羅約翰與分子生物學家華許一起合作,分析螞蟻路徑上遺留的費洛蒙分子結構(請參閱第15章)。

  威爾森也提到,他故意收研究靈長類的學生,趁此向學生學習自己不懂的哺乳類,重點是要刺激對不熟悉領域的了解,才能有寬廣的視野,否則涇渭分明,很多偉大的想法就不會出現了。而威爾森持續教生物學這門課給非生物主修的學生,一方面是警惕自己不要因為成為終身職教授而偷懶,另一方面則更是讓自己處在不同領域的學生裡,接受不同背景者的疑問與挑戰,在此過程中也會刺激新的想法產生。分子生物學的崛起,雖然導致了傳統生物學在哈佛大學的邊緣化(和台灣的大學與研究單位類似),但是藉由跨領域的合作,分子生物學反而能成為有力的工具,成就演化生物學的發展。

  好奇心對於博物學家而言是必備的特質,既要在紛亂的大自然裡,細心的觀察,留意梳理出其中的規律模式,卻又不能忽略微小的現象或差異,因為這些可能就是新的發現。書中提到和威爾森一起做螞蟻研究的德國學者霍德伯勒就有如是的個性,他們兩人成為最好的研究夥伴,謹守「要尋找細微的事」。

  當年我在康乃爾大學念博士班時,同研究室的博士生艾倫就是一位螞蟻先生,他是威爾森的頭號粉絲。我曾經和他在山野間,挖了整座螞蟻窩搬回研究室,那時一勺一勺的挖掘,小心翼翼的接近蟻后的皇宮,層層蟻穴都有不同的功能與居住者,雖然工蟻看似四處亂竄,但是在受到干擾之下,它們其實是井然有序的在危機處理,搬離蟻穴內的重要資產轉移他處。我是每每看得目瞪口呆,驚嘆於這些小小的生物彼此間是如何傳遞訊息,可以有效溝通協調,共同完成搬家大業。《螞蟻》這部巨著就是威爾森和霍德伯勒兩人下定決心要成就非凡志業,因而耗時、費力,他們的目標是貫穿歷史,寫一本「目前有關螞蟻的全部知識」,兩位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盡力向不可能挑戰,最終獲得共享美國著名「普立茲獎」的殊榮。

  威爾森對年輕科學家的提點,是不要去追逐所謂的熱門研究題目,反而是找尋稀有議題,不要加入混戰,要往砲聲小的地方去,才能在研究上更有空間發展原創、搭建出自己的舞台。我們看到威爾森研究議題的演變,他完全無視於世界的主流,但是螞蟻、火蟻研究、競爭釋放理論、島嶼生物地理學、社會生物學,以及生物多樣性等等,每一個主題都成了潮流,並累積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學知識。威爾森並沒有急著跳出來成為社會運動者,但是一直以來他儲備著內在的能量,他的理念是科學家終有一天會是社會教育者,要把理論轉化成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籌碼。威爾森確實是身體力行的實踐者。

  關懷自然

  威爾森說大自然是我們的一部分,正如同我們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關懷其他生物是人類的天性,我們的部分文化亦源於自然野性,因而就不應消滅其他生物。維護地球上繽紛的生命,其實是成就人類本性中的「親生命性」,因為我們擁有祖先留在體內活潑與自由生命的印記,我們會不自覺的追尋前世代的天然棲息居所與生活哲學,驚嘆於自然的迷人與奧妙。其實威爾森的心底永遠是那個在天堂海灘上流連忘返的小男孩,他是一位無懼的探險博物學家,在他的一生中不斷的向大自然發問,挑戰自我極限,鍥而不捨。而他在找尋答案的過程裡,欣然與擁有共同理想的夥伴合作砥礪,因為有著能廣納大山大海的心胸,所以他與同伴能達到的巔峰也就可以綿綿不絕。

  對於地球,這顆孕育著令人眼花撩亂多樣生命的行星,我們所知仍然有限,而威爾森的志業,讓他在獵人般追逐的過程中獲得滿足,並擁有充滿意義的一生。所以,威爾森,我們跟著您的腳步上來了!
 

袁孝維
(本文作者現為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


ISBN:9789864790470
規格:平裝/440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科普叢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現在,我可以不帶一絲譏諷的說,才華出眾的敵人真是使我受益不淺。雖然令我受苦,畢竟他們是我的敵人,但是我卻虧欠他們大大的人情債,因為敵手令我精力倍增,而且還驅策我踏上新方向。我們的創造生涯中,很需要這類人物。如同英國哲學家米爾(John S. Mill)曾經說過的:「當曠野中沒有敵人時,老師和弟子都會昏睡在崗哨上。」

華森(James Watson),這位DNA構造的發現者之一,正是我生命裡的負面英雄。在1950年代及1960年代他還年輕時,我發現,他還真是我見過的人當中最討厭的傢伙。

他於1956年進入哈佛,擔任助理教授,而我也是在那一年開始擔任同樣的職位。華森當時二十八歲,只比我大一歲。他帶著自己的信念來到哈佛,認為生物學必須轉換成由分子及細胞所主導的科學,而且生物學還必須改用物理及化學語言來重寫。他認為,從前所建立的「傳統」生物學(也就是「我的」生物學)當中,充斥著一批批才智平庸的人,這批人沒有能力把研究主題轉換成現代科學,只能扮演集郵者一般的角色。華森還用著強烈的輕蔑態度,對待生物系二十四名教員中的大部分人。

在系務會議上,華森輕鄙的態度更是射向四面八方。他特意避開尋常的殷勤及禮貌性對話,顯然是認為這樣的態度只會鼓勵保守派留在四周。大家之所以容忍他惡劣的態度,是因為他曾經有過重大發現,以及這項發現帶來的澎湃結果。

在1950年代及1960年代,分子革命已經開始以山洪暴發之態橫掃生物學界。華森年紀輕輕即已贏得歷史性的聲名,頓時成為生物學界的卡利古拉(Caligula,羅馬皇帝,生前即命令臣民稱他為神)。他享有特權,能夠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態度隨興而且極端不敬,並且還期待對方一定要把他的話當真。在他心裡,顯然他是「誠實的吉姆」—這是他回憶錄手稿的標題,後來才更名為《雙螺旋》。很少有人敢公開要求華森把話講清楚。

ISBN:9789864790470
規格:平裝/440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科普叢書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0510?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演化之舞:生命主演的地球生命史 給青年科學家的信 人類存在的意義:一個生物學家的思索 瘟疫與人: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衝擊 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醒來的森林:一位鳥類學家的自然散步筆記 數學教你不犯錯,上下冊套書:搞定期望值、認清迴歸趨勢、弄懂存在性 昆蟲記:宏觀微小世界 原來野花這麼美 解事者:複雜的事物我簡單說明白 演化之舞:生命主演的地球生命史 生命之源:能量、演化與複雜生命的起源 博物學家的自然創世紀:亞歷山大・馮・洪堡德用旅行與科學丈量世界,重新定義自然 瘟疫與人: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衝擊 本質思考:MIT菁英這樣找到問題根源,解決困境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重機旅遊實用技巧(ツーリングに効くテクニック)~推薦!

作者:枻出版社Riders Culb Mook編輯部
譯者:周伯恆
出版社:菁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26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50元

ISBN:9789579931564
規格:平裝/144頁/15x21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應用科學>其他
本書分類:旅遊>主題旅遊>交通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重機旅遊實用技巧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只要有摩托車、駕照以及安全帽的話,任誰都可以享受騎乘的樂趣,不過光只有這些其實就只是多個交通方式可以選擇罷了。只要學會簡單又容易上手的「技巧」,就可以讓旅遊騎乘更加舒適、安全而且樂趣倍增喔!

  本書原內容來自日本枻出版社精心製作的摩托車版家醫書籍,就像家庭醫學叢書一樣,透過學會簡單又容易上手的摩托車「技巧」,解決騎車常見的疑難雜症,讓旅遊騎乘更加舒適、安全且樂趣倍增

  主要內容如下:
  帥氣騎士講座
  了解怎麼樣的騎士才稱得上帥氣
  實用休旅車款介紹
  選台適合自己的好車再上路
  騎乘旅遊專用基本騎乘技巧
  行前點檢到快速道路騎技大公開
  騎乘姿勢剖析
  幫你調整出順暢不疲憊的正確騎姿
  科學停車法
  令人心安的煞車操控術
  舒舒服服的過彎
  快意享受摩托車的操駕樂趣
  雙載騎乘完美秘訣
  貼心的舉措讓感情快速升溫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重機旅遊實用技巧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004 就是要帥帥騎車的 帥氣騎士講座
016 選台好車再上路 實用休旅車款介紹
036 依照不同狀況的 騎乘旅遊專用基本騎乘技巧
038 出發前
049 市區騎乘時
065 馳騁於快速道路
076 疲勞時要注意 原地倒車調查報告
080 順暢不疲憊 騎乘姿勢剖析
101 科學停車法 令人心安的煞車術
115 過彎就是摩托車的樂趣 舒舒服服地過彎
131 別隨便害怕退縮! 愛的後座必勝講座
專欄 何時才是讓騎士崩潰的糟糕狀況呢??
048 出現在眼前的砂石地
064 滑溜溜的恐怖雨天
075 伸手不見五指的濃霧
100 突然颳起的側風
114 曬到脫水的盛夏
130 讓路面凍結的酷寒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重機旅遊實用技巧


ISBN:9789579931564
規格:平裝/144頁/15x21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應用科學>其他
本書分類:旅遊>主題旅遊>交通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重機旅遊實用技巧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重機旅遊實用技巧

ISBN:9789579931564
規格:平裝/144頁/15x21cm/普通級/全彩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應用科學>其他
本書分類:旅遊>主題旅遊>交通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重機旅遊實用技巧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0478?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我的第一本!機車維修&保養 車神的重機教室:認識重機的第一本書 認識摩托車的基本構造(圖解版) 我們很機車的遊歐了!:125cc歐兜拜╳18國╳13889公里╳110天的腦殘之旅 哈利波特(8)被詛咒的孩子【原著劇本特別排演版】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位天才神經外科醫師最後的生命洞察 觀景窗裡的瞬間戀愛!讓女生心動100%的攝影絕技 為了活下去:脫北女孩朴研美 這樣旅拍超有Fu:無限遐想的性感攝影視角 我的第一本!機車維修&保養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棒球物理大聯盟:王建民也要會的物理學(2版)[Bang Qiu Wu Li Da Lian Meng : Wang Jian Min Ye Yao Hui De Wu...]~推薦!

作者:李中傑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6/09/25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00元

ISBN:9789571187938
叢書系列:閱讀科普
規格:平裝/384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2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物理/化學>物理/化學應用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棒球物理大聯盟:王建民也要會的物理學(2版)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李中傑


  真理大學教授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棒球物理大聯盟:王建民也要會的物理學(2版)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離壘距離對盜壘真的重要嗎?
  揮棒要多快?角度要多少才能擊出全壘打?
  什麼叫投手的球路會跑?
  球來就打!是真的嗎?變化球怎麼打?
  球棒的甜蜜點到底在哪裡?

  你不能不知道的棒球知識,帶你一窺真正的棒球原理!
 
  前耶魯大學校長,後轉任大聯盟執行長,亦是波士頓紅襪迷的的巴特‧吉雅瑪堤(Bart Giamatti)曾如此描述:「芬威球場上沒有廉價的全壘打,但所有全壘打所隱含的物理定律都與其所劃出的弧線同等高雅。」極富詩意的體認,誰說物理學會是抽象的學科?舉凡是高飛球的弧線、投手的球路軌跡、二縫線球、四縫線球、或是球棒甜蜜點的位置等等,無一不可用物理學原理來給予解釋。
     
  棒球場就如同一個展示物理定律的奇幻舞台!只是大半的棒球迷忘了如何去欣賞這舞台上的展演。或許是過往學校課堂黑板上的物理公式太過冰冷,而無法吸引一般人的目光?沒關係,就讓這本書以抽絲剝繭的方式替所有的棒球迷上一堂你所會感興趣的物理課,並在棒球點滴之間揭開隱藏於棒球現象背後的科學原理。相信這本書會讓你激發出另一種觀看棒球的角度,甚至於對物理學也能多出一分好感,進而去追尋事物背後的基本道理?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棒球物理大聯盟:王建民也要會的物理學(2版)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第一章 球迷間的傳聞

第二章 力學初探

2.1 笛卡兒座標系與物體的位置
2.2 物體的速度
2.3 物體的加速度
2.4 位置向量、速度與加速度間的關係
2.5 盜壘
2.6 牛頓的三個運動定律
2.7 牛頓之重力理論
2.8 理想狀況下的棒球飛行

第三章 作用於棒球上的力
3.1 「飛行」棒球上的力有哪些?
3.2 空氣是一流體
3.3 「流體力學」的小簡介
3.4 棒球飛行的流體力學
3.5 馬格納斯力的方向 
3.6 作用於飛行棒球上之力的表示式
3.7 阻力係數的大小
3.8 馬格納斯係數的大小
3.9 再看棒球飛行時所受到的力
3.10 附錄:白金漢Pi定理

第四章 棒球的飛行
4.1 拉普拉斯之夢
4.2 空氣阻力對棒球飛行軌跡的影響
4.3 馬格納斯力對棒球飛行軌跡的影響
4.4 趙士強的那一球
4.5 外野邊線的強勁飛球
4.6 再看內野高飛球
4.7 環境與場地效應

第五章 投手的技倆
5.1 萊恩特快車
5.2 投球前的須知
5.3 球種介紹
5.4 物理學家眼中的投手技倆
5.5   GAMEDAY–PITCH f/x系統
5.6   PITCH f/x對球種的分析
5.7 王建民得意與難過的一天
5.8   PITCH f/x下的蝴蝶再現
5.9 口水球

第六章 球來就打…變化球怎麼打
6.1 打擊者的難處
6.2 紅線密碼

第七章 棒球的特性
7.1 棒球的演進
7.2 棒球的反彈係數
7.3 能量的概念
7.4 細看棒球的反彈過程
7.5 反彈係數與能量的關係
7.6 影響棒球反彈係數的其它因素

第八章 球棒的特性
8.1 球棒的歷史
8.2 影響球棒好壞的因素
8.3 球棒的輕重與揮棒難易度
8.4 質量中心
8.5 力矩與轉動慣量
8.6 握長棒vs.握短棒
8.7 球棒的轉動慣量
8.8 揮棒速度
8.9 附錄:估算球棒轉動慣量的簡單模型

第九章 打擊出去
9.1 打擊者對球棒的選擇
9.2 理想狀況下兩物體間的正向碰撞
9.3 球棒與球的接觸
9.4 球棒擊球時的有效質量(證明)
9.5 球棒的反彈率
9.6 打擊出去的棒球可飛多快?
9.7 打擊所造成的球自旋現象

第十章 細看球棒遇見球
10.1 「.406」
10.2 木棍被敲擊後的振盪模式
10.3 球棒遇見球後的震盪模式與球棒的「甜蜜點」
10.4 球棒與球的接觸時間
10.5 外野手的防守
10.6 再看球棒的「甜蜜點」–撞擊中心
10.7 何處是球棒的「甜蜜點」?
10.8 彈簧墊效應
10.9 加料球棒
10.10 Ted Williams的最後一擊

圖片出處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棒球物理大聯盟:王建民也要會的物理學(2版)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棒球與我


  還記得你國小畢業時的身高嗎?印象中,到了小五,班上總是有幾位特別高大的女同學,一點也不像是我們的同班同學。她們的功課好像都還不錯,與老師交好,卻不太與我們打交道。身高儼然成了劃分朋友族群上的一項指標。其實這也不壞,小孩世界中的自然歸屬,反可確保許多遊戲的可行性。設想一下身高一百六與一百三間的殺刀對決,一百三的即便伸長了手臂也是難以貼近攻擊。這殺刀遊戲還算好,若是玩起躲避球,或是籃球這類的運動就更難堪了。還好,相較於我們大人的世界,小孩子總是單純又善良,同學間雖然有不同的玩伴群體,但也相安無事,身高不是問題。

  想想缺乏電玩的年代,反倒是讓小朋友有較多的群體活動。再加上當時我們國家特有的少棒文化,許金木、涂忠男、李居明、徐生明、葉志仙等等的少棒國手都成了我們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雖不曾謀面,但他們卻活生生地活在每位活潑亂跳的男孩周遭。無論是角色扮演,或是模仿對象,棒球也是我的生活重心。

  就在一天的朝會中傳來一個可喜又期待的消息,榮工少棒隊要來我們學校招募球員。雖然當時的榮工隊在我們眼中並不光彩,幾年前他們居然在沒人看好的情況下,打敗了全國公認的最強隊伍,拿了代表權。這也就算了,反正他們真的是拿到了參賽遠東區少棒賽的代表權,但不怎麼強的印象卻在遠東區的賽事中原形畢露,輸掉了我們已習慣的冠軍頭銜。哎!就如此,幾年前的他們可是被我們大夥給罵慘了,還記得他們的王牌投手就是陳義信。可真沒想到當年的敗將,日後可是搖身一變,成了「假日飛刀手」,還迷死眾多的死忠象迷。回歸正題,朝會的消息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或許我也可成為新一代的國家英雄。

  單單為了報名,我與同伴還到河濱公園練投惡補一陣。報名選秀的日子一天天的接近,興奮與緊張的心情也與日俱增。可憐的我,怎麼會單純地認為五年級的我,就得承擔起人生命運轉淚的壓力。不管怎麼說,一切都準備好了!世界即將在我手中的球上展開,一切都準備好了!但就在我踏上那條報名的線上時,一個可惡的告示牌就站立在報名線上,寫著身高一百五十公分以上的報名資格。這條規定對我既不公平也無理!

  小學畢業,一百四十一公分,印象深刻的長度,與一百五十公分的差別,對我來說,可不僅是短短的九公分長。失望、氣憤等等不爽的情緒無一缺少,誰說用功努力就可達成一切,當下所面對的事實是連報名的資格都沒有,我的身手他們可是連一眼也沒看過。

  時間飛快地過了數十年,期間隨著國球的榮辱起浮,我的心也不免隨之起浮。雖然偶爾還是會有個當球員明星的幻想,但不可否認地,棒球的熱度已遠非我生活的重心,即便她甜甜的氣味,仍三不五時地飄逸在我周遭,那是一種淡淡的香味,一種不會因雨而散去的清香。對了,我想說的是,在我現在每天得待上好幾小時的書桌上,有一顆不經意把玩幾下的棒球,與物理為伴,又喜歡數字的堆積。若你認識我,一定也會聽到我敘說我所開設的一門「不打棒球的棒球課」,及一堆的棒球經。棒球之於我,這就夠了!再說人間本就沒有真正的公平,這點在我小學五年級的選秀報名會上可就體驗到了。然而,多年下來從我的棒球路上,所學習到的人生課題是遇見不平也不必過度的氣餒,一條絕路之後,上天總是會留下另一條出路給我們,且看現今我與棒球的交情,絕對會比我當年真地當起一個棒球員來得好,這點我深信著。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棒球物理大聯盟:王建民也要會的物理學(2版)


ISBN:9789571187938
叢書系列:閱讀科普
規格:平裝/384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2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物理/化學>物理/化學應用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棒球物理大聯盟:王建民也要會的物理學(2版)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真的有曲球這回事嗎?相信今天已沒有人會去懷疑曲球的存在。但五十年或是一百年前呢?是否有曲球這檔事可就不再是那麼肯定了。甚至在1941年的《紐約客》雜誌上還出現一篇老球探寫的文章,聲稱世間根本沒有所謂的曲球,球場上的每一個人都知道!至於為什麼會有這曲球的傳聞,僅是棒球人士喜歡暗藏玄機。如此不是讓球賽更有趣嗎?可想而知,這篇文章在刊出後引起不小的騷動,正反意見又吵成一堆。怎麼會這樣呢?或許科學上的實驗檢視可解決此紛爭。於是《生活》雜誌便邀請了攝影師Gjon Mili利用當時正紅的快速閃光照像術 (high-speed stroboscopic lighting technique) 對當時大聯盟的兩位投手–費城菲立隊的Cy Blanton與紐約巨人隊的Carl Hubbell做了一次實地的拍攝調查,並刊登在《生活》雜誌上。希望能以較為科學的方式,來裁定此有無曲球之爭議。畢竟眼見為憑,凍結時間演進的照片影像想當然爾是可以給我們較為仔細的端詳。(Fig.1-2)左邊的照片是Carl Hubbell所宣稱的曲球(curve ball),右邊則是他的螺旋球(screwball)。你覺得呢?

老實說,我花了不少的時間在這兩張照片上,去揣測棒球飛行的曲度。但怎麼看就像是兩顆直線加速的筆直速球。怎麼會這樣呢?事實上,當年《生活》雜誌上的結論也是如此:雖然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輕易地讓乒乓球或網球偏離常軌的飛行,但棒球太重了!曲球是不存在的–Blanton投出的最佳曲球實際上是顆明顯下掉的直球;至於Hubbell,即便他投出他所有的看家本領,但終究僅是兩條直線。

然而,物理學家對這樣的結果並不買單,且很快地在隔年的美國物理期刊上刊載一篇由物理學家Frank L.Verwiebe所寫的短文。文章的作者用一個非常簡單明瞭的實驗推翻掉生活雜誌上的結論。為追蹤棒球的飛行軌跡,作者在投手與本壘當中等距架設起數個垂直木框(Fig.1-3),每個木框內都編上長寬間隙一吋的棉線纖維,如此使棒球飛過木框後可在上面留下行經時的確實位置,誤差一吋。然後比對棒球行經不同木框時所留下的位置,我們便可畫出投手球路的飛行軌跡。

ISBN:9789571187938
叢書系列:閱讀科普
規格:平裝/384頁/14.8x21cm/普通級/單色印刷/2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物理/化學>物理/化學應用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棒球物理大聯盟:王建民也要會的物理學(2版)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0244?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50則非知不可的化學概念 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圖解大氣科學(2版) 成為王牌投手!棒球投球基本技術 最有梗的桂冠:搞笑諾貝爾獎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0則非知不可的化學概念(50 Chemistry Ideas You Really Need To Know)~推薦!

作者:海莉‧柏琪
原文作者:Hayley Birch
譯者:張如芸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6/09/25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20元

ISBN:9789571187136
叢書系列:EZLEARN
規格:平裝/208頁/17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物理/化學>物理/化學理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50則非知不可的化學概念

【Author】作者/繪者/著者/譯者

作者簡介

海莉‧柏琪

     
  自由撰稿人與編輯,來自於英國布里斯托。她曾為《自然》、《新科學人》、《衛報》、《焦點》以及《馬賽克》等刊物撰文。出版多本暢銷科學書,包括《科學界的大問題》。過去七年,撰寫了上百篇文章,同時也擔任英國皇家化學學會《化學世界》雜誌的播客,談論的主題包羅萬象,從回收茶葉到合成細胞皆有涉獵。也為歐盟委員會發行的新聞服務「環境政策科學」報導環境政策議題,並在綠人音樂祭中與「愛因斯坦的花園」合作,為音樂祭的觀眾製作充滿創意的科學實驗。
 
譯者簡介

張如芸

     
  英語讓我保持一顆好奇心,樂於探索新知。現為兼職譯者。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50則非知不可的化學概念


【Introduction】簡介/書評/特色/摘要

  化學走在我們生活的前端。
  矽晶片要如何運作?
  我們是如何利用自然元素來對抗人類疾病?
  生命是如何開始的?
  我們如何在實驗室製造出新的人造生命?

  《50則非知不可的化學概念》藉由精簡、富有啟發性的50篇文章來探索這些問題。

  本書是了解化學世界的絕妙指南。從開啟生命的分子與驅動世界運轉的燃料,到奈米科技的可能性與人腦的奧秘,提供獨到的見解、引人入勝,並持續革新我們對生命的看法。

  作者利用50個短篇來談論化學的有趣之處,一反過去的刻板印象,不停頓於複雜繁複的理論上,而是導入生活周遭的元素,帶領讀者看見化學的另一個面貌。

  全書從多方角度來探討重要學者的論點與最新的研究方法,並將文中的重要理論用時間軸加以呈現,讓您能輕易了解從古至今不可不知的重要化學概念。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50則非知不可的化學概念

【Table of Contents】目錄/大綱/內容概要

簡介

01 原子  
02 元素  
03 同位素  
04 化合物  
05 聚在一起  
06 改變狀態  
07 能量  
08 化學反應  
09 平衡  
10 熱力學  
11 酸  
12 催化劑  
13 氧化還原  
14 發酵  
15 裂解  
16 化學合成  
17 哈柏法  
18 掌性  
19 綠色化學  
20 分離  
21 光譜  
22 晶體學  
23 電解  
24 微製造  
25 自組裝  
26 晶片實驗室  
27 計算化學  
28 碳  
29 水  
30 生命的起源  
31 天文化學  
32 蛋白質  
33 酶的作用  
34 糖  
35 DNA  
36 生物合成  
37 光合作用  
38 化學訊息  
39 汽油  
40 塑膠  
41 氟氯碳化合物  
42 複合材料  
43 太陽能電池  
44 藥物  
45 奈米科技  
46 石墨烯  
47 3D 列印  
48 人造肌肉  
49 合成生物學  
50 未來燃料  

元素週期表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50則非知不可的化學概念

【Preface】序/前言/推薦/心得


 
  化學通常被視為科學界的弱者。前幾天我和一個化學家談話時,她提到受夠了自己的研究計畫常被視為「只是一群人在實驗室裡把難聞的東西搞得一團亂」。不知怎麼地,化學被視為沒有生物重要,也沒有物理有趣。

  因此,身為化學書籍的作者,我的挑戰是要幫助讀者破除這些印象,並為化學發聲。因為許多人並不知道化學的確是最棒的科學。

  化學幾乎是所有事物的核心,其基石(原子、分子、化合物、混合物)構成地球上物質的每一部分。化學反應負責支持生命,創造生命所仰賴的事物。化學反應的產物,更可描繪出我們現代生活的進步──如啤酒與萊卡熱褲。

  我認為化學給人刻板印象的原因,在於化學家並非著重在有重大意義、有趣的東西,而是專注於認識化學運作的規則、制定分子結構、反應方法等。雖然化學家可能會主張這些規則與方法非常重要,但大多數的人應該會同意這些規則與方法並不有趣。

  因此,本書並沒有著墨於太多規則,因為想要了解規則的話,讀者可以在其他地方查到。我試著將焦點放在我認為重要且有趣的化學概念。這一路上,我一直試著效仿我的化學老師斯梅爾斯(Smailes) 的精神,是他教導我如何做出肥皂與尼龍,以及如何穿戴適合的領帶。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50則非知不可的化學概念


ISBN:9789571187136
叢書系列:EZLEARN
規格:平裝/208頁/17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物理/化學>物理/化學理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50則非知不可的化學概念

【Preview】內容預覽/連載/試閱PDF下載

石墨烯
 
石墨烯塊很像鉛筆的鉛芯。誰能知道它含有如此強大、輕薄、有彈性,且具導電性的超級材料,讓地球上的其他材料相形失色?誰又能知道將石墨烯取出會如此容易?誰又知道這麼做可能會永遠改變我們的手機?
 
2010年諾貝爾物理獎得獎者之一海姆(Andre Geim),於諾貝爾演講的主題是「隨意走到石墨烯」。他承認,多年來他參與了許多不成功的計畫,結果最終他所追求的東西就隨機出現在這些計畫中。海姆在斯德哥爾摩大學演講時說道:「經過大約15年的時間,進行了24個左右的實驗。不出所料,大多數都慘敗。但有三個成功,那就是懸浮、壁虎膠帶和石墨烯。」這三個之中,懸浮和壁虎膠帶聽起來較有趣,但石墨烯席捲了科學界。
 
石墨烯常被暱稱為「超級材料」,是新一代所謂「奈米材料」中第一個也最令人振奮的材料。它是我們所知唯一由單層原子所組成的物質。石墨烯完全由碳組成,它是地球上最輕薄的材料,但也是最強韌的。據說一平方公尺的石墨烯層(一個原子厚度的碳層),可以讓一個吊床穩固、有彈性到可撐住一隻貓,儘管其重量只相當於貓的一根鬍鬚。石墨烯製的貓吊床也會是透明的,給人感覺貓好像是吊在半空中,此吊床的導電性比銅更佳。如果你相信市場炒作,石墨烯將有可能作為快速充電的「超級電容器」取代電池,終結手機電池的困境,讓我們在幾分鐘內將電動車充好電。
 
電子產品的未來
    
雖然海姆無法說是自己發現了石墨烯這個超級材料(因為其他科學家也早就知道它的存在,並快要能夠分離出石墨烯了),但他和他的諾貝爾獎共同得主諾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找到了一個可靠但算不上商業化的方法來從石墨中取得石墨烯。他們所做的是拿一塊石墨(見第112頁),利用膠帶黏貼從表面剝離出一層石墨烯。石墨就是鉛筆芯裡的東西,基本上是由數十萬個石墨烯層的堆疊形成。每層之間的吸引力相當微弱。光是利用膠帶就能剝離出幾層。直到海姆和諾沃肖洛夫他們仔細看了用來清潔石墨的膠帶時,才意識到這一點。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50則非知不可的化學概念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50則非知不可的化學概念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50則非知不可的化學概念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50則非知不可的化學概念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50則非知不可的化學概念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50則非知不可的化學概念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50則非知不可的化學概念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50則非知不可的化學概念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50則非知不可的化學概念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50則非知不可的化學概念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50則非知不可的化學概念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50則非知不可的化學概念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50則非知不可的化學概念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50則非知不可的化學概念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50則非知不可的化學概念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50則非知不可的化學概念

ISBN:9789571187136
叢書系列:EZLEARN
規格:平裝/208頁/17x23cm/普通級/單色印刷/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物理/化學>物理/化學理論

►GO►最新優惠► [暢銷書]50則非知不可的化學概念

資料來源:[博客來BOOKS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ap/products/0010730247?utm_source=ap&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
圖文屬原創所有。相關資訊僅供參考,歡迎前往選購。發現不妥處請告知!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買的人,也買了...

50則非知不可的數學概念 解事者:複雜的事物我簡單說明白 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50則非知不可的物理學概念 棒球物理大聯盟:王建民也要會的物理學(2版) 深夜食堂 17 天生建築家:鈴木守的109種動物巢穴大發現 礦泉水為什麼會過期?102+1個又怪又逗趣的科學問答題 挖鼻孔會害死人嗎?114+1個荒謬又有趣的科學問答題 郵票上的數學 50則非知不可的數學概念 學數學,弄懂這39個數字就對了:用數學的語言看見這個世界的真實樣貌,180張圖激發你無所不在的演算力 丈量宇宙:INFOGRAPHIC!一眼秒懂全宇宙!100幅視覺資訊圖表,穿梭140億年星際太空 3小時讀通基礎化學 演化之舞:生命主演的地球生命史 



文章標籤

BOOKS 好書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